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尼有哪些地方
印度尼西亞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別稱「千島之國」。
主要城市: 雅加達、瑪琅、萬隆
行政區劃
共有一級行政區30個,包括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和亞齊達魯薩蘭2個地方特區,27個省即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占碑、朋古魯、南蘇門答臘、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東爪哇、萬丹、巴厘 、西努沙登加拉、東努沙登加拉、北馬魯古、南馬魯古、巴布亞、北蘇拉威西、中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哥倫打洛、東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二級行政區(縣/市)410個。
首都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沿海。人口有838.5萬(2000年)。 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平方公里,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平方公里。
『貳』 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多大人口多少
在印度尼西亞以東2090公里處,距澳大利亞北海岸560公里。
面積:18874平方公里。
人口:據聯合國今年7月普查,有居民74萬人。78%是帝汶人,20%是美拉尼西亞人,2%是華人。
宗教:95%的居民信仰天主教,其餘是穆斯林和新教徒。
政體:由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和過渡政府管理。
首都:帝力。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3個區,帝力是最大的區,有居民12·8萬人。
語言:60%的居民講當地的德頓語,10%的居民講葡萄牙語。
經濟:從2000年1月起,正式貨幣為美元。經濟基礎是以咖啡和玉米為主的農業,自然資源有大理石、石油和天然氣礦藏。2000年經濟增長15%,據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估計,由於國家重建、基礎設施項目和人道主義援助,經濟將繼續增長。東帝汶人的月工資5美元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13美元。
歷史:葡萄牙人於1512年到達東帝汶的東部,1975年12月,印尼軍隊入侵東帝汶,1976年7月16日,宣布東帝汶為印尼第27個省。1999年8月30日舉行公民投票,78·5%的人贊成脫離印尼。
在8月30日的選舉中,選民們將選舉立憲會議,成為這個將於2002年初獲得完全獨立的新國家的第一個立法機構
『叄』 世界地圖變遷史—印度尼西亞
我們通過對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一篇:亞洲—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簡稱,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人口2.73億(2020年12月),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佔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7.5%,馬來族 7.5%,其他26%。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都雅加達(JAKARTA),常住人口1056萬。印度尼西亞最大城市,雅加達也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西北海岸,城市面積約740平方公里,而包圍周邊城鎮的大雅加達地區,居住超三千萬人,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雅加達是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中心,聚集了全國大部分財富和精英,雅加達享有省級地位,居民主要為爪哇人、巴達維亞人和巽他人,少數為華人。
重要節日有伊斯蘭教開齋節、宰牲節;民族覺醒日(紀念1908年印尼民族運動組織「至善社」成立)5月20日;獨立日:8月17日。
行政區劃方面共有一級行政區(省級)34個,包括雅加達首都、日惹、亞齊3個地方特區和31個省(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占碑、朋古魯、南蘇門答臘、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東爪哇、萬丹、巴厘、西努沙登加拉、東努沙登加拉、北馬魯古、南馬魯古、巴布亞、北蘇拉威西、中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哥倫打洛、東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等省)。二級行政區(縣/市級)共514個。
1990年印度尼西亞人口18141萬,人均GDP為585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1999年8月30日, 東帝汶全民公決拒絕自治並選擇脫離印尼。
1999年10月4日,北馬魯古省設立,系馬魯古省北部哈馬黑拉等島分立,首府索菲菲,但省政府暫駐德爾納特市。
1999年11月, 南蘇拉威西省的省會烏戎潘當恢復1971年以前的名字望加錫。
2000年印度尼西亞人口21151萬,人均GDP為780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00年10月17日,萬丹省設立,系西爪哇省分設,首府孔雀港(Pelabuhan Merak),暫住西冷。
2000年12月4日,邦加-勿里洞省設立, 由原屬南蘇門答臘省的邦加島、勿里洞島等為其范圍,首府邦加檳港。
2000年12月22日,哥倫打洛省設立批准,舊屬北蘇拉威西省,首府哥倫打洛。2001年2月16日正式設立。2001.12: 伊里安查亞省更名為巴布亞省。2002.1: 亞齊和巴布亞特殊自治法通過,亞齊特區的正式名稱改為 Nanggroe Aceh Darussalam,到2009年後仍稱Aceh。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省獲得完全獨立(1999年8月30日,東帝汶全民公決拒絕自治並選擇脫離印尼)。
2002年10月25日,廖內群島省設立(9月24日國會批准),舊屬廖內省,首府丹戎檳榔。該省與新加坡鄰近。
2003年11月14日,西伊里安查亞省正式成立(1999年10月4日批准)。但在暴力抗議下,中伊里安查亞省(2001年11月11日批准)至今沒有正式成立。
2007年2月7日更改為西巴布亞省。2003年,印尼1975-1999年期間設立的行政市,至當時還沒有正式成為地方自治意義上的8個市全部並入所在的縣。行政市設立的法令是1974年頒布。1993-2003年間設立的市不少此前地位是行政市。這最後取消的8個行政市是基薩蘭市、蘭都市(以上北蘇門答臘省)、巴都拉惹市(南蘇門答臘省)、芝拉扎市、普禾加多市、克拉登市(以上中爪哇省)、任抹市(東爪哇省)、瓦坦波尼市(南蘇拉威西省)。
2004年10月5日,西蘇拉威西省成立,分南蘇拉威西省部分地區置(2004年9月22日批准)。
2010年印度尼西亞人口27352萬,人均GDP為3869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10年8月4日,北馬魯古省省政府從德爾納特市遷到索菲菲。此前由於索菲菲基礎設施未完善,省府長期在德爾納特市辦公。
2013年4月15日,北加里曼丹省設立,分東加里曼丹省4個縣和打拉根市設,省會丹戎塞洛(2012年10月25日批准)。
2014年10月,佐科維多多當選總統,宣布暫停增設一切省縣。2018年多地增設一批區(鄉)。
2020年印度尼西亞人口27352萬,人均GDP為3122美元。
經濟發展情況:
1970 1996年間GDP年均增長6%,躋身中等收入國家。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嚴重衰退,貨幣大幅貶值。1999年底開始緩慢復甦,GDP年均增長3% 4%。2003年底按計劃結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監管。2004年,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外資、 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整頓金融體系、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經濟增長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印尼政府應對得當, 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
此外,在中印尼雙方共同努力下,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雅萬高鐵是中印尼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鐵路全長約142公里,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建成通車後,兩地通勤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鍾左右。
『肆』 印尼屬於哪個國家
印尼,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
印尼人口近2.64億(2017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1942年日本佔領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爆發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獨立後,先後武裝抵抗英國、荷蘭的入侵,發動了三次獨立戰爭。1947年後,荷蘭與印尼經過多次戰爭和協商,於1949年11月簽訂印荷《圓桌會議協定》。根據此協定,印尼於同年12月27日成立聯邦共和國,參加荷印聯邦。
1950年8月印尼聯邦議院通過臨時憲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同一年印尼成為聯合國第60個成員國。1954年8月脫離荷印聯邦。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2014年統計)。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2014年統計)。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伍』 印尼西爪哇省有多少地級市
印尼西爪哇省有二十個地級市。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印尼西爪哇省下轄十六個地區和四個市,即印尼西爪哇省有二十個地級市,印尼西爪哇省位於爪哇島西段,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包括近海島嶼。
『陸』 印度尼西亞的行政區劃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2014年統計)。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雅加達
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海岸,面積740.28km²,人口1018.7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亞洲南部與大洋洲之間的航運中心。早在500多年前雅加達就已成為輸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當時稱「巽他格拉巴」,意即「椰子」。1527年改稱查雅加達,含有勝利和光榮之意。1618年荷蘭殖民軍攻佔,易名為「巴達維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軍侵佔印尼,直到1945年印尼獨立後,改稱雅加達,並被指定為共和國首都。
泗水
泗水是東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26km²,人口360萬,是僅次於雅加達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海軍主要基地,是印尼重要的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業、貿易中心之一及爪哇島的海、空交通樞紐。因在獨立斗爭時期英勇抗英而被譽為「英雄城」。
棉蘭
棉蘭是北蘇門答臘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42㎞²,人口約為180萬,是印尼第三大城市。瀕臨馬六甲海峽,是印尼對外貿易的西大門和國內外遊客的主要出入境口岸之一。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經濟成長三角區的成立加強了它作為蘇北省和印尼北部地區發展中心的地位,推動了該市食品加工、紡織業、皮革製品、化工、建材、金屬和運輸工具等小工業的迅速發展。市容整潔,綠樹成蔭,氣候宜人。市內的蘇丹王宮建於1888年。
萬隆
萬隆是西爪哇省首府,巽他族文化中心,人口170萬。地處高谷,周圍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此地設有50餘家高校及研究機構,並擁有全國唯一的飛機製造廠。著名的亞非會議曾在此舉行,會議原址獨立大廈現已辟為亞非會議博物館。
日惹
日惹位於中爪哇,為全國三個省級特區之一,直屬中央政府管轄。城市面積32.5㎞²,人口42萬。是印尼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展示爪哇傳統文化的窗口,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擁有舉世聞名的婆羅浮屠佛塔等名勝古跡。在獨立戰爭時期,日惹是印尼共和國的第一個首都。
『柒』 印度尼西亞位於什麼板塊與什麼板塊之間
印度尼西亞尼處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1.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2.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和馬來族分別佔7.5%。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拓展資料: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有一級行政區(省級)34個,包括雅加達首都、日惹、亞齊3個地方特區和31個省。二級行政區(縣/市級)共514個。[2]31個省分別為: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西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占碑省(首府占碑)、南蘇門答臘省(首府巨港)、明古魯省(首府明古魯)、楠榜省(首府班達楠榜)、邦加-勿里洞省(首府檳港)、廖內群島省(首府丹戎檳榔)、西爪哇省(首府萬隆)、中爪哇省(首府三寶壟)、東爪哇省(首府泗水(蘇臘巴亞))、萬丹省(首府西冷)、巴厘省(首府登巴薩)、西努沙登加拉省(首府馬塔蘭)、東努沙登加拉省(首府古邦)、西加里曼丹省(首府坤甸)、中加里曼丹省(首府帕朗卡拉亞)、南加里曼丹省(首府馬辰)、東加里曼丹省(首府三馬林達)、北加里曼丹省(首府丹戎施樂)、北蘇拉威西省(首府萬鴉老)、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南蘇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錫)、東南蘇拉威西省(首府肯達里)、哥倫打洛省(首府哥倫打洛)、西蘇拉威西省(首府馬穆朱)、馬魯古省(首府安汶)、北馬魯古省(首府索菲菲)、西巴布亞省(首府馬諾誇里)、巴布亞省(首府查亞普拉)和廖內省(首府北乾巴魯)
『捌』 印尼海島有哪些
印度尼西亞分30個省、2個特別行政區、和1個首都地區:
向聯合國登記4891個小島名稱
其中蘇南省23個小島、邦加勿里洞群島361個小島、東爪445個、北蘇258個、峨侖打洛123個、馬露姑783個、中爪33個、日惹特區28個、西爪10個、東南蘇511個、楠榜130個、萌姑露10個、廖群島1794個,以及仍有占碑與廖省爭紛的柏爾哈拉島。
印尼國民軍地圖與調查中心資料指出,1987年印度尼西亞小島總數為1萬7508個,而內政部於2003年的數據指出共1萬7504個。4島遭海浪沖擊消失「因被海浪沖擊,有4個島消失。」
梭朱昂安指出,這些島嶼的登記是根據1967年4號聯合國決定書所載明,讓各國確定自己管理的地理名稱。
海事與漁業部小島發展經理阿力士.勒特勞汶指出,澄清工作仍在進行。「我們定下指針,2年後該工程將完成。」五個主要的島嶼大約占陸地面積的92%.
1.蘇門答臘島
亞齊特別行政區
北蘇門答臘省(Sumatra Utara)
西蘇門答臘省(Sumatra Barat)
明古魯省
廖內省(Riau)
廖島省(Kepulauan Riau)
占碑(Jambi)
南蘇門答臘(Sumatra Selatan)
楠榜 (Lampung)
邦加-勿里洞
2.爪哇島
雅加達
西爪哇
萬丹
中爪哇
日惹
東爪哇
3.加里曼丹
西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
南加里曼丹
東加里曼丹
4.小巽他群島(又稱努沙登加拉 Nusa Tenggara)
峇里
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Barat)
東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
5.蘇拉威西島(Sulawesi)
西蘇拉威西(Sulawesi Barat)2004年9月22日印度尼西亞議會新批准成立。
北蘇拉威西(Sulawesi Utara)
中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ah)
南蘇拉威西(Sulawesi Selatan)
東南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gara)
哥倫打洛(Gorontalo)
6.馬魯古群島及伊里安島(即新幾內亞)
馬魯古(Maluku)
北馬魯古(Maluku Utara)
西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 Barat)
巴布亞
『玖』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個島
印度尼西亞分30個省、2個特別行政區、和1個首都地區:
1.蘇門答臘島
亞齊特別行政區
北蘇門答臘省(Sumatra Utara)
西蘇門答臘省(Sumatra Barat)
明古魯省
廖內省(Riau)
廖島省(Kepulauan Riau)
占碑(Jambi)
南蘇門答臘(Sumatra Selatan)
楠榜 (Lampung)
邦加-勿里洞
2.爪哇島
雅加達
西爪哇
萬丹
中爪哇
日惹
東爪哇
3.加里曼丹
西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
南加里曼丹
東加里曼丹
4.小巽他群島(又稱努沙登加拉 Nusa Tenggara)
峇里
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Barat)
東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
5.蘇拉威西島(Sulawesi)
西蘇拉威西(Sulawesi Barat)2004年9月22日印度尼西亞議會新批准成立。
北蘇拉威西(Sulawesi Utara)
中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ah)
南蘇拉威西(Sulawesi Selatan)
東南蘇拉威西(Sulawesi Tenggara)
哥倫打洛(Gorontalo)
6.馬魯古群島及伊里安島(即新幾內亞)
馬魯古(Maluku)
北馬魯古(Maluku Utara)
西伊里安查亞(Irian Jaya Barat)
巴布亞
『拾』 萬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行政區劃是怎麼劃分的
【行政區劃】 共有一級行政區33個,包括雅加達(Jakarta)首都特區,日惹(Yogyakarta)和亞齊達魯薩蘭(Nangroe Aceh Darusalam)2個地方特區,30個省。二級行政區(縣/市)4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