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每年多少登革熱

印尼每年多少登革熱

發布時間:2022-12-29 19:34:30

1. 印度暴發登革熱,已致114人死亡,如何防範染上這種病毒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傳播介質是伊蚊,只要我們注意防蚊蟲,就可以預防登革熱。不過這個東西很難徹底隔絕,這次出現傳染病的是印度北方邦,這里每年到雨季的時候,都會出現小范圍的登革熱疫情。

其實這種傳染病在很多國家都有,我國靠廣東的一些區域,都算是流行區。只是這種疾病致死的概率非常小,一般只會出現一些症狀。而這次印度出現的是強毒株“D2”,造成114人死亡才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3、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

考慮到不是大范圍的疫情和病毒,現在登革熱還沒有準確的治療方法,只有應對性的措施。因為症狀比較輕,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患上登革熱都是不知道的,只是把它當成一種感冒,而這種傳染病在沒有達到嚴重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兩三天也能自愈。

曾經有國家表示,要針對性進行研究,不過一直沒有給出明確消息。只能說出現重症的情況比較少,印度這次出現上百例死亡,已經是這么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了。希望以後有人進行針對性研究,或者每年到雨季的時候做好相對於的防護措施。

2. 請問什麼是登革熱怎麼防治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病因
(一)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現健康帶病毒者。
(二)傳播媒介:伊蚊,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區普遍易感。

症狀
潛伏期5~8d。按世界衛生組織標准分為典型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3型。
一、典型登革熱。
1.發熱:所有患者均發熱。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d,然後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d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
2.全身毒血症狀:發熱時伴全身症狀,如頭痛、腰痛,尤其骨、並節疼痛劇烈,似骨折樣或碎骨樣,嚴重者影響活動,但外觀無紅腫。消化道症狀可有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脈搏早期加快,後期變緩。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
3.皮疹:於病程3~6日出現,為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於全身、四肢、軀乾和頭面部,多有癢感,皮疹持續5--7日。疹退後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二、登革出血熱。
開始表現為典型登革熱。
三、登革休克綜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熱的表現;在病程中或退熱後,病情突然加重,有明顯出血傾向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皮膚濕冷,脈快而弱,脈壓差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煩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險,如不及時搶險,可於4~6小時內死亡。

所有典型登革熱患者均發熱。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
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5~7日,然後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
部分病例於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型
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熱時伴全身症狀,如頭痛、腰痛,
尤其骨、並節疼痛劇烈,似骨折樣或碎骨樣,嚴重者影響活動,但外觀無
紅腫。消化道症狀可有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脈搏早期加
快,後期變緩。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患者於病程3~6日出現斑丘
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於全身、四肢、軀乾和頭面部,多有癢感,皮疹持續5~7日。疹
退後無脫屑及色素沉著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
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其他 多有淺表淋巴結腫大。約1/4病例有肝
臟腫大及ALT升高,個別病例可出現黃疸,束臂試驗陽性。輕型登革熱表
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表
淺淋巴結腫大。因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疹。 重型登革熱 早期具有
典型登革熱的所有表現,但於3~5病日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
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有些
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防登革熱,最主要的措施是殺滅蚊蟲,清除蚊蟲孳生地,同時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蚊蟲叮刺:

1、消滅蚊幼蟲:發動學生、家庭婦女,家家戶戶齊動手,傾倒盛養富貴竹、萬年青……的花瓶、花盆中積水,清洗根部,3-5天換水一次。在花盆假山中放養魚,吞食蚊幼蟲。 大面積積水可加入汽油,使幼蟲窒息死亡。

2、消滅成蚊:

1)室內交替使用「泰康」、「奮斗吶」噴殺。噴殺的地方是房屋陰暗處,窗簾布、牆裙等。室外可用「菊素靈」噴殺。這些葯物也可殺滅蒼蠅、蟑螂、蚊子等昆蟲。

2)做好個人防護:睡覺時要掛蚊帳或點燃蚊香,塗驅蚊油防蚊。蚊帳可用「泰康」、「奮斗吶」浸泡,涼干再掛,殺滅成蚊。

3. 全球五大疾病有哪些

一、瘧疾

目前,因全球變暖瘧疾正日益威脅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人民的健康構成了極大威脅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造成的,通過瘧蚊傳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蟲傳 染病。世界范圍內,僅是呈現臨床症狀的患者病例每年就在3億到5億之 間,而每年因患瘧疾而死亡的人數則在一到三百萬之間, 這其中大部分 為兒童。兒童,孕婦,旅遊者和各地的新移民對本地流行的瘧原蟲免疫 力較差,故是易患瘧疾的高危人群。瘧疾主要的流行地區是非洲中部, 南亞,東南亞及南美北部的熱帶地區,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
瘧疾患者多呈現高熱發燒症狀,由於早期跡象與流行性感冒有相似 之處,許多對該疾病不熟悉的外來旅遊者容易將瘧疾誤認為感冒,從而 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葯物治療而使得病情惡化。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會非常高。這也是非洲瘧疾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戰亂和經濟發展問題,處於疫區的非洲國家公共衛生和醫療狀況通常非常惡劣,這使得這些地方瘧疾 的感染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二、登革熱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 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者可 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本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 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 登革熱。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各地發生過多次大流行,病例數百萬計 ,在東南亞一直呈地方性流行。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近 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在東南亞部分國家,登革熱已成為 地方性流行病,國內有輸入病例或局部暴發疫情出現。

三、腦炎

腦炎(森林腦炎),森林腦炎又稱蘇聯春夏腦炎或稱遠東腦炎

腦炎(森林腦炎),森林腦炎又稱蘇聯春夏腦炎或稱遠東腦炎,是由 森林腦炎病毒經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臨 床特徵是突然高熱、意識障礙,頭痛、頸強、上肢與頸部及肩胛肌癱瘓 ,後遺症多見。

森林腦炎病毒屬於蟲媒病毒乙群,為RNA病毒,可在多種細胞中增殖, 耐低溫,而對高溫及消毒劑敏感,野生嚙齒動物及鳥類是主要傳染源, 林區的幼畜及幼獸也可成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由於蚊媒叮咬。人群 普遍易感,但多數為隱性感染,僅約1%出現症狀,病後免疫力持久。本 病分布中、蘇、捷克、保加利亞、波蘭、奧地利等國。

高熱和乾旱之後再發生暴雨,這種天氣模式最有利於登革熱爆發,而 且隨著全球變暖,這種天氣模式越發繁多,腦炎也成為更多人的公敵。

四、鼠疫

鼠疫,也叫做黑死病,世界上曾發生三次大流行

鼠疫,也叫做黑死病。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傳染病 ,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痛、出血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本 病遠在2000年前即有記載。世界上曾發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發生在公 元6世紀,從地中海地區傳入歐洲,死亡近1億人;第二次發生在14世紀 ,波及歐、亞、非;第三次是18世紀,傳播32個國家。14世紀大流行時波及中國。

美國熱帶醫學雜志報道,全球氣候異常,墨西哥州冬天和春天的濕度大於往年,這樣有利於嚙齒動物食物資源的生長,跳蚤的生存和繁殖 也很盛行,因此導致該州發生鼠疫的個案今年增加了60 %。

五、霍亂

霍亂是一種水傳疾病,因飲用了被細菌,霍亂弧菌污染的水和食物沾染上的

霍亂(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輕 重不一,輕者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劇烈吐瀉大量米泔水樣排泄物,並引 起嚴重脫水、酸鹼失衡、周圍循環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霍亂是一種水傳疾病,因飲用了被細菌,霍亂弧菌污染的水和食物沾染上的。世界衛生組織將霍亂的蔓延與海水表面溫度、海平面上升和 南部厄爾尼諾現象聯系起來。

美國環保署解釋道:藻類迅速繁殖,伴隨著霍亂滋生,溫度升高日益頻繁。在溫度高的水裡,攜帶霍亂病菌的浮游動物也增長迅速。

4. 多地爆發「登革熱」疫情!身體出現3種症狀,及時去醫院

如果問如何安度炎夏?多數答案都圍繞著防暑防曬打轉,可能沒幾個人真的重視「防蚊」這件事。

但是,有一種急性傳染病,就是因蚊蟲而生,那就是「登革熱」,由登革熱病毒經伊蚊(俗稱花紋或者花斑蚊)叮咬傳播。

每年7-9月,是登革熱的高發期,目前正在東南亞地區集中暴發。

2019年年初以來,菲律賓已有至少450人因感染登革熱死亡;截止7月7日,寮國全境超過1.4萬人確診感染登革熱,31人死亡;馬來西亞93人死於登革熱;泰國已有30人因感染登革熱死亡。

東南亞是熱門 旅遊 地區,這不,據《浙江老年報》報道,近日,杭州有一家六口,去了趟柬埔寨遊玩回來,其中5人陸續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到醫院繼續治療!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數為5-9天,主要以發熱、皮疹、全身疼痛為症狀。

(1)突發高熱

24小時內體溫升高到39℃-40℃,體溫常持續一周不退,伴有頭痛、眼眶痛、肌肉骨關節疼痛;可能伴有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2)皮疹

發病5-7日後,可出現紅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數病人有淺表淋巴結腫大;皮疹分布於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多有癢感。

(3)出血

部分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如鼻出血、嘔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

如果從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旅遊 歸來,一旦出現以上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導致並發症。

目前,全世界並無有效的疫苗預防登革熱,防控的關鍵是滅蚊,以及避免被蚊子尤其是伊蚊叮咬,尤其到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旅遊 ,要充分做好防蚊措施:

1)盡量穿長袖長褲,減少皮膚裸露,並在皮膚裸露部分塗上防蚊葯物;

2)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久留,避免伊蚊頻繁出沒時段,如日落時前後2小時;

3)盡量不要劇烈運動,以免身體過多分泌乳酸而招惹蚊子;

4)入住門窗能夠緊閉、有良好防蚊紗窗、有空調的酒店房間;

5)睡前清除室內蚊子,睡覺時盡量使用蚊帳或防蚊劑。

最後要提醒大家:

老人、嬰幼兒、營養不良者、肥胖者等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防蚊蟲;「三高」、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潰瘍、哮喘、慢阻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人群,也要多加註意。

#夏季 養生 正當時# #登革熱#

5. 登革熱會死人嗎

會。

一些國家局部地區疫情嚴重,衛生部門正緊急行動進行防控,政府公布數據如下:

1、越南衛生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越南登革熱病例已近8.8萬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至少6名患者死亡。疫情仍繼續在南部地區擴大蔓延。

2、據寮國衛生部報告,從2019年年初至7月7日,全國有超過1.4萬人確診感染登革熱,其中31人死亡。寮國的疫情主要集中在首都萬象和南部省份。

3、在菲律賓,2019年以來登革熱在該國中部和南部多個地區集中暴發。官方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上半年菲全國已報告超過10.6萬例登革熱病例,同比增長85%,其中至少450人死亡。

4、馬來西亞2019年上半年登革熱病例已累計超6.2萬例,較去年同期增加92.4%,其中93人死於登革熱,較去年同期的53人也增加了75%。

5、此外,新加坡2019年的登革熱病例也急速上升,從年初到7月13日就已累計報告病例7374例,超過去年全年病例數的兩倍以上。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經蚊子傳播的熱帶流行病。患者一般在感染後3天至14天發作,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

登革熱這種由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已經是全球需要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以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印度、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等較為嚴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25億人口的健康受到威脅,每年約有5000萬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其中約50萬人為登革出血熱。

(5)印尼每年多少登革熱擴展閱讀:

溫度越高病毒傳播力越強

「溫度是影響白紋伊蚊對登革病毒媒介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登革病毒可以在白紋伊蚊體內生長繁殖;而在較高溫度下,病毒加速增值、外潛伏期更短。研究為溫度調控登革病毒在蚊媒體內的感染播散提供了實驗依據,也為蚊媒傳染病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新的考量因素。」陳曉光教授指出。

有意思的是,一旦溫度達到33℃,因為乾燥等原因,大多數白紋伊蚊在培養箱中就無法存活到14天,因此實驗時不得不將最高梯度的溫度下降到32℃。與蚊子對溫度的不耐受相比,病毒顯然更為適應高溫。預實驗發現,在這個區間的溫度下,病毒最容易感染蚊子,並最快到達蚊蟲唾液腺形成傳播。登革熱病毒這種黃病毒之所以能夠感染人,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恆溫37℃的人體環境。溫度遞減,病毒的感染和傳播率也會遞減。

6. 登革熱的死亡率是多少

登革熱是一種古而不老的傳染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最早記錄的登革熱發生在1779年,在印尼雅加達、埃及開羅及美國費城爆發流行。現已查明它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地區性流行的急性傳染病,在我國肆虐已有一個多世紀,近年仍有流行的勢頭。每逢夏秋季節,便是登革熱作惡之時。

令人痛不欲生的斷骨熱

「雖然你沒有因為它而死掉,但是還不如死掉的好。」一位研究登革熱的專家古博勒(Duane Gubler)曾如是說。他曾經3次不幸染上登革熱,第一次染上登革熱的時候,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星期,高燒、四肢關節肌肉疼痛難忍,全身骨頭像斷了似的——他深刻地「領教」了綽號為「斷骨熱」的登革熱的厲害——那種生不如死的滋味!

登革熱的病名源於西班牙語,是形容患者由於發高燒、關節疼痛導致走路時步履蹣跚、步態造作誇張,頗像當年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走起路來那裝腔作勢的樣子,故又稱「公子熱」。亦有根據其症狀稱為「關節熱」或「碎骨熱」的。在人類對該病有所認識的近一個世紀之後,於1869年,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正式將其命名為「登革熱」。現在登革熱的死亡率一般在0.1%左右。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登革熱死亡率可以高達15%,甚至30%~40%。

所有典型登革熱患者均有發熱症狀,起病急,先是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攝氏度。一般持續5~7天,然後驟降至正常。部分病例於第3~5天體溫降至正常,1天後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型熱。發熱時伴全身症狀,如頭痛、腰痛,尤其骨、關節疼痛劇烈,好像骨頭都斷了一樣。一些患者可有食慾下降、惡心、嘔吐、腹瀉。患者在病後3~6天可出現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全身、四肢、軀乾和頭面部,持續5~7天。近半數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血尿等。患者多有淺表淋巴結腫大。

有的患者可表現為登革出血熱。這些患者在開始時的2~5天與典型登革熱沒什麼區別。但就在退熱前後的24小時,病情突然加重,皮膚變冷、脈速、昏睡或煩躁、出汗,淤斑常見於四肢、軀干或其他部位。嚴重者出現消化道或其他器官出血、肝腫大,血壓進行性下降,如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即進入休克狀態,可於短期內死亡。如僅有出血,稱為登革出血熱;若同時有休克,稱為登革休克綜合征。

瘧疾的窮親戚

「它是瘧疾的窮親戚。」一位國外醫學專家如是形容登革熱,這主要是由於登革熱的爆發地點大多在東南亞、印度、西太平洋和南美洲等一些經濟較落後的地區。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瘧疾也是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兩種疾病似乎都與貧窮有不解之緣,與惡劣的衛生條件很有關系。

登革熱以前只有零星的爆發,近年發病的趨勢正在上升。在20世紀的50~70年代,登革熱的流行只局限於少數國家。80年代登革熱已襲擊非洲、美洲、地中海東部、西太平洋和東南亞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2/5的人口受到這種疾病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收到大約50萬份登革熱病例報告,但是,據估計每年有5000萬人感染登革熱。在住院病例中,90%的患者是15歲以下的兒童,平均死亡率為5%。因此,它是僅次於瘧疾的重要熱帶病。

登革熱流行多為突然發生,不少國家在本病消匿十餘年之後突然發生流行,令人措手不及。早在1873年,我國廈門曾發生過登革熱。1928~1929年,在廣州、廈門、杭州、寧波、上海、台灣和香港等地流行。1940年,本病在上海至南通廣大地區流行。1942~1945年,本病流行更加嚴重,不僅流行於沿海地區,甚至蔓延到內地如漢口等地。1978年5月廣東佛山市石灣鎮首先發生登革熱,疫情迅速向四周蔓延。2002年夏天廣州出現登革熱流行,有1000多人發病。連北京等北方城市也有病例發生,曾經一度惹得人心惶惶。由於本病可通過現代化交通工具遠距離傳播,故在交通沿線及對外開放的城鎮往往首當其沖。

都是花蚊子惹的禍

登革熱通過蚊蟲(伊蚊)的叮咬吸血傳播。伊蚊吸血後10天即開始有傳播能力,其傳染期最長可達174天。現已查明,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是兩種花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

「埃及伊蚊」是深褐或暗黑而具有銀白花斑的花蚊子,它廣泛分布在全球熱帶地區,但也擴展到亞熱帶地區。雌蚊白天產卵,早晨和傍晚四處活動。在叮咬了某個染毒個體後,花蚊子有時想「換換口味」,改換叮咬對象,這樣就直接把病毒傳給了後者;或病毒在唾液腺中繁殖8~10天後再吸血時傳播病毒。被感染的蚊子可終生保持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能力,甚至可經卵遺傳給後代。這些事實可解釋登革熱突然爆發的原因。埃及伊蚊在我國的分布很局限,主要分布在海南,其次是廣東和廣西。埃及伊蚊廣泛地滋生在住宅區的各類人工和植物容器積水中。而在我國,它還可滋生在室內的飲用水缸積水中,其次是戶內外積聚雨水的缸罐中,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

「白紋伊蚊」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也稱花蚊子。它的原發地是東南亞和亞洲溫帶地區,後擴散到夏威夷,南達澳大利亞,西至非洲的索馬里和馬達加斯加,近年來白紋伊蚊也被動地擴散到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由於白紋伊蚊不僅是登革熱的重要媒介,而且與多種蟲媒病毒病有關,因而被稱為「亞洲虎蚊」。白紋伊蚊被帶到美洲,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醫學昆蟲事件。白紋伊蚊也是白晝活動、兇猛吸血的蚊蟲,雌蚊非常活躍而且喜好人血,只要人走近白紋伊蚊的滋生或棲息地,很快就會惹來雌蚊吸血。它們多在室外吸血攻擊人,但也會侵入室內吸血。白紋伊蚊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積水中滋生,如花盆、缸罐、竹筒、樹洞等。在我國南方,幾乎所有能夠積聚雨水的物件都可能滋生白紋伊蚊。奇怪的是,廢舊輪胎積水是白紋伊蚊最喜好的滋生場所之一。

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是蚊子叮吸人血、交配繁衍的「快樂時光」,也正是人們飽受登革熱肆虐的苦難之時。

沒有特效葯 防蚊滅蚊是關鍵

目前尚無治療及預防登革熱的特效葯物和疫苗,臨床一般採取對症治療。急性期應卧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在有防蚊設備的病室中隔離到完全退熱為止,不宜過早下地活動,以防病情加重。高熱應以物理降溫為主,解熱鎮痛劑對本病退熱不理想,應謹慎使用。對中毒症狀嚴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於大汗或腹瀉者應鼓勵患者口服補液,對頻繁嘔吐、不能進食或有脫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應及時靜脈輸液,但應高度警惕輸液反應致使病情加重。有出血傾向者可用止血葯物。休克病例應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

許多時候,登革熱是一種「進口」的傳染病。到國外疫區旅遊、公幹,都有可能把登革熱帶回來。來自疫區的交通工具、集裝箱也會讓蚊子「走私」進來。必要時可實施對有關入境人員進行檢疫和對交通工具進行滅蚊處理。由於登革熱有兩周的潛伏期,患者在此期間沒有任何症狀,這給口岸檢疫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急性患者是登革熱的主要傳染源,要求做到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就地治療。隔離室應有防蚊設施,如紗窗、紗門、蚊帳。在患者較多的疫區,衛生部門要派出醫療隊劃片就地設置臨時隔離治療點,盡量減少遠途就醫。對疫點、疫區內不明發熱患者做好病家訪視,接觸者要進行15天醫學觀察。對疫點、疫區必須進行室內外緊急殺滅成蚊工作,尤其要做好流行區內醫院和學校范圍內的滅蚊工作,在滅蚊的同時採取各種措施消滅蚊媒滋生地。

流行期間,使用殺蟲劑殺滅室內外成蚊是必需的和緊急的方法。室內可以採用紙煙劑、塊煙劑熏殺成蚊或噴灑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需要到登革熱流行的國家和地區時,可用驅蚊劑塗抹在暴露的皮膚上,噴灑在衣領、襪子等處以防止蚊蟲的叮咬。
卟小心幫伱答孓,對卟起。

7. 登革熱是什麼病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登革熱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播,截止到2019年10月還沒有疫苗可預防。

其潛伏期通常約5天-7天,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等特點。由於本病系由蚊子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



(7)印尼每年多少登革熱擴展閱讀

預防:

1,管理感染源

地方性流行區或可能流行地區要做好登革熱疫情監測預報工作,早發現,早診斷,及時隔離治療。應盡快進行特異性實驗室檢查,識別輕型患者。

對可疑患者應進行醫學觀察,患者應隔離在有紗窗紗門的病室內,隔離時間應不少於5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

2,切斷傳播途徑

防蚊、滅蚊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衛生環境,消滅伊蚊滋生地,清理積水。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

8. 游馬爾地夫染登革熱 三人確診

目前登革熱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列為第一級注意之國家包括: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

國內近期發生旅行團於馬爾地夫群聚感染登革熱事件,天氣逐漸轉熱,病媒蚊活躍度增加,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入境及返國後兩周內,如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盡速就醫,就醫時應告知旅遊史,以利醫師早期診斷、通報及治療。

旅行團游馬爾地夫三人感染登革熱

疾管署表示,該旅行團共110人於3月底至4月初前往馬爾地夫旅遊,有3人返國後確診感染登革熱。其中兩人於當地即出現發燒、頭痛及肌肉痛等症狀,返國時遭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另一位則於返國後2天發病。3人經就醫通報,陸續於4月8日至12日確診,目前皆已康復。衛生單位亦持續追蹤該旅行團其他團員,3名個案之住家及活動地周邊疫情調查、孳生源清除及衛教等防治工作皆已完成,將持續社區監測至5月9日止。

今年病例增加 較往年同期多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我國今年截至4月15日累計106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0年同期最高,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34例、越南26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各12例為多。目前多數東南亞國家累計病例皆高於去年同期,疫情較去年嚴重;至於馬爾地夫疫情,截至今年4月初累計近1,500例,亦高於近三年同期。

前往疫區旅遊需注意 防蚊措施要做好

目前登革熱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列為第一級注意之國家包括: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皮膚 *** 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葯劑、居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房舍等;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此外,民眾平時應落實室內、外環境整頓及孳生源清除,以降低國內疫情風險。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 /beauty/article/41928 關鍵字:疾病管制署, 馬爾地夫, 旅行, 登革熱, 發燒, 肌肉痛

閱讀全文

與印尼每年多少登革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