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齊國為什麼不出兵印尼

齊國為什麼不出兵印尼

發布時間:2022-12-07 20:14:11

Ⅰ 秦滅五國齊國為何坐視不理

因為曾經其他五國都攻打過齊國,齊國不願意幫助他們,而且當時齊國的內政混亂,很多官員都被秦國收買,再加上秦國和齊國交好,齊國不願意出兵幫助其他國家。

齊國不出手,幫助其他國家其實很簡單,因為其他5個國家曾經聯合起來把齊國打得頭破血流,差一點就滅掉整個齊國了,到最後齊國能幫他們才怪呢,再加上當時秦國也明白,齊國國力也不錯,出於遠交近攻的政策,交好齊國,而且還派很多間諜去收買齊國的官員們,可以說齊國後來基本上大部分官員都被秦國給收買了,所以當秦國出兵攻打其他國家的時候,齊國肯定不會出手的,甚至還會問秦國需不需要幫助。

Ⅱ 秦滅六國時,齊國為何不戰而降

1、范睢提出的遠交近攻之計,秦國一直與齊國交好,所以秦攻五國而齊不救。

2、齊國四十年無戰爭,軍隊數量不少,戰鬥力卻不行(樂毅滅齊也嚴重打擊了齊國)。實戰很重要,臨武君荀卿論兵時就講到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齊國的技擊之士是亡國之兵。

3、史料:《資治通鑒》卷七始皇帝下二十五年:「初,齊君王後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以故齊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君王後死,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賓客入秦,秦又多與金。客皆為反間,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Ⅲ 五國聯軍共同討伐秦國,函谷關之戰齊國為什麼不參加

戰國時期,隨著秦國變法的成功,其國力變得越來越強,以致於與其相鄰的國家都感到惶惶不安。在這種處境下,魏國便聯合了趙、韓、楚、燕四國對秦國進行打擊,這場戰役發生於函谷關,史稱函谷關戰役。函谷關一戰打得異常激烈,但令人好奇的是作為大國之一的齊國卻沒有參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齊國自身的實力很強,根本不畏懼秦國,且齊國與秦國相距甚遠,長途的跋涉會消耗大量的經費,同時秦國也沒有主動招惹過齊國,因而齊國 若攻打秦國撈不到半點好處。

除此之外,秦國與齊國之間隔著綿綿大山,距離十分遙遠,齊國若想將士兵派往前線需要翻過崇山峻嶺,途經多個國家,這樣舟車勞頓之下會讓齊國付出很多金錢與人力。函谷關一戰本就與自身的利益關系不大,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齊國是不會去乾的,有這精力攻打秦國,不如解決眼前的事情,這樣才有利於自身發展。

Ⅳ 秦國消滅五國時,強大的齊國為什麼「見死不救」呢

當時齊國見死不救,還是因為自己的國家利益。山東六國是獨立存在的,所以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就是因為這些國家內部出現了矛盾,所以無法齊心對抗秦國。當時秦國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選擇對這些國家一一進行突破,也正是因為這種戰略秦始皇才能成功的統一天下。第三就是當時楚國的軍事實力也非常強大,在長平之戰後成功把魯國消滅了。不僅如此,還不斷對秦國的邊境進行攻打。到了戰國的後期魏國開始不斷對齊國的邊境進行進攻,這就讓齊國的面積大大縮小。在知道秦國攻打這些國家的時候,齊國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選擇支援。總而言之,齊國之所以袖手旁觀主要是因為當時山東的6個國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而當時齊國沒有對這些國家進行援助,也是為了能夠讓國家獲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因為這6個國家並不統一,所以才為秦始皇創造了機會。

Ⅳ 宋國奪了五座城池,齊閔王為何都沒有把城池搶回來呢

宋國奪了五座城池,齊閔王卻無動於衷主要是由三個原因:齊閔王被蘇秦背叛後他的名聲特各個諸侯國非常的差,導致他不敢對宋國出手;齊國腹背受敵,其他五個聯盟國的虎視眈眈;秦國對齊國的威脅。這幾個原因導致了齊國不敢出兵,而是養精蓄銳。

第三,秦國對齊國的威脅。秦國是個大國,兵力強盛,如果齊閔王發兵宋國牆繪城池,他不能包拯秦國也來參和一角主動襲擊齊國,到時齊國將會是滅頂之災,齊閔王不敢擔任這樣的風險。

Ⅵ 趙、楚、魏、韓、燕五國聯合進攻秦國,為何齊國沒有參與

函谷關之戰是公元前318年趙、楚、魏、漢、燕對秦漢沽關的聯合進攻。盟軍被擊敗並返回家園。在戰國歷史上,齊國和魏國一樣,都有自己的輝煌時期,但最終秦國統一了世界,建立了後來的王朝。當時,秦國逐漸發展壯大,秦國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進攻。所有國家都認為秦國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因此,在魏國宰相公孫嚴的推動下,在公元前318年,即周聖良王第三年,趙、楚、魏、韓、燕聯軍在漢沽關(今河南省北部的靈寶)攻打秦國。公孫嚴還聯系了義渠國,希望他們與盟軍合作,從後方進攻秦國。他不希望秦國把它交給易渠國,“千綉百善”有效地緩解了易渠帶來的危險。然後,他們派遣軍隊在漢古山口與這些國家會合。

因此,齊國採取的態度是處理他周圍的宋國,因為宋國已經逐漸發展和擴大。齊國擔心宋國會成為他周圍的一個威脅,所以齊國參加了反對宋國的戰爭。宋國當時攻擊了周邊其他國家。這些戰爭也在宋國產生了不和諧的聲音和矛盾。因此,齊國在適當的時候攻擊宋國。宋國當時的商業、政治和經濟發展非常驚人,因為宋國幅員遼闊,非常富有。這是齊國口中的一塊肥肉。齊國不會把肥肉放在嘴裡,而是攻擊吃力不討好的秦國。

Ⅶ 戰國後期,齊國為什麼是最後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

戰國後期大致的局面已經很明了,秦國一家獨大,其兵力綜合國力已經不是其它任何一個諸侯國可以抗衡的了。隨後各諸侯國被相繼滅國,為何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國的諸侯國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蘇軾在六國論里說道:"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雖然齊國是最後滅亡的,但也免不了滅亡的命運,倘若六國放下恩怨,合力牽制秦國,孰強孰弱還不知道呢。

Ⅷ 齊國在秦國消滅楚國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兵救楚國

秦滅楚之戰或稱滅楚之戰,是秦王嬴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秦軍攻滅楚國和越國(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戰。在秦國動用60萬大軍消滅楚國時,韓國、魏國已經被消滅,趙國都城邯鄲也被攻破,只剩下代國奄奄一息。而就燕國來說,距離楚國的距離相對較遠。

最後,公元前223年,在擊敗項燕之後,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這意味著楚國的正式滅亡。在楚國被消滅後,齊國顯然感到了緊張,也即大致明白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決心了。在王翦等人打掃楚國戰場的時候,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終於到五國滅亡後,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准備抵禦秦軍的進攻。

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雖然齊國調集了40萬主力在疆域的西部,但是,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由此,因為秦軍的進攻方向讓齊國措手不及,所以,防守空虛的臨淄,自然無法抵抗突如其來的秦國大軍。於是,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也即齊國不救五國,同樣逃不過被秦國消滅的命運。

閱讀全文

與齊國為什麼不出兵印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