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土鎳礦的世界紅土型鎳礦開發進展的原因
隨著世界90年代經濟發展,占鎳用途65%的不銹鋼需求增長堅挺,鎳需求前5年平約每年增長4%以上,預測今後5~10年,增長率3.5%一4%,其中亞洲的鎳需求增長率將是7%。然而,世界可供近期開發的硫化鎳資源,除了加拿大的Voisey Bay鎳礦以外,幾乎寥寥無幾。全球至今約探獲7000萬噸鎳金屬量的資源。其中,硫化鎳約3000萬噸,佔42%。其餘均為紅土型鎳。開發利用紅土型鎳礦的長處在於:
第一,紅土型鎳資源豐富,全球均有4100萬噸鎳金屬量,勘查成本低。
第二,采礦成本極低。
第三,選冶工藝已經成熟。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鐵鎳技術業已成熟,壓力酸浸技術亦趨成熟。該技術始於50年代,首次用於古巴Moa Bay礦,稱AMAX/PAL技術。此後,70年代澳洲QNI公司建成Yabula鎳廠,酸浸處理新喀里東尼亞、印尼及澳州昆士蘭州的紅土型鎳礦。加拿大Sherritt公司濕法處理紅土型鎳礦的技術已獲公認。
第四,紅土型鎳礦可以生產出氧化鎳、硫鎳、鐵鎳等中間產品,其中硫鎳,氧化鎳可供鎳精煉廠使用,以解決硫化鎳原料不足的問題。至於鐵鎳更是便於用於製造不銹鋼,降低生產成本。如印尼Antam公司利用本土的紅土型鎳礦,生產鐵鎳的成本去年已降至1.4美元/磅鎳(1磅=0.453kg--編者注)年產量近1萬噸含鎳量。
第五,世界紅土型資源主要分布於近赤道地區,大部分靠近海岸,便於外運。
因此,紅土型鎳建廠的投資雖然較大,一般每磅鎳年生產能力需9~11美元,但由於上述長處,如果工藝合理,管理有素,其每磅鎳的生產成本可低於硫化鎳。以澳大利亞最大的鎳業公司西部礦業公司(WMC)為例,每磅鎳的總成本(包括投資攤銷)自1996年3.0美元降至2.0美元(2000年)。工藝成熟、管理先進的紅土型鎳礦也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特別是近幾年紅土型鎳礦壓力酸浸技術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報告,將鈷的價值計算在內,每磅鎳的生產成本均在1.4美元以下。因此,紅土型鎳礦開發利用的技術中心已由火法轉為濕法的酸浸金屬。
隨著近幾年澳大利亞西部三個紅土型鎳廠的投資興建,人們對於紅土型鎳礦資源的利用性能及其類型又有新的認識,現可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濕型」,主要分布於近赤道地區,如新喀里東尼亞、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加勒比海地區;另一類稱為「干型」,主要分布於距赤道較遠的南半球大陸,以西澳為代表。除西澳外,紅土型鎳礦資源在東澳亦有分布,產於東澳昆士蘭州北部及新南威爾士州中西部,已探獲有300萬噸鎳金屬量,全澳合計達1500萬噸鎳金屬量。自1999年初起,西澳相繼有三個高壓酸浸的鎳廠開始生產,這三個廠為考斯(Cawse)、布隆(Bulong)和莫林莫林(Murrin Murrin),一期工程均基建完畢,這三個廠採用的基本工藝流程均為高壓酸浸HPAL(High PressureAcid Leach),但後半部流程有所不同。考斯鎳廠生產氫氧化鎳中間產品,然後再電解生產出金屬陰極鎳和硫化鈷。布隆廠的流程則不經過氫氧化鎳中間產品的過程,直接電解生產鎳和鈷金屬。莫林莫林則與古巴Moy Bay鎳廠現場流程相近,並沿用加拿大Sherritt技術,先生產混合的硫化鎳/鈷中間產品,而後電解精煉生產出金屬鎳和鑽。
世界上又有一批新的紅土型鎳礦PAL鎳廠的興建和擴建項目開始著手進行
發展趨勢十分明顯,可以歸納為:
(1)由於硫化鎳可供開發資源的明顯減少,世界未來十年鎳產量的增加將主要來源於紅土型鎳礦資源的開發,而紅土型鎳礦資源開發中,PAL技術發展趨勢大於鐵鎳技術;
(2)PAL濕法技術與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廠的投資成本大體相當,即年生產能力每磅鎳8~12美元。但是,PAL技術的鎳廠在下一輪興建或擴建項目中,其基建投資將會明顯下降;
(3)PAL流程的生產成本在一般情況下低於鐵鎳流程,加上PAL方法耗能明顯低於鐵鎳流程。因此,在經濟上,PAL技術方法將顯示出其優越性;
(4)由於「濕型」紅土礦資源具有品位較高、粘土少,易於處理的優點,與「干型」紅土礦資源相比,「濕型」資源的開發項目更具有開發利用的優勢。
(5) 紅土型鎳礦的PAL技術可在現場生產出中間產品:氫氧化鎳或硫鎳,由此可以提供現有鎳精煉廠的擴產或解決供料不足的問題,這是目前西方許多鎳公司所採取的經營方向。這個經營思路值得我國借鑒.
㈡ 鎳為什麼期貨叫妖鎳
鎳的「妖」在於它價格起伏大、波動也大、故事還多。
金融收割無處不在,稍有不慎,就被資本拿走。極端行情之下,希望各位投資者擦亮眼睛,以免成為別人的魚肉。
拓展資料:
一、鎳是什麼?
鎳,是工業生產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具有很好的延展性、磁性和抗腐蝕性,在生活中有非常廣泛地應用:比如一元硬幣里就含有鎳、製作不銹鋼的主要材料有鎳、新能源電池的生產也需要鎳。
二、鎳產業鏈:
鎳產業鏈包括上游鎳礦開采、中遊冶煉、下游加工和終端應用等 4 個環節。
具體來看,上游鎳礦來源主要有硫化鎳礦和紅土鎳礦兩種。由於伴生礦物不同,冶煉方式有區別,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產鏈條。
三、鎳的供給
鎳是一種較為豐富的金屬元素,在地球中的含量僅次於硅、氧、鐵、鎂,排名老五。根據USGS 數據,2020 年全球鎳儲量達到 9400 萬噸。
從區域分布來看,全球鎳礦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其中印尼是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量2100萬噸,全球佔比22%。
而我國鎳礦儲量僅280萬噸,全球佔比 3%。我國鎳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相當高了,達到了86%的對外依存度,需要大量從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進口鎳礦。
再看看鎳礦產量,全球鎳礦產量250萬噸,其中印尼是全球第一大鎳礦產地,2020 年鎳礦產量76萬噸,佔比全球30%;老二是菲律賓,產量32萬噸,佔比全球13%;老三俄羅斯,產量28萬噸,佔比全球 11%;中國12萬噸,佔比全球 5%。
四、鎳價影響因素:
鎳是重要的金屬品種,它的價格走勢首先應該是和基本金屬的走勢有共性的。但是鎳也有自己的獨特性,我們來看看影響鎳價格的主要因素:
1.首先是供需關系,體現供需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包括產業鏈上下游的庫存以及國內外跨地區的庫存。
由於鎳價格還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鎳礦的供給收縮並不簡單的意味著鎳價格的上漲。
2.其次是國內外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發展的快慢,也會影響鎳的消費。
㈢ 印尼全面禁止出口!特斯拉加入鎳礦資源爭奪大戰
事件看點:今日消息面,電動 汽車 製造商特斯拉(TSLA.US)與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BHP.US)達成鎳供應協議。預示著,在2020年特斯拉宣布推進的高鎳電池即將全量產!相關概念股或有望受益!
一、特斯拉推進高鎳電池
特斯拉推進無鈷電池。由於鈷資源有限,全球已勘測的鈷資源儲量非常稀少,僅有710萬噸。長期來看,鈷還有資源枯竭的風險。據業內測算,生產一輛特斯拉Model S將消耗13.68公斤鈷。如果全球鈷儲量的30%用在電動 汽車 上,約可支撐1.7億輛車的生產規模,按每年500萬輛的銷量來算,如果鈷沒有新的來源,那麼30年左右鈷將消耗殆盡。因為奇缺所以鈷價格持續上漲,不斷推高動力電池成本,這是特斯拉推進無鈷電池的主要原因!
在2020年7月份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透露,在2020年的電池日上將公布無鈷的高鎳電池,但因為疫情因素推遲到了9月才發布。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2020年9月的電池日上宣布,特斯拉將從「鈷」車型轉向「鎳」車型。
在能源密集型車型(Cybertruck/Semi)中,特斯拉將使用100%鎳支撐,而其他車型將使用鎳與其他化學物質的結合。這確保了大批量生產是可能的。馬斯克再次重申,他希望更多的人開采鎳。馬斯克表示:「如果你能以環保的方式有效地開采鎳礦,特斯拉將會為你提供一份長期的大額合同。」
二、高鎳電池進展速度快
今年7月開始,特斯拉將在其(上海產)Model Y車型上採用LG新能源的NCMA電池,其中鎳含量高達90%,鈷含量降低至 5%以下。該電池的形狀為21700圓柱型,目前LG向特斯拉(上海產)車型供應的是NCM 811型21700圓柱電池。
目前,包括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SKI等日韓電池巨頭,都已經宣布即將量產甚至已經量產鎳含量90%的新型電池產品,這意味著高鎳動力電池即將進入9系時代。我國主要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宣布推進高鎳電池。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多次表達了對未來鎳供應的擔憂,因為可持續采購面臨挑戰。隨著全球越來越多地轉向電動 汽車 ,鎳的需求勢必飆升,馬斯克已經請求礦商生產更多的鎳。
三、印尼全面禁止鎳礦出口
世界探明鎳礦儲量1/4在印尼,印尼80% 鎳礦分布在蘇拉威西島,該國是世界范圍內紅土鎳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印尼出口鎳礦的70%流向中國,由於資源集中度高,加上需求不斷增加,2014年印尼就出台了鎳礦原礦出口禁令,印尼在2019年8月再宣布將全面禁止鎳礦出口。
由於鎳礦進口受阻,中國國內鎳礦石,價格遠高於印尼。之後中國和印尼兩國加強產業合作,中國鎳治煉企業紛紛布局蘇拉威西島,但是中國鎳治煉企業在蘇拉威西島投資建廠,除去基本的工廠生產線投資,前期的投入成本往往也十分巨大。
目前特斯拉主要供應商,如寧德時代等均推進在印尼建設高鎳電池工廠。特斯拉自己也有推進跟印尼的合作!全面限制出口後,鎳資源越來越緊缺。
金屬鎳又被稱為「鋼鐵工業的維生素」,目前來說,全球大概三分之二的鎳是應用在不銹鋼工業的,在合金鋼、電子電池、航天等多個領域。但由於新能源 汽車 快速發展,新能源 汽車 行業對鎳需求正進入井噴周期。
特斯拉2020全球年產量達到100萬輛,會為全球帶來21.6萬噸的硫酸鎳需求,而這將是目前全球硫酸鎳下游需求的近一半。而特斯拉的示範效應或帶動更多車企採用NCA正極材料,預計未來幾年全球硫酸鎳需求端或迎來爆發。概念股有望受益,以前市場就知道鎳的問題,但整體一直沒什麼行情 ,主要預期是特斯拉需求量產窗口沒到,市場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現在量產窗口臨近,一切都將不一樣,一切都有可能。
鎳概念股:概念股中本來有一個叫吉恩鎳業,不過已死在黎明前,退市了!
硫酸鎳:電池領域最重要原料。
硫酸鎳的制備方法有以下五種:(1)金屬鎳溶於硫酸,結晶後得到粗製硫酸鎳晶體,晶體再溶解,除雜濃縮後得到電池級硫酸鎳晶體;(2)銅電解中雜質金屬鎳在陽極被氧化,溶解為硫酸鎳,除雜濃縮後得到電池級硫酸鎳晶體;(3)將鎳礦加工成高冰鎳或者氫氧化鎳、氧化鎳、碳酸鎳等鎳中間品,然後溶解於硫酸濃縮結晶後得到六水硫酸鎳,國內重要硫酸鎳生產公司金川鎳鹽、吉恩鎳業、廣西銀億等均通過這種方式生產硫酸鎳;(4)生產金屬鈷過程中的含鎳溶液制備所得;(5)含鎳廢料制備所得,國內代表公司有格林美、池州西恩、邦普循環等。
(風險提醒:以上觀點不作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簡單學之資本密碼》著者。私.募基金經理、 財經 評論員,東方財富10大財富號,新浪10大 財經 播主!
㈣ 印尼鎳礦如何進口到中國
5月鎳礦進口26.4萬噸,似乎是貨真價實的鎳礦。這不僅創下了三年來的最大單月進口總量,也與印尼Aneka TambangANTM.JK在5月初出貨第一批15萬噸鎳礦的計劃相吻合。
不過,和印尼在2014年之前每月出口到中國的鎳礦相比,則猶如小巫見大巫。
印尼的出口禁令依然存在,但對承諾興建加工冶煉廠的企業放寬禁令的情況越來越多。
對依賴這種礦石的中國含鎳生鐵(NPI)生產商來說,這標志著處境明顯好轉,擺脫了印尼首次切斷供應時似乎出現的生存危機。
但供應飢荒現已變為供應盛宴。印尼礦石將加入到越來越多流入中國的鎳原料大潮中。
而這將給全球其他地區的生產商帶來麻煩。
㈤ 鎳的最大出口國
印尼。
鎳是電動汽車鋰電池的關鍵元素,簡單來說,要想提高車輛續航里程,提高鎳含量被認為非常重要,鎳金屬的地位由此可見。印尼是世界第一大鎳生產和出口國,但卻沒有完整的鎳加工供應鏈,為了成為全球鋰電池汽車的生產基地、發展本國工業,最近幾年,印尼開始限制鎳礦出口,甚至將出口禁令提前至2020年1月實施
2006年1-12月,中國鎳累計產量為111280.01噸,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07%;2007年1-12月,中國鎳累計產量為115772.10噸,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51%;2008年1-10月,中國鎳累計產量為112209.99噸,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99%。
中國鎳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鎳礦中多為低品味,露采比例很小,可采儲量僅占總儲量的10%,開采和冶煉的技術相對較為落後;選礦一般採用弱酸或弱鹼介質浮選工藝,選礦能力為430萬噸/年。
中國鎳冶煉除幾家大型企業以外普遍採用火法的選鋶熔煉技術,精煉鎳主要採用硫化鎳陽極隔膜電解和硫酸選擇性浸出——電積工藝,與世界先進技術還有一定差距,因此中國開采和冶煉的成本居高不下。
㈥ 印尼鎳礦中含鎳有多少
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鎳礦區;印度尼西亞的摩鹿加(Moluccas)和蘇拉威西(Sulawesi)地區鎳礦帶;菲律賓巴拉望(Palawan)地區鎳礦帶;澳大利亞的昆士蘭(Queensland)地區鎳礦帶;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和戈亞斯(Goias)地區鎳礦帶;古巴的奧連特(Oriente)地區鎳礦帶;多米尼加的班南(Banan)地區鎳礦帶;希臘的拉耶馬(Lary mma)地區鎳礦帶;以及蘇聯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的一些鎳礦帶。
紅土型鎳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亞、印尼、菲律賓、緬甸、越南、巴西。
㈦ 鎳礦主要出口國有哪些
印尼、菲律賓。
拓展資料:
鎳:印尼鎳產業鏈持續擴張,菲律賓高品礦逐漸稀缺。自2014年印尼宣布禁止鎳礦出口,中國企業家開始投資成本更低、資源豐富的印尼,當地鎳生鐵和下游不銹鋼產業得以拓展,從最初的只有鎳礦出口,轉變為現在的鎳生鐵、高冰鎳、不銹鋼主要出口國,在產業鏈中占據了主要位置。
向前看,我們認為印尼仍是全球鎳生鐵、高冰鎳和不銹鋼主要新增供給來源,並逐漸擠壓中國高成本鎳生鐵生產商。但由於印尼出口政策收嚴趨勢以及鎳供給進一步集中於印尼,貿易壁壘強化、產業鏈成本上升的風險上升。
另外,自2020年印尼正式禁止鎳礦出口後,中國90%以上的鎳礦進口來自菲律賓。近兩年,菲律賓高品位鎳礦出現枯竭的跡象,發往中國的多為中低品位鎳礦,中國鎳鐵廠面臨成本上升、對印尼高品位鎳鐵依賴度增加的問題。
鎳(Nickel),是一種硬而有延展性並具有鐵磁性的金屬,它能夠高度磨光和抗腐蝕。鎳屬於親鐵元素。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在地殼中鐵鎂質岩石含鎳高於硅鋁質岩石,例如橄欖岩含鎳為花崗岩的1000倍,輝長岩含鎳為花崗岩的80倍。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鎳化合物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金屬鈷,金屬鎳和含有66-67%鎳、13-16%鉻和7%鐵的合金粉末的體內植入異物、鎳金屬和鎳合金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隕石包含著鐵和鎳,早期它們被作為上好的鐵使用。因為這種金屬不生銹,它被秘魯的土著看作是銀。一種含有鋅鎳的合金被叫做白銅,在公元前200年的中國被使用。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歐洲。
在1751年,工作於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的Alex Fredrik Cronstedt研究一種新的金屬——叫做紅砷鎳礦(NiAs)——其來自瑞典的海爾辛蘭的Los。他以為其包含銅,但他提取出的是一種新的金屬,他宣布並命名為Nickel(鎳)於1754年。許多化學家認為它是鈷,砷,鐵和銅的合金——這些元素以微量的污染物出現。直到1775年純凈的鎳才被Torbern Bergman製取,這才確認了它是一種元素。
㈧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鎳礦分布及港口 主要在哪裡
1、菲律賓的鎳礦集中分布在棉蘭老島的Davao Oriental省和巴拉望島(Palawan),儲量分別為4.757億噸(占總儲量43.69%)和4.071億噸(占總儲量37.38%)。其它有較大規模鎳礦藏的省還有棉蘭老島的東達沃省(Surigaodel Norte)的諾諾克島(Nonoc)和呂宋島的三描禮士省(Zambales)。
主要的鎳礦出口港為三描禮士港,還有棉蘭老島的蘇里高(Surigao)
——西巴布亞省 Papua Barat
東南蘇拉威西的出港口主要是北科拉威(Konawe Uatra)和北科拉卡 (Kolaka Utara)兩縣。
西巴布亞的港口主要是該省首府馬諾誇里(Manokw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