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來西亞一塊領土怎麼在印尼那裡
不是,那個島本來就是兩個國家共有的,馬拉西亞在北邊,印尼在南邊
B.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緯度分別是多少
菲律賓主要在北緯5度到北緯19度之間;
馬來西亞主要在北緯北緯1度到北緯6度之間;
印度尼西亞主要在北緯6度到南緯11度之間。
C. 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國界山脈是什麼
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國界山脈是:依蘭山脈、卡普阿斯山脈。
卡普阿斯山脈是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第七省與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之間的邊境山脈。東西走向,南北兩坡為卡普阿斯及盧帕兩河源頭。地面破碎,部分分水嶺海拔不到100米,有許多容易通過的低矮山口。
卡普阿斯胡盧山脈(Kapuas Hulu)_位於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北部的一座山脈_西北-東南走向_在東北部與馬勒山脈會合。
(3)馬來西亞在印尼的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印尼的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等其他鄰國。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
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七八九三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mm至2200mm。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有77座,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7.8%。
盛產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柚木等。原生於班達群島的肉豆蔻,帝汶島位於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的最東端,南面是印度洋的安汶海,與澳大利亞隔海相望,北瀕太平洋的班達海和韋達海峽,其形狀宛如一葉扁舟。
島的中央有一條「幾」字形的分界線,東部即東帝汶,西部是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的西帝汶。充足的陽光與雨水,孕育了這里茂密的森林。是深藏在南太平洋浩淼的波浪中的珍珠。
帝汶島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最早的人類活動距今大約2萬至4萬年。《島夷志略》中關於帝汶島有相對詳細的描述,帝汶島在這本書中被稱為「古里地捫」。
書中寫道,古里地捫在伽羅的東北面,當地山上生長著茂盛的檀木,其他樹種較少。1820年的《印第安群島的歷史》書中描述檀香木散布諸島中,愈東木愈多而質愈良,爪哇以西所產甚寡,而其質也甚劣。帝汶島雖然地理上與印尼等地接近,但所產檀香木與印度所產為同一品質。
D.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南方。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
馬來西亞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4)馬來西亞在印尼的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馬來西亞的建置沿革: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
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
1959年6月3日,英屬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
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E.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正南方向。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馬來西亞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13個州是西馬的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榔嶼、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東馬的沙巴、沙撈越。另有首都吉隆坡、布特拉再也(布城)和納閩3個聯邦直轄區。
地形地貌:
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較小。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其主幹山脈蒂迪旺沙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馬來西亞最高峰是高達4101米的京那巴魯山。
F.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在哪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地處北緯1°-7°,東經97°-120°。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西馬來西亞為馬來亞地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西瀕馬六甲海峽,東臨南中國海,南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並建有兩條長堤相通。東馬來西亞包括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北部,汶萊則夾於沙巴州和沙撈越州之間。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線部長4192公里
G. 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在哪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的中心, 座落在從赤道向北延申至7緯度的區域內, 是名副其實的熱帶樂園。馬來西亞包括馬來西亞半島(西馬) 及東面隔海的兩個州(東馬), 即沙巴州和砂撈越州。東馬與西馬這兩片土地中間隔著南中國海。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砂撈越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州, 它位於柏紐島(Borneo)的西北角與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交界。雪蘭莪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多及工商業最發達的州, 它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中部。 馬來西亞由13個州和1個聯邦直轄區組成。與馬來西亞陸地相接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和泰國。 與馬來西亞海域相鄰的國家除上述之外, 還有緬甸、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及中國。 著名的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側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 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主要航道。
馬來西亞行政州屬(13個州)和聯邦直轄區、行政區、各州人口(萬)、各州首府IDD地區代碼 :
馬來西亞半島
(西馬)彭亨州(Pahang) 132 關丹市(Kuantan) 09
霹靂州(Perak) 213 怡保市(Ipoh) 05
柔佛州(Johor) 273 新山市(Johor Bahru) 07
玻璃市州(Perlis) 23 庚加市(Kangar) 04
檳州(Pulau Pinang) 126 檳城市(Georgetown) 04
丁加奴州(Trengganu) 106 瓜拉丁加奴市(Kuala Trengganu) 09
吉蘭丹州(Kelantan) 156 哥打巴魯市(Kota Bahru) 09
森美蘭州(Negeri Sembilan) 85 芙蓉市(Seremban) 06
吉打州(Kedah) 160 亞羅士打市(Alor Setar) 04
雪蘭莪州(Selangor) 329 沙亞南市(Shah Alam) 03
馬六甲州(Melaka) 60 馬六甲市(Melaka) 06
砂撈越、沙巴
(東馬) 砂撈越州(Sarawak) 206 古晉市(Kuching) 082
沙巴州(Sabah) 314 哥打京那巴魯市(Kota Kinabalu) 088
聯邦直轄區(Federal Territory) 吉隆坡(Kuala Lumpur) 14203
納閩島(Labuan) 088
聯邦直轄區由聯邦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和位於沙巴州近海的納閩島(Labuan)所組成。首都吉隆坡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中部靠近西海岸的地方。
在馬來西亞, 除皇族土地和私人土地外, 其他土地歸各州政府所有, 聯邦直轄區的土地, 歸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所有。
H.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獨立沒有任何關系。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8)馬來西亞在印尼的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I. 馬來西亞在地圖的什麼位置
馬來西亞的地圖位置:
馬來西亞(Malaysia)首都是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
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雖為伊斯蘭教,但國民宗教自由權由馬來西亞憲法保障。大馬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
(9)馬來西亞在印尼的什麼方向擴展閱讀:
行政劃分: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在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和布城。[1]
國家首都: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67.4萬人(2011年7月,馬統計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首相署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