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歌為什麼好聽

印尼歌為什麼好聽

發布時間:2023-01-19 15:02:07

Ⅰ 星星索是哪個國家的民歌

《星星索》印尼民歌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中部托巴湖周圍地區,居住著巴達克人。他們主要以農為業,但亦常在托巴湖上駕帆船航行,而用「星星索」的哼聲,為劃船時船槳起落節奏作伴襯。《星星索》就是在這種生活情景中產生的一首民歌。全曲以固定音型的四部合唱:「啊,星星索」為背景,托出男高音節奏悠長、旋律委婉、對心愛的姑娘傾吐的深切思念。由於歌曲優美抒情,合唱手法運用得簡練集中和富有詩意,逐漸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無伴奏合唱的保留曲目。六十年代初,這首印尼民歌在我國流行。

Ⅱ 求幾首好聽的印尼歌,越多越好~

一、http://www.bluenite.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842
二、http://wap.tyue.net/wap_dispbbs.asp?boardID=139&ID=221776這個是印度尼西亞音樂的專集,裡面含概了大多數的印度尼西亞音樂
三、http://bbs.ssdvd.com/TopicOther.asp?t=5&BoardID=10&id=210893

印尼的民族音樂珍品-甘美蘭音樂

一談到印尼音樂,人們就往往會想到《寶貝》、《星星索》、《梭羅河》、《莎里楠蒂》等歌曲。這些印尼歌曲的確是以優美的旋律、徐緩的節奏和獨特的風味,將人們帶進了夢幻般美麗的南洋風光中。

但是印尼音樂中歷史最悠久,最有特點,並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卻是甘美蘭。甘美蘭是印尼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族樂隊,它所演奏的音樂也稱為甘美蘭。甘美蘭樂隊及其音樂大約在15世紀時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它深深植根於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據本世紀廿年代統計,當時僅在爪哇島上就有二萬個甘美蘭樂隊。

甘美蘭樂隊的樂器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演奏旋律的敲擊樂器:「波南」、「沙隆」、「根德爾」、「干邦」和掌握節奏的敲擊樂器:「根當」、「剛」和「克農」。以及其他管弦樂器:「蘇鈴」、「拉巴布」、「格渣比」等。

甘美蘭音樂大都採用有半音和無半音的兩種五聲音階,但它的律制(即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與12平均律不同,有點接近五平均律,初聽時不很習慣。演奏甘美蘭時還要遵循一種稱為帕台特的調式,它與印度的拉格相類似,表現不同的情緒要採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蘭樂隊中還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蘭是一種由多種樂器合奏,並加上人聲構成的多聲音樂。它既不是齊奏,也非歐洲式的和聲,對位。它的音樂織體復雜交錯,演奏時還帶有一定的即興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即興演奏。甘美蘭音樂的核心旋律約有4000首,現在常用的有1000首。

甘美蘭音樂十分豐富,它是印尼的藝術瑰寶。音色十分多樣:清脆的竹板和響亮的金屬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聲和柔和的笛聲,威嚴的鑼聲與纖細的女聲齊唱……這些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們能在音響的調色板上描繪出多種多樣的色調和變化。此外甘美蘭樂隊演奏時力度變化也很大,有人認為就音量變化的幅度而言,甘美蘭樂隊並不亞於現代管弦樂隊。有時,音樂就像暴風驟雨突然襲來,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轉瞬之間變為輕輕撫擊,纖細溫柔,十分寧靜。

印尼的甘美蘭音樂遍布全國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常為舞蹈、戲劇、皮影戲伴奏,並在幕間休息時單獨演奏,過去還常在各種宗教儀式,迎送貴賓及舉行火葬時演奏。各地的甘美蘭也有不同的風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島甘美蘭音樂充滿生活氣息,活潑,歡快。而爪哇島的甘美蘭音樂由於宮廷的影響,顯得典雅,文靜。

1989年在法國世界博覽會上,印尼的甘美蘭音樂使人耳目一新,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對此印象很深,他從中汲取靈感,進行了新的創作。

荷蘭的民族音樂學家孔斯特和當代美國民族音樂學家胡德都對甘美蘭進行了徹底、深刻的研究,寫出了專著。現在甘美蘭音樂已成為世界民族音樂中最主要的類型之一。美國的胡德還將甘美蘭音樂引入美國大學音樂系的課堂,讓學生們親自參予演奏另一種文化的音樂,進一步從感性上理解、把握這種風格。據說現在美國各大學中有120套甘美蘭音樂隊。其他國家如加拿大、英國、荷蘭、瑞典、德國、法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馬來西亞、也都有甘美蘭樂隊,在亞洲地區日本的甘美蘭樂隊最多,約有18套。總之,當代世界各國最熟悉的東方音樂就是印尼的甘美蘭,這是毫無疑問的。

推薦五首印尼民歌----莎里楠蒂,寶貝,星星索,梭羅河,衷心贊美.
五首歌下載地址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D3%A1%C4%E1%C3%F1%B8%E8+&lm=-1

Ⅲ 為什麼很多港台歌有印尼語版本

很多港台歌有印尼語版本是因為在印尼港台歌曲很受歡迎。
印尼有很多華人,也比較熱衷中華文化。
中印尼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作為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音樂更成為增進兩國人民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的橋梁。

Ⅳ 請問印尼歌曲

Puspa是S12演唱的。

歌詞如下:
Kau gadisku yang cantik
Coba lihat aku di sini
Disini ada aku yang cinta padamu

Kau gadisku yang manis
Coba lihat aku di sini
Disini ada aku yang sayang padamu

Walau kutahu bahwa dirimu
Sungguh dah ada yang punya
Namun kan kutunggu sampai kau mau

Woo, woo, jangan jangan kau menolak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ragukan hatiku
Ku kan selalu setia menunggu
Untuk jadi pacarmu

Woo, woo jangan, jangan kau tak kenal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hiaukan pacarmu
Putuskanlah saja pacarmu
Lalu bilang I LOVE U padaku

Walau kutahu bahwa dirimu
Sungguh dah ada yang punya
Namun kan kutunggu sampai kau mau

Woo, woo, jangan jangan kau menolak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ragukan hatiku
Ku kan selalu setia menunggu
Untuk jadi pacarmu

Woo, woo jangan, jangan kau tak kenal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hiaukan pacarmu
Putuskanlah saja pacarmu
Lalu bilang I LOVE U padaku

Jangan jangan kau menolak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ragukan hatiku
Ku kan selalu setia menunggu
Untuk jadi pacarmu

Woo, woo jangan, jangan kau tak kenal cintaku
Jangan, jangan kau hiaukan pacarmu
Putuskanlah saja pacarmu
Lalu bilang I LOVE U padaku
其他最近流行的印尼歌曲還有MATAHARIKU.

Ⅳ 印尼最紅女歌星是誰印尼好聽的歌曲有那些謝謝大家!

印尼最火的女歌星莫過於走向國際的Agnes Monica。 印尼流行歌曲的話大部分跟愛情有關,其中有大部分是樂隊所唱。印尼的傳統歌曲就比如耳熟能詳的《星星索》(也叫船歌),比如「甜蜜蜜」也是源於印尼民歌。流行一點的就比如張棟梁翻唱的Sempurna(完美),還有齊秦所唱的Sophia均源自印尼流行歌曲。要說到具體哪些歌好聽就要看個人偏向於什麼音樂了。其中比較出名的樂隊有peterpan, ungu, samsons 等。推薦幾首:Kenangan Terindah, Semua tentang Kita, Seperti yang lu, Demi waktu, Menjaga hati, Januari (glenn fredly所唱).

Ⅵ 外國民族民間音樂!幫忙簡單介紹一下印度音樂,日本音樂,印度尼西亞音樂,非洲音樂和拉丁美洲音樂

拉丁美洲音樂的構成因素和整體特色 一、構成因素 l(一)印第安因素 l 1、旋律單純而帶有獨特的表情。例如《神鷹飛翔》,採用無半音的五聲音階,以do、re、mi、sol、1a的五音構成的旋律,形成獨特的風格、趣味。 l 2、印第安人的音樂節奏比較單純。沒有歐洲意義上的和聲。 l 3、樂器方面,沒有弦樂器是印第安人樂器的一大特色。傳統樂器是笛、奧卡里(塤)等管樂器,或者是鼓、搖響器等打擊樂器。至於小提琴、吉他、豎琴等弦樂器,都是16世紀以後歐洲人帶來的,或者是接受歐洲的影響而在新大陸製造出來的。管樂器中,最流行的是豎笛,用竹、蘆葦或粘土焙制,還有排簫、鼻笛等。

日本雅樂是自中國、朝鮮半島、南亞的儀式音樂演變而來,這些音樂約在中世以前傳入日本。雅樂在中國屬於儀式音樂,但是日本雅樂中自中國傳入的唐樂曲目,卻被認為是自唐朝的宴會音樂燕樂演變而來。由於同樣都吸取了中國傳統音樂的養分,日本雅樂與越南雅樂、韓國國樂之間可說是相當於兄弟的關系。 雖然樂曲分類中留存了唐樂、高麗樂和林邑樂(越南音樂)這些異國風情濃厚的名稱,但日本雅樂也包含了大陸音樂傳入之前古代音樂的成分。再加上雅樂與民謠、聲明(以韻文為詞的佛教贊曲,分為梵贊、漢贊與和贊)之間相互的影響,雅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形式。現在日本內閣府宮內廳的式部職樂部繼承了約莫百首的樂曲。

在印尼,甘美蘭音樂是具有代表性的、最能體現印尼傳統音樂文化特徵的音樂種類,在世界上影響范圍很大,它是由中爪哇島發起來並流行於全爪哇島和巴厘島。 n甘美蘭Gamelan-爪哇語主要是指以打擊樂為主的合奏音樂,同時又泛指一切合奏音樂和演奏這些音樂的樂隊。 n n甘美蘭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8世紀的佛教廟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蘭樂隊所使用的一些樂器。到了13世紀末至16世紀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時代,大型的甘美蘭樂隊的樂器已基本備齊,並分為室內、室外兩種樂器組合的形式。到了16世紀以後的馬打蘭王朝時代,二者又逐漸統一起來,形成了規模相當大的甘美蘭樂隊,它的音樂則用於戲劇、舞蹈、影戲的伴奏,同時也用於各種宗教儀式。 n在爪哇和巴厘島上甘美蘭樂隊頗多,特別是民間群眾自發的甘美蘭樂隊隨處可見,如今它不僅成為印尼傳統音樂文化的象徵,同時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樂的一個窗口。

非洲音樂的多樣性 n n本地區有將近700種不同的語言,並且有多種傳統信仰,因此,與之相適應的音樂樣式和一般文化特徵也是多種多樣的。 n一方面,與內陸地區獨特的音樂傳統相對,大陸西部和東部明顯受到伊斯蘭·阿拉伯音樂的影響。 n另一方面,西非的伊斯蘭化,同樣是在7世紀左右沿著北非的馬格裡布地區到撒哈拉沙漠的貿易通道進行的。但是,這種伊斯蘭的影響只是停留在一定限度范圍內的,並沒有引進阿拉伯音樂樣式中起根本決定作用的旋律和節奏的構成原理。在這一點上,對於西非來說,與音樂上完全進入伊斯蘭的北非是有本質上區別的。

Ⅶ 印尼民歌的特點

1、印尼民歌有其鮮明的特點--多元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印尼與中國、印度、阿拉伯等國在政治經濟、音樂文化等諸多方面有較為密切的交流。同時在成為荷蘭殖民地後,又融人荷蘭的音樂文化。
2、印尼自身的多民族、多島嶼的特殊構成,種種歷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樂文化演變成今天這種多樣化的局面。提起印尼音樂,人們會很快想到(梭羅河)、《哎喲,媽媽》、《照鏡子》、《星星索》等充滿熱帶民族風情、優美動聽的歌曲。
3、最具代表性的、最體現印尼傳統音樂文化特徵的、在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的音樂種類是甘美蘭音樂,它是由中爪哇島發起來並流行於全爪哇島和巴厘島的一種音樂。主要是指以打擊樂為主的合奏音樂,同時又泛指一切合奏音樂和演奏這些音樂的樂隊。甘美蘭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8世紀的佛教廟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蘭樂隊所使用的一些樂器。

Ⅷ 東南亞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亞洲是人類古代文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亞洲傳統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亞洲燦爛的音樂文化是人類音樂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其他大陸音樂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東亞

東亞音樂旋律十分豐富,多採用五聲音階,樂器種類繁多,並有多種多樣民歌、戲曲、說唱和舞蹈等。如以吸收自中國傳統音樂而後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樂、琴、箏、三味弦音樂,朝鮮的唐樂和鄉樂,當然還包括豐富多彩的漢族音樂,這些都是東方音樂藝術的瑰寶。
東南亞
東南亞音樂最早受到中國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後來一些國家受伊斯蘭和後周文化的而影響。泰國、印尼的古典音樂部分採用七聲音階。大型的敲擊樂隊是東南亞音樂的特點之一。印尼音樂中歷史最悠久,最有特點,並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卻是甘美蘭。甘美蘭音樂大都採用有半音和無半音的兩種五聲音階,但它的律制(即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與12平均律不同,有點接近五平均律,初聽時不很習慣。演奏甘美蘭時還要遵循一種稱為帕台特的調式,它與印度的拉格相類似,表現不同的情緒要採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蘭樂隊中還有少量的歌唱家。
南亞
南亞古老音樂傳統延續至今。印度古典音樂中的旋律、節奏體系的到高度的發展,有著多樣的音節調式和獨特的裝飾音體系。孟加拉國被成為「音樂之邦」,孟加拉音樂與印度次大陸的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
中亞西亞
中亞和西亞屬於伊斯蘭文化,採用七聲音階,中亞的伊斯蘭古典音樂用二十四平均律的音階。風格端莊、持重。阿拉伯音樂在其形成過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臘羅馬文化都曾給予巨大影響。阿拉伯音樂文化也曾對印度北部和我國西部的音樂產生影響。主要的音樂流派包括阿拉伯音樂、波斯音樂、土耳其音樂等。

Ⅸ 印尼音樂的代表

印尼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流行於西爪哇的傳統歌曲「鄧邦」。它分為大、中、小、3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歌曲,表現其特定的內容,如愛情、思鄉、道德等,:「鄧邦」的節奏緩慢,曲調一般帶有傷感孤寂的情調。到了近代,在印尼各地流行著一種叫「克龍宗」的歌曲。它是一種受西方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歌曲形式。16世紀,葡萄牙人因戰敗而成為荷蘭人的俘虜,居住爪哇各地,在他們中間傳唱一種叫「法多」的葡萄牙民歌,在印尼人民中流傳,並與佳美蘭音樂和鄧邦歌曲的一些因素融合,從而形成了克龍宗歌曲的風格。網上常見的都是劉淑芳版本的《寶貝》。

Ⅹ 印度尼西亞的音樂特點

我外公外婆就是印度尼西亞的,那裡的服裝很有特色,音樂帶有很明顯的異域風情。因為印度尼西亞的人們都很喜歡跳舞,所以那裡的音樂都是很富有人物性格特色的。

閱讀全文

與印尼歌為什麼好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大學有什麼用 瀏覽:433
中國省界怎麼記 瀏覽:609
中國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181
義大利的貝爾加莫在哪裡 瀏覽:963
印尼蘇拉威西肯達里怎麼樣 瀏覽:488
原油寶中國銀行為什麼要認 瀏覽:790
印尼客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735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5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2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