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囯際海上島與礁是怎樣介定的
島和礁從字面上可以作如此解釋:島一般來講是四面環水的陸地,有一定的面積,上面可能有各種地形;礁一般來說就是江海中的石頭,在海面上能看到的叫明礁,海面上看不到的叫暗礁。
但是由於島和礁的定義牽涉各國的利益,各國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彼此之間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的(這是人為造成的,正所謂渾水好摸魚)。究竟應當怎樣區分岩礁和島嶼沒有固定的規則可資遵循。照法國著名海洋法學家杜比的解說,「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擁有島嶼特徵的任何國家將制抵認為其結構只是『岩礁』的一切努力。擁有『岩礁』特徵的一些國家將保留把它們視為島嶼的權利。」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121條第2款確認了島嶼同其他陸地領土一樣有權享有同樣的海洋區域,這些區域包括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它們可以按照《海洋法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同樣方式獲得這些海洋區域。但公約第121條第3款的規定將不能維持人類居住和本身經濟生活的岩礁排除在產生擴展海洋區域的權利之外。依據《公約》第121條,岩礁(rock)可以定義為:「自然形成」 、「四面環水高潮時露出水面」以及「不能支持人類居住或者本身經濟生活的」、的「陸地」。岩礁只可產生領海和毗連區。
可見岩礁和島嶼的區別在於露出水面的陸地的大小或者露出水面的高度以及是否有人類居住。美國國務院的地理學家霍奇森(Hodgson)在《島嶼與特殊情況》(Islands and Special Circumstances)認為:「岩礁」(rock)是不足0.001平方英里的地區,面積在0.001到1平方公里的為小島(islets),島嶼(islands)則在1平方公里以上。另外,一塊高潮時高於水面的「陸地」,(不管它習慣上叫什麼)只要符合維持人類居住或者本身的經濟生活兩個條件之一也可以擁有專屬經濟區。從客觀上說,可用的食物、淡水和居住場所就是能夠支持人類居住島嶼的主要特徵。只要這三個基本條件存在,就可以認為此島嶼能夠維持人類居住,而無論其可以維持多久,也不論這種居住是暫時性的還是永久性的。印尼大使賈拉爾(Hasjin Djalal)依此提出可以界定島嶼的三個具體的標准:一是島嶼或岩礁有否淡水供應,二是有沒有生長食物的可能,三是附近有沒有建造房子的材料。如果三個要求都有,則這種地貌不僅僅是個岩礁,而可以被看成是能繁衍後代的島嶼,因而不管其大小都可擁有海洋管轄權。如果不符合這三個條件,則只能擁有領海權。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島嶼制度
1.島嶼是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2.除第3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
3.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如有不明請繼續追問,如理解或有幫助請採納,
2. 千島之國是哪個國
被稱為千島之國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該國家位於東南亞地區,也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第一大國,號稱千島之國,但是我們比較好奇的是印尼有著上萬個島嶼,300多個民族,200多種語言。
印尼號稱千島之國實際上並不屬實,因為印尼是由17508個島嶼組成,應該叫萬島之國,這一萬多個島嶼構成了印尼19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印尼是群島之國,在雅加達民族微縮公園的湖面上,以印尼的國家地圖建造了一個景觀,很有特色。
印尼簡介:
其中印尼第四大島爪哇島面積13.87萬平方公里,卻擁有1.45億人口,佔到整個印尼人口的55.6%,這里也是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印尼的核心板塊,影響力最大。而另外四個島嶼,雖然面積較大,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無法與爪哇島相比,只能算是次區域中心。
3.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知道嗎
印度尼西亞全國由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6000多個有人居住,因此有"千島之國"的美稱。
4.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被稱為『』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印尼),全國由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6000多個有人居住,因此有"千島之國"的美稱。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群島國,它橫貫赤道,領土有19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2.38億。論面積,居亞洲第4位,論人口。居亞洲第3位,可是,它的島嶼數卻名列世界前茅,達17508個,素有「千島之國」的稱號。無論就島嶼總數說,還是從群島的總面積看,印度尼西亞的「千島之國」之名,都是名不虛傳、單就它的名字來看,其中「印度」一詞,在梵文中意為「海」,」尼西亞」在希臘語中意為「島嶼」,印度尼西亞一名,就是「海」和「島」的合稱。此外,印度尼西亞還有一個動聽的土著名稱叫「奴山打拉,也正是「群島之國」的意思。由於島多而分散,全國重要的海和海峽就有十多個,因此印尼又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海國」。
5. 印尼被稱為「萬島之國」,它的地理位置究竟是怎樣的
印度尼西亞之所以被稱為“萬島之國”這是由於它的地理位置,那麼我們來看看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究竟是怎麼樣的吧。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由13667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6000多個島嶼有人居住,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群島國,它橫貫赤道,領土有190多萬平方千米。由於印度尼西亞的島嶼多,因此這個國家的國土也十分遼闊,這也導致了各個島嶼還形成各具特點的地方性氣候。這個國家的鄰居還不少,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對了,由於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所以印度尼西亞還多發地震災害和火山噴發,因此,印度尼西亞還是世界上擁有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
6. 印尼有「千島之國」的稱號,地形破碎,請分析原因
地質上的問題主要是該地區位於板塊斷裂帶,屬於亞歐板塊和大洋洲板塊斷裂分離的產物(相當於掰開一塊餅幹掉下來的碎屑)
從政治角度上講這個地區本來並沒有形成那同意的國家,後來隨著荷蘭的長期殖民統治反而使得這個地區逐漸融合形成了統一的政治體,所以後來二戰之後這個地區擺脫荷蘭殖民統治之後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印度尼西亞國家。
7. 中國,芬蘭,荷蘭,瑞士,印尼分別被稱為什麼之國
中國是絲綢之國
芬蘭是千湖之國
荷蘭是低地之國
瑞士是鍾表之國
印尼是千湖之國
8. 千島之省,千島之國分別是什麼
印度尼西亞
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地處亞洲東南部,北與馬來西亞、汶萊相連;西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為鄰;東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弘克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望;東南與澳大利亞相對;西南與西面臨印度洋。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所轄的海域比陸地大4倍,海岸線總長達3.5萬公里。印尼也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群島國家,素有「千島之國」的美稱。
在自然地理上,印尼可分為4個單位: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馬魯古群島、伊里安查亞島。印尼位於赤道兩側,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濕熱、多雨,各地平均氣溫多在25℃左右,月溫差較小。印尼雨量非常充沛,高溫多雨的氣候有利於植物生長,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近1公頃。印尼的資源、物產極為豐富。其中,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石油產量居東南亞首位,錫礦砂產量居東南亞第二位、世界第三位。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印尼成為世界上種植面積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熱帶作物生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