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尼總統大選對去那裡務工的中國人有影響嗎
不要擔心的,目前印尼的時局很穩定。新總統佐科威是草根出身,親民務實,對中國和印尼華人友好,他參選總統前是首都雅加達特別行政區省長,他的副省長排檔是華人鍾萬學,他參選總統後,鍾萬學成了雅加達省長。目前,印尼與中國的關系處於歷史上最好的蜜月期,印尼身為東盟老大,與中國無領土爭端,包括南海爭端。其在中國與東盟各國關系,起重要的協調作用。
② 1952屬龍女人會死於哪年,1976年屬龍46歲大劫年
一提起「印尼」和「」,大多數中國人的反應應該是1998年慘絕人寰的。
但最近英國媒體的英解密文件,將人們的視線再倒轉30年,那是1965年發生在印尼的規模更大、更為殘酷的。據統計約100萬人死於這場。
而這次更是徹底改變了尼西亞這個的歷史進程。當年的世界第三大——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共),一朝覆滅。印尼也就此開啟蘇哈托30多年的英。可以說,沒有1965年的這次,也就不會有1998的排華。
擁有300萬,2000萬同情者的印尼共,為什麼如此輕易地轟然?
1
印尼共的創立,比中國還早成立一年。
當時的印尼,長期受荷蘭殖民。在反抗殖民者的過程中,1914年5月,印尼創立了之一個宣傳的團體—東。1920年5月,通過決議,改名為東。1924年,又更名為「尼西亞」。
印尼共並非在溫室里長大,相反,他們遭遇的風雨挫折十分殘酷。總結下來,有人稱印尼共「在骨灰上三起三落」,有人稱印尼共經歷了「三次白色」。
1926年,印尼共發起反對殖民者的武裝,但寡不敵眾,加之分散各自為戰,很快失敗。一萬多名員和非黨群眾被逮捕。黨的骨幹,一些在戰斗中犧牲,一些在殖民者的絞架下就義,一些遭流放。
此後印尼共的斗爭轉入地下,先後進行反對荷蘭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的斗爭,成為印尼運動的一支主力力量。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印尼「國父」、資產階級代表人物蘇加諾出任,的活動也轉為公開。
但名義上的獨立並未換來太平,殖民者賊心不死,英國人前涉,荷蘭大舉。印尼共帶領群眾,奮起抵抗,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武裝。而且由於印尼共的出色表現,黨的沙米爾.沙利丁還曾出任印尼,有的成為武裝部隊的指揮員。
但殖民者明著不好打,還有暗箭伺候。1948年7月,美國、荷蘭和當時印尼哈達代表,在東爪哇秘密,策劃。9月,爆發了駭人聽聞的「茉莉芬」。
(時任印尼兼防長·哈達)
中,印尼人和進步人士被捕者達3.5萬人,其中1萬人慘遭,印尼共慕梭戰死,黨 沙佐諾、副 達爾斯曼被俘,在刑場上壯烈犧牲,34名,大多數被殺害。
事實證明,印尼的舉動相當愚蠢,純粹是自毀長城。把當時更具戰鬥力的印尼共打掉,僅僅三個月後,無所顧忌的殖民者卷土重來,佔領印尼首都,逮捕了蘇加諾和副哈達。
危難關頭,很多被關押的員紛紛設法逃出,奔赴戰場,再次同殖民者開展作戰。在印尼的斗爭下,荷蘭人只得同印尼達成和約,到1950年8月,印尼完全脫離荷蘭的殖民。印尼共也得以。
1951年,再次重建起來的印尼共,其核心班子中,竟沒有一人超過三十歲,年僅28歲的D.N.艾地出任黨會之一。
反復遭遇「毀滅性打擊」卻能一次次吸引年輕一代加入隊伍,這證明在當年的印尼,追求進步、嚮往,是有相當基礎的。
此後的印尼共,似乎攀上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高速路,只是他們當時未曾想到,頂峰的前方是萬丈懸崖。
1950年開始,印尼共與蘇加諾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系,也讓的得到「光明正大」的大踏步發展。數量從1952年初不到7000名,到1954年就增加到超過15萬人。此外,它屬下的工會——印尼總工會(SOBSI)成為全國更大的工會。
它在1955年的普選中,了百分之十六的選票,而在兩年後的地方中,它在中爪哇成為更受歡迎的政黨。在1965件發生前,印尼員數量達到300萬(一說350萬)人,同時還擁有300多萬青年團團員,350萬工會會員,850萬農線會員,還有幾百萬婦女協會會員(以上幾個群體成員有部分重疊)。而當時的印尼總人口,剛剛突破一億大關。
由此,印尼共成為世界第三大(僅次於蘇),也是非的之一大。
大好形勢之下,印尼共對「不經暴力奪取」相當自信,認為自己走出了一條其他政黨都沒能成功的新道路。
早在1954年印尼共的黨綱中就寫入了:「印尼已經參加並將積極參加議會斗爭。……沒有在黨內也沒有在黨外宣傳過,搞必須走向和內戰。」而印尼共艾地1956年參加蘇共更是推波助瀾。
的大會上,除了,還否定了「只要存在,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的理論,認為在一些通過議會的道路可以和平過渡到。
「向過渡時,斗爭的激烈程度,使用或不使用暴力,這與其說是取決於,不如說取決於剝削階級的抵抗程度,取決於剝削階級自己是否使用暴力」,蘇共上這句話,日後成為了印尼共覆滅的一個注腳。
1959年印尼共六大通過的新,之一次寫上了和平過渡、議會道路的內容。
這也不能怪印尼共沾沾自喜,當時國內外都認為,和平奪取印尼只是時間問題。艾地曾驕傲地公開宣稱:「在世界各國中,印尼是最有權威談『和平過渡』到的一個黨,因為印尼參加了和地方的各級,而且具有實行各項的實際潛力。」
(艾地)
為了擴大自己在議會斗爭中的基礎,印尼共著力於剔除掉身上「好鬥」、「」的標簽,要塑造自己的無害化的形象,甚至到後來,都有點「不像」了。
比如1960年代印尼共的指導思想居然不是,而是替換為了蘇加諾的思想!
蘇加諾此人具有不俗的理論素養,1926年,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元(即、教、)聯合理論;後來又發展為「納沙貢」(印尼語「」、「」、「」三個詞的詞頭)思想;在1945年的《獨立宣言》中,他又提出了建國五原則,即,,協商、公正和神道。
1956年開始,印尼共就開始把跟蘇加諾的三元聯合理論相捏合;到1964年10月,艾地竟這樣描述黨的總路線:「通過以工農為支柱,以納沙貢為核心,以建國五原則為思想基礎的陣線,完成的任務,走向尼西亞式的。」
1965年4月,印尼共45周年黨慶,注意是黨慶而不是國慶,會場到處並排懸掛蘇加諾和艾地的畫像。其中的不妥連在場的日本記者都禁不住吐槽:印尼共的獨立性何在,和蘇加諾的形象,到底有什麼差別?
誠然,蘇加諾是有進步性的資產階級家,但直接奉資產階級的思想為圭臬是何等的離譜?你能想像用替換作為指導思想的幻場景嗎?
最為扯淡的是,印尼共一心要搞「議會斗爭」,可是實際上1960年代,這個「戰場」根本就不存在。
1956年,蘇加諾發表「埋葬政黨」演說,提出「有的」概念,解散了國會。
是的沒錯,從那時開始到9.30,印尼壓根就沒有什麼議會。更離奇的是印尼共完全支持的決定,好么你要堅持「議會斗爭」奪取,現在斗什麼呢?
而醉心於和平議會斗爭的印尼共,完全丟掉了應付非和平道路可能性的准備,事實上放棄了武裝斗爭,也沒有打算建立一支由自己掌握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已經存在,他們把印尼武裝部隊當成了「子弟兵」來看待。1959年印尼共六大艾地明確提出,「印尼武裝部隊是的親生子」。1962年他又自信滿滿地表示:「印尼並不反對印尼國民軍。如果大選,我確信,印尼將在國民軍中大部分選票。」
所以,有什麼必要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呢,這不是已經有了嗎?印尼共稱之為「兩位一體」,艾地高呼:「每個印尼人必須貫徹這一口號:印尼和印尼國民軍兩位一體!」
但實際上,此時印尼的階級矛盾其實已經相當尖銳了。
印尼當時的階級狀況有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以蘇加諾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其實力量相當薄弱,在實現了名義獨立之後,也沒能建立起工業,在的各逐鹿中,僅僅能依靠蘇加諾等人的個人威望,而缺乏實質的保障。
這就使印尼的,形成相對獨立的。一定程度上,印尼共在上的更大敵人,正是 他們自認的「親生子」。
印尼共一心要為自己打上「無害」的標簽,但暗地裡,已經有多支槍口瞄準了他們。
2
正是由於印尼資產階級的薄弱,實際缺乏支持的蘇加諾,也確實對印尼共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他明確說道:「我是人的朋友,因為人是者。」1965年5月他又講,「沒有幫助,印尼永遠也不能作為之一流的大國出現」,「我愛印尼,把它看成我的兄弟」。
和印尼共的親密關系讓印尼右翼特別是陸軍中右翼恨得牙癢癢,陸軍中一些親英美的高級將領搞了個「將領會」,密謀搞個,把蘇加諾趕下台。
1965年9月21日,由40名陸軍高級軍官組成的「將領會」秘密,並從首都雅加達以外秘密調遣,准備於10月5日建軍節時發動。
但這些陰謀活動意外被忠於蘇加諾的衛隊長翁東中校知道了,翁東聯合陸軍戰略預備隊加里曼丹第四蘇帕佐准將和陸軍上校拉蒂夫等,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陸軍主要,挫敗圖謀。
9月30日夜22時,「將領會」發動軍事的前夜,翁東等人採取了行動。7輛卡車裝滿身穿衛隊服的武裝士兵從哈林空軍出發,次日凌晨到達雅加達,然後分赴7名陸軍將軍的寓所進行搜捕。
(翁東)
結果,陸軍參謀長雅尼、潘賈伊坦和哈約諾少將,蘇普拉普托少將、帕爾曼少將和蘇多佐准將被到了哈林空軍,後來遭到殺害。只有納蘇蒂安將軍一人逃匿。
看著是成功了,挫敗了「將領會」的企圖,但是,翁東卻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人:戰略後備部隊蘇哈托。
(時任印尼陸軍戰略後備部隊蘇哈托少將)
10月1日,當蘇哈托得知7名陸軍高級將領被殺或遭後,立即召開參謀部會議,稱翁東等人「發動,用暴力手段奪取。這些肯定是印尼策劃的」。會議決定由他統一指揮反擊行動。
第二天蘇哈托拒絕了蘇加諾 解決危機的要求,並迫使蘇加諾任命他為負責恢復和公共秩序的部長和陸軍。之後,陸軍很快攻佔了哈林空軍,「930運動」還不滿一天就以失敗告終。
(翁東中校被帶到法庭)
印尼共經營多年的無害化形象,在軍事的機器面前是那樣的不堪一擊,被瞬間撕碎。
蘇哈托集團或印尼共,或弄幾支槍,幾顆,派人到已逃亡的員家裡,然後讓帶上記者去到現場搜查、拍照,再把這些據登到報紙上,以激起人們對的憤恨。一時之間,各種媒體上每天都是這種離奇古怪的新聞,讓人們感到真是壞透了,是十惡不赦的惡。
隨之,「懲罰」、「」變得「正義」。
當年10月8日,雅加達召開了50萬人的大會,隊伍了印尼共總部。之前還備受群眾愛戴,擁有眾多同情者的印尼共,轉瞬之間就成了之敵。
其實彼時蘇哈托手中的力量也沒有那麼強大,一個陸軍傘兵突擊團讓他調來調去。但對面的在被污掉了信譽之後,那才叫真正的一無所有,蘇哈托甚至根本無須調動大隊人馬,通過通過團體、就能將印尼共屠戮殆盡。
此時的印尼共像是毫無准備的沒頭蒼蠅,倖存者後來對的回憶文字中,看似寫了一大堆,字縫中卻只能讀出三個字來——蘇加諾!
正如研究者指出的,「一個被驅散和震懾的層,看來已完全失去能力來黨的力量,或應付自己被大批殺害的局面。(印尼共)領袖堅持把困境的最後一線希望寄託在蘇加諾身上,自己卻匿起來,致使失去實際活動的能力」。
然而正如前面說到的,蘇加諾擁有的只是個人威望,而缺少真正的實力,此時已是自身難保,哪裡顧得上來救?
就這樣,一個坐擁300萬的大黨,毫無抵抗地滅亡了。
(1966年,印尼雅加達的青年聚會)
當年11月中旬,蘇哈托發出一道緊急、詳細的命令,要求全國各從「和意識形態上」摧毀印尼共。幾個月間,大白天每天都有大批的者被拉出,公開;一到晚間,陸軍官兵便在各地紛紛出動,把一批又一批人和嫌疑分子從牢房裡提出來, 車運到野外,排列成行,殘酷地加以殺害,婦女、兒童,乃至,都不放過。
一些滿口「」、「上帝」的所謂徒,居然為了宴會。者被綁在酒席宴前,賓主肆意狂歡戲弄。酒足飯飽後,主人邀請每一個客人砍下一名受害者的人頭。在東爪哇農村,最凶惡的劊子手是由陸軍訓練的團體安索爾青年團隊。他們手裡拿著名單,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到處抓人,抓到就用鐮刀和甘蔗刀砍殺。
據統計光是印尼員,就有25萬人遇害。1965年12月,印尼共 艾地,由於身邊出了叛徒,住處,在中爪哇被印尼陸軍逮捕,旋即遭到殺害,犧牲時年僅42歲。
蘇加諾被軟禁了,印共廢了,此時,一手遮天的蘇哈托又進一步把打擊對象擴大化。
他將目光投向了印尼當地僑民,華僑華人在印尼是少數族群,並且特徵明顯、地位低下,與主流融合程度低,且客居印尼的僑民普遍從事,他們很多人經過數代人的打拚積累了大量可觀的財富,對印尼僑民下手既能將大筆財富收入囊中緩解軍費,同時,還能挑動長久以來當地居民的仇富心理轉移國內矛盾,實在是一石二鳥的辦法。
在有了雙重考量後,蘇哈托在挑動印尼土著清剿印共的同時,也不斷印尼土著與僑民之間的關系。
蘇哈托在當地華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認同新中國的情況下,將印尼共強行和華人畫上等號,煽動說印尼的貧窮是「因為華人通過印共的進行的掠奪」,並謊稱「9·30」也是通過「在印尼華人和中國的直接指揮」,隨後悍然終止了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在蘇哈托的下,印尼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排華風波,當地的土著居民不光對印尼共殘酷,連帶著將印尼當地華僑的房屋、商店、工廠等合法財產一空,並付之一炬,大街小巷遍布華僑屍首,無數僑民頭顱被印尼土著割下來掛在了路旁示眾,任由蒼蠅叮咬、腐爛。
據統計,從1965年底到1966年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印尼上百萬人死於的風波。
當時流經雅加達的梭羅河水面上,漂浮著許多,河岸被血污浸染。遇難的不僅有員,還有他們的親屬甚至同情者,許多與此毫不相乾的被以相同的理由。
連手上沾滿鮮血的CIA都在感嘆:「就被數來說,印尼的反印共可列為二十世紀最嚴重的之一……」
在清除印尼共的過程中,印尼軍方還將目標對准了蘇加諾的權力。蘇加諾雖極力挽回局面,但在軍方及右翼的阻撓下,他逐步被架空。
1966年3月11日,3 名將領來到蘇加諾的茂物行宮,迫使蘇加諾簽署所謂的「三一一命令」,把行力移交給蘇哈托。1967年3月7日,在陸軍的壓力下,蘇加諾被迫交出權力,蘇哈托任,而蘇加諾仍保留職位。
但軍方對此仍不滿足,1967年3月12日,軍方操縱的臨時協議一致通過撤銷對蘇加諾的任命,剝奪其所有職權。蘇哈托也開始了他對印尼長達30多年的鐵腕。
至此,蘇加諾生命已經完結。幾年後,蘇加諾在醫院病逝,在軟禁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3
蘇哈托後,曾被關押多年的墨里斯少將在受訪時稱,「930」是「內外因素」造成的。近年來不斷曝光的資料顯示,美、英、澳大利亞都積極參與了蘇哈托的軍事,並支持其對的近百萬工人、農民、學生和活動分子的。
1959年,美國蘭德公司為局提供了《東南亞是下一個十年的麻煩地區》的報告,稱「印尼已不能抵擋的激烈競爭」,「對更好的抗衡力量,從人員來說,是各官集團的成員,從機構上來說,是各國的」。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美英等積極與印尼陸軍勾結,尋找其人。此外,機構還力圖「製造一個機會、一個借口」,利用印尼陸軍的槍消滅印尼。
和翁東上校一起粉碎「將領會」的拉蒂夫上校也曾親口證實英美兩國積極參與了7名將軍欲從蘇加諾手中的密謀。
英國記者Paul Lashmar與Oliver James自1997年起在《獨立報》上發表一系列 ,探討英國與930的幕後 。
根據這些報導所述,英國 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簡稱IRD)曾針對印尼、印尼華人與蘇加諾展開一系列的反宣傳,此計旨在復制英國對付馬來亞的成功經驗。
例如,BBC報導將雅加達,就是由IRD的心戰專家Norman Reddaway所編造的謠言。
而前幾天最新解密的檔案顯示,英國的宣傳攻勢在這場「20世紀戰後最為殘酷的血腥」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解密文件顯示,英國20世紀60年代一直在秘密策劃宣傳攻勢,煽動印尼軍方和人士「切掉癌症」,鏟除印尼,最終釀成了這場「20世紀戰後最為殘酷的血腥」。
檔案顯示,英國的秘密部門訊息調查部,曾在1965年派出宣傳前往新加坡。他們在當地了一份新聞簡報,以印尼的名義,提供給有影響力的個人,包括陸軍將領等。
他們還協助建立了一個由馬來西亞人運營的宣傳電台,向印尼進行廣播,煽動印尼軍方將領及其他人士。
1965年10月,在開始時,英國甚至呼籲稱,應該「消滅印尼和所有」。他們煽動仇恨,稱「只要還在逍遙法外,人不受懲罰,這個就會處於危險之中」。
而英國外交官對此一清二楚。英國機構,通訊總部(GCHQ)不僅可以和讀取印尼的通訊,而且英國還在新加坡設立了監視 ,能夠追蹤參與印尼的陸軍部隊的進展。
根據通訊總部(GCHQ)專家鄧肯·坎貝爾(DuncanCampbell)的說法,他們有能力「印尼軍事指揮官和部隊,轉達和接收圍捕和人的命令」。
解密檔案顯示,這場被英國視為「一次最成功的宣傳勝利之一」。在「930」數年後,時任宣傳特使諾曼·雷德達威(Norman Reddaway)不但毫無悔意,反而引以為榮。
諾曼曾透露,給他10萬英鎊(約107萬港元)的預算,指示他可做任何事情以驅逐蘇加諾。
諾曼在信中誇耀稱,對偏向陣營的時任印尼蘇卡諾的抹黑迅速取得了成功。「他的抵抗讓我們每年多花了2.5億英鎊。憑借信息研究部(IRD)的研究和技術,我們在6個月內便用更低成本解決了事端。」
而英國的更低成本,卻讓和華人付出了數十萬條生命的更高代價。
美國的也不遑多讓。五十多年過去了,還不斷有美國參與的新證據浮面。
「930」後,美國派別國的老手馬歇爾·格林為駐印尼大使,格林到任後便積極參與1965年至1966年行動。
(1961年,時任美國肯尼迪(左)會見蘇加諾)
1990年,格林和其他美國退休的外交官和中情局承認,他們曾向印尼軍人提供了5000名印尼共的名單,這些人很快被抓捕和處決。而一旦其中有人被捕或身亡,美方即在名字上打勾。
蘇哈托在前面殺,CIA特工在後面樂得合不攏嘴,這個新一上台就幫他們完成了好幾年的KPI。
2022年12月10日,美國參議員湯姆・尤德爾(Tom Udall)提出一項「參議院表態決議案」,譴責印尼1965-66年的,呼籲美國有關當局解密國內保存的相關文件。
2022 年,美國終於公布了之一批39份美國駐雅加達的解密文檔,部分文檔內容摘錄如下:
「我們持續收到印共在東爪哇多個區域遭安梭爾(Ansor,民兵)的報告。擊殺印尼共的行動持續在泗水周邊村落發生,從泗水被釋出的傷員拒絕返回家園。據東爪哇鐵路主管表示,有5個車 因為部分工人遭、其他工人不敢上班而關閉。」(美國駐泗水發給美國駐雅加達電報,1965年11月26日)
「目前,不論在首都雅加達或其他各省份,印尼共的行動仍在持續,更大問題是人滿為患、獄中糧食短缺。許多省份顯然以處決印尼共囚犯、或逮捕前就地格殺的方式,成功解決問題。」(美國駐雅加達參事發往特區,標示為「秘密」的電報,1965年11月30日)
「穆罕馬迪亞(Muhammadiah,印尼歷史最久的群眾)回報,穆罕馬迪亞屬下各阿訇均向教區傳達,凡志願加入印尼共者應予格殺。『志願的』印尼共成員被列為最劣等的外教人,殺掉他們和殺雞無異。這顯然是發給穆罕馬迪亞派的空白執照。」(美國駐棉蘭發給美國駐雅加達,標示為「機密」的電報,1965年12月6日)
「暴力」迄今導致約10萬印尼共死亡。據峇里島可靠向本回報,該島印尼共現已達1萬人,包括地下蘇德迪亞(Sutedja)的父母,甚至其遠親。」(美國駐雅加達參事發往特區,標示為「秘密」的電報,1965年12月21日)
這些內容充分證明,美國對當時發生在印尼的世紀了如指掌,但以美國為首的陣營在當時沉默,幫蘇哈托一起,掩蓋罪行。
另外,近年來的資料也表明,澳大利亞也參與了印尼的。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澳保羅·基廷說,蘇哈托的,是澳大利亞戰後戰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
(保羅·基廷)
真的是「一家人」。
尾聲
蘇共的教訓,人們耳熟能詳。其實1960年代印尼共的瞬間覆滅,其震撼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承平日久,很多人覺得,遭遇「國內外的聯合剿殺」,只存在於想像中,印尼共的滅亡告訴人們,無論你如何展現自己的「人畜無害」,無論你如何避免與人為敵,國內外的敵人都會團結一致,瞅准機會屠戮進步,除之務盡,連投降的機會也不給。
有人覺得,「軟刀子」不,別人罵你幾句,製造些謠言,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增強,假話就會不攻自破。但印尼共的教訓表明,以對手的機器能力,把你從道德高地上拉下來實在小事一樁;在他們的誤導下,群眾也可能陷入迷途。藉此,不需大動干戈,就能殺得血流成河。
的武器和武器的,缺一不可。
其實有沒有吃過這種虧呢?當然是有的,大家都知道。
而1961年2月4日,印尼共為了換取自己的「合法地位」,把一份名單呈交「當局」,而名單上列明()地址、黨內職務和日期。
這事就連當時的印尼的資產階級觀察家也看出來了,跟1920年代在中國發生的事情一個樣。
而印尼共自己前面就已經體驗過兩次慘痛的「白色」,居然還是遭遇了更加毀滅性的第三次……
教訓擺在面前,拒而不受,那實在是難救。
參考資料:
張海濤:第三次白色
吳軍雄:印尼失敗的沉痛教訓
克雷·鮑文:從骨灰上三起三落的印尼
知乎:印尼1965年930小篇
BBC:印尼六十年代:美國公開秘檔揭露新信息
觀察者 :英秘密煽動50年前印尼,至少50萬人死亡
以上就是與1952屬龍女人會死於哪年相關內容,是關於蘇加諾的分享。看完1976年屬龍46歲大劫年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③ 98印尼事件最後是什麼個結果…
印尼華人 已經是印尼籍的華人 我們中國只能在外交道義上抗議譴責 不可能派軍隊打到雅加達推翻印尼政府
④ 請將泰國那些東南亞國家近期的政治變化
2009年,影響東南亞地區形勢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全球金融海嘯引發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影響的深度與廣度,取決於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剛剛從1997年金融危機中走出來的東南亞又將經受一次重大的考驗。從政治層面看,東南亞在2009年將會是一個比較平穩的一年,印尼的大選不會出現大的波瀾;泰國在經歷了幾年的動盪之後,人心思定,街頭政治不得人心;馬來西亞兩大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和人民聯盟爭權奪利,但是,這種斗爭將會限制在制度范圍內。在地區國際關系方面,發達國家忙於國內救火,自顧不暇,而東南亞兩個最大的鄰居—中國和印度則是風景這邊獨好,東南亞地區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因素和印度因素將會進一步凸顯。
印尼
在2009年,東南亞政治的焦點是印尼的大選、泰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及馬來西亞的政局能否保持穩定。
印尼中央選舉委員會決定,今年4月9日舉行全國各級議會選舉,7月8日進行正副總統直選(若需舉行第二輪投票,則將於兩個月後,即9月8日舉行)。各級議會選舉應該沒有什麼懸念,人們關注的焦點是總統選舉。目前已經推出幾位總統候選人,包括現任總統蘇西洛,前總統梅加瓦蒂,現任副總統卡拉,隨著選舉日期的臨近,競選氣溫日漸升高。現任總統候選人蘇西洛以在任總統四年所取得的政績作為競選的主要資本,前任總統梅加瓦蒂是國會最大的反對黨推出的候選人,卡拉原來打算繼續作為蘇西洛的副手參與競選,最近專業集團(戈爾卡)黨所有省級支部理事會決定,將推出該黨主席卡拉作為該黨總統候選人,作為印尼國會中佔有最多議席的第一大政黨候選人,卡拉擁有許多蘇西洛和梅加瓦蒂所有沒有的資源。
蘇西洛近日在多個場合中說,其政府雖然遭到天災、油價不穩及全球金融風暴沖擊,但經濟成長仍高達6%,失業和貧窮率都比4年前降低。梅加瓦蒂則批評現政府施政失敗,蘇西洛沒有兌現2004年競選時的諾言,物價、失業和貧窮水平仍居高不下,使印尼日益偏離公正繁榮目標。
前人協議長、國民使命黨中央評議會主席(2004年總統候選人)阿敏.賴斯也認為2009年總統大選將主要在兩位候選人梅加瓦蒂和蘇西洛之間展開,但他希望有更多的政黨能夠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參加競選,阿敏.賴斯表示,2009年大選已迫在眉睫,其他中小型政黨不應只是充當「出租」的角色。因那樣會使中小型政黨的支持票流向大黨,讓大黨在總統選舉中得到實際利益。
從各方面情況看,蘇西洛蟬聯下任印尼總統的可能性要比梅加瓦蒂大得多,理由有二:第一,作為現任總統,蘇西洛執政四年取得了良好的政績,盡管經歷了許多自然災害和世界經濟衰退等困難,但印尼的經濟的表現仍然不俗,好於其他東南亞鄰國,也優於前幾任總統。印尼政治也開始逐步走向穩定,現政府在反腐倡廉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反貪污行動中既抓蒼蠅,也打老虎,使人民群眾基本滿意,在地方自治方面也扭轉了前幾年混亂的局面,重新確定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地方自治開始向有序的方向發展;第二,蘇西洛是一位各種政治勢力都比較能夠接受的人物,許多人視其為印尼總統的最佳人選,認為他能力繼續領導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他目前已經得到了許多重要政黨的支持。
印尼的許多學者都認為,在經歷了多次總統和立法機構的選舉之後,印尼人民的選舉熱情已經逐步冷卻,因此,2009年的大選估計不會有大的波瀾,將會平穩而有序地進行,「人民對長時間的民主盛會已經感到筋疲力盡,因此,2009年選舉預測不會出現什麼高潮和激動現象而是平靜地進行。」[3]印尼的政治改革自1998年開始進行,迄今已經有10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尤其是在推動民主化進程方面邁出了很大的步伐,實行普選,一人一票制,直接選舉總統、國會議員和地方各級行政首長,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三點:一是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這可能是民主政府的通病;二是貪污腐敗雖然受到重大打擊,但仍然非常盛行,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是令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一個方面;三是地方自治引起較大的混亂,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沒有理順成章印尼中央政府於2008年12月10宣布撤銷了2398項不利投資的地方條例,據悉全國地方政府總共有11,401項地方條例,如此多如牛毛的地方條例,令投資者卻步。加上地方官員貪污無能,缺乏全局觀念,只為短期的個人利益著想,使投資者敬而遠之。被撤銷的地方條例大部分與交通、農業、工商及林業等部門有關,以在東爪哇、北蘇門答臘和西爪哇省推行或將實施的地方條例最多。印尼於2002年開始實行地方自治,中央下放權力後,許多地方政府以增加收入及提高建設為由,紛紛制定地方發展條例。「政治改革最重要的一項,即執行地方自治、中央政府的權力下放,地方政府的權力大大的膨脹,不過地方政府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步調未能一致,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往往因阻礙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在地方上受到嚴重的扭曲。」[4]印尼黃力群先生認為,印尼的地方自治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四個問題:1)一下子放得太多,太寬,問題叢生;2)地方缺少自治能力,尤其缺乏實行自治的管理人才;3)地方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權力、職能沒有明確的劃分,地方不懂如何行使權力,中央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地方的關系;4)各個省與中央的關系目前已經有一些法律和法規進行了界定,但省與縣市之間,各個地方之間的關系則非常混亂,基本上沒有任何規定。針對這幾年地方自治出現的混亂情況,蘇西洛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將一些下放的權力重新收回,適當集中中央的權力。[5]
最近,印尼某報舉辦了一次民意調查,約有半數民眾表示對改革成果不滿。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是政黨的表現,「民眾對國會議員的印象越來越壞,據調查結果,2005年有56.8%受訪民眾不滿民意代表的表現,2008年4月調查結果,有70%民眾不滿,2008年7月不滿程度增加到81.3%。52.5%的受訪民眾認為,國會或政府所制定的法令未保護人民的利益,他們認為這些法令只維護當權者或集團的利益。」[6]
筆者一直堅持認為,民主是個好東西,民主在印尼已經實踐了10年,印尼人民已經從民主這個大學校里學到了很多東西,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然而,政治民主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10年只是一個短暫的時期,一個國家的民主制度要真正成熟,可能要經歷幾代人的努力,印尼人民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當然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一步,今後也許還會出現像菲律賓和泰國那樣的挫折,但是,人民會從中學到很多,人民會更加成熟,今後,印尼民主進一步提升和發展的關鍵,是能否真正產生一個有效率的、廉潔的政府帶領印尼走向繁榮和富強,使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富足的生活,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的:「民主的印尼發現她自己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全球環境中,她不僅要與中國和印度競爭,而且也要與越南和泰國競爭,甚至還有巴西和土耳其。她還面對一大堆國內經濟問題,按照目前的增長率,只能使印尼經濟擺脫債務和實現基本的穩定,卻無法為那些中學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大量青年學生提供充足的工作機會,全球金融海嘯更進一步削弱了她在這方面的能力。……總而言之,印尼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缺少一個好的政府。」
泰國
泰國自2006年以來陷入持續了三年的政治紛爭,政府像走馬燈一樣換了一個又一個,反他信的各種勢力團結在「人民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下同)的旗幟下,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終於把他信和親他信的勢力趕下台,組成了以阿披實為首的新政府。陳建榮把泰國目前的各種政治力量描繪為「三權分立」,一是君權,即以國王為首的政治勢力,二是軍權,即以軍人為核心的政治勢力,三是文官政府。這三種權力相互制約,有時相互合作,有時又相互斗爭,當這三權相互合作時,泰國政治便能夠穩定、和諧和有效地運作;當這三種權力出現矛盾甚至相互斗爭時,泰國政治便出現動盪不安。從目前的情況看,三種權力已經達成了暫時的聯合,合作取代了矛盾,於是,便產生了新的政府。親他信的勢力雖然不滿,並且不斷地開展各種抗議活動,但是,經過三年多的動盪之後,泰國人民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再開展各種反政府的抗議活動不會得到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因此,筆者預測,泰國政治今後一段時間將會出現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這個相對穩定的局面能夠維持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如下三個因素:一是阿披實政府能否順利地帶領泰國抵禦全球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的沖擊,引導泰國經濟盡快走向復甦;二是上述三種權力的合作能否持續,即三個政治勢力之間能夠達成妥協,克服矛盾,而這又取決於三權之間的利益能否實現平衡,不會出現過分的利益傾斜;三是被趕下台的他信勢力是否承認失敗,放棄街頭抗議活動,保存與壯大實力,寄希望於下一次的大選,重新上台。筆者贊同陳建榮關於泰國民主政治的如下結論:「從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泰國人民一直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前進,但假如軍隊仍能操縱政治,法制不能有效地保障民主的實施,金錢能肆無忌憚地滲入民主,而政黨不能充分行使其政治功能,那麼泰國的民主化進程還將困難重重。」
馬來西亞
2008年3月大選之後,馬來西亞出現了一個新的政治格局,執政的國民陣線喪失了5個州的政權,在聯邦議會中也失去了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的優勢地位,由幾個反對黨組成的「人民聯盟」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因此,有人把馬來西亞2008年大選比喻為「政治海嘯」,極大地震撼了馬來西亞政局,完全改變了馬來西亞國內各種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馬來西亞去年發生的政治海嘯產生了兩大效應,將在2009年和今後幾年進一步發揮影響,一是促使執政的國民陣線各個政黨反省自己,其中最大的執政黨巫統將在今年3月舉行黨內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這也就意味著,馬來西亞將會產生一位新的總理,現任總理巴達維將會退出,現任副首相納吉將出現接班,如果不發生什麼意外,肯定會由納吉接班。但是,由於政治海嘯的沖擊,執政黨內部已經是人心渙散,有些國會議員已經易幟,有些則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隨時准備加入人民聯盟的陣營;此外,執政聯盟各個政黨之間也心存介蒂,面和心不和,互相抱怨,納吉接手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二是反對黨聯盟-人民聯盟在取得了5個州的地方政權之後正在摩拳擦掌,准備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然而,長期處於反對地位的人民聯盟並沒有做好執政的人才准備和思想准備,他們在5個州執政之後,做得並不漂亮,許多時候還迷失身份,繼續把自己當作是反對黨。此外,各個反對黨之間原來是在反對國民陣線的旗幟下暫時團結在一起的,他們的意識形態、路線、方針和政策有重大的差別,一旦掌握政權,這些分歧和矛盾立即開始尖銳起來,執政之後,各個政黨之間還有一個如何分配利益的問題。
2008年8月,馬來西亞檳城峇東埔國會議席補選,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贏得65.8%的選票當選,得票率比3月8日全國大選時旺阿茲莎的得票率還高,出乎許多觀察者意料之外。新加坡的政治分析家認為,「一般預料,隨著安華成功重返國會,馬國政局接下來勢必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因為無論安華的變天大計是成是敗,接下來必定烏雲滿布、塵土飛揚,執政的國陣會傾全力阻擋這股奪權的勢頭,而在野陣營也將鉚足最大的後勁,毫不放鬆,雙方必將展開一場殊死斗。這是否將使馬國政局變得動盪,甚至影響經濟與投資者的信心,確實值得人們關注。……安華的前路固然並不平坦,馬國政治也將變得更加風雲詭譎,變化難料。」[9]安華能否在下屆大選中取得勝利,取決於如下幾個因素:一是執政的國民陣線無法收拾殘局,尤其是在如何應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無法帶領馬來西亞經濟繼續走向繁榮;二是反對黨在其執政的5個州能夠順利地執政,實現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給這5個州的人民帶實際的好處。有政治分析家認為,2008年大選給馬來西亞政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國民陣線長期執政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今後將出現兩個政黨聯盟――即國民陣線和人民聯盟輪流執政的格局。如果出現這一政治格局,對馬來西亞民主政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去年底,長期研究馬來西亞政治問題的學者何啟良先生在暨南大學做了一場關於馬來西亞民主政治的學術演講,他對當前馬來西亞政治作出如下評論:如果反對黨能夠在他們執政的五個州取得成績,將能夠在下一屆大選中一舉拿下全國政權。但是,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這些反對黨並未做好執政的准備。現在看來,反對黨仍然動搖不了執政黨的根基。關鍵還是馬來人社會的特殊性。馬來人對巫統的支持仍然是一如繼往的。當然,馬來民眾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中下層馬來人對巫統失去了信任,他們有被巫統拋棄的感覺。何先生認為,今後馬來西亞政治將會出現如下新的趨勢:
1)原有的以種族為基礎的政黨政治將會發生變化,各大族群並不一定認同本民族的政黨,如印度人對印度人國大黨基本上持否定態度,拋棄了本民族的政黨。有一個專門針對馬來民眾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種族政治已經不符合民主發展的潮流,61%的受訪者認為,新經濟政策對馬來人的照顧已經過時,不必要也不利於種族團結。
2)兩大政黨聯盟輪流執政,馬來西亞不會出現兩個政黨之間的輪替,只會有兩個政黨聯盟之間的輪替,即國民陣線與人民聯盟之間輪流執政。
何先生對馬來西亞民主發展的前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馬來西亞的民主還是很幼稚的,還不成熟,實際上還是一種民粹主義,馬來西亞的民主制度還是很脆弱的。但是,馬來西亞民主的前景是光明的,多元社會,言論自由,反對黨的存在與發展,這些都是民主發展的基本條件,馬來西亞都具備了。巫統一黨獨大的局面已經終結,因為當年產生這個政治格局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10]筆者完全贊同何先生上述觀點,但也存在一點憂慮,要在一個多元種族社會推行民主並非易事,在多元種族社會,推行民主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各大種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差距不斷縮小,各民族之間的理解與融合程度較高,但從各方面的情況看,馬來西亞各大種族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距離,要消除這些距離,仍然需要時間,需要各方繼續作出巨大的努力。
緬甸
緬甸軍政府在今年有很大的動作,與果敢地區的交火就是例證,日益富有的果敢地區擁有自己的軍隊和政策,脫離了中央政府的控制,這是登盛總理所不願看到的。不過即使如此,因為中國這個強大的鄰居,緬甸在打擊果敢的同時不免投鼠忌器,有畏懼之心,因為果敢與雲南交界,此次軍事沖突造成了中國平民的死亡,所以緬甸的行動是否能夠跟進還有待觀察。
菲律賓
臨近大選的菲律賓最近爆發了地方武裝綁架官員並大肆屠殺的慘劇,菲律賓一向自詡為美式民主的樣板,但名不副實,分封的地方武裝依然強大,普通民眾依然生活潦倒,每逢大選前夕,菲國就會有暗殺政治家等消息傳出,成為民主進程中的巨大障礙。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令你滿意!
⑤ 2019年印尼大選什麼時候結束
印尼總統大選在2019年4月17日舉行,全國統一早上7點至下午1點鍾結束。而之後為統計時間至當天的晚上0點之前,但後來延長到第二日的中午12點。
⑥ 印尼歷屆總統
印度尼西亞組閣總統佐科
2014年印度尼西亞總統選舉佐科贏得大選,後2016年2月1日,印度尼西亞總統杜珂組閣。
2018年11月,佐科連任總統。
⑦ 東帝汶事件具體情況。
簡要歷史
東帝汶位於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端,島國。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地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和東端的雅庫島。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長735公里。境內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大部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平原、谷地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6℃,年平均濕度為70%~80%。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但地區差異較大:北部沿海地區每年5月至11月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為雨季,年降水量為500~1500毫米;南部沿海地區6月至12月為旱季,12月至翌年2月及5至6月為雨季,年降水量為1500-2000毫米;中部山區年降水量為2500~3000毫米。
16世紀前,帝汶島曾先後由以蘇門達臘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國和以爪哇為中心的麻喏巴歇(滿者伯夷)王國統治。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島。1613年,荷蘭勢力侵入,於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擠葡勢力至東部地區。18世紀,英國殖民者曾短暫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蘭恢復對帝汶島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簽訂條約,重新瓜分帝汶島。帝汶島東部及歐庫西歸葡,西部並入荷屬東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佔領東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大利亞曾一度負責管理東帝汶,不久後葡恢復對東帝汶的殖民統治,1951年將東帝汶改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1542號決議,宣布東帝汶島及附屬地為"非自治領土",由葡萄牙管理。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發「武裝部隊運動」推翻了獨裁政權,葡開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進程。1975年葡政府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行民族自決。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主張同葡維持關系的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主張同印尼合並的帝汶人民民主協會(簡稱民協)三方之間因政見不同引發內戰。革陣於1975年11月28日單方面宣布東帝汶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同年12月,印尼出兵東帝汶,1976年宣布東為印尼第27個省。1975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印尼撤軍,呼籲各國尊重東帝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自決權利。此後聯合國大會多次審議東帝汶問題。1982年聯大表決通過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的決議。從1983年至1998年,在聯合國秘書長斡旋下,葡萄牙與印尼政府就東帝汶問題進行了十幾輪談判。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998年印尼蘇哈托政權下台。1999年1月,印尼總統哈比比同意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選擇自治或脫離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聯合國三方就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簽署協議。6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成立聯合國駐東帝汶特派團(UNAMET),於8月30日主持東帝汶全民公決。東45萬登記選民中,約44萬人參加了投票,其中78.5%贊成獨立。哈比比總統當日表示接受投票結果。投票後東親印尼派與獨立派發生流血沖突,東帝汶局勢惡化,聯合國特派團被迫撤出,約20多萬難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總統宣布同意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成立由澳大利亞為首、約8000人組成的多國部隊,並於9月20日正式進駐東帝汶,與印尼駐軍進行權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准東帝汶脫離印尼。同月,安理會通過第1272號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UNTAET,簡稱聯東當局),全面接管東帝汶內外事務。
1999年11月,東帝汶成立具有準內閣、准立法機構性質的全國協商委員會(NCC),2000年7月成立首屆過渡內閣,2001年8月舉行制憲議會選舉,9月15日成立制憲議會和第二屆過渡內閣,2002年4月舉行總統選舉,東獨立運動領袖夏納納·古斯芒當選。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是本世紀第一個新生國家。
聯合國繼續向東帝汶派駐由軍隊,民警和文職官員組成的支助團(UNMISET),協助東帝汶政府工作,任期至 2005年5月。2005年5月20日,聯合國在東設立為期一年的後續特派團,即聯合國東帝汶辦事處(UNOTIL),繼續為東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協助。2006年8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向東派遣任期為六個月的聯合國綜合特派團(UNMIT),以協助保持東局勢穩定,幫助東舉行2007年總統和議會大選。2007年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將特派團任期延長一年,確保東社會治安和大選順利進行。
2007年5月9日,奧爾塔當選東帝汶總統,古斯芒被任命為總理。
[編輯本段]政治
東帝汶獨立以來,局勢總體穩定。東政府加強行政、司法和警務建設,致力於推進經濟重建和社會發展。2004年,東頒布了政黨法,一批涉及行政、司法、商業、投資的法案提交議會討論;地方政權建設基本完成,政府管理深入到基層。
但東經濟基礎薄弱,政府缺乏執政經驗,失業和貧困問題較為突出,民眾不滿情緒時有浮現。2006年初以來,600名被開除士兵鬧事,引發大規模社會騷亂,30多人死亡,60多人受傷,20多萬人逃亡。6月27日,東總理阿爾卡蒂里辭職,獨立人士、前國務兼外長與合作部長(外長)、前國防部長奧爾塔接任政府總理。新政府於2006年7月14日成立,任期至2007年大選前。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3個地區(Districts):阿伊萊烏、阿伊納羅、包考、博博納羅、帝力、埃爾梅拉、勞滕、利基卡、馬納圖托、馬努法伊、歐庫西、蘇艾和維韋克;區以下有65個縣(Sub-Districts),443個鄉(「蘇古」,Sucos),2236個村(Aldeias)。
【經濟】經濟處於重建階段。1999年脫離印尼以來,經濟主要依靠外國援助和國際機構拉動當地消費,2001年GDP增長18%,達3.87億美元。但隨著國際職員大批撤離,服務業急劇萎縮,加上旱澇災害造成農業歉收,經濟增長大幅滑坡,2003年、2004年GDP分別為3.41和3.53億美元。
2005年,東石油收入有較快增長,農業收成較好,但國內消費市場仍處於蕭條之中,非石油業增長緩慢。2005年非石油領域國內生產總值3.499億美元,增長2.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4美元。2006年因發生社會騷亂,東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2006年東經濟將出現1.6%的負增長,通貨膨脹率由05年的0.9%上升至5.7%。
為擴大油氣收入,東2005年7月設立石油基金,至2006年底已達10億美元。
東通用美元,發行有與美元等值的本國硬幣。
(資料來源:200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報告和2006年世界銀行統計資料)
【資源】 主要礦藏有金、錳、鉻、錫、銅等,帝汶海有儲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帝汶海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工業】2003年工業產值7435萬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21.8%。以印刷、肥皂、手帕、紡織業為主。
【礦業】 以石油、天然氣為主。2004財政年度油氣收入4100萬美元,2005年油氣收入2.65億美元。
【農業】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90%,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主要農產品有玉米、稻穀、薯類等。糧食不能自給。經濟作物有咖啡、橡膠、椰子等,咖啡是主要出口產品。2005年農、林、漁業產值1.113億美元。農業是其經濟支柱。農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許多地區的居民基本上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中。主產玉米、稻穀、薯類等。經濟作物有咖啡、橡膠、可可和椰子等。飼養馬、牛、羊等牲畜,帝汶種小馬頗有名氣。工業基礎薄弱,僅帝力及附近有小型的加工業。主要出口咖啡、椰子、紫檀木、橡膠;主要進口食品、紡織品、車輛及其它工業品。交通不發達,有2 000多千米的土公路,僅旱季能通行。 帝力是唯一深水港,近郊有兩個小機場,包考鎮有一個國際機場。
【旅遊業】 多山、湖、泉、海灘,具有一定旅遊潛力,但旅遊資源尚待開發。除帝力外,其它地區幾無旅館,國際航班很少。1989至1995年,每年赴東旅遊的外國遊客約1500人。
【氣候】高溫多雨,無寒暑季節變化。
【交通運輸】 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公路總長3800公里,許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通車。帝力港為深水港,另有COM海港、HERA漁港等。帝力機場為東唯一國際機場,另有3個一級機場、5個二級機場。
【財政金融】2006/2007財政年度總預算為3.15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商業銀行存款達8400萬美元。現有葡萄牙國民海外銀行(BNU)、澳新銀行(ANZ)、印尼曼迪利銀行(Mandiri)等外資銀行。
【對外貿易】 積極發展外貿,努力擴大出口。主要出口產品為咖啡、檀香木、橡膠和椰子等經濟作物,其中咖啡約占總出口額的90%。2005年貨物貿易進口1.02億美元,減少10.46%;出口809.3萬美元,增長16%。印尼是東最大進口國,占進口總額47%;美國是東最大出口國,占出口總額49%。
【外國資本】 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外資投入增加。截止2007年2月,共吸引外資1.63億美元。
【外國援助】1999年底,世行首次召開東帝汶捐助國會議(2003年6月改名為"東帝汶與發展夥伴會議"),此後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討論東財政預算和國家發展戰略,並設立兩個基金,即由聯合國經管的統一信託基金(CFET)和世行經管的東帝汶信託基金(TFET),作為對東捐助渠道。截至2005年4月,美國承諾對東援助約1億美元,約70%已落實。日本約2億美元,已基本執行完畢,2005年財政年度將再向東提供2000萬美元援助。歐盟共承諾約7億歐元,其中6億已撥付。亞洲開發銀行已提供930萬美元援助。澳大利亞每年提供約4000萬澳元,葡萄牙每年提供約2000萬美元。
人民生活 2002年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有4座醫院,縣一級設有衛生中心,僅能向60%有人口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生育率7.8%,為世界最高。平均預期壽命55.5歲,50%的兒童營養不良,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8%。全國41%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3人口無飲用水。全國失業率8.5%,城市失業率為40%。
2005年人口增長5.4%,高於經濟增速,導致貧困和失業加劇。2006年因爆發社會騷亂,難民人數激增。截至2006年底,難民總數約2.3萬,主要集中在首都帝力市。
【軍事】 東帝汶國防軍2001年2月成立,原為東帝汶民族解放軍,司令部位於帝力市。總司令塔烏爾·馬坦·魯瓦克准將(Taur Matan RUAK)。2005財年東國防預算約600萬美元。東警察部隊截至2004年底已完成部署約3000人。
東帝汶獨立過渡期間,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擔負防務工作,總軍力最多時達8950人。東帝汶建國後,防務工作逐步向東國防軍轉移,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一度削減。2006年4月,600名印尼國防軍因待遇不滿,舉行抗議示威而被開除。此事引發東社會大規模騷亂,軍警系統全部陷於癱瘓。國際維和部隊進駐後,東政府開始重建軍隊和警察部隊。
【文化教育】共有小學700所,初中100所,科技院校10所。東帝汶國立大學於2000年11月重新開辦,在校生500人。全國文盲率約48%,其中農村文盲率達80%左右,入學律66%。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帝汶郵報》(Timor Post),2002年11月8日創辦的葡萄牙語報,日發行量約2000份。《東帝汶之聲》(Suara Timor Lorosae),德頓語、印尼語和葡語報,日發行量約2000份。尚未成立通訊社,主要葡語新聞來源於葡萄牙盧薩社(LUSA,又名葡通社)。
【電台和電視台有】東帝汶國家電台(RNTL),節目覆蓋率90%,用葡語和德頓語播出;東帝汶電視台(TVTL),節目覆蓋率30%,用葡語和德頓語播出;東帝汶民族解放軍電台--希望之聲(RADIO FALINTIL-VOZ DA ESPERANCA),用德頓語和葡語廣播。
[編輯本段]外交
【對外關系】 奉行務實平衡、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首先重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其次重視發展與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亞、美國以及亞洲國家的關系,廣泛尋求國際援助。截止2006年2月已與100多個國家建交,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在帝力設立了大使館(或代表處),並派遣了常駐大使或代表。阿根廷等30多個國家向東派駐了非常任大使或代表。東在中國、葡萄牙、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兼駐紐西蘭)、美國、比利時和莫三比克等國建立了大使館,在紐約設立了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常駐代表兼駐美大使),向布魯塞爾派出了常駐歐盟代表(兼駐比利時大使),在悉尼設立了總領館,在印尼巴厘島和古邦設立了領事館。
【同國際組織關系】 重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關系。截至2005年7月已加入22個國際組織,其中2002年8月加入葡語國家共同體(第8個成員國),9月27日加入聯合國(第191個會員國)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衛生組織,同年還加入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刑事法院、國際刑事警察組織;有17個國際組織在帝力設立了辦事處。3月,夏納納總統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60屆人權會議。4月,東政府與世界銀行在帝力舉辦「東帝汶與發展夥伴會議」。9月,東總理奧爾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代表簽署了由UNDP向東提供2007年總統和議會大選技術和後勤支助的協議。
【同中國的關系】 2002年5月20日建交,時任外長唐家璇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東帝汶獨立慶典,並與奧爾塔外長簽署兩國建交聯合公報。2006年兩國關系進展順利。1月,東農業、林業和漁業部長埃斯塔尼斯勞·席爾瓦來京出席由中國政府、世界銀行和歐盟共同舉辦的禽流感防控國際籌資大會。2月,東國防部長羅德里格斯訪華。3月,東衛生部長阿勞若訪問澳門,希與澳門在傳染病監控領域進行合作。4月,我新任駐東大使蘇建向夏納納總統遞交國書。9月,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機會議在澳門舉行,中東兩國政府簽署包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內的多項文件。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蘇健
東帝汶駐中國大使:布蘭科(Olimpio Maria Alves Gomes Miranda BRANCO)
【同美國的關系】 2002年5月20日建交。同年8月,兩國簽署關於美軍免於引渡到國際刑事法院進行審判的豁免協議以及美軍在東「軍事地位」協議。2006年,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1月,美眾議院民主援助委員會代表團訪東。3月,美「千年挑戰賬戶」代表團訪東。8月,美海軍醫療船「仁慈」號抵東,開展對東的人道主義和民事援助工作。
【同印尼的關系】 2002年7月建交,此前印尼總統梅加瓦蒂應邀出席了東帝汶獨立慶典。2006年兩國關系進一步改善。2月,夏納納總統在巴厘島與印尼總統蘇希洛會晤,就東向聯合國提交東人權調查報告事達成諒解。4月,東外長奧爾塔對印尼進行工作訪問,與蘇希洛、外長哈桑會晤並表示支持印尼成為2007/08年度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6月,蘇希洛總統與夏納納總統再次在巴厘島會晤。7月,奧爾塔再次訪問印尼,是其就任總理後的首次出訪。蘇希洛在會談後表示,將大力支持東帝汶加入東盟。12月,夏納納總統出訪印尼,並與蘇希洛等印尼領導人會面。
兩國間遺留問題的解決取得積極進展。至2006年12月,東與印尼陸地邊境劃分基本完成,只有1%尚未確定。
【同澳大利亞的關系】 澳一直積極推進東獨立進程,東獨立運動組織曾長期在澳設有辦事處。據澳方2001年統計,出生在澳的東帝汶人有9386名,在澳居住的有15375名。2002年5月20日兩國建交。
2006年雙邊關系發展迅速。1月,澳東政府簽署《帝汶海協定》,就帝汶海油氣資源收益分配達成一致。2月,兩國政府完成在聯合石油開發區實施的新石油開采條例和石油產量分配合同的程序。5月,澳外長唐納短暫訪東,與東總統、總理和外長會晤,雙方就解決東危機、派遣國際警察部隊來東維和進行討論。6月,澳總理霍華德對東進行訪問,成為東新政府成立後首位訪東外國政要。9月,澳東簽署《聯合國石油開發區安全問題備忘錄》,以保護聯合石油開發區內石油生產設施。10月,東總理奧爾塔赴澳訪問。12月,東總統夏納納訪澳。
【同葡語國家的關系】 東帝汶將自身定位為地處亞洲的葡語國家,同葡語國家共同體及其成員國關系是東外交重點之一。與原宗主國葡萄牙關系密切,2002年5月20日建交。2006年兩國關系發展順利。2月,東總理阿爾卡蒂里對葡萄牙進行工作訪問。同月,應夏納納總統邀請,葡萄牙總統桑帕約訪問東帝汶。3月,夏納納總統前往葡萄牙出席葡總統席爾瓦的就職典禮。同月,葡勞工部長席爾瓦訪東。9月,葡內政部長科斯塔訪東。12月,葡萄牙議會代表團訪東。
2006年東與其他葡語國家關系也有一定發展。4月,東議會代表團赴安哥拉參加的五屆葡語國家議會論壇。7月,葡語國家共同體代表團抵達帝力,評估如何幫助東穩定局勢,恢復和平。
【同日本的關系】 日本是東帝汶主要捐助國之一,1999年以來向東提供援助達2.2億美元。 2006年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3月,東總理阿爾卡蒂里訪問日本,重申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9月,東帝汶首任駐日本大使就職。
【同東盟國家關系】 已與東盟10國建交。2006年雙方關系進一步密切。2006年4月,東外長奧爾塔對菲律賓進行工作訪問,參加反恐專家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7月,東總理奧爾塔前往馬來西亞出席東盟會議,正式提交東加入東盟的申請。8月,東總理奧爾塔赴雅加達參加東盟百名領導人論壇。9月,東與緬甸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2月,東政府與泰國KYTBW公司簽署一項利用生物氣化發電的合資協議,總額達8000萬美元,是外國公司在石油領域之外在東投資的最大項目。
【同歐盟及歐洲國家的關系】 2006年1月,瑞典議會文化事務委員會代表團訪東。9月,東總理奧爾塔訪問挪威,與挪威總理及外長等會晤。10月,東總理奧爾塔訪問梵蒂岡。11月,歐洲議會代表團訪東。
【同其他國家的關系】2006年8月,東時任總理奧爾塔訪問科威特。
[編輯本段]行政區域
東帝汶有十三個省:
阿伊萊烏省(Aileu)
阿伊納羅省(Ainaro)
包考省(Baucau)
博博納羅省(Bobonaro)
Cova-Lima
帝利省(Dili)
埃爾梅拉省(Ermera)
勞滕省(Lautem)
利基卡省(Liquica)
馬納圖托省(Manatuto)
馬努法伊省(Manufahi)
歐庫西省(Oecussi-Ambeno)
維韋克省(Viqueque)
⑧ 殺害50萬華人,貪污350億美元,罪惡滔天的他最終為何得以善終
自從印度尼西亞獨立以來,發生過兩次大規模屠殺華人事件,在這場排華事件中,共計超過50萬華人遭到屠殺。下令屠殺華人的是印尼當任總統蘇哈托,在他擔任總統長達30年的時間里,他不僅雙手沾滿了華人的鮮血,還侵吞了國家財產高達350億美元,堪稱世界貪污第一人。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堪稱劊子手的人物,最後卻得以善終,那麼,罪惡滔天的蘇哈托最後是如何沖洗罪惡得以善終的呢?
2008年1月,身體每況愈下的蘇哈托因心肺疾病住院,同年1月13日,蘇哈託病情進一步惡化,多個器官衰竭,盡管醫院已經盡全力搶救,但對於心臟和肺功能下降的蘇哈托來說無濟於事,於2008年1月27日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個罪惡滔天的劊子手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終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