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語二百五怎麼讀

印尼語二百五怎麼讀

發布時間:2022-12-08 06:01:30

① 二百五 分別用韓文和法文怎麼說

deux cent cinquante 數字的250
Idiot傻瓜

② 二百五如何解釋

源於戰國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遇上了刺客.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當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1000÷4=250,每人二百五。」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源於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源於推牌九
牌九系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關於街機游戲
90年代流行的街機游戲「街頭霸王」,出自於90年代的一個街機游戲叫「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個格鬥游戲,當一方以滿血打敗另一方時,系統會出示一個英文PERFECT,由於系統發音不標准(日本做的游戲,日本人配音),讀音非常像「二百五」,於是就以此調侃獲勝之人。直到今天,在格鬥類街機游戲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稱為「二百五」,從90年代玩街機的朋友都知道。當然這里的「二百五」只是調侃!

源於nVIDIA公司的Geforce GTS250顯卡
背景:IT圖形公司nVIDIA在2007年底推出了核心代號為G92的8800GT顯卡。G92核心有65nm和55nm兩種工藝,完整的SP有128 個,閹割版的型號有96SP和112SP兩種,顯存位寬256bit,閹割版的有192bit。G92的從發布之後就被NV套上了富有感情色彩的馬甲。最開始叫8800GTS,後來改名為9800GTX,由來又多了一個「+」號,最後迫於ATI Rv770的壓力,有改名為GTS250,而8800GT以相應的被改為9800GT和GTS240,8800GS被改名為9600GSO。NVIDIA計劃在2009年3月3日為GTS250舉行隆重的發布會。影響:1,對於GTS250,中國的顯卡粉絲們有截然不同的反應,A飯們冷笑,N飯們目瞪口呆,牆頭草歡聲雀躍。2,這說明G92核心「性能強勁」,而競爭對手amd卻「一直沒有可以正面與之抗衡的產品」,nvidia為「節約成本」而進行的更換代碼的行為。所以這是一種對對手進行嘲諷的做法(某些激進的amd擁護者認為。這標志著nVIDIA在計算機圖形界地位的沒落。)3,N飯被自己所景仰的nVIDIA公司套上了250的名聲,實為無奈,成為他人被譏笑的把柄。2009年6月5日,AMD公司推出了Athlon II X2 250處理器,從此N飯不再寂寞,A飯們不但有了自己的「二百五」而且還是X2的,兩個二百五!雙倍的二百五!加量不加價,又一次體現了AMD公司以人為本,經濟實惠的銷售理念。
智商IQ
IQ的意思其實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種指數,其最高指數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極高才能(國外常把這種人稱為「天才」),120~140者為很高才能,110~120為高才能,90~110為正常才能,80~90為次正常才能,70~80為臨界正常才能,60~70為輕度智力孱弱,50~60為深度智力孱弱,25~60為亞白痴,25以下者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為智商90~110。。常理來說,正常的測智商的題庫,能達到 140的,就已經算是天才了,而據說愛因斯坦的IQ達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說是超天才,又有人說,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線之差,所以,250 這個幾乎無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來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為愛因斯坦,意思為他的話語行為我們這些普通智力的人是無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其他說法
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盡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麼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山東滕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話說「二百五」「二百五」不是一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海》也不見蹤跡,只有《現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頭記》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何謂「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比喻一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其實,《現漢》只說對了一半,且拐了一個「彎兒」。「二百五」說的是「錢數」,與「半吊子」的關系更密切些。如同「馬大哈」源於馬三立的相聲《買猴》,俗語「二百五」的「根兒」恐怕也要從文藝作品中去尋。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於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製作了由張石川執導的電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丁楚鶴出演主角「二百五」,這個第一次走進上海的農民,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被演得惟妙惟肖,給人印象極深,此後「二百五」不脛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陳獨秀在《收回教育權》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攝制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另外,據著名戲劇人翁偶虹說,早年崑曲本有《蝴蝶夢》演繹莊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兩個靈童角色,頗有噱頭,反勝崑曲。京劇《蝴蝶夢》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於連泉)挑班演出不見出色。上海名丑劉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這一角色,獨創漆布長衫、坎肩、小帽,酷肖紙質,其功夫極深,被抱出場後,鵠立椅上,右手拿煙袋,左手彎胸前,歷時一刻,身無少動,觀眾詫為奇技,直呼其「紙人」。京劇《蝴蝶夢》有一對白:雜扮童兒道:「什麼人雞毛喧叫?呀,這個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錢買來的童男,怎麼活了?不要緊,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買的是紙的,我是個人,怎會一樣?」「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錢,就是「半吊子」。(但是實際上一弔錢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從以上分析來看,猜測「二百五」一詞很可能產生於晚清民初。至於「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楚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聲腔劇種,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由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1年)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稱楚劇。楚劇有一出傳統小戲就叫《半吊子賣鞋》,是搬演一個綽號「半吊子」的鞋匠臘月三十賣鞋過年的故事。說明那時就有「半吊子」一說。二百五是「二桿子、半吊子、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幾詞各取詞頭「二、半、無」諧音而成,是一句罵人很重的話。

③ "2百5"是什麼意思

國人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據考證,大致有以下幾個可能的來源:[編輯本段]一、源於戰國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韓、魏、趙、齊、燕、楚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
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遇上了刺客.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當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編輯本段]二、源於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編輯本段]三、源於推牌九
牌九系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編輯本段]四、源於街機游戲
源於90年代流行的街機游戲「街頭霸王」,出自於90年代的一個街機游戲叫「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二百五這個詞也是那個時候流傳開來。是一個格鬥游戲,當一方以滿血打敗另一方時,系統會出示一個英文PERFECT,由於系統發音不標准(日本做的游戲,日本人配音),讀音非常像「二百五」,於是就流傳開來。直到今天,在格鬥類街機游戲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稱為「二百五」,從90年代玩街機的朋友都知道。至於為什麼現在「二百五」有傻瓜的意思,也不是原來的本意了![編輯本段]五、源於nVIDIA公司的Geforce GTS250顯卡
背景:IT圖形公司nVIDIA在2007年底推出了核心代號為G92的8800GT顯卡。G92核心有65nm和55nm兩種工藝,完整的SP有128個,閹割版的型號有96SP和112SP兩種,顯存位寬256bit,閹割版的有192bit。G92的從發布之後就被NV套上了富有感情色彩的馬甲。最開始叫8800GTS,後來改名為9800GTX,由來又多了一個「+」號,最後迫於ATI Rv770的壓力,有改名為GTS250,而8800GT以相應的被改為9800GT和GTS240,8800GS被改名為9600GSO。NVIDIA計劃在2009年3月3日為GTS250舉行隆重的發布會。
影響:
1,對於GTS250,中國的顯卡粉絲們有截然不同的反應,A飯們冷笑,N飯們目瞪口呆,牆頭草歡聲雀躍。
2,這標志著nVIDIA在計算機圖形界領袖地位的沒落。
3,N飯被自己所景仰的nVIDIA公司套上了250的名聲,實為無奈,成為他人被譏笑的把柄。[編輯本段]六、其他說法
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盡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麼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
山東滕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

④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

中國人罵一個人缺心少肺,常用一個莫名其妙的外號,就是「二百五」。
關於「二百五」的來歷,有種種說法:

一,說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說服韓、魏、趙、齊、燕、楚六國結盟抗秦,受到了各大國君王的賞識。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時,卻被一個刺客刺殺。齊王下令捉拿兇手,但他用的是「引蛇出洞」之計——將蘇秦的頭懸於城門口,並張榜「蘇秦內奸,死有餘辜。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他還下旨重賞義士黃金千兩。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來領賞。齊王問:「千兩黃金,如何分法?」這四個人不知中計,說:「好辦,每人都是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把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從此民間便以二百五的說法來形容那些傻瓜、笨蛋。

二,說唐朝時長安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儀仗隊伍龐大。走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裡拿著一根長桿驅趕行路人。後來,喝道伍佰增為二員,但長安群眾稱兩個人亦為伍佰,於是每人就成了二百五,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桿子。今天,二百五、二桿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者的代名詞。

三,說一人有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成事、敗事。一天此人要出門,他就給兩個兒子布置學習任務,大兒子寫300個字,小兒子寫200個字,結果他大兒子少寫了50個,而小兒子卻多寫了50個。父親回來檢查完成的情況,母親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四,是與推牌九有點關系。牌九是舊時一種賭具,其中的牌有「二板」(四個點)和「幺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

⑤ 二百五咋讀

二百五是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在北京話裡面,二八五一般用來形容說話不恰當、不合適,也可以指那些行為不符合常規的人。
用法: 二百五一般用作主語、賓語或者是定語。多用於口語,在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很多人誤以為二百五是粗話,但是其實二百五隻是用於口語調侃,嚴格來說的話,其實它並不是什麼粗口或者什麼罵人的話。
二百五的出處是清炒吳趼人的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5)印尼語二百五怎麼讀擴展閱讀:
二百五一詞的來源,在民間有很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說二百五源於民間傳說: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
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⑥ 印尼語sy,ng,kh,ny,sy,怎麼讀

sy 如:下
ng 如:嗯
kh 如:科
ny 如:(很快的速度讀:你呀)

⑦ 二百五的意思

二百五 是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二百五用於口語調侃,但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 半瓶醋。出自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國人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據考證,大致有以下幾個可能的來源,.....
源於戰國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
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遇上了刺客。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當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即下令捉拿兇手。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鉤。竟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士兵把他們「請」到齊王跟前。齊王見到他們四個人,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齊王一聽他們還樂滋滋地想著賞金,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而真正的刺客,據說是秦國派來的殺手,早就逃回秦國去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源於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源於推牌九
牌九系一種賭具,其中有「二板」(四個點)和「么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後來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其他說法
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從前有一個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金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一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麼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
山東棗庄、微山、江蘇徐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里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話說「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海》也不見蹤跡,只有《現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頭記》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何謂「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比喻一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其實,《現漢》只說對了一半,且拐了一個「彎兒」。「二百五」說的是「錢數」,與「半吊子」的關系更密切些。
如同「馬大哈」源於馬三立的相聲《買猴》,俗語「二百五」的「根兒」恐怕也要從文藝作品中去尋。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於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製作了由張石川執導的電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丁楚鶴出演主角「二百五」,這個第一次走進上海的農民,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被演得惟妙惟肖,給人印象極深,此後「二百五」不脛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陳獨秀在《收回教育權》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攝制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一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

⑧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二百五"的由來有如下觀點:
一說來源於戰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泰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又都咬定說自己乾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說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於是喜得貴子,晚年膝下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和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的寫三百,小的寫二百。」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三說唐朝的長安「市長」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有龐大的儀仗隊伍。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原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裡拿著一根長竿趕開路人。後來,喝道伍佰增為兩名,但長安群眾並沒有以兩個伍佰稱他們,反而將他們共稱為伍佰,於是單個伍佰就被戲稱為二百五,又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竿子。今天,二百五與二竿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之人的代名詞。

但比較有根據的說法來自中國的貨幣計量單位。過去的銀子10兩為一錠,500兩為一封,250兩即為「半封」,諧音「半瘋」。時間長了,民間漸漸用「二百五」(半瘋)來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

⑨ 印尼語從1到10怎麼讀

你好 .. 讀音 如下 1 satu ( 薩 吐 )
2 a ( 度 啊 )
3 tiga ( 涕 gà )
4 empat ( 恩 拍 特 )
5 lima ( 里 罵 )
6 enam ( 恩 那 母 )
7 tujuh ( 吐 租 和 )
8 delapan ( 地 啦 判 ) 9 nine ( 耐 )
10 sepuluh ( 色 譜 路 )

⑩ 二百五 英語怎麼讀怎麼寫

如果你說的意思是中國俗語里250 意指對其有語言攻擊的意思,那你完全可以用英語里的
nuts fool ass act。
如果你純粹想知道250的數字讀法 two handred and fifty

閱讀全文

與印尼語二百五怎麼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