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豆蔻
豆蔻又名十開蔻、元蔻、老蔻、白豆蔻、紫蔻、白蔻仁、白豆蔻仁。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柬埔寨和泰國,我國的海南、雲南和廣西現有栽培,習稱「原豆蔻」。爪哇白豆蔻原產於印度尼西亞,也稱「印尼白蔻」。現我國的海南和雲南南部地區有栽培。原豆蔻:呈類球形,直徑1.2~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黃色,具淺縱向槽紋及不顯著的鈍棱線各3條,皺槽紋間有縱的隆起線(維管束)5條,頂端有凸起的柱基,中央呈空洞狀,基部有凹下的圓形果柄痕,柱基及果柄痕的周圍均有棕色絨毛。果皮木質而脆,易裂開,內表面色淡有光澤,可見凹入的維管束紋里。果實3室,中軸胎座,每室含種子7~10粒,縱向排列於中軸胎座上。種子成不規則的多面體,背面略隆起,直徑3~4mm,外被類白色膜狀假種皮。種皮灰棕色,表面有細致的波紋;種臍呈圓形的凹點,位於腹面的一端。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
印尼白蔻:呈類球形,具3鈍棱,直徑0.8~1.2cm;每一棱上的隆起線(維管束)較白豆蔻明顯;果皮木質,無光澤;果實3室,每室種子2~4枚。種子形狀同白豆蔻。氣味較薄。
均以個大、飽滿、果皮薄而完整、皮色潔白、氣味濃者為佳。
B. 白蔻哪裡種植
你好,白豆蔻主產於國外,適合種在山地森林的背陽處,以平均氣溫23℃、平均降雨量3500毫米的地方最為理想,主產於印尼、東柬埔寨、寮國、越南、斯里蘭卡等地,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但國內種植量較少,現在我國進口的白豆蔻中大部分為印尼白豆蔻。
1、土肥整理
種植地的附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方便排水排灌。同時土質不宜過沙,否則會影響通透性,遇到降雨容易引起土地板結。深翻土地至少二十五厘米,施足基肥,同時搭配使用里貝里宴沃水溶肥,促進百寇生長。並且將田間的雜草根、石塊、等清理干凈。最後施入充足的農家肥(家畜糞便)或堆肥,開溝作畦,畦寬為一米左右,溝溝交融,利於排水引流。
2、育苗方式
豆蔻育苗的方式有播種育苗和分株育苗。播種育苗一般是每年秋季的八九月份進行種植,在播種前需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將種子放入濕河沙中拌勻,然後放入盆中,放置在溫度為三十到三十五度左右的環境下進行催芽,同時要經常進行較少,保持濕度,加快催芽的速度。一般十天左右就可以進行播種。而分株種植就比較簡單,什麼時候想種,隨時挖取即可。
3、搭棚遮陰
在播種之後要立馬搭建遮陰棚,以免太陽暴曬,曬傷幼苗。在播種之後,我們在搭建好的塑料棚上還需要覆蓋一層稻草或麥草,然後等到幼苗長出來之後,就需要將上面覆蓋的草料揭除一部分,然後慢慢的降低遮陰度。等到幼苗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時候,這是就可以完全將遮陰棚撤除。
4、移苗定植
豆蔻的移苗栽種一般是在六月多雨的時候,或者是多雨的季節。然後按照每行的距離為一米五,每株的距離為一米左右進行定植。在栽種的時候需要先提前進行挖穴,穴寬和深約為三十五厘米左右,然後往每個穴中撒入適量的土雜肥,拌勻後按照合理的密度栽種,每穴中需要兩到三株苗。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在栽種好之後要及時的進行澆水,將土地壓緊。
5、定植後管理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所以他的定植後管理是要分多年進行的。在定植後的兩年內,每年至少需要進行兩到三次中耕除草,在中耕除草的時候不需要深耕,以免傷及到豆蔻的根部,影響植株的生長。兩年後豆蔻就開始開花結果了,這是我們只需要每年在採收之後進行田間清理以及堆肥即可。前兩年追肥主要是以人畜糞水為主,後期只需要在冬季施干遲效肥即可。同時要注意的是,在花期要適量的噴灑葉面肥,提高座果率,增加豆蔻的產量。
C. 白蔻長在哪裡
白蒄當然是長在樹上了
D. 豆蔻的產 地
1、原豆蔻:主產於泰國、柬埔寨。
2、印尼白豆蔻:主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地亦有栽培。
E. 山豆蔻是什麼
山豆蔻,中葯名。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乾燥成熟果實。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臨床應用:
1.對濕阻氣滯,可與蒼術、半夏、陳皮等同用。
2.用於氣滯胸悶之症,可配厚朴、枳殼等同用。
3.用於濕溫初起,如屬熱盛者可配黃芩、連翹、竹葉等同用;濕重者可合淡滲利濕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
4.用治胃寒嘔惡,常合半夏、藿香、生薑等同用。
5.治小兒胃寒吐乳,可配砂仁、豆蔻 葯材甘草共研細末,常滲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