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棕櫚油生產過程、主要原料、工廠成本和主要用途是什麼
棕櫚油生產提煉過程 x0dx0ax0dx0a一、 棕櫚果園區x0dx0a每公頃可植138棵棕櫚樹,年產棕櫚果25噸左右/公頃,果園投資主要為土地置用,西馬地區一般每公頃投入20,000馬幣,東馬每公頃投入5,000/6,000馬幣(印尼水平與東馬相當或更低)。採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資0.3馬幣/串(西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種發芽後1年移植入土,2.5-3年後收獲產果。產果壽命20-30年,每棵樹年長10-12個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樹年產(摘)兩次。目前市場價格,棕果140-150馬幣/噸,含油28%-30%。x0dx0a二、 初榨廠x0dx0a(1)果串採摘後24小時內送入初榨廠(防止FFA升高)。(2)蒸煮:150℃2小時滅菌並且煮爛果實串的桿子。(3)果實剝落,提開機-剝落機,果實串桿分離,串桿經燃燒作肥料,果實送到料倉(4)壓榨:螺桿式壓榨機。榨餅從機頭擠出,內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體部分從下口流出,過濾後送入蝶式離心分離機,得出毛棕櫚油。(5)壓榨棕櫚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餅送入網式分離口。a)榨碎擠乾的果實肉纖維經加工處理,生產纖維板及紙張;b)果實核風送至破碎機,把核殼破裂開分出仁粒,核殼作為燃料;c)仁粒經壓榨機,過濾機和蝶式分離機,得到毛棕櫚仁油。x0dx0a出油率按油棕新鮮果實串計,得毛棕櫚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櫚油呈桔紅色,半液體狀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點(℃)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x0dx0a毛棕櫚油壓榨廠在馬來西亞(尤其西馬)環保要求較高。如當地某壓榨廠建於1975年,初期投入1500萬馬幣,在20多年內又遲加投資至4000萬馬幣,工廠佔地約40公頃。據介紹目前投資相同規模工廠(日壓榨棕果900-1000噸),需投資700-800萬美元,另需投資部分環保設施,工廠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資20-30馬幣),目前毛棕櫚油成本價600馬幣/噸,加工成本,每噸果-油25馬幣左右。x0dx0a三、 毛棕櫚油的分離及精煉x0dx0a兩種方法:x0dx0a①先分離,後精煉,得出各熔點棕櫚油(應用較少);x0dx0a②毛棕櫚油送至精煉廠精煉(廣為採用,馬來西亞)。x0dx0a四、 精煉x0dx0a當地某精煉廠,位於新山市附近離全球最大儲油罐及港口FJB僅3公里,日精煉2000MT,投資1500萬美元,與國內精煉廠工藝略有區別:①降酸過程採用物理法(損耗較低)而非化學法(損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過程中採用真空處理脂肪酸,國內一般用化學法即加入一定量鹼,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損耗較大。過程為:x0dx0a(1)脫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製的磯土;x0dx0a(2)脫酸(降酸)採用物理法;x0dx0a(3)脫臭;x0dx0a(4)繼續漂白,得到精煉油(熔點33℃-39℃)即通常所說的33℃精煉棕櫚油;x0dx0a(5)a、精煉油分餾,進入分餾罐冷卻後,上層為液態的24℃OLEIN(即24℃精煉油),最下層為44℃固體精煉油,產出比率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壓過濾,設備為恆溫板框式壓濾機,若生產24℃油,則室溫設為24℃,加壓6-10大氣壓,液態油分流出,固態油從板框中卸落。x0dx0a全精煉過程損耗1.5-1.8%,精煉成本每噸30美元左右(毛油)。x0dx0aFJB附近有精煉廠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內,採用油管連接(運送過程用子彈頭清掃,損耗較低,運送成本低)。x0dx0a五、 FJBx0dx0a全球目前最大儲油(食用)罐群,油罐211個,能力:242,650MT,年周轉量350-400萬噸,4泊位(8-11半)碼頭,裝卸油率4,500MT每小時,100cbm(車)使用費用9馬布/噸儲存,中轉(含檢驗,海關費用等)20馬幣/噸。x0dx0a六、 簡單過程成本x0dx0a棕果(100T)x0dx0a↓ 初榨25馬幣成本x0dx0a毛棕櫚油x0dx0a↓ 精煉30美元成本 + 損耗x0dx0a精煉棕櫚油(33℃-39℃)x0dx0a↓ 分餾(成本不詳)x0dx0a24℃/44℃棕櫚油
B. 甘油行情和棕櫚油行情相反嗎
不是。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佔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截止2022年11月21日,受棕櫚油價格一漲再漲的影響,甘油價格也穩步上推又到了歷史高位,因此兩者是行情不是相反關系,而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C. 棕櫚油價格如何,誰清楚
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眾多,投資題材豐富,是一個極佳的期貨投資品種。影響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國內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情況,大馬、印尼的產區天氣、收獲情況,國際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向中國出口的船運情況以及匯率變動等等。另外,東南亞地區天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這對棕櫚油價格也將會產生經常性的影響,當地政治局勢、出口國政策變化等也對棕櫚油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用途的變化上來看,棕櫚油用途的增加近年來直接影響著其市場價格。目前,隨著能源價格的一路走高,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之一,其需求得到了迅速增長,其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
棕櫚油價格波幅大,而且日內價格波動頻繁,投資機會較多。今年初到目前,大馬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50%,期間還有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這種波動大的特點適合長線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而其日內價格波動頻繁又受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青睞。
棕櫚油還有著較多的跨品種、跨市場套利機會。棕櫚油是國際油脂市場上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最大的品種,由於其消費與豆油、菜籽油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其價格漲跌對豆油、菜籽油影響很大,是國際食用油脂市場的風向標,同時與相關品種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目前,國內豆油、菜籽油期貨均已上市,與棕櫚油將形成完整的油脂期貨系列,這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跨品種套利機會。
棕櫚油期貨交易門檻較低,適於一般大眾投資。棕櫚油期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手續費設定為不超過6元⁄手,按照棕櫚油現貨價格8100元⁄噸計算,每手棕櫚油合約(10噸)的交易手續費不到合約價值的萬分之一。低手續費意味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按照棕櫚油的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計,變動一個價位,投資者每手棕櫚油的價值變動20元,而買賣一手費用不超過12元,加上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後,看對方向的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D. 棕櫚油號稱全球最便宜的油,印尼怎麼還要大量種植
印尼大量種植可以生產棕櫚油的棕櫚樹,是因為棕櫚樹節約土地,並且不受到季節限制,除此之外,棕櫚油使用范圍廣泛,也是印尼願意種植棕櫚樹的原因。
也許很多人會對棕櫚油感到非常陌生,但是我們平常所吃的油炸食物當中都基本含有棕櫚油,而印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自然在棕櫚油領域掌握著極大的話語權,不過印尼之所以會大量種植棕櫚油,也和自身的國情有著很大的關系。
要知道印尼是東南亞地區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按照人口分配比例來看,印尼的平均土地量並不太高,而為了促進出口,印尼於是就利用起了棕櫚樹產量高的特點,要知道產量高的棕櫚樹並不需要佔用大量的土地,這使得印尼可以利用為數不多的土地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E. 棕櫚油多少錢一斤
國內港口棕櫚油價格集中在6000-6200元/噸,具體到零賣價格應該各地不一致
F. 5700馬幣的棕櫚油進口成本是多少
可以看看這個: 簡單過程成本棕果(100T)↓ 初榨25馬幣成本毛棕櫚油↓ 精煉30美元成本 + 損耗精煉棕櫚油(33℃-39℃)↓ 分餾(成本不詳)24℃/44℃棕櫚油
一、 棕櫚果園區
每公頃可植138棵棕櫚樹,年產棕櫚果25噸左右/公頃,果園投資主要為土地置用,西馬地區一般每公頃投入20,000馬幣,東馬每公頃投入5,000/6,000馬幣(印尼水平與東馬相當或更低)。採摘工人每人每天可摘60/70串棕果,工資0。3馬幣/串(西馬印尼1/8)。苗圃培育棕苗,種發芽後1年移植入土,2。5-3年後收獲產果。產果壽命20-30年,每棵樹年長10-12個果串,重20-30公斤/串,每樹年產(摘)兩次。目前市場價格,棕果140-150馬幣/噸,含油28%-30%。二、 初榨廠
(1)果串採摘後24小時內送入初榨廠(防止FFA升高)。
(2)蒸煮:150℃2小時滅菌並且煮爛果實串的桿子。
(3)果實剝落,提開機-剝落機,果實串桿分離,串桿經燃燒作肥料,果實送到料倉
(4)壓榨:螺桿式壓榨機。榨餅從機頭擠出,內含果核(不破裂,含棕仁油),液體部分從下口流出,過濾後送入蝶式離心分離機,得出毛棕櫚油。
(5)壓榨棕櫚仁油,第(4)步中所得榨餅送入網式分離口。
a)榨碎擠乾的果實肉纖維經加工處理,生產纖維板及紙張;
b)果實核風送至破碎機,把核殼破裂開分出仁粒,核殼作為燃料;
c)仁粒經壓榨機,過濾機和蝶式分離機,得到毛棕櫚仁油。出油率按油棕新鮮果實串計,得毛棕櫚油20%,毛棕仁油2%。毛棕櫚油呈桔紅色,半液體狀油。表面密度(50℃):0。8896-0。8910,皂化值:(mgkoH/g油)190-202,碘值(gz2/100g油)501-549,凝固點(℃)30-39,不可皂化物(%):0。15-0。99,脂肪酸分布(%):C12O:0。1-0。4,C14O:1。0-1。4,C16O4:0。9-47。5,C16l:0-0。5,C18O:3。8-4。8,C181:36。4-41。2,C182:0。2-11。6,C1830-0。5,C20O:0-0。8。毛棕櫚油壓榨廠在馬來西亞(尤其西馬)環保要求較高。如當地某壓榨廠建於1975年,初期投入1500萬馬幣,在20多年內又遲加投資至4000萬馬幣,工廠佔地約40公頃。據介紹目前投資相同規模工廠(日壓榨棕果900-1000噸),需投資700-800萬美元,另需投資部分環保設施,工廠工人85人(每人每天工資20-30馬幣),目前毛棕櫚油成本價600馬幣/噸,加工成本,每噸果-油25馬幣左右。三、 毛棕櫚油的分離及精煉兩種方法:
①先分離,後精煉,得出各熔點棕櫚油(應用較少);
②毛棕櫚油送至精煉廠精煉(廣為採用,馬來西亞)。
四、 精煉
當地某精煉廠,位於新山市附近離全球最大儲油罐及港口FJB僅3公里,日精煉2000MT,投資1500萬美元,與國內精煉廠工藝略有區別:
①降酸過程採用物理法(損耗較低)而非化學法(損耗高),物理法即在降酸過程中採用真空處理脂肪酸,國內一般用化學法即加入一定量鹼,使脂肪酸析出,因此損耗較大。過程為:
(1)脫色:a加入磷酸90℃→b添加特製的磯土;
(2)脫酸(降酸)採用物理法;
(3)脫臭;
(4)繼續漂白,得到精煉油(熔點33℃-39℃)即通常所說的33℃精煉棕櫚油;
(5)a、精煉油分餾,進入分餾罐冷卻後,上層為液態的24℃OLEIN(即24℃精煉油),最下層為44℃固體精煉油,產出比率為24℃:75%,44℃:25(成本最高);b、加壓過濾,設備為恆溫板框式壓濾機,若生產24℃油,則室溫設為24℃,加壓6-10大氣壓,液態油分流出,固態油從板框中卸落。全精煉過程損耗1。5-1。8%,精煉成本每噸30美元左右(毛油)。FJB附近有精煉廠15家,其中11家在5公里內,採用油管連接(運送過程用子彈頭清掃,損耗較低,運送成本低)。受馬幣走疲以及對全球供應趨緊的擔憂提振,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一收高,棕櫚油進口成本連續第五日上漲,刷新七周高位。7月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離岸價為1100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到岸價為1127美元,較上日持平,進口成本價為8792.58元,較上日漲21.69元。
G. 18度棕櫚油比24度棕櫚油貴多少錢一噸
大馬棕櫚油價格÷人民幣兌馬來西亞令吉匯率×(1+稅率22%)+運費(一般是200人民幣左右一噸)+到岸雜費(130人民幣左右)=換算國內價格
H. 棕櫚油國內緊俏嗎
10月份棕櫚油產地持續降雨,疊加季節性減產臨近,市場擔憂提前減產將助力期價上行。但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馬棕產量創年內新高,且庫存漲至近3年高點。國內棕櫚油庫存也迅速累積至歷史同期高點,國內外供應寬松。
產地庫存走勢分化
上半年印尼為保障其國內植物油供應,限制出口,導致棕櫚油脹庫,隨後通過降低關稅刺激棕櫚油出口,重新與馬棕出口形成競爭,產地庫存走勢分化。8月份印尼棕櫚油出口433萬噸,庫存環比下降31%至404萬噸,庫存壓力降低,但同比仍增加18%,處於歷史同期中位區域。船運機構數據顯示,9月印尼棕櫚油預估產量達450萬噸、消費量185萬噸,出口回歸正常,為258萬噸,9月印尼棕櫚油庫存止跌或小幅累積。另外,馬來西亞棕櫚油持續累庫,截至10月底,馬棕庫存漲至240萬噸,觸及近3年歷史高位。整體看,產地供應仍相對寬松。
季節性減產期到來
今年「三峰」拉尼娜現象給棕櫚油產地帶來了更多降雨,10月初馬來西亞大部分產區降雨超過歷史均值,上旬馬棕的確有減產趨勢,不過中下旬天氣好轉後產量恢復,豐沛降雨未阻其連續增產步伐,10月馬棕產量達181萬噸。
但是,隨著11月後進入棕櫚油季節性減產期,馬棕產量將逐步下滑。
隨著高庫存的釋放,印尼棕櫚油出口壓力緩解,開始逐步提高CPO參考價。11月下半月印尼將CPO參考價升至826.58美元/噸,導致CPO出口稅從18美元/噸漲至33美元/噸,並觸發徵收85美元/噸的出口Levy稅,導致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價差進一步走擴。且國際棕櫚油較豆油貼水450美元/噸,生物柴油商業摻混利潤良好,需求有望保持旺盛。船運機構數據顯示,11月上半月馬棕出口環比增加10.7%—12.7%,下半月馬棕更具價格優勢,出口預期樂觀。年內馬棕庫存或已見頂,後期供應將逐步收縮。
國內油脂供應趨松
隨著印尼降低關稅刺激出口,國際棕櫚油價格大跌,我國棕櫚油進口利潤大幅改善,貿易商采購積極性增加,三季度棕櫚油到港顯著恢復。海關數據顯示,9月到港62萬噸,國內棕櫚油快速累庫,截至11月15日,庫存漲至82.8萬噸,環比增加23.8萬噸。近期人民幣升值,進口成本下降、利潤改善有利於刺激進口需求,11月我國棕櫚油進口預估58萬噸,隨著氣溫降低,替代需求下降,棕櫚油供應將保持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