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這是因為印尼處於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處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而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是最不穩定的,容易相互碰撞擠壓,因此就容易產生地震或者火山爆發,這就是印尼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⑵ 印尼為什麼經常地震
因為印尼處於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處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而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是最不穩定的,容易相互碰撞擠壓,因此就容易產生地震或者火山爆發。
印度尼西亞,一個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的國家,號稱“千島之國”,同時,印尼也是世界上擁有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全國共有火山數量超過400座,其中活火山數量達129座之多,也有“火山之國”之稱。印尼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幾起火山地震。
其中,印尼地震海嘯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9級的超級大地震,並引發了超大海嘯。海嘯的高度高達10多米,10多米的海浪,加上巨大的沖擊力,不管是建築還是人類,在它的面前沒有任何的反抗餘地,此次海嘯對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等國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並造成印尼及周邊國家30萬餘人失蹤或傷亡。
許多人不禁好奇,為什麼印尼會有那麼多的地震海嘯發生呢?
這是因為印尼處於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還處於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而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是最不穩定的,容易相互碰撞擠壓,因此容易產生地震或者火山爆發。
地震時,海底地層擠壓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釋放大量能量,並以地震波的沖擊波的形式傳遞,海水緊緊挨著大陸架,所以當海底地震,海水作為震動媒介繼續傳遞能量,傳到海面的形式就是海嘯了。當然,只有當地震震級足夠大時,通常在6.5級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於20-50公里,才可能引發海嘯。
⑶ 印尼班達海海域發生7.5級地震,是否會引發海嘯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10時20分,震中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弗洛勒斯島東北部112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2公里。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記錄到距離震中較近的島嶼和鄉鎮有較強震感。本次地震發生後半小時,該機構記錄到震中附近還發生了兩次震級分別為5.6級和5.5級的餘震。
地殼的垂直運動可能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沿著這些邊界相互作用,稱為斷層。不同的運動會形成不同的獨特地形,主要是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下圖按這個順序排列的),其中走滑斷層引發海嘯的可能性最低,因為它相對平緩,所以海底地形的變化可以放大或抑制海浪傳播。通常低於7.5或7.0的地震通常不會引發海嘯,況且還需要足夠的海水深度,所以有的地方會引發海嘯,有的不會。
⑷ 印尼7級地震重傷員為何在帳篷接受救治
2018年8日8日,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會馬塔蘭市最大的醫院NTB醫院的許多空地都搭蓋了醫療帳篷,帳篷里擠滿了從地震災區送來的重傷員。相隔一周時間,同一區域兩次強震,使龍目島7級地震重傷員連醫院的病房都不敢進住,而選擇醫院在空地上搭蓋的帳篷里接受救治。
軍方稱,5架載有食品,葯品,毯子,帳篷等物品的飛機已經於7日早些時候離開雅加達,飛往龍目島。
當地時間5日傍晚,在印尼巴厘島東側的龍目島發生6.9級地震,震中位於龍目島北部,震源深15公里,由於是淺層強震,破壞特別大。龍目全島有不同程度的震動,隔鄰的巴厘島也感受到了晃動。
此前在7月29日,龍目島剛發生了6點4級地震,造成17人死亡,不料一個星期後更大的地震來襲。
⑸ 印尼發生7級地震怎麼回事呢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7月28日05時41分在印度尼西亞(南緯2.7度,東經138.6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印尼也是地震頻發地區 處於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
⑹ 印尼地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由於印尼位於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界處,大陸板塊在這里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每年發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數千次。
印尼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靠近印尼東海岸區域的印度洋是3個主要板塊構造帶的結合處。這3個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澳大利亞板塊。
印度板塊與緬甸小板塊集中處斷裂所導致。印尼發生的地震產生於更南的位置,原因是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端下降到巽他板塊下面,並因此而下降至中爪哇省下部,形成所謂的潛沒帶。潛沒帶中處於下部的板塊向下滑降通常都會引發地震。專家們指出,印尼地區發生的地震原因是兩大板塊在共同運動中互相擠壓,對兩大板塊潛沒線後更小的斷層線加壓,導致板塊側向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印尼地震多還是日本地震多?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這里每年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上千次。其中2004年震驚世界的「印度洋海嘯」就是由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的地震引起的,這場海嘯導致了20多萬人死亡,其中印尼的遇難人數就多達17萬。
地震
同樣的,日本也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日本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多達1500次,平均每天就有4次地震,而且危害比較大的地震每3年就會發生一次,可以說地震次數比我們一日三餐還頻繁。其中,2011年日本的3·11地震震級達到了9級,由於地震過於猛烈,也引發了巨大的海嘯,給日本東北部沿海城市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導致了將近1.6萬
⑺ 印尼龍目島7級地震遇難者升至多少人
印尼龍目島7級地震遇難者升至142人, 數千房屋被毀。
8月6日消息, 據外媒報道,最新消息顯示,印尼龍目島7級地震已導致至少142人遇難,超過200人重傷。
這次地震震中位於龍目島北部陸地,震源深度為15公里。根據印尼抗災署發表的聲明,地震遇難者大多在龍目島的西部和北部,死亡人數可能繼續上升。
當地時間8月5日晚,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龍目島東北部發生里氏7.0級強震,震中位於該島北部陸地,震源深度15公里。印尼官方隨後發布海嘯預警,2小時後解除預警。
中國駐印度尼西亞登巴薩總領館6日發布消息說,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龍目島5日發生地震後,總領館已與37名被困中國公民(包括8名香港居民)取得聯系,還有部分中國遊客信息有待進一步核實,目前沒有收到中國遊客傷亡的報告。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⑻ 印尼班達海附近發生7.7級地震,威力究竟有多大
印尼班達海(南緯6.36度,東經129.24度)發生的7.7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19.3千米,暫無人員傷亡。在地震中令人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海嘯,所幸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不過在這種沿海地帶的地震非常值得防範,一旦發生地震引發的聯動效果令人猝不及防。之後更是在有關部門的監控中,監測和預報重要的情況,關注此次的地震後續。
現如今,地震已經成為了一個焦點。就我國范圍內四川也是一個多發地段。對此全國的學校和居民都收到了地震的關注知識,在培養地震如何逃生,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很好的警示了來自全國各個角落的居民。地震是自然力量,是現在人力不可違抗的巨大力量,我們能做的除了規避地震傷害,也要更好的去預知。
⑼ 印尼海域7.0級地震,連發兩次,震前有什麼預兆
在北京時間8月19號的時候,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海域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可謂是天災中最為危險的了,當發生地震的時候一定不要驚慌,發生地震的時候一定不要急於逃跑,因為是跑不掉的,短暫的幾秒鍾時間里不但撤不出去,還容易摔傷踩傷; 我們可以躲在衛生間的角落裡面。可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牆角處、轉移到承重牆多,開間小的廚房、 尤其是管道經過處,支撐力強,抗震系數較大。
在地震的時候,如果有時間的話第一時間關閉火源還有電源,因為我們在家避難的時候,這些東西也是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危害的。地震平靜以後不要急著回家,以免發生餘震的時候來不及逃跑。被埋住的時候仔細的聽外面的動靜,也不要長時間的呼喊,可以用敲擊的方法呼救,盡量的維持自己的體力。創造生存條件。
⑽ 印尼7級地震導致數百人受傷嗎
2018年8月5日,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龍目島發生的7.0級地震已造成142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印尼抗災署發言人蘇托波6日凌晨在推特上說,截至雅加達時間6日凌晨2時30分,地震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2人,其中龍目島的北龍目縣是受地震影響最嚴重地區,死亡人數為65人。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5日18時46分(北京時間19時46分),震中位於西努沙登加拉省龍目島北部陸地,震源深度為15公里。該局隨後發布海嘯預警,但在發布後2小時解除預警。
這是龍目島一周內發生的第二次地震。龍目島7月29日發生6點4級地震,造成16人死亡、300多人受傷、1454座建築物被損毀,5141名當地居民被撤離。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
正在印度尼西亞龍目島吉利群島德拉娜安島旅遊的長沙潘先生一家三口遭遇了正在發生的這次里氏7級地震。
8月5日晚10時47分,潘先生藉助微弱信號發來救援求助信息,稱他們正在一個山頂上,不停的有強震。
同他一起正在山頂等待救援的有40多名中國人,其中還有來自湘潭的兩個家庭。
他們聯系不上當地領館,只能求助於網路,拜託大家轉發他們需要救助的信息至外交部門、中國駐印尼相關使領館。
中國駐印尼登巴薩總領館提醒正在龍目島和吉利島等地的中國遊客,隨時關注官方發布最新地震提示和海嘯預警,盡量遠離近海區域,了解和掌握相關緊急自救知識,切勿攀登龍目島林賈尼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