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斗魚有幾種最貴的幾種
樓主你好
斗魚約有70種,一些種類常飼於家庭水族箱。各種斗魚可全部歸屬攀鱸科(Anabantidae),或分屬步魚科(Badidae)、攀鱸科、搏魚(斗魚)科(Belontiidae)、吻鱸科(Helostomatidae)以及絲足鱸科(Osphronemidae)等5科。
斗魚貴不貴,看品種,不看顏色。
比如,馬尾斗魚,5-10塊,針尾斗魚,80,圓尾斗魚,120,將軍、獅王,更貴。
各個品種,都有紅、藍、赭石、白、雜色等等各種顏色,什麼顏色,都是這個價錢。
2. 斗魚有幾個種類
泰國斗魚:最初發現於泰國(暹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體紡綞形,側扁。原有野生品種色彩單調,雌魚呈淡褐色,雄魚呈咖啡色或黑色。雌魚的鰭、體型均比雄魚要小;雄性斗魚的背鰭扇形,各鰭顏色也較雌魚亮麗。因極具攻擊性,又稱為搏魚,若兩雄魚同缸飼養必斗個你死我活。一般體長6厘米,最大可達8厘米。喜生活於弱酸性軟水中,水溫最低不能低於20℃。喜食孑孓。在經過人工訓養後已出現紅、綠、藍等異彩紛呈的色彩。是屬於泡沫型繁殖的魚種。
展示型斗魚:是由野生種泰國斗魚經過人工不斷的雜交、選優、定向培育而成的觀賞價值及飼養價值都極高的魚種。它們有著絢麗多彩的體色:紅、藍 、黃、綠、黑、乳白、鐵銹藍……變幻莫測的色彩另人眼花繚亂,如同走進了一個七彩世界。依據斗魚鰭色與體色之間的不同變化,可以將其分為三類:各鰭色調與體色協調一致的,整個魚只呈現出單一色彩;鰭色與體色分別呈現兩種色彩變化的,不僅使擴大挺拔的鰭更加張揚,而且使整條魚更富於變幻;體色與鰭色交錯渲染形成獨特花紋的,如蝶翼,在魚體和魚鰭色彩交接處分布有白色放射狀紋路,魚鰭1/2處逐漸轉變為玻璃般透明的顏色,猶如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形成魅力獨具的色彩與風格。除了豐富多彩的體色外,變化多端、形態奇異的鰭型也是展示型斗魚極吸引人的地方。依其形狀的不同又有圓尾斗魚、扇尾斗魚、三角尾斗魚、半月斗魚和冠尾斗魚等
3. 斗魚都有什麼種類
斗魚是廣義上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所有小型熱帶魚的通稱,狹義上指攀鱸亞目斗魚科的小型熱帶魚,亦專指暹羅斗魚(Betta splendens)及其亞鍾。斗魚見於亞洲及非洲的淡水生境內。多數種類的雄魚會構築、保護、維持一個由黏液組成的泡沫構成的浮水巢,而常稱築泡巢魚。斗魚約有70種,一些種類常飼於家庭水族箱。各種斗魚可全部歸屬攀鱸科(Anabantidae),或分屬步魚科(Badidae)、攀鱸科、搏魚(斗魚)科(Belontiidae)、吻鱸科(Helostomatidae)以及絲足鱸科(Osphronemidae)等5科。 暹羅斗魚,野生品種是在稻田和小水潭中活躍的小魚,有紅或綠的色彩。它生活在東南亞泰國,雄魚與同種間爭斗性強,會為搶佔領地、爭奪雌魚等進行激烈搏鬥,有時甚至會因此導致死亡。於是,漸漸地,泰國民間利用這種小魚進行搏鬥贏得樂趣和金錢的活動日益盛行,並從野外捕捉,到簡單飼養逐漸轉向有目的的繁殖與改良,以提高斗魚個體的戰鬥力。時間流轉,在漫長的培育與改良的過程中,形成了不同品系的變種,一個支系形成用於打鬥的搏擊型斗魚,而另一個支系則向提高觀賞性發展,最終形成了展示級斗魚。使這種小魚散發出了獨特的魅力…… 150年後的今日,斗魚早已脫離的原生姿態,成為常見觀賞魚類,展現出多樣的色系與尾型,受到玩家青睞,展示級斗魚的競賽逐漸也形成,與此相關的斗魚協會在美國、日本、德國及東南亞等地紛紛成立,觀賞性斗魚已經成為國際魚友的新寵。 叉尾斗魚又名中國斗魚、天堂魚、菩薩魚、花手巾。屬攀鱸科。原產於中國南部。叉尾斗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尾鰭深分叉,體長可達8厘米。體色呈紅、藍、綠三色,體側有11條藍色和紅色橫向條紋,頭部有黑色條紋,鰓蓋後邊緣有一綠色斑塊,眼眶為金黃色。叉尾斗魚顏色協調、艷麗,深受熱帶魚愛好者的喜愛。這種魚十分易於飼養。適宜水溫為20℃~25℃。它也是最耐寒的熱帶魚之~,可以忍受4℃的低溫,在14℃以上的水體中就可以很好地生長。對水質不苛求,喜食孑孓,和泰國斗魚一樣長有褶鰓,可直援從空氣中吸取氧氣。一般雄魚體色艷麗些,延長的鰭條較長。雌跫產卵極多,多者可達1 000粒左右。叉尾斗魚好鬥,不僅互斗,還廝咬其他品種的熱帶魚,適宜於單獨飼養。 圓尾斗魚 攀鱸亞目,斗魚科,斗魚屬,Macropos chinensis。 俗稱斗魚、黑老婆(南四湖區)。鐵魚,黑老婆,月魚等(濟南地區) 體側扁,呈長橢圓形,背腹凸出,略呈淺弧形。頭側扁。吻短突。眼大而圓,側上位。眶前骨下緣前部游離,具弱鋸齒,後部蓋於皮下。眼間隔寬,微凸出。前鼻孔近上唇邊緣,後鼻孔在眼近前緣。口小,上位,口裂斜,下頜略突出。上下頜牙細弱,犁骨與齶骨無牙,。前鰓蓋骨和下鰓蓋骨下緣具有弱鋸齒。鰓孔重大。鰓上腔寬闊,內有迷路狀鰓上器官,有輔助呼吸作用。噻耙退化,僅為短突起狀。鰓蓋膜左右相連,與峽部分離。 具圓鱗,眼間、頭頂及體側皆被鱗,背鰭及臀鰭基部有鱗鞘,尾基部亦被鱗。側線退化,不明顯。 尾鰭圓形。體側暗褐色,有的暗灰色,有不明顯黑色橫帶數條。鰓蓋骨後緣具一藍色眼狀斑塊,小於眼徑。在眼後下方與鰓蓋間有二條暗色斜帶。體側各鱗片後部有黑色邊緣。背鰭、臀鰭及腹鰭暗灰色,胸鰭淺灰色。雄魚常比雌魚體色鮮艷,背鰭和臀鰭後部鰭條更為延長。 圓尾斗魚為小型魚類,體長不超過13cm,棲息於湖泊、池塘、溝渠、稻田等靜水環境中,以撓足類、輪蟲、水生昆蟲為食。產卵期為5~7月,卵浮性。圓尾斗魚生命力強,易飼養,能食稻田害蟲及孑孓等,是一種有益魚類。也可以作為觀賞用。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中國北部。 圓尾斗魚分布狀況:東三省,北京,兩河,兩山,兩湖,安徽,江蘇,上海,浙江,四川,甘肅,寧夏,陝西,青海,新疆,內蒙 泰國斗魚又名暹羅斗魚、搏魚。屬攀鱸科。原產地為泰國。泰國斗魚體呈長形,稍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背鰭、臀鰭、尾鰭都特別寬大,尤以雄魚更為突出。原生顏色較暗,但現已有鮮紅、紫紅、綠、藍、黑等各種顏色,還有雜色的。泰國斗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善戰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
4. 斗魚的品種有哪些(斗魚有什麼品種)
1、斗魚的品種有哪些。
2、中國斗魚有哪些品種。
3、斗魚都有什麼品種。
4、斗魚有多少種品種。
1.斗魚一般分為三個品種,分別是中國斗魚、泰國斗魚和圓尾斗魚。
2.中國斗魚也叫叉尾斗魚,原產於廣西、光等等地區,身體呈長圓形,主要以浮游動物和絲狀藻類為食。
3.泰國斗魚原產於東南亞國家,身體呈紡錘形,顏色比較豐富。
4.圓尾斗魚主要棲息在北方,是同類中耐寒性最好的品種。
5. 印尼紅金斗魚有幾個品種
斗魚品種很多
印尼最有名的便是紅肉印尼,也就是玩家俗稱的
印尼紅禿頭鮮艷的正紅色配上背端的白鱗是印尼斗魚鮮明的花色特點。
印尼、越南和泰國的斗魚只是產地不同,並不存在單獨的品種。直到2015年2016年,都僅稱之為印尼線斗魚。
6. 斗魚有哪些不同種類
斗魚的奇妙之處在於,你可以創造許多不同種類和顏色的斗魚,只需要簡單地雜交兩種不同的特徵。由於斗魚多年來大量雜交繁殖,現在市場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斗魚。這使得確定你擁有的斗魚的類型有些困難。
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列出了最常見的魚鰭類型和斗魚變種。記住,並不是所有的斗魚都嚴格遵守這些定義,甚至可能攜帶其他類型的多種特徵。這可能是由於飼養者為了創造完美的斗魚一直在尋找不同的組合。
有這樣的側鰭要注意的一點是,它們很容易損壞和撕裂。通常被稱為「吹尾巴」,這可能是由於魚鰭被尖銳或粗糙的邊緣鉤住,或者被其他魚鉤住。
8)三角洲和超級三角洲
德爾塔和超級德爾塔的尾巴實際上是對稱的。在斗魚的側面畫一條水平線,你會看到在這條線上和線下都有等量的尾巴。真正的三角斗魚,尾巴上沒有尖刺或冠。鰩魚之間的結合將會出現,一直到鰭的邊緣。
標準的三角斗魚,它們的尾巴向身體的方向較窄,而在頭部則較寬,這使得斗魚的尾巴呈三角形。
超級德爾塔,和標准德爾塔的外觀非常相似。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當超級三角翼的尾翼展開時,它可以在120°-160°之間扇風。如果尾翼的扇角多為180°,則被認為是半月斗魚。
7. 斗魚有哪些品種
斗魚主要指攀鱸科的一些魚,常見的是兩大類。
betta屬的泰國斗魚。分為馬尾(市面上最常見)、扇尾、半月、將軍、獅王、搏擊等,其實都是一種魚,體色體型不同而已。
Macropos的中國斗魚。有四種:叉尾斗魚、圓尾斗魚、香港黑叉尾斗魚和越南黑叉尾斗魚,在觀賞魚界統稱中國斗魚,是四個物種,與泰斗的表現型不同。
再就是其他一些攀鱸科魚,因習性也習慣性地被歸到斗魚里(觀賞魚,而非學術),比如Microctenopoma屬的安索奇斗魚。
8. 什麼是印尼將軍斗魚
印尼斗魚也是泰國斗魚,完完全全一樣!
為什麼叫印尼呢?因為是印尼人繁育出來的表現。
普通泰國種的泰國斗魚,背鰭,尾鰭和臀鰭或多或少有遺憾。可能不夠前傾,不夠大,不夠尾展或者臀鰭不好。
而印尼,以joki線為主的斗魚表現卓為驚艷。背鰭前沖傾角大,尾鰭超200,臀鰭比例合適。弓背,短身。都是印尼種的特點。
顏色來說,印尼種大多為多彩大理石類。其它系的表現不出色。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有專門做某一系。對於這點,我們可以嘗試去做一下這樣的改良。
不是說泰國斗魚不好,而是繁育者走了兩個風格。對於印尼魚和泰國魚來說,兩者都會不定期交換血種,這樣才不至於近親的太厲害。
泰國魚也有印尼魚的表現,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很少。已有大多表現好的,基本都可以看出印尼種的基因。
9. 斗魚有哪些品種
斗魚品種的區分
品種1:扇尾跟泰斗
公魚的特徵.本站收集一些圖片幾乎都是公魚.所以有比賽魚圖片都是公魚.
母魚的特徵.腹鰭的末緣跟公魚不同.母魚腹鰭末緣還會拖細細的1根(如果沒被咬掉的話..)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各鰭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魚一樣能拉長.母魚肚子微漲.
品種2: 冠尾斗魚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各鰭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魚一樣能拉長.母魚肚子微漲.
品種3: 圓尾斗魚
母魚的特徵.腹鰭的末緣跟公魚不同.母魚腹鰭末緣還會拖細細的1根(如果沒被咬掉的話)
母魚在腹鰭與臀鰭中間有一顆白黃色的生殖孔.
母魚的肚子微漲.
母魚顏色較不鮮艷(不是很可靠)
品種4: 藍戰狗(成魚)
公魚的鰓蓋有明顯的藍色斑點.母鰓蓋斑點較不明顯.(許多隻比較才可分辨)
品種5: 紅戰狗(成魚)
公魚有鮮艷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