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世界前十個國家對中國的震災捐款與物資,誰清楚
�6�1 我駐外使領館收到捐款到帳7.65億元 2008年05月30日
�6�1 為援助中國地震災區 巴基斯坦搬光國內戰備帳篷 2008年05月29日
�6�1 摩洛哥國王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 2008年05月28日
�6�1 新加坡為四川災區賑災義演 各界捐款1.7億 2008年05月28日
�6�1 德國政府及在華企業積極捐款支援中國賑災 2008年05月27日
�6�1 中國駐法使館發起「救災帳篷緊急行動」 2008年05月25日
�6�1 印尼支援地震災區的物資運抵成都 2008年05月24日
�6�1 巴基斯坦捐贈的6000頂國際救援帳篷抵達中國 2008年05月24日
�6�1 截至24日12時我國共接受國內外捐贈款物261.01億元 2008年05月24日
�6�1 國防部:俄美軍方向中國震區提供援助 2008年05月24日
�6�1 越南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捐助四川地震災區 2008年05月24日
�6�1 潘基文稱將動員聯合國力量幫助中國抗震救災 2008年05月24日
�6�1 巴基斯坦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22260頂帳篷 2008年05月24日
�6�1 英國捐贈的700多頂帳篷運抵四川磁峰鎮 2008年05月24日
�6�1 一批國家和國際組織願向中國提供醫療救援 2008年05月24日
�6�1 法國將向中國四川地震災區派遣醫療隊 2008年05月24日
�6�1 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向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 2008年05月24日
�6�1 法國將向中國四川地震災區派遣醫療隊 2008年05月24日
�6�1 巴基斯坦捐贈中國地震災區的帳篷緊急啟運 2008年05月23日
�6�1 俄總統邀請中國地震災區一些中小學生到俄療養 2008年05月23日
�6�1 荷蘭政府向四川災區追加50萬歐元援助 2008年05月23日
�6�1 綜合消息:海外各界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 2008年05月23日
�6�1 羅馬尼亞宣布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86萬美元援助 2008年05月23日
�6�1 部分外國政府為災區提供的援助 2008年05月22日
�6�1 各國政府對華賑災援助最新一覽表(截至5.21) 2008年05月22日
�6�1 記者見聞:探訪俄羅斯醫療隊 2008年05月22日
�6�1 聯合國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800萬美元援助 2008年05月22日
�6�1 紅十字救援隊第一批18人今晨返京 2008年05月22日
�6�1 日本救援隊:攜帶三大武器趕赴災區 2008年05月22日
�6�1 黑山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緊急救災物資 2008年05月22日
�6�1 模里西斯向中國四川地震災區提供30萬美元援助 2008年05月22日
�6�1 日本醫生自始至終關注災區救援 2008年05月22日
�6�1 心繫中國災民的國際醫生:賴恩-魯濱遜 2008年05月22日
�6�1 俄羅斯戰地移動醫院已經開始在震區救治傷員 2008年05月22日
�6�1 俄羅斯戰地移動醫院已經開始在震區救治傷員 2008年05月22日
�6�1 聯合國難民署宣布向中國災區緊急捐贈萬余頂帳篷 2008年05月22日
�6�1 美國國際救援隊:我們擁有全世界最精密的裝備 2008年05月22日
�6�1 俄羅斯戰地移動醫院救治傷員(組圖) 2008年05月22日
�6�1 英國搜救支援小組: 搜救生還者不應輕易放棄 2008年05月22日
�6�1 外國醫療隊在四川地震災區:救死扶傷 愛無疆界 2008年05月22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就我震災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二十二) 2008年05月21日
�6�1 義大利政府積極向中國提供救災援助 2008年05月21日
�6�1 摩洛哥向中國地震災區捐贈100萬美元 2008年05月21日
�6�1 俄羅斯救援隊已返國 其醫護人員繼續留在四川 2008年05月21日
�6�1 俄羅斯救助隊在彭州某中學的操場上進行醫療救助 2008年05月21日
�6�1 中國口岸對119批國際救援物資及搜救隊快速驗放 2008年05月21日
�6�1 國際社會就地震災害向中方慰問並追加援助 2008年05月21日
�6�1 感謝你們,國際救援隊 2008年05月21日
�6�1 沙特政府20日決定再捐贈8.5萬頂帳篷等物資 2008年05月20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就我震災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二十一) 2008年05月20日
�6�1 澳大利亞將再向中國地震災區提供一百萬澳元援助 2008年05月20日
�6�1 丹麥政府追加對中國汶川地震的援助 2008年05月20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向中方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 2008年05月20日
�6�1 俄羅斯、日本醫療救援隊抵達四川 2008年05月20日
�6�1 圖文:俄羅斯醫療隊抵達成都 2008年05月20日
�6�1 國際救援大合唱史無前例 俄部長女兒來華救災(圖) 2008年05月20日
�6�1 俄羅斯各界深表同情:你們的痛就是我們的痛(圖) 2008年05月20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就地震災害向中方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二十) 2008年05月19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就四川地震災害向中方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十八) 2008年05月19日
�6�1 日本:家家便利店都有中國震災募捐箱 2008年05月19日
�6�1 日本民眾高度關注四川地震踴躍參加捐款 2008年05月19日
�6�1 駐華使節弔唁罹難者 外交部積極辦理國際救援(組圖) 2008年05月19日
�6�1 義大利第一批150萬歐元救災物資運抵成都 2008年05月19日
�6�1 四川邊防總隊為國際救援包機開辟空中「綠色通道」 2008年05月19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向中方表示慰問並提供援助 2008年05月19日
�6�1 義大利首批150萬歐元救災物資運抵成都 2008年05月19日
�6�1 俄羅斯搜救隊10餘小時「救援」一具遇難者遺體 2008年05月19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向我地震災區提供捐助(二) 2008年05月18日
�6�1 國際社會繼續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提供捐助(三) 2008年05月18日
�6�1 國際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入川 未來幾天仍將持續進入 2008年05月18日
�6�1 韓國救援隊抵達什邡地震災區開展救援(組圖) 2008年05月18日
�6�1 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89.45億元 2008年05月18日
�6�1 俄羅斯、新加坡救援隊分別在都江堰、什邡救援 2008年05月18日
�6�1 海關累計快速驗放59批救災物資和國際救援人員 2008年05月18日
�6�1 組圖:大愛無邊 國際救援 2008年05月18日
�6�1 現場直擊 俄羅斯救援隊救出被埋127小時倖存者 2008年05月18日
�6�1 最新消息:日本救援隊在四川災區救援現場 2008年05月18日
�6�1 韓國各界向中國災區捐款 鄭夢准擬捐1億韓元 2008年05月17日
�6�1 日本第2批救援隊與首批救援隊青川會合後前往北川 2008年05月17日
�6�1 日本救援隊於16日15時30分抵達四川青川縣 2008年05月17日
�6�1 日方救援隊抵達青川 韓新俄救援隊將陸續抵達 2008年05月17日
�6�1 挪威為中國抗震救災捐助2000萬挪威克朗 2008年05月16日
�6�1 第一批俄羅斯救援人員前往中國協助地震救災 2008年05月16日
�6�1 俄羅斯49名專家奔赴四川地震災區 2008年05月16日
�6�1 首批日本救援隊奔赴四川災區(組圖) 2008年05月16日
�6�1 第一支國際緊急救援日本隊啟程赴中國協助救援 2008年05月15日
�6�1 外國政府、國際組織表示向我國提供援助 2008年05月15日
�6�1 西班牙政府提供100萬歐元助中國抗災 2008年05月15日
�6�1 俄羅斯向中國運送第二批地震救災物資 2008年05月15日
�6�1 日韓向華提供緊急援助 官方將確保援助盡快到位 2008年05月14日
�6�1 日本各界踴躍捐助中國抗震救災 2008年05月14日
�6�1 俄羅斯向四川災區提供的首批救援物資運抵成都 2008年05月14日
�6�1 俄羅斯向中國運送地震救災物資 2008年05月14日
『貳』 汶川大地震各國捐贈了哪些物品、錢
1、沙特
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 5月20日追加捐贈8.5萬頂帳篷、40萬件篷布、50萬條毛毯,估值共計4000萬美元,總援助金額已達1億美元
2、美國
政府50萬美元,紅十字會1000萬美元 軍方提供的價值160萬美元援助物資運抵成都,5月19日政府又追加100萬美元賑災款 個人以及企業共2300萬美元
3、日本
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紅十字會捐贈數目不詳,通過紅十字會捐170萬美元,雙邊直接捐贈日本紅十字會2000萬日元(約合130萬人民幣);已派遣專業救援隊支災 政府民間個人企業捐款共約1000萬美元
4、印度
500萬美元
5、挪威
2000萬克朗(約合400萬美元)
6、俄羅斯
計劃四批物資,價值金額300-400萬美元,已運送兩批物資到災區。已派遣專業救援隊支災
7、英國
100萬英鎊
8、西班牙
100萬歐元,後續提供了7噸葯品支援中國抗震救災
9、愛爾蘭
100萬歐元
10、巴基斯坦
紅新月會捐5萬美元,政府捐贈了一批救援物資,並提供一家流動醫院以救治地震中的傷員,價值約100萬美元,第一批10噸物資已運抵災區
11、韓國
約100萬美元援助物資 政府企業個人明星捐款共約250萬美元
12、比利時
65萬歐元
13、德國
首筆50萬歐元
14、泰國
50萬美元
15、 丹麥
75萬丹麥克朗(約合15萬美元),超過100萬丹麥克朗(約合20萬美元)的救災物資
16、法國
約25萬歐元物資
17、希臘
20萬歐元
18、越南
20萬美元
18、新加坡
20萬美元,並派遣救援隊支災
19、波蘭
10萬美元
19、朝鮮
10萬美元
20、蒙古
5萬美元
21、愛沙尼亞
50萬愛沙尼亞克朗(約合49000美元)
22、義大利
1所野戰醫院,一線搶救物資、災民住宿帳篷等物資,價值金額不詳。
23、莫三比克 4萬美元
24、印尼
印尼紅十字會1萬美元
25、土耳其:200萬美元土耳其:雙邊直接捐贈紅新月會51萬美元
26、古巴:駐華大使佩雷拉代表使館全體外交官捐贈8719元人民幣現款
27、阿聯酋: 紅新月會2萬美元
二、國際機構排名
1、亞洲開發銀行
165萬美元
2、世界銀行
150萬美元
3、國際奧委會
100萬美元
4、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30萬美元緊急援助
『叄』 自印尼疫情發生以來,此間中資企業為其做了哪些貢獻
自疫情席捲全球以來,抗擊疫情依然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從各個國家親情援助中國抗擊疫情後,中國挺過了這一段的日子後,開始向全世界范圍內受害嚴重地區進行了救援。其中受災害最嚴重的地區就是美國和非洲了。美國人的崇尚自由,對病毒的傳播造成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而非洲人則是因為窮,當地總統急於恢復經濟,讓人員大幅度的流動,導致病毒已經從城市轉移了農村,農村的人經濟條件對比城市較差,且醫療條件不好,讓病毒在農村中肆意的傳播,造成了很多人的不幸犧牲。疫情爆發以後,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千金難求。在中國製造大國面前這都不是事,很多中資企業開動產能免費為印尼送去了很多的物資。
一、印尼德龍工業園為印尼送去物資。
位於東南蘇拉威西省的中資企業印尼德龍工業園向當地捐贈60萬個一次性口罩、50萬付手套、6000套檢測試劑盒、1萬袋大米、1萬桶食用油及2萬盒中成葯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是中資企業為了印尼打響疫情的勝仗,捐助的第一筆物資。這些物資雖然在龐大的人口面前微不足道,但是可以保護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並且為人們提供後勤的保障。
『肆』 共同抗擊疫情 上汽通用五菱向印尼官方捐贈了10萬只口罩
據悉,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許多家車企引入生產線進行口罩、防護服等醫療設備的生產製造。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品牌旗下的印尼子公司向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BNPB)捐贈了10萬只五菱牌口罩。
在此次捐贈之前,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印尼子公司還曾捐贈了1000套個人防護用品給印尼醫學會總部。此次物資的運送工作由寶駿530這一全球化戰略車型所組成的車隊完成。該車型自2019年2月在印尼市場上市以來,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鄰居有難五菱"罩",五菱車隊給印尼送上10萬五菱口罩支援抗疫
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抑制,但疫情卻在全球爆發,造成各地醫療物資需求大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製造的醫療物資被運輸到世界各地,承擔起大國責任。國內各地企業如上汽通用五菱也在積極支援海外抗疫。近日,一支寶駿530車隊就為印尼送上了10萬份五菱口罩,這也是在國際抗疫行動中的第一支中國品牌車隊。
這場全球抗疫中,中國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共享經驗與抗疫資源,展現的大國擔當精神讓世界贊譽。作為中國汽車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時,憑借深度全球化能力,積極承擔起自身的全球責任,全力為海外出口和經營提供各項保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捐資11億,引資2000億,印尼華商把自己後半生都獻給了故鄉
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來自香港的歌手張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億萬海外華人的心聲。
也就是在這一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並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吸引投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消息傳到印尼首都雅加達,56歲的林文鏡興奮異常,等了幾十年,終於有了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的機會,於是,馬上著手安排回國考察事宜。
為什麼說等了幾十年。
實際上早在1953年時,林文鏡就曾回過一次福州福清老家,感慨於家鄉的貧困狀態,就提出給家鄉的生產隊買拖拉機、農葯、化肥。
不過,在那個年代,海外人士要捐款捐物給內地並不容易,通過香港幾番周折,才算是把自己的心意落實到了家鄉。
而之後,林文鏡又想給沾親帶故的鄉民們匯些救助的錢,但卻一直沒有渠道,直到1976年之後,才實現了這個願望。
林文鏡連續幾年給老家溪頭村捐了有幾百萬元,讓不少人蓋起了房子、娶上了媳婦,當一封封感謝信從老家傳到雅加達時,林文鏡很是欣慰,就盼著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回鄉帶著大家一起擺脫貧困。
而福州被列為14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之一,就是林文鏡等到的最好契機。
7歲就離開中國到印尼生活的林文鏡,為何對家鄉有如此深厚的眷顧之情,那就得從他的童年說起了。
1928年,林文鏡才剛出生,父親就不得不拋下他和母親遠赴南洋打工謀生,在他的記憶中,每當家裡無米下鍋時,都是靠著鄉親們的救濟才度過難關。
後來父親好不容易在印尼落了腳,他才跟著母親到了印尼,但時常做夢都能夢到村頭的老槐樹、鄰居家的小黃狗。
在印尼的日子也不好過,幸而那裡福建人多,靠著老鄉幫老鄉,父親才擁有了一個店鋪,算是解決了生存問題。
但好景不長,就在17歲那年,父親病逝了,林文鏡被迫輟學接管了父親的店鋪,但一個10幾歲的孩子,哪會做什麼生意呢。
又是在老鄉們的幫助下,林文鏡才把店鋪勉強撐起來,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商業能手,在他的心裡,鄉情勝過一切。
1965年,林文鏡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華仁誼,從公司名字里也能看出林文鏡作為華人的那份情誼。
之後進軍食品、紡織、水泥、采礦、航運,並與另一個福建老鄉林紹良合作創辦了林氏集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印尼水泥廠、麵粉廠,逐步成為了印尼富商。
心裡一直裝著家鄉,林文鏡始終沒改國籍,於是在祖國敞開大門呼喚海外遊子時,林文鏡帶著他的鄉情和財富回來了。
1987年,林文鏡帶著考察團踏上了家鄉的土地,雖然是抱著建設家鄉的決心回來的,但眼前的景象還是不免讓他大吃一驚。
彼時的福清就是一個農業縣,當地的經濟政策也是圍繞農業展開的,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幾乎為零,完全不具備任何投資條件。
但林文鏡經過一番考察之後毅然決定與當地政府一起從零開始改造家鄉,並以個人的名義簽下了一份「5年發展計劃」的責任書。
目標定得讓人不敢相信,林文鏡在責任書中承諾要用5年的時間,讓福清的總產值從4億人民幣提升到5億美金。
林文鏡不是說說而已,這次家鄉之行前,他已經做好了准備,把印尼的生意都託付給了年輕的一輩,還婉拒了印尼總統邀請他任內閣部長的高位。
他對福清縣政府明確表態:福清不脫貧,永不回印尼。
5年近10倍的產值增長,光靠農業肯定是不行的,林文鏡打定主意要把福清改造為一個工業城市,而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工業區。
於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了,「融」是福清的簡稱,「僑」代表了海外華人,林文鏡希望在自己的帶頭下,在外的福清僑胞都能來一起建設家鄉。
正如前面所說,福清彼時的基礎設施條件太差,開發區雖然建起來了,但要招商談何容易,於是林文鏡得從基礎建設干起。
沒有路,林文鏡捐建了一條長達10公里的進城大道。
沒有像樣的酒店,林文鏡投資1000萬美金,興建了當時最高級的融僑大酒店。
沒有港口,企業出口貨物要先通過陸運拉到廣州才能出海,林文鏡則自己出錢,為入駐開發區的企業補貼運費。
為了招攬企業,林文鏡充當了開發區的代言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外資源,每個月都親自帶著外商或者考察團到福清,而發生的費用也是他個人掏腰包。
為了打消一些考察企業的顧慮,林文鏡還自己出資入股佔大頭,並對投資商說:
就這樣,在他不計投入的努力下,開發區短短時間內就聚集了80多家外商企業,融僑開發區初具規模。
也有朋友曾提醒他,你這樣的干法,啥時候能收回成本啊,林文鏡對朋友說:
就是這一句「此生無憾」,林文鏡實現了5年前的承諾。
1992年,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被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而福清的總產值也在那年超過了40億。
不過,這還只是林文鏡建設家鄉的一個開始,因為他已經有了新的想法,工業區里的企業主要都是做外銷,福清背山面海,要加快福清的發展,建一個港口是關鍵。
於是從1993年開始,65歲的林文鏡花了大量的時間親自考察海岸線,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在江陰半島找到了適合的港口建設地。
說干就干,林文鏡自己捐資組建團隊,對江陰半島進行了全面的考察、論證,之後他又帶頭成為了第一個投資人,並四處尋求投資方。
到2000年,港口終於啟動開發,於是有了如今的江陰港。
正是在江陰港的支撐下,福清的經濟發展速度跨上了一個新台階,福清人甚至如此評價林文鏡:
有媒體統計,林文鏡為福清招攬到的投資高達2000億。
而在投資建設的同時,林文鏡還慷慨捐資。
福州市一醫院的元洪門診大樓建於1993年,是林文鏡捐資1200萬修的。
1994年福建閩江的北水南調工程里,林文鏡捐了1個億。
2000年福州建設的江濱公園、錦江生態園、錦江路,林文鏡共計捐資4600萬。
2004年為閩江學院捐800萬,2005年為福建民間公益基金捐700萬,2007年為福清僑鄉博物館捐1000萬,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1600萬,2009年捐5000萬設立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
如今,福清已經位居全國縣域經濟排名20強,只是林文鏡已於2018年離開了我們,彼時連作為首善的福清老鄉曹德旺也感慨:大哥走了!
回望林文鏡90年的人生路,幾乎半生都耗在了改造家鄉上,正如他所說,人生在世,但求仰不愧於天,俯不慚於地,他對家鄉的無怨無悔,將會一直被銘記。
『柒』 汶川地震印尼捐多少錢
2008年5月16日,印尼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萬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物資,價值48.9萬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報》代表其讀者,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3.3萬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嘯中受中國援助的一個村子的村民,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核人民幣6.7萬元。
好像沒有別的捐款了。再有的話,就是在印尼的中資企業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經派出一個由23人組成的醫療隊,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間,在甘肅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活動。
『捌』 印尼海嘯的捐款名單和此次地震捐贈對比:
哥們,罵這些企業應該,知道我們國家捐給印尼多少,2000萬RMB,2億元的物資,咱的地震印尼紅十字會捐給我們200萬RMB,還不如在印尼的華僑捐得多,98年的事你懂得。中國政府你懂得
『玖』 因印度疫情形勢嚴峻,馬來西亞宣布從印度撤僑,援助物資到底去哪了
救援物資已經全部到達了印度本地,但是印度當地的醫療條件是特別差的,所以這些物資還沒有被正常的投放使用。
『拾』 512地震印度尼西亞捐款多少給中國
印度尼西亞紅十字會16日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萬美元,表示對中國四川抗震救災的支持。
印尼華人情系四川地震災區奉獻愛心
新華網雅加達5月19日電(記者趙金川)中國四川省汶川縣5月12日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得知這一消息後,在印度尼西亞的華僑華人非常關切,以各種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同情和慰問,並祝願災區人民早日擺脫困境,早日重建家園。
許多當地華人社團和個人自發地捐款,表達愛心。他們表示,雖然捐款數量有限,但能為災區人民做點事情,感到非常寬慰。
作為當地華人社會信息傳播的平台,印尼的幾家華文報刊每天及時、全面地報道四川地震災情,以專版特刊形式、圖文並茂地詳細介紹中國抗震救災情況。印尼《國際日報》《千島日報》《棉蘭訊報》《棉蘭早報》《印尼星洲日報》等相繼開設賑災窗口和慈善信箱,呼籲社會各界踴躍捐款,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愛心。
《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及家人為災區捐助了1.55億印尼盾(約合1.6萬美元)。熊德龍對記者說,每當通過電視看到災區的悲慘景象和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動人事跡,他都禁不住潸然淚下。
據介紹,自《國際日報》和《爪哇郵報》聯合啟動賑災捐款活動以來,《國際日報》和所屬的《棉蘭早報》已經募捐款項超過12億印尼盾(約合13萬美元)。其中,印尼知名華人企業家彭雲鵬向災區捐款300萬元人民幣。此外,印尼基督教會正抓緊籌款,計劃捐助100萬元人民幣。
看到四川地震的災情後,《棉蘭訊報》社長林榮勝心急如焚,決定立即開設「汶川地震」慈善信箱。截止到17日,該報已經收到當地華社、紅十字會和個人捐款約12萬美元。他說,棉蘭一些華校里的小學生紛紛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出,令人感動。
泗水《千島日報》同樣在災後第一時間開設了「情系四川地震災區」賑災窗口。據總編輯何德明介紹,截止到18日,已經收到約13萬美元捐款,其中包括來自巴厘島的兩名友族人士的捐款,目前捐款仍在繼續。
《印尼星洲日報》14日發起「一方有難,八方救援」愛心募款活動。第一個捐款約1000美元的陳黛霞女士說,中國在亞齊發生海嘯大災難後,第一時間援助印尼災區人民。現在中國四川地震,我們要知恩圖報。據悉,目前該報已收到不少捐款。
許多印尼華人慷慨解囊,默默奉獻。他們的真摯情懷和無私善舉令人感動,也體現了華夏子孫血濃於水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