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潮汕話和潮州話為什麼有點不一樣,是有什麼故事
潮州話也叫潮汕話,是全國八大方言區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很大區別。因此,引起海內外語言學家的關注,研究潮汕話的人很多,有關潮州話的專著、字典、詞典也很多。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勝似「自己人」。
不同地方的潮州話也有分別,不同城市或地區語言各有自己特點。古代潮州話源自古閩南語(莆田話)。潮州先人主要是閩南的莆田人,從9至18世紀期間陸續移民潮州汕頭,規模最大的在南宋末年,幾十萬閩南的莆田人集體向南移民到廣東東部,即今潮汕地區。移民原因主要是從唐朝後期開始莆田人口過多,土地不足和為了逃避南宋末年,元朝後期、明朝末年閩南(莆田)的戰亂。
由於地理隔絕,潮州話便逐漸發展為獨立的方言。
潮州話以潮州府命名,也就是其名稱的由來,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揭西、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潮安、饒平、惠來、澄海等。客家話地區大埔和豐順都有說潮州話的居民。而饒平等主要潮州話分布區,也有說客家話的居民。另陸豐三甲地區附近也有說潮州話。
18至20世紀期間,潮州居民是移居東南亞的主要華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話成為海外華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區以外的華人社群,也有很多人操潮汕話。
其中,很多潮州人在泰國和柬埔寨定居,成為當地最大的華人族群。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內省、北蘇門答臘省、南蘇門答臘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吉打邦)形成重要的少數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洲和歐洲居住,一些從潮州地區而來,一些則從東南亞而至。
可是,隨著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話的母語使用者逐漸減少。受到共同文化和傳媒影響,很多原以潮州話為母語的新加坡華裔青少年,都轉而說英語、華語和閩南語(與潮州話有些互通)。華語也漸漸取代潮州話,成為年輕人的母語。盡管如此,潮州話仍然是很多新加坡華人的母語,而潮汕人也是新加坡華人第二大族群,僅次於閩南人。
❷ 「東方猶太人」到底是指潮汕人還是溫州人
「東方猶太人」指中國的潮汕人(潮州人)。
潮汕人與猶太人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血脈里流淌著部分相同的基因。潮汕人與猶太人同樣具有精明、勤奮和堅韌的性格特徵。
特別是在商界等領域都極具天賦,以善於經營小生意發家而著稱於世,他們與猶太人一樣四處漂泊謀生,一樣屢遭排斥,潮汕人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尼遭受過幾次類似西方反猶排猶的排華運動。因此,潮汕人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2)印尼潮州人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東方猶太人的由來:
拉瑪六世在位期間掀起了第一次排華高潮,他利用大眾傳媒向民眾灌輸民族主義思想,以多個筆名在報紙上發表大量文章,內容多以灌輸泰民族意識,效忠君主思想為主。除了報紙以外,拉瑪六世還是一位高產作家,他寫了包括著名的《東方猶太人》、《醒來吧,泰國》等作品。
其中《東方猶太人》於1912年出版,以阿沙瓦巴胡為筆名,對華人進行了苛刻的批判。認為華人與猶太人有兩個相似點,一是無論華人在哪裡,無論什麼國籍,本質上還是中國人,都會搜刮暹羅人的金錢匯往中國。
二是華人與猶太人一樣以古老民族自居,視他人為蠻夷戎狄。由於潮汕人在泰國華人中佔大多數,潮商掌握著泰國的經濟命脈,又總是通過僑批往家鄉匯款,而且常稱當地泰國人為「番人」。因此,「東方猶太人」又特指潮汕人,這就是這一稱號的由來。
❸ 潮家人是什麼人
朋友你好!潮家人就是福建人!
願身體健康快樂!
❹ 歷史上潮汕人是怎麼來的
全球潮汕人源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歷代同屬潮州府,名號潮州八邑,潮汕古稱別稱潮州,當代原稱汕頭,1983年-1991年汕頭市分置為今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市,為潮汕四市,以及梅州市豐順縣統稱潮汕地區。潮汕地少近海,潮汕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
一說是起源於中原地區已經得到了來自歷史學家、語言學研究、生物學、社會人類學、考古學發現以及成文家譜的支持,其翔實的歷史史料為我們的遺傳學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線索。
二是無論是從史籍上的考證,還是從考古上的發現,都足證潮地的遠古居民,當為古越族。
(4)印尼潮州人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潮汕人具有團結、拼搏、創新、反哺、海洋、重商文化特徵,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各行各業有著極高的成就。潮汕人以低調務實、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著稱於世,是世界上分布范圍廣泛、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
18世紀下半葉,潮汕人華裔鄭信打敗了緬甸的入侵,拯救了泰國,鄭信被擁立為吞武里王朝國王,鄭信登基後,平定諸雄統一暹羅,被尊為泰國五大帝之首,他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國王的華人。
❺ 潮汕華僑歷史
網頁鏈接
李宏新著《潮汕華僑史》是最新的成果,推翻了以前不少結論。其內容上限起自遠古時代,下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見解持正,論述專業,史料充實,行文清晰,是全面、立體、連貫地展現潮汕居民各個階段出洋、移民史跡,以及海外潮人社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狀況。分上篇「出洋移民」,下篇「海外潮人社會」兩大部分分別闡述。上篇以出發地為著眼點,依照時間順序分七個階段介紹輸出情況;下篇則以目的地為落腳點,以八個典型的海外潮人社會為例,介紹「融入」情況。作者連貫地記述了有關海外潮人在各個時代的活動史實,而在通暢論述中,又體現出歷史發展脈絡及貫穿其中的線索,可以讓讀者對潮汕華僑史有一個系統、整體和全面的認識。
❻ 潮汕人是從哪裡遷來的
潮汕。全球潮汕人源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包含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和豐順、大埔、惠東三縣。潮汕古稱別稱潮州,新中國成立之初名稱潮汕,當代原稱汕頭,1965年汕頭地區析出豐順縣,1983年汕頭市析出汕尾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潮汕四市、豐順縣、大埔縣 、惠東縣統稱潮汕地區。潮汕地少近海,潮汕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
潮汕:潮汕,古時和海外稱潮州,是一個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沿海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潮汕人屬於河洛人的一支,起源於古代中原,揚名於海內外。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印尼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潮汕是3000多萬海外潮汕人魂牽夢繞的家鄉。潮汕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❼ 潮州人是哪裡來的
提起潮州,人們自然會想到韓公文祠、湘子橋,潮州菜,還有工夫茶。潮州給我的印象是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為潮州人普居珠三角,潮州的飲食風靡大江南北,而且還不乏許多知名人士;陌生則是由於不了解潮州,不了解潮州歷史,更主要的是不了解潮州文化!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文化的發祥地。由於歷代人文鼎盛,孕育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潮州文化,潮州戲、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陶瓷、潮州刺綉及木雕、潮州菜、工夫茶等,無不聞名海內外。「三八」婦女節,我與辦公室的同志前往潮州參觀學習,無論是在街上閑逛、游覽「潮州八景」、還是品嘗潮州小吃,所到之處,總使人感到其中氤氳著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蘊涵。
一、潮州歷史悠久。潮州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並在歷史上有「十相留聲」和「韓愈治潮」等佳話。唐宋時期,韓愈、文天祥、陸秀夫、李德裕等歷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潮州留過足跡。根據歷史記載,潮州建制很早,始於東晉咸和六年,也就是公元331年,距現在是1669年。最早稱東官郡,不久又改為義安郡。到了公元591年,也就是隋朝的開皇十一年,義安郡改稱為潮州。後人有詩雲:「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州,取義就是「潮水往復之意」。潮州名稱的正式出現,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以後1400多年來,基本都是沿用這個名稱。崇幀六年是潮州府轄縣最廣之年,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澄海、普寧、平遠、程鄉、大埔、鎮平共11縣。潮州歷史上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閩、贛、粵東韓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
二、潮州文化源遠流長。潮州文化是以歷史上潮州府所在地(今潮州市區)為中心,包括現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一種地域文化,盡管各地有些差異,但主流和淵源是一致的,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文化體系。據考古發現,早在七、八千年前,潮州先民就創造了「象山文化」(南澳島),此後又發現「陳橋文化」(潮安,距今約五、六千年),「後山文化」(普寧,距今約四、五千年)和「浮濱文化」(饒平,距今約二、三千年)。這些文化包括古人類在勞動中創造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而在「浮濱文化」中則有青銅製品以及與中原華夏文化融合的象徵。此階段基本屬於新舊石器時代的遠古百越文化。由於潮州地處東南沿海,居於閩、粵兩省交界,既受閩文化的影響,也受粵文化的影響,而且中原文化的流播也至此積淀而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唐宋明清是潮州文化興盛之時。潮州的文物古跡眾多,門類齊全,建築古雅,各具一格。如開元寺始建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為潮州最大的古建築群,素有粵東第一古剎之稱。寺內還保存了唐代的石經幢、宋代政和年間的大銅鍾、元代泰定年間的石香爐、明代的潮州木雕千佛塔和清代乾隆御賜的雍正版《大藏經》等一批珍貴文物。
三、潮州方言獨具魅力。我覺得潮州方言的魅力在於對潮人群體的高度凝聚力。潮州方言即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它的詞彙豐富,幽默生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被人稱為「福佬語」或「學老語」。據有關史料載,潮語初始於秦。漢時期,成型於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體系。主體是中原的古漢語,混雜問方言,音韻與現在的閩南話大體相同。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語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語言的專著。現在的潮州人與閩南人仍可用一些簡單的生活方言交流。而潮州人不管在哪裡,只要講潮州話的人都會被稱為「自已人」。對潮州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許多旅居海內外的潮籍華人都對自已的家鄉有著獨特的感情。繁榮故鄉經濟,弘揚潮州文化,似乎是潮州人與生俱來的職責。潮州人足跡編四方,但不管離家鄉多遠,凡是潮人聚居之處,幾乎都保留了鄉音、鄉俗(包括一些在潮州本土已消失的習俗)。有人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目前,潮州共有230萬旅外華人華僑、港澳同胞遍布於世界各地。商界巨賈李嘉誠、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蜚聲世界藝壇的著名攝影師陳復禮都是潮籍人士。潮州人即使離鄉背景,便還是不忘回報自已的家鄉。我們在潮州城參觀時,看到許多的學校、醫院、道路、橋梁、福利院、娛樂設施都是這些華僑建設的。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僑胞在潮州興辦公益事業2600多宗,捐款超10億元。其中新建修建學校610多所,總值4.7億元;興建擴建醫院26所,捐贈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累計1.08億;建橋85座,修路278條,興辦文化體育項目230個;僅用於修復文物古跡等其他公益事業便投入2億多元。
❽ "潮汕話"是什麼時候就開始有的
潮汕話,大概是在公元九世紀——十五世紀時產生的。 下面介紹一下潮汕話的發展歷史: 潮汕話,又稱潮州話,是全國八大方言區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很大區別。因此,引起海內外語言學家的關注,研究潮汕話的人很多,有關潮汕話的專著、字典、詞典也很多。對潮汕人來說,潮汕話是維系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異域他鄉。鄉音相同,勝似「自己人」。
潮汕地區不同地方的潮汕話也有分別,不同城市或地區語言各有自己特點。
潮汕話還有很多人更願意叫潮州話,特別海外潮人,也都更習慣稱自己是潮州人。可以參見潮州話詞條。 歷史和地理古代潮州話源自古閩南語。潮州先人本來居住在中原一帶。9至15世紀期間,為了逃避戰亂,一些閩人往海邊遷徙,到達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時間之後,又集體向南遷徙到廣東東部,即今潮汕地區。移民原因很可能是福建人口過剩。
由於地理隔絕,潮州話便逐漸發展為獨立的方言。
潮州話源於潮州府,也就是其名稱的由來,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潮安、饒平、惠來、澄海等。客家話地區大埔和豐順都有說潮州話的居民。而饒平、陸豐、海豐等主要潮州話分布區,也有說客家話的居民。
18至20世紀期間,潮州居民是移居東南亞的主要華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話成為海外華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區以外的華人社群,也有很多人操潮汕話。
其中,很多潮州人在泰國和柬埔寨定居,成為當地最大的華人族群。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內省、北蘇門答臘省、南蘇門答臘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吉打邦)形成重要的少數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洲和歐洲居住,一些從潮州地區而來,一些則從東南亞而至。
可是,隨著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話的母語使用者逐漸減少。受到共同文化和傳媒影響,很多原以潮州話為母語的新加坡華裔青少年,都轉而說英語、華語和閩南語(與潮州話有些互通)。華語也漸漸取代潮州話,成為年輕人的母語。盡管如此,潮州話仍然是很多新加坡華人的母語,而潮州人也是新加坡華人第二大族群,僅次於閩南人。 源流潮汕話在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以及海外華人中廣泛使用,是知名度較高的一個古老方言,屬於閩南語系,但與閩台的閩南話差異很大。語法與閩台片相同,詞彙也有高度的對應,語音語調上則差異明顯,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難度。在潮汕話和閩台片相交融的地區,兼具有二者的發音特色,如福建的詔安等。潮汕話包含了很多的古漢語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來居住在中原一帶,為了逃避戰亂,一路往海邊遷徙,到達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時間之後,又集體遷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區。所以潮汕話是遺留下來的古漢語,同時也受到南越國少數民族的影響。
與其他語言之關系
普通話
潮汕地區的小童,早在幼稚園學習普通話。在進小學念書前,潮州話仍是主要教學語言,之後則只採用普通話。雖然當地學生仍以潮州話溝通。當地人大多都能明白普通話,不過年輕人對其理解一般;年長人士則不說普通話,因為以往學校以潮州話為教學語言。
潮州話母語使用者認為普通話的輕聲最難掌握。另外,潮州話失去了齒齦鼻音-n的韻尾,故此潮州話使用者常常把普通話的該韻尾(聲母n)讀成軟齶鼻音-�0�7。
閩南語和其分支都跟中古漢語相同,不存在撮口呼(沒有前圓唇母音)、唇齒音及捲舌音。例如:閉前圓唇母音y誤讀成閉前不圓唇母音;將普通話的清唇齒擦音f讀成清喉擦音h;將普通話聲母zht�0�5、cht�0�5�0�1、sh�0�5和r�0�9分別讀成ts、ts�0�1、s和z。
客家話
由於潮安、饒平和揭陽接近北方的客家話地區,這些地區的一些人除了說潮州話,也說客家話。潮汕人與客家人經常接觸,但有趣的是客家話對潮州話影響甚少。同樣地,大埔和豐順同為潮州話和客家話地區相交之處,也有一些人說潮州話,縱使客家話仍是最主要語言。
粵語
受到香港電視劇和廣州對廣東省的影響,很多年輕潮州人即使不懂得說,也能夠明白粵語。
非漢語語言
潮州話早期受到南越國少數民族的影響。後來,很多潮州人移居到東南亞,故此泰語、高棉語、越南語和馬來語等都影響潮州話在東南亞的發展。 分布潮汕地區的城市:汕頭市(含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南澳縣)、潮州市(含潮安縣、饒平縣)、揭陽市(含揭東縣、揭西縣、普寧市、惠來縣)、汕尾市(含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豐順縣。
潮汕話各個地區的語調有所不同,不過大部分都能順利交流,相互通話。
按照城市可以分作以下幾種:
1. 潮州音;
2. 汕頭音;
3. 澄海音;
4. 潮陽音;
5. 揭陽音;
6. 汕尾音。
按照江河流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韓江流域語調;
2. 練江流域語調;
3. 榕江流域語調;
4. 海陸豐區域語調。
❾ 潮汕人的祖先來自哪裡
潮汕人的祖先來自古代中原。
潮汕人的祖先出生於廣東潮汕,在海外享有盛名。潮汕人屬於河洛人的一個分支。它們起源於廣東省潮州地區(現潮汕地區)。主要分布在汕頭、潮州、揭陽、汕尾、豐順縣、香港、澳門、台灣、海外沿海地區以及南陽、西歐、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潮汕人先祖經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亂三個重要時期由中原經華東諸省輾轉入潮,原以為可以在省末安頓下來,但戰爭的自然災害仍在繼續。除了抵抗海盜和日本侵略者外,還分別遭受了元、清兩軍的侵略和屠殺。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權一路向南退卻,最後在省末的國角潮汕作戰。
頻繁遭遇天災人禍的潮人的信仰是寄託在一位位各司其職的神明和先賢。潮汕善堂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融佛、道、儒為一體的宗教慈善救助組織。「老爺保號」這句話,包含了潮州人太多的屈辱和艱辛,是潮州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明確儀式。
(9)印尼潮州人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潮汕人的祖先相關介紹:
18世紀下半葉,潮汕人華裔鄭信戰勝了對緬甸的侵略,拯救了泰國。鄭信被封為通武里王朝的國王。鄭信登基後,平定了楚雄,統一了暹羅,被譽為泰國五大皇帝之一。鄭信也是第一位海外華人國王。
當代多數潮汕人以潮汕話為母語,現分布於廣東,港澳台,南洋、西歐、北美、澳洲等海內外沿海地區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