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尼海嘯中國捐了多少錢
印尼海嘯中國捐了2.4億。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中國企業方聯合捐款2.4億印尼盾,用以援助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部分地區遭受的強烈地震和海嘯的災後重建工作。
❷ 中國幫助過哪些國家
中國幫助過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
1、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後,隨著對外關系的發展,中國對外援助范圍從社會主義國家擴展到其他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開始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
1964年,中國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帶條件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確立了中國開展對外援助的基本方針。
1971年10月,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同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建立了經濟和技術合作關系,並援建了坦贊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2、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
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
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3、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
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4、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
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
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5、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
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
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中國對外援助政策:
1、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尊重各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信各國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絕不把提供援助作為干涉他國內政、謀求政治特權的手段。
2、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平等互利、共同發展。中國堅持把對外援助視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注意實際效果,照顧對方利益,通過開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著力促進雙邊友好關系和互利共贏。
3、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援助規模和方式上,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依據國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結合受援國的實際需要。
4、中國對外援助政策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中國對外援助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注重總結經驗,創新對外援助方式,及時調整改革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對外援助工作水平。
❸ 2010年10月29日的印尼海嘯,咱們中國還會像04年那樣捐款么
中國要是再去捐款那絕對就是缺心眼,是某些領導缺心眼,拿著自己的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有那麼多錢搞中國建設好不好,雖然國際影響力具有很大的效用,但是在國際競爭中,捐款多少就能顯示自己國家能力強弱或者大度與否嗎?我看未必。真有能耐,搞好國內的經濟建設,等自己國家強大了,還有說話不算數的時候嗎,人家美國人有錢吧,有沒有對外捐那麼多款來顯示自己的,人家有的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哪個國家墨跡就揍哪個國家,這才叫真正的影響力。
想想印尼的無恥嘴臉吧,忘恩負義,屠殺華人,所以呼籲民眾抗議!
❹ 汶川地震印尼捐多少錢
2008年5月16日,印尼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萬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物資,價值48.9萬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報》代表其讀者,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3.3萬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嘯中受中國援助的一個村子的村民,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核人民幣6.7萬元。
好像沒有別的捐款了。再有的話,就是在印尼的中資企業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經派出一個由23人組成的醫療隊,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間,在甘肅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活動。
❺ 04年印尼海嘯各國捐款和援助情況
我真的希望每個中國人能清晰一下1998年印尼事件。
http://hi..com/yangjun337/blog/item/3a555d96cd9dfe6555fb9682.html
❻ 印尼海嘯,中國捐款他們慚愧嗎,感激嗎
不會這是一個愛搞政治斗爭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
❼ 印尼海嘯,中國對他們捐款那麼多錢,該不該
捐個p,這叫資敵
雖然人家是印尼籍的,但人家在我們革命和抗戰的時候做了多大的貢獻?!那個時代的華人不管是親大陸的還是親台灣的都自認為是中國人。印尼就是針對我們這個民族犯下這種罪行,仍然有「冷靜寬容」的國人在說國籍的事。
❽ 印尼海嘯中國捐了多少512地震印尼捐了多少
(1)印尼海嘯,中國政府捐了5億2500萬,這還不包括港澳台和內地非政府捐款。 如果把非政府部分的捐款也算在內,來自中國的捐款超過10億人民幣。
(2)
2008年5月16日,印尼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萬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物資,價值48.9萬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報》代表其讀者,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3.3萬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嘯中受中國援助的一個村子的村民,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核人民幣6.7萬元。
好像沒有別的捐款了。再有的話,就是在印尼的中資企業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經派出一個由23人組成的醫療隊,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間,在甘肅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活動。
❾ 四川地震世界一共捐款多少錢
四川大地震各界捐款統計(截止2008年5月15日)
社會各界應該都站出來.努力的援救此次受災的群眾.
剛才分析了一下捐款的企業,在關鍵時候還是民族企業靠得住,所謂跨國大公司,不過是跨來你國家掙錢,然後換成外匯帶走罷了.
大家所瞧不起的吉利車,人家老闆只穿幾十塊的襯衫,但是,此次帶領公司捐款1000萬.(以下所有單位均為人民幣)
比亞迪,也是剛開始造汽車的,人家也捐了1000萬
你所喜愛的賓士是40萬,廣本100萬,廣州豐田150萬,寶馬100萬,並向災區提供三台車.
你可能覺得聯想的電腦有萬般不好,只有東芝索尼的才夠檔次,聯想的手機也不好,只有諾基亞才行,海爾的洗衣機不夠靜音,西門子最好,但是:
聯想捐1000萬. 海爾1000萬,索尼中國100萬,西門子200萬,東芝130萬諾基亞暫時沒捐.
據我所知,中國每台電腦都是用英特爾或者AMD的CPU, 還用了微軟的系統,掙了多少錢,我腦子笨,算不出來.但是他們的捐款知道.
AMD100萬 微軟100萬 英特爾210萬
聽說國人很喜歡用海飛絲,飄柔,也聽說生產這個的公司名字叫寶潔,也聽說同行業,他的銷量是第一,這些是我聽說的,有可能不太可信,但是,下面的數字絕對可信:寶潔捐款100萬.
也許大家不知道,所謂QFII在中國股市圈走了多少錢,我可以告訴你,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是,大家卻要記住,此次天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他們捐款的身影.
從賣大米起家的王永慶台塑集團,捐款1億人民幣.鴻海6000萬.同一個老闆的富士康集團3000萬,員工集資3000萬. 國內各大銀行至少1000萬,各地的中國製造都在盡自己的力量援助災區.
請你記住,在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大力救助的人永遠是華人,能站出來全心幫助的企業永遠是華人辦的企業
聯想 國美 蘇寧 康佳 迅雷 都紛紛捐款
IT業:聯想集團捐了1000萬.
新浪捐了100萬,瑞星捐了100萬,盛大捐了200萬,網易捐了500萬
保險業:中國人保捐了1000萬,中國人壽捐了1000萬.
金融業:中國民生銀行授捐了1000萬,中國銀行捐了1000萬,中國工商銀行捐了1200萬,中國農業銀行1500萬,中國建設銀行捐了2000萬.而花旗銀行呢?瑞士銀行呢???
飲料業:伊利捐了100萬,匯源捐了200萬,娃哈哈捐了200萬.
家電業:康佳捐了500萬,海信捐了600萬,海爾捐了1000萬.
還有很多很多............
很多外國品牌在中國佔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獲利頗豐.但中國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中,他們在哪裡呢?
印尼海嘯的捐款名單和此次地震捐贈對比:
1、聯想集團捐款50萬美元 (本次1000萬,聯想好樣的,我們支持你)
2、華碩捐贈金額2500萬人民幣(本次地震僅僅捐獻了300萬)
3、丁磊個人捐款12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000萬元),(但是你整個網易這次才捐了500萬)
4、陳天橋及盛大為海嘯災區捐贈100萬元人民幣(本次地震也是100萬)
5、TCL捐了300萬人民幣(本次地震100萬)
6、華為捐了300萬人民幣(迄今為止還沒有給地震捐款)
7、中興捐了300萬人民幣(迄今為止沒有跟地震災區捐款)
8、微軟捐款350萬美金 (2次一共給地震災區捐了200萬)
9、三星為印度洋海嘯捐款300萬美金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動作)
10、思科為海嘯受災地區捐款逾250萬美元 (還沒有捐款)
11、摩托羅拉全球逾250萬美元 (地震捐200萬RMB)
12、戴爾與蘇珊基金會周五將向受災國捐贈300萬美元(戴爾還沒有捐賑此次地震災害)
13、沃爾瑪在超市內設置了募捐箱,同時沃爾瑪基金會也捐贈了200萬美元(給我們捐了300萬RMB)
❿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傾力幫助
1、援助外蒙古
建國後最早的對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國首任駐蒙古大使吉雅泰剛到任,蒙古總理喬巴山就提出急需勞動力。這時新中國剛成立不到一年,國內戰爭還沒有結束,動員工人出國有困難,但中國並沒有拒絕,答應日後考慮。
1954年11月,副總理烏蘭夫率代表團訪問蒙古,周恩來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難以及我國可能給予的幫助。蒙古毫不客氣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傢具製造、廚師、裁縫、制靴、印染等近40個工種12250名工人的清單。當年中國派出8200名工人,幫助蒙古建學校、醫院、療養院、專家招待所、熱電站、玻璃廠、造紙廠、養雞場等,甚至修復古廟。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1956年8月,中蒙兩國簽訂經 濟和技術援助協 定,中國從1956年至1959年,無償援助蒙古1.6億盧布。
2、援助朝鮮
中國「一五」計劃期間,雖資金捉襟見肘,仍慷慨外援,援助最多的國家是朝鮮和越南。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出動100多萬志願軍,開支戰費7萬億元人民幣(舊幣)。1953年11月金日成訪問中國,中朝簽訂經 濟文化合作協定,中國不僅將戰時費用一筆勾銷,又無償贈送朝鮮8萬億元人民幣(舊幣)。
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一直未斷,不斷向朝提供物資援助。新華社報道:1970年中國向朝鮮提供石油15萬噸,1972年增加到140萬噸。1972年中朝商定共同建設輸油管,1974年2月破土動工,1976年1月輸油管竣工,年輸油能力為400萬噸。
3、援助越南
1950年1月18日,中國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並與之建交。在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下,周恩來代表黨中央表示:中國將拿出大量的作戰物資幫助越南抗擊法國殖民軍。5月15日,越南以斷炊為由,懇請中國再支援1500噸至2000噸大米。
在繁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仍念念不忘支援越南。從1950年至1954年,中國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萬億人民幣(舊幣)的援助。1953年3月13日,周恩來復電駐越南的中央聯絡代表羅貴波並轉越南勞動黨中央:越南要求中國援助的軍事物資,均可予以解決,即由軍委總後勤部分批發貨。12月,為協 助越南具有決定意義的奠邊府戰役,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提供戰役所需的全部武器彈葯、通信設備、糧食、醫葯等,保證了此役大獲全勝。
1954年5月日內瓦會議結束越南北部戰爭,中國繼續援助越南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12月,中越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關於援助越南修復鐵路、恢復郵政電信、修復公路及航運、水利等議定書。
1955年越南政府代表團在胡志明主席率領下訪華,提出援建煤礦、水泥廠、紗廠、發電廠等。中國政府派出專家、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並無償贈送越南8億元人民幣。在《關於中國1955年援助越南議定書》的附件中,中國不顧本國大米供應緊張,援助越南3萬噸大米以及300噸麵粉、5噸葡萄乾、1130箱酒及粉條、香煙、中成葯、醫療器械等;還有電爐、輪船、電話機、卡尺、燈泡;農業援助項目從農作物栽培、選種育種、病蟲害防治,到建獸醫院、家畜防疫葯劑製造廠、火柴廠、加固水壩等,還包括10個碾米廠、兩個汽油庫。這份清單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確實把越南當成了兄弟,無所不給。
1956年以後,隨著「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中國對越援助大幅上升。1959年2月18日,中越兩國政府簽訂7份文件,中國向越南提供人民幣3億元的長期貸款和1億元的無償援助。
1975年5月,越南南方解放,中國逐步減少對越南的支援,但中國援建的魚雷快艇修理廠、輕重機械廠、高射機槍廠及槍廠的擴建等工程還在繼續。9月越共中央第一書記黎筍訪問中國,中越兩國政府簽署中國向越南提供無息貸款協 定和1976年中國向越南提供一般物資的議定書。
周恩來對越南領導人說:為了支援你們,我們不惜承擔了最大的民族犧牲。在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對越南的援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截至1978年,中國援越的軍事物資可以裝備200萬陸海空軍隊,各種物資折價200多億美元。包括輕重武器、彈葯和軍需品,450個成套設備項目,346億米棉布,3.5萬輛汽車,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000多公里油管,6.35億美元的現匯。這些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絕大部分無償,一小部分是無息貸款。
4、援助阿爾巴尼亞
1949年11月,中國和阿爾巴尼亞建交。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會議上,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不同意赫魯曉夫攻擊中國,此後,中阿兩國更有了「同志加兄弟」的特殊關系。阿爾巴尼亞認為自己是為了中國才失去蘇聯的援助,理所當然向中國伸手。霍查對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說,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
1960年代初,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1960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
1961年阿爾巴尼3次派人來北京要錢要物,甚至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要求。周恩來的衛士喬金旺回憶: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書記科旬加來訪,主要是伸手,給少了還不行。阿爾巴尼亞不理解我們也很困難,雙方談得不好,總理心情很不愉快。12月25日,周恩來對來華的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凱萊齊說:我們根據力所能及承擔國際義務,但由於我國連續遇到3年災荒,加上蘇聯撤退專家,所以我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援助不能像你們希望的那麼多、快、大、好,不可能把蘇聯過去答應的援助全部包下來,你們自力更生還是主要的。盡管如此,1962年1月13日,中國還是與阿爾巴尼亞政府簽訂了5項議定書。
從1954年起,中國政府向阿爾巴尼亞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全國每人掏3850元,而當時中國人的年收入才200多元。中國還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而阿方供應中國的如煙草、香煙、瀝青等,中國並不需要。1969年,謝胡與到訪的中國副總理李先念談了6個多小時,全是要東西。李先念問,你們拿我們這么多東西,打算什麼時候還?謝胡說根本沒有考慮還。
1970年8月,中阿的「政治戀情」降溫。但阿爾巴尼亞仍要求中國援助32億元人民幣,中國決定提供19.5億元人民幣的長期低息貸款。阿爾巴尼亞又要求中國更多接受香煙、煙葉和成衣等,中國不得不同意接受這些並不需要的東西。
1974年10月,謝胡寫信給周恩來,提出在阿第六個五年計劃(1976至1980)期間,要求中國提供5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中國認為過去對阿的援助已不少,這次要求的數量過大,中國力不從心,很難滿足。鑒於阿已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中國決定少給援助。阿方堅決要求增加貸款,還提出延期償還1976至1980年的貸款。7月30日中阿雙方簽訂貸款協 定,中國貸款給阿爾巴尼亞10億元人民幣。阿爾巴尼亞還再三要求中國提供糧油,而此時的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確實拿不出更多的東西。阿爾巴尼亞不滿意,於是拒絕給中國需要的原油、瀝青。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上,霍查含沙射影攻擊中國。
然而,1975年6月,阿方又來中國要援助。7月3日,中阿簽訂長期無息貸款等議定書。鄧小平復出後,在外交領域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結束中阿的畸形關系。1978年7月7日,中國外交部照會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館,中國政府決定停止對阿爾巴尼亞的經 濟和軍事援助,撤回專家。直到1983年,中阿兩國才逐步恢復正常的國家關系。
5、援助非洲國家
1958年底,中國與非洲國家陸續建交,建交前幾個月開始援助中小型工業項目和農場。1959年到1960年,中國連續兩年糧食減產,但還是答應非洲一些國家的要求。1960年,中國援助幾內亞10000噸大米,援助剛果5000噸至10000噸小麥和大米。中國向埃及等國提供經濟援助,派出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中國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坦贊鐵路,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坦尚尼亞和尚比亞剛開始向西方大國和蘇聯求援,被拒絕後才轉求中國。
坦贊鐵路的施工條件極為艱苦,中方59人犧牲。工程接近尾聲時,鐵軌告急,中國將本國急需的鐵軌運去,保證了按時完工。這樣傾其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及受援國。中國曾無償為非洲國家建造了20多座體育場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要想看中國最好的體育建築,請到非洲去。截至1966年,中國援非金額累計已達4.23億美元。
6、援助柬埔寨
1956年6月,中國與柬埔寨簽訂關於經 濟援助和實施經濟技術援助的議定書。中國將在1956年和1957年,無償贈予8億柬元(摺合800萬英鎊)的物資,由柬埔寨政府自由使用,中國政府不加任何監督和干涉。這是中國對外經 濟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具體化,此後成為範本。
7、援助寮國
1962年1月13日,中國政府和寮國王國政府簽訂航空運輸和修建公路協 定,中國負責修建雲南孟臘至寮國豐沙里的公路。至1978年5月底,中國先後派出18個工程大隊,3個民工總隊共七萬餘人,投入各種施工機械2250多台。如果將路基作業完成的3100多萬石,築成兩米寬、三米高的石牆,可以環繞寮國一周。平均每公里公路造價為人民幣31萬余元,所有的修建費用都算作中國政府給予寮國王國政府無償的、不附帶任何條件的經濟援助。中國同時派出2.1萬人的高炮部隊擔負寮國的防空任務。
8、援助印度
1952年,印度發生災荒,我國先後以紅十字會、全國總工會等4個群眾團體的名義,兩次各捐款20億人民幣。1953年8月,印度北部洪水泛濫成災,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建議中央,我國援助印度10.5億元人民幣,當毛澤東主席了解到蘇聯捐贈了25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7億)時,批示「款數似應增加至十五億或廿億人民幣」,相關部門最後定為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