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南亞地區的生活習俗
泰國:
泰國人早餐喜歡吃豬油糕、甜麵包、水餃、沙丁魚、湯面、西式點心、多士煎蛋,喝雞粥,牛奶或咖啡。日常生活中以米為主食,愛吃魚類,但不吃海參。喜歡喝葡萄酒、桔子汁。他們對我國的川菜及粵菜都有興趣。
緬甸:
緬甸人對中西餐都較喜歡。日常以牛肉、雞、鴨、魚、蝦、雞蛋和各種蔬菜為主,中餐尤要清淡的蔬菜或涼拌青菜。他們口味清爽、酸甜,調味常用咖喱、辣椒油等,尤其是辣椒油,餐餐必備。飯後要喝紅茶和咖啡。他們不吃動物內臟,也不吃豬肉,還有些人不吃4條腿的動物,大概是怕吃下後福氣就會跑掉吧。
印尼:
印度尼西亞人早餐喜歡吃西菜、喝新鮮桔汁。午餐、晚餐吃中國菜。主食為大米,一般愛吃辣的、炸的和較乾的菜。特別愛吃動物內臟,如炸牛肚、炸腸、炸雞肝等。烹調方法以烤、炸、煎、爆、炒為主,喜歡脆、酥、甜、酸、香,忌食豬肉。口味很像我國山東人。常用飲料為紅茶、果酒、葡萄酒、香檳酒,不飲烈性酒,而且在國慶和重大節日也都不飲酒。
越南:
越南人喜歡吃魚、蝦、蟹、海參、魚翅、廣肚及其他海味和雞、粉絲、通心粉、西紅柿等。不愛吃甜點心、羊肉、豆牙。早點一般吃餛飩、咸包子。午、晚餐主食為大米飯,要求肉少菜多,口味清淡。平時以菜及咖啡為主要飲料。
禁忌;歐洲
同歐洲人和美國人一樣,加拿大人在生活習俗上受宗教的影響也較大。他們通常都很忌諱「13」這個數。在他們舉行的宴會上,一般都是雙數的席次。
在加拿大,送花不可送白色的百合花,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葬禮上才用。
在汽車里、電梯上和辦公室內,當著不抽煙人的面吸煙是不禮貌的,進餐時也不要吸煙。加拿大人不喜歡外來人過分地把他們的國家和美國進行比較,往往喜歡外來人談有關他們國家和人民的長處。
加拿大婦女有美容化妝的習慣,因此她們不歡迎服務員送擦臉香巾。她們在飲食上,忌吃蝦醬、魚露、腐乳和臭豆腐等有怪味、腥味和辣味的食物,忌食動物內臟和腳爪。
加拿大人在家裡吃飯時,不能說使人悲傷的事,也不談與死亡及與性生活有關的事。在家裡不能呼喚死神,不能講事故之類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不要把鹽弄撒了,也不要把玻璃物品打碎了,他們認為這可能出現不吉利的事。
小孩出生時,要撒聖水,這是代表上帝給孩子以生命,否則孩子就要遭災惹禍。孩子到了11歲,要向上帝宣誓,只有這樣,孩子成長才能一帆風順,否則就要出現災難。
2. 悉尼的地道美食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讓悉尼成為一個多元豐富的美食天堂。悉尼是海濱城市,最不能錯過的美食自然是海鮮了。這里除了能品嘗到帝皇蟹、鱸魚、鮪魚、牡蠣、龍蝦、泥蟹等鮮美海味,還可以吃袋鼠、火雞、鱷魚、泥蟹等其他國家很少見的食物。此外,悉尼的白葡萄酒、水果、牛肉及奶製品也都值得一試。
澳洲龍蝦 Lobster
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的海鮮飯也是世界美食一絕,在悉尼,你可以品嘗到西班牙移民親手為你製作的絕對正宗海鮮飯。肥美的螃蟹、飽滿的大蝦、鮮美的青口、美味的雞肉、爽口的紅椒和青豆、澆上海鮮湯汁以及獨特風味的醬汁和香噴噴的米飯燉在一大盤里,再加上一兩瓣檸檬做點綴,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啊。西班牙海鮮飯分量很大,價格實惠。既能品到悉尼鮮甜的海鮮,又能嘗到異國風味美食,還能果腹。這樣一舉三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
推薦餐廳:Casa Asturiana
餐廳地址:77 Liverpool St.
營業時間:12:00-22:30
人均消費:$50左右
3. 去巴厘島旅遊攻略
氣候
巴厘島一年裡大多為宜人的熱帶氣候,行裝均攜夏季裝束。全年平均約33度。11月至次年2月間,海邊早晚氣溫略有下降。
兌換
印尼貨幣盾,一般稱盧比。10000Rp(盧比)可兌換1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0元。注意紙幣完好無損,當地不收皺折、破舊和有污印的紙幣。舊版美元和新版美元的兌換匯率相差很大。機場、酒店和街市的兌換匯率相差較大。
購物
小商販標價隨意,會熱情邀請你還價。一般還價從一折起,二折成交較多。特產以木雕、純手工蠟染布、咖啡、椰子干、腰果和香料最為著名。正在裝修新房的遊客可以挑選當地藝術家的油畫回來自配畫框。藎住宿自助游可從網上預定價格便宜的酒店或小別墅。
交通
若您有國際駕照,可以租用摩托車和汽車,租車盡量去有信譽的大公司並做好事先汽車檢查和買上保險。自駕游全島,吉普車一般一天15到20美元。有時間建議背上背包各處走走或借輛自行車慢慢騎,可一路免費享用巴厘燦爛陽光和清新空氣。而巴厘島的交通費其實較便宜,計程車按表計費從2,500 盧比亞起跳,之後每公里1,000盧比亞,通常坐一趟大約需要5,000~20,000盧比亞(合人民幣5-20元)。提醒你一定搭乘藍色計程車(即 BlueBird),因為該公司的司機安全也有禮貌。出於各種安全因素的考慮不建議搭摩的,但Legian大街的觀光馬車也可讓你找到另一番風情,只是需要略談價錢。
美食
旅行社推薦的中餐館菜都燒得不大像中餐。一定要到金巴蘭JimbaranBeach海鮮大排檔吃一次晚餐,可以在海灘上烤大龍蝦、看日落。天黑後看遠處飛機起降。但大排檔的電子秤大都不準。可帶上一小瓶礦泉水先幫助校秤。
1、沙爹(Sate)——將雞、牛、豬或蝦子等用炭烤成的肉串,搭配花生醬食用,口味不錯;
2、Gado-Gado蔬菜色拉、Nasi Goreng印尼炒飯並不美味,但名氣很響;
3、有二項巴厘島特產絕不可錯過:BabiGuling脆皮烤乳豬和鴨肉名產Bebek Betutu,裹上香蕉葉、葯草和香料後以文火烘烤成。
4、啤酒——最受歡迎的當地品牌有Bintang,Anker和BaliHai;
5、米酒和果酒——建議品嘗巴厘島的Hatten玫瑰紅酒,還有Tuak棕櫚甜酒(由椰子棕櫚花汁液製成)和Brem(用黑糯米和椰汁發酵而成)。最受外國觀光客歡迎的是Arak,一種無色、無糖的酒精飲料,取Brem或Tuak蒸餾製成,通常加冰塊飲用。上述飲料只要不混合飲用,隔天絕不會有宿醉現象,因為其酒精含量只有5%,女生也可放膽一試;
6、礦泉水——最流行Aqua牌,由雀巢公司出品。
住宿
巴厘島酒店均為度假型酒店,酒店提倡天然環保,酒店標准與中國酒店有所區別,並且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具,如:牙刷、拖鞋、毛巾,請貴賓出發前准備好。
享樂
一定要去做一次SPA,一次35到80美元不等,約需2到3小時。做完後你會感覺像睡足了9個小時一樣精神。
4. 東南亞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泰國人早餐喜歡吃豬油糕、甜麵包、水餃、沙丁魚、湯面、西式點心、多士煎蛋;喝雞粥、牛奶或咖啡。日常生活中以米為主食,愛吃魚類,但不吃海參;喜歡喝葡萄酒、橘子汁。他們對我國的川粵菜較感興趣。
緬甸人對中西餐都喜歡。日常以牛肉、雞、鴨、魚、蝦、雞蛋和各種蔬菜為主,中餐尤其要清淡的蔬菜或涼拌青菜。他們口味喜淡爽、酸甜。飯後要喝紅茶和咖啡。他們不吃動物內臟,也不吃豬肉。
菲律賓的名菜有蝦子煮湯、肉類燉蒜、炭火烤水豬等,烹飪時多用香辣調味品。
柬埔寨人的口味近似我國廣東,喜歡吃明蝦、生菜、雞等,口味微辣。珍視一切動物,不多食動物類食品,一般喜歡吃素。他們吃飯的方式很有意思,不需要桌椅,也不用碗、筷、刀、叉、杯、盤等,只是腳向後席地而坐,以手抓飯。
寮國人口味也近似我國廣東。一般都很喜歡吃豆腐和魚、雞、羊肉、豬肉、牛肉等。早上愛吃豆沙包、喝甜粥;中午吃香酥雞;晚餐喜歡吃什錦菊花火鍋、很少喝酒。
新加坡以米飯或包子為主食,愛吃炒魚片、炒蝦仁、油炸魚。
印尼人早餐喜歡吃西餐、喝新鮮橘子汁。午餐、晚餐吃中國菜。主食為大米。一般愛吃辣的、炸的和較乾的菜,特別愛吃動物內臟。烹調方法以烤、炸、煎、炒為主,喜歡脆、酥、酸、甜、香,忌食豬肉。常用飲料為紅茶、果酒、葡萄酒、香檳酒,不飲烈性酒。
5. 印尼青山工業園伙食怎麼樣
挺好的。
1、印尼青山的食堂,因為園區里工作的中國同胞大多是北方人——比如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甘肅陝西吉林等等,所以麵食是園區食堂里常見的食物,打菜吃都可以去饅頭窗口領兩個饅頭就著菜吃。餐廳的規模和檔次提高了很多,里頭的空調也比以前要給力得多,尤其是午餐和晚餐有了面條可供選擇,能讓我們換著花樣吃,頗讓人感動。
6. 關於緬甸、菲律賓或者印度尼西亞的風俗文化或有意思點的介紹
印度尼西亞城市同其他國家一樣,大多是現代化建築,農村卻到處是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築。 由於天氣炎熱,人們每天至少要沖洗三次澡。印度尼西亞人習慣用手抓飯,人擅長烹調,咖膽雞是馳名東南亞的美味佳餚。那裡的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糯米糕、肉包子等。人們普遍喜歡吃辣的,辣椒、辣醬是餐桌上常見的佐料。
禁忌和禮儀 印度尼西亞人很重視禮節,講究禮貌。「謝謝、對不起、請原諒、請」等敬語經常掛在嘴上。 與人見面行握手禮,一般不主動與異性握手。伊斯蘭教是印尼的主要宗教,忌食豬肉和飲司之 性酒;,摸別人的頭;忌用左手拿遞東西、吃飯。指人或物時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場合忌翹二郎腿或兩腳交叉等。印尼人對來訪的客人並不一定要求非送禮不可。但出於禮節,可以送給主人一束鮮花,或最好說上幾句感謝的話等。在與印尼人談話時,最好避開與當地政治、社會和國外對他們的援助等方面的話題。
信仰忌諱
印度尼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印度尼西亞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把左手視為骯臟、下賤之手,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印度尼西亞巴杜伊人衣著色彩除了他們只崇尚的白色、藍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連談論都不允許。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它給人以「醜陋」、「春葯」、「性」、「污辱」等極壞的印象。他們忌諱老鼠,認為老鼠是一種害人的動物,給人以「骯臟」、「瘟疫」和「災難」的印象。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大多數人不飲酒。印尼人一般都不喜歡吃帶骨刺的菜餚。
菲律賓社交習俗:
菲律賓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菲律賓人很坦誠 性格直率喜開朗
多信羅馬天主教 「十三」為喪兆不幸
美國方式喜模仿 女士優先頗盛行
普遍喜歡茉莉花 喻為國花表吉慶
善交朋友講禮貌 重視禮儀與文明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菲律賓上層社會的人,由於受西方社會的影響,很盛行女士優先的風氣。他們無論做什麼事,一般都習慣對女士給予特殊的關照。但是在農村,由於女子大多於男子,而婦女的地位卻很低下。其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局限模仿,他們最喜歡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家庭觀念很強,一般都喜歡別人談論和贊美他們的家庭。上層社會人士普遍喜著西裝;一般百姓,男子喜歡白色襯衫和西裝褲;女子喜穿無領的連衣裙或沙籠;老年人仍愛穿著麻或草或木製的拖鞋。他們最愛茉莉話。認為茉莉花芳香四溢,給人以幸福和美好的印象。人們都尊其為國花,並視其為純潔,情操和友誼的象徵。好客的菲律賓人,在迎接賓客時,往往把茉莉花串成美麗的花環,敬獻給客人的脖子上,以表示他們對來訪客人的一片純真友誼之情。
禮節禮儀:
菲律賓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間時,無論男女都習慣以握手為禮。在與熟人或親朋好友相間時,一般都很隨便,有的男女之間相逢時,常以拍肩膀示禮。年青人與長輩相見時,則要吻長輩的手背,以示對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見長輩時,則要吻長輩的兩頰為禮;如果晚輩遇見長輩時,說話前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並稱呼長輩為「博」(意為大爺)。伊斯蘭教徒見面時,要施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則必須用左手捂頭。菲律賓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的方式很獨特。他一握過手就轉身向後走幾步,意思是向對方表明身後沒有藏刀。他們認為這才是真誠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諱:
菲律賓人大多數信奉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少數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
菲律賓人很忌諱「13」數。認為「13」是「凶神」,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是令人極為厭惡的數字。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下賤之手,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他們一般都不願談論政治、宗教及本國狀況和腐化問題。伊斯蘭教徒忌諱豬。他們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賓人不愛吃生薑;也不喜歡吃獸類內臟和腥味大的東西;對整條魚也不感興趣。
飲食習慣:
菲律賓農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副食以各類蔬菜、海鮮、蛋禽及肉類為主。菜餚喜多放調料,尤喜香辣調味品。菲律賓三寶顏市沿海及蘇祿海域的巴交族人,慣以木薯、魚類為食。他們很少吃大米。雖然不忌食牛肉、羊肉、豬肉,但多數人卻厭食用肉類。他們喜食各類水果,尤其偏愛甘蔗。菲律賓人在日常生活中嗜嚼檳榔。在他們待客中,也總少不了以檳榔來招待。伊戈羅人除有此俗外,還喜歡咀嚼煙葉。他們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感興趣。上層人士用餐慣使刀叉,農村人及穆斯林信徒慣用右手抓食。
飲食習慣
緬甸人常用米粉、面條或炒飯作早點,也有喝咖啡、紅茶和吃點心的。午餐和晚餐為正餐,以米飯為主食。菜餚特點為油多、帶酸辣、味重。常用各種幼果、鮮菜嫩葉作小菜,蘸佐料吃。進餐時將米飯盛在盤子里,用手抓著吃。隨著社會發展,用刀、叉、勺進食者逐漸增多。
服飾
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 」。男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女上衣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場合,男人多戴緬式禮帽(緬語稱「崗包」,用細藤編胚、以粉紅或淺黃色紗巾裹扎而成)。緬甸婦女多留長發,挽發髻,戴鮮花,喜愛用緬語稱為「檀那伽」的香木漿塗在臉上,有清涼、防曬、護膚作用。緬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場合均穿拖鞋,軍人除外。
佛教
緬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緬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誠,每天早晚均要念經一次,每逢緬歷初一、十五或齋戒日都要到寺廟朝拜、布施錢財、物品。遇有紅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請僧侶到家供齋或到寺廟布施。佛教傳入緬甸已有上千年歷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形成緬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緬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為國教。
緬人名字:緬甸人只有名字,沒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稱,以示性別、長幼和尊卑.對長輩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吳」(叔、伯之意),對晚輩則稱「貌」(意為弟弟)。一個人隨其年歲的增加和地位的提高,名字前的冠稱發生變化,如名叫「吞威」的男青年,比他年齡小的稱其為「哥吞威」;比他年齡大的或長輩稱其為「貌吞威」;成年後的一般稱其為「哥吞威」;年長後或有一定社會地位後,尊稱其為「吳吞威」。婦女也同樣,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婦女稱「杜」(姑、姨、嬸之意),對晚輩或平輩稱「瑪」(意為姑娘、姐妹)卑稱或昵稱冠以「米」。如名叫「欽溫」的姑娘,小時有人叫她「瑪欽溫」或「米欽溫」,長大成人結婚後稱「杜欽溫」。凡是軍人,名字都冠以「波」或軍銜,軍官轉業後則冠以「吳」相稱。
7. 東南亞居民的生活習俗是什麼
飲食
泰國:泰國人早餐喜歡吃豬油糕、甜麵包、水餃、沙丁魚、湯面、西式點心、多士煎蛋,喝雞粥,牛奶或咖啡。日常生活中以米為主食,愛吃魚類,但不吃海鮮
8. 印尼巴厘島旅遊攻略
巴厘島旅遊攻略
走在巴厘島的街上,路邊不斷閃現很多小石塔,塔的頂端有個小神龕,裡面供的是當地的保護神。保護神的面前、脖子上時刻都掛著新鮮的花朵,當地人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更新作為供品的鮮花。印尼90%的人信仰伊斯蘭教,而巴厘島卻幾乎全民信仰印度教,但巴厘島人幾乎什麼鬼神都拜。比如商人開店,都會擺設供品:花、鈔票、香,甚至必不可少的一個供品竟然是源自中國的銅錢。
巴厘島的廟多,大多數都是石門、石塔、石像,無論多久年月的,全都生滿青苔,滿目的歷史感,賞心悅目。最著名的是海神廟,雖然看起來不高大,但海神廟因為深入到了海裡面,背景是廣闊的大海,反而有了一種恢宏的震撼。尤其是日落時分,更多了幾分炫麗與夢幻。
巴厘島旅遊攻略之烏布——最最巴厘的原鄉
烏布之於巴厘島,就像麗江之於雲南,一個小地方,卻是一個民族傳統風格中融合了現代情調享樂的小地方。如果能在烏布住上一晚,就可以享受一下酒吧街上的情調晚餐和酒吧。還有特色度假酒店,或者繁華酒吧街上的INN。
巴厘島的木雕非常有名,最值得收藏的都是手工製作的,往往獨一無二,價格也相當公道。要買手工木雕,最適合不過的地方就是烏布的傳統大市場以及周圍的個性小店,當然要狠勁地砍價才行。還有很多出色的繪畫作品也值得買進。
烏布最著名的景點是烏布皇宮,是以前烏布執政者的家,至今這個家族的後裔還住在皇宮的後院里。裡面還表演一種叫「巴籠」的當地舞蹈,來源於中國南方的舞獅。
巴厘島旅遊攻略之隨著海浪上下飛騰
KUTA的沙灘其實並不特別細膩,海水也不是誘人的碧藍色,但這里卻是沖浪的天堂,因為浪既不太大也不太小,所以尤其適合初級沖浪運動。
即使你對於沖浪一點兒都不會,沒有關系,只要一天甚至半天時間,你就能享受到在浪尖上飛騰的感覺。KUTA海灘上有許多提供沖浪板租賃和教練的,沖浪協會的教練陪練約400元,一直教到你可以在沖浪板上站立沖浪。
KUTA海灘周圍還有名牌店、洋人街,據說運動品牌和POLO(當地生產,所以成本低)比較便宜,可以考慮購進。
另外一個海灘叫做TANJUNG(南灣)海灘,以水上活動而著名,比如ADI WATER SPORT(阿迪水上活動公司)。玩香蕉船、玻璃船、快艇已經老套了,還是嘗試一下「水上滑翔傘」、「飛魚」等更刺激的新項目吧。
巴厘島旅遊攻略之食補帖
辣雞:是巴厘島西北部菜,在KUTA海灘有一家餐館叫「AYAM BETUTU GILIMANUK」。辣雞50元人民幣一份,包括雞、蔬菜和米飯。另外,可以單點一份當地特色果汁飲料——落梨汁(約6元人民幣)配飯。吃這個飯的時候,最好認真洗手,因為此飯最地道的吃法是手抓,吃起來很過癮。
臟鴨:烏布地區有很多臟鴨餐館,一般來說半隻鴨+配菜+湯+果汁需要約60~100元——聲明一下,臟鴨並不臟。
JINBARAN(金巴蘭)海灘海鮮大餐:金巴蘭海灘的BBQ、海鮮大餐等海邊餐很有名氣,還有樂隊伴奏陪你吃飯。海鮮大餐每人100~150元人民幣,我們在PANDAN SARI CAFé吃的,包括一個巨大的黑椒螃蟹,還有一條燒烤海魚、幾只烤蝦和蚝。螃蟹的味道絕對一流,個頭太足了!
巴厘島旅遊攻略之樂補帖
AYUNG(阿涌河)漂流:我們體驗的漂流是既刺激又相對安全的一段,全程約1.5小時,包括20多個落差,其中最大落差為2.5~3米,路上還有瀑布、山泉、蝙蝠峽等美景。售價約550元/人。
有三四家景色絕美的高爾夫球場可以讓高球愛好者過癮。還有N多種SPA,可以讓女人盡情享受。GRAND MIRAGE美樂滋酒店的SPA是酒店SPA里屈指可數的,環境優雅,還有很多特色SPA,比如情侶雙人SPA、海水SPA等。
巴厘島旅遊攻略之全補帖
行:計程車很多,但最保險的是BALI TAXI公司的,全部都是淡藍色的車身,這家公司服務比較正規。5000印尼盾起步價,每100米250盾(1100印尼盾約合1元人民幣)。
吃:在巴厘島吃飯是要付稅的,五星級酒店、飯店是21%的稅,普通飯店是15%的稅,大排檔不收稅。
關於小費:用餐可以適當付服務員小費,一般為5000印尼盾,或者要求不用找零。計程車不用給小費。一般來說,酒店的行李員給5000印尼盾小費、清潔工1萬印尼盾小費。
巴厘島旅遊攻略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有沒有讓您為之心動,想去巴厘島一探究竟呢?作為印度尼西亞旅遊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巴厘島在旅遊方面的配套服務方面非常到位,讓遊客能夠玩得盡興和開心。不過在出遊之前,做好必要的安全保障工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9.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與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兩者在風景,價格,美食等所有方面相比,哪個更好一些
風景各有千秋,看個人喜好
至於價錢,巴厘島大概四、五千,大堡礁都在一萬以上
巴厘島美食
印尼菜餚大量使用椰漿、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香料調味,餐桌上還常備辣椒醬,濃重的口味很容易令品嘗過的人得出不同的看法,所以是不是好吃還要自己嘗試。
巴厘島人的主食是稻米,放在椰子殼中蒸熟的米飯(Bubur Injin )清香四溢。烤乳豬(Babi Guling)、烤鴨(Bebek Betutu)和美味的水果拼盤(Lawar)都是當地特有的。
庫塔海灘是巴厘島餐飲最集中的場所之一,這里各種檔次、各種風味的餐廳都可以很輕松的被找到。
Made』s Warung位於庫塔南部的Jl Raya Pantai,這家當地餐廳是一座臨街的三層建築,飯菜價格便宜又好吃,不止遊客喜歡,當地人一樣追捧。泰式咖哩雞(Nasi Campus)、印尼炒飯(Nasi Goreng)和泰式酸辣海鮮(Tom Yam)湯是這里的特色菜,另外還有多種蛋糕、美味的自製椰子冰淇淋、鮮果汁、Arak Ma(自產米酒,混合蜂蜜製成的飲料)。餐廳人很多,建議提前預定。
Bamboo Coner是家非常便宜又好吃的餐館,常常坐滿需要等位。位於Poppies Lane中段,這里的鮮榨芒果汁、Avocado汁加巧克力醬才5000盾,但質量絲毫不差。海鮮籃(Seafood Special)只要60000盾,居然還有幾只龍蝦幼仔,其他的象沙嗲飯也才10000盾左右。
Celsius Café是家海景景觀超好的海邊餐廳位於Center Shopping商場的2樓,是一個看落日絕好的地方,這樣就不用和別人擠在金巴蘭海灘上看了。並且餐廳有戶外和戶內的兩個空間,可以選一個窗邊的座位,吹著空調喝著果汁欣賞著落日,餐點每份的價格在30000-45000盾左右,果汁在10000-20000盾之間,價格合理,有意式餐點和印尼餐點的二種選擇。
烏布在提供的美食的同時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因此一些餐廳的環境非常有特色。
臟鴨子(Dirty Duck)餐廳是烏布最有名的餐廳之一,食客們對環境的稱贊甚至超過了菜餚本身。餐廳位於稻田中央,走過一段短短的田間小路才能到達。坐在開敞的餐廳里,清風吹來田野清香,即使只是坐著發發呆也是種享受。建議提前預訂獨立涼亭,感覺更加清幽。脆皮鴨(Crispy Duck,50000盾左右)是這里的特色菜。餐廳在Padang Tegal路上。
Ibu Oka Babi Guling就是著名的烏布王宮對面的烤乳豬飯,這是家平民化的小飯店,當地人和遊客圍著一張長桌混坐在地上。生意興隆,從11點開市,常常一個中午烤乳豬就賣完了。25000盾包括一份米飯配兩塊香脆的豬皮、幾塊嫩嫩的豬肉、一點蔬菜,拌上辣椒醬,另外附送一杯飲料。
蓮花餐廳(Cafe Lotus)就在烏布王宮邊上,樸素雅緻的建築,繁茂的花木,看似隨意的點綴,蓮花餐廳的庭院設計充分體現出巴厘人的審美情趣。在臨水長廊中席地而坐,憑欄賞荷,難怪有人會從午飯一直吃到晚飯。主菜每道約80000盾左右,食物的份量很足,一份香蕉葉燒鴨(Bebek Betutu)可以塞飽二個人的肚子。
努沙杜瓦度假酒店附設的餐廳多為高級餐廳,人均消費50-60美元,菜餚精緻,環境幽雅。酒店免費提供的早餐可以選擇在海灘或花園中享用,感覺非常奢華。也可以要求在客房中進餐,不過多數要付服務費。
Bumbu Bali是努沙杜瓦一家地道的印尼菜餐廳,且費用不貴(約80000盾/人)。一進餐廳店員會在你耳邊插上一朵小花,很有趣。並有當地音樂陪伴晚餐,菜是套餐,一道道上來的讓人驚喜不斷,餐廳周圍有一圈干凈的水渠,裡面還養了不少30公分大的海龜。如果在旺季的話建議要先訂位,飯店還提供接送。特別推薦Rijsttafe套餐,基本上所有的特色菜都包括在內了,飯店內有中文菜單,可以索要。
Blue Point是個喝下午茶的好地方那裡的起斯蛋糕十分美味,芒果汁也很儂稠,飲料加點心不過60000盾,餐廳的環境很不錯。
巴厘島除了上述這些正規餐廳外還有不少路邊攤,雖然衛生狀況不盡人意,但非常實惠,幾千盾就能吃飽喝足,而且能嘗到真正當地人的口味。
小貼士:在餐廳吃飯需在菜價外另付11%的稅,賬單中會自動列入。大部分餐廳也會列入10%服務費,如果沒有應該酌情付小費給服務生。
凱恩斯臨近太平洋的東海岸,因此擁有著豐富充足的新鮮海味,海鮮店數目繁多,您可以享用到這里出產的鮑魚、生蚝、泥蟹、龍蝦或老虎蝦等,加上圍繞著凱恩斯附近的熱帶森林提供的水果,從海鮮大餐到新鮮水果拼盤都極其美味。本地佳餚包括:昆士蘭牛肉、袋鼠肉、鱷魚肉、熱帶水果及頂級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