Ⅰ 雞蛋煎餅
雞蛋的做法非常多,平時如果吃煮雞蛋吃膩了的話,可以選擇吃雞蛋煎餅,這是用雞蛋和麵粉製作而成的,可以當早餐吃,也可以餓的時候當小吃來吃,接下來我們來說下雞蛋煎餅的相關知識吧。
雞蛋煎餅的做法
雞蛋煎餅是一種比較容易做的小吃,通常雞蛋煎餅的做法是什麼來的呢?
首先准備普通麵粉,家裡的任何麵粉都可以,高筋、低筋都無所謂。然後倒入水攪拌均勻成可以流動的糊狀,可以邊加水邊攪拌,麵糊能輕易舀起來再倒,能順利流動的樣子就行,平底鍋燒熱,小火,舀一飯勺麵糊倒入平底鍋,晃動鍋,均勻把麵糊攤開,薄厚自己控制好,不要太厚才好吃。
用不粘鍋可以不用刷油,普通的平底鍋擦一些油,小火煎,看到麵糊餅的四周用鏟刀輕輕能挑起來的樣子,磕上一個雞蛋,用鏟刀劃開,略攤滿整張餅上,下火煎至雞蛋不流動,翻轉,此時可以在鍋底雞蛋一面少量倒點油,轉轉鍋,這樣油煎出來的雞蛋比較香,刷上一層甜面醬,放入准備好的小蔥、香菜、黃瓜條等捲起即可。
雞蛋煎餅的麵糊怎麼調
雞蛋煎餅最重要的不是那顆雞蛋,而是麵糊,麵糊決定著雞蛋煎餅好不好吃,那麼雞蛋煎餅的麵糊要怎麼調呢?
取適量乾麵粉,放在大點的容器中,加入適量清水。沒經驗的可以一次少加,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也可以用筷子蘸麵糊試一下,往下流成線狀就可以了,太稠太稀到時候都不好操作。新手可以把麵糊先調稠一點,稠的話可以一點點再加水,多嘗試做幾個就有經驗了,在調好的麵糊中加入一個雞蛋,喜歡鹹的可以加點食鹽攪拌均勻。
注意在倒入麵粉的時候先將麵粉倒入足夠大的容器里,一邊倒入清水一邊用筷子攪拌。這個時候要留意清水的分量, 千萬不要倒多了。即使是放少問題也不大,可以再次加 ,如果不小心放多了,而又不夠麵粉的時候那可沒辦法挽救了,這樣就浪費了食材,也浪費了時間。
蔥花雞蛋餅
蔥花雞蛋餅並不難做,平時肚子餓了可以自己做來吃,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下蔥花雞蛋餅吧。
大碗里加入100g 麵粉,打入一個雞蛋,再加入少許鹽調味。大碗內加入150ml 的清水,把麵粉攪拌成可以流動的麵糊,記得多攪拌一會,不要有麵粉顆粒。小碗內打入一個雞蛋,把切好的蔥花倒入雞蛋液內,攪拌均勻。
電餅鐺或者平底鍋燒熱,鍋底刷上一層油,舀適量麵糊倒入鍋內,麵糊不要太多,不然烙出的餅太厚。盡快用刮板把麵糊均勻地攤開,如果是平底鍋,可以把鍋端起來快速地轉動,讓麵糊均勻的流動,平鋪在鍋底。麵糊攤平後倒入拌有蔥花的雞蛋液,雞蛋液的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同樣藉助刮板把雞蛋液攤平。蓋上鍋蓋,烙1~2分鍾,如果用平底鍋一定要全程小火烙。一面烙黃翻到另一面,烙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雞蛋煎餅家常做法
大多數人吃雞蛋煎餅是在外面買的,但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做的,那麼雞蛋煎餅的家常做法是什麼呢?
雞蛋打入麵粉碗中攪拌,加入清水,用攪拌器攪打上麵糊變得絲滑細膩,加入蔥花和鹽,雞精拌均勻,平底鍋倒少許油燒熱,舀入一勺麵糊小火慢煎,一面定型後再翻面直到餅熟盛出即好。
或者准備胡蘿卜去皮,用刀切成大塊,用壓蒜器把胡蘿卜塊壓成細末備用,取一個深口大碗,倒入麵粉,磕入雞蛋,倒入適量清水,用手工打蛋器把雞蛋、麵粉、清水拌勻,倒入少許油再次拌勻。平底鍋燒熱,擦上一層薄薄的油,倒入麵糊,轉到平底鍋,讓麵糊均勻鋪滿鍋底成圓餅狀,蓋上鍋蓋,小火燜至表面凝結,小心地用晃動平底鍋,發現雞蛋餅可以自由移動了,迅速翻面,再蓋上鍋蓋,把另一面也燜至凝結就成。
Ⅱ 雞蛋煎餅的做法
雞蛋煎餅的做法如下:
材料:雞蛋2個,麵粉100克,大蔥1棵,鹽適量,植物油少許。
1、雞蛋磕開,同一方向攪散。
2、接著等大蔥去皮洗凈,切末待用。
3、蛋液里加適量水,放入麵粉、鹽、蔥花,同一方向攪拌均勻。
4、電餅鐺內刷上植物油,緩緩倒入攪拌好的麵糊,加蓋。
5、一分鍾後翻面,繼續加熱一分鍾即可。
煎餅
煎餅是中國北方地區傳統主食之一,起源於山東,歷史悠久,晉代《述征記》、唐代《唐六典》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口感筋道,食後耐餓。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鐵制,圓形,有大、中、小三種,中號鏊子直徑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
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熱,上面即可烙制煎餅;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條,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可知煎餅的歷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來推動糊子的工具,當地人叫「笆子」,木製板狀弧形,有柄。
把糊子放在熱鏊子上後,用笆子左右推攤,糊子便薄薄地攤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還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來的煎餅卻各有特點。三是油擦子,群眾呼為油褡子,是用十幾層布縫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滲著食油,用來擦鏊子,為防煎餅粘連鏊子揭不下來。
Ⅲ 雞蛋煎餅的正宗做法
雞蛋煎餅是用雞蛋製作的一道小吃,老少皆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雞蛋煎餅的正宗做法,歡迎大家的閱讀。
做法一
原料:
菠菜100克、雞蛋1個、全麥麵粉半杯(125ml)、無油骨湯(用豬棒骨熬的湯撇去浮油,在熬湯的時候
延文機械
延文機械
可以加入黃豆、山葯之類,骨湯也可以用水代替)。
做法:
1、將菠菜去根清洗干凈,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將焯過的'菠菜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成菠菜泥;
2、將菠菜泥倒入一個容器內,加入麵粉、雞蛋用筷子調成麵糊;
3、再加入骨湯調成稀麵糊,骨湯要逐步加入,麵糊要調得稀一些,這樣煎餅較軟。
4、平底鍋燒熱,不放油,轉中火,盛一勺麵糊倒入鍋中,一面煎熟以後翻面,直到兩面煎成略帶金黃色即可。
做法二
原料簡介
主料:西葫蘆200克
輔料:雞蛋50克,小麥麵粉100克,蘇打粉5克
調料:植物油30克,鹽3克
製作方法
1. 西葫蘆洗凈削皮,切成細絲;
2. 西葫蘆絲裝入大碗中,加鹽拌勻,靜置10分鍾,使其汁水充分滲出.
3. 將麵粉、雞蛋和西葫蘆汁攪拌打成麵糊,加入小蘇打粉,攪勻備用;
4. 平底鍋倒入油,燒至溫熱,倒入兩匙攪好的麵粉,調入小火慢煎;
5. 兩面共煎約3分鍾,將餅煎至金黃色盛出。
雞蛋煎餅的製作要訣:
根據西葫蘆水分滲出的情況,可以添加適量清水,調成稀稠適度的麵糊。
健康與保健
1. 西葫蘆性平味甘,利水通便;
2. 雞蛋滋陰潤燥;
3. 西葫蘆中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冬氨酸、葫蘆巴鹼等物質,且含鈉鹽很低,具有促進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的作用。
Ⅳ 雞蛋煎餅的家庭做法
雞蛋煎餅是一種大眾食品,很多人都喜歡吃。關於雞蛋煎餅的.做法真是多不勝數,下面跟著我來學習其中幾種吧!
食材准備:雞蛋、麵粉、蔥末、薑末、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將麵粉加入清水拌勻,調成麵糊,隨後加入雞蛋繼續攪拌。
2、在麵糊中再加入蔥末和薑末,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食鹽,攪拌均勻。
3、小火,鍋中熱油,把雞蛋麵糊用勺子舀入,晃動平底鍋使蛋液鋪開成圓形。
4、小火煎制,雞蛋麵糊凝固成形後翻面。
5、兩面都煎好即可出鍋。
食材准備:雞蛋、麵粉、蔥、澱粉、清水、調味品
製作步驟:
1、將麵粉加水、鹽和澱粉調成麵糊,雞蛋打散成蛋液,蔥切成蔥粒備用。
2、平底鍋加熱,隨後倒入麵糊,並撒下蔥粒,煎成面餅。
3、面餅成型後倒入蛋液,等蛋液半凝固時捲成卷,將兩面煎至金黃。
4、盛出放涼即可。
食材准備:雞蛋、麵粉、蔥、澱粉、鹽、清水
製作步驟:
1、將麵粉加入水、鹽和澱粉混合,攪拌均勻成為麵糊。
2、將蔥切成粒,雞蛋打散成蛋液備用。
3、平底鍋刷一層薄薄的油,燒熱後倒入部分麵糊,加入蔥粒攤成面餅。
4、麵皮凝固成型後打入蛋液,使蛋液均勻地覆蓋在面餅上。
5、待蛋液即將凝固時將餅捲起。捲起後再用小火煎一下,待蛋卷煎成金黃色即可。
Ⅳ 雞蛋煎餅的做法三
1、麵粉裡面加少許鹽。
2、雞蛋放適量牛奶。
3、再放適量油。
4、拌勻。
5、牛奶雞蛋液倒入麵粉。
6、攪拌成麵糊糊。 1、蔥切蔥花、取適量蘿卜干。
2、鍋中不放油(刷油也可,刷油感覺會更香一些,但是麵糊糊勻開沒那麼好弄)。
3、麵糊糊勻開。
4、開火,我是整個過程都是大火,在麵糊糊成型前撒上蔥花。
5、麵糊糊成型翻面。
6、換一面繼續煎。
7、8、可以反復翻面煎,餅皮表面煎的有點焦黃好看些。
9、一面抹上醬料。
10、撒蔥花、蘿卜干。
11、放油條。
12、疊起即可。 1、麵糊糊里放油,這樣做出來的餅皮會很軟。
2、喜歡口感軟一點的就煎的時間短一點,不然多翻面煎一會兒。
3、醬料手頭上有自己喜歡的就行,榨菜蘿卜干都可以。
Ⅵ 雞蛋煎餅的製作方法與步驟
雞蛋煎餅的製作方法與步驟:
主料:雞蛋3個、麵粉200克。
輔料:澱粉5克、香蔥30克、鹽2克、花生油5毫升、飲用水250毫升。
步驟:
1、首先我們要准備好做這款【雞蛋煎餅】需要用到的食材:大小適中的雞蛋3個、麵粉200g、澱粉5g、香蔥30g、飲用水250ml。
Ⅶ 雞蛋煎餅怎樣做
1.准備麵粉。
2.放少許鹽。
3.分次慢慢加入清水。
4.攪拌至無顆粒糊狀。
5.打入雞蛋。
6.再次攪拌均勻。
7.鍋中刷薄油。
8.加入兩勺雞蛋糊。
9.晃動鍋使雞蛋糊均勻鋪在鍋底。
10.撒上黑芝麻。
11.一面煎好翻面。
12.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Ⅷ 怎樣做雞蛋煎餅
我是天津人,有空我會自己做來吃,現在我說一下做法。
准備材料:雞蛋、麵粉、蔥花、雞精、鹽,花生油。
做法:1、現將雞蛋2至3個打碎到盆兒里,用筷子攪拌均勻。
2、取麵粉200克,全部倒入盆兒中,加適量涼水(可以分幾次加),用筷子攪拌成糊狀即可。
3、把准備好的蔥花、鹽、雞精到進麵糊中攪勻。
4、把花生油倒進鍋中,不要太多,使花生油覆蓋鍋底就好,注意要小火,把准備好的麵糊適量的倒進鍋里,然後提起鍋來把麵糊在鍋底轉勻,當餅的四周微卷時就可以翻面了,重復翻2-3次,直到雞蛋餅變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Ⅸ 簡單易學的雞蛋煎餅在製作時,都有哪些技巧需掌握
雞蛋煎餅好吃,容易做,營養豐富,是早餐的最佳選擇。早上時間很緊。一碗小米粥和兩個雞蛋煎餅,提供了一個上午綽綽有餘的能量。現在介紹雞蛋煎餅的做法
個人實踐,希望大家喜歡,請多提寶貴意見,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