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潮汕阿喜是誰
西瓜視頻上的一個網紅。
他在西瓜視頻上記錄日常生活,小有名氣。
潮汕(Chaoshan),海外和舊時稱潮州,是一個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中國嶺南沿海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嶺南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印尼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潮汕是3000多萬海外潮汕人魂牽夢繞的家鄉。潮汕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② 「東方猶太人」到底是指潮汕人還是溫州人
「東方猶太人」指中國的潮汕人(潮州人)。
潮汕人與猶太人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血脈里流淌著部分相同的基因。潮汕人與猶太人同樣具有精明、勤奮和堅韌的性格特徵。
特別是在商界等領域都極具天賦,以善於經營小生意發家而著稱於世,他們與猶太人一樣四處漂泊謀生,一樣屢遭排斥,潮汕人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尼遭受過幾次類似西方反猶排猶的排華運動。因此,潮汕人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2)印尼潮汕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東方猶太人的由來:
拉瑪六世在位期間掀起了第一次排華高潮,他利用大眾傳媒向民眾灌輸民族主義思想,以多個筆名在報紙上發表大量文章,內容多以灌輸泰民族意識,效忠君主思想為主。除了報紙以外,拉瑪六世還是一位高產作家,他寫了包括著名的《東方猶太人》、《醒來吧,泰國》等作品。
其中《東方猶太人》於1912年出版,以阿沙瓦巴胡為筆名,對華人進行了苛刻的批判。認為華人與猶太人有兩個相似點,一是無論華人在哪裡,無論什麼國籍,本質上還是中國人,都會搜刮暹羅人的金錢匯往中國。
二是華人與猶太人一樣以古老民族自居,視他人為蠻夷戎狄。由於潮汕人在泰國華人中佔大多數,潮商掌握著泰國的經濟命脈,又總是通過僑批往家鄉匯款,而且常稱當地泰國人為「番人」。因此,「東方猶太人」又特指潮汕人,這就是這一稱號的由來。
③ 現潮汕人是古代什麼人
潮汕人,以前也叫潮州人,潮汕人跟閩南人同一祖先。都是秦始皇時候中原漢族遷來的,先遷到福建,後來就有一些遷到了潮汕。所以潮汕話跟閩南話、台灣話很像。
④ 潮汕是哪個省的城市
潮汕不是一個城市,而是一個地區,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個市。潮汕在古時和海外稱為潮州,是一個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沿海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本地人之一。
潮汕民系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為廣府、客家與潮汕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漢族與嶺南土著長期融合的結果。潮汕人屬於河洛人的一支,起源於古代中原,揚名於海內外。
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印尼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
蘊涵濃郁中古遺風的潮汕文化,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自唐代以來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對台的主要通道。宋代以來享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海濱鄒魯」之稱。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詩稱「渴慕潮汕幾十秋」。
潮汕不屬於廣州市管轄區。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屬潮汕文化區和潮汕方言區,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與集中地,潮汕文化的發源地、興盛地,包括汕頭(經濟特區)、潮州、揭陽、汕尾四市。
潮州菜其實就是屬於廣東潮州地區的一種菜品,它的味道還是很好的,因為使用到的食材基本上都是一些海裡面的生物,像是生蚝、蛤蜊、魚類、蝦類、螃蟹等等,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菜餚本身的味道就會很不錯,很適合一些口味清淡的朋友食用。
潮州菜,也可以叫作潮菜,主要是起源於廣州省的潮汕地區所以稱為潮州菜。潮州菜一直以來享有我國最高端菜系的美名,事實上也是的確如此,潮州菜在原料選擇上極為苛刻,而且製作過程非常嚴苛。而閩菜主要是發源於今福州地區,閩菜的特色講究清爽,這也是兩菜系的特點,所以說潮州菜是屬於粵菜的。
⑤ 潮汕人是從哪裡遷來的
潮汕。全球潮汕人源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包含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和豐順、大埔、惠東三縣。潮汕古稱別稱潮州,新中國成立之初名稱潮汕,當代原稱汕頭,1965年汕頭地區析出豐順縣,1983年汕頭市析出汕尾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潮汕四市、豐順縣、大埔縣 、惠東縣統稱潮汕地區。潮汕地少近海,潮汕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
潮汕:潮汕,古時和海外稱潮州,是一個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沿海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潮汕人屬於河洛人的一支,起源於古代中原,揚名於海內外。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印尼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潮汕是3000多萬海外潮汕人魂牽夢繞的家鄉。潮汕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⑥ 潮汕的世界潮人
起源於中原漢族已經得到了來自歷史學家、語言學研究、生物學、社會人類學、考古學發現以及成文家譜的支持,其翔實的歷史史料為我們的遺傳學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線索。曾有專家指出潮汕人和中原漢族、華東漢族群體所特有的「六甲遺傳」或為純種漢人標志體征 。
根據史料記載的入潮移民遷徙數量和潮汕地區歷代人口變化情況推斷,潮汕地區歷史上第一次移民潮時間可能在秦末漢初,他們的構成主體是秦軍;第三批大規模移民潮的湧入時間在東漢末年至西晉末年間,這段歷史與「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有關,這也是當今漢語各大方言中數潮州話最近魏晉官話之主因 。往後的三次移民潮分別發生在唐末、宋末、元明,其中又以南宋末年和元末明初這兩個時期的入潮數量為巨,其直接促成了潮州府的行政區劃變革,對往後潮汕民系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另外,北宋之後的南遷移民由於多經福建莆田入潮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當今潮汕人多數為莆田人後代,故有「潮汕人,莆田祖」一說 。
然而,古時遷入潮州的移民又非只漢人一類,如「楚滅越後,越王勾踐的子孫離散到今浙南、福建和粵東一帶,分別建立了甌越國和閩越國,其中閩越國的范圍大致是福建和今粵東一帶」 (勾踐羋姓,其Y染色體已測出,確屬顓頊一系,為漢人前身華夏族無疑 )。其後,最遲於晉初便已入潮繁衍的疍家、隋唐時期南遷入潮的畲民、隋初又有少量僚壯經粵北入潮(兩廣除粵東以外均為僚壯根據地),只是這部分移民的數量遠不如歷代入潮的漢人總量,加之族群間的仇殺(如原住民俚人與西來僚壯的戰爭)、被迫遷離及散余漢化,故沒能對潮汕民系的形成起太大影響。至當代,僅有少量畲民聚居於潮州鳳凰山區 。
海內外多所高校研究機構曾多次對廣東三大漢族民系的遺傳基因和體貌特徵進行對比研究,其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即廣東客家人與廣府人的相似性較大,這兩個族群與廣西壯族有較大的相似性;潮汕人與北方15省漢族群體的相似性較大。這表明,客家人和廣府人與百越民族的融合程度較高,而潮汕人與百越民族的融合程度較低。此類研究重在尋求遺傳基因方面的醫學突破。(今日漢族在父系血統上基本一致,唯南北母系血統上有些許差別 ) 潮汕人移居海外始於宋元之際。朝代更迭,部分舊王朝臣民逃難國外,從事海上貿易久居異地未回,是早期潮人出洋的
兩個主要原因。 南宋末年,宋室兵敗退至潮汕,潮人參加抗元者眾,兵潰之後,不少遺民流寓海外。明末清初,潮人參加反清復明斗爭失敗後,有的同樣向海外逃亡。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特別是明代海上貿易有所發展以後,有的潮人通過 海上貿易移居海外。清康熙時期, 海禁漸開,潮汕出洋港口由饒平柘林移至樟林,大批潮人才由此地乘「紅頭船」出洋。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潮汕移民出國形成了幾次高潮 。 政局不穩,農村經濟破產,自然災害頻仍等是觸發移民高潮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潮汕的「 地狹人稠」,再加上天災人禍,使潮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如今全球潮人分布情況為:潮汕本土近1000萬,潮外海內1000多萬,海外約1500萬。「故有本土海內海外三潮汕,每個潮汕一千萬」之說。潮汕人人口數量約為3500萬(其中潮州華僑的總數約1500萬「不完全統計」),除潮汕地區外的主要分布區為:國內珠三角、長三角、武漢、廈門、海南、北部灣、西安、香港、澳門及海外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各國、澳洲、歐美的法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 特殊的地理因素培養了潮汕人拼搏、務實、精細、團結等特點。潮人在做事方面有「種田如綉花」之美稱,他們在外還有個響亮的稱號——「東方猶太人」。 潮人四處漂泊善於經商,在世界各大領域都頗有作為,但背後卻是有一段讓人發冷汗的類似西方反猶排猶的排華運動,在上世紀初泰國國王Maha Vajiravudh署名Asavabahu,將境內的以潮汕人為主的華人對比猶太人——人數少,卻吃苦耐勞善於經商,掌握著其經濟命脈。這篇文章充滿敵意,對以後持續一段時間的排華運動產生不小的影響。
早在明清時期,獨撐紅頭船飄揚過海到東南亞地區佔領地盤的潮汕人便已被譽為中國三大商幫之一(晉商、徽商本質上屬官商,而發端於省尾國角的潮商屬民商),在迄今已逾500年的歷史長河中,潮商命運伴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幾經沉浮,然而,它並未曾因國際形勢的轉變或朝代的更迭而消失。而今,潮商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華商群體,其涌現出的大量如華人首富(香港首富)、新加坡首富、泰國首富、內地首富、澳門首富、澳洲華人首富、歐洲華人首富、加拿大華人首富、非洲華人首富及國內多省、多市首富足以讓人留下「最富是潮商」的印象,而由潮汕人撐起的諸多國內乃至亞洲的大品牌亦一直牢牢掌控著華人民營商界的絕大多數領域。
⑦ 潮汕人以前叫「印尼」是怎麼稱呼
爪哇吧,因為一個過番的祖宗,聽說在爪哇,搜索了一下就印尼有這個地方
⑧ 潮汕地區古時稱為什麼 潮汕地區古時叫什麼
1、潮汕地區,古時又稱潮州,是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地區,我國大陸海岸線與北回歸線交匯處,北靠蓮花山脈,南臨南海,西至海豐縣,東至饒平縣,與台灣對望。
2、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美國、加拿大 、紐西蘭、印尼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
⑨ 潮汕讀音
潮汕(Chaoshan),古時和海外稱潮州,是一個以潮汕方言為母語的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沿海廣東、香港、澳門、台灣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1]潮汕人屬於河洛人的一支,起源於古代中原,揚名於海內外。[2][1]
潮汕人以廣東潮汕地區為集中地與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國南方沿海的廣東、香港、澳門、台灣、海南等地,並於宋元時期開始,[3]大量外遷到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法國[4]、美國[5]、加拿大[6][7]、紐西蘭、印尼[8][9]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地區[10]。潮汕是3000多萬海外潮汕人魂牽夢繞的家鄉。[11]潮汕僑批入選世界記憶名錄[12]。
工夫茶、潮州音樂、潮州箏、英歌舞等被列入國家級的非遺名錄達46項(占廣東非遺總數的1/4)。[13][14]蘊涵濃郁中古遺風的潮汕文化,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15][16]自唐代以來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對台的主要通道。[11][17]宋代以來享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海濱鄒魯」之稱。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詩稱「渴慕潮汕幾十秋」 。
潮汕人自古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領域有一定成就 ,民國至今由潮汕走出去的博士已達到300多人,[18]潮汕名人有泰國五大帝之首達信大帝[19],吳南生、謝國民、陳文雄,連瀛洲、陳弼臣、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庄世平、饒宗頤、黃旭華、彭湃、許滌新、肖灼基、張明瑞、林重慶、許銀川、鄭秀文、楊千嬅、蔡瀾等。
⑩ 潮汕人的簡介
潮汕人,原稱「潮州人」,他們遷徙自中原,繁衍於潮汕,成名於海外,是廣東三大漢族民系之一,潮汕人遍布世界各地,故人們常道「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他們敢於闖盪、善於經商,在各大領域尤其是商界成就顯著,。故早在上世紀初便被譽為「東方猶太人」。據不完全統計,現全球共有3000多萬潮汕人,其中常住潮汕本土的約1000萬,闖盪於國內其它地區者超1000萬(含戶口仍留於潮汕者),海外潮人亦有近1500萬,故有「本土、海內、海外三潮汕,每個潮汕一千萬」之說。註:有關「潮汕」的概述詳見潮汕詞條。 潮汕地區位於廣東省與福建省的連接處,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歷來為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潮汕人稱之為「省尾國角」。潮汕地區東鄰漳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界梅州、龍岩。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內雖有富饒的潮汕平原,但生存不易,常有台風與地震威脅.而且地少人多。總面積10918.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近1500萬。
危機意識一方面「培養」了潮人的精耕細作,使其有「耕田如綉花」之美譽;一方面也激發了潮人出海闖盪的精神,這兩者共同鑄造了潮人的海洋精神:「敢闖能略,謹慎精細,務實勤儉」,這傳承不息的上進精神讓潮人贏得了世人的認可:潮商是」中國近代三大商幫「(晉徽潮)中僅有的民商,自20世紀初便被譽為」東方猶太人「,至今潮商仍是世界最大的華商團體。 一、原住民與移民
根據基因、人類學和史學調查研究,除佔比較少的、肇始於「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外,潮汕人的先民基本來自中國北方,其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有待細化):
1.先秦:
殷商後裔:主要來自河南安陽和山東;
閩越移民:春秋時期潮汕與閩浙蘇三省同屬吳越兩國,漢初屬閩越地,但基因調查結果卻顯示今潮汕人身上已幾無閩越族的Y染色體。
2.秦漢自隋唐
以漢初、三國後期、晉朝八王之亂的移民潮為主,秦漢魏晉時期的古漢語與今漢語方言中的潮汕話相似度最高。
3.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
莆田移民:北方民族矛盾和連年戰亂導致大批難民沿浙江、福建或東南海路逃入今潮汕地區,其中絕大多數系在福州(福建省城)以南的難民中轉站莆田一兩代後輾轉往粵東避難,這批連綿達數百年之久的移民潮使潮汕人口由北宋初期的3萬人暴增明嘉靖年間的60餘萬。
除莆田認同外,還有部分家族系由其他地方遷入,如漳州、泉州、九江、寧化、南雄等地亦是重要轉入地。 潮汕人父系基因Y-DNA(各染色體分別占樣本比例),綜合2002-2-012年三次採集。
O3(一般認為O3族群是中原早期漢人主體):78%
O2a(苗、瑤、畲族的特徵單倍群):7%
O1(該單倍體是是百越、台灣高山族群的特徵類型):4%
其他(類同日本、朝鮮、印度、雲南等地族群):11%。
潮汕人母系基因mtDNA
其分頻與廣府、客家母系差異大,與苗族mtdna較為接近,與河南太行山漢族高度重合(右圖)。
人類學報告
中山大學人類學家對廣東三大民系的體質特徵進行分析後的結論是,潮汕人的體貌特徵與北方漢人相似性較大,與百越民族的融合度低。
其他
古漢人後裔的六趾遺傳(右圖)。 潮汕人往往以其精明務實的經商本色為外人所熟知。而精明過頭的商人總歸招人嫉恨,這也是歷史上血跡斑斑的排猶運動的導火索,東南亞的「排華運動」便有著相似的原因。大家都反猶,猶太人內部就更團結,對猶太的傳統就更保守,更珍重,然而在團結保守等方面,潮汕人並不遜色於猶太人,這也是一些充滿偏見和敵意的外人一直「詬病」他們的地方。縱觀網上評論,尤其是網易新聞,只要稍微可能跟潮汕人有關(有時甚至僅僅是因為主人公有一套功夫茶具),你就可發現當中各類捕風捉影栽贓嫁禍的用語抑或歹毒攻擊、妖魔化潮汕人的評論。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你常會意外:為何幾乎沒有潮汕人對此進行反擊,其原因就在於他們早就習慣各種無稽的是非排斥,再者則是與其低調務實的性格有關。
歷史、現實、生性種種原因的激發,加之潮汕隔壁那聲勢浩大的客家學以及廣府沙文主義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潮人開始意識到防止潮汕族群被邊緣化的必要性,於是不斷投入資金及人力進行潮學研究。雖然時下潮學在全國地域研究中是最出色的一門,但河洛民系故有的保守造成其研究者的眼界多少都有些不夠開闊,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他們大多局限於本土,不善統戰。因而在英文世界裡,你很少能看到有關潮汕的論述。如果河洛民始終把眼界限定於自己的生活地域且不積極參政議政,那做為少數派的他們必定要吃大虧。 承上所述,走出他們團結的方陣,細分地域看潮汕我們會發現,潮汕人以榕江為界可大致分出兩種不同性格的人群。
就以現當代潮人而言,榕江以北的潮汕人,如潮安、饒平、澄海、南澳、揭陽、豐順縣等縣市。耕土文化的影響似更深遠,他們的語言相對細膩婉轉性格溫文爾雅,相應的,其性格相對保守。以潮安人為代表,潮安文人學者輩出。
而榕江以南的潮汕人,如潮陽,普寧,惠來等海洋文化的影響相對大一些,故語言相對粗獷,性格也較為豪爽大氣,講究義氣。其粗獷豪邁的英歌舞便植根於這片熱土。有時,這種怒漢性格更多時候便表現為不畏強權、敢於拼搏的精神,甚而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條。這一雄壯的氣魄造就了許多悲情英雄,他們也是外人所謂的「潮汕大男人」的原型,不過這種大男人更多時候表現為對家庭的負責,過甚者則顯得有些獨斷。如膾炙人口的新加坡電視劇《潮州家族》就很好的反映了大男人小男人大女人小女人種種充滿悲情的愛恨情仇。相對來說,榕江以南則是豪商巨賈則是多如牛毛。
當然這只是一種籠統的分析,像榕江以北也有李嘉誠、陳弼臣、謝國民、梁國湛等難以計數的商業巨賈,而榕江以南也有方漢奇、鄭正秋、蔡楚生、羅銘、陳小奇、賴少其等數之不盡的文藝大家。
潮汕大地人傑地靈,其光榮與夢想需全球潮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