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的傳統舞蹈怎麼樣

印尼的傳統舞蹈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2-11 08:16:19

『壹』 巴厘島表演藝術有哪些特徵

巴厘島通常被稱為「神仙島」,現在是印尼最大的旅遊地,一些人誤認為印尼是巴厘島的一部分。巴厘島的居民生活自由自在,隨便找一塊空地就能載歌載舞,村子裡組建了大大小小的樂隊和舞蹈隊,每逢節假日,人們少不了歡歌跳舞,以至於舞蹈成為了巴厘島人的一種生活習俗。

巴厘舞是巴厘島上的一種當地傳統舞蹈,其動作十分縝密,有同西方芭蕾舞一樣的地位。由於受宗教觀念的影響,巴厘舞蹈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巴厘人認為,舞蹈的起源與人們力圖取悅神靈是分不開的,至今巴厘人仍然保留有許多純粹的宗教和靈術的舞蹈,其表演藝術具有明顯的特徵:第一,需要選定演出的地點,一般在認為比較聖潔的地方;第二,需要選定合適的時間和時刻;第三,需要選定合適的演員;第四,需要有祭品;第五,演出的目的要大於表演形式;第六,需要有特定的服裝。除宗教性的古典舞之外,巴厘的傳統舞蹈還可分為娛樂性舞蹈、自然性舞蹈和歷史題材舞蹈等。巴厘舞蹈中最著名的有迎賓舞、萊貢舞、巴龍舞、蓋查舞和山哈央舞等。

1.迎賓舞

迎賓舞在巴厘島主要是用來歡迎神靈下凡的慶典儀式舞蹈,在一場儀式或是舞蹈表演中,迎賓舞必是最先出場的,迎賓舞的美妙體現在細節里。舞蹈道具以鮮花為主,鮮花插在耳際,雖是細節的打扮,但發自內心的情意很美妙。在風景如畫的巴厘島上,花枝招展的少女舞步輕盈,迎接遠方的客人。在古老的敲打樂節奏的牽引下,帶動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舞動著,通常在舞蹈的最後少女會把手中的鮮花拋向人群,為儀式畫上圓滿的句號。

『貳』 爪哇舞蹈是怎樣的風格

最早的爪哇人信仰萬物有靈,當時大多數舞蹈都是以單純地模仿動物的形態為主。印度尼西亞的佛教傳說更是深受人們的推崇,因此許多舞蹈的情節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並側重表現人物的情感。爪哇的宮廷古典舞更是別具一格,它主要來自宮廷,通常故事情節貫穿始終,配著歌詞、舞蹈來講述歷史上經典的愛情故事及神話傳說,被後人稱為古典宮廷舞。舞者主要運用刀劍、面具,以模仿的方式進行表演。爪哇島的古典宮廷舞蹈根據地域的不同又分為不同的流派,如西爪哇的古典舞以巽他族一個流派為主,而中爪哇古典舞則有日惹和梭羅兩個流派。不過所有的流派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主要在重要的儀式上表演。

爪哇古典宮廷舞蹈的動作形態:兩腿保持半蹲,身體不能前俯後仰,頭部要保持直立,視線一直在斜下方,只有在特定的場景才可以眼隨手動。與泰國古典舞一樣,爪哇族的古典舞中含有豐富的手勢,每種手勢都有約定俗成的寓意,通過不同的手勢變換來表達舞蹈的情感。

大多數的歷史資料已經無法得到考證,但我們從印尼的雕刻藝術也能捕捉到一些爪哇古典舞的獨特迷人風采。木雕是巴厘島的特產之一,《黃楊木雕舞女像》更是木雕藝術中的經典之作。雕刻者選擇了舞者舞姿中最美的一瞬:舞者明眸顧盼生輝,修長而飽滿的體肢,柔軟的身體曲線,頭部恰到好處地側靠著舉過頭頂的左臂,充滿動感的飄帶又與雙臂相呼應,傳達著舒展有度的分寸感,腰、臀近乎完美地側曲著。細細觀看這雕刻的作品,似乎又把觀眾帶入到音樂響起的時刻,搖曳的舞姿已在腦海里放映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肢體語言都與心跳相呼應,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方女性的柔美。

說起爪哇入神舞蹈的風格特徵,從資料記載來看,印尼每個爪哇族群對於這種入神舞蹈都有著當地不同的詮釋,因此各地區衍生出其地方特色,並發展出了各種形式的入神舞蹈,它們的命名因區域不同、語言不同而有所區別,但關於舞蹈的起源至今還沒有確切的記載。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文化必然會在社會變遷中發生一定的變化。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沖突都會在長時間的交融過程中有新的概念。入神舞蹈的表演者是穆斯林,因而穆斯林文化也會自然融入伊斯蘭教思想。同時,他們也在嘗試維護入神舞蹈的原創性及正統性。

入神舞蹈之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然離不開音樂風格的特徵。音樂在舞蹈中發揮著強大的作用,不僅能瞬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很快地將觀眾帶入舞蹈表演的意境,更是舞蹈演員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只有搭配著入神的音樂,其表演才更具有儀式感,舞者才能更好更規范地進行隊形以及動作節奏的變換。入神舞蹈發展至今,一味地傳承並非長久的生存之計,隨著舞者表演經驗的增加,舞蹈的形式也會不斷地創新與改變。在演出時,音樂風格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曲風有爪哇混搭的歌曲、街頭流行的音樂、民間傳統的民歌等。伊斯蘭歌曲也時常被用來配合演出,顯示出其努力融入以穆斯林為主的社群。

一般來說,肯當鼓、吊鑼、銅板琴、乳鑼、西方爵士鼓、電子琴等都是入神舞蹈的常用樂器。以敲擊樂為主,由簡單的旋律進行重復或加以變奏而構成,節奏一般根據舞蹈的動作與風格來命名。各種節奏模式皆以循環變奏的方式為聲部部分伴奏,並作為舞蹈動作的背景音樂。

肯當鼓用來把握整個音樂演奏的主幹,它不僅掌控節奏的速度變化,同時也會配合舞者的舞蹈動作進行變換,在儀式的各個環節都極為重要,為儀式營造出一股充滿奇異與神聖的氛圍。在表演的過程中,肯當鼓反復循環的節奏給舞者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這種催眠的作用能夠更好地讓舞者進入入神的狀態。對觀眾而言,肯當鼓的節奏變換也能激發他們在每個儀式階段不一樣的情緒轉換。肯當鼓把儀式的每個環節都緊密地聯系起來,讓整個儀式一氣呵成。肯當鼓的靈動性在於儀式沒有結束,音樂也不會終止,它掌握著整個儀式的氛圍、舞蹈的動律、舞者的步伐和情緒,也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和敬畏心。

『叄』 列岡舞有哪些魅力之處

《列岡舞》至今還作為巴厘古典舞的代表作,自然有它的魅力之處。由三名女演員表演,演員手持摺扇,扇子由「侍女」交給「公主」後,舞蹈才正式拉開帷幕。劇情是拉森姆王和達哈的故事。

整個舞蹈的動作來源於生活,又不同於生活,經過藝術加工的造型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印度尼西亞傳統舞蹈「舞姿」。經過不斷地提煉加工,把內容與動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經典之作。舞者的步伐突出了舞蹈語言的輕重緩急,巧妙地塑造出所要表達的人物形象。舞蹈動作自始至終都比較單一,眼神的表現力才是這部舞蹈作品的魅力所在,外在的形態烘托出內在的神韻。雖然是傳統舞蹈,但所表達的胸臆情懷卻絲毫不顯古板。舞者根據舞台環境和氛圍的需要,會適當地即興發揮,使舞蹈看上去更加隨性,同時也體現出了巴厘島人民嚮往自由的生活態度。傳統的舞蹈無需用現代的語言去修飾,天然淳樸的審美意向才是更值得我們追求的。程式化的表現手法用在《列岡舞》里似乎顯得有些生硬,它本應屬於真實的傳統藝術,《列岡舞》從生活出發,調動觀眾的想像力,與觀眾共同創造出千差萬別的意向才是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故事深深觸動了每一顆經歷滄桑的心。它的演出成功地讓觀眾愛上了這個舞蹈,《列岡舞》區別於其他的敘事舞蹈,不僅僅是在訴說故事,還竭盡全力去表現故事的內涵,從而震撼觀眾的心靈。舞蹈作品所能承受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舞蹈動作,通過舞蹈傳遞出來的感染力才能讓一部優秀的作品成為經典。觀念主宰著審美,欣賞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印尼舞蹈之後,觀眾會感受到不僅僅是人在舞動,連空氣都在舞動著。經典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並不會像沙一樣隨風飄揚而散去,而是像酒,越久越香,這正是傳統舞蹈的魅力所在!

《列岡舞》

『肆』 印尼以及東南亞一帶國家的舞蹈文化之間有什麼聯系

印尼以及東南亞一帶國家的舞蹈文化就是在不斷交流、融合中向前發展的,它們的舞蹈既帶有共同性,又帶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在東方人眼裡它們之間有些差異,而在西方人眼裡,它們就可統稱之為「東方舞蹈」。

『伍』 至今在印度尼西亞舞蹈中還保留有哪些傳統舞蹈

至今在印度尼西亞舞蹈中,有西爪哇的面具舞、巴厘島的列同格拉冬舞、蝴蝶舞、巴厘女舞、中爪哇的女勇士舞、蘇門答臘的巴郎山舞和少女島舞等等。這些舞蹈都曾由印尼訪華歌舞演出時介紹給中國觀眾。

『陸』 印度舞的特點是什麼

印度舞的特點在於其基本動作和服裝。

1、基本動作

印度舞節奏明快,一段4分鍾舞蹈有大約50多個動作。包括了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晝夜等自然現象。

起舞前,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開始變換腳步動作。保持微笑。舞蹈動作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

2、服裝

在印度,一般只有已婚婦女才穿長達6米的紗麗,但舞者例外,哪怕很年輕的女孩也可以這樣打扮。有時候,舞者也穿PUNJABI:褲子+過膝長衣+長圍巾。褲子的款式有很多,有些寬大,有些緊身。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PUNJABI已成為時尚,去年日本便風靡這種款式的衣服。

配飾:額頭上貼的長尖形飾物叫BINDI,傳統BINDI很大,上面鑲滿了鑽和寶石。但流行的是簡練的款式。女孩一般在結婚或跳舞時佩戴它。眉毛上方的一圈散鑽也可以叫BINDI,表示好運。

紅點:眉心點紅點。跳舞時,為了增加亮度,也可用小鑽代替傳統的紅點。如果跳錶現穆斯林題材的舞蹈,只能用小鑽,因為紅點是印度教的象徵。不跳舞的時候,通常只有已婚婦女才能點紅點。

手鐲:印度舞中,手勢是非常重要的舞蹈語言,所以舞者很在意手鐲。佩戴數量很多,最多可達20個。

腳鐲:印度舞中有許多跺腳的動作,要有脆響的聲音,又有急促的節奏,所以腳躅很重要。據說有舞蹈家經過訓練可以只動腳上的一塊小肌肉,使得只有一個腳鈴響。

(6)印尼的傳統舞蹈怎麼樣擴展閱讀

印度舞的歷史: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通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柒』 印尼僑領丘昌仁:讓更多人把龍獅舞起來,你如何看待龍獅文化

印尼客屬聯誼總會的副主席丘昌仁於9月4日來到雅加達市的印尼龍舞運動聯合會會所,准備籌備下個月初將在日惹市舉行的印尼舞龍舞獅錦標賽。

邱昌仁表示舞龍舞獅文化體現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表現了印尼的特色文化。邱昌仁希望更多的印尼人、華人華僑支持龍獅文化,讓龍獅在印尼舞起來,讓這一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印尼進一步發揚光大。舞龍舞獅不僅有利於放鬆我們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而且有利於強身健體。

『捌』 印尼的舞蹈與中國的舞蹈有著什麼樣的聯系

印尼的音樂與中國有近似之處,如西方學者貝那特·澤特拉在《印度尼西亞》雜志發文介紹,印度尼西亞音樂中豐富的節奏和合演中的技巧與中國音樂有共同特點,「印尼的打擊樂器來自古代雲南的銅鼓」。民間習俗樂舞也多來自中國,如杜爾在《華僑在印尼》一書中談到爪哇人舞動假獸的舞蹈:「即使它的身軀頗短,沒有形成蛇狀,但顯而易見,它和中國的舞獅是相同的」;「世世代代,這種假獸舞已成為人們喜慶時的娛樂活動」。

『玖』 點頭舞表達怎樣的情感

《點頭舞》是印尼傳統的民族舞蹈,節奏熱烈歡快。音樂響起,舞者紛紛踏著歡快的步伐走上舞台,舞者頭戴羽毛,五指張開,配著音樂的節奏,有規律地點頭,雙腿保持半蹲狀,隨著音樂的節奏點來回移動重心。隨著音樂節奏的變換,舞者迅速變換方向,手部架起,手掌豎立,手指伸直張開,每個指頭像風吹過頭冠上的羽毛微微擺動,身體上半部分跟著重心的轉移而傾向兩旁,手腕慢慢地向內外旋轉。《點頭舞》來源於印度尼西亞民傳統民俗禮儀,主要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情,用眉目以及點頭的動作來交流傳達情感,表達了這份神聖的相遇緣分。舞者兩側腰間分別系有兩條綢帶,舞蹈進入高潮時,舞者用手指夾住綢帶舞動,時而雙臂張開飛舞著綢帶,時而用綢帶來遮擋面部,以表現少女的羞澀,為舞蹈增添了十足的神秘感。《點頭舞》以頭部細微的動作傳遞印尼人民與外界友好的關系,充分體現了印尼人淳樸、友善的性格。

『拾』 印尼舞蹈有哪些特徵

有著「千島之國」美譽的印尼,其舞蹈亦有著萬種風情,舞蹈語匯及風格更是像魔術般神秘多樣。其中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巴厘島、亞齊的舞蹈的特徵更具有代表性。舞蹈體態以半蹲為主,半蹲又分為單腳重心和兩腿同時半蹲狀態,上半身保持直立,頭和視線都向前,眼睛微微向下看;舞蹈動作取材於對動物形態的模仿。在舞蹈風格上,爪哇的舞蹈比較慢、細膩;巴厘的舞蹈與爪哇舞在風格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巴厘舞蹈的形式更為豐富多樣,節奏有緩有急,除用手腕、手指動作之外,舞者還用眼睛來傳神達意;蘇門答臘馬來族的舞蹈以熱情歡快著稱;加里曼丹和東部偏遠地區的舞蹈相對粗獷、簡單,帶有原始宗教色彩,尤其是西伊里安歌原住民族的舞蹈,節奏感十分強烈,極富感染力。

閱讀全文

與印尼的傳統舞蹈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