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虎魚吃飽後不好動
是的。
印尼虎魚,學名小鱗擬松鯛(Datnioides microlepis) ,是擬松鯛科、擬松鯛屬下的一種重要觀賞魚和食用魚。主要分布於湄南河流域、湄公河流域以及印尼蘇門答臘的婆羅洲西部。 。在淡水和汽水中生活。
㈡ 老虎魚怎麼養老虎魚的種類
老虎魚為毒鮋科鬼鮋屬的魚類,分布於朝鮮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內以及廣西北海等,屬於近海底層雜魚。那麼老虎魚的 飼養 方法 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老虎魚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老虎魚怎麼養
大型南美慈鯛魚。也是很受人喜歡的品種。在原產地更加是一種受人歡迎的食用魚。體形巨大,身體上的斑紋與其說是象老虎,還不如說是象豹子。所以,它也叫花豹石頭魚。
花老虎的領地觀念很強,它們通常不喜歡別的魚打擾它們的清修。加上它們巨大的體形。所以,最好不要同種魚混養。畢竟它們是強壯的殺手級的魚類。
原產地: 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馬那瓜和尼加拉瓜的河流湖泊中。
飼養水質: 沒特別的要求。只要是水就可以存活。
雌雄辨別:不太容易。只能通過背臀鰭的長度差別對比才能夠勉強分辨出來。它們的繁殖和地圖魚
有些相似。在光滑的石塊上行開放型繁殖。需要較大的繁殖水域。所以一般家庭水族箱養殖條件,很難繁殖成功。
食性:肉食性、有魚食性 活動水層:中下層較常見,也可見於上層水域 性情:粗暴。有領地觀念
注意:花老虎很愛咬其他的魚,所以與其混養的魚的體型要明顯大於他 ,如常喂一些魚蟲、水蚯蚓、蝦肉等
老虎魚的形態特徵
體長約250毫米。體延長,前部粗大,後部稍側扁。頭寬大,具凹陷和凸起,棱突粗鈍。眼小,上側位。
第二眶下骨突後端甚寬,與前鰓蓋骨結合。口中大,口裂幾垂直。上下頜及犁骨具絨毛狀牙群,頭側和下頜下下方有許多發達的皮須。鰓蓋膜分離,與峽部相連。體無鱗。齶骨無牙。
體無鱗,具皮瓣。側線平直。背鰭連續,背鰭有16~17鰭棘。胸鰭下葉有兩指狀游離鰭條,第三、四鰭棘間距較大,鰭膜深凹;胸鰭寬大,具2游離鰭條;腹鰭大,鰭膜與體壁相連;尾鰭圓截形。飢餓仔魚呈現頭大、體短、身瘦、體色發白等形態特徵,行為上表現為游動緩慢,反應遲鈍和靜卧底部。
長期飢餓後仔魚腦後部下陷明顯,其形態特徵可作為判斷仔魚飢餓致死的重要指標。
老虎魚的常見種類
1、鬼鮋,吻長短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略小於吻長,中國沿海均產;
2、居氏鬼鮋,吻長約等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為吻長1/2~2/3,分布於中國南海;
3、雙指鬼鮋,吻長顯著大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約為吻長1/2,產於南海。
4、花老虎魚,大型南美慈鯛魚,成魚體長:30厘米。也是很受人喜歡的品種。在原產地更是一種受人歡迎的食用魚。體形巨大,身體上的斑紋與其說是象老虎,還不如說是象豹子。所以,它也叫花豹石頭魚。
5、泰國虎魚,又稱暹羅虎魚,幼年的暹羅虎魚的基本體色是白色有黑色條紋的色彩。成年以後,白色會逐漸變成黃色。形成老虎一樣的花紋。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觀賞魚。本種魚和我國長江流域的名貴食用魚:鱖魚有一定的親緣關系。同樣這種魚在原產地也是一種極為名貴的食用魚。
6、印尼虎魚,印尼虎魚身材修長,身長和身高的比例和暹羅虎魚相差甚遠。 印尼的中紋絕大多數是比較直的由背鰭鏈接至腹部,但也有少數的異類彎刀印尼虎。印尼虎的狀態絕大多數是不穩定發黑,容易變化印尼能黑到你找不到紋, 印尼的尾部中紋是環尾的(連接著)。 印泥尾紋3紋,多紋、尾部三紋。
㈢ 虎魚總蹭缸換水會升高為什麼
摩擦缸壁或加熱管,體外寄生蟲感染。
首先可能是因為印尼虎魚受到驚嚇了,所以導致蹭缸。但是不用擔憂,不一定要用到葯物,可以先關燈靜養,不要餵食,並且盡量遠離魚缸,除此之外還要保持水溫和水質的穩定。如果印尼虎魚出現了其他異常可能有如下原因:飼養管理不當。如水質不清潔。換新水過多。投餌不當。操作中造成了外傷。調護失宜。如:氣候突變。病菌的傳染。酸雨引起水質變化等。下面是對印尼虎魚的介紹:印尼屬於夜行虎,大部分印尼虎都在開燈時趴在牆角,躲在陳木後面或者水泵旁。因為它們屬於夜行魚,喜歡在黑暗的地方活動或者晚上出來活動捕食,這就大大的降低了它們的觀賞性和價值。但也有長期在水族箱中飼養不在體黑,適宜水溫28度。
虎魚,是硬骨魚綱,鱸形目虎魚科的一種魚類。廣布於除極地以外的海水和淡水水域,但主要密集於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區域、大西洋中美洲沿岸及地中海歐洲沿岸,它們還遍布非洲的淡水河流。虎魚食性雜,以植物和魚蝦為食。
㈣ 虎魚是什麼樣的
體色鮮艷、紋路顏色對比鮮明的虎魚,在原產地是食用魚,但是其眼睛特別靈動可愛,作為觀賞魚被引入國內深受人們的青睞,而且性格溫和,是大型魚只混養的絕佳選擇。常見的虎魚品種有泰國虎、印尼虎、北部泰國虎魚、銀虎和新幾內亞虎,生活習性都非常相似,喜歡生活在河口岩穴中,但是生活的水域不固定。
泰國虎在虎魚品種中是最受玩家歡迎的品種,因其體型寬厚、高背高身而顯得非常霸氣威武,而且體色比較穩定。泰國虎由於生活的區域不同,有紅皮虎和黃皮虎之分,多為三紋虎魚,黃紋和黑紋的比例為1:1。泰國虎的總間數為6間半,是從眼部的第一間開始算起的,其中的半間指的是尾部倒數第三間。此間沒有貫穿虎魚的身高,在虎魚尾柄開端處結束。
㈤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濾材好一點呢
養印尼虎魚用陶瓷濾材好一點。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陶瓷濾材適合進行印尼虎魚的養殖。小鱗擬松鯛,俗稱印尼虎魚,是擬松鯛科、擬松鯛屬下的一種重要觀賞魚和食用魚。成魚體長可達45cm。
㈥ 蘇門答臘虎和印尼虎魚到底有什麼區別
蘇門答臘虎和印尼虎魚的區別是科屬不同,外觀不同,生長習性不同。
一、科屬不同
1、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虎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豹亞科,虎亞屬的哺乳動物。
2、印尼虎魚:印尼虎魚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擬松鯛科擬松鯛屬的的一種重要觀賞魚和食用魚。
二、外觀不同
1、蘇門答臘虎:雄性蘇門答臘虎平均體長(從頭至尾)234厘米,體重平均120千克,雌性平均體長198厘米,體重平均90千克。其條紋比其他老虎亞種要狹窄,胡須和鬃毛濃密(尤其是雄虎)。
三、生長習性不同
1、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群島生活的范圍是熱帶雨林。主要食物是水鹿、野豬、豪豬、鱷魚、幼犀和幼象等。不同於生活在平原地帶的獵豹和獅子,雨林中的蘇門答臘虎必須依靠潛伏襲擊獵物。
2、印尼虎魚:印尼虎魚棲息於淡水河流、湖泊和水庫,成魚吃小蝦、魚苗,而幼魚常以浮游生物、螃蟹、昆蟲幼蟲為食。印尼虎魚算是一種比較怕人的魚,常常在晚上才出來活動,是一種所謂的「夜行虎魚」,體色易變黑。
㈦ 這是什麼魚
印尼虎魚
小鱗擬松鯛,Datnioides microlepis(Bleeker, 1854),俗稱印尼虎魚,是擬松鯛科、擬松鯛屬下的一種重要觀賞魚和食用魚。成魚體長可達45cm。[1]體側扁,吻尖,幼魚體色呈淺黃到銀白的過渡色,身體上有幾道豎直的黑色條紋。
在原產地,小鱗擬松鯛被視作一種珍貴的食物,而作為觀賞魚,小鱗擬松鯛的飼養較易,是一種常見的龍魚配魚。小鱗擬松鯛主要分布於湄南河流域、湄公河流域以及印尼蘇門答臘的婆羅洲西部。
注意:本種的俗名為印尼虎魚,有些資料給出的學名是錯誤的,要注意把本種與俗名為泰國虎魚的亮麗擬松鯛和俗名為泰北虎魚的曼谷擬松鯛區分開
中文學名
小鱗擬松鯛
拉丁學名
Datnioides microlepis(Bleeker, 1854)
別稱
印尼虎魚、南托斯魚
㈧ 印尼虎魚,壽命有多長
印尼虎魚壽命是15年左右,但野生的印尼虎魚因為會面對一些天敵或是比它大型的魚只的攻擊,往往活不到這么久,而我們家中飼養的印尼虎魚也會因為飼養方法不當、水質調理不好等原因喪命。但是,仍有一些資深的玩家飼養虎魚多年,而他們飼養印尼虎魚壽命有的也達到了六年或七年。可以說,印尼虎魚壽命還是比較長的。
虎魚海魚類中最大的1科。有196屬1480餘種,中國約產40屬120餘種。
體長一般為100~150厘米,最大者不超過500厘米,最小者僅7~9厘米。體卵圓形、長形或鰻形,側扁。頭側扁或平扁。眼不虎魚外形突出於頭的背面,無游離下眼瞼。
口大,兩頜等長或下頜及頦部突出。上下頜牙多行,有時平直或彎曲,常無牙。前鰓蓋骨邊緣光滑或具細鋸齒,鰓蓋上方有時具凹陷。
生活習性:
棲息於近岸潮間帶或底質為泥沙、岩礁的淺海區,也有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的泥塗中,有些種類生活於淡水,少數生活於激流或穴居於泥洞中。大都游泳力不強,活動范圍較窄。
少數種類有生殖洄遊習性,進入河川。主要攝食蝦、蟹等甲殼類、小型魚類、蛤類幼體,有的攝食底棲硅藻。生活在淡水的種類也食水生昆蟲和蠕蟲。生活力強,離水不易死亡。性成熟期較早,一般肉食性種類一年成熟,植食性種類兩年成熟。
虎魚具有出眾的速度和力量,身上的鱗片如同盔甲。虎魚具有強壯的顎和匕首般的牙齒,幾乎會對水域中的任何魚類發動攻擊。
虎魚有好幾種,其中個頭最大的長24英寸。它們的上下顎短而有力,牙齒尖而銳利,血腥味對它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魚能在5分鍾內將一條受傷鱷魚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過,平時虎魚的行動卻是懶懶散散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