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尼西亞有沒有航母
印度尼西亞海軍現役艦艇包括:常規潛艇2艘、護衛艦17艘、輕型護衛艦16艘、導彈艇4艘、大型巡邏艇16艘、水雷戰艦艇11艘、兩棲戰艦船26艘、指揮艦1艘,另有快艇,軍輔船數十艘。
6張
「西格瑪」(Sigma)型輕型護衛艦
有2個大型海軍基地和23個小型基地。現階段,其海軍陸戰隊有2個戰斗團,1個欠編的特種作戰營。海軍航空兵裝備飛機100餘架:武裝直升機17架、固定翼巡禮機和運輸機等48架、其他直升機37架。
2. 請介紹一下東南亞各國海軍艦只,和噸位,謝謝!拜託了各位 謝謝
菲律賓:,「德爾皮納爾」號滿載排水量為3390噸,艦長115.21米,寬12.8米,吃水4.78米,艦上共有13名菲海軍軍官和82名士兵,是菲律賓海軍最大、最先進的戰艦。 武器76mm炮*1,密集陣*1 印尼:最精銳的是4艘西格瑪級護衛艦。該級艦是2003年底通過國際招標選中的。西格瑪級以荷蘭海軍德·澤芬省級導彈護衛艦為母型,採用模塊化設計建造,其艦型簡潔、武備精良,且有較高的穩定性、良好的隱身性及較強的生命力。2004年10月,首批2艘艦在荷蘭正式開工建造,第二批艦原計劃以技術引進的方式在印尼境內建造,但最後仍有斯格爾德船廠承建,並於2009年全部服役。該級艦滿載排水量1700噸,最大航速28節,18節時續航力為4000海里。其採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MACS3000綜合平台管理系統,以及荷蘭泰利斯公司提供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MACS3000綜合平台,將艦上的推進、電站、損管、監視、操控和輔助決策等自動化設備和系統,連接成可進行集中管理的網路系統,使艦上人員在單一綜合監控操縱平台前就能監視並操控整艘艦,從而提高船艦的智能化水平。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是艦上分布式感測器、武器和指揮控制的中樞,通過4個MK-3多功能操作控制台,實施反艦、防空、反潛戰,可對海上機動、電子戰、戰術圖像編輯等進行目標管理,並通過LINK-Y數據鏈與其他平台進行戰術數據交換。該級艦裝備4座法制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4聯裝「特拉爾」艦空導彈發射架(發射「西北風」輕型超近程對空導彈)、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管(可發射MU90輕型反潛魚雷)、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速射炮和2座「吉亞特」20毫米近防炮。其艦艉有寬大的直升機平台,可搭載大中型直升機。艦上還留有不少空間,可根據要求隨時安裝新的任務模塊。 越南:「獵豹」3.9級護衛艦是俄研製的11661型軍艦之一,能夠搜索、跟蹤和打擊所有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標,具有艦體堅固、造型獨特、雜訊和輻射小、航速快、續航和隱身能力強、火力強等諸多優點。該艦長102米,寬13.6米,吃水4.4米,滿載排水量達1930噸,動力裝置採用7375馬力的61D型柴油機,航速達到26節,自航能力達到20晝夜,以10節速度行駛航程可達5000海里,人員編制110名。艦上裝備有射程達130千米的2座4聯裝KH-35E反潛導彈系統,1座雙聯裝射程為15千米的SA-N-4防空導彈;1座AK-176型76毫米艦炮:2套533毫米雙管魚雷發射裝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備有水雷48枚等。艦艉甲板上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機。 泰國「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全長182.6米,寬22.5米,吃水6.25米,標准排水量7000噸,滿載排水量11485噸。其動力裝置為柴-燃聯合形式,2台LM-2500燃汽輪機, 功率44250馬力,2台MTU16V1163TB83柴油機,功率11780馬力,雙軸雙槳,最大航速26節,續航力為10000海里/12節。它的標准載機為12架AV-8S「鷂Ⅱ」垂直起降戰斗機或14架「海王」直升機(也可以是6架「支奴干」直升機)。艦員編制為455人,航空人員為146人。 「差」艦飛行甲板長174.6米,寬27.5米,前部為上翹12度的滑躍跑道。飛行跑道偏向甲板左舷,跑道中線與艦體中線形成一個向右的3度小斜角,飛行甲板可供5架直升機同時作業。在上層建築前方和艦尾甲板上各有1台飛機升降機,每台可起重20噸。飛行甲板下面為機庫,全長100米,中間一道防火簾將其分為前後兩部分,可存放15架「海王」直升機或12架AV-8S「鷂Ⅱ」垂直起降戰斗機,機庫內有2台與水線下彈葯艙相連的升降機,專為飛機供彈。 「差」艦的防空武器預計為1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和4座「密集陣」近防系統,但目前還未裝備上艦,另外也有加裝3組「薩德拉爾」近防系統的計劃。 它的作戰指揮系統以UYK-3/UYK-20計算機為核心;對空雷達為SPS-52C(三座標),對海雷達為SPS-64,導航雷達為休斯公司的1105型。艦上有4座MK-36干擾火箭發射器和1部SLQ-32拖曳式誘餌系統。 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是來自法國的新一代導彈作戰艦,由法國DCNS負責設計、製造,「可畏」級具有隱身跟蹤功能。雖然該級艦是新加坡向法國提出的采購案,但新加坡政府以其國防工業實力也參與可畏級艦的研製、艦上戰斗系統、戰場管理系統的研發、安裝與整合。有40年歷史的新加坡海軍正在積極的發展海上力量,號稱東南亞最先進的「可畏」級護衛艦首艦(「可畏」號)於2007年5月5日正式服役,該艦的服役,成為新加坡海軍發展新一代海上作戰力量的里程碑。 「可畏」級的滿載排水量3200噸,採用全柴聯合動力配置。全艦採用模塊化設計,具備高度自動化功能,含空勤人員的艦員編制僅有70名。 「可畏」級的主機為4台10996馬力的柴油機,最大航速超過25節,巡航速度18節,續航力達2000公里。艦上配備的整合式艦橋管理系統與船艦管理系統,提升該級艦的運作效率與安全性,具有良好的自動化功能。 「可畏」級護衛艦的上層結構採用中央艦橋結構,艦體舷牆與上層結構的整合度提高,整體結構呈10度內傾。艦上的舷側欄桿,將起錨機、導纜器、絞纜器、消防與救生裝置、海上補給設備以及主炮、飛彈垂直發射器、反艦飛彈發射器、魚雷發射器都被內傾的舷牆包圍,配合全封閉式桅桿和盡量減少外露的天線與感測器的設計,雷達隱身性極佳。 武器方面,「可畏」級的武器裝備包括一門76mm艦炮、20mm艦炮、兩套八單元的「西爾瓦」A43型垂直發射器(內裝16枚「紫菀」15型防空飛彈)四具533mm魚雷發射器、8枚魚叉反艦飛彈和1架中型反潛直升機。「無畏」級裝有法國泰利斯公司的大力士型相位數組雷達,使得此艦成為世界上配備相位數組雷達噸位最小的作戰艦。 艦上還裝有兩具TS2001型對海搜索與監視雷達、RDO980型低頻主動拖曳式聲納和先進電子作戰系統。值得一提的是,「無畏」級配備新加坡研製的DSTA/ST 綜合作戰系統,這套系統採用了便於升級的開放式設計,並且高度自動化以精簡人員,同時這套系統還運用Link-11、ink-14、Link-16數據鏈路與機、艦進行聯系,執行聯合作戰任務。 緬甸:江湖I級(053H型)導彈護衛艦。 排水量:標准1425噸,滿載1661.5噸 主尺度:長103.2米,寬10.8米,吃水3.19米 動力:兩台12PA68TC柴油機,每台功率8000馬力 航速:26節 航程:7200公里 編制:190人 武器: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導彈,射程90公里(無再裝填功能) 2座單管100毫米炮,射程16公里,射高9.5千米,15發/分,半自動 6座雙聯裝37毫米炮(61式),有效射程3-5公里 2座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發射器(65式),射程1200米 艦尾設有4座深彈發射炮(64式)和兩個深彈發射架 馬來西亞:「萊吉爾」級是馬來西亞從英國購買的護衛艦,裝有16單元垂直發射裝置,發射「海狼」近程防空導彈;8枚MM40「飛魚」II型反艦導彈,採用2座四聯裝發射架;1座「博福斯」57毫米SAK Mk2型艦炮;2座30毫米DS 30B型艦炮;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白頭」反潛魚雷。後甲板可容納兩架直升機。該艦於1999年正式服役。
3. 該國擁有90萬軍人,200多艘先進戰艦,卻一心低調搞發展,是哪國
在二戰後,亞洲地區的發展十分迅速,先是涌現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發展迅速的國家,隨後中國和印度又展現出了非常好的發展勢頭,成為了亞洲發展的典範。就綜合國力而言,在亞洲,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都是強國,但是有一個國家經常被遺忘,而實際上它的綜合國力一點都不弱,這個國家就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
4. 印尼軍事力量怎樣,在東盟里是最強的吧
我就不明白,新加坡那麼個小國還沒沈陽大呢,怎麼居然有人說他強,戰斗機都是個位數的,坦克沒幾輛,軍艦沒幾艘。人沒幾個。要列印尼,那不是天方夜譚啊。
個人感覺印尼應該是東盟最強的了。(軍事,經濟)
5. 越南 菲律賓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 這四國中哪個國家的海軍實力最強
如果了解以上四國海軍實力,通過對比可大概得到一個結論:
越南海軍是一支以輕型裝備為主體的近海防禦型海上力量。目前其總兵力有4.2萬人(其中海軍陸戰隊3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海軍現役主戰裝備包括袖珍潛艇2艘,護衛艦5艘,輕型護衛艦艇6艘,巡邏艇、導彈艇和魚雷快艇等合計45艘,兩棲戰艦艇36艘,獵/掃雷艦艇13艘,軍輔船18艘,共計125艘,總噸位約5.1萬噸。主戰飛機包括2架M-28海上巡邏機、3架Be-12遠程反潛順察機等。相對先進的武器裝備有近幾年從俄羅斯采購的6艘「基洛」級潛艇和12架蘇-30MKK戰機。
菲律賓海軍為近海防禦型海上力量,目前總兵力約30000多人(海軍陸戰隊約8000多人)。海軍各型艦艇120餘艘,現役水面艦艇共有66艘,包括1艘1750噸級老式護衛艦,13艘輕型護衛艦(3艘孔雀級;海雀級2艘,PCE827級8艘;),各類巡邏艇52艘;裝備性能較為陳舊落後。海軍航空兵擁有14架作戰飛機。還有一支海軍特種部隊,兵力800人,配有巡邏艇和飛機等裝備。菲律賓海軍各類艦艇均未配備魚雷和導彈。
馬來西亞海軍現有兵員約1.7萬人(含海軍航空兵約200多人)。是一支相對均衡的近海防禦力量。現役艦艇包括:「卡斯圖里」級導彈護衛艦2艘,「漢都亞」及「拉馬」級護衛艦各1艘,瑞典「角宿一」級導彈快艇4艘,法國「戰士l」級導彈快艇4艘,近海和沿岸巡邏艇29艘,水雷戰艦艇5艘,兩棲艦艇4艘,登陸艇33艘,後勤輔助船6艘。海軍航空兵無固定翼飛機,裝備反潛直升機12架。 先進裝備:包括向義大利訂購2艘原為伊拉克建造的「阿薩德」級導彈護衛艦,外購4艘潛艇及多達27艘的1200噸級沿海巡邏艦,還為在英國建造中的新型「萊基爾」級導彈護衛艦選擇了「超級山貓」艦載直升機以及德國MEKO-A100輕型護衛艦等。馬來西亞有兩艘先進的法國/西班牙製造的鮋魚級潛艇。
印尼海軍約4.5萬人(含陸戰隊和航空兵)。編有東、西2個艦隊司令部和1個海上補給司令部。裝備有潛艇:2艘。護衛艦:各型共17艘。巡邏艦艇:共36艘。其中導彈艇4艘、魚雷艇4艘。掃雷艦艇:12艘。兩棲艦艇:26艘。後勤支援艦船:15艘。海軍航空兵 約1000人。裝備飛機74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7架),主要用於海上偵察和反潛。陸戰隊 1.5萬人。編有2個步兵旅,1個特種作戰營,1個戰斗支援團。裝備有輕型坦克100輛,裝甲偵察車14輛,步兵戰車10輛,裝甲輸送車84輛,牽引炮48門,火箭炮15門,高炮50餘門。
從技術角度而言馬來西亞和印尼海軍的裝備技術相對先進,人數而言印尼和越南海軍規模較大。人員、裝備最差的當屬菲律賓海軍。
6. 印度尼西亞海軍的水面艦艇
印尼海軍的主要力量,是水面艦艇部隊,其規模在東南亞海軍中都較為可觀。目印尼水面艦艇以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為主。護衛艦大多為二手艦只,主要是6艘亞尼級護衛艦。該級艦原為荷蘭皇家海軍上世紀60年代中期服役的范·斯佩克級護衛艦,總服役年限已近半個世紀。經過多次改裝後,該級艦於1986年加入印尼海軍。其滿載排水量為2835噸,裝8枚魚叉導彈,2座西北風防空導彈發射架,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2座3聯裝324毫米MK32魚雷發射管,可搭載一架NBO-105C直升機。還有1艘2000噸級的沙馬迪坤級護衛艦,原為美製克勞德·瓊斯級護衛艦,只裝備火炮和魚雷,於1959年服役。
鑒於護衛艦的現狀,印尼十分重視輕型護衛艦的發展,目前共有23艘,性能也較為先進,最精銳的是4艘西格瑪級護衛艦。該級艦是2003年底通過國際招標選中的。西格瑪級以荷蘭海軍德·澤芬省級導彈護衛艦為母型,採用模塊化設計建造,其艦型簡潔、武備精良,且有較高的穩定性、良好的隱身性及較強的生命力。2004年10月,首批2艘艦在荷蘭正式開工建造,第二批艦原計劃以技術引進的方式在印尼境內建造,但最後仍有斯格爾德船廠承建,並於2009年全部服役。該級艦滿載排水量1700噸,最大航速28節,18節時續航力為4000海里。其採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MACS3000綜合平台管理系統,以及荷蘭泰利斯公司提供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MACS3000綜合平台,將艦上的推進、電站、損管、監視、操控和輔助決策等自動化設備和系統,連接成可進行集中管理的網路系統,使艦上人員在單一綜合監控操縱平台前就能監視並操控整艘艦,從而提高船艦的智能化水平。TAC-TICOS作戰管理系統,是艦上分布式感測器、武器和指揮控制的中樞,通過4個MK-3多功能操作控制台,實施反艦、防空、反潛戰,可對海上機動、電子戰、戰術圖像編輯等進行目標管理,並通過LINK-Y數據鏈與其他平台進行戰術數據交換。該級艦裝備4座法制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4聯裝「特拉爾」艦空導彈發射架(發射「西北風」輕型超近程對空導彈)、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管(可發射MU90輕型反潛魚雷)、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速射炮和2座「吉亞特」20毫米近防炮。其艦艉有寬大的直升機平台,可搭載大中型直升機。艦上還留有不少空間,可根據要求隨時安裝新的任務模塊。
上世紀90年代初,印尼海軍還接收了大量原東德海軍的艦艇,大多為輕型艦只,其中16艘帕契姆I型輕型護衛艦構成其海軍的主力。該型艦被稱為卡皮坦·帕提莫拉級護衛艦(卡皮坦·帕提穆拉級輕型導彈護衛艦),1993年加入印尼海軍。其排水量769噸,裝備1座雙聯裝57毫米炮、1座雙管30毫米近防炮,4具400毫米魚雷管,2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還裝有SA-N-5或「西北風」對空導彈。此外,印尼還有3艘1979年服役的法塔希拉級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450噸,裝備有4枚MM38「飛魚」反艦導彈,1座「博福斯」120毫米炮、1或2座「博福斯」40毫米艦炮、2座20毫米高射炮,2座三聯裝324毫米MK32魚雷發射管(可搭載12枚MK46或A244S魚雷),具備一定作戰能力。不僅如此,印尼海軍的快艇部隊也有較強實力,擁有4艘導彈艇、20餘艘大型巡邏艇以及11艘水雷艇。
7. 印度海軍有幾艘現役驅逐艦,排水量多少啊。
根據資料,截止到的現在,印度海軍現役共計有11艘驅逐艦。
其中:
德里級3艘,90年代末,21世紀初服役,分別是 D60德里號、D61邁索爾號、D62孟買號;標准排水量5400噸,滿載6700噸;
加爾各答級3艘,2003年後開始服役,分別是 D63加爾各答號、D64科欽號、D65金奈號;標准排水量6800噸,滿載7500噸;
拉吉普特級5艘,均為80年代開始服役,分別是 D51拉吉普特號、D52拉納號、D53蘭吉特號、D54藍維爾號、D55藍維傑伊號,標准排水量3950噸,滿載4970噸。
印度海軍的德里級和拉吉普特級驅逐艦設計都比較落後,加爾各答級較為現代化,採用當今世界流行的相控陣雷達搭配垂直發射區域防空導彈組成的高性能防空作戰系統設計特點,裝備以色列制EL/M-2248四面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使用六組八聯裝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巴拉克防空導彈。同時裝備兩組八聯裝俄制3S14E垂直發射系統,裝填16枚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除了現役的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外,印度還在計劃新建至少4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分別是:維沙卡帕特南號 D66 、博爾本德爾 號D67、莫爾穆加奧號 D68 、巴拉迪布號D69。
8. 印度海軍有多少艘軍艦
我是城市獵人5.11戶外裝備,我來回答。
印度海軍擁有各類船艦155艘,包括1艘航空母艦,2艘船塢登陸艦,5艘坦克登陸艦,11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19艘潛艇,其他戰斗支援艦20艘,以及導彈艇、巡邏艇、掃雷艇、登陸艇等其他作戰艦只。
海軍航空兵,5000餘人(含艦載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37架作戰飛機、72架武裝直升機、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若干枚。編有2個攻擊機中隊、6個反潛直升機中隊、3個海上偵察機中隊、1個通信機中隊、1個搜索與救援直升機中隊和2個訓練機中隊。
9. 同處亞洲的菲律賓與印度尼西亞,如今單論軍事誰更牛
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同處於東南亞地區,根據2019年東南亞地區軍事排名;菲律賓軍事實力指數:0.8862 ;印度尼西亞軍事實力指數:0.2804(指數越小軍事力量越強 )從次數據可以看出來印度尼西亞的軍事力量遠超於菲律賓,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