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是什麼
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暴徒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暴動,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1998年8月8日,旅美華人抗議迫害印尼華人暴行。
此次嚴重騷亂,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印尼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轉遭受巨大損失。騷亂進而演化成為一場變革運動,迫使在台上呆了31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蘇氏家族勢力隨之土崩瓦解。此後,印尼經歷了長期動盪和沉淪,用十餘年時間才逐步擺脫「絕望國家」狀態,確立新的政治體制,重拾經濟穩定發展,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氣。
(1)華人是什麼時間去的印尼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Ⅱ 中國人去印尼
印尼華人保守估計600萬,一說達2000萬,但估計大概在1000萬左右。是全世界華人最多的國家。但是因為時間久遠和之前三十年(66-98年)的同化政策,華人大部分也不會講華語了,而且有了比較強的國家認同感。
就生活和工作來說,印尼經濟在東南亞還算是不錯,雖然比不上泰國和馬來西亞,但每年增張速度還是很快的。所以當地人的生活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還可以,基本跟中國差不多。但是農村人口還是非常貧困的,還有很多(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在赤貧線以下。
工作的話這邊工作比較愜意,相對健全的法律核對勞動者的保護,以及安逸到有些懶散的工作態度,所以工作壓力和強度跟國內比起來都比較低。
生意的話這邊華人大部分是經商的,跟國內聯系也比較強,這邊的商品從大到小基本都能見到中國貨。所以來印尼經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Ⅲ 蘇哈托的人物評價
蘇哈托1965年靠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執掌印尼達32年之久。在他執政的後期的1998年,印尼發生全國騷亂,成千上萬華裔被殺害,數千華裔女子被輪奸而死,其為幕後黑手。
中新網1月27日電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7日下午13時10分(北京時間14時30分),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在醫院病世,終年86歲。蘇哈托去世的消息傳開後,印尼民眾對此反應不一,有的稱贊他促進了印尼經濟增長,有的則批評他「獨裁、腐敗」。
印尼的一名大學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蘇哈托擔任印尼總統期間,他的統治就像是黑社會和黑手黨一樣。蘇哈托破壞了印尼的一切,包括國會、法律以及政治制度,在他統治期間,印尼的軍隊和警察完成變成了他的私人工具,對印尼人民進行野蠻的屠殺和掠奪。他以及整個家族掠奪來的財富,其實正是印尼人民多年來失去的。蘇哈托家族在印尼壟斷了四分之三的國家經濟,他們將絕大部分財產轉移到了國外,特別是轉移到了瑞士銀行的財產最多。蘇哈托浪費了印尼人民最精華的幾年時間,他理應接受人民的審判。」
但蘇哈托的一位支持者卻表達了完全相反的看法。這位名叫黎寬葉的支持者前往蘇哈托接受治療的醫院守候,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是的,的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貪污腐敗,他也的確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各種好處,但在他擔任印尼總統期間,印尼的經濟狀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轉。蘇哈托上台執政的時候,印尼經濟非常困難,面臨巨額的財政赤字和高達20多億美元的外債,而通貨膨脹也在持續上升。印尼人民非常幸運的有了這樣一位總統,我們對於他的逝世感到非常難過。」
另外一位名叫魯托-雅克布的計程車司機對記者說,「在他(蘇哈托)擔任總統期間,印尼的糧食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農副產品及一些初加工產品出口明顯增長,經濟也基本上實現了走出低谷、穩步發展的奮斗目標,並為後來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蘇哈托執政以來,印尼局勢一直比較穩定,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他的聲望也日趨達到巔峰。我們全家人對蘇哈托總統的病逝感到難過。」
蘇哈托的子女均已前往雅加達北塔米納中央醫院,醫院周邊和蘇哈托家族位於雅加達中區的住所均有大批警員維持秩序。蘇哈托1965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印尼開國總統蘇加諾,並從1967年起擔任印尼總統,直至因亞洲金融風暴引發國內政治危機而被迫於1998年下台。
印度尼西亞的華人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據古籍文獻的記載以及出土文物的考察,華人移居印尼的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也就是說,遠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華人就已經在印度尼西亞居住生活了。移居印度尼西亞的華人分布在一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出售從中國運來的絲綢、布匹、瓷器、茶葉等貨物,收購當地出產的香料、葯材、珠寶等土特產,並將中國先進的種植、養蠶、釀酒、製糖、制絹、冶練、鑄造等生產技術和古老的文化傳到了印尼,為印度尼西亞生產力的原始開拓、發展和經濟的繁榮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漫長的一千多年的歲月里,華人在印度尼西亞與當地各民族同甘共苦、和睦相處、息息相關、生死與共,從移民走向定居,逐漸融入當地社會。據統計,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約有三分之二屬於在當地出生的華裔,其中有43%以上的華人家庭已在印度尼西亞居住生活了三代以上,有些古老的華人家庭在印度尼西亞繁衍定居歷史更達數百年之久。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亞出生的華裔占該國華人總人口的比例達到80%,絕大多數華人家庭都已在印度尼西亞居住生活了至少三代。如今,印度尼西亞已成為世界上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度之一,居住在印度尼西亞的華僑華人的總人口約為800萬,佔全印尼人口總數的3.5%左右。其中,95%以上已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加入了印度尼西亞國籍,從而使印度尼西亞華人成為印度尼西亞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印度尼西亞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印度尼西亞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國民社會中應有的地位,是有史可鑒,有目共睹,並得到全世界人民包括印度尼西亞人民的公認和肯定的。但是,印度尼西亞卻是世界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排華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度之一。據文獻記載,從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製造的「紅溪慘案」開始,印度尼西亞曾發生過許多起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迫害華僑華人的慘劇。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慘案、1946年3月的萬隆慘案、同年6月的文登慘案、8月山口洋慘案、9月的巴眼亞底慘案、1947年1月巨港慘案等。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印度尼西亞仍經常發生許多較大規模的反華、排華動亂,如1963年3月至5月從西爪哇蔓延到中、東爪哇的排華騷亂、1965年至1967年全印尼性的排華浪潮、1974年由反日運動引起的排華騷亂、1978年雅加達由學生示威引發的反華騷亂、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華暴動等。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各種大小程度不同的反華、排華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幾乎每年都在印尼各地上演。1998年5月,本是一場反對當時印尼總統蘇哈托的政治運動也演變成為一場震駭世人的排華暴亂。據不完全統計,暴亂期間,僅印尼首都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7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同時發生在梭羅、巨港、楠榜、泗水、棉蘭等地的類似暴亂所造成的華人生命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量。1999年,棉蘭華人的數十艘漁船和數十輛卡車被焚毀,5000多噸貨物被搶劫;萬隆的一家華人紡織廠被焚燒。2000年5月騷亂二周年之際,數以千計的暴徒集結雅加達,對華人商店進行了攻擊和搶劫。印度尼西亞華人的命運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與關注。 蘇哈托當政期間,一方面實行軍事高壓控制,一方面重視發展經濟。1965年「9·30事件」後不久蘇哈托出任陸軍臨時負責人,主管恢復治安秩序,並開始接管蘇加諾總統的權力。1966年3月,任負責國防和安全的副總理兼陸軍司令,同年升陸軍上將。1967年起任代總統。1968年3月選舉時,正式就任總統。此後4次蟬聯,任期比譽為印尼「獨立之父」的蘇加諾總統還要長。自1969年開始,由政府制定五年經濟建設計劃,到70年代經濟已初露繁榮景象。自1972年至1996年,印尼經濟年均遞增6.3%,人均GDP達到1000多美元,為世人所矚目,蘇哈托也被稱為「印尼建設之父」。
他執政期間,印尼鋪設了7.4萬英里公路,新建了15萬所學校。1984年實現大米自給,人均國人收入585美元,使昔日的落後面貌大為改觀。1986年7月,蘇哈托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金質勛章;1989年,由於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蘇哈托應邀前往紐約,再次接受聯合國嘉獎。 在印尼經濟發展的同時,蘇哈托家族也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秘密調查資料顯示,蘇哈托家族的資產總值曾一度膨脹到400億美元。蘇哈托的長女西蒂曾擔任內閣社會事務部長,他的4個兒女和一個兒媳是國會議員。顯赫的政治權力為家族從商、牟取私利大開方便之門。蘇哈托的6個子女控制了印尼的金融、汽車、電力、建築、交通運輸、森林、礦山、新聞媒介和房地產等產業,幾乎每個經濟部門都有蘇哈托家族的人。印尼人形象地說,蘇哈托家族「打個噴嚏」,印尼經濟就會「感冒」。
蘇哈托在經濟政策的內幕里,曾透過貪污、壟斷、補貼等手段來為自己的家族及親信致富,據估計,蘇哈托家族的資產總值達150億美元。此外在他管治期間,他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透過高壓手段打壓政治異己來維護穩定。 1999年美國《時代》周刊報道說,蘇哈托及其家族非法聚斂了數百億美元的資產,其中150億美元藏匿在海外。此後,蘇哈托控告《時代》周刊破壞其名譽。2007年9月10日,印尼最高法院宣布蘇哈托勝訴,要求《時代》周刊賠償蘇哈託名譽損失費1萬億盧比(約合1.07億美元),並刊文公開道歉。
據《中國日報》報道,2007年9月17日,為幫助發展中國家追回被貪污的國家資產,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發表了一份被稱為「全球貪腐榜」的「追回被盜資產倡議」,其中將蘇哈托列為全球首貪,稱其非法所得高達150億至350億美元。幾乎是第二位非法所得的三倍。
以下是「全球貪腐榜」的榜單:
1.印尼前總統:蘇哈托 贓款金額:150億~350億美元
2.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 贓款金額:50億~100億美元
3.扎伊爾前元首:蒙博托 贓款金額:50億美元
4.奈及利亞前元首:阿巴查 贓款金額:20億~50億美元
5.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 贓款金額:10億美元
6.秘魯前總統:藤森 贓款金額:6億美元
7.烏克蘭前總理:拉扎連科 贓款金額:2億美元
8.尼加拉瓜前總統:阿萊曼 贓款金額:1億美元
9.菲律賓前總統:艾斯特拉達 贓款金額:8000萬美元
Ⅳ 世界有哪些國家是華人遷徙去的,都是什麼年代,什麼紀元。
東南亞的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早在明清時期開始有華人遷徙過去定居
美洲國家的華人大多數都是清末輸出勞做梁工過去和衫的,純棚運華工被蔑稱為豬仔
Ⅳ 印度尼西亞人的生活以及華人在印尼的真實處境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雖然帶有印度兩個字,但是它和印度沒有半點的關系。但這么說也不太准確,因為印尼也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尼人習慣左手上廁所,右手吃飯,而且印尼人的膚色看起來有點黑,這大概是和印度最相似的地方了。
印尼的國土面積有191萬平方公里,還有著接近316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是東南亞的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家,印尼有著將近2.8億的人口,有87%的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
印尼的面積雖然很大,但是它是由眾多的島嶼所組成的,所以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或者萬島之國,在印尼大約有17058個島嶼。為什麼這里使用大約這個詞呢,因為每次海水會漲潮落潮,所以統計的數據會有差別。
因為印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在印尼生活著很多的族群,他們和外界幾乎沒有聯系,很多島嶼實行自治管理。在印尼大概有著600多個族群,他們說著300種語言。每次出島就相當於出國,輪船和飛機也是這里常見的交通方式的。
至今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島上,生活著一群托拉雅族人,他們的親人在死後一般不會第一時間的下葬,家人們會把他們的遺體製作成木乃伊,用來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在印尼其他的一些島上,也曾經生活著食人族,不過隨著現代文明的湧入,這些落後的現象也在被拋棄。
以上就是關於印尼的一些基本信息,接下來我想談一談關於我在印尼的見聞:
我大概三四年前就去過印尼了,印尼這個國家很特殊,相信熟知 歷史 的人都知道一些相關的信息,因為話題敏感,就不在這里做過多的描述了,我會在文章的結尾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我盡量用客觀的描述我所認識的印尼:
首都雅加達的交通十分的擁堵,在雅加達開車,需要十足的耐心。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可能會花去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四五個小時。剛去印尼的那段時間,我還養成了在車上睡覺的習慣,因為車速真的像蝸牛一樣。
雅加達的城市建設的看以來有些落後,還能經常看到很多貧民窟,而且雅加達的河水也很臭。但畢竟是在首都,在不少地方,也矗立著高樓大廈。總體上的城市規格,相當於我們國家二線城市的水平,雅加達也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也是僅次於東京的世界第二大城市群。
印尼這個國家天氣略微有些炎熱,常年的溫度保持在25 -30 左右,一年當中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印尼是一個熱帶季風性氣候的國家,在這里有很多便宜又好吃的熱帶水果,比如說:香蕉、榴槤、波羅蜜、菠蘿、椰子等水果。
在一些路邊攤,經常會看到賣水果的小販,這里的榴槤很便宜,摺合人民幣的價格大約在2-3元一斤,菠蘿也經常是5塊錢3個的價格,僅從這一點來看,印尼還算是一個物產比較豐盛的國家,所以這也養成了印尼人性格散漫的一種原因,因為不愁吃喝,即使不幹活也不至於餓死。
所以生活當中的印尼人,幹活總是不緊不慢的,有點無欲無求的感覺。我接觸到的大部分印尼人,他們不喜歡存款,有錢就花,喜歡逛商場,每天吃吃喝喝,小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印尼人對待上班的態度也很敷衍,經常會有遲到的現象發生,他們給出的理由聽起來也很難讓人反駁,那就是堵車,因為印尼的交通狀況很糟糕。
印尼人的工資普遍不太高,每個月大概能賺到1000-2000元人民幣,在城市裡面的白領可以賺到3000元左右,那就算是很高的工資了,但僅限於首都雅加達附近。如果能賺到4000元,就可以生活得相當滋潤,即使請一個保姆也沒啥大問題。
在其他一些不發達的城市或者島嶼上,印尼人的工資或許可能會更低,印尼的工商業並不發達,許多的生活用品還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因為沒有工廠,婦女們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最常見的是給別人當保姆或者進服裝廠上班。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1000元左右,甚至更低。
而且印尼的傭人在世界上也很出名,每年會有很多的人出國打工,他們的足跡遍布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他們的分工各不相同,男佣一般干一些打掃衛生之類的家務,女傭則負責洗衣做飯之類的家務。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選擇出門闖盪,也有很多的人是以捕魚為生,在印尼可以吃到非常便宜的海鮮。
因為印尼是一個穆斯林國家,所以印尼女性的思想觀念相對保守一些。在曾經的一段時間里,印尼軍隊的招收女兵的時候,還需要驗證女孩子是否存在婚前性行為,與足以見得宗教在印尼的影響。在印尼還會經常看到包紮著圍巾的女人們,所以來到印尼之後不要隨意地和女性握手。
印尼女性的平均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五六差不多,她們的皮膚有些黑。許多人把印尼稱作是男人的天堂,因為在印尼是可以娶四個老婆的,在印尼老少配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有錢,娶六七個老婆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只要你有錢還有一個好的身體。不過家庭條件很普通的人,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度。
印尼的女人們其實對來自中國的男生們不怎麼感冒,畢竟不屬於不同的文化圈子。盡管中國的男人們在印尼的工資很高,但是想要找一個印尼的媳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生活在印尼的華人女孩,有很多的嫁到中國來,因為中國這些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生活也更好了,所以還是有很多印尼華人女孩願意嫁到中國的。
印尼也生活著很多的華人,大概有1000萬左右。他們通常居住爪哇島和加里曼丹島上。華人一般居住在自己生活的社區裡面,不會和印地當地人混居在一起。因為華人講究血統的純正,所以很少會和印尼人通婚,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會被同族的人看不起。不過印尼華裔的觀念就淡化了許多,在文化觀念上更加接近印尼的文化。
華人在印尼占據著經濟的主導地位,因為印尼前幾十名的富豪當中,絕大部分都是的華人身影。因為華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喜歡打拚,喜歡存款。在如今的印尼,華人的財財富佔到了印尼的財富的80%左右。
華人在當地經營著自己的企業,給當地人提供就業的崗位。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們當地人多少還是有些心理不平衡的。
華人對自己的身份也很認同,對中國也比較親近。老一輩的華人還說漢語,但是年輕的一代基本上口語能力就差了許多。這些華人大多來自廣東、福建沿海一帶,有的印尼華人,至今還有著在國內的親戚。
因為華人現在很有錢,所以華人在印尼的地位也在逐漸提高,在政府的一些重要職位中也出現了華人的身影。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給大家:
Ⅵ 印尼華人的歷史
在15世紀前中國與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很少有直接的聯系。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貿易掌握在印度尼西亞人手裡。中國商船的標准名稱,junk,來源於爪哇語,jong[有爭議]。jong在爪哇語中用來描述那些從中國南部長途跋涉到東南亞的商船。中國的史料中有僧人法顯在5世紀經過這一地區去印度的記載。唐朝時也一度與印度尼西亞王國有頻繁的聯系。
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人是爪哇最早的伊斯蘭傳教士,但是現在的大多數印尼華人卻不是穆斯林。有一種理論認為,在15世紀的時候,是鄭和等中國商船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尼。另外一種理論認為,是印度人將伊斯蘭教帶到了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群島。 荷蘭人的寵愛
最早的華人移民潮發生在荷蘭殖民的早中期,大多數都是尋找商機的商販。
華人與印尼原住民的關系直到今天都還是問題重重。一些評論者認為這可以追溯到荷蘭殖民時期。當時荷蘭人的殖民政策偏愛華人,因此華人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經濟上的主導地位。
荷蘭人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使得華人很難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因為華人和阿拉伯裔是社會的第二等級,土著是社會的最底層,歐洲人位於社會的最高等級。荷蘭人是選擇性的優待某個少數民族或宗教而達到其破壞原有社會體制策略的發明者。華人成為他們殖民統治的道具,成為緩沖其與原住民矛盾的緩沖器。(法國人和英國人後來採用了同樣的策略,他們利用當地的天主教信徒和猶太人來統治阿拉伯世界)。
由於華人被荷蘭人認為聰明,勤奮,有能力管理大農場而受優待,許多華人成了殖民統治的支持者。事實上,在荷蘭殖民早期,華人積極支持荷蘭人在這片地區建立其統治地位。例如,17世紀時萬丹省的「中國船長」Souw Beng Kong(宋八公)在他管理雅加達的時期大量組織華人移民到印尼,這極大的動搖了這一地區的經濟,使得荷蘭人更容易征服伊斯蘭萬丹王國。
作為獎勵,在1619年Souw Beng Kong(宋八公)成為第一個Kapitein der Chinezen。並獎勵給他的繼承人封地,授予世襲的Sia稱號。這些貴族化的峇峇娘惹掌握了爪哇島上從原住民貴族手中沒收來的大量土地和財富。通過這種手法,他們統治了雅加達的峇峇娘惹和華人。這種體系後來延伸到了爪哇在內的其他的島嶼上。
那些被剝奪了土地的原住民貴族,由於缺乏建立領地的經濟基礎。於是尋求用武力方式奪回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
荷蘭人和華人參與了上千爪哇奴隸的貿易活動。爪哇人被認為容易出問題,於是將他們運到了在蘇門答臘的華人農場。 荷蘭人常常並不友好的看待華人。在18世紀早期,由於華人從雅加達建成伊始就在經濟上佔主導地位,這在某種方式上導致他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大量華工建造雅加達城,並且耕作附近的土地,中國商人的數量也不斷增加,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對華人的依賴越來越大。
由於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大多數來自於在亞洲國家間的貿易,並不運回荷蘭,雅加達的華人很自然的成了聯系中國的最好方式。
荷蘭人和華人在經濟上相互依賴,理論上應該有很好的關系,但是由於華人的社會地位實際上與荷蘭人平等,而經濟上又是對手。這一因素造成荷蘭人對於華人與日俱增的憎恨。
引起這些憎恨最終爆發的不僅是華人的商幫,還有華人在爪哇各個經濟領域的活動:富有的華人從中國引入窮人當苦力來開展農業生產。這些苦力成了最重要的經濟領域----甘蔗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
越來越多的苦力被引入,導致快到1740年的時候,華人人口佔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地區一半。1690年殖民當局嚴令禁止再從中國引入苦力。但這沒能阻止從中國引入苦力的浪潮,僱主通過向官員行賄的方式繼續引入。
1720年,歐洲市場逐漸飽和,蔗糖市場面臨越來越深的危機。爪哇的甘蔗農場面臨來自更便宜的巴西蔗糖的激烈競爭。許多農場主破產,殖民當局沒有採取措施緩解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問題,一些絕望的失業者成為了暴民。
最後,殖民當局宣布將加里曼丹的苦力運到荷蘭在錫蘭南部加勒的種植園。無法知道是不是荷蘭人的真正意圖,謠言開始流傳說荷蘭人想把這些苦力運到海里扔掉。苦力拒絕登船,叛亂爆發。叛亂者不僅在農村地區搶劫,甚至要攻擊雅加達。
雖然沒有證據,雅加達的荷蘭人懷疑城內的5000華人計劃加入叛亂的苦力。1740年10月9日,荷蘭人命令搜查所有在雅加達的華人居民的住處。這最終演變成三天全方位的大屠殺----所有的華人都被屠殺在自己家裡,先前抓獲的也在監獄和醫院里立即處死。
一個傳教士煽風點火說殺華人是「神的旨意」,殖民政府據說按人頭懸賞。這次屠殺的受害者人數估計有5000至10000。紅溪(Kali Angke)這個名字據說來源於那次屠殺造成的「血流成河」。
在這之後,殖民政府宣布「恢復持續」。在雅加達等其他荷蘭統治的城市裡華人被指定住在特定的區域。雅加達華人被指定住在Glodok區,現在還有許多華人生活在那裡。
大屠殺後,荷蘭總督Adriaan Valckenier被逮捕並要求向Heeren XVII (十七世殿下, 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說明。他死在監獄里,但是對他的指控宣布「免於死刑」。
這件事在後來還常常被提起,特別是在形勢緊張的時候。
繼續移民並分化為三個分支
甚至這樣的血腥事件都沒能阻止華人繼續向印度尼西亞群島移民,在中國找不到的經濟機會的吸引力超過歧視和被壓迫的危險。
在這一時期的早期華人移民與中國大陸有更緊密的聯系,這表現在他們強烈的回家意識而把這兒當成他們臨時的處所。
由於18世紀中期,乾隆皇帝認為這些流亡海外的人是變節者,會對中國造成威脅,移民對回家的態度開始有了改變。雖然乾隆皇帝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海外流亡者被禁止回到他們的家鄉。
然而許多流亡者發現印度尼西亞群島對他們更有吸引力。滿清政府的敵意和壓迫導致更多的人從中國遷出。被舒適的生活所引誘,一些人不再將自己與中國大陸聯系起來,他們被稱為峇峇娘惹。一些峇峇娘惹與當地原住民通婚,但一般來說都是苦力的女兒。
很多華人認為他們是荷蘭人,信仰天主教,不僅通常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較高社會地位,而且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認為自己更優等。他們被叫做僑生。19世紀晚期,大多數享有Sia稱號的貴族家庭都迅速西化。到了20世紀早期,他們中的許多人----尤其是雅加達附近的----甚至「比荷蘭人更荷蘭人」。 這些Sia貴族結果成了殖民統治的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這些與中國大陸仍然維持關系的華人,仍然維持華人信仰及風俗,認為峇峇娘惹和僑生是不孝子,因為峇峇娘惹和僑生盡量避開中國傳統,這些仍然「純」的華人被叫做新客。
這三個印尼華人群體有完全不同的民族觀。
僑生更傾向荷蘭,峇峇娘惹更傾向印度尼西亞群島原住民,新客更傾向中國。
荷蘭改變政策後Sia貴族開始衰敗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長期把持經濟的Sia貴族被他們支持的荷蘭殖民政府系統性的摧毀。在Wilhelmina女皇在荷蘭議會的演講中強調自己對東印度群島欠下「道德債」之後,殖民政府實行了所謂的「社會政策」。這個政策的目標就是要結束爪哇的封建制度和打破峇峇娘惹貴族。
結果是華人Sia貴族,而不是原住民貴族,在這個政策中遭受損失。原住民貴族的土地在殖民早期的時候就被荷蘭人沒收了,而且還把Majapahit王國分成了四塊。荷蘭人為了補救這不受歡迎的而且實際上是種族主義的政策,發起一個將這些中上層半貴族家族招募為公務員的計劃,這些人被稱為priyayi。
荷蘭政府強迫獲取峇峇娘惹貴族的封地,破壞了很多華人地主家族。雖然他們很多成功轉入商界,但是大多數以前的Sia貴族(這個頭銜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被廢除)被新客取代。後者現在仍然是印尼經濟實力最強大的族群。
伴隨封建Sia貴族的衰敗,印尼華人經歷了一個現代化的過程,他們建立了西式社會和政治制度。他們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泗水建立了爪哇第一個非西式的學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很多中文學校在大城市中建立了起來。第一個中文報紙和政黨也在這一時期建立了起來。這些政黨有的認為他們是印尼民族運動的一部分,有的仍然認為印尼華人是中國國民。印尼華人是否是中國國民這個問題花了數十年都沒能解決。
Ⅶ 華人移民的歷史從何時開始,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歷史上的華人移民主要是去往東南亞和美國。
1、明末時期移民東南亞。明末戰亂導致大量移民東南亞,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系。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2、1868年美國和清政府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蒲安臣條約》),第五條款規定華人願常住美國或入籍,皆須聽其自由不得禁阻。這為美國來華招攬大量華工開方便之門。1851年,加州已有2.5萬名華人,1870年全美就增加到6.3萬人,全在西海岸。1880年有6000人抵美,1881年這個數字就增加了1倍,1882年增加了4倍。
Ⅷ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印尼華人有怎樣的歷史
印度尼西亞是萬島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是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尼華僑遷居於此多發生於清朝末年。
三、華僑在印尼的生活狀態華僑在印尼憑借其智慧與刻苦的精神不斷努力在印尼很多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清朝期間,荷蘭殖民者就在印尼發動了大規模殺害華僑的紅溪事件。但是華僑為印尼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受到了本地居民應有的尊重。
總之,印尼是一個人口種類多樣的國家,文化有很強的多樣性,華僑在印尼生活的都很好,權益也得到了保護。
Ⅸ 1970印尼華人都是哪裡過去的
印度尼西亞華人是居住於印度尼西亞的華族,源自於數百年來從中國南方的遷移。 印尼華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時間,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
印尼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4],至2007年,印尼共有2000多萬華人,華族已經成為印尼的第三大民族[5][6]。其中客家人口總數約為800萬,大概佔印尼華人總數的40%、[17]佔印尼總人口的3%-4%,散居在印尼全國。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1-3]
印尼客屬聯誼總會是代表和團結印尼客家人的全國性團體,成立於2008年。印尼客家博物館是海外第一家反映當地客家歷史文化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