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虎魚能長多大
一些飼主的印尼虎魚尺寸達到了55-60cm,但數量並不是很多。
其實,印尼虎魚能長多大,和許多因素都有關系,例如飼養的水體大小、平時的換水頻率、餵食種類和餵食量等,都能夠影響到印尼虎魚的成長。
如果想要讓印尼虎魚成長的快一些,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
1、採用大水體:較大的水體能夠給印尼虎魚提供更好的生存、活動空間;
2、適當提高換水頻率:適當地提高換水的頻率,能夠增加新陳代謝,促進印尼虎魚的生長;
3、投喂活的食物:活食的營養更為豐富,且印尼虎魚在捕食的過程中產生運動,促進了成長,但一定要注意活食的衛生,餵食前需要提前處理食物。
根據以上的方法來飼養,印尼虎魚的成長速度會相對較快。
㈡ 印尼一小鯨鯊游近碼頭,張開大嘴向漁民要魚吃,你覺得這樣的小鯨鯊可愛嗎
動物雖然不具有像人類那麼高的智慧,但是他們往往也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舉動。而就在印尼的碼頭附近,就有居民發現有一個小鯨鯊,為了能夠填飽肚子而向人類索要食物。它的行為憨態可掬,而人們也因為它這樣的舉動,給他投餵了很多的食物。這樣也能體現出動物跟人類之間其實是能友好相處的,只是人類總是太過貪婪。
如何看待動物的這些行為?雖然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因為人類的存在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但是它們依然沒有做出傷害人類的行為。往往他們的存在還幫助到了人類,有些人就是因為根據自然界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慣,發明了現在的交通工具。像飛機和船等,這些都是參考自然界的動物而發明出來的。
㈢ 印尼虎魚,壽命有多長
印尼虎魚壽命是15年左右,但野生的印尼虎魚因為會面對一些天敵或是比它大型的魚只的攻擊,往往活不到這么久,而我們家中飼養的印尼虎魚也會因為飼養方法不當、水質調理不好等原因喪命。但是,仍有一些資深的玩家飼養虎魚多年,而他們飼養印尼虎魚壽命有的也達到了六年或七年。可以說,印尼虎魚壽命還是比較長的。
虎魚海魚類中最大的1科。有196屬1480餘種,中國約產40屬120餘種。
體長一般為100~150厘米,最大者不超過500厘米,最小者僅7~9厘米。體卵圓形、長形或鰻形,側扁。頭側扁或平扁。眼不虎魚外形突出於頭的背面,無游離下眼瞼。
口大,兩頜等長或下頜及頦部突出。上下頜牙多行,有時平直或彎曲,常無牙。前鰓蓋骨邊緣光滑或具細鋸齒,鰓蓋上方有時具凹陷。
生活習性:
棲息於近岸潮間帶或底質為泥沙、岩礁的淺海區,也有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的泥塗中,有些種類生活於淡水,少數生活於激流或穴居於泥洞中。大都游泳力不強,活動范圍較窄。
少數種類有生殖洄遊習性,進入河川。主要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小型魚類、蛤類幼體,有的攝食底棲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種類也食水生昆蟲和蠕蟲。生活力強,離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較早,一般肉食性種類一年成熟,植食性種類兩年成熟。
虎魚具有出眾的速度和力量,身上的鱗片如同盔甲。虎魚具有強壯的顎和匕首般的牙齒,幾乎會對水域中的任何魚類發動攻擊。
虎魚有好幾種,其中個頭最大的長24英寸。它們的上下顎短而有力,牙齒尖而銳利,血腥味對它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魚能在5分鍾內將一條受傷鱷魚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過,平時虎魚的行動卻是懶懶散散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虎魚
㈣ 海洋里最大的魚是什麼
鯨鯊
鯨鯊
(軟骨魚綱須鯊目海洋動物)
編輯
鯨鯊,Rhincodon typus(Smith, 1828),鯨鯊科鯨鯊屬的鯊魚。鯨鯊僅1科1屬1種。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表散布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鼻孔位於上唇的兩側,出現於口內。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鰓裂5對,鰓裂基大,幾乎達身體的背緣與腹緣,最後1對鰓裂位於胸鰭基部的前方。背鰭2個,無棘,第1背鰭位在腹鰭前方,有臀鰭。尾柄具側棱,尾鰭呈新月形,下葉短於上葉。如鯨鯊,有二背鰭,大小不同,胸鰭大,位於第三對鰓裂下,腹鰭小,尾鰭叉型,口寬,端位,鰓耙如海綿狀。
屬大洋性魚類。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主要分布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中國各海區夏、秋季節都有分布。性情溫和。由於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其他直播
鯨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編輯
生物學家對於鯨鯊的繁殖習性仍然有許多疑問。生物學家在20世紀中葉以前,對於鯨鯊是胎生或卵生都僅止於臆測。後來生物學家在1956年根據一顆墨西哥近海發現覆有鯨鯊胎仔的卵殼,而相信它們是卵生動物。到了1996年7月,台灣台東地區的漁民捕獲一條雌鯊,隨後在體內發現了300條幼鯊及卵殼,顯示鯨鯊其實是一種卵胎生動物。鯨鯊會將卵留在身體內,直到幼鯊生長到40至60厘米後才釋出體外,這顯示出幼鯊並非全部同時出生。雌鯊會將精液保存下來,然後在一段長期時間中穩定的繁殖出幼鯊。生物學家認為鯨鯊會在30歲左右達到性成熟,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70至100年。[1]
歷史上最小的活鯨鯊樣本是菲律賓海洋動物研究人員在2009年3月7日所發現的,長度僅有38厘米,約當成年男性的前臂長度。當時人們在菲律賓的海灘上發現它,這條鯨鯊隨後受到研究人員的照顧並被送回野外。科學家相信這次意外事件可能讓他們發現一個鯨鯊的繁殖地。
種群現狀
編輯
鯨鯊幾乎沒有天敵,人類捕撈是其數量減少的一個原因。鯨鯊在幾個季節性聚集的地區是水產業的目標之一。東南亞特別是台灣地區是鯨鯊主要捕撈區,捕撈上來的鯨鯊主要食用其肉質,有時也會將它的鰭割下以製作魚翅。在其他地方雖然不是捕撈對象,但也會被誤捕。[3]
菲律賓在1998年禁止了所有關於鯨鯊的商業獵捕、販賣、輸入與輸出活動,印度則在2001年5月禁止,從2003年開始,台灣將鯨鯊的捕撈數量限制在每年80尾。從2008年1月1日之後,則開始全面禁止這類商業活動。[1]
保護級別
編輯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5]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㈤ 七彩海象和巨骨舌魚的區別
巨骨舌魚是巨骨舌魚屬下的唯一一個物種,也稱海象魚、大頭巨骨舌魚,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裡,被認為是活化石。成熟的巨骨舌魚長度可超過2.5米,重達1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㈥ 老頭魚有幾種印尼海域俗稱老頭魚應該是什麼魚
你好,老頭魚,又名蛤蟆魚、鮟鱇魚、丑婆等。魚綱,鮟鱇目,鮟鱇科,體柔軟,無鱗,頭和體的邊緣有許多皮質突起。體前半部平扁,圓盤形,尾部細小。體長50厘米以上。背紫褐色,腹面淡色。頭大,口寬,牙尖銳,口內有黑白斑紋。胸鰭寬大,臂狀。背鰭最前3鰭棘分離,第一棘頂端有皮瓣(也叫皮質穗),瓣內寄生著一些發光的細菌,像一隻懸掛明燈的釣魚桿。此外,老頭魚也是鱸形目,塘鱧科的葛氏鱸塘鱧的俗稱。鮟鱇魚別名編輯簡介
[圖片]生活在溫帶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海域的海魚,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體柔軟,無鱗,頭和體的邊緣有許多皮質突起。鮟鱇魚是一種深海魚,屬於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學名為鮟鱇魚,俗名蛤蟆魚、老頭魚、結巴魚、海哈蟆、丑婆、海鬼魚等。不過,它還有一個更貼切動聽的名稱,叫琵琶魚。這是因為它體前半部平扁,呈盤狀,向後逐漸尖細,全身猶如一把琵琶撥樂器。鮟鱇魚為中型底棲魚類,平時潛伏海底,不善游泳。有時藉助於胸鰭在海灘塗上緩慢滑行,每移動一步哼哼,發出酷似老頭咳嗽的聲音。所以,在我國北方沿海又稱它「老頭魚」。[1] 種類
種類多樣:大者可達1—1.5米。我國只有兩種,一種叫黃鮟鱇,另一種是黑鮟鱇。前者下頜齒多2行。口內白色,臂鰭條 8~11根;後者下頜齒多3行,口內有黑白圓形斑紋,臂鰭條6~7根。黃鮟鱇分布於黃渤海及東海北部,黑鮟鱇多見於東海和南海。[1]
㈦ 怎麼區分三紋虎魚和四紋和雜紋虎
區別:
1、三紋印尼虎,三紋印尼虎魚最受歡迎,也是最常見的。因為它的價格更適宜,三紋印尼虎的中紋絕大多數是比較直的由背鰭鏈接至腹部。
三紋印尼虎的紋路分布中黃黑比例和粗泰國虎的紋路是類似的,粗紋泰國虎之倒數第三間(即是半間)不會直貫尾柄,三紋印尼虎之倒數第三間是直貫尾柄,也就造成了第七間的出現,這也是三紋印尼虎又叫七間虎的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虎魚
㈧ 印尼的黑魚能長多大拿什麼好釣
印尼的黑魚能長到4到6斤拿活餌好釣。高手一般採用長竿短線掛活餌逗釣的方式釣黑魚,他們能夠通過聽聲音,看水草翻動的痕跡,釣點結構分布的狀況來推斷該位置是否有黑魚以及大致的藏身地點。黑魚喜歡棲息於水草茂盛或渾濁的水底,當小魚,小蝦等游近時,它便發起突襲將這些小動物吞掉。
黑魚的相關介紹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
黑魚生性兇猛,繁殖力強,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黑魚還能在陸地上滑行,遷移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可以離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農本草經》與石蜜,蜂子,蜜蠟,蜂膠,牡蠣,龜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鯉魚等列為蟲魚上品。
黑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食用魚,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黑魚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黑魚作為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後,食用黑魚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
㈨ 印尼虎魚專業飼養,還有最佳溫度
在虎魚飼養中首先不得不提到就是虎魚的飼養環境。
由於虎魚是大型捕食性魚類,成年的虎魚可以長至40多厘米,所以應該選擇大型魚缸飼養,基本1.5米*0.6米*0.6米的水族箱就能夠滿足飼養要求。
由於虎魚生性膽小,所以不建議太長時間的打燈,另外有魚友喜歡給小虎魚防止可以藏身的杯子等,這雖然可以供小虎魚藏身,但是在另一方面不太利於虎魚寬身的形成。
水體環境是虎魚飼養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虎魚的適應能力還是較為強的,可以生活在26~33攝氏度,pH在5~8.5,酸鹼度中性的水質中,但是虎魚喜歡溶氧量較高的新水,所以一定要保證水體的供氧充足,少量多次換水但換水盡量不能超過1/3,這是因為虎魚對水質及其敏感,大量的水質變化會使虎魚發生變色。
㈩ 怎樣區別印尼紅龍魚與馬來西亞紅龍魚
印尼紅龍魚:
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成年印尼紅龍魚的體形較大,較大的各鰭,吻端比較尖翹呈湯匙頭形,兩眼間頭皮呈青綠色,不透光,眼睛到吻部處的頭部,略微凹陷,肩背部略為隆起,體高較高。背、臀、尾鰭的顏色比較紅,色彩分部均勻。小龍頭形較長,吻端尖翹,尾巴是桃尾狀。
印尼紅龍魚發色比較慢,最快也要到一年半,顏色比較偏亮紅色。
(10)印尼最大的魚是什麼魚擴展閱讀:
現在廣為人知的超級紅龍品種有三類,常見的叫法是一號紅龍、一號半紅龍、二號紅龍,還可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咖啡紅龍」及「黃金紅龍」等。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
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在挑選時,紅龍魚的審美標准一共有11點:
1、色彩:根據龍魚品種,色彩要靚麗。
2、體型:寬、長,要對稱,各部分鰭要完整。
3、鱗片:應整齊、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鱗片要大,不變形。
4、胡須:要長而且挺直、並齊,要配合魚的品種顏色。
5、鰭:要大而且張開,各鰭的梗骨要平順,不能歪扭不正。
6、鰓:要貼魚身,軟骨部分要平順,整個鰓蓋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要明亮有神。
8、嘴:應密合,不要凸現。
9、牙齒:要整齊不能有缺損。
10、肛門:不能凸出,要與魚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動角度要順暢,而且是在水的上層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