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LNG短缺難題如何解決
為應對國內對LNG(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我國中石油和中海油兩大國有石油巨頭4月10日與卡達天然氣公司Qatargas簽下巨額訂單,成功獲取了每年500萬噸的LNG供應。這是我國油企與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達第一次結盟。至於兩份合同的價格,各方均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但卡達石油大臣阿提亞近日在羅馬稱,由於中國支付更高的價錢,因此卡達將把原計劃出口到美國和歐洲的LNG轉向出口到中國。
隨著2005年來國際油價的持續走高, LNG需求趨旺,美、日、韓在國際市場加快爭奪氣源,國際LNG市場已經轉變成賣方市場。LNG價格不斷走高,致使我國進口LNG受阻。在當前LNG資源供應環境下,我國應該怎樣進口LNG以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我國LNG項目面臨氣源缺口
目前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所佔比重不足2%左右,遠低於世界25%和亞洲8.8%的平均水平,增長潛力巨大。據《2007年中國能源發展報告》預計,未來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呈爆炸式增長,平均增速達11%-13%,2010年需求將達到咐圓1000億立方米,國內產量將達到800億立方米,缺口200億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需求量將超過2000億立方米,而國產產量僅有1000億立方米,另外的50%將依賴進口。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291.3萬噸,同比增長了3.2倍。
據統計,目前分布在我國沿海省市計劃建設的LNG進口項目超過20個,2015年以前擬建設LNG進口接收項目總規模接近每年7000萬噸。但這些項目面臨的困境是,國際市場中現有的LNG產能幾乎已盡數出售,留給中國的資源已經不多。另外,最近幾年國際LNG價格波動劇烈,也大大延緩了這些項目的進度。到目前,我國規劃的20多個LNG項目,僅有5個初步落實了氣源,沒有落實氣源的LNG項目建設進度緩慢。
我國已落實氣源的LNG項目
項目 氣源公司 氣源地 協議數量
中海油廣東LNG項目 澳大利亞ALNG集團 澳大利亞 每年300萬噸
中海油福建LNG項目 印尼東固氣田 印度尼西亞 每年260萬噸
中海油上海LNG項目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馬來西亞 每年300萬噸
中石油江蘇LNG項目 殼牌、伍德賽德油氣公司 澳大利亞 每凳簡答年400萬噸
中石油大連LNG項目 卡達天然氣公司、殼牌集團 卡達 每年300萬噸
以中石油為利,按照規劃,江蘇LNG項目於2011年投產,大連和曹妃甸LNG項目於2012年投產。江蘇LNG項棗慧目一期規模350萬噸/年,二期規模350萬噸/年;大連LNG項目一期規模300萬噸/年,二期300萬噸/年;曹妃甸LNG項目一期規模為600萬噸/年,二期達到400萬噸/年。這意味著到2012年,中石油的LNG需求量將達到1250萬噸。2007年9月,中石油先後和殼牌、伍德賽德油氣公司簽署協議,將從兩家公司在澳大利亞的氣礦共獲得每年400萬噸的LNG,加上此次簽約卡達的每年300萬噸,到2012年還有550萬噸的缺口。
國際LNG爭奪激烈但供需關系或趨向緩和
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高,LNG需求趨旺,國際LNG市場已經轉變為賣方市場,價格大幅上漲,成為我國擴大LNG進口的主要障礙。2003年中海油廣東大鵬灣LNG項目建設時,LNG正處於買方市場,各國LNG開發商積極搶奪深圳項目的資源供應合同。藉此,中海油以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超低價格與澳大利亞ALNG集團簽署了25年的「照付不議」采購大單。但2005年以來,油價上漲使得天然氣的替代作用更加明顯,日、韓、美等國的買家開始大規模搶購資源,導致了LNG資源緊俏。我國福建LNG項目氣源印尼當固天然氣田2009年將開始供氣,但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高,印尼方面先後兩次提出了調高價格的要求,使進口LNG成本從2004年協議的4.54美元/百萬英制熱量單位漲至5.93美元。盡管如此,相比當前的十幾美元的市場價格也是很低的。
各國對氣源的爭奪也非常激烈。中海油曾經希望能夠通過澳大利亞的高更項目為其在浙江和上海的LNG接收站提供氣源,並在2003年10月與項目持股50%的雪佛龍公司簽署意向書,約定將在25年內從高更項目進口8000萬至1億噸LNG。但進入2005年後,雪佛龍堅持要提高價格,而中海油拒不認可。2006年底,雪佛龍石油公司宣布,已經與日本兩家公司達成25年的出口合同,每年向日本供應270萬噸的LNG。中海油只好眼睜睜看著這一項目被納入日本公司囊中,不得不再次轉向印尼尋找氣源。
不過,對於各國爭奪LNG的情況也不必過於驚慌。LNG當前供給的緊張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國、印度、中國以及歐洲國家等大規模新建LNG接收站造成需求激增的影響,從長期來看,市場機制將調整供需趨向平衡。美國油氣雜志2008年1月發表的特別報告指出,2008年LNG生產能力增長迅速,從2007-2009年,全球液化天然氣新增生產能力多在中東。2008年卡達有幾個項目將全部竣工,其LNG年生產能力至少可增加3900萬噸。此外,俄羅斯薩哈林、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澳大利亞等一些運作了多年的項目也將在2008年投產。預計2010年後供需緊張情況可能有所緩解,LNG價格將走穩或下跌。道達爾公司也預測,2015年世界LNG總產能將超過4.5億噸,而總需求不足4億噸。
實施一體化合作戰略獲取國外氣源
面對LNG市場的變化,應從國家能源戰略出發,明確LNG在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宏觀上協調LNG產業的發展。當前賣方市場的情況下,我國大量采購LNG資源,必然要付出較高的代價。為降低當前高氣價帶來的風險,需要注重LNG進口策略,盡量採取與資源國一體化合作的方式,參與國外LNG資源開發,尋找互利共贏的途徑。
由於LNG進口簽署的多是20年以上的長期和約,為了提前解決氣源問題,我國油企必須積極參加國外的LNG開發上游建設,爭取優先長期購買LNG產能。要從「以市場換資源」的戰略向「以市場換技術」和「以市場換股權」的戰略轉變,力求實現與資源方的利益捆綁,確保資源供應。國際LNG產業巨頭殼牌、英國石油等跨國公司,利用其技術和資金優勢,占據著國際天然氣上游市場的最大份額,並與資源國分享巨大的利潤。而中國公司到目前為止在勘測開發和生產環節技術薄弱。要充分利用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的籌碼,爭取與大公司結成策略聯盟,以市場換技術和股權,保障國家能源戰略的實施。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給油氣公司以強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除了重點參與LNG上游建設外,還要從整個LNG產業鏈著手,探討與資源方在LNG產業鏈環節合作的可能性。LNG產業鏈包括從氣田開發、液化到輸氣管道、出口碼頭、船隊等多個環節,還包括與天然氣利用有關的電廠等項目,是一體化的系統工程。由於對技術、資金的要求高,各個環節都出現了參與者多元化的趨勢。我國企業要爭取在LNG出口國的系統工程中多方位多層次地介入,充分利用LNG產業鏈各環節多元化的趨勢,從資金、設備、勞務各個方面提高參與的深度。今年4月初,我國製造的第一艘LNG船正式交付使用,也為我國企業深層次參與國際LNG項目創造了條件。
2. 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田是哪裡
就是卡達的這個
據報道,卡達能源和工業大臣阿塔耶宣布,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田——
—卡達北部天然氣田已探明的儲量,由原來的3.8萬億立方並手英尺增加到9萬億立方
英尺。
阿塔耶說,卡達北部的阿爾法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個油田,卡達將在北
部油田地區投資160億美灶蔽汪元發展石化工業。
據悉,卡達液化天然氣產量於2010年將達4500萬噸,除供應美洲、歐洲和亞
洲外,還將通過新建設的輸氣隱仔管線供應周圍鄰國500萬噸液化天然氣,
3. 金帝聯合能源有沒有開發海外油氣田
有的。據公開資料顯示,金攜明腔帝聯辯衫合能源建立了綜合能源服務完整產業鏈,包括海外油氣田槐枝的開發,其中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取得2塊油氣田項目,在查德取得1塊油田項目。因為專業技術和運營管理能力過硬,市場業績好,還被國外媒體還有過專門的報道。
4. 求國有企業內部沖突的英文文獻,...求求大家幫幫我
你可以參考以下一篇範文,也許對你的論文開題有所啟發,希望對你有用
原 形 畢 露
超級主義者的導論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經常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中國國內的企業,他們對「三井物產」這樣的日本綜合商社的了解也很膚淺。基本上普遍的認識是,綜合商社是一個經營幾乎所有商品的貿易公司。他們簡單地認為「綜合商社」的意思就是「各種商品集合經營的貿易公司」。其實這完全忽視了綜合商社更重要的金融和投資功能。所謂「綜合能力」,不是指「多種商品貿易」的能力,而是強調貿易、金融、投資、物流、信息和人才的綜合運營和協調的能力。而綜合商社的真正意義,更在於其代位政府,以類似民間企業的行為方式,行使著國家微觀經濟管理的職能。
對於普遍接受大學的西方經濟學教育和美國則蠢MBA教育的中國企業家們和經濟學家們,日本綜合商社的學問也許已經引不起他們的興趣和爭論了。在目前普遍矮化日本經濟的輿論導向下,許多研究日本經濟和社會學者被排除出中國主流學術圈外,他們的聲音早已經被人數急劇擴大的美國經濟學博士們的著作所淹沒。特別是當今厭日情緒急升的形式下,似乎也不合時宜去提倡研習日本經濟模式。所謂「不景氣的十年日本經濟」更放大了日本經濟制度的罪過。這對於隱藏和融化在微觀經濟世界中的日本綜合商社和財團體系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雖然它們近在咫尺,幾乎無所不在,卻也無從被中國人關注和發現,更不用擔心被中國這樣一個競爭對手識破和模仿。當我們為中國各種宏觀經濟統計數字的高速增長而毀游欣喜若狂時,他們卻暗自為大方的中國帶給日本的巨額財富而興奮不已。
有一句話叫作「眼不見心不煩」。可是,我偏偏工作在一個處於日本經濟領導地位的最老牌和最有影響力的綜合商社中,眼見中國公司憑借個人英雄主義精神剛剛打出的一片天地,不知不覺中被納入了日本財團的勢力范圍。看到周圍發生的中日沖突,無不與綜合商社或其所關聯的財團企業有關。有誰會想過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寶鋼」是日本三井財團的成員呢?從寶鋼的資本構成和它建設在中國土地上的事實,沒有人會懷疑它是中國人自己的企業。可是,如果寶鋼離開「三井物產」涉獵的巴西和澳大利亞鐵礦,沒有「商船三井」的鐵礦石運輸和「三井造船」製造的大型礦沙船,不與三井物產和新日鐵(三井物產的夥伴)建立合資物流銷售公司,沒有「豐田汽車」(三井財團成員)和「通用汽車」(三井財團夥伴)這樣重要的客戶,寶鋼能夠迅速提升它的產品檔次嗎?另一個問題,寶鋼與外國談判鐵礦價格和合作投資的意志和行為是由中國人自己所能決定的嗎?
去年年底,出現了一件震動中國經濟界的大事,「中航油」在海外石油貿易和期貨市場交易的博弈中,一下損失了5.5億美元。三井物產作為三井財團的一員,擁有世界上很多油田的股權,是這場賭博的莊家(受益者)。在這場賭局中,三井財團有兩個重要的關鍵成員,一個是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向賭徒「中航油」進行放債;另一個是參股三井住友銀行的美國「高盛公司」,通過其在新加坡的子公司「阿爾龍」向賭徒「中航油」提供財務管理和期貨交易咨詢。顯然,在一個四人游戲的麻將賭桌前,三井財團佔了三個位子,並扮演著不同角色,而另一個位子留給了「中航油」。由於三井物產擁有全球的貿易和情報網路,加上財團另一成員「商船三井」掌握的全球貨運訂單情報,就可以輕易判定石油價格將持續上漲,提前埋下大量訂單。只要「中航油」不斷從「三井住友銀行」借錢,然後按照「高盛公司」的意見投入賭局。這樣一來,三井物產就可以賺到大把的銀子。
現在,「中航油孫余陪」輸光了銀子,欠了三井財團的成員(夥伴)「三井住友銀行」和「高盛公司」的債。他們向「中航油」催債是再合法不過的事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或者他們可以逼迫中航油的後台為他們莽撞和缺少經驗的兒子「中航油」把錢墊上。「中航油」實在還不起債,把股份折價抵給債主們也是不錯的事情。今後,「三井住友銀行」和「高盛公司」成了與中國壟斷巨頭在一起工作的董事,可以分享超額壟斷利潤。同時,對於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重大行動,三井財團會更容易地捕獲到有價值的情報,這對把握石油市場變化和控制貿易風險帶來了更多的好處。即使「中航油」清盤這種最壞的情況發生,三井物產賺取的利潤從整個財團看足夠彌補「中航油」欠三井財團成員的2千萬美元債款。對於三井財團這一年在石油生意中贏利的不止一個5.5億美元利潤而言,這點兒債款損失只是個小意思。
綜合商社本身就是一個貿易和金融的綜合體,再加上它的財團企業的配合,對於孤軍奮戰的中航油來說,猶如羊入虎口,必死無疑。我在三井物產東京工作的一段期間,親身經歷向韓國和台灣供應美國糧食的貿易與期貨相結合的實戰過程,才真正理解了綜合商社對大宗原材料的定價機制、貿易實務和風險控制。實際上,對於糧食、油料、糖、棉花、石油、礦產、鋼鐵和有色金屬等具備成熟期貨市場的商品,綜合商社的操作手法都基本一樣。出於商業機密的考慮,我不能在這里做更進一步闡述。「中航油」不過是中國壟斷石油企業的代理人,根本不具備從事大宗原料貿易的資源(包括人才、信息、決策機制、風險控制、實戰經驗等),出現巨額損失只是早晚的事。在舊體制下,由於國營壟斷公司全部依靠政府財政或銀行貸款來補窟窿,市場波動造成的風險和損失沒有暴露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和台灣企業長期與日本綜合商社、其它金融大亨和大鱷們對手大宗原料貿易和期貨,但它們有一套自我保護的組織系統,非常值得借鑒。
中航油事件只是中日兩國在石油領域展開較量的一個插曲,雙方更多的沖突和對抗早就不斷暴露出來了,而背後總能看到日本綜合商社的身影。特別是中日雙方在俄羅斯薩哈林油氣資源上爭奪異常激烈。為爭取俄石油管道項目的走向,日本不惜血本,志在必得。此外,中國和日本還在印尼東固天然氣項目和靠近釣魚島的東海油氣田開發上發生強烈碰撞。事實上,日本是一個能源和礦產資源赤貧的國家,所以它把資源保障擺在國家戰略的首要位置。結合國家政策,日本綜合商社在世界各地積極獲取油氣田的開采權。
綜合商社作為投資中介組織,主要利用其長期穩定貿易經營建立起的全球信息網,為財團內部的生產型企業尋找市場定位或投資夥伴。在與財團內的生產企業共同確定投資意向後,通常由生產企業佔有支配股份,綜合商社以10%左右參股。綜合商社為生產企業投資提供中介工作的真正收益來自於未來長期的為該投資企業提供的貿易和物流服務的收入。日本式的以綜合商社為中介體主導財團成員企業對外投資的行為,是金融與商業有機結合的具有戰略前瞻性的長期投資活動,其目的在於獲得對投資企業原料供給和產品銷售的控制權,從而實現其財團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和長期化。必須提高警惕,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由於掌握著大量國有資產,他們的「投資銀行業務」潛在著成為被外國大資本(財團和基金)利用的工具。外國大資本渴望獲得中國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資產,從而最終瓦解中國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
當大家看到電視劇《小兵張嘎》和《白求恩大夫》中的日本「零式」戰機投下的印有「三井」(「井」字中有個「三」字)標識的軍需品被八路軍繳獲時,是否意識到「零式」戰機和「三井」軍需品是由三菱財團和三井財團的企業製造的呢?雖然二戰已成為歷史,重新組建的當今日本財團還是沿襲了戰時經濟體制的很多重要內容,其當前所屬企業通常是軍民兩用型企業。日本的實際軍事力量並不是用軍費開支來衡量的,而是看其財團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裝備水平,以及企業之間的綜合配套能力。隨著日本財團的產業外移和海外資產的迅速增長,通過政治和軍事手段保護其不斷膨脹的海外利益成為財團的一種迫切要求,這也是他們急力修改教科書和相關法律,爭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的內在原因之一。名義上的日本政府,還會為以綜合商社為核心的財團體系爭取最大利益,確立日本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台灣問題牽動著海內外每個中國人的神經。在歷史上,日本舊財閥是對台灣實施殖民統治的真正主角。目前,台灣企業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事業體系。但是,它們又與日本企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產業分工和合作關系。特別是,近幾年台灣企業在中國大陸高速成長,引起日本綜合商社高度重視。為了帶領日本財團的成員企業大規模進入中國,商社非常需要既了解中國市場而又按照國際商業規范進行經營的合作夥伴。由於台灣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和行為方式接近日本企業,並且擁有在大陸的銷售通路,自然成為日本商社將其納入自己財團體系的首選目標。面臨生存和發展的抉擇,可能會有更多的台灣企業投入日本財團的懷抱。不由的感觸道:沒娘的孩子象根草,這是台灣在大陸發展起來的企業的真實寫照。中國自己的綜合商社和財團體系在哪裡?實現台灣與大陸的統一,是否應該從實現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的統一開始呢?
我們的企業家和經濟領袖們能否重新研究中國微觀經濟的管理模式,盡快行動起來,組建和運轉自己的綜合商社和財團機制,從而確立自主的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支柱體系。否則,我們國家的大量關鍵企業(特別是製造業)就象是沒娘的孩子一樣,將會一個一個被日本財團領養走。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那些以經濟改革為名義實行管理層持股的國有企業往往容易成為日本商社的重點獵取目標。因為當管理層個人持有大型國有企業股份時,日本商社可以投入很小的資本與該企業管理層建立緊密的人脈聯系,從而影響和間接操控大型國有企業的經營與投資決策。管理層個人可能會為了自己股權價值在短期內最大化並兌現為現金,以很小的代價將戰略性國有資產轉給日本商社或其財團企業。當中國聯想收購美國IMB股份時,美國政府立即出面干預和審查,這應該給我們一定的啟示。需要說明的一點,戰略性資產的價值不等於企業的凈資產。
中國原有的經濟體系似乎完全按照美國經濟教科書的指導,在跨國公司的巨大壓力下,如同蘇聯解體一般,正在走向終點。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它幫助我們打破了原有的官僚經濟體制結構,引入了市場經濟競爭機制。但是,當一種舊的經濟體制被破壞後,應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新經濟體制才能確保社會穩定的基礎上,使中國盡快走上富強之路?日本綜合商社和其財團企業在中國的大量經濟活動也有著積極的一面,它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帶來了新的活力,培養出一批重視實踐和經驗積累的綜合性人才,也是制衡歐美企業在華謀取超額利潤的重要因素。日本企業帶給我們更多集體主義的文化和作風,這完全區別於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文化理念。而且,與日本公司的近距離接觸,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樣一個問題:那種以股票市場和基金管理為中心的、拜金主義的、美國式經濟改革方案是否可以真正造就一個富強的中國?也許還有另外一種選擇 —— 重商主義的、日本式的綜合商社和財團體制。
明顯感到,隨著美國金融寡頭(基金機構)在宏觀領域(匯率,期貨)的強大壓力,和日本商業巨頭(商社財團)在微觀領域(資源,物流)的激烈爭奪,中國經濟正在受到外國勢力越來越多地控制。當我們為以中國乒乓球隊和中國女排為代表的中國體育軍團在世界比賽中屢見戰功而歡喜雀躍時,日本國民早已習慣於自己的經濟軍團(綜合商社為核心的財團)在國家間的經濟競賽中所向披靡。美國的好學生南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這樣的發展中地區已經成為日本財團的屬地;不可一世的美國必須承認其製造產業正在被日本財團企業蠶食;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和中東的豐富資源正在成為日本商社的囊中之物;毫無疑問印度和非洲正在被列入日本財團的新戰略目標。唯有歐洲是個例外,因為那裡是與日本經濟組織模式類似的德國的勢力范圍,日本財團很難有空子可鑽。另外在東亞,韓國是一個不可征服的國家,因為韓國有著從日本學來的以綜合商社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財團產業。在國內,溫州是僅存的一塊不被外資沾染的凈土,因為它們有著類似日本人的商業行為和儒家理念,但組織方式還很原始。我禁不住要問,中國的未來將會如何?
剛剛提到中國乒乓球隊稱雄世界的奇跡,可是多少青年人知道他們崛起的秘密:正是以日本為最強大的對手,不斷地研究日本、敢於與它們競爭與對抗,最終成為世界乒壇的主宰。中日爭端的實質是爭奪東亞主導權的斗爭,同時也是一場經濟利益的博弈。如何與日本搏擊,建立怎樣的中日睦鄰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讓我們通過《中國乒乓球五十年輝煌歷史回眸》的歷史記錄,重新感受一下那激動人心的年代吧:
1961年4月4日,第26屆北京世乒賽開幕了。4月9日,男、女團體決賽開賽,兩場比賽的對陣雙方都是中國隊和日本隊。女團決賽首先開始,日本女隊經過五盤鏖戰,以3比2獲勝,實現了她們在世乒賽女團比賽中五次奪魁、三次蟬聯的夢想。女團決賽尚未結束,男團大戰便在萬眾矚目間開始,中國隊的決賽陣容是庄則棟、徐寅生、容國團。日本隊應以星野展彌、木村興治、荻村伊智朗。中國隊終於以5:3擊敗了世界乒壇的天皇-日本隊,第一次捧得斯韋思林杯。這枚男團金牌凝聚著中國乒乓球隊九年的夢想、九年的汗水、九年的付出。男團、男單、女單金牌相繼入帳,在26屆世乒賽上大豐收的中國乒乓隊震驚了世界。
1963年4月,第27屆世乒賽中國男隊繼續保持優勢,奪得男團冠軍、包攬男單前四名、獲得男雙金銀銅牌。中國隊此番出征,派出了秘密武器--直拍削球手張燮林。張燮林,江蘇鎮江人,曾進入上海隊,1959年參加了國家隊集訓。在26屆世乒賽中,他的這種新打法一亮相,就削倒了日本隊的星野和三木。從此,他被中國隊雪藏起來,直到27屆世乒賽。在團體決賽中,他又展示神削絕技,擊敗了日本隊的三木和木村,為中國隊蟬聯斯韋思林杯立下大功。
1965年4月,第28屆世乒賽由梁麗珍、李赫男、林慧卿、鄭敏之組成的中國女隊順利殺入團體決賽,對手正是宿敵日本隊。時任女隊教練的容國團排出奇陣,用林慧卿、鄭敏之兩員削球手出戰,打了日本隊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她們以3:0戰勝了蟬聯四屆冠軍的日本女隊,首次捧得考比倫杯。接著,林慧卿、鄭敏之又在女雙比賽中奪魁。中國女隊連奪兩金,從此吹響了崛起的號角。在女隊打響翻身仗的同時,男隊也連奏凱歌,庄則棟、張燮林、李富榮組成的團體陣容在決賽中擊敗了由木村、小中健和高橋浩組成的日本隊,再度蟬聯斯韋思林杯。
可惜的是,同樣是60年代,以日本綜合商社和主力銀行為核心的日本經濟軍團(財團)重新組建之時,中國卻沒有一隻象中國乒乓軍團一樣能夠活躍在世界經濟舞台與日本對抗的經濟軍團。唯有韓國人在70年代學習日本經驗建立了綜合商社和財團體制,成為一隻抗衡日本的有生力量。日本式的財團體制實質上是面對經濟自由化的經濟環境,採取的一種對抗外國經濟霸權,鞏固和發展本國獨立自主經濟體系的一種戰略選擇。根據目前中國人均GDP、人均收入,城鄉差別,教育水平和企業組織等各項綜合指標,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中國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與日本六十年代中期極其相似和接近。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擺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面前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拉美和東南亞道路,一條是日本和韓國道路。今後的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如何,可以說將取決於中國國民對建設富強國家的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