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外島是什麼地區

印尼外島是什麼地區

發布時間:2022-12-23 23:41:39

A. 印尼五大島面積和人口

印尼位於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號稱千島之國,實際上應稱為萬島之國。它有13667個島嶼(其中有居民者6044個)。領域范圍南北寬約1900公里,東西長5100餘公里。其內海面積(736萬平方公里)是陸地的4倍。
印尼所屬諸島中,面積居世界前13名的大島就有5個,這5大島合佔印尼領土面積的92%。其中爪哇島歷史上是國家的重心所在,稱為內島或內省,我們也最熟悉,其餘各島通稱為外島或外省。這里就介紹這五大島嶼。最後簡敘一下聞名世界的香料群島馬魯古。

(1)爪哇島(Java)及巴厘島(Bali)
爪哇島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4億。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土地肥沃,物產豐饒。首都雅加達就坐落在此島。其次是泗水(蘇臘巴亞)、萬隆和三寶壟,都是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還有舊都日惹、婆羅浮屠、梭羅(Solo,即Surakarta,蘇拉卡爾塔)的王宮等名城古跡。享譽世界的旅遊小島巴厘島就在爪哇島的東頭,僅隔以3.2公里寬的海峽。面積5600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

(2)蘇門答臘島(Sumatra)
蘇門答臘島在爪哇島西面,最近處相距僅27公里,從島南端的巴考赫尼(Bakauheni)到爪哇島的默拉克(Merak,又名孔雀港,距雅加達140公里)有頻繁的輪渡。面積43萬平方公里,包括臨近屬島47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萬。
(3)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加里曼丹島又叫婆羅洲(Borneo),為世界第三大島,北部屬馬來西亞和汶萊,南部為印尼領土。總面積73.7萬平方公里,其中印尼領土54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島70%,人口1500多萬。
(4)蘇拉威西島(Sulawesi)
蘇拉威西島在印尼中東部,是由四個半島構成的一個大島,形如「斤」字,山地連綿,平原極狹。面積19萬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萬。
(5)伊里安島(Irian)
伊里安島又名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總面積79萬平方公里,由印尼和巴新兩國分佔,以東經141度為界。其中印尼佔36萬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

B. 印尼在那裡啊

是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
印尼,位於亞洲南端,沿著赤道羅列大大小小島嶼,綿延5,000公里。如此綿長的國土中,以蘇門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伊利安加亞五大島嶼陸塊為主,全國約有300多個不同族群,方言則有365種以上。19世紀末於東爪哇出土的50萬年前「爪哇人」頭顱,是亞洲考古事紀的重大發現,而印尼各地保留的傳統文化,更是人類的重要寶藏。

除了觀光發達的都市外,印尼給人的印象多為原始、落後。長期受荷屬東印度公司殖民統治的印尼,盛產西方世界最珍視的瑰寶—香料;一艘艘香料船為荷蘭帶來無限財富,然而荷蘭對印尼的建設卻乏善可陳。印尼的農業仍停留在人力勞動階段,而手工藝品則是經濟廠區外的主要工業。

以島嶼組成的印尼,當然少不了沙灘度假的悠閑,特別是熱鬧非凡的巴厘島,已成為各國人士旅遊印尼的必到之處;然而在急速開發的同時,印尼人渴求進步的期盼與保育人士急呼的生態平衡沖擊著這個國家的發展,如何在保存紅毛猩猩、科摩多巨蜥生存空間以及提升印尼人生活水準間取得共識,仍有待各界共同努力。

國旗:紅色象徵勇敢和正義,白色象徵自由、公正和純潔。

國徽:印度尼西亞國徽是一隻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度教神鷹,象徵印尼人民的光榮和勝利。8月17日是印尼獨立日,神鷹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雙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從而紀念8 月17日這個值得印尼人民驕傲的日子。神鷹胸前有7枚盾擻,盾面上有5幅圖案:

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印尼大多數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金色水牛頭展現人民主權,綠色榕樹堅實剛勁如同民族主義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織出一片繁榮昌盛,金鏈環緊緊相扣象徵國內個民族一律平等。一條黑色橫線貫穿盾徽,表示赤道穿過印尼領土。神鷹雙爪下的白色飾帶上用古印尼文書寫著印尼格言「殊途同歸」。

人口:約2億(2000年統計)
語言:印度尼西亞語為官方語言。

面積:1,919,440平方公里

貨幣:印度尼西亞盾

別稱:千島之國、火山之國(活火山約佔世界活火山1 / 6 )。 宗教: 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約佔87.2%,基督教新教6.1%,天主教3.6%,其餘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民族:爪哇族佔47%,其他主要有巽他族、馬都拉族、米南卡保族、馬達族、馬來族、亞齊族以及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

主要城市:雅加達:首都,人口850萬。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有食品、機械和造船工業。市東約10千米的丹戎不碌為其外港。萬隆:人口146萬,1955年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在此舉行。附近盛產金雞納霜,有紡織、橡膠等工廠。

節日:印尼的各種節日多得不可勝數,其中有紀念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有宗教節日,也有各民族的傳統節日。

習俗:印度尼西亞城市同其他國家一樣,大多是現代化建築,農村卻到處是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築。由於天氣炎熱,人們每天至少要沖洗三次澡。印度尼西亞人習慣用手抓飯,咖哩雞是馳名東南亞的美味佳餚。人們普遍喜歡吃辣的,辣椒、辣醬是餐桌上常見的佐料。

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群島之國

自然環境:全境島嶼分布比較分散,領域范圍南北寬1900千米、東西延伸5000千米,由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伊里安島西部等組成。各島多山,僅沿海有平原。除加里曼丹島外,各島幾乎都有活火山,著名的喀拉喀托火山位於巽他海峽中,海拔813米。大巽他群島中的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火山群島之間有寬廣的山間盆地,分布著許多茶園、橡膠園和金雞納樹園。爪哇島及其延伸的馬都拉島歷史上為國家重心所在,稱為內島或內省,其餘各島通稱為外島和外省。全境多屬熱帶雨林氣候,具有溫度高、降雨多、風力小、濕度大的特徵。年平均氣溫攝氏25-2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於季風影響,有多雨季節和少雨季節之分。

經濟:經濟以農林礦的原產品生產與出口為主。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0%以上。主要農產品是稻米、玉米、木薯、花生。種植園主要種植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橡膠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還產豆蔻、丁香、甘蔗、椰子、茶葉、咖啡和棕櫚油等。工礦業產值約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0%,1992年產原油560多萬桶、錫3.2萬噸。主要外貿對象有美國、日本等。出口原油(約占出口總值的3/4)、木材、天然橡膠、錫,此外還有椰干、棕櫚油、茶葉、鋁土礦、香料等。進口棉紗、棉布、糧食、工業原料和機械設備等。全國鐵路長6700多千米,公路長28萬千米,大部分集中在爪哇島。

C. 印尼巽他族的風俗習慣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南端的一個大的和小島嶼沿赤道,拉伸5000公里,列表。所以揮之不去的家園,土地質量的五個主要島嶼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伊利安加亞主要是超過300種不同的族群,方言有超過365種。在東爪哇的「爪哇」頭蓋骨出土於19世紀後期,50萬年前,整個印尼的亞洲考古的事情學科保持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發現,它是人類重要的寶藏。

除了觀光發達的城市印度尼西亞給人的感覺原始,落後的。印尼的長??期殖民統治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富裕的西方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 香料,香料船為荷蘭帶來無限的財富,荷蘭的印尼建築的船隻,但是,是不是好。印尼農業仍然是人類勞動的階段,和手工藝品是主要的產業在經濟中的異地。

印度尼西亞的島嶼,當然,悠閑的海灘度假,尤其是繁華的巴厘島,已成為國家在印尼旅行的人必到之處,快速的發展,但是,印尼的渴望進步的希望保護主義者痛苦的生態平衡,影響這個國家的發展,如何保存猩猩,科莫多巨蜥的生存空間,以及提高印尼人的生活水準之間的共識,但來自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標志:紅色,象徵著勇氣和正義,白色象徵自由,公正和純度。

國徽:印度尼西亞國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驕傲的翅膀印度禿鷹,印尼人民的光榮和勝利的象徵。 8月17日是印尼獨立日,8月17日的8個羽毛尾翼的禿鷹,紀念這一天,8月17日,印尼人民的驕傲,有17羽毛。 7禿鷹胸部屏蔽抖動,面罩模式:

中間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印尼的人口的大多數是穆斯林;的金水牛節目主權的人,一個純綠的榕樹大膽的民族主義已深深紮根於人民心中的印度尼西亞,棉桃和穗編織了一個繁華的金鏈環緊緊相扣,象徵著國內民族一律平等。一個黑色的水平線貫穿的紋章,表示赤道穿過印尼的領土。禿鷹爪白腰帶與古印尼文書寫了印尼的口號是「殊途同歸。

人口約200萬(2000年)
語言:印尼語為官方語言。 / a>
面積:1919440平方公里

貨幣:印尼盾

昵稱:千島群島的國,火山國(活火山約1 / 6)是世界上活火山。宗教:穆斯林占約為87.2%,新教,天主教3.6%,6.1%,其餘的人信仰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
國家的:Java的家庭佔47%,其他主要巽他??族,馬都拉民族米南加保保羅家族電機系列,馬來人,亞齊省的家庭,以及作為中國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

主要城市:雅加達首都的人口850萬。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空中,海上和陸地交通樞紐。食品,機械,造船等行業。市東約10公里處的丹絨不碌外港。萬隆:一個人口為1.46億,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也被稱為「萬隆會議)舉行。豐富的金雞納,紡織,橡膠廠附近。

節日:在印尼無數的各種節日,紀念歷史事件和英雄,宗教節日,各民族的傳統節日。

關:在印尼的城市,像其他國家一樣,大多數的現代建築,農村,到處是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由於炎熱的天氣,每天至少沖洗三次澡。印尼的手抓飯,咖喱雞是眾所周知的東南亞美食。人們普遍喜歡吃辛辣,花椒,辣椒醬放在桌子上常見的調味品。
</最高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天然環境:分布較分散的島嶼,北部和南部的視野范圍廣泛的1900公里全境,延伸5000公里,東到西,由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伊里安島西部。每個島嶼是山區,唯一的沿海平原。除加里曼丹島,島上幾乎所有的活火山,著名的喀拉喀托火山在巽他海峽,813米以上海平面。大巽他群島中的爪哇島北部的平原,土壤肥沃,南部的熔岩高原和山區之間的廣闊的山間盆地,分布許多茶園,橡膠園和金雞納樹園,火山島。爪哇,馬都拉島的歷史和它的延伸作為一個國家中心的重力島是位於,稱為內的島或內省,其餘的島嶼被稱為作為外島,並在各省全境主要是熱帶雨林的高的溫度,降水,風,濕度特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毫米。由於季風的影響,雨季和旱季。
>
經濟: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農業,林業礦石,70%以上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木薯,花生,種植園成長熱帶此外,出口經濟作物。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天然橡膠生產。生產豆蔻,丁香,甘蔗,椰子,茶,咖啡和棕櫚油工業和采礦業占工業與農業,1992年年產超過560萬桶原油,32000噸錫總產值的約30%。主要外貿美國,日本和其他對象。 (約占出口總值的3/4)的出口原油,木材,天然橡膠,錫,除了椰干,棕櫚油,茶葉,鋁土礦,香料等。進口棉紗,棉花,糧食,工業原料機械和設備。全國鐵路超過6700公里長的公路2800萬米,主要集中在爪哇島。

D. 燕窩的產地都有哪些盡量詳細點,還有分出產地的優點和缺點。

燕窩多產於東南亞如: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我國的海南島東南沿岸、雲南邊界也有出產燕窩。印尼產量約為80%,泰國5%,馬來西亞13%,其他佔2%。中國產燕窩之地有三:廣東肇慶市懷集縣燕岩、雲南紅河州建水縣燕子洞、海南大洲島(2002年僅僅採摘到2個燕窩、2006年9月只剩15隻金絲燕、長期封島保護)。由於靠近北回歸線,采燕窩有很強的季節性,產量稀少,總量不及全球燕窩產量萬分之一。
不同產地的燕窩質地及口感都有所不同。印尼的燕窩雜質較少較干凈,所以口感也較爽滑。泰國燕窩身比較厚,產量少。馬來西亞的毛燕較多,多加工成燕餅狀。
印尼是個「千島之國」,在印尼,外島燕窩、內島燕窩是有區別的,內島上的工業非常發達,污染較為嚴重,因此,內島出產的燕窩在行內被稱為「受污染燕窩」,也稱「黑燕」。
像目前中國最好的幾個燕窩品牌 如 燕 之 屋 ,據我了解,他們的干燕窩均來自印尼的外島----蘇門答臘島,蘇門答臘島遠離工業污染,空氣清新,大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E. 大家好,很像了解一下印尼巴厘島人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比如富裕嗎宗教很重要嗎一般從事的業務都是什

巴厘島(Bali),行政上稱為巴厘省,是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巴厘島距該國首都雅加達1000多公里,與爪哇島之間僅有3.2公里寬海峽相隔,面積約563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15萬。巴厘省省會設於島上南部的丹帕沙。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

巴厘島還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62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人。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厘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1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因為旅遊的人多,所以島上的人生活還不錯。

F.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一)毀林開荒嚴重

為了擴大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東南亞國家均採取了毀林開荒的措施。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耕地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盡管各國人口在不斷增長,但人均可耕地面積並沒有下降多少,有的國家反而增加了。在1980-1996年期間,柬埔寨人口從640萬增加到1027萬,與此同時,人均可耕地面積從0.30公頃增加到0.37公頃;馬來西亞人口從1376萬增加到2117萬,而人均可耕地從0.07公頃增加到0.09公頃。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東南亞各國耕地面積的擴大是以森林、濕地面積減少為代價的。

菲律賓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用擴大耕地面積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在50年代上半期耕地面積年均增加3.45%,60年代年均增加1.3%。由於當時菲律賓農業生產率極其低下,以擴大耕地來增加農業生產,其效果並不十分顯著,60至70年代糧食作物的年均增長率只有0.7%,出口作物也只有2.5%。因此,在70年代以前,菲律賓的糧食未能達到自給。

長期以來,泰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是通過大量開發土地來實現的,是以森林面積銳減為代價的。耕地逐年增加,從1950-1952年的4140萬萊增至1982年的9324.5萬萊,1990年更擴大到14732萬萊;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也從1950-1952年的12.3%,增至1982年的29%,1990年達47.4%,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佔全部耕地面積的60%。單季稻佔了全部水稻的90%以上。與此同時,泰國的森林面積則逐年減少,從1975年的21800萬公頃減至1992年的14574萬公頃。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則從1951年的60%減至1971年的40.7%,1986年的30%,1995年更減至22.8%。除了森林商業砍伐以外,森林面積減少無不與耕地面積的擴大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移民安置失當

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分配不均,大地主和庄園主控制了絕大多數的土地,而大量的小農生產者只擁有少量的土地,佃農普遍存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曾進行了土地改革,但收效甚微。
這種毀林開荒,移民墾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東南亞國家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對安置過剩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新開拓的耕地多為荒地,如越南新開墾的荒地只有30%可以投入生產,產量相當低。從長遠來看,對荒地和森林的過度墾植,會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在80年代,越南的許多地區,100%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屬於流失嚴重的竟達80%-90%。如越南北部的山地由於植被遭毀,年均損失1至2厘米的沃土層,流失100噸至200噸泥土。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尼等國家的移民開荒也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三)耕作方式原始

獨立時的東南亞國家都是農業國家,技術水平低下,當時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已經進入現代化時代,而東南亞國家仍處於犁耕時代,以畜力耕作為主,人力耕作為輔,甚至一些國家的山區農民仍採用落後的刀耕火種和移耕的耕作方法。移耕,又稱游耕,是一種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是指砍伐並燒毀一片森林,種上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收成二三季或在地力減退後便棄地遷居他處。再砍伐森林,種上農作物。如此輪番砍伐和耕種,通常在10年到20年輪種一回。

在印尼爪哇島以外的一些島嶼上,部族農民大都採用移耕從事農業生產,一些山區有90%的土地用於移耕,胡椒、煙草、咖啡、橡膠、椰子等大部分經濟作物都是由移耕小農生產的。在80年代以前,印尼的移耕農業平均每年毀林20萬至30萬公頃。根據1979年的統計數字,由於移耕而毀壞的森林面積達4300萬公頃。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山區的農民和少數民族也大都採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從事農業生產。寮國人口中約有35%至40%是少數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區,其傳統的耕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種。在80年代以前,寮國每年因山民盲目毀林開荒而燒毀的森林達10萬公頃之多。寮國政府曾動員山民移居到平原地區,但並沒有得到山民的響應。泰國山民的刀耕火種也造成了大量的森林和水源被破壞,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泰國北部的森林每年被山民毀掉10萬至20萬萊。泰國林業廳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於1956年至1957年通過空中拍攝的調查顯示,喃奔和清邁府海拔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松林有67%被毀壞,昌萊府的原始森林有65%被毀壞。從衛星拍回的照片中發現,1973年至1977年間,泰國北部的森林面積從95842平方公里減到68588平方公里,減少了27254平方公里,即每年減少5.69%。這主要是山區農民刀耕火種的結果。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多,移耕農民人數也隨之增長,移耕輪回的周期則日益縮短,對森林和土壤的破壞也日益嚴重。1987年印尼外島從事移耕的農民將近200萬戶,移耕的土地面積約為2800萬公頃。目前,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在東南亞的一些地區仍在進行。

(四)森林開發過度

由於經濟的依附性,為了籌集外匯,克服國內經濟危機和資金短缺的困難,還清外債,更快地發展民族工業,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口本國豐富的資源,以換取外匯,進口糧食、工業品和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但由於當時東南亞國家的加工技術落後,資源均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出口,附加值低,這使東南亞的原材料大批大批地出口。世界上有25%的熱帶雨林分布在東南亞。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價格的不斷上升,東南亞國家大規模地開發森林資源,出口原木、珍稀木材及其它木材產品,以換取大量的外匯。印尼從1967年開始大規模地把森林成片租給伐木公司開采,幾十年來,其森林經營許可證發得太濫。在馬來西亞,州政府有土地利用權和木材砍伐特許授予權,地方政府發放木材砍伐許可證和木材加工證以增加財政收入。泰國從1968年開始把全國將近一半的森林分割成500多塊租借地供人採伐。東南亞國家每年砍伐森林的比例較高,年均森林面積減少量逐年增大,印尼從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60萬公頃增加到1990-1995年間的108.4萬公頃。與此同時,泰國從24.4萬公頃增加到32.9萬公頃,馬來西亞從25.5萬公頃增加到40萬公頃,菲律賓從9.1萬公頃增加到26.2萬公頃,緬甸從10.2萬公頃增加到38.7萬公頃。可見,與90年代以前相比,90年代上半期這些國家的年均砍伐量大多都增加了1倍,有些國家甚至增加了2倍。近年來,世界上6個森林減少最多的國家中就有4個是東南亞國家,它們的年均砍伐率是:泰國515300英畝、緬甸400500英畝、馬來西亞396000英畝、菲律賓316100英畝。(參見表2)

森林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其生長周期卻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長期以來,在東南亞國家,追逐利潤的跨國木材商和造紙公司、急於還清外債的政府以及想盡快脫貧的農民,在大量砍伐著森林,但森林的恢復和植樹造林工作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森林的恢復速度遠遠趕不上砍伐森林的速度。由於各國政府對森林資源管理不善.使森林砍伐過度,從而導致森林面積逐年減少。印尼人口事務與生活環境國務部長埃米爾·薩林在1979年接見記者時說,「坦率地說,我們當時就是為了籌集外匯,顧不上植樹育林問題。印尼開發中的錯誤,是從政府1967年頒布的森林基本法就開始存在了」。

移民墾荒、毀林造地、擴大耕地面積、耕作方式落後和大規模的商業性森林開發使東南亞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森林覆蓋率日益降低,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印尼、柬埔寨、寮國和汶萊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0%,緬甸、馬來西亞為66%,只有越南、菲律賓、泰國不到50%。到1995年,這些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已大大下降,柬埔寨降至55.7%,緬甸是41.3%,馬來西亞是47.1%,印尼是60.6%,泰國是22.8%,菲律賓是22.7%。由於木材資源的日漸減少,林業在這些國家經濟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泰國到90年代已從一個木材出口國轉變為木材進口國,林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951年的5.1%,下降至1985年的1.3%,1990年更降至0.3%。菲律賓林業產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從70年代開始一直呈下降趨勢,1993年降至0.3%。

森林減少的影響是深遠的,包括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一是森林減少使東南亞水上流失嚴重,河流泥沙沉積量增多,降雨量減少,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造成經濟損失。以馬來西亞的沙巴為例,該地區曾有60%的森林覆蓋率。但是由於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河流下游泥沙沉積量大,沙巴5條主要河流的沉積物每條河每年每平方公里超過200噸。沙巴最大的保水區——Kinabatangan流域,每年有800萬噸沉澱物流到下游,這相當於每年每平方公里700噸的土地侵蝕速度,超過馬來半島吉蘭丹河沉澱物的6倍。沙巴地區淤泥的大量沉積,對沙巴水電、運輸、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在菲律賓,由於高地森林砍伐後引起土壤侵蝕所造成的巨型水庫的泥沙沉積,使用作水力發電的水庫的使用壽命縮短了一半或一半以上,菲律賓供電不足、經常停電無不與這些情況有關。

二是森林減少,使蓄水能力下降,洪水、於旱、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近年來,東南亞的毀林地區的洪水和泥石流已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由於循公河流域的森林和山地被不斷地開墾和破壞,水土流失使沿河地區洪水和泥石流經常發生。處於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柬埔寨,一遇中上游氣候反常,雨量增多,極易決堤,引發大面積洪災,有「十年九澇」之稱,洪水每年都給柬埔寨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如2000年底發生了該國4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造成400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億美元。2001年柬埔寨西旱東澇,有14個省、直轄市和84個縣、區受災,造成57.2萬公頃農作物受損,62人喪生.212.19萬人受災,32.5萬人等待救濟。森林的破壞和水土流失也使越南經常發生洪澇乾旱。1996年洪水造成越南大約6億5500萬美元的損失,包括1000人死亡,84萬公頃的田地被淹。2001年八九月間,越南南部的紅河三角洲的洪澇至少造成108人死亡,6萬多人無家可歸,24萬多人因水災而面臨糧食短缺,44.3萬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物資救援。

而處於南部群島的國家,熱帶雨林遭嚴重破壞後,水土流失也相當嚴重,經常發生如中南半島的洪水、乾旱和泥石流。菲律賓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高地不斷地被開墾,使國家的水文系統遭受嚴重損害,洪澇與河流淤泥沉積影響到低地平原大部分地區。1983年,菲律賓遭受了30年中影響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乾旱,5600平方英里的農田缺水,糧食收成比常年減少1/10。1991年的水災使菲律賓2000人死亡(某些觀察家說實際死亡人數3倍於此),50萬人無家可歸,主要原因就是高地的森林砍伐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

開荒種地和刀耕火種如果管理不善,還容易引起森林大火。1997年和1998年發生在印尼東加里曼丹的嚴重森林大火,就毀滅了500多萬公頃的森林。大火還引起了跨邊界煙霧污染,客觀上已影響到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的空氣質量,給這些國家帶來了環境和健康問題。據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統計,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使東南亞國家損失了14億美元,大多是用於短期治療的費用。4萬多人因呼吸系統疾病與煙霧相關的疾病而住院,而對兒童和老人所造成的長期危害尚難確定。這場大火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巨大損害。

三是森林資源減少也會使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鹽鹼化或沙漠化。在自然條件下,植物和腐爛植物形成了一個保護層,可固定土壤並減緩土壤的侵蝕和退化。但當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後,保護層遭到破壞,礦物循環就會減少。尤其是熱帶雨林遭破壞後,由於沒有樹的遮掩和固定,滂論大雨會很快沖走土壤的養分,使得農業生產和森林恢復周期漫長而艱難。紅樹林和白千層林、珊瑚等一樣,具有保護海堤、防洪、減緩土地鹽鹼化、減緩海岸侵蝕和防止風暴破壞的功能。1950年至1983年間,越南全國的紅樹林大約消失了37%。南部的明海省1983年大概摧毀了紅樹林面積的一半。越南的濕地多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以硫酸鹽土或富含黃銅礦的「潛在酸性土」為基礎,由於紅樹林遭到破壞,加大了因黃銅礦氧化引起的土壤酸性化,不僅影響了本地區的農業生產,而且酸性化的土壤隨著雨水流入下游地區和河流,也侵蝕了下游地區的土壤和水源。養蝦場被酸性物質侵蝕了3至4年後,蝦場和深層土壤中的酸性過重,結果造成土地既不能養蝦,也不能種植紅樹林。築堤養蝦固然在短期內給越南的沿海居民帶來了利潤,但是對紅樹林的破壞卻導致更大的經濟損失。1984-1993年,越南團紅樹林減少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9億美元。泰國,在90年代初,由於森林的大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已使東北部的1800萬萊士地鹽鹼化,這佔了東北部地區面積的17%;南部地區已有260萬萊土地鹽鹼化或呈現出酸性,50萬萊土地受到侵蝕。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

四是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東南亞是亞洲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擁有上百萬種物種的國家,印尼的植物和鳥類比整個非洲大陸還多。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紅樹林、濕地面積的銳減,動物棲息地的喪失,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面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97年,印尼哺乳類和鳥類有1955種,而瀕危的種類有232種,佔11%。而菲律賓鳥類和哺乳類種類中的瀕危數量佔了該國總數的24%,越南的比例是10%,馬來西亞是9%,泰國約為9%。而在高等植物種類中的瀕危種類占國內總數的比例,菲律賓是4%,泰國是3.3%,馬來西亞是3.16%,越南是3.2%,印尼是0.8%。由此可見,東南亞幾個具有豐富動植物物種的國家,近年來,瀕危種類數量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參見表3)

(五)化肥農葯濫用

由於技術落後,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物質需求,除擴大耕地面積外,東南亞國家還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以提高單位產量。原東盟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推行的「綠色革命」,除了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灌溉設施的投資外,還把增施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作為提高產量的重要舉措,這曾使東盟國家的農業產量和農業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卻帶來了環境問題。在七八十年代,菲律賓大力鼓勵農業增加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量,1972年,菲律賓政府制訂了全國規劃,由國家按補貼價格將化肥供給農民,其中用於糧食作物的肥料,定價標准比用於出口作物的肥料低45%。8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的農葯補貼占農用化學品費用總額的50%以上,而最大的農業補貼是用在化肥上面,從1978年到1987年,化肥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2%,TSP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7.7%。從1985年開始,實際化肥補貼比農業和灌溉開發支出的部分還要多。1980年政府對化肥的補貼預算總額超過1250億盾(6800萬美元),而到1988年實際財政補貼超過1萬億盾(5.5.億美元)。印尼能從一個主要的大米輸入國到1984年成為大米自給國,這主要歸功於政府實行增加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等措施的農業綠色革命。泰國的農業之所以發展較快,除了擴大耕地面積、提高技術水平和機械化程度外,提高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每公頃耕地施用化肥量由1980年的18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42公斤,整個20世紀80年代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長15%,年進口量為220萬噸,1990-1991年化肥使用量達104萬噸。越南也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葯,以增加農業產量,每年需用農葯量從1959年的100噸增加到1978年的2.2萬噸。80年代以來,越南加大了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從1986年前每公頃使用尿素27.9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84.4公斤。合作社對農葯的保管和使用很隨便,農葯濃度往往超標兩三倍甚至十倍。
殺蟲劑、除草劑、化肥的大量使用,雖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農業產量,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化學物質使用於農業生產,造成環境污染。一是使土地肥力下降。在全球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最近45年,全球耕地面積的17%已有某種程度上的退化,其中11%嚴重退化,這些土地面積相當於中國和印度面積之和。土地退化面積有28%是由於有害的農業操作,如過度施肥、欠缺排灌、忽視休耕等。二是病蟲害增多。殺蟲劑在使用一段時期後,由於昆蟲繁殖、變異極快,不久就具有了抗葯性,於是就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化學殺蟲劑。這些化學葯品還因殺死鳥類而增加了害蟲的數量。印尼在80年代早期,由於殺蟲劑的大量使用,結果褐色蝗蟲因天敵滅絕而數量大增,導致印尼1986年蟲害成災,水稻嚴重減產。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在1985年3月下令禁止使用57種殺蟲劑中的56種,以幫助水稻產量恢復到大量使用殺蟲劑之前的水平,1988年取消了每年耗資2000億盾(約1.1億美元)的農葯補貼。三是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損害。殺蟲劑和除草劑的殘余,化肥使用後殘留的高濃度硝酸鹽和磷酸鹽,以及因灌溉在土壤中積累的鹽,不僅滲透到土壤和水中,而且還會殘留在糧食和蔬菜上,有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毒化學製品的主要健康風險是癌症,而惡性淋巴腫瘤的形成可能要20年。如染色體的主要物質——脫氧核糖核酸受損,將會給下一代帶來先天殘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萬至100萬人因殺蟲劑中毒,其中有5000到2.6萬人死亡,至少有一半中毒者和75%的死亡者是從事農耕者,大多數發生在欠發達國家。1993年,菲律賓國際大米研究所(IRI)——一個幫助東南亞傳播綠色革命的農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也發現,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不再增加大米產量,且在那些操作的農民中產生了健康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G. 速求 關於印度尼西亞的資料

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面積 1,904,443平方公里(陸地面積)。海岸線長3.5萬公里。 公元3至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形成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5世紀先後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入侵,1602年荷蘭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後爆發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居民

2.079億(1999年統計),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爪哇族佔47%,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7%。各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約佔87.2%,基督教新教6.1%,天主教3.6%,其餘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自然環境

全境島嶼分布比較分散,領域范圍南北寬1 9 0 0 千米、東西延伸5 0 0 0 千米,由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伊里安島西部等組成。各島多山,僅沿海有平原。除加里曼丹島外,各島幾乎都有活火山,著名的喀拉喀托火山位於巽他海峽中,海拔8 l 3 米。大巽他群島中的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火山群島之間有寬廣的山間盆地,分布著許多茶園、橡膠園和金雞納樹園。爪哇島及其延伸的馬都拉島歷史上為國家重心所在,稱為內島或內省,其餘各島通稱為外島和外省。全境多屬熱帶雨林氣候,具有溫度高、降雨多、風力小、濕度大的特徵。年平均氣溫攝氏2 5 —2 7 度。年平均降水量在2 0 0 0 毫米以上。由於季風影響,有多雨季節和少雨季節之分。

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豐富。石油和錫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鈾、鎳、錳、銅、鉻、鋁土礦儲量也很豐富。石油主要產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斯蘭等島和伊里安查亞(原名西伊里安),錫主要產於邦加、勿里洞和林加群島的新格等島,伊里安查亞還有豐富的鈾礦。印度尼西亞陸地面積6 5 %為森林覆蓋。

經濟概況

經濟以農林礦的原產品生產與出口為主。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 0 %以上。主要農產品是稻米、玉米、木薯、花生。種植園主要種植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橡膠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還產豆蔻、丁香、甘蔗、椰子、茶葉、咖啡和棕櫚油等。工礦業產值約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 0 %。主要外貿對象有美國、日本等。出口原油(約占出口總值的3 /4 )、木材、天然橡膠、錫,此外還有椰干、棕櫚油、茶葉、鋁土礦、香料等。進口棉紗、棉布、糧食、工業原料和機械設備等。

重要城市

雅加達:首都,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有食品、機械和造船工業。市東約1 0 千米的丹戎不碌為其外港。

萬隆:1 9 5 5 年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在此舉行。附近盛產金雞納霜,有紡織、橡膠等工廠。

其它

國慶日:8 月1 7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5 0 年4 月1 3 日。

貨幣:印度尼西亞盾(RUPIAH)。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7 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 小時。

國花:茉莉花。

國徽格言:殊途同歸。

國名來源:源於希臘語意為「印度群島」。1 9 2 8 年後逐漸替代了「荷屬東印度」的舊稱。

譽稱:千島之國、火山之國(活火山約佔世界活火山1 / 6 )。

民俗:爪哇人在社交場合接送禮物要用右手,對長輩則用雙手,切忌單用左手。米囊加保人實行男嫁女娶。

古跡拾萃:婆羅浮屠佛幹革命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佛塔之一,為世界聞名的石刻藝術寶庫,素以「印尼的金字塔」之稱。

(人民網資料)

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婆羅浮屠

H. 印尼將遷都,預計耗費320億美元,何時才會實施

I. 你喜歡印尼的巴厘島嗎有哪些你去過人少景美的海島值得推薦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印尼的巴厘島是我最喜歡的海島之一,巴厘島醉美的景點推薦如下值的收藏。

巴厘島(Bali Island)

全年平均溫度約28℃,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為雨季,其它時間為旱季,多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佳 旅遊 聖地之一。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

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島上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巴厘島是世界著名的 旅遊 聖地,也印尼 旅遊 業的領頭雁,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烏布傳統市場位於烏布皇宮的對面,是巴厘著名的購物地點,幾乎是每個旅行團都必到的景點。烏布傳統市場的攤位非常多,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例如銀器、木雕、蠟染、服裝、皮鞋、紀念品、樂器等。這里經常人潮湧涌,人聲鼎沸,各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一片熙熙攘攘。

巴厘島是名副其實的蜜月和渡假聖地。整個行程應該以休閑度假為主,熱帶海灘和人文藝術景觀是其最大的賣點。巴厘島是世界著名的 旅遊 勝地,它的名氣之大,以致於不少人「只知道巴厘島,卻不知道它屬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不僅以水清沙白的自然條件、濃厚的藝術氣息和獨特的印度教人文景觀聞名於世界,還有免簽的優惠政策。

巴厘島最受歡迎的地方是南部,這里的海景最為優質, 旅遊 資源最為集中:努沙杜瓦聚集了世界一流的酒店,庫塔海灘是著名的沖浪勝地,海上的海神廟則代表了神秘的宗教文化。除此之外,巴厘島還有優雅的藝術中心、雄偉的火山和刺激的潛水勝地值得造訪。位於巴厘島東南部的離島藍夢島則擁有最干凈的海水和沙灘,適合各種水上運動。

海神廟

海神廟(Tanah Lot)是巴厘島最重要的海邊廟宇之一,始建於16世紀,祭祀海神。該廟坐落在海邊一塊巨大的岩石上,每逢潮漲之時,岩石被海水包圍,整座寺廟與陸地隔絕,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時才與陸地相連。巨岩下方對岸岩壁,有一小穴發現幾條有毒的海蛇,傳說是此寺廟守護神,防止惡魔和其他的入侵者。據說寺廟建成時忽逢巨浪,寺廟岌岌可危,於是寺內和尚解下身上腰帶拋入海中, 腰帶化為兩條海蛇,終於鎮住風浪。從此海蛇也成為寺廟的守護神。對岸有小亭可以眺望日落景色,成為巴厘島的一大聖景。

聖泉廟

烏布王宮

烏魯瓦圖斷崖也稱「情人崖」

惡魔的眼淚

抖音打卡地,一個小的懸崖,但是因為常年的海水沖刷,形成了一個開口圓形的形狀。懸崖底端也有被海水沖刷出的洞穴,因為壓強的擠壓,漲潮的時候海浪在這里被沖出二三十米高。這里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

金巴蘭海灘(Jimbaran Beach)

是整個巴厘島最令人感到親切的一片海灘。原來這里還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居住著島上最為純朴的村民。自從漂亮的飯店蓋起來之後,一下子吸引了大批喜歡自然的遊客,金巴蘭海灘以海上日落著稱。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商業行為並沒有泯滅小漁村的原本風貌,村民們反而用他們特有的熱情和朴實使得整個海灘極具親和力。海濱內增添了許多許多賓館、飯店。在這里傍晚看著落日,聽著歌手們演唱各國歌謠,享用燭光晚餐、海鮮燒烤,別有情趣。

聖猴森林公園(Monkey Forest)

是一片豆蔻林,位於巴厘島中部、Ubud 西北方不遠處,距離登巴沙大約20公里遠。公園佔地6公頃的長滿了最高可達40米高的茂盛豆莢植物,園內林木蔥郁茂盛。林中生活著當地特有的巴厘獼猴。巴厘島居民認為猴子是神猴哈努曼的部下,也應該當作神靈敬奉。因此這里的猴子生活得無憂無慮,還有專人喂養。公園外圍有一間廟宇,這里居住著許多猴子,被視為聖猴。據說這些猴子原來時常搔擾民宅,當地農民不堪其擾,只好在林中修建神廟(Pura Bukit Sari)加以震懾。這座建於17世紀的廟宇平時不對外開放,倒是猴子們可以自由出入。

在巴厘島可以好好沉澱和洗滌我們原本浮躁的心靈。我們都會懷揣著學習當地文化,享受當地慢生活的心情來到這個美麗國度。

網紅鞦韆

那可不是普通的鞦韆,女生去的話要穿長裙哦~拍照超級美膩!飄盪在茂密的叢林間,隨著鞦韆慢慢盪高,一次比一次要刺激。腳下是河谷,瀑布,叢林,抬頭眼前是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耳邊是盪漾在叢林里的微風,伸出雙手就可以展翅飛翔,沒有任何牽絆。又刺激又能拍出美照,誰不嚮往這樣的地方。有女朋友的你可一定要去一把哦~~~

網紅鳥巢

而且這里俗稱是虐狗勝地哦。在這里,有些鳥巢在地上,有些鳥巢是掛在高高的樹上的,不管哪種形式,就如同兩個人溫馨的愛巢一般,十分浪漫唯美。你可以與愛的人在這里拍一張虐狗的照片,或者和閨蜜一起來張合影,留下難忘的記憶。甚至單身汪們坐到上面感受一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收獲自己的真愛。這里自帶一股原始的氣息,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盡情玩耍,你只需要負責擺好POSE,其餘的交給照相機,不管從哪個角度進行拍攝,都能拍出極美的照片。烏布的 egg鳥巢給人一種自然、原始的感覺,與心愛的人一起置身於這樣一個別致的愛巢裡面,既浪漫又甜蜜,因此,來這里的情侶會比較多一點。

一個個巨大的鳥巢,有的被掛在樹枝上,有的就在地上的叢林中,從不同的視角看去,會讓你有不同的感覺,情侶們可以在這里秀恩愛,朋友們可以在這里凹造型,就算是一個人,也可以拍出大片的感覺。非常適合來拍照,絕對非常震撼。

印尼風味餐

藍夢島出海

藍夢島是巴厘島所屬的一個小島,海水更澄清,沙子更細軟,不如先來一場環島之旅,第二天再浮潛尋找小魚兒或是出海巡遊,享受在離島度假的悠閑。

巴厘島婚拍首選

巴厘島真的是明星們的結婚聖地,除了這次的付辛博穎兒,曾經當紅花旦楊冪劉詩詩林心如的婚禮也在巴厘島舉行,而且花費也都是相當奢侈,僅僅是大冪冪的婚紗和首飾就有900萬人民幣,整個婚禮更是花費了1000多萬。

還有更多的景點、民宿、泳池酒店和新玩法等你去細細的品哦~~~

巴里島的最佳 旅遊 時間是每年4—9月。 巴里島地處赤道,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最高氣溫在 30 - 35 攝氏度之間,早晚溫差小,分為旱季和雨季。 建議旅行天數 5 - 7 天左右。 巴里島能玩的東西真的太多了,如果你跟著一般的觀光客行程玩最少要 5 天,如果想要去沙灘、外島和山區,安排 7 天都還算少。

消費水平:來巴里島 旅遊 ,針對於遊客的項目如飯店、特色餐飲、 娛樂 項目的物價水平跟國內差不多,相對於印尼其他地方來說較高。臟鴨餐、豬排飯等特色 美食 的物價水平比國內貴一些。當地人的餐廳也有10元人民幣 / 份的雞肉飯。 住宿:大部分會選擇 200 – 300人民幣/ 晚的酒店。五星級的酒店每晚在1000人民幣以上,靠海的民宿最低約80人民幣 / 晚。

交通:在巴里島遊玩,最好的方式為包車,價格為 8 小時250人民幣- 350人民幣/車。巴里島南部(情人崖 - 登巴薩地區)的計程車起步價約5元人民幣。

小費:印尼是小費國家,如果你對服務感到滿意,給點小費是非常受歡迎的,一般美元/人民幣和印尼盾都可以,必給的小費: 酒店行李員:2,000 印尼盾/件;飯店清潔:10,000 印尼盾/天;包車司機:50,000 印尼盾/天;SPA師:5,000 印尼盾/人。

巴里島有很多觀光化的海灘,但也有一些隱藏海灘值得你去探訪。雖然交通比較遠,但是風景很美也很少人會跟你擠。

Nyang Nyang Beach

Nyang Nyang 完全就是可以獨享的海灘,而且這邊的砂質不錯,因為在峇里島南邊的懸崖下,不好到達人相對就少。這里還有一些被遺棄的木船、木桶,真的是可以打卡拍照到瘋掉的地方。

Pantai Gunung Payung

雖然是隱藏海灘但是這邊不難到達,這里最棒的是 360 度無死角的海景,最棒的是這里的水質很清澈,浮潛也不錯。

Bias Tugel Beach

又被稱做"白沙灘"或是"秘密海灘",這里不算難到達!只是要走到海灘大概又走一個比較顛簸的黃土路,這里的風景很漂亮,還有一個瀉湖可以跳水。

綠碗海灘

最厲害的是這里的海蝕洞沙灘,沙灘漲潮的時候很小,所以要算準退潮的時間再來,比較煩的是要到海灘要走幾百個台階。

Suluban海灘

想要找到超有電影場景的海灘就是這里了,被岩洞和懸崖包圍,這里看起來超像電影里的名場景,也是沖浪客最愛出海的地點之一。

Melasti Beach

格格海灘

位於高級渡假村區域 Nusa Dua,這里是當地少數還沒被觀光客擠滿的海灘,很適合游泳和浮潛。

Karma Beach

與其說是隱藏海灘,不如說這里是私人海灘,這里被 Karma Kandara Villa 飯店所包圍,但是只要你付 200人民幣,就可以在這里享用他們的設施和到這個海灘放鬆。

交通方式

這些地方交通比較不方便,建議你可以用包車的方式前往,很多沙灘都在巴里島南端,可以挑兩三個花一整天去遊玩!

巴厘島是非常值得去一趟的。

一、巴厘島有庫塔海灘、金巴蘭海灘、夢幻海灘等眾多海灘;壯觀的情人崖;美麗的日落,絕美的海景,唯美浪漫。

除了海景,還可以看到原始熱帶森林、梯田等,景觀多樣。

二、可以參加性價比高的出海一日游、浮潛、沖浪、香蕉船、海底漫步等海上活動。

第三、可以參觀印度教寺廟、烏布皇宮,觀看印尼傳統舞蹈表演只需50元人民幣左右,還可以在烏布市場購買物美價廉的印尼紀念品。

四、品嘗松發肉骨茶、臟鴨餐、烏布烤豬排等物美價廉的印尼 美食 。

五、最重要的是巴厘島是免簽的,拿起護照,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有。

六、到了島上,你可以立即體驗一把百萬富翁的感覺。一下飛機我就用500元人民幣兌換了一百萬印尼盾。

這篇問答里的照片就是我用手機拍得巴厘島庫塔海灘的日落。

推薦打卡景點:

1、精靈墜崖(佩尼達島Penida)

2、Angel's Billabong(佩島天然泳池)

3、惡魔的眼淚(藍夢島)

4、絕美德格拉朗梯田(

J. 賓坦島丹絨檳榔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為印尼廖內群島省的首府,座落於廖內群島最大島民丹島上,是民丹島最大的城市。遊玩指南1.抵達丹絨檳榔,迎面的是一組建在高樁上的木屋,其間有迷宮似的板道把屋子連接起來。穿過這些高腳屋就是多姿多彩的城鎮中心地區。2.熙熙攘攘的街道、小巷間人頭躥動、街頭小販叫賣聲此起彼落,讓丹絨檳榔有種「亂得有味」的魅力。3.欣賞路途上的民丹島鄉土景色,體驗島上要鎮丹絨檳榔的風土民情。見識鎮上晾曬海鮮的畫面及五顏六色的脆餅與小吃,感受這繁忙小鎮所散發的魅力。4.丹絨檳榔繁忙的港口,其交通量來自世界最繁忙的海道之一-馬六甲海峽。主要景點1.斗爭紀念碑(Raja Haji Fisabilillah ) 丹絨檳榔西部面對蜂島立著斗爭紀念碑。這座28米高的紀念碑描述海上英雄Raja Haji如何對抗荷蘭的殖民統治。如今此紀念碑讓旅行者能一邊欣賞日落一邊享受寧靜的周圍美景。2.外島村落 丹絨檳榔的驚喜就在周圍的小島上,這些小島處處散發民丹淳樸的魅力及悠久歷史。體驗廖內生活的最好辦法,就是參觀這些距離丹絨檳榔數分鍾船程的外島。蜂島及勝卡琅距丹絨檳榔只不過15分鍾船程,呈現的風貌勾畫出馬來與華族文化的對比;民丹島以東16公里外的麻泊島上,有一片漫長且鮮有人跡的沙灘及海角,非常適合潛泳及露營。購物1.在丹絨檳榔購物絕對物超所值,貨品琳琅滿目,價錢公道。2.街頭小販的貨品包括寶石、手制玩具、當地藝術品、手工爪哇峇迪布料及色彩繽紛鮮艷的紗籠。3.丹絨檳榔還有許多販賣新鮮食物的路邊攤子,包括種類繁多的魚、巨蝦、曬乾的蝦米、脆餅、江魚仔零食、各式的甜酸咸零食、新鮮蔬菜及堆得高高的當地水果,雖標出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價格但還能討價還價。美食1.丹絨檳榔是品嘗道地廖內佳餚最好的地方。Sungai Jang 是當地人的首選。這里的海鮮價格便宜,食物美味可口,選擇也多樣化,如巨型綠淡菜、『共共』海螺、深海蝦、魚、烏賊等。2.要品嘗傳統的Nasi Padang(配飯菜餚),一定要到靠近市中心的Jalan Bakar Batu。這里有許多露天小販售賣傳統的咖喱肉如Rendang Daging, Dendang Balado及Singgam Ayam。3.著名的丹絨檳榔otak otak, 煮法是把魚肉和加了印尼香料的椰漿放在一起煮,然後巧妙地用兩段椰葉包起來,之後放在碳爐上烤熟。交通指南丹絨檳榔距離民丹度假勝地以南約一小時四十五分鍾車程或五十分鍾快艇船程,可在度假村參加Tanjung Pinang之旅活動前往。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丹絨檳榔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閱讀全文

與印尼外島是什麼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