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第一長蛇網紋蟒的體型有多大
現存最長的蛇是網紋蟒,這種蟒蛇分布於東南亞,在很多科普讀物中被認為體長可達10米,然而支持它10米的所謂例證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幾條未經驗證的個體。盡管印尼蘇拉威西島1912年那條號稱10米的例子被多次引用提及,但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講,這樣的證據是不夠充分的。
網紋蟒真正可靠的體長上限是多少呢?先看看動物學家這幾十年來的野外科考數據。1999年7月30日,學者Gabriella Fredriksson在婆羅洲跟蹤監測一隻成年雌性馬來熊,卻發現它被一條實測6.95米的巨型網紋蟒吞入腹中。弗雷德里克表示,這么大的網紋蟒在野外極為罕見,在禁食三個月後,這條巨蟒被稱重,體重59公斤。同時她還在文章中提到一條7米長的網紋蟒吞掉了一名32歲的男子。
網紋蟒
在體長上,網紋蟒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但即便如此,如此龐大的網紋蟒仍然難稱世界上最大的蛇,因為來自南美洲的綠水蚺絕不會讓網紋蟒獨美。盡管長度上遜於網紋蟒,但綠水蚺同體長下比網紋蟒粗壯的多,因此論體積和重量,綠水蚺才是當世第一。關於綠水蚺的體型,動物志明天再來給大家介紹,敬請關注。
2. 印尼一男子失蹤後被蟒蛇吞食是真的嗎
是真的。
3. 世界上最長的三種蛇
世界上最長的三種蛇如下:
1.是印度尼西亞捕獲的一條蟒蛇,取名「桂花」。桂花長14.85米、重447公斤,是人類目前為止捕獲到的最大的蟒蛇,被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桂花是在蘇門答臘島上的原始森林中被發現,人們捕獲後把它送到當地的動物園。如今桂花是動物園中的明星,吸引各地的遊客去看它。桂花是一條網紋蟒,與綠森蚺齊名(綠森蚺是世界最重的蛇,網紋蟒是世界最長的蛇)。網紋蟒纏繞力驚人,是進化的非常完美的掠食者。
2.是保持吉尼斯記錄91年之久的一條網紋蟒,長9.75米,直到桂花被捕獲才打破這個記錄。這條蛇在印尼蘇拉威西島上被捕獲,不過發現之初就被射殺。
3.是馬來西亞檳城建築工人們在工地上發現的一條體長8米的網紋蟒。據說是上班的工人發現這條蛇在工地附近的樹下休息,工人們立即報警,最終人們花費半個多小時將其捕獲。
人類對蛇的恐懼感,似乎是刻在DNA里的遺傳,讓我們不由得想像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和這一物種有過怎樣的遭遇。小蛇就讓人害怕,大蛇更甚。
4. 巨蟒蛇有多長
中文名:蟒蛇 物種分類:爬行綱→蛇目→蟒科→蟒屬 拉丁名:Python molurus 英文名:Boa 別名:南蛇、黑為蟒、金花蟒蛇、印度錦蛇、琴蛇、蚺蛇、王字蛇、埋頭蛇、黑斑蟒、金華大蟒等。 保護級別:國家1級保護動物 物種簡介:蟒蛇是當今世界上較原始的蛇種之一,在其肛門兩側各有一小型爪狀痕跡,為退化後肢的殘余,現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蟒蛇還是世界上蛇類品種中最大的一種,長達5~7米,最大體重在50~60千克。 屬無毒蛇類。 國內分布: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據筆者調查,廣西的南寧、百色、玉林、梧州、欽州等地區各縣廣泛分布;柳州地區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縣;河池地區的宜山、都安、巴馬等縣;梧州地區的賀縣;桂林地區的平樂、陽朔、臨桂等縣均有。其中以南寧地區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百色地區次之。雲南紅河州的金平、屏邊、元陽等縣;文山州的富寧、馬關、西疇、文山、麻栗坡等縣都有分布。貴州的望謨、羅甸等縣也有分布。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特徵:蟒蛇的主要特徵是體形粗大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較原始的蛇類,具有腰帶和後肢的痕跡。在雄蛇的肛門附近具有後肢退化的明顯角質距,但雌蛇較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對發達的肺,較高等的蛇類卻只有1個或1個退化肺。蟒蛇的體表花紋非常美麗,對稱排列成雲豹狀的大片花斑,斑邊周圍有黑色或白色斑點。體鱗光滑,背面呈淺黃、灰褐或棕褐色,體後部的斑塊很不規則。蟒蛇頭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黃白色,腹鱗無明顯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強的纏繞性和攻擊性。 習性:蟒蛇屬於樹棲性或水棲性蛇類,生活在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潮濕的森林中,為廣食性蛇類。主要以鳥類、鼠類、小野獸及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食,其牙齒尖銳、獵食動作迅速准確,有時亦進入村莊農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時雄蟒也傷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蟄,6月份開始產卵,每產8~30枚,多者可達百枚,卵呈長橢圓形,每卵均帶有一個「小尾巴」,大小似鴨蛋,每枚重約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產完卵後,又盤伏卵上孵化的習性。此時若靠近它,性凶容易傷人。 生境:有纏繞性,常用體後攀纏在樹桿上,也善於游泳。喜熱怕冷,最適宜溫度25~35℃,20℃時少活動,15℃時開始麻木狀態,如氣溫繼續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過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個月,春季出蟄後,日出後開始活動。夏季高溫進常躲陰涼處,於夜間活動捕食。以突然襲擊咬住獵獲物,用身體緊緊纏住,將獵獲物縊死,然後從獵獲物的頭部吞入。 食性: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豬、兔、松鼠和家禽等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與體重相等重或超過體重的動物,如廣西梧州外貿倉1960年收購一條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豬。消化力強,除獵獲物的獸毛外,皆可消化,但飽食後可數月不食。 繁殖:繁殖期短,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產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習性,此時不食,體內發熱,體溫較平時升高幾度,有利於卵的孵化。 養殖現狀:蟒蛇目前在國內尚無專業的養殖場家,但又不少動物園和公園內養有蟒蛇。過去由於對蟒蛇的野外生態、生活習性及活動規律缺少全面的觀察和了解,飼養管理工作未能滿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當部分的蟒蛇未能被養活。近年來,有的養殖單位改善了飼養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養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為止能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長大的仍然很少,飼養工作還需進一步的摸索。同時提醒欲養蟒蛇的單位和朋友,一定要學好扎實的養殖技術,在取得有關部門許可的條件下才能購進養殖,千萬不要盲目引進,以免觸犯法律。 飼養:新引進的蟒蛇有一個熟悉、適應環境的過程。剛入場的蟒蛇對活雞、活兔、活鼠、鳥雀等完全拒食,此時不要急於強行人工填喂。對體質弱且日漸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後採取人工填喂。體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將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後切成小的條狀或塊狀,肉塊的具體大小應視蟒蛇形體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塊需投入沸水鍋里滾一滾後撈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塊完全涼透後,就可以用來填喂蟒蛇。強行填喂會使蟒蛇經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將2~3個雞蛋塗抹於肉塊上,使其潤滑而順利吞下。 大部分蟒蛇會在1周後自行取食。蟒蛇體大性惰,行動遲緩。大多情況下,它是處以靜止棲息的狀態中捕食獵物的。一旦獵物靠近時便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咬住,並用身體將其纏繞致死,然後從獵物的頭部開始吞食。蟒蛇晝夜均有活動,但在飼養中大多見其夜間捕食,這可能與夜晚環境安靜有關。另外,蟒蛇嗜食鼠類和蛇類,飼養時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與自身體重相當或超過自身體重的大型動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應盡量滿足供應,讓其早日適應新環境。 活動期管理:蟒蛇喜熱怕冷,尤喜在濕熱交加的環境中生存。一般說來,活動期最適宜的溫度范圍是20~30℃,飼養最佳溫度是25~28℃;韓國相對濕度為50%~80%。若溫度過低,蟒蛇不願活動;溫度過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節來臨之前,要提前落實好遮陽設施,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因蟒蛇有在樹蔭下盤成一團或橫躺在陰涼處靜止不動的習慣,所以要給予滿足。此外,蛇場、蛇窩的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皰疹和局部皮膚潰爛,應加以預防;但也不能過於乾燥,使之不能正常蛻皮,影響正常的生長和增重。 巨蟒:印度尼西亞的一所小型動物園近日向遊客展出了人類捕獲的世界最長的一條巨蟒。 這條巨蟒體長約15米,體重447公斤,直徑最大處到達了85厘米。據動物園管理人員稱,這條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歡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條左右。據吉尼斯記錄記載,前巨蟒世界記錄是一條1912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捕獲的蟒蛇,它體長10米。 蟒蛇趣聞 巴西熱帶叢林的大蟒蛇,被人們馴養做保姆,它們忠於職守,寸步不離孩子,吃的很少,,每月吃一次東西。 英國倫敦也有人馴養它來看門戶。 在非洲一些地方,蟒蛇甚至被用作渡河的船工。 蟒蛇常見病 人工飼養蟒蛇時,要注意寄生蟲給它帶來的危害。如在蟒蛇鱗片的縫隙中常寄生有扁虱,它對蟒蛇的危害極大,可使蟒蛇患痘瘡性疾病。寄生有扁虱的蟒蛇,常表現為無精神、不愛活動、經常吐食,蛻皮時不呈片狀。因此要經常給蟒蛇洗浴,保持其身體的潔爽。並經常檢查,一旦發現應立即人工摘除,在塗抹些植物油以放棄蔓延擴散。 蟒蛇的胃和腸道里常寄生有蛔蟲,病症較重的蟒蛇可引起肺炎、肺膿腫和呼吸道感染,這些均會導致蟒蛇相繼死亡。有蛔蟲的病蟒常表現為進食不正常,即使勉強進食也會把食物吐出來。蛔蟲殘食的高峰期,會發現蟒蛇不停的點頭,有時還會從氣管里噴出帶有泡沫的痰或黏液等。已經發現蟒蛇有蛔蟲寄生時,要立即對其進行驅蟲治療。驅蟲方法可參照後章的蛇類驅蟲療法,用葯劑量須根據蟒蛇的體重及病情而定。驅蟲預防最好每年2次,春季和秋季各進行一次。亦有人認為,蟒蛇驅蟲的最佳時機在盛夏。 肺炎是引起蟒蛇死亡的主要疾病,對蟒蛇的危害較大,常易引發大批死亡。蟒蛇得此病後,有氣喘、流淚、口吐白沫、不停地飲水等跡象。一經發現應立即抓住隔離治療,治療時最好使用抗生素,如青黴 素、鏈黴素、菌必治等進行肌肉治療注射,每天1~2次,10~15天可望治癒。如發現較晚,則治癒的可能性較大。 鑒別蟒蛇雌雄 蟒蛇體重達5千克以上時機達到性成熟。可以從外形上進行雌雄鑒別。雄蟒靠近肛門對那段尾巴較為膨大,尾巴自前往後漸漸變細『雌蟒怎肛門後尾部膨大不明顯,尾巴在肛門之後突然變細。另外,雄蟒在肛門兩側有明顯的後肢殘余痕跡,雌蟒則無;雄蟒的肛門後數厘米處若用手指擠壓,由後往前平攤,會從泄殖肛腔內露出兩條有肉汁倒刺的交配器,雌蟒則沒有。在人工飼養狀況下,雌、雄蟒的比例搭配為1:3較為適宜。 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長14.85米重447公斤 印尼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巨蟒長達17英尺,這是它的椎骨. 世界上最大的蛇骨頭. 美國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殘留化石,估計這條蟒蛇足有一輛巴士的長度,並能吞下鱷魚。這種巨型動物在6000萬年前生活在當地熱帶雨林地區。 科學家估計這種蛇的長度約在10.64米到15米,重量可達730公斤至2.03噸。帶領這次考古發現的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布洛克稱,這條巨蟒的大小超越人們的想像力,即使在好萊塢電影《狂蟒之災》出現過的巨蟒都不及他們發現的這條大。 另外,根據最近研究發現,阿曼沉積岩的海綿狀生物活躍於6.35億年前,比之前估計最早生物的年期還要早幾百萬年。研究者通過一項新技術測定岩石沉澱物中最原始生物有機體上海綿活躍時間,從而得出以上結論。此次的新發現是19世紀以來,首次將動物生命出現時間推到了新元古代末。
5. 蛇最大能長到多大
一提到蛇,估計很多人就會感到毛骨悚然吧,說實話,我從小就怕蛇,一見到蛇之後就渾身起雞皮疙瘩,雖然沒有被蛇咬過,但是我知道被咬肯定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尤其是被毒蛇咬傷。
我看見網上有人說世界上最大的蛇出現在中國,其身長達到了50米,體重更是直接過噸,這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不會相信,因為自然法則是不會允許這么大的蟒蛇存在的,恐龍時代尚且沒有這么大的蛇,現在就更不可能有了。目前看來,世界上最大的蛇,那還得是亞馬遜森蚺,只不過這種蛇到底能夠長到多大,人類還不知道,按道理來說,長度長到10米還是很有可能的,然後體重幾百公斤,再大的那就不怎麼可信了。
6. 世界上最粗的巨蟒
巨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至於最大的有多大,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所記載和公認的世界最長蛇是一條身上花紋呈網狀的大蟒,可惜也只有10米長,並不是世界上最長的蛇。據說,印度尼西亞捕獲了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應該算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那麼,最大的蟒到底有多大?現在還不得而知,傳說,有人看到過「海洋巨蟒,其長達三四十米,簡直就是個巨無霸,不過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活捉回來一條,所以,海洋巨蟒便也成了一個謎
7. 印尼巨蟒吞噬女子是真事嗎
據6月16號報道,當地時間14號晚上,居住在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穆納島的54歲女子瓦蒂巴像往常一樣外出去巡視自己的農田,看有沒有遭到野豬破壞。然而,瓦蒂巴整夜未歸。當第二天早上仍不見她的蹤影時,她的兩個兒子開始擔心起來,並和當地村民在早上6點開始外出找她。
據介紹,瓦蒂巴頭部朝著蛇尾,腳靠近蛇頭,這意味著她遭到蟒蛇襲擊後,被蟒蛇從頭開始生吞。有圍觀的村民驚恐表示,「大家都哭了,被震驚了。這就像一部恐怖電影,人們被嚇壞了。我們都害怕外出,我們只能祈禱平安。」
國際在線專稿:據3月29日報道,當地時間26日,印尼一名農夫夜晚出門收獲棕櫚油後,便不見蹤影。村民四處尋找後發現一條腹部腫脹、身長7米的蟒蛇,並懷疑該農夫遭其吞食。當他們剖開蛇腹後,果然發現了該農夫的屍體。
這名被蛇活吞的農夫名叫阿克巴爾(Akbar Salubiro),今年25歲。26日晚,他出門前往印尼蘇拉威西島收獲棕櫚油後離奇失蹤。據報道,27日,村民們在阿克巴爾家的棕櫚種植園附近發現一條蟒蛇,其腹部能清晰地看到阿克巴爾的橡膠鞋輪廓,於是他們切開了這條蛇的腹部,果然發現了阿克巴爾的屍體。
8. sulawesi indonesia是哪裡
印尼蘇拉威西島。
9. 中國已發現的最大的蟒蛇有多大
巨蟒:印度尼西亞的一所小型動物園近日向遊客展出了人類捕獲的世界最長的一條巨蟒。這條巨蟒體長約15米,體重447公斤,直徑最大處到達了85厘米。據動物園管理人員稱,這條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歡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條左右。據吉尼斯記錄記載,前巨蟒世界記錄是一條1912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捕獲的蟒蛇,它體長10米。
10. 蘇拉威西島位於什麼板塊什麼板塊和什麼板塊交界處三個板塊之間做什麼運動
蘇拉威西島(Sulawesi ) , 舊稱西里伯斯島(Celebes )是印度尼西亞中部的一個大型島嶼,也是世界第11大島,陸地總面積為174600km²。 蘇拉威西島島形奇特,類似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K」,由四個半島向東北方、東方、東南方和南方伸出。多高山深谷,少平原,是印尼山地面積比重最大的島嶼。蘇拉威西島位於巽他與太平洋島弧的匯合帶,構造運動活躍,多火山與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