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寄居蟹怎麼養
寄居蟹又稱為蝦怪「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於它常常吃掉貝類等軟體動物,把人家的殼占為己有。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通常能在沙灘和海邊的岩石縫里找到它,有時還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隨著它的長大,他會換不同的殼用來寄居。
飼養前准備工作
首次飼養用鹽溫水替它們浸個1-2分鍾的海水浴,清除寄生蟲或虱類生物,並且擺放水盆,遮蔽物和鋪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鈣鹽(它們會直接從沙上攝取所需鹽份)。新蟹通常會鑽到沙中幾天至數星期以適應新環境,這時候它們可能不太活躍或不進食,等它們熟悉你家的沙子,這時不要把它們放在手上,減少干擾它,要放在一些比較暗及靜的地方,維持每天更換食物及適當溫濕度。
陽光、通風和隱藏物
盡可以找比較接近窗邊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於要到陽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較低處,缸的最高緣正好在窗戶的最下緣。布置要多一點隱蔽物,尤其是小屋,以配合它們的習性。 寄居蟹是非常膽小的,而小屋可以令它們覺得安全,它們本身也十分喜愛日間在屋內休息。
飼養缸的選擇
飼養缸可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寄居蟹居住,可選用塑膠或玻璃箱。塑膠箱附有蓋子及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逃走,蓋子上有孔,有適當的通氣性,加上蓋子可緊緊地關閉,能夠保溫和保濕。
飼養缸環境搭建
飼養缸內要鋪底沙讓它們能有適合的地方躲藏脫殼,缸內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內個體體高1至2倍(最少5-7cm),而沙的粗度大約2-3mm,太幼的沙會攝入殼內,太粗的會令它們蛻皮後不能返回沙面。要有空間布置隱蔽物和水盆,及足夠給它們走動。如想飼養缸的空間變得更大,可在飼養缸內放些攀爬物或流木供它們攀爬。
大小不同的個體分開飼養
不同大小的個體在同一飼養缸內,如同時飼養大個體和小個體,應小心留意大個體會否攻擊小個體,如出現這情況,請分開飼養。
後備缸的准備
如飼養太多陸寄居蟹(1呎缸有6隻以上),應准備1-2 個後備飼養缸,作為蛻皮中的陸居蟹的避難所。例如當發現某個體出現蛻皮的先兆,這樣便可以把它們放在另一個飼養缸里。另外,後備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壓力而自割的個體的治療室。
清洗注意事項
清潔劑對陸寄居蟹來說毒性是十分強的,所以清洗飼養缸時絕對不要使用洗潔精、鹼液等清潔劑。夏天細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頻密一些,冬天則不用清洗得那麼頻密。平均每2-3個月清洗一次。若發現有異味或昆蟲時,則應盡快清洗飼養缸。在進行清洗前要注意飼養缸內有沒有陸寄居蟹個體失蹤了。如有個體失蹤,便表示有個體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將要蛻皮,這時便要中止清洗飼養缸。准備一個塑膠缸,讓寄居蟹在加鈣鹽的暖水裡浸浴,水深為螺殼的同等高度。浸浴時我們把螺殼口面向上,放它們入水中,讓它們在水中步行1~2分鍾便把它們拿起。
溫度和濕度
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的,溫度適宜維持在攝氏20-30度,當處於15度時,動作會開始緩慢,10度以下更會死亡。可用熱毯或用紫外光燈把飼養缸維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鰓呼吸的,濕度低時,它們便不能呼吸,請維持濕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鈣鹽的水(不要給含有氯氣的自來水)作手動噴霧2-3次。
喂飼時間
食物陸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動物,最好在晚上十時後喂飼。每天更換食物,陸寄居蟹平時會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機物質果腹,可用米飯、麵包屑、蛋、蔬果、魚飼料等喂飼。另外它對玉米和爆谷也特別喜愛。如蛻皮後可以給它們多些鈣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殼、熟蝦(連殼)等的食物。不要給它們吃蔥類、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劑或添加劑的加工食物、糖類、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蟲效果的食物、含殺蟲效果的蔬菜植物。
食用水的選擇
食用水可用礦泉水、蒸餾水或涼開水,不要給含有氯氣的自來水,陸寄居蟹是利用鰓部呼吸,而含有氯氣的水會傷害它們的健康。需用2個水盆分別放淡水(供飲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為100ml : 3g (約500ml道地綠茶空樽 : 2茶匙)。
換殼特性
貝殼寄居蟹天生有換殼特性,將不同大小的新殼放在飼養缸大概三個月至半年左右,可愛的寄居蟹就會轉用新殼。當陸寄居蟹身體不斷長大,貝殼變得不合適,狹窄或殘破時便需要換殼。第一次買新殼時,需用溫水加鈣鹽洗滌約十分鍾。如它不換新殼,則可能表示現在的貝殼仍合適。
脫離螺殼
如它們突然脫離螺殼,請立即准備幾個螺殼,然後浸在暖水中。另外向裸體中的陸寄居蟹作噴霧,或給它一個海水浴約1分鍾 (應該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後把它和先前的螺殼一起放進鞋箱內 (如果沒有的話,找一個普通盒子、箱子也可),蓋上蓋子後內里便會變成漆黑一片。跟著,維持這個狀況。1~2個小時後打開蓋子看看,如果還是繼續裸體的話,便再等1~2個小時。
蛻皮
陸寄居蟹要成長,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進行蛻皮。「蛻皮」和「換殼(更換螺殼)」不是同一種狀態。「蛻皮」是指陸寄居蟹脫下身體的舊甲殼,而肌肉組織會長大並逐漸變硬,形成新甲殼。「換殼(更換螺殼)」是指陸寄居蟹從背著的螺殼爬出來,再移到並進入另一個空的螺殼里。當發現它活動量減少,並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斷地重覆挖掘底沙躲藏,這便是蛻皮前的徵兆。蛻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時數星期至一個月,視乎個別情況。陸寄居蟹所蛻出來的舊殼不要拿走,因為這是重新補充所需鈣質的重要來源。陸寄居蟹在蛻皮期間會變得很脆弱,如蛻皮失敗往往會引致死亡,暫時不要拿它們上手玩或觀察,以免干擾了它們尋找適當的位置預備蛻皮。同時把它隔離,以免受同伴干擾而造成蛻皮失敗。注意隔離缸最少必須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夠深度的沙。
蛻皮後的另一個變化便是體色變化。有些個體在蛻皮後體色會變得較淺色,有些則會變得較深色。體色變化主要是和它們在蛻皮前所進食的食物有關,一般來說,吃含有胡蘿卜素較多食物的個體,體色會漸漸變得鮮艷。但體色變化也有可能與氣溫、濕度和
其他環境因素有關,所以陸寄居蟹在每次脫殼後它們的體色也會有些微的變化。而即使同一品種的陸寄居蟹也會因為棲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色。陸寄居蟹是非常膽怯和神經質的生物,對四周的環境警性很高,貼背景紙或魔術鏡紙,這便可好好地觀察它們在飼養缸內的活動。
『貳』 寄居蟹怎麼養
寄居蟹又稱蝦怪「白住房」、「干住屋」,是由於它常常吃掉貝類等軟體動物,把人家的殼占為己有。隨著它長大,它會換不同的殼用來寄居。那麼,寄居蟹怎麼養呢?寄居蟹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養殖寄居蟹需要注意哪些?
寄居蟹怎麼養
1、溫度:溫度不低於華氏70度,不高於78度。
2、濕度:相對濕度70%,絕對濕度大約50%,但多數濕度計度的是相對濕度。寄居蟹喜濕潤,但是濕潤不等於悶熱,一定要注意通風,切記不可將飼養箱密閉。
3、墊材:石頭、沙子之類的東西。寄居蟹是晝伏夜出的生物 白天它一般躲藏在沙子、石縫中,要讓寄居蟹感覺到自己安全,不然它很有可能在興奮狀態下自殺或者自殘! 選用的墊材要干凈、環保,應該消毒撂幾天,讓里邊的寄生蟲和一些有毒物質揮發殺滅。
4、寄居蟹多隻一起養:建議買2隻以上,如果缸子小就不要養太多,2、3隻也就夠了。
5、寄居蟹環境衛生:寄居蟹是腐生動物,周圍環境太臟了會導致寄居蟹生病的,細菌增生、寄生蟲增生等。
6、寄居蟹是甲殼動物:它的殼是不會隨著身體長大的 它需要蛻皮! 蛻皮時要離開它天天呆的殼,它需要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如果幾只養在一起的話把不要蛻皮的挪開,避免寄居蟹蛻皮的時候被其它寄居蟹攻擊。寄居蟹的殼基本上是1年左右換一次,雖然它的殼是天天換,但是相同大小的貝殼,它也有可能換來換去,如果幾只在一起的話 也有可能互相換換。
7、寄居蟹的食物:寄居蟹吃的東西很少。在海邊生存的寄居蟹就是以死魚殘骸以及被海浪打上來的浮藻等等為食的,寄居蟹比較喜歡吃味道比較大的東西像帶有魚腥、魚臭的,但是不要給寄居蟹喂酸性的東西,常期喂的話 寄居蟹可能會得軟骨病;也不能喂寄居蟹奶製品,寄居蟹會無法消化而死亡;還要注意營養均衡。
8、海水:寄居蟹吃的食物中大部分是水的,水不能用自來水,里邊的化學物質會殺死寄居蟹的。寄居蟹喝的水當然最好是海水,沒海水切記不能在水中加食鹽,因為我們吃的鹽中是有碘的,碘對寄居蟹來說 就是毒。水也要經常換的 食物也是。
9、洗澡:寄居蟹每星期都需要洗澡,洗澡是非常必要的,這使它們的鰓保次濕潤。因為寄居蟹是用鰓呼吸的,它的鰓要經常保持著濕潤狀態,原因是為了讓氧氣能溶解到鰓表面上的水中 然後與鰓上的毛細血管進行空氣交換,水中不能有一點氯,溫度應是室溫的,不能明顯的高於或低於室溫。
給寄居蟹洗澡:把寄居蟹底朝天放到盆里,等它出來水就會流進殼里,沖掉身上的污垢。洗澡後讓它們自由爬行或奔跑幾分鍾後,把它們從盆取出,滴干水,讓他們四處走動弄乾自己。找一個鞋盒子在裡面鋪上紙巾 然後把幹了的寄居蟹放回飼養箱寄居蟹洗澡的時候,你要清理寄居蟹的飼養箱。把臟東西取出,把殼里的沙子倒掉,盤子里放好食物。
寄居蟹吃什麼
常見的寄居蟹可分為三大類:活額寄居蟹科、寄居蟹科和陸寄居蟹科。
由於寄居蟹食性很雜,是雜食性的動物,它們被稱為海邊的清道夫,從藻類、食物殘渣到寄生蟲無所不食,對家庭養魚愛好者來說,在水族箱里放一兩只寄居蟹會起到清潔工的作用。寄居蟹的壽命一般為2~5年,但是在良好的飼養環境下,經常可以活到20~30年,有記錄記載最長的活過了70年。
那麼,寄居蟹能吃哪些東西呢?
水果類:蘋果、椰子肉、芒果、梨、蜜瓜、火龍果、林柿、西瓜、香蕉、桃。
蔬菜類:紅蘿卜(熟)、莫絲、白蘿卜(熟)、捲心菜、馬鈴薯、番茄、番薯、水草、菠菜。
肉類:碎魚肉、蜆肉或小蝦肉等、蟹柳(熟)、魚肉、罐裝狗糧、雞肉腸(犬用)、雞肉雞骨、香腸(熟)。
其他:爆米花、熟蝦(連殼) 、麵包、岩鹽、白飯、餅干、蛋殼、蜂蜜、蘑菇、燒魚干(犬用)。
雜食:除了酸性食物和奶製品。
養殖寄居蟹注意事項
寄居蟹以螺殼為寄體,平時負殼爬行,受到驚嚇會立即將身體縮入螺殼內。隨著蟹體的逐漸長大,寄居蟹會尋找新的殼體換殼,已知的寄居蟹品種有幾十種,在我國沿海較常見的品種有方腕寄居蟹和櫛螯寄居蟹。方腕寄居蟹比櫛螯寄居蟹體形稍大,寄居的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厘米以上。
飼養寄居蟹可用魚缸或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鋪滿砂石,砌成斜坡狀。調好0.4-0.5%濃度的鹽水,淹至斜坡1/3-1/4處,有條件的話還可裝一個小型過濾器。
寄居蟹可喂其碎魚肉、蜆肉或小蝦肉等,食物應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時清理,以免污染水質。夏天每星期要換水1/3,冬天換水時間可稍長一些。
『叄』 寄居蟹怎麼養
飼養手冊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囖~
1. 飼養前
首次飼養請用鹽溫水替它們浸個1-2分鍾的海水浴,清除寄生蟲或虱類生物,並且擺放水盆,遮蔽物和鋪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鈣鹽(它們會直接從沙上攝取所需鹽份)。新蟹通常會鑽到沙中幾天至數星期以適應新環境,這時候它們可能不太活躍或不進食,等它們熟悉你家的沙子,這時不要把它們放在手上,減少干擾它,要放在一些比較暗及靜的地方,維持每天更換食物及適當溫濕度。
2. 陽光、通風 、隱藏物
盡可以找比較接近窗邊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於要到陽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較低處,缸的最高緣正好在窗戶的最下緣。布置要多一點隱蔽物,尤其是小屋,以配合它們的習性。 寄居蟹是非常膽小的,而小屋可以令它們覺得安全,它們本身也十分喜愛日間在屋內休息。
3. 飼養缸
飼養缸可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寄居蟹居住,可選用塑膠或玻璃箱。塑膠箱附有蓋子及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逃走,蓋子上有孔,有適當的通氣性,加上蓋子可緊緊地關閉,能夠保溫和保濕。
4. 空間
飼養缸內要鋪底沙讓它們能有適合的地方躲藏脫殼,缸內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內個體體高1至2倍(最少5-7cm),而沙的粗度大約2-3mm,太幼的沙會攝入殼內,太粗的會令它們蛻皮後不能返回沙面。要有空間布置隱蔽物和水盆,及足夠給它們走動。如想飼養缸的空間變得更大,可在飼養缸內放些攀爬物或流木供它們攀爬。
5. 不同大小的個體
在同一飼養缸內,如同時飼養大個體和小個體,應小心留意大個體會否攻擊小個體,如出現這情況,請分開飼養。
6. 後備缸
如飼養太多陸寄居蟹(1呎缸有6隻以上),應准備1-2 個後備飼養缸,作為蛻皮中的陸居蟹的避難所。例如當發現某個體出現蛻皮的先兆,這樣便可以把它們放在另一個飼養缸里。另外,後備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壓力而自割的個體的治療室。
7. 清洗
注意清潔劑對陸寄居蟹來說毒性是十分強的,所以清洗飼養缸時絕對不要使用洗潔精、鹼液等清潔劑。夏天細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頻密一些,冬天則不用清洗得那麼頻密。平均每2-3個月清洗一次。若發現有異味或昆蟲時,則應盡快清洗飼養缸。在進行清洗前要注意飼養缸內有沒有陸寄居蟹個體失蹤了。如有個體失蹤,便表示有個體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將要蛻皮,這時便要中止清洗飼養缸。准備一個塑膠缸,讓寄居蟹在加鈣鹽的暖水裡浸浴,水深為螺殼的同等高度。浸浴時我們把螺殼口面向上,放它們入水中,讓它們在水中步行1~2分鍾便把它們拿起。
8. 溫度、濕度
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的,溫度適宜維持在攝氏20-30度,當處於15度時,動作會開始緩慢,10度以下更會死亡。可用熱毯或用紫外光燈把飼養缸維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鰓呼吸的,濕度低時,它們便不能呼吸,請維持濕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鈣鹽的水(不要給含有氯氣的自來水)作手動噴霧2-3次。
9. 食物
陸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動物,最好在晚上十時後喂飼。每天更換食物,陸寄居蟹平時會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機物質果腹,可用米飯、麵包屑、蛋、蔬果、魚飼料等喂飼。另外它對玉米和爆谷也特別喜愛。如蛻皮後可以給它們多些鈣質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殼、熟蝦(連殼)等的食物。
不要給它們吃蔥類、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劑或添加劑的加工食物、糖類、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蟲效果的食物、含殺蟲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礦泉水、蒸餾水或涼開水,不要給含有氯氣的自來水,陸寄居蟹是利用鰓部呼吸,而含有氯氣的水會傷害它們的健康。需用2個水盆分別放淡水(供飲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為100ml : 3g (約500ml道地綠茶空樽 : 2茶匙)。
11. 貝殼
寄居蟹天生有換殼特性,將不同大小的新殼放在飼養缸大概三個月至半年左右,可愛的寄居蟹就會轉用新殼。當陸寄居蟹身體不斷長大,貝殼變得不合適,狹窄或殘破時便需要換殼。第一次買新殼時,需用溫水加鈣鹽洗滌約十分鍾。如它不換新殼,則可能表示現在的貝殼仍合適。
12.裸體
如它們突然脫離螺殼,請立即准備幾個螺殼,然後浸在暖水中。另外向裸體中的陸寄居蟹作噴霧,或給它一個海水浴約1分鍾 (應該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後把它和先前的螺殼一起放進鞋箱內 (如果沒有的話,找一個普通盒子、箱子也可),蓋上蓋子後內里便會變成漆黑一片。跟著,維持這個狀況。1~2個小時後打開蓋子看看,如果還是繼續裸體的話,便再等1~2個小時。
13.蛻皮
陸寄居蟹要成長,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進行蛻皮。「蛻皮」和「換殼(更換螺殼)」不是同一種狀態。「蛻皮」是指陸寄居蟹脫下身體的舊甲殼,而肌肉組織會長大並逐漸變硬,形成新甲殼。「換殼(更換螺殼)」是指陸寄居蟹從背著的螺殼爬出來,再移到並進入另一個空的螺殼里。當發現它活動量減少,並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斷地重覆挖掘底沙躲藏,這便是蛻皮前的徵兆。蛻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時數星期至一個月,視乎個別情況。陸寄居蟹所蛻出來的舊殼不要拿走,因為這是重新補充所需鈣質的重要來源。陸寄居蟹在蛻皮期間會變得很脆弱,如蛻皮失敗往往會引致死亡,暫時不要拿它們上手玩或觀察,以免干擾了它們尋找適當的位置預備蛻皮。同時把它隔離,以免受同伴干擾而造成蛻皮失敗。注意隔離缸最少必須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夠深度的沙。
蛻皮後的另一個變化便是體色變化。有些個體在蛻皮後體色會變得較淺色,有些則會變得較深色。體色變化主要是和它們在蛻皮前所進食的食物有關,一般來說,吃含有胡蘿卜素較多食物的個體,體色會漸漸變得鮮艷。但體色變化也有可能與氣溫、濕度和其他環境因素有關,所以陸寄居蟹在每次脫殼後它們的體色也會有些微的變化。而即使同一品種的陸寄居蟹也會因為棲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色。
陸寄居蟹是非常膽怯和神經質的生物,對四周的環境警性很高,貼背景紙或魔術鏡紙,這便可好好地觀察它們在飼養缸內的活動。
『肆』 怎麼養寄居蟹
1、確保你准備的飼養缸尺寸合適。容積有37至75公升的魚缸適合一隻寄居蟹居住,而兩只寄居蟹則需要75至151公升的容積。適合寄居蟹生長的家應該在留住濕氣之餘還允許新鮮空氣進入。魚缸或爬行類寵物的飼養箱都非常好。你甚至可以將閣樓或貯藏室里陳舊漏水的魚缸洗凈後再度利用!
(4)有什麼辦法能讓印尼寄居蟹變白擴展閱讀:
一、寄居蟹簡介:
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干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厘米以上。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體形長,分頭胸部及腹部。頭胸部具頭胸甲,但不覆蓋最後胸節。頭胸部前部較狹窄,鈣化較強,後部擴展較寬,角質或完全膜質,有明顯的頸溝。腹部長,曲卷或直伸,少數種寬短,多不對稱。
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岩石縫里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寄居蟹並未列位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於一般保護動物。
二、生活習性:
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鎧甲里,卻也因為這副鎧甲,它必須得背著跑來跑去,甚至讓自己右螯腳大於左螯腳,或左螫腳大於右螯腳。寄居蟹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故名。
世界上現存5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殼里,而是發展出了類似螃蟹的硬殼,也叫硬殼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屬此類。堪察加擬石蟹(阿拉斯加帝王蟹)是寄居蟹的近親,過去曾被生物學家歸入寄居蟹總科(今已歸入石蟹總科)。
常見的寄居蟹可分為三大類:活額寄居蟹科、寄居蟹科和陸寄居蟹科。
由於寄居蟹食性很雜,是雜食性的動物,它們被稱為海邊的清道夫,從藻類、食物殘渣到寄生蟲無所不食,對家庭養魚愛好者來說,在水族箱里放一兩只寄居蟹會起到清潔工的作用。
寄居蟹的壽命一般為2~5年,但是在良好的飼養環境下,經常可以活到20~30年,有記錄記載最長的活過了70年。
寄居蟹的房子有海螺殼、貝殼、蝸牛殼,甚至由於生態環境惡劣用瓶蓋來充當家。寄居蟹剛出生時本體較為柔軟,易被捕食,長大後,必須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房子,就向海螺發起進攻,把海螺弄死、撕碎。然後鑽進去,用尾巴鉤住螺殼的頂端,幾條短腿撐住螺殼內壁,長腿伸到殼外爬行,用大螯守住殼口。這樣,它就搬進了一個環保堅固的新家 。
網路寄居蟹
『伍』 在海灘抓的寄居蟹在家裡怎麼養它們都吃什麼
寄居蟹不挑食,許多食物都吃,包括藻類、牛心、鰓足蟲、蚯蚓、魚類、薄片食 物、鮮蝦、扇貝、管狀食物和幾乎所有的市場上出售的餌料。
工具:玻璃缸、盛水的碟子、泉水和鹽水、砂、新鮮或有機食物、玩具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確保你准備的飼養缸尺寸合適。容積有37至75公升的魚缸適合一隻寄居蟹居住,而兩只寄居蟹則需要75至151公升的容積。適合寄居蟹生長的家應該在留住濕氣之餘還允許新鮮空氣進入。魚缸或爬行類寵物的飼養箱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