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美食
印尼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調色亦調味,辣中帶酸,酸中有甜。印尼沙爹肉串、印尼炒飯、巴厘島臟鴨餐以及巴東牛肉等都是典型地道的印尼美食。
沙嗲串燒
沙嗲串燒是一種在東南亞很是流行的烤肉串。沙嗲的食材可能是切片或切塊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魚等,通常肉以醬汁先腌過再烤。沙嗲雖然經常使用竹簽串肉,但比較正統的是以椰子樹葉的梗串肉。沙嗲通常以木材或木炭烤,然後吃時可以再加上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
推薦餐廳:海鮮世界酒樓/蟹蟹大家
B. 印尼開齋節見聞
印尼開齋節見聞
齋月和開齋節是伊斯蘭國家的主要節日。印度尼西亞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穆斯林人口為主要人口的國家,開齋節是印尼最重要的節日。
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們,按照教規規定,凡男滿17歲,女滿15歲的穆斯林,每年都必須守齋一個月。穆斯林為什麼要守齋呢?這與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有關。相傳,穆罕默德40歲那年(公元610年),在回力9月的一個夜晚,安拉把《古蘭經》的內容傳授給他,給他做了重要啟示。接受了重要啟示的穆罕默德,從此便自稱是“安拉的使者”,開始了傳教活動,並在傳教中很少進食。後來,穆斯林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的回力9月實行齋戒。在齋月里,每天黎明前,受齋的穆斯林都必須向安拉表示齋戒的決心。也就是說,從日出到日落絕對禁食,連開水也不能喝、煙也不能抽。要剋制一切私慾,不能生氣,不能哭泣,禁止房事。不過老弱、病人、孕婦、哺乳母親、嬰兒和正值經期的婦女,以及參加作戰的兵士,暫時可不受約束,但是也要心量節制飲食,並在以後補足未禁食的天數。人們一方面表示對安拉的虔誠,一方面可以磨練意志,嘗嘗飢餓的滋味,清除一年來的“罪孽”、驅散人間的煩惱,在來年諸事如意。
齋節前的一個月,多數穆斯林都要閉齋。以前我的理解就是齋戒就是不吃飯,開齋就是開始吃飯。有機會在印尼工作,目睹了印尼人過齋月,過齋節。吃,不是那麼簡單。
我們的穆斯林員工在齋月里當我們吃飯的時候,她們“吃看”。齋月前幾天,看得出她們很難受,面色不佳,體力差,工作效率差。我們在吃的時候,分明看到她的喉結在做吞咽運動。問她們從什麼年齡開始齋戒的?她們說大概12歲左右。她們都是自願的,沒有人逼迫。
太陽落山了,人們開車,騎摩托車湧入商場的餐飲區,街邊大大小小的餐飲店鋪、排擋。齋月的白天街上通常不堵車,從下班到午夜交通繁忙。我們的工人妮在齋月期間,可以聽到她起得很早在弄飯。問她,說晚上要吃三頓,在天亮之前。好一個黑白顛倒!
齋戒的本意有清理體內垃圾之意,我也注意到這期間人們的飲食有不健康之處。有的人晚上吃得太多,進食的食物又是過甜,過油,過咸。了解到這里的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很高。有時候能看到鼓勵健康飲食的廣告,估計人們已經重視這個問題了。
開齋節前,印尼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廟宇、社團,協會,包括我們都會給穆斯林同胞發放“禮包”,禮包通常是糖水(果汁,含糖的飲料),餅干、蛋糕、點心,乾果,水果。我們知道他們在解禁的時候要先喝一些糖水,才能再進食。這個習慣也許有一定的道理。
開齋節前的商鋪買賣非常好,家家戶戶也都買來豐盛的節日食品。印尼菜有的也很好吃。印尼人喜歡用新鮮的香料、香草做調味品,如蕪茜、香茅及黃姜等。印尼菜的味道辛辣,濃郁而聞名。印尼的小食、甜品也聞名遐邇。烤魚、烤羊、烤肉串,炸雞,炸蝦,炸肉餅也是印尼人常吃的菜。開齋節我見到賣得最多的是Kupatan 用米粉做的,用椰子的葉子包成四方形的米糕;jangan lobeh 用椰子做的菜湯;Ayam goring 炸雞;Kropok 哥倫布(我給的名)炸蝦餅;Soto Ayam 雞肉湯;Rawon 牛肉湯。還有Besto魚丸湯;還有一種飯包,里邊有白米飯,有叫不上名的菜葉,幾片炸肉,一點非常辣的辣醬;還有好多叫不上名的菜。
印尼人在吃的時候,很多人習慣用手,用右手的除小指以外的.手指,把飯和菜充分擠壓捏,形成一個飯團,再送到嘴裡。在賣給你飯的時候,有的也是用手抓,你把臉轉過去,當作沒看見,就可以吃了。我也曾這樣吃過飯,因為餐館不提供筷子,勺子和叉子。我的手沒有他們的好使,經常壓不成飯團。他們會給你一個和二號碗一樣大的小盆兒,里邊放半塊小檸檬,這可是用來洗手的,不是喝的。你可以用右手的拇指去洗其它四個手指,然後輕輕甩一下,就可以用來做吃飯用的餐具了。開齋節見到很多印尼人圍成一圈很多手去抓中間的一包食物,那些手從四面八方伸到中間一個點,那些人身穿印尼傳統服裝,頭包特色頭巾。從上看下去,很美的一幅畫呢!
印尼人喜歡喝的飲料是“汽水”,放很多的糖,很甜。還有就是椰子水。印尼的椰子非常多,非常好喝。和中國海南的椰樹牌椰汁不是一個概念。賣椰子的人先問你要什麼樣的椰子,要年輕的還是年老的。然後把椰子的一邊用砍刀砍平,把平的面放在下邊,再砍上邊,幾刀後,就能打開了。可以放上吸管直接喝,也可以倒在杯子里喝。印尼人通常放糖,是粉顏色的一種糖水。椰子的內壁是乳白色的,嫩的瓤,很好吃,嚼起來有濃郁的椰香。可以用勺子刮下來,也可以用汽水瓶蓋做的東西刮瓤。 ;
C. 去印度尼西亞旅遊有什麼必吃美食
去印度尼西亞旅遊可以吃一下當地的手抓飯,印度尼西亞的手抓飯是很出名的。
D. 印尼沙爹烤肉的做法
正宗的印尼沙爹是用炭火慢工烘烤的。烤肉的香味伴隨吱吱作響的炭火讓扇火的扇子不斷地飄散,頗有要把天上神仙也誘惑下來的架勢。
沙爹大餐就大功告成了。別忘了多叫上一個冰凍的椰子青,與沙爹可是絕配呵。(圖文來源:忽然一眼的博客)
來~ 下面我們學學怎麼做美味的沙爹烤串吧~
材料
羊肉4兩,沙茶1大匙,醬油1/2大匙,咖哩粉1/2大匙,香油1/2大匙,茴香少許,糖1/3大匙,辣椒醬1小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將羊肉洗凈瀝干,切成1公分寬、長5∼6公分,分別用竹簽串起備用,所有調味料也調拌均勻備用。
(2)將鐵架洗凈後,放在碳火上,刷上少許沙拉油,再將羊肉串放在上面,在烤的過程中,均勻刷上調味料,並翻動烤至入味,等羊肉熟至微焦香,即可食用。
小訣竅
1。 除了雞肉,也可以用牛肉,羊肉,豬肉或任何肉類。
2。 雞肉要帶皮烤才香。
3. 沒有辣椒干及辣椒粉, 用甜辣椒醬。
4. 糖及鹽的份量依口味增減
E. 東南亞菜系的特點
東南亞菜系的特點東南亞菜包括東南亞以及南亞部分國家如泰國、越南、印度等的特色菜。典型名菜有美味蛋包飯、咖喱紅薯小雞塊、辣味金槍魚、泰式菠蘿飯、印度咖喱海鮮焗飯等東南亞菜包括東南亞以及南亞部分如泰國、越南、印度等的特色菜。典型名菜有美味蛋包飯、咖喱紅薯小雞塊、辣味金槍魚、泰式菠蘿飯、印度咖喱海鮮焗飯等。 東南亞地區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和南緯10°之間,屬熱帶氣候。飲食習慣也受氣候的影響。因為熱、濕的氣候。造成了他們喜歡口味重的食物,用這樣的口感來激發食慾。酸、辣是東南亞料理的主要特色,無論是菜餚或是湯品,大都是酸、辣口感,直接刺激味蕾,讓人胃口大開,想要拒絕都很難。 東南亞菜餚的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所用的調料。地處亞熱帶的東南亞地區,奇花異草繁多,青檸檬、檸檬葉就是常見的酸味調料。東南亞特有的檸檬因其酸澀,很少被作為直接食用的水果,而是用來做檸檬汁飲品、啤酒香劑,但是最主要的用處還是用來做菜餚的。
東南亞有名的小吃有 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種盛行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美食,是以肉與骨配合中葯煲成的湯,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肉骨茶雖名為茶,但實為混合中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白鬍椒、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個小時的濃湯。肉骨茶通常伴白飯或以油條蘸湯來吃。在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道經典的早點菜式。
越南:米紙卷越南米紙卷是一道最適合夏天食用的冷盤,口感非常的清新,我第一品嘗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它可當作點心,也可當作主食,透明的米皮下能看見裡面新鮮食材的漂亮顏色,只要買一袋米皮,這道美食在家就可以輕松製作,可以卷素菜、水果、葷菜、海鮮等…能吃的基本都能卷進去,再配上一碟魚露汁,那味道簡直不要太美妙!
泰國:冬陰功海鮮湯冬陰功之所以能稱為世界三大名湯之一,絕非浪得虛名!這道湯的名字中,「冬陰」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翻譯過來其實就是酸辣蝦湯。冬陰功海鮮湯味道極其鮮辣,刺激你的味蕾,讓人酣暢淋漓,喝過之後不少人都會貪戀上它!
印度尼西亞:印尼風情烤肉串喜歡擼串的吃貨們快看過來啦!在印尼最出名的就是沙爹烤肉串,沙嗲串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一帶的美食,其中又以印度尼西亞的最為正宗。沙嗲是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幾乎在印尼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沙嗲,它已成為印尼的國菜。沙嗲在許多其他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和菲律賓南部,甚至以前殖民印尼的荷蘭都頗受歡迎的!沙嗲的食材可以是切片或切塊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海鮮等等肉類!大塊的鮮肉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過再烤,食用之前還可以再加上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那味道簡直不要太好吃,一串接著一串根本停不下來!
新加坡:辣椒炒蟹辣椒螃蟹是由辣椒、螃蟹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是新加坡最著名的菜,這道菜可以稱得上是新加坡的國菜了。辣椒螃蟹其實並不是很辣,味道甜中帶辣,螃蟹更是保留了原本鮮嫩的特點。新加坡辣椒螃蟹跟國內的香辣蟹比起來,沒有香辣蟹的鮮香麻辣,但是卻因為保留了螃蟹的原汁原味而略勝一籌!菲律賓:碳烤海鮮喜歡吃海鮮的朋友不要錯過!特別是碳烤大頭蝦,絕了,蝦有半隻手掌那麼大,大蝦肥美又新鮮,咬下去都是滿滿的肉啊,還有它的汁兒,讓人有一種控制不住想吃的沖動,不加任何醬料就只用鹽在炭火上烤,聞一聞鮮蝦的香氣,吃出最原始的味道,除了大頭蝦,還有烤魷魚、青口、生蚝、扇貝、蜆等海鮮都應有盡有,簡直就是一場海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