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尼「神秘」部落,房屋建在幾十米高大樹上,科羅威人為何不願住在地上
印尼最神秘的部落,科羅威人是屬於活在大樹上面的獨特部落,由於地面陰暗且蚊蟲比較多,當地居民是不願意把房子建造在地面上。或許我們覺得電影裡面住在樹上的人是虛假的,但實際上很多特別的部落都會建造在樹上,有些是為了預防野獸,而有些則是單純害怕陰暗。
科羅威人早已經習慣了跟樹打交道的生活,加上地面太陰暗不適合生活只能把房子建造在高處。
『貳』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在哪裡當地人是怎麼生活的
我國有一原始部落,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至今仍保留原始生活習慣
每聊天聊到原始部落,相信對於很多朋友來說,覺得它是一個陌生,又非常遙遠的地方,這類的原始部落,通常會在南美、印尼、非洲落後的地區可能會存在著。不過,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在雲南的臨滄居然還有原始部落的存在,它是國內最後的原始部落,村民們還保留著最為原始的生活模式,如果你有興趣不妨來看看吧。
當地人的皮膚看起來比較黑,就連小孩子都不例外的,他們的民族服飾特別的具備佤族特色,很多男女都愛叼一個煙斗,如今在寨子當中看到的多數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多數都出去打工了,這里的生活一直保持著原始的傳統,當地人生活狀態以慢為主,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對於這樣的原始部落,你怎麼看呢?地址:雲南省臨滄市滄源縣勐角鄉
雲南有一古村落,位於大山深處,已有400多年歷史,你知道么?
『叄』 印尼原始部落斷指哀悼死去親人(這什麼智商
那個原始部落叫Suku Dani,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哀悼方式,而Suku Dani不但以哭泣,甚至會切斷手指一個指骨來表達哀悼死去親人的悲哀。他們覺得切斷手指的痛苦能形容失去親人的痛苦。切斷手指也是Suku Dani的努力表達希望能防止大災難的再次到來。
為什麼是切斷手指呢,Suku Dani認為手指有和諧、團結、實力的意義,不僅在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雖然在印尼語只有大拇指有母親指頭(ibu jari)而已,但他們相信5個手指和指骨就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大小和功能,和諧團體在一起才能發出真正的實力,只要失去其中一個環節,就會失去它的平衡、降低實力。而且團體對於住在山裡的他們來說非常的重要,所以他們認為失去親人的悲痛才能隨著切斷手指的痛苦緩解而去。
說的智商,我覺得他們在不同的角度去想、感受、理解、肯定會跟現代人想的都不一樣,畢竟環境都不同嘛。但是就想說一點,現代人也有不懂珍惜家庭的,他們也是什麼智商呢?
『肆』 印度尼西亞近代歷史與1890年的印尼,當時的華人分布多少人口,印尼的資源和種族,謝謝,能告訴我嗎
各島原先分布著一系列華人與馬來人國家,以及原始部落。荷蘭人先後征服之,建立殖民地。1890年時是荷屬印度尼西亞殖民地。華人主要分布在爪哇和蘇門答臘,以及婆羅洲,約佔8-10%。種橡膠,產石油。馬來人種為主。
『伍』 在印尼的「達尼部落」,女人為什麼要為逝者斷指
達尼部落的人為死者斷指是表示對逝者的一種哀悼。
世界這么大,七大洲四大洋,總會有一些比較奇怪的事情,每個地方有它那個地方特有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有些是優良傳統,有些卻是落後於這個時代的落後思想,是糟粕,就比如說印尼的斷指,這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也是難以接受的,對於我來說,那就是跟我國的古代女子要纏足一樣,是一種破壞性的毀滅,是一種糟蹋。
其實,不只是在有人去世,表示哀悼斷指,還有在犯錯誤的時候也是要斷指的,每犯一次錯誤,部落里的首領就會要求犯錯的人割掉手指,如果經常犯錯,可想而知,兩只手的手指都難保,這些對人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陸』 印尼國土面積很大,可為什麼首都和泗水這些大城市都在爪哇島上
縱觀大多世界強國,國家人口多、國土面積廣、人均GDP高這些要素缺一不可,從體量上來看,印度尼西亞顯然擁有成為世界強國的資本。
地區發展的嚴重不均衡,讓印尼的發展被嚴重阻礙。近些年來,印尼遷都的話題不斷,根據相關報道,總統佐科·維多多,已宣布將首都遷往加里曼丹省,什麼時候能徹底完成,這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柒』 加里曼丹島大部分地區土壤貧瘠,不
加里曼丹島大部分地區土壤貧瘠,不適合發展種植業。
加里曼丹島的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這個島印尼佔了很大的面積,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加里曼丹島位於亞歐板塊南部,地質相對穩定,只有南海岸有地震帶分布。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很少有人進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裡。加里曼丹島許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蓋著,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外,就要數加里曼丹島的熱帶森林最大了。該島正位於地球的赤道,氣候炎熱,這里熱帶動植物應有盡有,如巨猿、長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種爬行動物和昆蟲。因此,印尼在這里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植物園,園里收集了各種熱帶植物品種,同時附設了供人參觀的旅遊區。 加里曼丹島屬熱帶雨林帶。島上大部分地區河流可通航,為貿易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生命線,常常也是唯一命脈。北部島形趨狹,河流通航里程很少超過160千米,常常比這更短,故該島北部腹地在上世紀80世代以前曾長期處於封閉的原始社會狀態。赤道氣候,炎熱、潮濕,全年明顯分為兩季,10-3月為季風期,其餘為較乾燥、平靜的夏季。年平均降雨量約3800毫米。動植物種類極多,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屬拉弗爾斯花);猩猩和長臂猿、雲豹、象、犀牛和許多昆蟲。有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不多。19世紀初以來,曾有私人對金礦、鑽石、銻、鎂、石膏和鐵礦等進行過小規模開采。汶萊丹戎巴里把板(TanjungBalikpapan)及加里曼丹島北岸大陸棚上有十多處地點有油田。東海岸開發集中於阿塔卡(Attaka)地區。1958年以來,達圖角(西南)已開發鋁土礦,西南部有煤礦開采。一般而言,除少數肥沃的火山地區以外,婆羅洲土地貧瘠。居民主要食物為稻米,另有玉米、木薯、黃瓜、南瓜、原住民小規模種植橡膠,華人居民大規模種植胡椒。婆羅雙屬樹種及糖膠樹膠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沿海地區出口西米、椰子干、卡奇染料(cutch,自紅樹皮提取)及水產。高地種植煙葉,運銷低地地區。現試種咖啡、可可和大麻。 自古以來,加里曼丹島內陸地區的交通主要靠河流運輸,有些內陸地區河運更是唯一對外交通方式。婆羅洲島北部的河流可通航里程很少超過160千米,許多河運不通的內陸地區仍與現代社會隔絕。以下為加里曼丹島的重要的河流。 中文 英文 馬來文 長度(公里) 介紹 卡普阿斯河 KapuasRiver SungaiKapuas 1010 婆羅洲最長河流,在印尼西加里曼丹境內。 馬哈坎河 MahakamRiver SungaiMahakam 715 婆羅洲第二長河流,於東加里曼丹境內 巴利多河 BaritoRiver SungaiBarito 650 婆羅洲第三長河流,於中加里曼丹境內 拉壤江 RejangRiver SungaiRejang 563 在沙撈越州,是馬來西亞最長河流,但只有下游150公里可航運。 京那峇連岸河 KinabatanganRiver SungaiKinabatangan 483 馬來西亞沙巴州最長河流。 峇南河 BaramRiver SungaiBaram 402 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第二長河流。 魯巴河 LuparRiver SungaiLupar 229 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境內。 林夢河 LimbangRiver SungaiLimbang 196 馬來西亞沙撈越州境內。 加里曼丹島擁有世界最大的花:馬來西亞的大花草,以及特有動物婆羅洲象,馬來西亞的國鳥犀鳥等。婆羅洲猩猩:猩猩是地球上體形最大的以水果等為食的動物,它的皮毛長短和顏色差別很大,臉形也各不相同。它們所吃的水果種類多達300多種,味道很難聞的榴槤果是它們最愛吃的水果,它們還吃樹皮、蜂蜜和各種花卉。除了幼小的猩猩會哭叫著要它們的母親外,這些性情孤獨的猩猩一般很安靜,不會發出什麼聲音,它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臉部表情和身體語言或是手勢語言。長鼻猴:這種主要以樹葉為生的猴子看上去十分滑稽可笑,它們有著十分突出的長鼻子以及被太陽曬得黧黑的皮膚,它們在樹枝間穿越飛縱,尋覓著進餐的隱蔽地方。長鼻猴是世界上體重最重的猴子。長鼻猴是以家庭為單位集體生活,而長鼻猴的「單身漢」們則聚在一起生活。雄猴經常會大聲叫喊,而雌猴則較少出聲。加里曼丹島上有著世界上最長的蛇,世界上最大的飛蛾,世界上最小的松鼠,世界上最小的蘭花……要想證明所有這些說法當然不那麼容易,但能有幸一觀世界上最大的大花草的風采。這是一種寄生植物,會散發出有毒的氣味。雖然最終
『捌』 婆羅洲為什麼人口密度稀疏
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是全球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
面積超過74萬平方公里的婆羅洲是全球第三大島,比江浙滬皖面積之和的兩倍還多,但人口僅兩千多萬,還不如上海的常住人口數量。
數千年來,婆羅洲都是個地廣人稀的大島,就人口密度來說,婆羅洲每平方公里也就三十人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還要低很多。
東南亞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之地,而相較於東南亞其他地方,婆羅洲的人口的確是有點太少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比較復雜。
婆羅洲被赤道貫穿,四面環海,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里常年潮濕悶熱且多降雨,島上超過八成的地方都是茂密的原始熱帶雨林。
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雨林與非洲的剛果盆地,婆羅洲是全球第三大熱帶雨林集中分布區。
高溫高濕的環境,或許是動植物的天堂,可對於人類而言,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世界上與婆羅洲氣候條件類似的島嶼很多,但也不見得都是地廣人稀,像是其南邊的爪哇島人口超過1.3億,面積也才14萬平方公里,與其截然不同。
其實,關鍵還在於婆羅洲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海洋的影響無法有效抵達婆羅洲的內陸,使得加里曼丹島大多數地區,比其他熱帶島嶼更加濕熱,難以忍受。
東晉時期,中原王朝與婆羅洲之間開始有了密切聯系,著名的高僧法顯前往天竺,歸國途中經過了婆羅洲,在此後的中原史料中,多有記載。
但以往中原與婆羅洲之間的聯系,局限於其北部地區,也就是如今的東馬來西亞和汶萊這一大片地區,在古代,被稱作是渤泥。
農耕時期,因為條件有限,人們開墾大多選擇更加方便開墾的地方。
很顯然,婆羅洲與絕大多數的熱帶地區,在過去上千年歲月中,都不是理想的耕種之地。
婆羅洲土地濕黏厚重,在那個時代極難開墾耕種,而且當地高溫高濕,土地的養分含量也是非常低的,根本無法形成大規模的農業聚落,自然難以養育大量人口。
也有人會說了,像是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恆河平原等地,不也是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嗎,為什麼就人口密集農業興盛呢。
其實,即便同樣是熱帶地區,也不都是一樣的。
擁有大型河流的地區與河流三角洲,土地經過長期的沖刷堆積,土地是非常肥沃的,並且這些地方都靠近更加先進的文明地域,擁有更高的農業開墾技術。
婆羅洲是個很特殊的地方,這里長期都是馬來人的地盤,由於島上層巒疊嶂雨林密布,環境實在過於艱險,根本沒什麼外人敢來進行開墾。
全球絕大多數的熱帶地區,文明的發展都相對遲緩,也只有那些靠近先進文明的熱帶地區才得以率先開發,但婆羅洲並沒有這樣的優勢與機緣。
目前,婆羅洲屬於印尼、馬來西亞與汶萊三個國家,而早期的婆羅洲上只有汶萊,並且局限於島嶼北部,中南部大多數地方都是原始部落,與世隔絕。
近代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婆羅洲的命運開始改寫。
在英國人的染指之下,汶萊的沙巴、砂勞越被奪走,納入了後來的馬來西亞,而汶萊的面積銳減,成了如今的樣子。
至於婆羅洲中南部絕大多數地區,在近代都屬於當時荷蘭統治之下的荷屬東印度。
婆羅洲非常大,其北部開發比較早條件更好,所以人口還算稠密,但南部地區環境艱苦,也沒什麼像樣的資源,因此荷蘭得到之後,也並不重視其開發。
荷屬東印度的范圍盡管很大,但荷蘭終究是個蕞爾之地,況且鼎盛時期的荷蘭在全球各地還有很多的殖民地,根本沒那麼多精力全面開發荷屬東印度。
實際上,荷屬東印度當年主要的開發地區,集中在了爪哇島與香料群島,以雅加達的前身巴達維亞為中心,爪哇島集中了荷蘭在荷屬東印度的大多數資源。
數百年間,爪哇島的發展進程遠遠優於其他的島嶼,而這也形成了循環。
條件好、開發早、各方面基礎優越的島嶼會聚集更多人口,然後發展也越來越好,反之條件不好的島嶼會被冷待,然後越來越不好。
殖民時代被冷落的婆羅洲,各方面條件仍舊很差,直到今天還存在著大量的未知地帶與原始部落等,換作是誰,也不想待在婆羅洲,寧願去爪哇島找機會。
單飛之後的印尼,也基本繼承了原本荷屬東印度的規劃。
印尼號稱萬島之國,由大小1.8萬個島嶼組成,東西南北跨度巨大,這樣一個支離破碎的國家其實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垮掉。
為了印尼的完整,印尼採取的是強干弱枝的方法,也就是集中力量發展爪哇島,不斷弱化其他的島嶼地區,以此讓爪哇島擁有絕對優勢掌握全局。
這樣的方法的確很有效,可與此同時也極大遏制了印尼的發展。
如果說過去沒有開發婆羅洲的能力,那麼如今約束婆羅洲發展的則是人,婆羅洲是個很巨大的島嶼,一旦發展強勢,勢必與爪哇島分庭抗禮,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婆羅洲分屬三國,即汶萊、馬來西亞與印尼,但這三個國家,都沒有能夠讓婆羅洲人口稠密的需要與能耐。
首先就是汶萊與馬來西亞,汶萊是個極度依賴油氣資源的國家,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口來分薄其生活水平,何況其人口基數非常小,再怎麼折騰也沒用。
馬來西亞的婆羅洲部分稱作東馬,主要就是沙巴與砂勞越,這兩個地區屬於馬來西亞的離島地區,並非是馬來西亞的核心所在,向來被馬來西亞所防備著。
實際上,如今婆羅洲絕大多數的人口都位於印尼境內,多位於婆羅洲印尼部分的沿海,這些地方的條件相對比較好,開發也比較早,所以人口相對更多。
然而,整個婆羅洲覆蓋著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是不可多得的生態資源,一旦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必然引起巨大的生態災難。
事實上開發熱帶雨林,能夠帶來的收益非常有限,反而帶來的傷害卻極其驚人,尤其是對於印尼這樣,目前各方面發展水平還很低的國家,後果更加難以承受。
過去,印尼也曾為了發展而開墾婆羅洲的原始雨林,結果除了出口木材帶來的少數利益,更多的卻是環境破壞引發的各類災害,最終產生的各方面損失。
人口增長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人口短時間內就算實現飛躍增長,也會帶來嚴重後果。
婆羅洲上的三個國家,要麼就是沒有加速增加人口的需要,要麼就是沒有相關能力,婆羅洲地廣人稀的現狀,未來還要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婆羅洲就是加里曼丹島的別稱。 加里曼丹島是世界上第三大島嶼,面積74.33萬平方公里,面積僅次於格林蘭島,新幾內亞島。人口卻是世界上第十大島嶼,人口總數比面積只有6.56萬平方公里的斯里蘭卡島和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的台灣島的人口都要少,全島總人口約2120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30人。
印度尼西亞號稱萬島之國,全國擁有島嶼一萬千多個,其中人口最多的兩個島嶼是爪哇島,面積13.88萬平方公里,人口卻達到1.45億,人口密度超過一千人每平方公里,爪哇島上的人口密度和孟加拉國差不多,另一個人口較多的島嶼是蘇門答臘島,面積47.3萬平方公里,人口5018萬。
婆羅洲分屬於三個國家,其中 汶萊佔全島面積的0.8%,面積5765平方公里,人口46萬(2019年)。 馬來西亞佔全島面積的26.2%,沙撈越和沙巴兩州面積19.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 印尼佔全島面積的73%,五個省面積53.9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613萬。加里曼達島森林覆蓋率達到80%,世界上除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就數加里曼丹島熱帶雨林面積最大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加里曼丹島上生活著十種靈長動物,350種鳥類,150種爬行及兩棲動物以及1.5萬種植物,還是紅毛猩猩,馬來熊,犀牛等珍稀瀕危物種家園。
因此加里曼島是物種基因寶庫,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
那麼加里曼丹島面積寬廣,生物資源如此豐富,為何人口會如此稀少呢?
加里曼丹島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加里曼丹島上雖然面積大,生物資源豐富,但是有經濟價值的礦產資源不多,沒有蘊藏量大可開發價值高的貴金屬和戰略價值高的礦產資源。有人會說馬來西亞和汶萊擁有較為豐富的石油資源啊,汶萊和馬來西亞擁有石油資源是不錯,但這些石油資源主要蘊藏在南海的大陸架上,不是在加里曼丹島的內陸地區。
因此可以這樣說,加里曼丹島上礦產資源貧乏反而讓加里曼丹避免了遭到人類的肆無忌憚的破壞,生態環境保護完好,成為動植物的樂園。
二、加里曼丹島上除少數肥沃的火山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土地貧瘠,不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土地的人口承載能力低,因此島嶼面積雖大,但是由於沒有強大的農業做支撐,無法養活更多的人口。 三、加里曼丹島上叢林密布,交通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島上尚未構建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和體系,交通的不便自然不利於全島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 四、加里曼丹島地理位置沒有處於世界重要的貿易線路上,區位優勢遠不如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因此貿易和航運資源基本被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吸走,加里曼丹島無法從國際航運和貿易中分到一杯羹。
五、加里曼丹島是生物資源寶庫,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都設有很多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等自然保護區面積大,法律上禁止開發,因此無法像其他島嶼那樣大面積毀林開荒,給更多的人口提供生存空間。綜合以上各因素,加里曼丹島上人口稀少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加里曼丹島長期發展滯後的局面已經開始改變了,這種改變便是印尼已經決定遷都加里曼丹島。如果印尼新首都建設成功,未來把印尼全國的人口吸引上千萬到新首都也說不定。因此,加里曼丹島上未來的人口數量可能會隨著印尼新首都的開發建設而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
婆羅洲北部山地眾多,南部泥炭沼澤密布;常年高溫多雨,炎熱潮濕;土壤貧瘠,農業基礎差;開發 歷史 短、開發難度大……導致婆羅洲目前無法承載太多人口,因此人口密度比南方的爪哇島和東北方的菲律賓群島低很多。
婆羅洲,又稱加里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嶼,分屬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婆羅洲面積74.3萬平方公里,印尼佔73%,馬來西亞佔26.2%,汶萊佔0.8%。婆羅洲人口2130萬,人口密度29人/平方公里,與東北方的菲律賓群島、南方的爪哇島、東方的蘇拉威西島相比,人口密度較低。
30萬平方公里的菲律賓群島擠了一億多人,人口密度接近300人/平方公里;14萬平方公里的爪哇島擠了1.5億人,人口密度1000多人/平方公里;17.5萬平方公里,基本全是山地的蘇拉威西島也擠了近2000萬人,人口密度100多人/平方公里。就連蘇門答臘島的人口都是婆羅洲的兩倍以上,為何婆羅洲人口這么稀疏?原因很簡單,就是養不活太多人口。
婆羅洲北部山地眾多,海拔4095米的京那巴魯山是全島最高峰,中部是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雨林,南部地勢較低,但是河流眾多,沼澤密布。
婆羅洲年均降雨量高達3800毫米,最少的地區也有1600毫米,年均溫24-25 ,淋溶作用強烈,基鹽如Ca、Na、K、Mg被淋溶沖走,土壤為磚紅壤,呈弱酸至酸性,顏色呈紅棕或紅黃色,土壤養分低,特別缺磷、鉀,不適合耕種。這算是硬傷,能長樹的土壤不一定能種糧食,亞馬遜雨林就是這樣。
而爪哇島雖然面積比婆羅洲小很多,地形也以山地為主,但爪哇島上眾多火山產生的火山灰不斷給土壤增肥,使得爪哇島相比婆羅洲更適合耕作,這樣才能養活1億多人口。
婆羅洲的開發程度也較低, 歷史 上馬來群島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三佛齊王國的中心在蘇門答臘島,滿者伯夷國的中心在爪哇島,而婆羅洲南部在9世紀被三佛齊控制,13世紀被爪哇控制,由於統治中心不在婆羅洲,各大王朝對婆羅洲的開發興趣不足,就連荷蘭殖民期間都沒有大規模開發婆羅洲。
印尼獨立之後,蘇加諾提出移民計劃,要從人口稠密的爪哇島、馬都拉島、巴厘島遷出部分農民去開發婆羅洲。90年代又提出要在婆羅洲南部的沼澤開發100萬公頃的良田,結果急於求成,放火焚燒森林,婆羅洲南部密布泥炭沼澤,一旦燃燒火勢很難控制,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這點新加坡深有體會。
而且森林被砍伐之後,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進一步下降,幾乎無法種植糧食,僅靠棕櫚和橡膠養不活太多人。
所以,婆羅洲人口稀疏是因為自然條件不好,難以供養太多人口。
2019年有消息稱印尼將遷都婆羅洲東部,計劃在2021年開工建設新首都,以緩解爪哇島的人口壓力,不過目前來看一時半會兒開工不了了。
婆羅洲為什麼人口稀少密度稀疏?婆羅洲位於東南亞中部,面積74.3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每平方公里約30人左右,在東南亞屬於地廣人稀的一個大型島嶼。婆羅洲人口稀少主要是由於地理、氣候因素所致,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首先是氣候因素。婆羅婆位於熱帶地區,赤道橫穿全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叢林密布,由於雨水的淋溶作用土地貧瘠,不利於早期的農業開發。因此在 歷史 上,婆羅洲就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地區。
當然位於熱帶雨林地區不一定就無法進行早期的農業開發,如果是位於火山地震帶上,有火山灰為土地補充肥力的話,也是可以發展出早期的農業文明的。比如與婆羅洲相鄰的爪哇島,就在很早的時候就得到了開發,在古代就發展起了發達的農業,因此人口眾多。今天的爪哇島13.7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1.5億人,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千人,在全世界都是屬於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
但是雖然南洋群島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的交匯之地,婆羅洲卻是南洋群島中唯一一個不在火山地震帶上的大型島嶼。由於沒有火山灰的補肥作用,婆羅洲的土地在熱帶雨林的高溫多雨氣候下,受雨水的淋溶作用影響,土地十分貧瘠。因此即便是今天,婆羅洲的農業也極度不發達,只能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園,人口自然也就不多了。
當然並不是只有農業發達才能夠集聚起人口,如果位於重要的貿易交通線上,通過發展工商業也同樣可以集聚人口,從而使當地成為人口密集的地區。比如新加坡面積狹小,農業幾乎不存在,但由於其位於國際海運的「十字路口」馬來甲海峽的出口,通過工商業的發展成為一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國家。
但是遺憾的是,婆羅洲雖然位於號稱國際海上運輸線「十字路口」的東南亞,但它本身卻長期不在國際海運主航道上。從古代到現在,東南亞的海運長期沿南海西側進行。婆羅洲西側由於靠近南沙群島,水深較淺,且水下暗礁密布,因此長期以來都不是東南亞的主要海上貿易路線。而其東、南部由於遠離主要的經濟發達地區,通過這些地方的船隻同樣稀少。因此婆羅洲通過發展工商業來集聚人口的條件,同樣不具備。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後期以後,隨著巨型油輪、貨輪的出現,由於馬六甲海峽水深的限制,越來越多的油輪、貨輪改經龍目海峽和望加錫海峽通行,經過婆羅洲東海岸的船隻越來越多。而且婆羅洲東、南部油氣資源豐富,受海上航線變化的影響和油氣產業發展的刺激,婆羅洲東南部的人口明顯增多。
不僅僅是人口稀疏,連猩口都稀疏。非洲的熱帶雨林中,黑猩猩、大猩猩都是群居,婆羅洲紅毛猩猩卻是獨居。原因是婆羅洲的火山運動早早停止,雨水的沖刷使地表土極為貧瘠,雨林中鮮果產量極稀少,迫使紅毛猩猩獨居採食。同理,這種土質農業根本發展不起來!土地不能承載大量人口。
印尼人口最多的島嶼是爪窪島,小島聚集了全國一半人口,該島火山活躍,火山灰為農作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我覺得關鍵原因是:沒有在中國治下!
大家扯了那麼多理由,如果在中國治下的話,全都不成立...
古代東亞這邊只有中國中原地區有完整的國家系統,換句話說誰挨著中原王朝近,誰的系統就更完整或者更接近中國的成熟的國家系統。國家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人口,醫療,食物。東南亞那邊在古代越往南邊走,距離中國越遠,長期遠離文明 社會 的中心,自己的族群就只能是長期停滯不前,處於野人狀態的一個族群,人口自然上不去。
東南亞國家,殖民者來到前,剛剛出現小范圍的萌芽國家模式,大部分地區還是原始部落無主之地。殖民者劃勢力范圍把一些不相乾的地區圈在一塊時間並不長,他們離開後,這些都是硬拼起來的國家,比如印尼。雖然主體民族宗教比較強勢,迅速消滅了其他族群,但是偏遠地區還是發展不起來。
『玖』 南美洲探訪原始部落,哪裡最安全
說起原始部落,我們並不陌生,我們聽說過最多的原始部落,那就要說到印第安人了,印第安人對於其他的人來說真的生活習性以及各種生活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們平時一般很難接觸到他們,他們生活在原始森林中,行動也是神出鬼沒,然而我們如今知道的南美洲的原始部落中,在亞馬孫河流域的佐埃就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部落。
佐埃人一般都非常的團結,而且對人沒有攻擊性,他們都會在孩子的成人禮上為孩子在下巴紮上木棍,因為他們感覺這樣會比較的威武,這也是一些原始部落的落後思想,他們可能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一直生活在熱帶雨林之中,大家如果想要探訪原始部落,就可以選擇佐埃。
『拾』 柬埔寨原始部落隱居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衣索比亞——即將消失的原始部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