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與印度尼西亞有什麼關系嗎
首先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是亞洲國家,印度在南亞,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兩國離得很近,文化歷史淵源卻相差甚遠,不過,印度人喜歡去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人也喜歡去印度,兩國關系非常友好,據報道印度尼西亞想從印度購買世界上最先進的地對空導彈和YD(YD是印度的縮寫字母)系列魚雷,由此可見在軍事上印度與印度尼西亞的交往十分的密切。
印度是文明古國,印度尼西亞是殖民國家兩國的互補性使得兩國曾經一度考慮合並,但終究印度尼西亞變卦使得合並成為空談。
拓展資料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❷ 「印度」跟「印尼」是一個地方么
不是
印尼就是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萬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陸地面積為1,904,443平方公里,素稱千島之國。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
印度,印度共和國,別稱:婆羅多。印度位於位於南亞次大陸,北鄰中國、尼泊爾和不丹,西北部是巴基斯坦,東北部和東部同緬甸和孟加拉國接壤,南瀕印度洋,西部和東部分別瀕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❸ 印尼在古代的稱呼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中國古稱:爪哇 / 三佛齊
來源:爪哇和三佛齊都是印度尼西亞最著名的古國。Indonesia,希臘語中「大海上的群島」,意為「千島之國」。
❹ 中國古代稱印尼什麼
在二十世紀之前從來不存在一個叫印尼的國家,它是戰後由原荷蘭亞洲殖民地整合而成的。古代組成現代印尼的眾多島嶼也從未統一過,在不同歷史時期占據其中部分島嶼的有室利佛逝、三佛齊、爪哇國等等,不過嚴格來說都不算印尼的前身。
❺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有「印度」倆字,還有印尼,他們啥關系,有著怎樣的區別
印度,是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發源地。
印尼簡稱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❻ 史前四大文明是哪四個和類型
根達亞文明,米索不達亞文明,穆里亞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
阿特蘭蒂斯文明
大西洲國王波塞冬一統大西洲廣大地區,其兒子Atlas繼承王位後征服了整個中美洲,建立起了強大的「阿特蘭蒂斯帝國」。帝國進攻地中海地區,整個地中海及其西非和西歐均屬於阿特蘭蒂斯帝國的殖民地。阿特拉斯統治時期,人類社會進入農耕社會,銅器和青銅器隨即出現,船舶和貿易獲得空前發展。羲和帝國完善發達的繩結文體系,給阿特蘭蒂斯帝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帝國文明吸納了繩結文的特點,創建了神奇的瑪雅象形文字。這時期的繩結文字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三維或是多維的空間圖形符號。多個繩結組成固定的符號,在與另一些繩結符號組成代表特定意義的文字元號。這些繩結形狀多為象形符號,也有會意指示性符號,這些符號多為描述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大多為地理、山川、天文、星河、動植物等形象。阿特蘭蒂斯獲取這樣的文字之後,將其刻畫在平面上,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平面文字元號。因此瑪雅文的秘密,根據這些原理,是很容易被解讀的。阿特蘭蒂斯帝國被其它各國稱為勾芒之國。「勾芒」,是指立春時節東方天空那顆最為明亮的星星,這里足見阿特蘭蒂斯帝國的強大影響力。
利莫里亞文明
大洋洲的利莫里亞大陸之上,同樣也發生著部族戰爭。這群人類是來自中原的百越族和黎母後裔部族,這些部族與南亞一帶的矮人族混血雜居,少部分矮人族被同化,大多被殺戮或融合。矮人族的另一隻早在數千萬年前就經由印度輾轉去了非洲叢林。遠古的非洲叢林居多,人類發展更為緩慢和遲鈍。Lemuria,即利莫里亞最終統一了大洋洲,建立起來強大的「利莫里亞帝國」。帝國有語言而無文字。帝國勢力迅速席捲瀛洲大陸,與羲和帝國發生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爭霸戰。大約西元前13000年左右,利莫里亞帝國與羲和帝國達成和平協議,印度尼西亞陸地、澳洲大陸和紐西蘭陸地屬於利莫里亞帝國;菲律賓大陸及東南各個瀛洲陸塊均屬於羲和帝國。自此兩國一衣帶水,相互往來密切,貿易十分發達。利莫里亞帝國中心在現在的印度尼西亞以南的科科斯群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以西以北一帶。利莫里亞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塊陸地,卻是資源和物產豐富,適合發展農業。利莫里亞人主要居住在利莫里亞大陸上。澳大利亞大陸和印度尼西亞群島,在早期的地理環境中,屬於叢林或草原。澳大利亞大陸是目前地理地表岀露地質年代最為古老的陸地,即盤古大陸形成時即有的古太平洋地殼——太古代克拉通地盾。盤古大陸形成於25億年前,而該陸地主要形成於29.4-26.3億前。這片大陸曾經在73,500年前遭遇印尼蘇門答臘島火山群大爆發,亞洲南部、整個印度和南洋地區人類一度遭遇滅頂之災。在加羅林群島的南瑪塔爾,距離新幾內亞東北約二十公里處,由98座人工島和附屬建築物組成了氣勢恢宏的文明遺跡。玄武岩構造而成的遠古城垣、宮殿、神廟和居民區。島嶼間發達的運河顯示出南瑪塔爾曾經的繁華。這個港口正是西元前12000年前利莫里亞人與穆里亞人貿易往來的重要城市。利莫里亞帝國軍隊向北征服了印度和中南半島沿海岸各個部族,使之成為帝國殖民地。
穆里亞文明
瀛洲大陸上各個部族同樣發生戰爭,羲和國原本一直是女王繼承青帝。直到一位傑出的英雄般人物出現,改變了整個「穆里亞大陸」——即姆大陸的命運。這位英雄叫「俊」,他英勇善戰,平定和征服了許多部族,最後成為「羲和國」公主的丈夫。為了一統穆里亞大陸,羲和公主將青帝之位讓給俊,從此羲和國帝王被稱為「帝俊」。帝俊繼承首領之後,很快就統一了整個穆里亞大陸和各個島嶼。穆里亞大陸分為十大塊,帝俊將其分封給兒孫,在穆里亞大陸上建立起了「十日國」。羲和帝國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帝國。帝國之間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和繁忙。羲和帝國同樣派軍隊征服了中原沿海一帶各個部族,使之成為羲和帝國殖民地。羲和帝國軍隊同時也攻佔了南美洲海岸,並在南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羲和帝國與阿特蘭蒂斯帝國貿易往來十分繁忙,彼此文化相互影響。
神農文明
中原的神農帝國屬於赤帝後裔的一支神農氏部族所建立的。赤帝在現在的廣州一帶建立了南交國。赤帝部族大多分化形成百越族。大約4萬年前,燧皇玄女時期,中原玄女族迅速發展起來,在昆侖山河與天山之間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維-吾-爾帝國,玄女族維-吾-爾帝國一度引領中原,成為中原最為古老的原始文明帝國。大約西元前12,000年,玄女族首領發明陶文和天乾地支,中原人類進入新的文明時期。此時生活在長江流域的神農氏部族吸納了新的玄女族文化,並在農業上獲得飛速發展,很快統一了赤帝各個部族,自稱赤帝。神農部族迅速成為中原各個部族最為強大的族群。此時中原大陸沿海一帶被羲和帝國攻佔,中原人退守中原腹地數百年。這才有後來東夷南蠻的說法。神農氏部族迅速取代玄女部族成為中原霸主,中原的黃帝部族臣服神農。北方黑帝部族後裔被迫向漠北和東北後退,這些黑帝部族最終演化成為中國古代的北方民族。神農氏部族首領赤帝,又稱炎帝,被稱之為炎皇。炎皇建立的神農帝國北起漠北南至嶺南,西至昆侖東至泰山。此時昆侖山腹地族群分化更加復雜:玄女族居於昆侖,被神農族驅趕進入西藏和西域,玄女族進入中亞,與西方的雅利安人——即塞族人發生融合,最終演化為中國古代西域各個民族。神農帝國是一個封閉的大陸性帝國。這也是一個唯一沒有建立殖民地的帝國。神農帝國與各國的往來十分稀少,帝國文明交互往來的歷史遺跡僅能從神話故事和《山海經》中尋找到蛛絲馬跡。
❼ 印度和印尼是兩個國家嗎兩個全稱是什麼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從來就是兩個國家,在15世紀以前印度的文化對印度尼西亞影響很大,印度尼西亞名字是歐洲殖民者起的。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面積2974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83千米。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7)印尼是怎麼稱呼四大文明擴展閱讀: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尼前身為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1963年收復了被荷蘭侵佔的西伊里安。
印尼人口近2.64億(2017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❽ 印度、印度尼西亞、印尼的區別
印度是一個國家,而印度尼西亞和印尼是同一個國家;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8)印尼是怎麼稱呼四大文明擴展閱讀:
一、印度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二、印度尼西亞位置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參考資料:網路-印度網路-印度尼西亞
❾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區別
不是同一個國家,所以在任何方面都有區別。
在國土面積,經濟實力,民族與信仰,飲食習慣都不一樣。有個關於印度的笑話,說有印度人認為印度的地盤西到巴基斯坦、東到新幾內亞島(也稱伊里安島)。巴基斯坦曾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這一點還能說得通。新幾內亞島分屬於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印度沒什麼關系。之所以鬧出笑話,是因為印度尼西亞的國名帶有「印度」二字,有的印度人就認為印度尼西亞屬於印度。印度尼西亞在地理上有一個著名的標簽—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為千島之國或萬島之國。印度尼西亞這個地名還不是印度尼西亞人發明的,而是被一個德國的學者民族學家巴斯蒂安叫響的。總結一下,印度尼西亞與印度,都是殖民者對東方殖民地的稱呼,兩者相隔千里,並沒有直接關系。
印度尼西亞
❿ 印度、印度尼西亞、印尼的區別
印尼和印度尼西亞是同一個國家,印尼是印度尼西亞的簡稱。印度和印尼是兩個國家。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
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10)印尼是怎麼稱呼四大文明擴展閱讀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 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
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