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尼西亞街頭小吃每頓飯要多少錢
走過了東南亞大部分國家,例如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等國家,但是要說到生活成本最低的還是要屬印尼,印尼從住宿、交通到餐飲的消費的綜合水平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性價比更高。尤其是在印尼當地人的日常開銷一個成年人一天只需要20元就可以維持一天的餐飲需求。在印尼最常見的當地飲食不在乎兩種,一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推車小吃,在印尼這些街邊小攤的食物受到更多當地人的喜愛。第二類就是相當於中國的快餐,分不同的檔次,路邊攤和店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價格。
印尼與中國一樣以米飯為主食,這里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是快餐,他們往往把菜色疊放在透明的玻璃窗前,這樣人們路過快餐店就能看到店裡供應的菜色。這里的快餐菜色非常單調,一些簡單的水煮蔬菜,關於葷菜大部分是動物內臟。如果想吃好一點的菜色就是炸雞、烤魚。在這樣的快餐店用餐的價格可以從1元的素菜起,葷菜兩元起,如果葷素搭配一頓飯也不超過10元。
㈡ 印尼老百姓平時吃什麼
印尼人吃的食物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相似,如巴東菜等,多為較辛辣的食物。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
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
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
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 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
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招待客人。
(2)印尼有多少種麵粉擴展閱讀:
印尼菜與其他東南亞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用到兩款獨有香料:石栗和黑栗。
這兩款香料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款傳統菜上,比如著名的巴東牛肉,就必須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獨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
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則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備材料。「黑美人」是一種傳統牛肉湯,由於放了黑栗湯色帶黑,且被認為有美容、養顏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並不都是一個味道,不同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蘇門答臘島人喜歡在濃濃的椰子醬里加上辣椒調味,而且喜歡選用牛肉和牛的內臟做食材。
西爪哇島人多用酸辣調味料,酸辣湯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習慣以蝦醬佐餐,而北蘇拉威西省人則喜歡將各式魚類做成燴飯。
㈢ 正宗印尼千層糕的做法
我了解!
印尼千層糕一貫是與特殊社會身份和完美無暇的品質這樣的觀念聯想起來的。荷蘭人歷來對熱帶香料有傾心,深入的研究。千層糕是荷蘭人利用當地香料配製的。他們在二十世紀中期離開印尼,留給了印尼千層糕的秘方和傳統手藝。千層糕的美味是人類的知識、手藝和傳統文化的組合成果。製作千層糕不但要有手藝,而且還要有堅韌心。
烘烤工序主要環節。千層糕粉漿配料需在烘爐內由底下一層接著一層不停地烘烤以至頂面,整個過程頗費力氣。四分鍾才烤好一層,而老師傅也要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製成一塊20公分x20公分的千層糕。由於功夫繁瑣,成本不菲,只有當時的荷蘭人社會的富裕階層和名流才能享用「千層糕」。近幾十年,印尼國內消費者大眾生活水平提高,千層糕在社會上逐漸暢銷,進而在東南亞居民中廣泛流通了。
㈣ 印尼人愛吃的「油漆糕」,強烈的視覺沖擊,你們真的敢下口嗎
印尼,一個間距在我國並不是那麼遠的東南亞我國,具有異國特點,但又讓不少人害怕邁入那個國家。實際上,印尼藏著很多美味可口豐富多彩的美食,讓許多遊人看過十分心動。印尼人愛吃甜食,因此印尼街頭的小吃甜點佔多數,其中還有一種顏色尤其亮麗的食材,讓許多人害怕下孔。
Martabak的味道如何呢?喜好甜品的小夥伴們一定會迷上它的口感,特別是剛做出來Martabak,或是熱呼呼的蛋糕上放上很多調料,最好是再加上碾碎的花生和朱古力,喜好奶油芝士的朋友們一定要再加上奶油芝士,讓熱流烤制奶油芝士,奶油芝士溶化後,澆上很多煉奶,盡管熱量高得可怕,可是又甜又香。
大家如果還有機會到印尼度假旅遊,見到街邊出售的這類點心,何不買一塊回來吃。還記得千萬不要買得多,由於Martabak不但發熱量非常高,飽腹非常強,吃上兩一小塊,你會頂得不好,當然,只要不嫌膩,你可以嘗試自己吃完一塊。
㈤ 印尼進口的食品干凈嗎
干凈。印尼營多撈面。配料有麵粉,純凈水,雞蛋,玉米澱粉,印尼營多撈面味道好吃,干凈又衛生。
㈥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什麼農業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漁業資源豐富。它也是世界上農業最大的國家。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世界上農業最大的國家,希望能幫到你。
農業最大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全球咖啡 種植 面積最大——印度尼西亞
印尼咖啡種植面積為全球最大,但由於咖啡生產效率低,導致印尼咖啡產量在巴西和越南之後,僅居世界第三位。日前印尼咖啡加工與出口企業協會總主席伊爾凡表示,印尼咖啡種植面積達130萬公頃,大大多於巴西(65萬公頃)、越南(42萬公頃)等主要種植國,但每公頃產量僅760公斤,比巴西(每公頃6—7噸)和越南(每公頃3—4噸)低了很多,極大影響了印尼咖啡產量。他表示,印尼咖啡生產潛力十分巨大,如能將每公頃產量提高至2噸以上,印尼有望超越越南和巴西,成為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印尼農業部農園種植總司專家赫利表示,目前印尼政府仍苦於難以提高咖啡的生產能力,主要是很多咖啡樹樹齡較長,農業部提議通過種植新咖啡樹提高產量。印尼主要生產羅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羅布斯塔咖啡較受國內市場歡迎,阿拉比卡咖啡受國外市場青睞。據印尼農業部統計,印尼全國約有95.5萬公頃種植園仍在生產,其中76萬公頃用以培植羅布斯塔咖啡,19.5萬公頃用於培植阿拉比卡咖啡。約92%的咖啡產量來自於個體種植咖啡農戶,僅8%來自於國營農園。印尼共有190萬農戶以種植咖啡為生,2012年產量達74.8萬噸,分別為14.8萬噸阿拉比卡咖啡和60萬噸羅布斯塔咖啡。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概況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2 大棕櫚油生產和出口國, 對世界植物油市場價格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農業歷來在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全國經濟全面發展, 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強, 農產品供應與需求形勢不斷好轉。
1 基本情況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群島國家, 屬於熱帶氣候, 包括石油、礦藏、木材和農產品在內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2006 年, 全國人口為2.22 億, 名列世界第4, 其中近80%居住在爪哇和蘇門答臘這2 個島上; 8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 中高收入人群約為3300 萬, 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5%。通用貨幣是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6 年和2007 年分別達到5.5%和6.1%。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法律體系不完善、基礎設施缺乏、腐敗盛行等。2006 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641 美元;失業率為13%; 人均支出384 美元, 其中53%用於食品消費。
農業一直在國內經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0 年前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目前, 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 農業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總量的45%。由於農場規模較小, 農業生產屬於勞動力密集型。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2 大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對世界油籽價格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主要的農作物和農產品有: 水稻、玉米、棕櫚油、大豆、干椰子肉、橡膠、以及木薯。
全國現有約4700 個大中型食品加工廠和77200個小型食品加工廠, 食品加工業職工約為300 萬人,產值2005 年為239 億美元; 大中型食品加工廠約佔全國食品加工職工總量的25%, 佔全國食品加工總產值的85%。食品支出約占公民總支出的53%。
2 農業政策
印度尼西亞農業政策的基本目標是: 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糧食自給率, 以及穩定國家經濟。為了實現上述目標, 自20 世紀60 年代以來, 政府一直向農民提供多種農用物資(如: 糧食作物種子和肥料) 補貼、澆灌工程信貸等。政府還通過國家糧食後勤局( BULOG) , 對包括大米在內的基本食品實施嚴格控制。國家糧食後勤局負責確定大米等主要糧食的支持價格, 進行干預性收購或銷售, 並且負責大米的進出口、儲備和供應。2003 年1 月,國家糧食後勤局改名為“國家貿易公司”, 接受財政部的監督, 但基本職責不變。
為了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定, 政府從1998 年開始允許私營企業進口小麥, 從而解除了國家糧食後勤局對小麥進口的控制。目前, 私營企業可以自主進口小麥、大豆、玉米和糖。
3.糧油供需
3.1 大米
大米是最主要的食用糧食, 也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年均水稻種植面積達到近1200 萬頃,佔全部作物種植面積的50%以上。90%的水稻田具有澆灌設施。
由於水資源管理水平較低、灌溉設施較差、以及生產成本不斷增加, 大米生產增長速度較慢, 長期以來不能滿足消費需求。阻礙大米生產的最大原因, 是農民擁有的土地面積非常小( 人均不足0.5hm2) 。為了鼓勵大米生產, 政府採取了多項 措施 , 例如提供特殊貸款,增加肥料和種子補貼, 擴大種植面積等。
政府通過國家糧食後勤局( Bulog) 儲備約占國內消費總量5%的大米, 向軍隊和偏遠地區的民事人員提供大米口糧, 在全國性災難中提供援助, 並且在必要時從事市場運作以穩定價格。國家糧食後勤局還繼續實施“窮人大米補貼計劃”, 以保證國內每個貧困家庭每個月能夠購買20kg價格為1000 盧比/ 公斤的大米。2007 年, 國家糧食後勤局計劃收購150萬噸國產大米, 收購價格為4000 盧比/ kg, 相當於438 美元/t; 大米進口關稅為450000盧比( 49.3 美元) /t。
過去5 年中, 年均大米產量為3370 萬噸, 進口為180 萬噸, 消費為3600 萬噸。2007 年,水稻收獲面積約為1160 萬公頃, 稻穀單產約為4.5t / hm2, 稻穀產量為5270 萬噸, 大米產量為3400 萬噸, 大米進口為160 萬噸, 國內大米消費為3600 萬噸, 年終大米庫存為240 萬噸。
3.2 小麥與麵粉加工
由於經濟穩定增長和收入不斷提高, 國內小麥消費量不斷增長, 2006 年人均小麥消費量約為17kg。印度尼西亞不種植小麥, 所需小麥全部依靠進口, 主要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在過去5a中, 小麥進口年均為480 萬噸。2007 / 08 年度, 小麥進口估計為546 萬噸, 國內消費為520 萬噸, 年終庫存為104 萬噸。目前, 小麥進口關稅為零,但是小麥麵粉進口關稅則為5%。
2007 年, 全國小麥麵粉加工能力為20300t / d,加工能力實際利用率約為74%; 小麥麵粉產量為360萬噸, 比上年增長10%; 小麥麵粉進口為73 萬噸, 比上年增長46%; 小麥麵粉消費總量的60%用於生產面條, 30%用於生產麵包和點心, 10%用於家庭。小麥麵粉分為3個等級, 即高蛋白麵粉( 蛋白含量超過12%) 、中蛋白麵粉( 蛋白含量為10%~11%) 和低蛋白麵粉( 蛋白含量為8%~9%) 。高蛋白麵粉約占麵粉總產量的75%, 主要用於生產方便麵和 烘焙 食品。2007 年3 月, 小麥麵粉批發價為93000- 104000 盧比/ 25kg, 即相當於407~455.6 美元/ t。
全國小麥加工業主要由4 家麵粉公司所支配,這4 家公司的年麵粉產量約為300 萬噸, 麵粉提取率為70%~74%。全國最大的麵粉公司是PT Bogasari麵粉公司, 隸屬於該國食品加工業巨頭之一Indofood 集團。PT Bogasari 麵粉公司占據全國小麥麵粉市場的70%, 擁有2 個麵粉加工廠, 分別位於雅加達和泗水。位於雅加達的麵粉加工廠佔地面積達到33hm2, 是世界上最大的麵粉加工廠; 位於泗水的麵粉加工廠佔地面積為13hm2。這2個麵粉加工廠的日均加工能力分別為10000t 和5900t。第2 大麵粉公司是PT Berdikari Sari Utama 麵粉公司, 該公司擁有1 家麵粉加工廠, 位於蘇拉威西島, 日均加工能力為2900t, 占據全國小麥麵粉市場的8.5%。另外2 個麵粉公司分別為PT Panganmas Inti persada 麵粉公司和PT Sriboga Raturaya 麵粉公司, 日均加工能力分別為1000t 和1500t, 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
3.3 玉米與飼料
玉米是第2 大糧食作物, 也是最主要的飼料生產原料。全國玉米消費總量的50%用於生產飼料, 其餘用於生產食品。由於政府強調自給, 國內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玉米進口量現已減少50%。進口玉米主要用於生產雞飼料; 玉米進口關稅為5%。過去5 年中, 年均玉米產量為620 萬噸, 進口為110 萬噸, 消費量為730 萬噸; 2007 / 08 年度, 玉米收獲面積約為340 萬公頃, 單產為3.6t / hm2, 產量為690 萬噸, 進口為120 萬噸, 國內消費為795 萬噸( 其中飼用消費為405 萬噸) , 年終庫存為60 萬噸。
家畜業主要由養雞業和養牛業組成。2007 年,禽肉產量約為122 萬噸, 牛肉產量約為43萬噸, 豬肉產量約為18 萬噸, 羊肉產量約為5 萬噸。過去5年中, 牛肉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7%。
全國現有39 家飼料加工公司, 其中6 家特大型公司占據全國飼料總產量的80%。2007 年,混合飼料生產能力為1150 萬噸, 實際產量約為783 萬噸;飼料生產原料包括405 萬噸玉米, 5 萬噸小麥, 以及218 萬噸蛋白粕。全國飼料消費總量的約78%用於養雞, 8%用於養豬, 7%用於養魚, 其餘則用於 飼養 牛和羊。飼料約占禽肉生產成本的60%。
3.4 油籽業
國產油籽主要包括: 棕櫚仁、椰子仁、大豆和花生, 其中棕櫚仁和椰子仁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7 年, 棕櫚仁產量為480 萬噸, 出口為11 萬噸;椰子仁產量為150 萬噸, 出口為4 萬噸; 大豆產量為78 萬噸, 進口為160 萬噸; 花生產量為115 萬噸, 進口為17萬噸。
印度尼西亞對大豆的需求一直比較強勁。國內所有階層的消費者都將豆製品當作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政府制定了到2007 年實現大豆自給的奮斗目標。由於氣候不適合、生產成本高、種子質量低等原因, 國內大豆產量始終難以提高, 導致政府目標難以實現。國產大豆僅占國內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 其餘所需大豆則依靠進口, 其中90%以上來自美國。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近年來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07 年, 棕櫚油產量為1710 萬噸, 出口為1100萬噸, 國內消費為629 萬噸, 年終庫存為110 萬噸。棕櫚油國內消費過去主要用作烹飪油; 由於政府近年來鼓勵發展生物柴油, 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棕櫚油消費量2007 年達到200 萬噸, 分別比2006 年和2005 年增長1 倍和3 倍。棕櫚油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歐盟等。
2007 年, 棕櫚仁油產量為199 萬噸, 國內消費為75 萬噸, 出口為125 萬噸( 主要銷往歐盟、印度、中國等) , 年終庫存為10 萬噸; 椰子油產量為90 萬噸,國內消費量為40 萬噸, 出口為50 萬噸( 主要銷往歐盟、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度) , 年終庫存為2萬噸。
印度尼西亞農業發展的特點
印度尼西亞農業發展的最主要特點是比較成功地改造了殖民地農業,實現了糧食自給。16世紀末,荷蘭殖民者入侵,並於1800年成立殖民政府,實行“強迫種植制度”,迫使農民用最好的土地種植殖民政府指定的農作物,當時主要是咖啡、甘蔗、茶、煙草、胡椒等,並規定這類作物的種植面積至少佔耕地總面積的1/5以上,實際上遠高於此數。印度尼西亞成了向歐洲國家提供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的基地。1870年,荷蘭實行新殖民政策,廢除上述制度,為外國資本到印度尼西亞經營大種植園提供方便條件,貧窮的農民為種植園提供了廉價勞動力,使外資經營的種植園不斷擴展。殖民地經濟結構破壞了原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嚴重影響糧食生產,國家經濟依附於世界市場。
1945年獨立時,印度尼西亞經濟基礎薄弱,結構不合理,生產技術落後,農業發展緩慢。60年代末以來,政府採取引進國外資本和技術,鼓勵國內外私人資本投資,積極開發自然資源和擴大對外貿易等措施,經濟得以迅速發展,也促使農業較快發展。在“一五”計劃時期,建設重點是農業、林業和水利;“二五”時期重視民間種植園發展,曾制定一個種植園十年規劃;“三五”時期,一方面大力發展水稻生產,一方面積極發展畜牧業,主要是養雞業,從而使畜牧業的年均增長率由“一五”時期的1.63%增加到5.5%;同時,民間種植園的年均增長率由“一五”時期的0.52%提高到4.5%;此後印度尼西亞進一步擴大稻米自給率,同時力求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
如今,印度尼西亞農業已取得明顯進展,食品已由過去嚴重匱乏變為自給有餘。穀物自給率在90%以上。從前主糧大米大量依靠進口,自80年代中期起已完全自給;由於氣候不宜種植小麥,麵粉尚依賴進口。蔬菜和水果均有出口;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繼續大量出口,換取外匯。畜產品消費量近年增加很快,如國內肉類消費量從1969年的31.1萬噸上升到1994年的148.3萬噸,增加近4倍;蛋從2.6萬噸增至50.9萬噸,增加19倍;奶從17.7萬噸增至89.5萬噸,增加5倍。由於畜禽生產從80年代起迅猛發展,已從過去嚴重供不應求而做到基本滿足要求。1994年,人均穀物消費225公斤,肉類9公斤,水產品從1989年的15.5公斤增加到18.5公斤。每人攝入熱量2561卡路里,蛋白質攝入量為56克。
猜你喜歡:
1. 農業公司簡介範文
2. 農業創業政策
3. 農業公司概況介紹範文
4. 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大全
5. 農產品電商平台的廣告詞
㈦ 印尼九層糕具體怎麼做
Bahan a 材料 a
250 gram mentega 250克牛油
60 gram gula halus 60克細糖
Bahan b 材料 b
10 butir kuning telur 10個雞蛋黃(越多越好吃,這是我最肯定的,吃了幾十年了。但是高膽固醇)
60 gram gula halus 60克細糖
2 sdm susu kental manis 2大勺子牛奶(很甜的膠奶,濃縮奶)
1 sdm rhum 1大勺子朗姆酒
Bahan c 材料 c
66 gram tepung 66克麵粉
1/2 sdt baking powder ½小勺子發粉
Bahan d 材料 d
4 butir putih telur 4個雞蛋的蛋白(蛋白不同於蛋黃,不要瞎加,蛋白質成分太高會不一樣)
30 gram gula pasir 30克普通糖
1/2 sdt cream of tar tar ½小勺子酒石酸氫鉀
cara membuat 做法
1. Kocok bahan a sampai lembut,sisihkan. 把材料a混合起來,放一邊。
2. Kocok bahan b sampai mengembang. 把材料b混合起來,直到膨大為止。
3. Kocok bahan d sampai putih kaku. 把材料d混合起來,直到鞏固為止
4. Masukan bahan a ke bahan b,ak rata.lalu masukan bahan c,ak rata lagi. 將材料a混入材料b,攪勻,然後放入材料c,再次攪勻。
5. Masukan sedikit demi sedikit bahan d kedalam campuran bahan a,b dan c sambil diak rata. 將材料d慢慢倒入 材料abc混合物中,並攪勻。
6. Panaskan oven 180 derajat. 將烤爐加熱至180攝氏度。
7. Masukan 2 sdm adonan keloyang 17 cm,ratakan. lalu panggang dengan api bawah sampai permukaan kecoklatan. 准備17厘米的烤盤,取2大勺子混合材料,均勻灑在烤盤上,用下火考到發棕色為止。(製作第一層)我不明白何為下火,可能是溫度比較低的火?你是搞這方面的人,比較了解吧。
8. Lalu masukan 2 sdm adonan lagi,panggang dengan api atas sampai permukaan kecoklatan.lakukan langkah ini sampai adonan abis. 再撒入第二次-兩大勺子材料,用上火考到發棕色為止,繼續步驟8直至材料用完為止。
㈧ 印尼椰汁黃金糕怎麼做
食材用料:
面種原料
麵粉[圖]麵粉5g
酵母5g
白砂糖[圖]白砂糖8g相剋食物
溫水30ml
木薯澱粉糊原料
木薯澱粉70g
椰漿150ml
蛋黃2個
糖[圖]糖70g相剋食物
黃油[圖]黃油5g
香草精少許(可省)
香蘭葉一片(可省)
鹽1/4勺
菜譜做法:
1.混合所有面種材料,靜置發酵15分鍾。
椰汁黃金糕的做法圖解22.椰漿倒入鍋中,加入班蘭葉以及鹽,小火煮5分鍾直到沸騰。加入黃油攪拌至融化,放在一旁冷卻待用。
椰汁黃金糕的做法圖解33.蛋黃和糖混合攪拌均勻。滴入香草精。
椰汁黃金糕的做法圖解44.把班蘭葉從冷卻好的椰漿里取出丟棄,將蛋黃糊,椰漿,木薯澱粉和吉士粉一起攪拌均勻,過篩兩次。放入容器里,20度室溫發酵3個小時。其間為了防止澱粉和水分分離,中途取出用打蛋器徹底攪拌2-3次。有的方子上說"發酵至兩倍大「,事實證明這樣稀的麵糊不會有這么強的支撐氣泡的能力,至少我所能觀察到的僅僅是表面多了一層細密的泡沫而已。
5.烤盤抹油,發酵好的麵糊倒入,繼續發酵1個小時。入烤箱180度下火,時間以牙簽插入糕體中心,沒有麵糊帶出為准。轉上下火繼續烤到上層上色。冷卻脫模切件食用。
㈨ 印尼特產是什麼
印尼特產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印尼特產是什麼?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印尼咖啡
印尼咖啡的盛名,想必我不需多加贅述了。要是您到印尼旅遊,都沒有購買這里的咖啡的話,那就真的太遺憾了。印度尼西亞的咖啡喝起來又香又濃,讓人回味無窮,是購物的上品。與一般咖啡不同的是,印尼咖啡的製作器具相當特別,並在咖啡中添加甜煉乳調味,飲用時富有印度支那的柔婉,又含法國的浪漫風情。最受遊客喜歡的咖啡品牌要數坎帕阿仳(KapalApi)了,還有全球最名貴的咖啡貓屎咖啡(KopiLuwak),經過麝香貓腸胃的發酵,萃取出來的咖啡豆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香甜口感,泡出的咖啡濃稠度堪比糖漿,香味「獨家」,口間還會留有淡淡的薄荷清涼,即使煮過三次味道依然香醇,豐富圓潤的香甜口感為其他咖啡豆無法比擬,是世界頂級奢侈品之一。貓屎咖啡產量非常少,亦因此特別昂貴,甚至比頂級牙買加藍山咖啡還要貴上幾倍,在售賣地更是少之又少。全球年產量不超過400公斤。2012年世博會上,印尼館展示了的貓屎咖啡,一杯4安士的咖啡可以賣到168美元(約人民幣1400元)。各大商場超市都有專營咖啡的商店,超多品牌包裝可供選擇。
印尼薯片
看起來印尼薯片沒什麼不同,但是由於原料味道鮮美,是很多人一吃無法忘記的美味,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薯片」的美譽。我為大家搜羅了印尼最受歡迎的幾種薯片,都是各大超市很容易買到的,想偷懶的快快走起吧!
椰漿粉
椰漿粉是一種不含香精、糖精、防腐劑,不含膽固醇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具有濃郁的天然椰香味,口感清醇柔和、含有適量脂肪、大量植物蛋白以及17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5種維生素和鋅、鈣、鐵等微量元素,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食料。它帶給許多食品廠家和廣大消費者一個不可缺少的原料來增添他們所喜愛的各式各樣佳餚的香味及優越的.口感。椰子營養價值非常高,常食用椰漿粉及其做成的食品不僅不會增加體重,還可降低人體血脂水平,預防高血脂症,從而起到對心血管的保健作用。此外,椰漿粉中還含有一種能殺去人體內寄生蟲的物質,可令人血液通暢,肌膚紅潤。椰漿粉系列產品老少皆宜,同時也是糖尿病人首選的營養食品。椰漿粉是鮮榨椰子的絕佳替代品。它幾乎適合用於每一種食品,並可作為家庭食譜及食品製作的配料。
蝦片
印尼有17000多個島嶼,在有人居住的1000多個島嶼上,無論高官富豪,還是平民百姓,都喜愛一種小吃——Kerupuk蝦片。它的種類繁多,所含成份也不一樣:有魚+麵粉做的,有米做的,有玉米做的,有蝦+麵粉做的,鹹的,淡的,甜的,辣的,五顏六色,應有盡有。只要你到印尼,無論你走到哪個角落,你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蝦餅。街道上的流動攤販,十字路口的兜售小販,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此等生意糊口,同時也可以想像,它的需求量有多大。蝦片的口感非常好,咬一口脆崩脆崩的,讓旁人聽到只流口水,印尼人不光把它當零食吃,很多人正餐也要吃。這些蝦片的做法都差不多,但有分油炸和沙炒。
印尼小吃糕點
印尼小吃糕點品種豐富、顏色亮麗、風味卻濃郁、鮮明、獨特。著名的九層糕,就是將米漿和澱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上糖、椰漿、色素一層一層的蒸熟。製作九層糕的色素不同顏色也有不同味道,譬如黃色的榴槤味、綠色的香草味、巧克力色的可可味等等。蒸出來顏色艷麗且層層分明、糕體晶瑩通透,味道香醇。還有黃金糕又稱蜂窩糕,因為烤出來誘人的黃金色,吃起來香甜可口,而且很Q。印尼千層蛋糕的製作是將上等的麵粉、白糖、雞蛋混合在一起,加上豆蔻、丁香、肉桂等香料,用製作蛋糕的方式,一層一層的烘焙,直到容器頂端,整個製作的過程不僅是對製作者技術的考驗,還有考驗製作者的耐心。印尼千層蛋糕因為多種香料的結合,散發高貴的濃郁香氣,又有「蛋糕皇後」的美稱。另外還有很多糕點譬如印尼騎曲餅、炸香蕉、糯米團等等。正所謂「無糕不成宴」,螺殼糕、中國糕、菊花糕、南瓜糕、榴槤糕、菠蘿糕,椰子糕、木薯糕等當然也是您帶回家的不二選擇。
東革阿里
東革阿里是生長在東南亞靠近赤道的原始熱帶雨林中潮濕砂質土壤里的一種野生灌木植物,成熟期一般為5年以上。樹高4-6米,最高可達12米,樹干直徑8-10厘米,最粗可達15厘米。樹枝幾乎沒有分叉,樹葉長在頂部呈傘狀。其根亦不分叉,入地最深可達2米。東革阿里的根部有多種功效,與燕窩、錫器一起並稱為馬來西亞三大國寶。研究顯示,東革阿里根部(特別是芯)包含許多植物化學葯物,它能增進睾酮的產量,睾酮是男性性功能所需的荷爾蒙,也是腦部發育所需的激素。
向天果
向天果是一種純天然野生植物果實(學名Fructus Swietenia Macrophylla),是屬於楝科植物,盛產於南太平洋最潔凈,受污染最少的索羅門群島與斐濟島,因其果實產量少,果實外形奇特,成直立圓錐形,底寬頭尖向天生長而得名。它的活性成份具有提升人體免疫功能、調節生理節律、預防疾病,並促進健康等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過敏性疾病、內分泌失調等有非常顯著的功效。它不但能改善各種疾病,不會產生副作用而引發並發症的風險,而且能讓身體各機能得到最快的恢復。它能調整身體代謝功能,使自身的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這樣就可使血糖能夠重新被機體組織細胞所攝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達到長期穩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體可長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以分解血糖。
印尼燕窩
印尼燕窩被稱為「燕窩之鄉—東南亞」的天然屋燕,印尼燕窩佔全球燕窩總產量的80%。可吃的燕窩是由一種燕子築成,它們屬於雨燕科,稱為「金絲燕」(swiftlet),具體是指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如:羽毛)所築成的巢穴。其中以金絲燕唾液的蛋白質純度和營養價值為最高。燕窩中有稱為「血燕」的,是因為金絲燕的食物中包含海藻等物使其唾液含雜質,呈紅絲而名,並非因為人們誤解,以為其未完成鳥巢,忍住不產卵,吐血而形成。燕窩被採摘之後,還要經過蒸細、浸泡、除雜、挑毛、烘乾等復雜的加工才能製成成品燕窩,包括燕盞、燕條、燕餅、燕絲。其中燕盞是整隻個大質優的燕窩經除雜保留原有形狀而成,價格特別昂貴。燕窩是珍貴的佳餚,又是名貴葯材,文字有補肺養陰之功效,主治虛勞咳嗽、咳血等症。印度、馬來群島和我國海南島及南海諸島等均有出產。
印尼花生薑糖
印尼花生薑糖,是採用生薑提煉薑汁,再融入柔韌的新鮮麥芽糖與白砂糖,精製而成,味道甜中帶辣,具有健胃、提神、止嘔等功能,不含防腐劑,全天然綠色食品備受時尚愛美人仕之推崇!午飯後,昏昏欲睡;上班時,辦公桌上文件堆積如山,一點都提不起精神;坐車時,暈車想吐;MM偶爾的節食減肥,無時無刻,花生薑糖都可以幫到你!夏天的時候,不妨把薑糖放入冰櫃里,當它被冰得硬硬的時候,一放入口,頓時透心涼,頃刻隨之而來的便是姜的辛辣,刺激又提神!
;㈩ 印尼的特產是什麼 有誰知道
印尼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印尼餐廳的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口味重的遊人到此可一保口福。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印尼風味小吃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
最受外國遊人喜歡的是當地產的各種熱帶水果,如有「水果之王」之稱的榴槤,有「水果之後」之稱的山竹,以及芒果、紅毛丹、杜古、蛇皮果、木瓜、人心果、牛心果、香蕉、菠蘿、番荔枝、鱷梨、柚、橙等。
日惹的馬利歐波羅大街是世界上最長的餐館一條街,傍晚有數不清的食物攤。
加里曼丹島的波提亞那和沙瑪里達,有最大的河蝦,加亞帕拉有最好的烤魚。印尼傳統小食有棕櫚糖花生,可可果餅干,香蕉干。
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喜歡吃的遊客不妨一試。
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涼拌什錦菜、烤羊肉串、烤魚、烤牛肉、烤羊肉等。湯則常用牛肉湯、羊肉湯和雞肉湯。作為餐桌上的飲料,常有各種酒、礦泉水、啤酒及各種果汁。
印尼人飯後有喝咖啡和喝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喜歡喝紅茶,不少人也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多,有用糯米粉、麵粉、木薯粉做的各種糕點,水果品種也十分齊全,有榴連,紅毛丹、木瓜、蛇皮果、牛心果、西番蓮等。
爪哇烤雞:以印尼祖傳秘方烹制,沾特製的甜辣醬和椰汁,再配上當地獨有的刺激的petai豆與生甘藍,風味獨特。
巴東菜:巴東是印尼的一個海濱城市,傳統的飲食文化,使巴東菜自成體系,著名的有巴東牛肉、咖哩雞等。
gudey:日惹特產,以米飯、嫩木菠蘿、一片雞肉、蛋、椰奶、和日惹特產水牛皮製成。
咖哆咖哆:一種用印尼沙律醬拌成的沙律,用料有各式新鮮蔬菜、海鮮等。
印尼米卓全餐:最著名的要數巴里島的唐將沙里旅館餐廳(tanjung sari hotel restaurant),傳統的巴里菜加上無敵海景,竹製tingklink樂團在一傍伴奏,人生一大享受。
各式印尼點心:以椰子汁為主要原料的各式點心,外形小巧,口感清爽,味道獨特,每一款都值得嘗試。
蝙蝠大餐:很難想像喜歡倒吊棲息在洞穴內的黑蝙蝠,對於萬鴉老人來說卻是人間美味,萬鴉老人會在洞口張網,然後派人從洞穴內驚擾這些小蝙蝠,只要蝙蝠群一沖出洞口,就會被「守株待蝙」的網子抓住,成了萬鴉老人的腹中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