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華人佔比多少
印度尼西亞有2000多萬華人。
東南亞華人眾多,祖先主要來自中國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等。從清朝開始,漁民陸續前往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生活。
清朝初期,我們沿海的漁民來到印尼生活。當時荷蘭殖民者很喜歡華人,因為他們聰明勤勞,能建設印尼。
人類人口
截至2020年9月,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人佔45%,巽他人佔14%,馬都拉人佔7.5%,馬來人佔7.5%,其他佔26%。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印尼語為官方語言。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仰基督教,3.6%信仰天主教,其餘信仰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
2.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華人
印尼現有華僑華人600多萬,約占該國總人口的3.5%(1997年全國總人口2.02億),其中大部分已加入印尼國籍
3. 印尼華裔佔了印尼人口的百分之多少
在歷史上中國長期都是世界的霸主,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對於周邊的國家,很多國家當時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每年都要向中國進貢,正是在中國的庇佑下他們才得以生存下去,鑒於中國強大的影響力很多華人也都紛紛南下淘金,受到了當地人們的熱烈歡迎。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從盛到衰影響力在逐漸減少,而這些國家對華人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東南亞等國排華運動經常發生,那麼為什麼這些國家不歡迎華人呢?
這個世界上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狠,東南亞這些國家之所以如此的討厭華人,那是因為華人的人口雖然不多,但是卻掌握了當地絕大部分的財富,遭到了當地人的排擠。現在生活在東南亞的華人高達3000多萬人,雖然已經在海外已經生活了上千年,但是依然保持著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他們說漢語寫漢字,在當地顯得非常的另類,在這些東南亞國家中印尼是排華最厲害的國家,在印尼生活的華人雖然高達700多萬人,但是印尼的總人口有2.60億,僅僅佔了印尼人口的3%而已,但是華人掌握的財富卻佔了80%以上,當地人自然因嫉生恨。
可能很多人會好奇,華人作為外來者掌握印尼大部分的財富是如何做到的呢?雖然華人一直以來都非常的聰明、勤奮,但是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強大的背景作為支撐的話別說掌握財富了生存下去都是個問題。當時印尼是西方的殖民地,為了能夠管理好印尼,靠殖民者肯定是不行的,而他們對於印尼的當地人又不信任,只好拉攏同是外來者的華人,因為華人和這些殖民者一樣,所以殖民者對於華人還是非常信任的。另外華人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管理印尼,還可以替他們背鍋,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在西方殖民者的支持下,印尼的華人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大,從業者幾乎涵蓋了各個行業,同時也掌握了大部分的財富。即便是後來印尼獲得了獨立,但是這種情況一直都沒有得到改善。印尼著名總統蘇哈托,同樣把印尼最好的資源給了華人,他認為華人在印尼終究是少數民族,即便是掌握印尼的全部財富這個事實也是無法改變的,並且在政府出現危機的時候可以隨時把華人拉來當作替罪羊,用最小的代價來平息印尼人民的怒火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4. 印尼華人佔比多少
截至2021年,印度尼西大約有5%的人口是華人,數量超過1000萬人,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
印度尼西亞華人是居住於印度尼西亞的華族,源自於數百年來從中國南方的遷移。印尼華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時間,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
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
5. 印尼有多少華人
根據印尼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10年印尼總人口達2.3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印尼華人5%,華人數量約1200萬
6. 有中國國籍的華人有多少
不得不供認華人的身影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可以找到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人數已達6000多萬,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說起海外華人。
世界各地華人人數排行榜TOP10
No.1印度尼西亞華人:超1000萬
先說說印尼。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有約17500多個島嶼組成的世界最大群島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事實上,印尼是公認的華人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印尼大約有5%人口是華人,數量超越1000萬人,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鄉村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不過,由於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當地華人對自己的華族身份比較敏感。近年來,印尼政府實行民主改革開放政策,供認華族是印尼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華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依照印尼官方人口普查,目前供認華族身份的印尼華人大約有280萬。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與印尼的關系逐步改善,越來越多的印尼華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聲稱自己是華人。
No.2泰國華人:約1000萬
目前,泰國一共有30多個民族,人口總數達到6000多萬。該國的主要民族是泰族,占據泰國人口40%比例。人口第二多的民族是佬族,占據總人口35%比例。華族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14%馬來族占據總人口的比例是2.3%這幾個民族在泰國的總人口當中佔比最大,其它民族佔比較少。現在泰國的華人數量將近有1000萬人,大部分在泰國的華人都來自於我國廣東、潮汕、廈門等地區。泰國華人歷史悠久,人數眾多,為泰國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No.3馬來西亞:740萬
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約有740萬人,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資料顯示,馬來西亞華人(或華裔)大馬華人是指自明清起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及其後代。目前,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中,華人所佔比例正在逐年減少。根據馬來西亞最大的獨立智庫「亞洲戰略與領導研究院」統計數據,如果該國目前的外向移民趨勢不變的話,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將從1957年的38.2%下降到19.6%
No.4美國華人:508萬
美籍華人包括來自於中國及世界各地、後來歸化成為美國公民的華人及他後代。根據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其中華裔人口以508萬人居首。大多數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鄉村。美國華人主要來自中國福建長樂、連江、福清等地區,河北石家莊藁城、衡水等地區,東北地區。
No.5新加坡華人:298萬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570萬,公民和永久居民403萬。華人佔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馬來語為其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事實上,新加坡早期的貿易和作為商業中心的發展見證了殖民地內龐大的華人社群的生長。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閩南話、潮州話、粵語、客家語、瓊語、福州話群體,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No.6加拿大華人:177萬
據加拿大統計局人口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加拿大現有華人約177萬,而溫哥華的華人比例已經達到21%華人數量占總人口的5.1%排在所有族裔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加拿大裔,英國裔,蘇格蘭裔、法國裔、愛爾蘭裔和德國裔。而同樣是移民大國的美國,華人所佔比例不到1%
No.7緬甸華人:163萬
緬甸與中國毗鄰,兩國有著2000多公里的共同邊境。兩國是山水相依、休戚與共的友好鄰邦。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即組成商隊,翻山越嶺,進行商物交換的貿易活動。由於古時兩國分界並不明確,雲南與八莫間的陸上貿易,導致了山地中國人」季節性地移居緬甸。目前緬甸大約有163萬華人,占緬甸人口大約3%緬甸的華族社群,居住在不同的地區。從分布上看,仰光等城市,華人人口以廣東人(包括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等)和福建人為主,多數經營小生意;有些則與新加坡、香港與台灣資本家投資較大的聯營企業。果敢華人與回教徒華人,則主要聚居在中緬邊區。
No.8菲律賓華人:135萬
目前菲律賓有135萬華人。其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菲華社區的通行語。實際上,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20%以菲律賓現有1.2億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越1000萬人。然而,過去由於華人教育不發達,大部分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加之信奉天主教,結果變成地道的菲律賓人。
No.9秘魯華人:130萬
目前秘魯有130萬華人。秘魯,秘魯亞洲人被估計至少佔了其人口的5%一份原始資料聲稱有著中國血統的公民人數或高達500萬,等同於該國總人口的15%16%不過,目前尚無考證。大多數秘魯華人都會說多種語言,除了西班牙語或克丘亞語,中許多人還至少能說漢語普通話和方言,這其中包括粵語、客家話、普通話、閩南話。由於第一批華人移民來自澳門,所以他中也有一些人能說葡萄牙語。
No.10澳大利亞華人:121.4萬
目前,全澳華人人口總數約為121.4萬,佔到總人口數的3.9%華人群體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除英語以外的第一大非英語少數民族社區群體。目前選擇留在澳洲華人團體,從上一次的澳洲統計局(ABS發布的全澳人口普查數據中來看,華人不只在澳洲的數量越來越多,對這個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也對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結語
除了上述10個國家,華人人口逾越百萬的還有越南、韓國、柬埔寨三國。此外,居住華僑華人人口在10萬以上的有法國、日本、英國、委內瑞拉、南非、義大利、巴西、俄羅斯、西班牙、紐西蘭、荷蘭、德國、印度等國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超越70%華僑華人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三國,就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大約60%如今,華僑華人作為溝通中國與居住國橋梁和紐帶,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支重要力量。
7. 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人口比例很高嘛,具體佔多少比例說明各個國家華人的人口比例。
國家 海外華人人口 占當地人口百分比 佔全球海外華人百分比
泰國華人 8,500,000 (2006) 14% 11.7%
印尼華人 7,300,000 (2003) 3.1% 11.7%
馬來西亞華人 7,000,000 (2006) 24.5% 12.1%
新加坡華人 2,700,000 (2005) 75.6% 4.3%
越南華人 2,300,000 (2006) 3% 2%-3%
菲律賓華人 1,500,000 (2004) 2% 2.4%
緬甸華人 1,300,000 (2003) 3% 2.1%
柬埔寨華人 150,000 (2003) 1.2% 0.2%
汶萊華人 56,000 (2006) 15% 0.1%
寮國華人 50,000 (2003) 1% 0.1%
8. 印度尼西亞有多少華人
截止2014年印度尼西亞有2000多萬華人。
東南亞等地有不少華裔,這些人的先祖主要是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等地。從清朝時期便有漁民陸陸續續地去到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生活。
最開始清朝時期,在我們沿海的漁民來到印度尼西亞生活,當時的荷蘭殖民者非常喜歡華人,因為聰明勤勞,能夠建設印度尼西亞。
簡介:
印尼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至2007年,印尼共有2000多萬華人,華族已經成為印尼的第三大民族。其中客家人口總數約為800萬,大概佔印尼華人總數的40%、佔印尼總人口的3%-4%,散居在印尼全國。
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
9. 與1998年相比,現如今在印尼的華人地位如何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華人在印尼大多經商與1998年相比,現如今在印尼的華人地位非常之高,但是仍然存在著種族標簽。
中國傳統文化和印尼飲食文化是兩個文化體系的重要部分。華人在印尼受到了良好教育、醫療保健、社會福利和家庭支持。中國人民在許多方面都比印度尼西亞人民更有效率和創造性。
在印尼生存的華人以經商為生,為當地的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目前他們居住在印尼爪哇島等地。在雅加達有約20%的印尼華人居住在雅加達島;而在萬隆約有15%。在雅加達和萬隆,這兩個地區的華人群體數量占整個人口的70%以上。這些華人在當地主要從事農業等行業,以及建築業和服務業。另外在雅加達有大約10%是華人家庭持有房地產。
10. 東南亞經濟狀況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類似南亞氣候,是適宜種植業發展的地區,這里的平原地帶擁有著密集的人口,成為這里經濟最繁榮的地區。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本來應該屬於人口稀少的綠色沙漠區域。由於這里是板塊交界地帶,多火山活動,火山灰為這里帶來了生機,這導致這里的平原區域依然適宜種植業的發展,可以養活密集的人口,成為世界熱帶雨林氣候區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
東南亞也曾經全部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由於氣候的炎熱,沒有吸引多少歐洲殖民者,這里的歐洲後裔很少,依然以土著人口為主。中國南方沿海地區的窮苦華人大量自發移民東南亞,成為東南亞人口構成的重要一部分。這一部分華人人口比例雖然小,但是對東南亞經濟狀況卻影響巨大。馬來群島曾經的英國殖民地也吸引了一些南亞移民,也成為那裡人口構成的一部分。總體上看,東南亞地區應該算是非移民地區,以非移民國家為主,只有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才算是移民國家。
東南亞與其他地區一樣,什麼樣的人口構成,決定什麼樣的經濟狀況。馬來群島土著人口的經濟天賦水平與南亞人口類似,甚至略低一些,可以對比新加坡的南亞後裔群體與馬來族群體的富裕程度差異,感受二者的經濟天賦水平差異。
馬來群島的白人後裔很少或沒有,這導致華人移民群體對這些地區的富裕程度影響格外重要。由於華人沒有象其他殖民地的白人可以繼承權利,這嚴重削弱了馬來群島華人的綜合影響,嚴重不利於馬來群島的經濟發展。如果華人能繼承當地權利,智力天賦較高的華人群體可以把馬來群島治理的比現在要好許多。新加坡由於華人人口比例大,華人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並且繼承了英國的法律體系,這導致新加坡表現優異,成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也較大,但是關鍵時期由於華人群體的分裂(大陸派與民國派),導致華人群體沒有獲得馬來西亞的領導權。低智商的馬來族控制了政權,嚴重影響了馬來西亞的健康發展。由於華人經濟天賦很高,人口比例也較大,這導致馬來西亞經濟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成為東南亞比較富裕的國家。如果馬來西亞華人掌握權力,繼承英國良好的制度,發展到現在,馬來西亞人均收入會比現在多許多,馬來西亞很有可能會成為發達國家。
小國汶萊由於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也實現了較高的國民收入,成為類似新加坡富裕程度的國家,有希望成為東南亞第二個發達國家。汶萊華人比例也較大,這對汶萊富裕程度提高,幫助很大,有利於促使汶萊盡快成為新的發達國家。
東南亞最大國家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已經達到2億。雖然有近千萬的華人,但是華人佔印尼的人口比例並不大。縱使華人經濟天賦在高,沒有掌握政治權力的華人,也難以根本上改變印尼經濟狀況。這樣的人口構成狀況,決定印尼經濟狀況不會多好,印尼經濟狀況會一直處於馬來群島墊底的狀況。印尼族群結構意味著印尼離富裕國家幾乎是遙不可及的。
東帝汶土著人口屬於棕色人種,與屬於黃種人的印尼土著人口的經濟天賦水平是半斤八兩,東帝汶土著人的經濟天賦水平也許更低一些。這意味著東帝汶難以富裕起來。
天主教的菲律賓的各種狀況顯示了土著人的經濟天賦水平或政治天賦水平。菲律賓繼承了良好的社會制度,但是由於經濟或政治天賦水平太低,現在搞的是一團糟,有損民主國家風范。
馬來群島土著人口屬於經濟天賦最低的黃種人,同為黃種人的中南半島土著人的經濟天賦要略高一些。但是中南半島受到蘇聯的影響太大,這嚴重影響了中南半島的形象。中南半島沒有受蘇聯影響的泰國,經濟表現處於中南半島最高水平。泰國人均GDP暫時比中國人均GDP還高,這對於泰國人的經濟天賦來說,這個經濟狀況表現已經是很不錯了。中南半島其他國家的人口經濟天賦水平不會低於泰國,處於類似水平,如果不受蘇聯影響,這些國家也完全可以取得類似泰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這意味著中南半島其他國家的人均收入可以比現在增加幾倍。如果這樣的話,中南半島的綜合經濟水平就有些類似於拉丁美洲的綜合經濟水平了。這樣的對比顯示社會制度因素對經濟狀況的重大影響。受到蘇聯影響的國家,吸取了蘇聯的思想或制度,吸取的思想或制度明顯阻礙了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
越南人口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是較為接近漢族的族群。越南如果不受蘇聯的影響,繼承或學習西方的社會制度,依靠經濟天賦較高的越南人,發展到現在,超過現在泰國的經濟水平是絕對不成問題的,甚至會成為二流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