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擦屁股用手指
印尼人解手清潔的方法上是上完以後,用清水和左手來清洗肛門,據說這樣不但衛生,而且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痔瘡和直腸癌。這樣比手紙擦的要干凈,這種在國外的伊斯蘭國家比較常見,因為他們的廁所都是很乾凈的,而且有專門凈下的水管。 穆斯林在凈下時都是用左手的。
⑵ 印度國宴也用手抓嗎
沒有和印度人一起參加過重要國際會議,但是和印度人在第三國打過交道,我覺得不至於。所謂入鄉隨俗,印度人周邊沒幾個同胞的情況下也要顧及「國際觀瞻」的吧。我們這邊有一個印度尼泊爾印尼斐濟四國人員共用的餐廳,印尼人邀請我去吃過一次飯。我看見印度人和尼泊爾人都用一次性餐具吃飯。遇到帶骨的雞肉之類的時候就沒辦法了,得用手。但是不光是他們,其他國家的一樣用手。甚至筷子用得不那麼利索的中國人也會用手。我私底下問過尼泊爾人,他們在國內確實用手的。沒問擦屁股的問題,覺得不禮貌。但是尼泊爾人宿舍的衛生間裡面,馬桶是帶一個沖水噴頭的。扯到尼泊爾是因為尼泊爾和印度生活習慣,宗教信仰這些都很相似。
印度盡管屬於四大文明古國,南亞地區霸主,但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難以理解的國度。「吃飯不用筷子用手抓、如廁不用手紙用手摳、乘火車不進車廂擠車頂」是印度人生活的鮮明特點。我們經常聽到國人用火鍋招待印度客人的故事,讓人笑掉大牙。
至於印度國宴是否也用手抓,本人沒有參加過印度國宴,但聽朋友講過訪問印度參加國宴的真實經歷。
國宴 作為招待外國貴賓的宴席,理應體現出自己國家的特色,一般都在總統府或總理府的宴會廳舉行。印度人也體會到外國友人對於手抓這一特色並不理解,很不習慣,所以,往往會給外國友人提供刀叉等餐具。 只有在上印度的特色菜時,印度人才會伸出右手展示印度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會請國外貴賓用右手體驗一番印度風情。
但是,一些外國貴賓 出於外交禮儀和外交禮須,即使接受不了手抓飯,也得硬著頭皮去吃。 而且,印度人常常在餐桌上的器皿里放上檸檬水,但這個水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餐結束後清理右手。但杯子里的冰水可以喝。
作為普通印度人來講, 吃飯的時候一般習慣於用手抓,這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就餐習慣。印度人吃飯時,必須用右手抓食物,具體用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雙手分工非常明確,上廁所用左手,吃抓飯用右手。正因為用手抓這一習慣,所以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手抓米飯拌著吃。
印度手抓飯可謂是聞名天下,幾乎整個印度 社會 的男女老幼不管是基層工作者還是公司白領或者政府官員都是直接用手抓飯往嘴裡送,而不用筷子、刀叉等餐具,這在現代 社會 看來有點未開化的感覺,但這只是人家的傳統飲食習慣,我們應該理性看待。
印度手抓飯
其實印度餐館一般都會提供刀叉等餐具,只不過你不特意要的話他們不會主動給你,但是到了接待外賓的國宴場合,印度政府備餐就肯定要為外國來賓准備刀叉等餐具了,盡管有入鄉隨俗這一說,但也不能一味地讓別人適應自己的風俗習慣,全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風俗,有很多還是很重口味的,所以以國際標准准備國宴就不能不提供餐具,更不能只提供本國口味的菜品,要不然滿嘴咖喱味也不太好啊。
印度總理辛格招待來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
應當知道的是印度人吃手抓飯只用右手,因為左手另做他用(大家評論區補充哈),吃飯之前會有一杯水專門用來洗手,這個水不能喝哈,飯後也有一杯檸檬水用來清洗手上的食物油漬。
我本人挺喜歡吃咖喱飯,但用手抓的話可能就沒食慾了。
所以,對於印度人用手吃飯,您有什麼看法呢?敬請評論區留言!
國宴,作為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餐飲禮遇,無論是在彰顯本國源遠流長的特色 美食 ,還是作為外交手段展現本國地位和力量的手段,都扮演著極為硬核的角色,充當著國禮中的門面。
在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國宴中,每個國家都保留著歷代國宴所沿襲的經典格局,在心口相傳的味覺中加以帶有時代潮流的元素,即為富有儀式感的殿堂級國宴:中西餐具合璧,單吃分食為特點的具有人民大會堂特色的宴請服務形式的中國國宴;展示皇家氣勢和風范,訴說日不落帝國輝煌的充滿軍事化的味道的英國國宴;質朴無華的三菜一湯,氤氳在鮮花和音樂之中,享有賓至如歸之感的瑞士國宴……在這些不勝枚舉的國宴中,用手取代餐具的印度國宴引起了筆者的好奇,雖然本人沒有體驗過印度的最高餐飲待遇,但是結合有限的資料,筆者還是談談對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的看法。
作為南亞大陸上農業強國,印度人有著數千年的農作物種植經驗,在長期的耕耘中自然而言地形成了喜食米飯的傳統;此外,在盛產香料的南亞大陸,古老的印度人也同樣發現了咖喱的魅力,現代印度飲食中常見的燒春雞、咖喱肉湯、孟買蝴蝶等皆為各種食材與咖喱的奇妙"艷遇"。而當印度人喜食的米飯與咖喱發生碰撞後,也就形成了最具印度特色的飯食——手抓飯。
在享受傳統的手抓飯時,食客們需要用右手(不用左手的原因就不多做解釋了,想必各位讀者都略知一二)將飯菜反復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而形成這種以手替代餐具的飲食習慣,還得歸結於古印度人信奉餐具會阻隔對食物的享受,只有用手才能真正讓 美食 與靈魂相接觸。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日益現代化的印度高檔餐館或正式場合,已經都配置了刀叉作為餐具,因此很難見到再用手抓食食物的現象,當然這並不代表那些已經習慣了手抓的老一輩會放棄這一傳統"手藝",在相對落後的村落或是大街小巷,用手抓食得現象依然得以保留。
作為印度飲食中最高規格的印度國宴,最具傳統 美食 代表的手抓飯自然位列其中。主辦方為了盡量照顧各國貴賓的飲食需求,在餐具上的配置還是面面俱到,刀,叉,勺等在宴會上隨處可見。
一,國外賓客入鄉隨俗,深諳印度飲食文化,有一部分會自主選擇用手抓食,體驗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
二,國外賓客遵從自己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對於能夠用餐具獲取的食物,就不會用手替代。
三,國內賓客為彰顯本國寬容大度的飲食文化,也會"附和"(或是遵從本心)國外貴賓,選擇持用餐具,放棄本國傳統"手藝"。
四,國內賓客向外賓展示本國的飲食特色,在食用某些菜品時會選擇手抓;或者完全不理會所謂的傳統,只求達到自我的最佳飲食方式。比如著名的英迪拉甘地夫人就是用手抓著吃飯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印度國宴是否用手抓食難逃這四種情況,出現手抓也不足為奇。
筆者從網路上摘抄下來印媒公布的國宴部分菜譜上的印度 美食 :
1,Rajwadi chaas 混合薄荷、芫荽的酪乳飲料。2,khandvu。3,Sev khamni ,米和扁豆做的。4,大淺盤,古吉拉特特色餐。5,Nylon khaman,大米和鷹嘴豆粉做成。6,Sandwish dhokla,鷹嘴豆粉做的一種蒸糕……
僅從菜單上無法從國宴中找到確切性的證據, 但是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比國宴檔次稍低的印度貴族餐飲上,或許可以猜測出最終結果。
在印度貴族的餐飲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國宴上的菜品,比如咖喱黃豆泥、乳酪菠菜。這兩道菜的做法雖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是最終的成品卻逃不過"糊糊狀"的樣式。這種極具印度特點的菜品也就意味著只有用手抓的方式才能獲得最滿足的體驗感:就餐者的位置會事先准備一張芭蕉葉,隨後主人會向上面倒上清水,清除異物,保證"餐具"整潔。隨後,主人會依次端上米飯、咖喱、饢(麵包)等餐點。客人們或將咖喱淋在米飯上,或將饢揪成片狀沾菜品、咖喱食用,直到就餐結束。
除此以外,在這些貴族人士就餐即將完畢時,主人往往也會端上一碗漂浮著檸檬片的溫水,但是這個"檸檬水"並不是給客人們解渴的,而是用來清洗手中的食物殘渣的。真正的解渴飲品是混有茶水、牛奶、咖喱汁的拉茶或是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煉乳的印度茶。此外,飯後主人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賓客們除去口中的異味。
通過貴族的日常飲食習慣上升到國宴上,或多或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用手抓食的證據。
雖然這種用手抓食的就餐方式在我們國人眼中看似極為不雅,並且還能登上國宴這種大雅之堂,確實令人費解。
但是無論我們再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怎樣怎樣,不能理解什麼的,都不能將此作為高人一籌的對比方式。確實我們可能覺得不衛生,不幹凈,但這就是他們日常的生活,他們習慣了並且沒覺得不幹凈,學會尊重他國的文化,理解不同的行為差異,這不僅是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中華文化包容性在人文中的彰顯。
對於他們的日常飲食,哪怕是國宴,我們大多不能適應也無法接受他們這種就餐方式,覺得不衛生,吃不下去,但請收起嘲笑的嘴臉,捎帶一點尊重心。
印度真的是謎一樣的國度,三哥的神奇蓋世無雙,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發展到現在印度仍保留著很多奇特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印度很難找到廁所,每個角落都是公廁,隨便撒拉,印度人把牛視為神,好吃好喝供著,讓它滿大街亂跑,吃飯的時候用手抓著吃,對於印度人來說,在吃飯的時候一般習慣於用手抓,很多人對於這種奇葩的飲食方式難以理解,但是在印度,這卻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就餐習慣。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飲酒則很有限制。喝茶,咖啡、牛奶、涼水等比較普遍,印度人吃抓飯,右手抓食物,使用3指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上廁所用左手,抓飯用右手。
那麼印度人為什麼熱衷於用手抓飯呢?印度人普遍認為吃飯的時候很多快感來自於觸覺,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感覺,所以也就阻隔了食物原本有的快感。用手去抓飯可以事先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等等美麗的理由,也正因為手抓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手抓米飯拌著吃。
既然在印度,人們都熱衷於用手抓飯,招待貴賓的時候,也會做手抓飯,那麼印度國宴也全是用手抓飯嗎?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高級的宴會,是用來招待各國領導政要的,別的國家能接受他們這樣的就餐方式嗎?印度招待外賓的國宴,一般都在總統府的宴會廳舉行,國宴上供應的都是印度風味的菜餚。印度人吃素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印度的國宴也是素食。但是印度人也體會到國外友人對於手抓這一特色並不是十分理解,不習慣於手抓著吃,所以往往會提供給貴賓刀叉等餐具。只有吃印度特色菜的時候,才會建議貴賓用手來抓著吃。出於社交禮貌和外交禮儀,即使有些國家的領導人接受不了手抓飯,也得硬著頭皮吃下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⑶ 印度人上廁所後真的用是水來洗屁屁嗎
印尼人不是用水洗屁屁·是用手把屁屁弄乾凈之後·就在衛生間里有個小水盆然後把手指弄乾凈·
⑷ 粵語知識
粵語定義
粵語是發源於北方的中原雅言(漢族母語)而於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產生的一種方言,同時也是在香港、澳門佔有主導地位的方言,民間稱白話或廣東話。粵語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在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英國和澳洲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嶺南地區的「南越國」(《漢書》作「南粵國」)。 古代「越」和「粵」是通假字,指華南百越地區。明清近古以來兩個字的含義開始有所區別,前者多用於江浙吳語地區的,後者多用於嶺南兩廣,長期作為嶺南地區的統稱。歷史上兩廣別稱「兩粵」
經典粵語歌曲、電影、電視劇。(3張),廣東為「粵東」,廣西為「粵西」。直至民國時期,「粵」才逐漸收窄范圍被用作廣東省的簡稱。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粵」有廣義(嶺南)和狹義(僅指廣東省)之分。「粵東」「粵西」在不同歷史時期其指代范圍也截然不同。 粵語的起源和發展成熟的年代遠在宋代的兩廣(兩粵)初分之前。所以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看,「粵語」事實上是廣義上的「嶺南語」(嶺南地區語言),而非特指「廣東話」。 就像英語一樣,不是特指英國。現時所稱的「廣東話」其實只是粵語口語上的叫法,粵語的標准音是西關口音(廣州話)為標準的廣府話或叫廣州話,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會寫成広東語,即一般人俗稱為「廣東話」,其實稱「廣東話」可指廣東方言,如:可細分為無法互通、理解、差別大的廣東地方里潮州話、客家話、雷州話、四邑話等詞彙或俚語、俗語、歇後語、文化詞語吸收,再納入廣東方言,這可才口語上稱作「廣東話」。若果把整個能互通的粵語只稱作「廣東話」,其實會無視同樣說粵語部分地區的人,廣西部分地區(廣西把粵語稱白話,即粵語方言的分支、與標准廣州話有一定口音上的差異,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約95%左右可互通。)海南省部分亦有粵語地方(即粵語方言的分支,稱儋州話)等, 自古以來,兩廣山水相連,人文相通。一直以來,兩廣地區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為廣東和廣西。而粵語的形成遠遠早於宋朝,也正因為如此,粵語在兩廣地區才通行。在學術上, 兩廣之分始於宋
廣東話不等同於廣東方言。廣東話指的是發源於夏朝的漢族語言,也就是粵言。粵言的「粵」字來源於「廣東省」簡稱,而不是古代嶺南的「南越國(南粵國)」,以及後世延伸而出廣義的「兩粵」。因此「粵語」不等於「廣東話」。當然,就如美國人也會稱呼他們所使用的語言為「英語」一樣,「廣東話」這一名稱雖然概念不清,但因為在港澳、海外華人、中國內地其他省份人士普遍使用,所以它依然有它的意義。而廣東方言則指的是在廣東地區流行的方言,包括客家話、閩語、潮州話、福佬話、雷州話、黎話、海話粵語源於古漢語吸收部分古越語而形成,具聲母二十,韻母五十六,聲調曰九聲六調,名九實六也,入聲有三。 粵語聲調亦大異於北,蓋以六調,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濁平,五濁上,六濁去。復以促音清平為高入,促音清去為中入,促音濁去為低入。合為九聲。
分布特點
粵語在兩廣地區分布上的突出特點,是沿江分布。它以廣州、香港為中心,分四條渠道向東、西、南擴展。第一條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東至番禺(廣州)一帶。包括廣西梧州和廣東肇慶、 粵語在兩廣的沿江分布圖
封開、德慶、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東莞、深圳、江門等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第二條渠道是西江--鬱江,即溯西江、潯江、鬱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廣西南寧、崇左、貴港、梧州四市及其所屬大部分縣。第三條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包括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屬各縣。第四條渠道是南江--鑒江,即溯南江而上,越過雲開山脈到鑒江流域。包括廣東雲浮、茂名兩市及其所屬鬱南、羅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屬吳川、廉江。 粵語在粵北地區如韶關、清遠也有流行。
通行區域
粵語」之名源於古代嶺南地區的舊稱「南越(南粵)」,是一個泛稱。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在美洲華埠則被稱為「唐話」。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今廣州及周邊南番順地區)、香港、澳門、梧州地區的粵語,范圍比「白話」概念小,現在一般稱為「廣州話」。粵語通行於兩廣、港澳境內和海外粵語華人華僑區,以廣州、香港為中心。目前廣東省大概1億人口當中, 使用粵語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358萬和加拿大86萬,全球將近有1.3億人口使用粵語。使用地區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此外,粵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漢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擁有較為完善文字系統的漢語,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
主要通用粵語區域:
廣東省:境內純粹屬粵方言或以粵方言為主的縣市有47個,佔全省面積的1/3以上, 廣東省
即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東莞、陽春、陽江、順德、龍門、佛岡、增城、從化、花都、清遠、連縣、陽山、連山、懷集、廣寧、四會、三水、高要、雲浮、高明、新興、鶴山、封開、鬱南、德慶、羅定、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台山、開平、新會、恩平、斗門。此外,惠州、韶關、湛江、博羅、惠陽、惠東、仁化、樂昌、英德、寶安、電白、遂溪、海康、徐聞、廉江等16個縣市也有部分地區講粵方言。 廣西區:通行粵方言的縣市有26個,大約占廣西1/3面積。即南寧、橫縣、扶綏、貴 廣西區
港、桂平、平南、藤縣、梧州、玉林、北流、容縣、博白、陸川、興業、百色、防城、欽州、合浦、浦北、靈山、北海、蒼梧、岑溪、昭平、蒙山、賀州、鍾山。 港澳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境使用粵語。 海外華人華僑區:海外兩廣籍和港澳籍華人華僑中,有相當一大部分是通用粵方言的。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在海外粵語區的分布,完全是因隨人口遷徙而成,主要有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尼北蘇門答臘省棉蘭市、聖誕島、馬來西亞、越南、以及北美、英國和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華人(粵人)社區。 海南少部分地區:也通用粵方言。
歷史溯源
秦漢時期
自上古時期,居於嶺南地區的多個原始部族被居於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人泛稱為南蠻。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後,華夏族人來到嶺南地區,南蠻族人則逃往山區或更南方的地區,當時的華夏族語言開始傳入嶺南地區。秦朝滅亡後,南海郡尉趙佗兼並桂林郡和象郡稱王,建立了短暫的南越國。在漢朝的鼎盛時期,華夏族融合當時周邊多個民族演變成漢族。這一時期是粵語出現雛形的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再次處於長年內戰,北方更首次淪陷到外族手中,大批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峰期。當時中原傳入的漢語與以前形成的古粵語混合,拉近了古粵語和中原漢語的差別。這一時期是粵語的成長時期。
唐宋時期
在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布較少的'山區,原始部族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中原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但有獨立詞彙文法的語言。唐朝滅亡後,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宋朝時期,北方更再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唐宋時期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中原漢語發音。
元明清初時期
在元朝,蒙古人遷都至位於燕雲十六州內的大都(前稱燕京,後改稱北京),並以當地話作為官方語言,當時的中原漢語與中古漢語和粵語的差別在此後不停變大:當時的中原漢語已急劇地向北京官話方向發展,北京官話的入聲迅速消失(即是-p/-t/-k韻尾脫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都帶有不同入聲韻尾),又出現了不屬於「平上去入」傳統四聲的輕聲聲調;已經定型的粵語則不受元朝影響而獨立發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話韻尾進一步消失(現代官話僅存-n/-ng韻尾,-m尾與-n尾合並)。又有連接i/u韻母的g/k/h聲母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漢語和現代粵語均帶有g/k/h聲母,在現代官話則被完全顎音化成j/q/x聲母);粵語則平穩而緩慢地變成現代粵語,最明顯是不再分辨z/c/s聲母和j/q/x聲母,又按粵語韻母長短把陰入聲派入上下兩種陰入聲(如「色錫」兩個陰入聲字分別帶有短和長的韻母,前者被派入尖銳的上陰入聲,後者被派入近似陽入聲般低沉的下陰入聲)。
清朝中末時期
由於清朝閉關自守,僅留下廣州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的口岸。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後掌握的漢語是粵語而非官話,不少京官為了與外國人經商議事也常常接觸粵語,使得粵語首次逆向傳播到中原。在這一時期又有大量的粵人遷移到美洲、澳洲和東南亞等各地,粵語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華民國成立時,雖然有用北方白話取代文言文正式書寫的趨勢,但粵語的實際使用沒有多大限制,一度還有把粵語定為全國普通話的提議。但建國之後,在全民推廣北方語言作為普通話的運動中,粵語受到普通話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致在中國大陸粵語分布區的許多年輕的一代不懂得一些專門名詞的粵語讀法。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不少以粵語為母語的人士開始產生一種母語危機感,不但粵語,中國各地的方言都受到普通話很大的影響。意識到這種情況,為了保護中華語言及文化的多樣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關學者已經開始了對方言的保護性研究工作。
現狀及發展趨勢
目前廣東省大概1億人口當中, 使用粵語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使用地區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此外,粵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漢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擁有較為完善文字系統的漢語,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 廣州話口音是約定俗成的粵語的標准音,大多粵語字典以廣州音為准。廣州以粵劇、粵曲等傳統藝術長期保持廣州話的標准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後,香港粵語流行曲、粵語電視劇及粵語電影強勢影響廣東地區,繼而輻射影響中國內地的非粵語省市。民間的香港口音跟廣州口音並無明顯分別,只是在語感上有少許差異,因兩地在不同社會體制下沿用不同的習慣語匯,用詞有所不同,以及兩地教學改革所導致。針對近年來香港年輕人懶音增多的現象,香港的一些大學教授發起了粵語正音運動,以何文匯主張的讀音取代現時通用的讀音,此主張受到廣東及香港的粵語學者反對。有些粵語方言和廣州話較為接近,如廣東西部的肇慶和茂名市的高州(舊稱茂名縣)、信宜和廣西東南部的某些粵語;而廣東台山、廣西玉林一帶的口音和廣州話差異就非常明顯。
粵語影響
目前廣東省大概1億人口當中, 使用粵語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358萬和加拿大86萬,全球將近有1.3億人口使用粵語。使用地區廣泛。在海外,由於移民有相當比例來自粵語區,亦使粵語成為大多數海外華人社區的最流行語言之一。 懂得粵語的優勢
在香港及澳門,從市民日常交流,到學校教育、工商行業,到政府辦公、立法會選舉;到科學研究、新聞傳媒、大眾娛樂,粵語都占絕對優勢地位(除粵語之外,英語亦較為流行)。在漢語語族裡,除普通話外,粵語是比較成功發展為全功能語言的語種。同時香港大眾媒體及娛樂事業的繁榮使粵語具有非常強的影響力。 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目前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此外,粵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漢語,亦是唯一除普通話外擁有較為完善文字系統的漢語,而且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
粵語聲調
粵語一共分為九聲: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粵語拼音表
九聲各自代表字有: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 實際上陰入、中入、陽入聲調的音高,與陰平、陰去、陽去是一樣的,不過是用-p、-t、-k 韻尾的入聲字用以區分。由於聲調的定義,是包括抑揚性(即實際音高)和頓挫性。而入聲韻尾-p、-t、-k正是影響了其頓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標示,我們仍然要說是有九個聲調,或者說有「九聲六調」,不能稱作只有六個聲調。 把聲調形象化地繪成一個圖表,令你較容易想像出這六個聲調的分別。
常用詞語
我(我) 你(你) 佢(他、她) 我哋(我們) 你哋(你們) 佢哋(他們、她們) 人哋(人家) 阿爸、老豆(爸爸) 媽咪 、媽子、阿媽(媽媽) 阿哥、大佬(哥哥) 家姐(姐姐) 細妹(妹妹) 細佬(弟弟) 阿嫂(嫂嫂) 阿爺(爺爺) 阿嫲、嫲嫲(奶奶) 阿公(外公) 阿婆、婆婆(外婆) 系(是) 喺(在) 諗(想) 唔(不) 咁(這、這樣、那樣) 嚟(來) 噏(說) 無、冇(沒有) 俾(給) 睇(看) 咗(了) 搵(找) 著(穿) 攞(拿) 企(站) 嗰(那) 咪(不要) 點(怎樣) 系咪(是不是) 嘢(東西) 食(吃) 飲(喝) 邊(哪) 喺邊(在哪) 邊度(哪裡) 講嘢(說話) 翻嚟(回來) 瞓覺(睡覺) 呢度(這里) 第日(改天、第二天) 第次(下次) 乜嘢、咩(什麼) 乜(什麼) 幾多(多少) 咁好(這么好) 好知、點解(為什麼) 翻歸、翻屋企(回家) 諗住(打算) 頸渴(口渴) 唔使(不用) 嘅、噶、嘎、架(的) 啰、咩、啵、吖、喇(語氣助詞) 激氣(生氣) 著數(好處) 搵笨(被人騙了、騙人的) 得閑(有空) 唔單止(不僅僅) 定系(還是) 抑或(或者) 於是乎(於是) 然之後(然後) 同(和) 為咗(為了) 啫(而已) 好攰(很累) 氹(哄) 好似(好像) 話之你(懶得理你) 講笑(開玩笑) 吹水(聊天、開玩笑、吹牛) 扮嘢(裝蒜) 閉翳(令人擔心) 咪咁啦(不要這樣) 系咪咁(是不是這樣) 放飛機(放鴿子) 賴貓(說話不算話)
日常用語
普通話 粵語 常用粵語句子
1、你好! 你好! 2、你叫什麼名字? 你叫咩名(呀)? 3、謝謝! 唔該!多謝嗮! 4、對不起/不好意思 對唔住/唔好意思。 5、不好意思打擾你一下 唔好意思阻你一陣 6、在哪裡呀? 喺邊度呀? 7、現在是2點。宜家兩點。 8、2點15分. 2點3個字。(這里的字指的是5分鍾) 9、你在干什麼? 你喺度做乜? 10、你吃飯了沒?你食咗飯未? 11、看電影 睇戲
粵語詞彙
助詞
喇(了)諗(想)乜(什麼)掂(定)嘅(的)咁(這/這么)
詞語
乜水(什麼東西(帶有鄙視),但在高陽方言片表示為邊個(誰)的意思
指代、人物
我(我) 你(你) 佢(他) 我哋(我們)你哋(你們)佢哋(他們) 人哋(人家) 呢度(這里) 嗰度(那裡)邊度(哪裡)呢(這) 嗰(那) 咁樣(這樣、那樣) 點解(為什麼)第日(改天)第次(下次) 乜嘢(什麼) 乜(什麼)甘多(這么多)幾多(多少)邊(哪)咁好(這么好) 阿爸(爸爸) 阿媽(媽媽) 阿哥(哥哥)阿嫂(嫂嫂)阿爺(爺爺) 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 老媽子(媽媽)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細佬(弟弟) 心抱(媳婦) 舅父(舅舅)孫(孫子) 仔仔(兒子)囡囡(女兒) 契爺(乾爹) 契仔(干兒子)寡佬(單身漢) 仔(兒子)女(女兒) 後仔乸(繼母) 太子爺(少東家)契弟(王八蛋)老坑(老頭) 老嘢(老東西,老傢伙)老姑婆(老處女)基佬(男同性戀者) 老細(老闆) 老千(騙子)後生仔(年輕小夥子)後生女(年輕姑娘) 靚仔(漂亮的小夥子)靚女(漂亮的姑娘)細路(小孩) 細蚊仔(小孩) 須蝦(嬰兒)馬仔(打手)事頭婆(老闆娘) 事頭(老闆) 失(孫子的兒女) 麥(孫子的兒女的兒女) 老襟(兩姐妹的老公互稱老襟) 老頂(上司)乸型(娘娘腔)
工作、交際
返工(上班) 收工(下班) 搵食(謀生)人工(工錢)出糧(發工資) 搞掂(搞妥當) 搞妄(弄糟糕)就手(順利)捱夜(熬夜) 空姐(飛機女服務員) 鍾點工(計時工)搵工(找工作)做嘢(幹活) 撈邊行(搞什麼行業) 一腳踢(一人承擔)輪更(輪班)看更(看門) 起屋(蓋房子) 揸車(駕駛汽車)熟行(內行)熟手(老練) 車衫(縫衣服)夾手夾腳(一起動手)執頭執尾(收拾零碎的東西) 搏命(拚命)癐gui6(累)差池(差錯) 撞板(碰釘子) 松人(溜走)走人(溜走)炒魷魚(解僱) 開OT(加班)秘撈(兼職、外快)手信(小禮物) 人客(客人) 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記(老朋友)仇口(仇人) 託大腳(拍馬屁)危ngei1(求)俾面(給面子) 制(肯) 得閑(有空)冇幾何(不常)冇相干(沒關系) 唔覺意(不留心) 唔話得(沒說的)傾(談)傾偈gei2(聊天) 早晨(早上好)早唞(晚安)搵人(找人) 拍拖(談戀愛) 掛住(想念)隔籬(隔壁)掟煲(戀人分手) 好夾(很合得來) 探(拜訪) 講笑(開玩笑) 羞家(丟臉 ) 抄更 (早上正職,晚上兼職) 偷雞(上班工作時間溜走) 蛇王(工作偷懶) 嗱嗱啉(快點) 沙沙滾(隨便應付) 易嘿(馬虎) 、危險)拿西(粗枝大葉) 督背脊(打小報告) 二五仔(出賣兄弟的人) 啱(適合) 橫掂(反正) 側側膊(矇混過去) 踢爆(揭發) 數圍(利潤得益) 啱 key(有默契) 甘化學(不耐用)牙煙(危險)劈炮唔撈(辭職不幹)
用品
起身(起床) 著(穿)除(脫)浪口(漱口) 飛發(理發) 電發(燙發) 洗面(洗臉)屙屎(大便)屙尿(小便) 閂門(關門) 熄燈(關燈) 水喉(水龍頭)瞓覺(睡覺)食(吃 粵語與普通話詞彙對照圖
) 食晏(吃午餐) 食煙(抽煙) 滾水(開水)煲(煮) 焗(燜)飲勝(乾杯) 頸渴(口渴) 餸(下飯的菜)腍nem4(軟)宵夜(夜宵) 飲(渴) 台(桌子)梳化(沙發) 雪櫃(冰箱)家俬(傢具) 皮篋gib1(皮箱)夾萬(保險箱)刀仔(小刀) 花樽(花瓶) 香梘(香皂) 鑊(鍋)咪(麥克風)插蘇(插座) 火水(煤油) 遮(傘) 地拖(拖把)電芯(電池)洋燭(蠟燭)花灑(1蓮蓬頭,用於沐浴2噴壺,用於澆花)殼(勺子)番梘(肥皂) 掃把(掃帚) 匙羹(小勺子) 褸(外套)大褸(大衣)衫(衣服) T恤(針織或棉質上衣)褲(褲子) 鞋(鞋子)底衫(內衣) 底褲(內褲) 高踭鞋(高跟鞋)領太(領帶) 荷包(錢包)唇膏(口紅) 浪衫(晾衣服) 眼瞓(困) 沖涼(洗澡) 一舊水(一百元) 一草(十元) 一撇(一千元) 一蚊雞(一元) 一皮(一萬元) 豆拎/斗零(少量錢) 雞碎(一點點) 裝飯(添飯) 要唔要飯/添唔添飯(添不添飯)食大茶飯(吃香喝辣) 系唔系(是不是)
人體、疾病
頭殼(腦袋)頭皮(頭屑)面珠墩(臉蛋兒) 酒凹(酒窩) 下爬(下巴) 眼(眼睛)眼眉(眉毛)眼核(眼珠) 耳仔(耳朵) 耳屎(耳垢) 大牙(槽牙)鼻哥(鼻子)鼻哥窿(鼻孔) 身子(身體) 心口(胸口) 膊頭(肩膀)毛管(毛孔)羅柚(屁股) 手板(手掌) 手瓜(胳膊) 腳(腳、腿)背脊(脊背)尾龍骨(尾骨) 肚腩(小肚子) 睇醫生(看病)駁骨(接骨頭)聯針(縫針) 埋口(合口) 執葯(抓葯) 燥火(上火)好翻(好了)唔精神(不舒服) 凍親(著涼) 頭赤(頭痛)打冷震(發抖)打噎(打嗝) 嘔血(吐血) 濁親(被水嗆著)心口翳(胸悶)豆皮(麻臉) 血壓高(高血壓) 落曬形(憔悴不堪)病貓(病鬼)生蘿卜(長凍瘡) 熱痱(痱子) 痕(癢)黐線(神經失常)發羊吊(發羊角瘋) 盲佬(瞎子) 甩皮(脫皮)損(破)香港腳(腳氣) 撞聾(聽覺不靈) 作嘔(惡心)肚屙(拉肚子)滯(消化不良) 身慶(身體發熱) 咳(咳嗽)焗親(中暑)暈酡酡(暈乎乎)興heing合合(很熱)生痱孜(潰瘍)
動作、行為
岳高頭(仰起頭)擰頭(搖頭) 目及 geb6(盯)眯méi1埋眼(閉眼)瞌heb3(閉)啜(嘬,吻)噍(嚼) 唞氣(呼吸) 渺嘴(撇嘴) 擘大口(張大口)喐手(動手)篤(戳) 笠(套) 弗fit1(鞭打)抰yêng2(抖)揞(蒙,捂)搣mit1(掰)摱man1(攀,扳)掹meng1(拔)豆(碰,摸)掟déng3(扔)摳(摻雜)摳亂(搞混了) 抄cao3(搜,翻)擠(放)搦(拿) 捽(揉) 摑(用掌打) 省(擦) 吉(扎,刺)批(削)瀨(灑) 枳zed1入去(塞進去)走(跑)走夾唔唞(拚命走) 標(沖)坎頭埋牆(把頭撞在牆上,形容人自討苦吃)企(站) 嗌(叫,喊)嗌交(吵架) 撩(逗)單單打打(說風涼話,含沙射影,諷刺攻擊)詐假ga1意yi1(假裝)詐嬌(撒嬌)扭擰(扭捏) 睇衰(看不起,看扁) 索氣(吸氣)揩油、索油(佔便宜)攞嚟衰(自討苦吃) 儲儲埋埋(攢起來)打交(打架) 打橫(橫著)打掂(豎著) 打底(墊底)打赤腳(赤著腳) 打大赤肋(赤著上身)折墮(做孽,遭遇悲慘)驚géng1(害怕)發姣hao3(指女性賣弄風騷,)錫(疼愛)孭(背) 得人驚(令人害怕) 得個吉(一場空) 厄水(騙錢) 鄧(替) 抵(應該,動詞。值得,名詞) 翻嚟(回來) 打個冷(走/轉一回) 騎呢nie3(古怪) 搵笨(佔人便宜) 典地(撒賴) 碌(滾動) 睇水(把風) 大洗(花錢過度) 撇pi(走,離開) 頭fing fing (不停地晃動腦袋,類似唱搖滾的人的動作)
粵語語法
粵語語法與現代標准漢語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詞句順序、虛詞、副詞、部分形容詞、助詞及其放置方式上,復雜而不可或缺的語氣助詞也是粵語的一個特色。
⑸ 都有哪些奇葩職業讓人意想不到
介紹以下四個奇怪另類的職業
一、聞臭師
聞臭師也稱「嗅辨師」,它是一個新興的職業,所以屬於比較冷門的職業。聞臭師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監測與分析「臭味」對城市空氣的污染,並為其劃定級別,以便環境監管部門責令有關單位對臭源進行治理時有據可依。
在中國只有專業環境監測人員才從事聞臭師這份工作,嗅覺不靈敏的人並不適合這份工作。隨著國家對環境衛生的重視,聞臭師的人才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大家可以考慮這個冷門的職業!
二、小雞性別鑒定師
小雞性別鑒定師的主要工作就是鑒定剛剛孵出的小雞是公的還是母的。但是剛剛孵出的小雞性徵很不明顯,所以做這份工作一定需要有過人的眼力才行。
小雞性別鑒定師是台灣彰化縣等中南部地區出現的特殊行業,做這份工作收入不菲,年薪可達20萬人民幣。但是做小雞性別鑒定師每天要與雞屁股和雞糞接觸,要忍受得住雞糞的臭味。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小雞性別鑒定師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三、職業逗笑師
職業逗笑師是一種專門逗小孩子笑,讓他們做出各種豐富的表情,以便於攝影師捕捉精彩瞬間為工作內容的新職業,目前逗笑師在各大兒童影樓里都會有。
逗笑師一般都是幼師畢業的,一般年齡在18-25歲之間。一名專業的逗笑師需要具有幽默感和豐富的想像力。還需要具備兒童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對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要有了解。
逗笑師這個職業不僅可以為顧客增添生活樂趣,而且能夠為影樓提高服務質量。目前這個職業發展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大家不妨可以嘗試一下!
四、陪購師
陪購師顧名思義陪購師就是能夠提供陪同購物指導的老師。在國內專業的陪購師並不多,這個行業發展也不是很成熟。現階段我國的陪購師一般都是從事服裝陪購行業的人,但是涉及到汽車、購房、家電這些的行業基本沒有。
其實要想做一名陪購師需要具備很多條件的,他們必須要會整體形象設計,要懂服裝搭配、要了解服裝的品牌、要懂管理、懂心理學。另外陪購師還需要有活潑開朗的性格,能夠讓客戶享受輕松愉快的購物過程,所以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做陪購師的。
⑹ 東南亞國家社會文化的禁忌
東南亞國家社會文化的禁忌:
1.菲律賓
菲律賓人喜歡在登門拜訪時贈送一些禮品。工藝品、酒類、糖果、水果等等。接受禮品時,菲律賓人通常是不會當場打開包裝。菲律賓人認為,「 13 」這一數字是厄運、災難的象徵,因此對它諱莫如深。他們還認為,人的左手是不幹凈的,所以不可以之接觸他人。拜訪菲律賓人時,進門前脫鞋,不要窺視主人的卧室和廚房。
2.韓國
需要向韓國人饋贈禮品時,宜選擇鮮花、酒類或工藝品。但是,最好不要送日本貨。在接受禮品時,韓國人大都不習慣於當場打開包裝。 韓國民間仍講究「男尊女卑」。男女一同就座時,女人應自動坐在下座,並且不得坐得高於男子,女子不得在男子面前高聲談笑等。
3.馬來西亞
其一,不要觸摸被其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頭部與肩部。其二,不要在其面前翹腿、露出腳底,或用腳去挪動物品。其三,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隻半握的手,這一動作在馬來西亞人來看是十分下流的。其四,與其交談時,不要將雙手貼在臀部上。其五,不要當眾打哈欠。
4.日本
日本人的禁忌:如高聲說話,定睛凝視他人,手插在衣袋裡以及用手指指人,都會被認為是對人不恭敬。在交換名片時忌諱從屁股後兜里掏出或裝入,這是對人極不尊敬的舉動。忌三人並排合影,那是因為站在人間的人有受制於人之嫌。寄信時忌倒貼郵票,因為它暗示著斷交。到日本人家作客應預約在先,非請莫進,非情莫坐,忌諱窺視卧室,不得翻弄除書報以外的東西。忌諱在眾人面前接吻、擁抱。朋友在一起時不單獨一個人吃口香糖之類的東西。
5.印度尼西亞
到印尼人家裡作客,主人如硬留你吃飯,也不要一再推辭,否則主人會認為你看不起他或對他存有戒心而不高興。印尼人敬煙時,總是將煙盒先磕一下,使幾支煙露出煙盒,然後再遞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煙時,一般先將露出煙盒最長的那支煙按進煙盒,然後取露出煙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謙虛。從煙盒中取一支遞給客人,或遠拋給客人被認為是對人不敬。印尼人講究禮節,伊斯蘭教徒之間一般使用阿拉伯語問候,並雙手合十至前額表示誠意和衷心祝福。男土對女伊斯蘭教徒(一般戴面紗者)不要主動伸手要求握手。印尼人忌諱別人摸他的頭部,認為頭部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部位,代表著一個人的尊嚴。印尼人忌諱別人用左手給他速東西。這是因為印尼人習慣便後用左手撩水沖洗,左手被認為是不潔的,如用左手遞東西,對方會覺得不尊重他。如你實在騰不開右手而不得不用左手遞時,你一定要說聲"對不起",以示謙意。印尼人在叫人、招呼人時忌諱隨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認為那是對人的不敬。
6.新加坡
交談忌諱 在社交性的談話中,切忌議論政治得失、種族磨擦、宗教是非和配偶情況等,但可交流旅行方面的經驗,也可談論所到過的國家的各種見聞。好的交談話題是當地的風味食品、餐館、受有歡迎的旅遊地區和主人一方的商業成就。在新加坡,公開表露幽默感的人是很少的,而且不是所有的笑料都能為人們所欣賞,因此在不太了解別人之前,最好少開玩笑。新加坡嚴忌說「恭喜發財」,他們將「財」理解為「不義之財」或「為富不仁」,說「恭喜發財」被認為是對別人的侮辱和嘲罵。用食指指人,用緊握的拳頭打在另一隻張開的掌心上,或緊握拳頭,把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間,均被認為是極端無禮的動作。雙手不要隨便叉腰,因為那是生氣的表示。數字禁忌 新加坡人認為「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他們最討厭「7」,平時盡量避免這個數字。新加坡人視黑色為倒霉、厄運之色,紫色也不受歡迎。他們偏愛紅色,視紅色為庄嚴、熱烈、刺激、興奮、勇敢和寬宏之象徵。他們也歡迎藍色和綠色。新加坡禁止在商品包裝上使用如來佛的圖像,也不準使用宗教用語。忌諱豬、烏龜的圖案。
7.泰國
泰國人非常尊重國王和王室成員,泰國法律有對王室不敬罪的處罰條例,即使外國人也不可觸犯。不要隨便談論或議論王室。遇有王室成員出席的場合,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動作,跟著照做。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地,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如果你無意中碰及他人的頭部,應立即誠懇地道歉。特別忌諱外人撫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頭部,小孩子的頭只允許國王、僧侶和自己的父母撫摸。泰國人認為左手和腳都不幹凈。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重要東西用左手拿會招來嫌棄,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腳部是卑賤的,不能用腳踢門和用腳指點東西。絕對不能把腳掌沖向佛。入座時,不要翹起腳和把腳底對著別人。對婦女的要求更為嚴格,雙腿必須並攏,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文明,缺乏教養。與人談話時不得戴墨鏡,手勢要適度,不得用手指著對方說話。從別人面前走過時(不管對方是坐著或站著),必須躬著身子,表示不得已而為之的歉意。婦女從他人面前走過時,更應如此。學生從老師面前走過時,必須合什躬身。通常泰國女性都是比較保守的,不要在未經她們同意的情況下觸摸她們的身體。
⑺ 越智松人是誰
日本人越智松人的一段話:
1997年起我在印尼的雅加達工作,目睹了1998年5月份的暴動過程,通過我住的酒店的窗戶,能看到當地華人被洗劫的情況。居我們大使館的人員介紹有幾百名華裔女性被當地人強*、毒打和虐待,男人則被砍掉了腦袋!我坐的汽車也被搶劫者盤問過,問我們是不是華人,當我們用日語回答時,他們揮揮手就把我們放行了。在印尼富有的外僑並不是華裔,而是我們日僑,所以找替罪羊的說法是華人的自我安慰,當地人之所以選擇華裔開刀- -因為組織發動襲擊的人明白,不會有任何人為這些被害者作主。事實上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至今也不知道誰是最終的主謀,也不會有人再去過問,這一切將成為歷史,無論中國的大陸,還是台灣都不敢得罪印尼。當時,只有新加坡竭盡全力的幫助華裔,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到處都是從印尼逃亡出來的華人,新航為此加開了一倍班次,來救援被洗劫的印尼華人。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是印尼華人的避難之地,也是華裔心目中的天堂。別說華裔,印尼甚至不允許中國使館的工作人員乘飛機離開,盡管當時印尼和香港之間的航線還沒有取消,中國使館的全體人員只能登上汽車,長途跋涉從泗水港乘船至新加坡。可笑的是一些華裔還在希望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為華僑提供適當援助。
我們日本外務省早前就提醒日本僑民及旅遊者不要出席大型聚會,不要外出。政府舉行了緊急會議,討論撤出在印尼的13600名日本僑民和大約7000名觀光客,日本政府非常擔心日僑的安全,防衛廳為撤僑擬定了詳細的計劃,並且即時展開各種情報搜集及分析工作,確保萬無一失。必要時將派出專機和自衛隊機,選定五處機場起降,我們自衛隊的C-130型運輸機在五處機場均能起降。所以我們在印尼的日本人和僑民一點也不緊張,緊張的只有日本政府。
中國也有所表示,因為中國剛剛收回香港,必須至少在表面上作出應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已注意到印尼局部地區近日出現了一些Sao亂,對此表示關注,做為印尼的近鄰,中國希望印尼能繼續保持社會穩定和民族和睦,以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表聲明,表示對在印尼的中國公民包括香港同胞的處境表示關注,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將全力以赴為
華僑提供領事保護和服務,發言人強調在5月14日一天有179 名香港公民向使館登記,均沒有受到襲擊,使館人員正試圖前往港商工廠與被困港人聯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雖然設立兩條熱線但無法應付需求。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解釋說,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只有25名工作人員,電話線只有五、六條,供不應求,連公署方面也無法打入。發言人說,25名使館人員已已經是不吃不睡的在工作,部分人專職接聽求助電話,部分人在機場為滯留港人"買"機票,發言人強調使館派出專車拯救了70多名處境危急的港人逃出險境。他還繼續解釋,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即使使館專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去,他呼籲港人一定要理解。
美國國防部表示如果有必要,准備為想離開印尼的美國人提供軍事保護和支援。美國大使館敦促僑民離開雅加達,並安排兩架波音747包機,協助僑民撤離。馬來西亞派遣了兩架空軍運輸機前往雅加達接運僑民。除中國大陸以外,台灣籍僑民有32000人准備撤離,台灣長榮和華航增加專機前往雅加達,由於雅加達機票難求和哄抬票價,長榮航空指示印尼職員,對無現金支付機票的台商、旅客、僑民,可先登機,回台後再補交票款。國泰航空公司改派波音747客機飛行,每日增加200個機位,協助滯留在印尼的港人返港。
據我了解,華裔自1995年起,一直是印尼的主要投資者。但在印尼
他們連三等公民都不是,我聽說在棉蘭有很多華人子女被綁架,女性被強暴。有一間華人經營的時裝店被搶劫後,店主11歲的女兒更被強*,然後施暴者還以木棍插入女童下體,女童最終不治身亡。後來我開車去過華人的聚居區和商業中心,無一例外,整條街整條街的被洗劫一空,到處是斷壁殘垣。就是中國人記憶中的"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我在參觀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自己做為日本人是多麼的幸運,因為這是活生生的暴力事件,而不是電影 劇本,哪些以前在影視鏡頭中看到的砍刀砍頭的鏡頭就活生生的發生在我住的城市,非常 震撼人的心靈,至今我都不能忘記。
這是六年前發生的事,是發生在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印尼的事。我之所以為日本人說這些,是要日本人民明白,你生為日本和日本血統是多麼的幸運,因此每一個具有日本血統的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報答自己的國家。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但並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強大的國家必須是從經濟,教育,人文,科技,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在綜合實力方面根據我對中國的了解,日本至少領先中國100年,中國的局部地區的發展在經濟層面上已經縮小了這一距離,但大多數的地方依然落後。中國在六年前的表現是其實力的一次反應,那麼對於60多年前發生的事,也只能留在中國人的記憶之中,因為除了中國,這一歷史已經被世界遺忘,包括我們日本。即便是在今天的台灣,日本也有極大的影響力,雖然日本統制台灣的時間很短,但日本在台灣人的心中種下了深深懷念日本的種子。而對於中國,他們卻不知道檢討自身,不問一個問題,這是為什麼?當我們關心每一個擁有日本血統的生命時,無論他是不是日本國籍,他已經把日本深深的埋入心田;對於中國當他漠視哪些逃命的華裔時,他們的國民,哪些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無論他住在何處,他們的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中國,這一點中國永遠不會明白。而這正是中國人多力弱的原因,也是台灣人更嚮往日本的重要原因。
看看現在的中國政府,自己的人民在印度尼西亞被當地的災民搶掠,95年數萬名華人被印尼人燒殺強*,我都替中國人感到難過,而現在,居然中國捐給印尼上千萬的款項,我們日本比中國富裕幾十倍,都只捐了百萬美元的款項,我真的不得不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劣等民族,他們沒有榮譽感,他們可以對同胞的苦難置若罔聞,他們可以忘記前輩的恥辱,這是一個沒有思維的民族,永遠只能跟在他們民族腐敗無能的政府後面對著世界裝出一副大度的樣子,其實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看得起這個劣等民族?他們還在做著白日夢,以為自己算老幾?雖然我也不喜歡高麗人,但是韓國人對我們日本的仇視起碼還讓人感到不舒服,對於喜歡舔我們屁股的中國人,那簡直讓我們仇恨的資格都沒有了,如果光天我們日本人的屁股也說的過去,畢竟我們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中國人居然還去舔印尼這種下等國家的屁股,我真的對這個民族的劣根性無話可說了,他們國家有大量的人連飯的吃不飽,上億人還在貧困中,他們居然會把錢捐給燒殺過強*過自己同胞的印尼人,我真的沒見過還有比中華民族更無恥的民族了。謹以此文獻給我的朋友青木哲也、中山俊治,希望你們不要再去同情印尼人,去給他們捐款,也不要再和學校的中國人交什麼朋友。
⑻ 找個搞笑的同學錄留言!
同學錄留言
1、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卻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離可以拉開你我,卻拉不開真摯的情誼,時間可以淡忘過去,卻忘不了永遠的朋友。
2、所謂好朋友就像我們一樣,可以暢談心中的感覺,彼此關心,彼此照顧,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爭得面紅赤,卻不會放在心上。
3、在我們相聚的日子裡,有著最珍惜的情誼,在我們年輕的歲月中,有著最真摯的相知,這份緣值得我們珍惜。
4、朋友,讓我輕輕的說聲你好,雖然人生難免有聚有散,但你卻是我心中,最珍惜最難忘的朋友。
5、在成長的歲月中,曾經陪你笑陪你愁的朋友,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願彼此都能珍惜這份友誼,做個永遠的朋友。
7、人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真誠的友情,深切的懷念,像幽香的小花,開在深谷。
8、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抽個時間,讓自己輕松一睛,永遠保持一顆年輕快樂的心。
9、吵架也好,鬥嘴也好,開心也好,出氣也好,你永遠是我心中最好的死黨。
10、陳酒最好喝,老友最知心,朋友認識越久越值得珍惜,只因共同擁有太多太多的回憶。
11、風是透明的,雨是滴答的,雲是流動的,歌是自由的,愛是用心的,戀是瘋狂的,天是永恆的,你是難忘的。
思念
1、凡是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摯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
2、無論相隔多遙遠,對你思念的心,永不停歇。
3、日子在不同的空間流逝,想念在不同的時間來臨。
4、最珍惜,好友的問候,縱然人生聚散無常,念你的心依舊。
5、歲月把思念的影子,拖成修長而又曲折的色塊,但一句溫馨的祝福,卻始終牢牢地牽系著我們彼此的心情。
6、但願美好的記憶,不要從歲月里匆匆走過,讓它永駐我們的心中。
7、在充滿思念的季節里,滿懷真摯的祝福,願為你帶來無限的喜悅與溫馨。
8、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孤獨的感覺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為想得太深。
9、我沒有多的言語!只有一句話要告訴你:和你在一起,你是一切!沒有你在身邊,一切是你!
10、我不給你打電話是因為我想你,我給你送花是因為我忍不住不想你。
11、思是一種痛;念是一種苦;想見又不能見是一種痛苦!
12、遠方的你可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感冒了流鼻涕,偶爾也可以打幾個噴嚏,那是代表我在想你!
13、魚說:你看不到我的淚,因為我在水裡!水說:我能感覺你的淚,因為你在我心中!
14、天鵝湖邊鳥飛絕,良無一點雙人行。雙木非林心相連,您若無心先
今天的歡聲笑語,今夜的清風明月,美好卻並非永恆,還沒來得及分享最後一杯酒,卻要各奔東西,珍重,朋友
默默的分手,正如當初默默地相遇。願這溫馨的微風,給你捎去我深情的祝福和祈禱。
短暫的別離,是為了永久的相聚,讓我們期盼,那份永恆的喜悅。
I wish you the best of luck in the new year.
I hope you will have a very enjoyable stay
風吹走了祝福的心絮,雨模糊了期盼的視線,我扎緊了思念的情結,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再度重逢!
相知是天意,相識是人意,相加便是友誼,有情便有意,我們能聚在一起,因為心有靈犀。
祝學哥學姐天天擁有:蓬勃的激情,雄壯的豪情,執著的熱情,甜美的愛情,灑脫的表情,爽朗的神情,愉快的心情!
祝學哥學姐:所有的希望都能如願,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現,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
祝學哥學姐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捧月,八面春風!
人在旅途 , 難免會遇到荊棘和坎坷 , 但風雨過後 , 一定會有美麗的彩虹 . 我希望看到一個堅強的我,更希望看到一個堅強的學哥學姐!!!
天地之間,真情與共。萬事順利,是我們學弟學妹的心願!
人生真是有點不可思議,許多事情在之後回想起來總是那麼神奇,大學的生活即將結束,無論你今後身在何處,海職永遠是你們最好的家。千言萬語只用一句話「常回海職看看」
學哥學姐們,事業有成、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
學哥學姐們俺雖然不認識你們,仍祝願你們該咋的就咋的,人人開別克,人人有別墅。
學哥學姐: 是你們親自接我們入校,又帶領我們融入了海職這個大家庭,三年裡你們留下的回憶會繼續伴我們成長,希望你們一路走好,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
希望你們在新的人生道路上。有新的開始,新的起點,一路順風,多回學校看看,這里有你們美好的回憶。
.從你的手臂,到我的懷里,不過幾厘米卻像幾個世紀,尋尋又覓覓,才讓我遇到你,我相信愛總要執著,所有堅持就為了這個結果。
2.愛你,是我一生的企盼
3.懷念你、想念你,季節匆匆地走過,歲月帶來了變化,不知你是否還曾記掛我,卻為什麼我總撫不去對你的思念。
4.與你相聚,歡樂無比;兩地相憶,回味依稀。願月兒帶去我的祝福,花兒傳去我的心意。
5.千萬個祝福、健康、歡欣、溫馨、喜悅、富裕、平安……都與您同在,願隨著佳節帶給您無數溫馨喜悅。
6.金玉滿團圓、 殷殷歸鄉情、 聲聲團圓意。
7.金秋悅色,親情相伴!
8.月色盎然,滿園花開!
9.明月朗相對念母親,懷念怎不悲莫禁;父母親愛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裡問何日報;惟獨我離別,無法慰親旁,輕彈曲韻夢中送。
10.攜帶一束鮮花來到您的身旁,花兒濃縮了我對您的祝福, 綠葉飽含著對根的情誼。
11.我要用滄海桑田不變的愛來打動你的心,用海枯石爛不朽的愛來滋潤你的心,用一生一世永恆的愛來呵護你的心。
12.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3.我的心裡只有你,只有你占踞我的心,只有你令我如此難以忘記!
14.願我們的愛情如這層層色彩,由淡而濃,到來世!
15.第一次遇見您才終於明白什麼叫一見鍾情。想去見你又沒有勇氣,只有在夜裡想你想到發獃想到心碎!
16.你就像是一朵玫瑰,我願化作玫瑰上的綠葉,永遠伴隨著你,呵護者你。願你每日都擁有聖誕節的歡樂。
17.沒有言語,也能知道就是你,看不見你,也能畫出你的模樣........
18.我的思念是綿綿的風,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只要你的窗簾輕輕飄動,就是我在輕聲地將你呼喚。
19.我希望你把最真實的想法告訴我,因為今天的決定可能是永遠的決定。
20.我留在你的心上,一如你在我的心中過去和現在,我們一直是兩個彼此不能疏遠的生命......
21.時間將證明我對你堅定而又執著的愛,別讓時空距離猜疑彼此的真情與信心,堅持到底決不輕言放棄。
22. 有太多的事等我們去做,有太多的話對你說,我要為你造一個溫暖的窩,風風雨雨一起渡過,今生無悔......
23.愛過的心不懂得介意,歷經滄桑怎麼再平靜,我已決定我要永遠等著你 ......
24. 歡樂總是太短,寂寞總是很長,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25. 一路上有你,陪我歡喜陪我憂,這份真摯的友誼,我會一輩子的珍惜。
26.一份默契,一份相知,一份關懷,一份相惜,使我們的情誼延恆長
三年同窗,共沐一片陽光;一千個白晝,譜寫了多少友誼的篇章?願逝去的歲月,都化作美好的回憶。永留在心房。
別丟掉那以往的熱情,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生活的海洋已鋪開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兩旁搖著歡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朋友!前方,已吹響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將鮮紅的大旗飛舞……
從五湖四海來,到天南地北去。不管走到哪裡,不管在什麼崗位,讓我們繼續填好人生的履歷表,交出事業的優秀答卷,為母校的旗幟增輝添彩。
願你作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作一朵鮮美的花,組成百花滿園;作一絲閃光的纖維,綉織出鮮紅的戰旗;作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一輩子堅守自己的崗位……
今天,我們是親密的同學;明天,我們將是競爭的對手。願友誼在競爭中更加深厚。
競技場上講謙虛,無疑等於宣告自己的失敗;該需要毛遂自薦時,就要當仁不讓。生活需要自己主宰,請珍惜大寫的「我」。
聚也不是開始,散也不是結束,同窗數載凝的無數美好瞬間,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糖葫蘆,那迷人的甜和酸,將永遠回味不完。
同窗幾年,你把友誼的種子撒在我心靈上。我將默默地把它帶走,精心澆灌、栽培,讓它來日開出芳馨的鮮花。
柳蔭下握別百般惆悵――同窗數載少年情長,望征程千種思緒,願友情化為奮進的力量!
生活已經向我們敞開了胸襟,朋友,讓我們勇敢地迎上前去,去盡情地體驗它無邊無際的壯闊,無窮無盡的幽深吧!
小舟在青春的港口起航,我們暫時分手,滿載著理想和追求。重新相聚在何時?將在那豐收的時候!
朝霞般美好的理想,在向我們召喚,我的同窗,分手在即,不必問何日相會,我們――一滴一滴的水,全將活躍在祖國的大海!
三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過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你同桌三載,卻一生難以忘懷。你是我記憶中的一粒珍珠,心的天幕上的一顆明星。
生命,從小溪的流淌中獲得;青春,在飛流的傾瀉中閃光;存在的價值,於大河的奔流中呈現。
讓我們邁開雙腿,去灑行汗水,去踏一路雷聲!校門外,有的是鮮花簇擁的前程!
畢業了,多想留住那些溫暖的日子,多麼渴望著早日投進生活的洪流。
靜謐的天宇,每顆星都有自己的軌跡,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心目中的世界也許會變得和諧而安寧。
帶著記憶,帶著幻想,走向生活,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你留給我的,是美麗的記憶。你使是懷念少年時的純真和友誼。當我捧起記憶中的佳釀想請你喝時,卻先醉了自己。
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清泉流經山谷,在記憶的心屏中,學生時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
小鳥在枝頭吱吱喳喳,多像我們當年的竊竊私語,和那一串串格格的笑聲……
是否還記得校園里那條彩色卵石鋪成的小路?兩旁有繽紛的鮮花花鑲邊,還有翠綠的柳絲飄拂。多少個早晨,多少個傍晚,我倆在這路上漫步……它和友情一起,留在我的記憶里,也烙在你的印象中。
青春的腳印留在校園的小路上,笑語歡歌留在花壇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個角落,都珍藏著我們的友情,彌漫著我們的幻想。
請再譜一支青春曲,伴隨你我在明天的征途中繼續奮進!
我們曾是並肩的兩棵小樹,我們曾是二重唱的兩個聲部,我們曾是張課桌上的學友。當我們揮手告別的時候,請接受我深情的祝福。
歲月的車輪即將駛出青春的校園,甚至來不及去想一想,我們就要走向生活的前方。這樣匆匆,說些什麼?――讓我們的心間加固童年時架設起來的橋梁。
我們相逢在陌生時,我們分手在熟悉後。明天,我們要到生活的星圖上找尋自己的新位置,讓我們用自己閃爍的星光相互問訊、表情達意。
大地上有五色土,海灘邊有五彩貝,樂章里有五線譜,人生中有五彩路。
今日同窗分手,說一聲:珍重!明朝校友相逢,賀一句:成功!
三年一瞬間,就這樣歡歌、縱笑,就這樣相識、相聚,甚至都來不及好好地話別,馬上就要各奔東西……
有人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幸運的建築師。」願我們在走向生活的道路上,用自己的雙手建造幸運的大廈。
盡情地飲干這杯畢業之酒吧!它是生活的甘露!它將給未來注進勝利,它將長留在我們的唇間舌上,留下無盡的回味……
天空吸引你展翅飛翔,海洋召喚你揚帆啟航,高山激勵你奮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馬由韁……出發吧,願你前程無量!
緊緊地握一握手。手有意,手有情,掌心中千言萬語,也有我難言的秘密。
我在白浪奔涌的大海邊漫步,常為沙灘上拾貝殼的人們所吸引:那專注認真的神態,那悠悠自信的動作,彷彿整個大海是屬於他的,所有的佳品可以任他選擇。朋友,我禁不住想起了當年你在學業上的專注、認真、自信……
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你那善良、熱誠、無私的品性,永遠銘刻在我心懷。
你珍惜今天,又以百倍的熱情去擁抱明天,那未,未來就一定屬於你!
我們這一代,是跨世紀的青年。歷史不允許我們愧對古人與後代。願我們以卓越的智慧、堅強的意志、大無畏的精神,不斷開拓,不斷奮進!
高尚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有了它,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它,內心就感到充實。邁開堅定的步伐,走向既定的目標吧!
不論從事哪種職業,要走向成功,首先應對職業感興趣。
社會是一部書,讓我們刻苦地去攻讀,理會它的深意,再去續寫它的新篇。
我就像汪洋中的一條船,在大海上飄盪,風是我的方向,指引我來到 xx班,也許這就是我的彼岸。
在船停泊的片刻,我們相識了。在這快樂而有意義的六年裡,我們都有著很好的友誼生活。
當你快樂的時候,你總是盡量地釋放自己的感情,哈哈大笑起來,讓你瞬間得到高興的感受,當然啦,看著你高興的樣子,我心裡也有說不出的喜悅。
相處了這么長時間,我就看見過你一次流淚。當時我沒有去安慰你,而是默默地祝願你——早點高興起來。後來,我打電話問你為什麼哭時?闥?「被人罵哭了。」我當時聽了就暈了,可能是太傷你自尊了吧。
就在這美好的友誼生活後期,我想進一步加深我們之間的友誼時,我卻受到了這個想法的譴責。可能是你、我不適應吧!
時間過得好快、好快,讓我感覺不到它的速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追上它。一眨眼,就剩下x天要分開了,之後,也可能回憶,也可能思念,有機會的話,還可能在相遇。
雖然我們將要分開,但還有一個東西緊緊的拉著我和你,那就是地球。你、我就像鐵釘一樣,被磁鐵緊緊地吸住,永遠不會分開。除非,這個磁鐵的磁力消失,也就是說地球毀滅的那一天,就是我們真正分開的那一天。
現在,我只想說的是:「我這只小船隻能在這個彼岸停泊x多天了,六十天後,我會去尋找另一個彼岸,希望在那裡會遇見會遇見你。」
應該明白了吧!就這樣寫!
初中中三年,真正認識你卻只有一年。(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修改)
一切恍如昨,今日談聚散……
心中沒有遺憾,因為友誼不受地域拘限;
不願表達傷感,雖然離別就在眼前;
無須描述分散,畢竟相見並不遙遠。
……
時光總是太短暫,留下了我的眷戀,刻下了你的自信和恬然;
歲月總是太漫漫,印記劃過我的臉,彩虹架過你的天;
生活總要講情緣,友誼閃過我的視線,又閃過你的顧盼。
春寒料峭,一池水,一輪月,一句祝願,一份期盼。
生活就是這樣。盼望它飛躍時,它總是慢悠悠;等體會到個中滋味,想多留它須時,它卻如落花流水匆匆逝去。時慢時快時疾時緩,時悲時喜時樂時苦。愁與苦為伴,歡與樂同行。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情誼悠悠,歲月如流,驀然回首,卻已人去樓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談分別,道離散。三年中說過多次,可終不曾分開。而今再話分離,卻真個要「歲月流逝人分手,獨挽相思留。」……不傷心,強顏歡笑都是騙人的。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保留的?該哭就大哭,該談就暢談,該聚就多聚。焉知明日會如何?
濁酒一杯入愁腸,卻化作千絲萬縷相思淚。此去經年,雖明月常向別時圓,卻已相逢無期。安知再聚之時不滿頭華發,又或作古,此豈非「此時一別成永訣」?
愁也罷,悲也罷,生活卻不罷。千言萬語化作一聲祝福:濟滄海、掛雲帆!
曾經有人說過:你如果想記住什麼,就一定要忘記什麼.「物是人非」很殘酷不是嗎?
我沒有什麼可說的,無非就是那一套好好學習之類的。太過庸俗了吧?你要記住,好朋友會給你真心的祝願。你的微笑會給他或她們帶來最美的回憶。六年了,沒有什麼會比六年的友誼更珍貴吧。她是最單純,最唯美,最聖潔的。小時的我們很可愛:有了事情,兩個人鬧脾氣生氣的說:「不和你玩了!」但第二天又會拉起手地稱兄道弟。
也許吧,也許當你站在風口暮然回首你的童年,你便會發現許多東西,許多回憶深刻的東西變的模糊,但模糊的深刻。
我不奢望你會永遠記得我,但你要記得你的童年很美很美......
快畢業的時候,有不少學生忙著寫畢業留言冊。我班裡有一差生沒有畢業,要留級。我怕他有太大心理負擔,就在學生們讓我寫留言的時候特意看看他的留言。結果我發現他在每本紀念冊上寫的都是:「我還有事,你們先走吧。」
搞笑:
經典畢業留言
我們是江湖上偶爾抹過的一刀……
我希望,流走的只是時間
後會有妻!!
天天吃肥肉,夜夜做新郎。
嫁個有錢人!
祝一切都好
有時間來我家放羊
一個女同學送給我的一句話,不知是誇我呢還是罵我:「除了有著一張無所顧忌的燦爛笑臉,你,一無是處!」
今天的分別為了他日的更好重逢。
酔死情場君莫笑,古來爭戰幾人回?
專業好,沒辦法
有個男生給我的留言:像你這樣的女孩子真是太少見了,可女孩子都像你這樣也太不好辦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以後看到帥哥,要想到我
和你的關系可以用高次方程的曲線來形容……
班主任的留言:和你的關系可以用高次方程的曲線來形容……
大學時最好的夥伴留言:
四年來,我們一起上下課、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准備作弊的紙條兒、一起逃課去跳舞、一起整蠱男孩子、一起逛街看電影,一起去買廉價的衣服,然後一起穿上在學校各條林蔭道上招搖...
親愛的,還有比我們更臭味相投的嗎?
初一的時候由於分班就寫了一個畢業冊,剛看了下,有位同學是這樣說的:
二十年後見,你會看見一個西裝革履,瀟灑英俊的我.那時也許你會喜歡我,可我並不一定會看上你.你唱歌的樣子很靚,讓我誤以為是楊勉.
注:楊勉是我們學校公認的醜女.
很難想像那是一個才12,3歲的男孩寫的.呵
大學時一位同年畢業的老鄉贈曰:
我的人生理想: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希望幾年後我能當你孩子他乾爹!
一位江西老表贈曰:開枝散葉,福及子孫!
一位山西哥們贈曰:才子須得佳人伴!
高一時給去讀文科一女同學留言:人間正道是滄桑。
之前大家傳言她給美術老師當人體模特,我以為是脫光了的那種。。。。。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對迎
總關同窗離別情
我一個孟同學的留言:祝你天天有好吃的
離婚了,一定要想到我哦!
我愛你
記住我是你永遠的朋友!
初中時,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高中時,豪氣干雲:二十年後歡迎到懷仁堂來做客
大學,呵呵,有點酸了:
別宴已盡,離歌隨起
斷橋孤山今朝別
老燕銜得新泥回,
問君何時載譽歸?
和山俊秀,池水清明
四載歲月常依依,
此去須懷報國志,
不忘春風化雨情!
你常說人需要恭敬,可為什麼總對我很兇
人份飛,愛相隨~~~
初中:永遠不要欺負弱者,否則被欺辱的痛苦會激發復仇的慾望。
一個女同學留得
不過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想明白。
從開始到結束,你從平凡走向偉大。
8個字:別灰心,你還有得救。
相識四年,你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片去彩,卻留下了一坨屎,好臭,好臭!
發了財別忘了老同學!
一個從來沒注意過的女同學: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高中的畢業留言,一個變態對我說:
「愛你直到結婚」
小學:我希望你和我一樣珍惜友誼(呵呵,好傻)
初中的留言個個長篇大論,當時讀來感動,現在一句想不起來
高中:天空依然平靜,鳥兒已經飛過,我心還在原地等你
大學根本沒想到留言這回事,找工作都來不及呢
小學時好像還不太懂事;
初中時每人寫一篇紙;
高中時不得了,那麼緊張的備考時間,可是只要讓別人寫幾天後拿回來都是好幾頁,主要是對我的評價,都很讓人感動。
其中「以後每當聽到the sound of silence就要想起我」害人不淺,每次聽到都會想起她。郁悶……
大學想寫來著~~沒機會沒功夫也沒心情了。
記得看帥哥找我,打牌找我~
我大概可能應該也許不會忘記你
⑼ 印尼有什麼宗教禁忌不能觸犯
在印尼留學呆過10個月。
印尼80%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印尼人的宗教禁忌,基本上也都是伊斯蘭教的禁忌。比如說,用左手遞東西或者吃東西被視為不禮貌,因為他們上完廁所後會用左手洗屁股,左手被認為是骯臟的;不能摸小孩子的頭,因為他們認為,人的最高部位是頭,自然頭部是最高級神聖的,不容觸犯;出門不能穿太暴露,尤其是在學校、政府部門等比較嚴肅的地方。通常穆斯林都從頭到腳穿得嚴嚴實實,突然大街上出現衣著暴露的人會非常引人注目,影響也不太好。再者,印尼常年高溫太陽猛烈,長衣長褲有利於防曬......
其實說的再多,理論終歸是理論,他們也會理解你是外國人而少些講究。印尼人民總體來說還是很友好熱情的。
⑽ 聽說印度上廁所不用衛生紙,那印度人怎麼如廁的
提起印度,人們對印度的印象都是,印度很窮,印度人很多,印度的火車上掛滿了乘客等等。除此之外,印度還給人一種很邋遢的感覺,可能是他們喜歡吃手扒飯的緣故吧。不過更讓人忍受不了的還不是手扒飯,而是印度人上廁所從不用衛生紙,這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真讓人好奇印度人究竟都是怎麼如廁的?
印度人不用衛生紙擦是因為覺得衛生紙臟,他們認為用水洗更衛生干凈。印度人還自信地覺得,那些用衛生紙擦屁股的人很臟,因為他們以為用衛生紙擦屁股的人擦了不洗手。不過這是個誤會,印度人在後來也是搞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