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是神馬
世界七大洲中,除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線尚未定論外,其它洲與洲之間界線早已有了定論。那末,作為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究竟在哪裡呢?世界地理課本中至今尚未提及。1904年,德國動物學家韋伯通過實地考察,提出了一條線,此線北起蘇拉威西島和馬魯古島之間,沿哈馬黑拉島西側南下,在蘇拉群島和奧比群島之間通過,從布魯島西側折而向東,沿伊里安島和澳大利亞大陸架前進,過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韋伯認為,該線以西是東方區動物占優勢。韋伯線的出現,對亞洲和大洋洲界線的劃分影響很大。我國出版的地圖中,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最早便出自韋伯線的修正線。1916年,著名地理學家陶履恭在《中外地理大全》一書中,指出了韋伯線的缺陷,提出了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該線從帝汶島南部海域起,向東北經卡伊島以東,由北再折向西,沿斯蘭島以西北進,至哈馬黑拉島之東。此線後來又經改動,將米蘇爾島劃入亞洲,並正式並入地圖,作為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但上述洲界的劃分也有一個缺陷,就是破壞了馬來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完整性。大量史料證明,阿魯群島為馬來半島中馬魯古群島的一部分,米蘇爾屬密克羅尼西亞群島
② 印度尼西亞群島在那幾個板塊交界處
專業的回答,則是印尼處於四個板塊的交界處。
在專業的地理中,並不存在一個印度洋板塊,6大板塊劃分法中的印度洋板塊,實際上由三個板塊組成:澳大利亞板塊、印度板塊、阿拉伯板塊(目前一般認為澳大利亞板塊和印度板塊已經重新融合為一體,稱為澳大利亞-印度板塊)。
太平洋板塊也可以細分,太平洋西部有一個菲律賓板塊(位於馬里亞納群島、關東地區以西的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和之間)。
印尼的南面和西南面是澳大利亞-印度板塊,北面是亞歐板塊,東部伊里安島的北面是太平洋板塊,東北部的塔勞群島、馬魯古群島北段的東北方是菲律賓板塊,因此我們說印尼處於四個板塊交界處。
當然,一樓二樓說的對於業餘人士來講也對。
③ 印度尼西亞屬於什麼洲
印度尼西亞是地跨亞洲,大洋洲,但通常認為它屬於亞洲國家。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3)印尼劃分界限是多少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和馬來族分別佔7.5%。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
④ 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來是不是一個國家
樓下幾個瞎扯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來不是一個國家,早期的印度尼西亞群島,是由多個國家組成。一直都沒有形成過統一的國家。
為什麼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兩個國家的分界線如此的筆直呢?
這個其實跟朝鮮韓國的邊界線一樣,是按經緯度劃分的。不過沒有朝鮮韓國那麼慘烈。
其實早的時候,應該劃分為四個區域,東印度尼西亞,西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
1511年葡萄牙人發現新幾內亞島。
1884年英、德相繼瓜分新幾內亞島東半部及附近島嶼。
1906年英屬新幾內亞交澳大利亞管理,改稱澳屬巴布亞領地。
一次大戰中澳軍佔領德屬部分,也即是巴布亞。
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決定委託澳管理;二次大戰中新幾內亞一度為日軍佔領,戰後聯合國委託澳繼續管理德屬部分,1949年澳將原英屬和德屬兩部分合並為一個行政單位,稱「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
1973年12月1日實行內部自治。
1975年9月16日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就成了一個國家,與印度尼西亞的邊界線就以東經141劃分。
7世紀到14世紀之間,印尼境內分布著很多小王國和部落。
到了16世紀,歐洲人抵達現印尼,發現了這些小國。
一些歐洲強國開始建立殖民地,荷蘭變成了這些歐洲國家裡面佔領最多領土的國家。
1949年,荷蘭人正式放棄政權後,蘇加諾被任為印尼第一任總統。
⑤ 大洋州和亞洲分界線
對於亞洲與大洋州的分界線至今未定,
一:普遍認為是:帝汶島以南,馬魯群島以東及哈馬黑拉群島以東
二:大洋洲與亞洲的陸上分界線是在新幾內亞島,即該島的巴布亞新好此幾內亞和印尼的一小部分以西為大洋洲,以東則為亞洲.
海上的分界線是馬里亞納海溝和幾個海峽。
三:印度尼西亞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櫻襪嘩托雷斯海峽,珊瑚海,印度洋。這是海上的分界線,陸上分界線是新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國界分界線
四:印尼是跨洲國,新幾內亞島全境屬於大洋洲。亞洲和脊行大洋洲沒有陸上分界線。
有疑問的請留言。
⑥ 印度尼西亞是什麼帶
印度尼西亞是熱帶
⑦ 各大洋的分界線
1.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南部相互溝通的重要海峽,也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的地方。在巴拿馬運河開鑿之前,德雷克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10~20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這給航行帶來了困難。
2.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兩大洲(亞洲和北美洲)、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半島(阿拉斯加半島和楚科奇半島)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從白令海峽的中央通過。
白令海的部分海水流經本海峽入北極海,但大部分迴流太平洋。冬季常有暴風雪,海面為1.2米~1.5米(4英尺~5英尺)厚的冰原所覆蓋。仲夏仍有浮冰留存。
3.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印度尼西亞群島、巴斯海峽、塔斯馬尼亞島
印度尼西亞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17000多個島嶼如同一彎巨大的新月,延伸了5200公里長,從印度洋的蘇門答臘島直掃到太平洋 的哈馬黑拉島。
巴斯海峽是分隔塔斯曼尼亞與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的海峽,最窄處寬約240公里,平均約50米深。
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號稱「天然之州」,亦被譽為「蘋果之島」,亦有「假日之州」、「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之稱,以秀麗風光和樸素人文為特色。
4.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蘇伊士運河
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5.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羅伯遜海峽、格陵蘭海、挪威海
羅伯遜海峽接北大西洋巴芬灣與北冰洋林肯海的水道最北部分。位於加拿與大埃爾斯米爾島(西側)和格陵蘭島西北部(東側)之間。寬18∼29公里(11∼18哩)夏季短期可通航。
格陵蘭海,位於冰島、格陵蘭島和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之間,北冰洋主要邊緣海之一。屬亞極地氣候,受東格陵蘭寒流影響,氣溫很低,全年盛行北風和東北風。
挪威海是北大西洋的一個陸緣海(因北部位於北極圈內,也常劃為北冰洋的邊海),位於挪威西北方對開,介於北海與格陵蘭海之間。
⑧ 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分界線是什麼
1、普遍認為:帝汶島以南,馬路群島以東及哈馬黑拉群島以東
2、陸上分界線:是新幾內亞島,即該島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尼的一小部分以西為大洋洲,以東為亞洲,即東南亞。
從菲律賓海南下,沿著哈馬黑拉海、塞蘭海、阿魯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然後出印度洋。
①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②蘇伊士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③巴拿馬運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④白令海峽——北美洲和亞洲的分界線.
⑤德雷克海峽——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
⑥丹麥海峽——歐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⑦直布羅陀海峽——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關於亞洲與大洋州的分界線至今未定, (1)普遍認為是:帝汶島以南,馬魯群島以東及哈馬黑拉群島以東 (2)大洋洲與亞洲的陸上分界線是在新幾內亞島,即該島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尼的一小部分以西為大洋洲,以東則為亞洲. 海上的分界線是馬里亞納海溝和幾個海峽。 (毀伍3)印度尼西亞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托雷斯海峽,珊瑚海,印度洋。這是海上的分界線,陸上分界線是新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國界分界線 (4)印尼是跨洲國,新幾內亞島全境屬於大洋洲。亞洲和大洋洲沒有陸上分界線。
額,這兩個洲因為距離太遠了。。所以沒有分界線啊!你怎麼會問到這個問題呢?我一開始也想問的。後來去我去問老師。老師說沒有啊!因為兩洲的距離太遠了。。
世界七大洲中,除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線尚未定論外,其它洲與洲之間界線早已有了定論。那末,作為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究竟在哪裡呢?世界地理課本中至今尚未提及。1904年,德國動物學家韋伯通過實地考察,提出了一條線,此線北起蘇拉威西島和馬魯古島之間,沿哈馬黑拉島西側南鏈余襲下,在蘇拉群島和奧比群島之間通過,從布魯島西側折而向東,沿伊里安島和澳大利亞大陸架前進,過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韋伯認為,該線以西是東方區動物占優勢。韋伯線的出現,對亞洲和大洋洲界線的劃分影響很大。我國出版的地圖中,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最早便出自韋伯線的修正線。1916年,著名地理學家陶履恭在《中外地理大全》一書中,指出了韋伯線的缺陷,提出了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該線從帝汶島南部海域起,向東北經卡伊島以東,由北再折向西,沿斯蘭島以西北進,至哈馬黑拉島之東。此線後來又經改動,將米蘇爾島劃入亞洲,並正式並入地圖,作為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但上述洲界的劃分也有一個缺陷,就是破壞了馬來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完整性。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的分界: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峽
亞洲與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歐洲與非洲的棚兄分界: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的分界:丹麥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峽
以上是個大洲的分界線。額,這兩洲好像木有分界線,也可能是我不知道
阿拉弗拉海不是亞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線。
阿拉弗拉海在澳洲大陸與新幾內亞島之間,新幾內亞島屬於大洋洲,所以阿拉弗拉海在大洋洲之內。
阿拉干山脈,位於緬甸西部,伊洛瓦底江以西,又稱若開山脈。歷史上一直是緬甸與印度次大陸之間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