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動物的資料!(急用)
鯨的資料:鯨的資料鯨魚的壽命是多少年?最大的鯨魚多少米?老虎鯨能打過大白鯊嘛?
60—70年,藍鯨最大,虎鯨是最兇猛的鯨。
關於鯨的總體介紹:
鯨是海洋中的巨型生物,與海豚同圍哺乳動物,(但體型上較海豚大,嘴行較短,前肢進化呈平鰭狀,後肢退化,有貝鰭,尾巴寬大且平,一個氣孔。上屬鯨目(齒鯨亞目及須鯨亞目及已滅絕的古鯨亞目)——須鯨亞目及已滅絕的古鯨亞目,一般上無法歸屬的鯨類均歸類於齒鯨亞目海豚科中。
分布上較廣,大約全球海域均可看到其蹤跡,為海洋性,行為上都採取群體活動較多,鮮少單獨行動。和海豚一樣,覓食時候喜歡玩樂,如躍身擊浪、鯨尾揚升、鯨尾擊浪及浮窺等等。
鯨的種類:
棲息於南大洋的鯨分為兩大類:須鯨類和齒鯨類,約有12種之多。較大型的須鯨有藍鯨、鰭鯨、黑板須鯨、縞臂鯨、巨臂鯨和露脊鯨等;較大的齒鯨有抹香鯨和逆戟鯨等。
其中個頭最大的是藍鯨,數量最多的是鰭鯨。巨臂鯨和露脊鯨現在幾乎被捕盡殺絕,倖存者為數不多。
鯨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較廣泛,幾乎南極輻合帶以南都有它們的蹤跡。他們的分布與磷蝦群的分布有密切關系。藍鯨主要分布在浮冰帶,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鯨和黑板須鯨,縞臂鯨可以在南極洲海域越冬,露脊鯨主要分布在亞南極地區;齒鯨類分布在南極輻合帶,隨季節變化而遷徙。
鯨的生活習性:
長須鯨習慣於獨自生活,同一海域中,雌雄共存。雄性長須鯨也可用「歌聲」吸引數百公里外的雌性長須鯨來到食物豐富的繁殖地與雄性長須鯨交配。由於鯨的「歌聲」頻率與某些軍用或商用聲納的頻率相仿聲納很可能會干擾長須鯨的繁殖,從而使這種本來繁殖率就較低的物種處境更加艱難。
角鯨,腹部呈白色,背部為黑色,並夾雜著藍灰色或黑灰色的斑點花紋,在它的頭上長著一個約1~2米的長角,實為牙齒,目前大多數人認為角鯨的長牙僅僅是一種第二性徵的標志而已,它類似於陸地上的雄性獅子頭上的鬃毛。(習性尚有待考察)
鯨魚原來被認為是在陸地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後來因覓食問題,而「下海」,多實行一夫一妻制,像「大翅鯨」通常單獨生活,而其他鯨魚也有群體生活的。他們懷孕期一般在12個月左右,一胎一子,幼鯨哺乳期為10個月,壽命約60~70年。
鯨魚回遊在寒帶和暖代的一定水域,並有固定的回遊路線。夏天在寒帶生活,補充營養後,秋天時為了繁殖往溫暖海域開始移動。
鯨吃糠蝦、烏賊、魚等,而殺人鯨吃企鵝、海豹、海豚、鯨等,尤其喜歡吃鯨的舌頭。野生的殺人鯨性情凶暴,但從小飼養便可以馴服,智商頗高可以用來表演。
(註:殺人鯨的食量極大,曾有一隻殺人鯨吃掉13隻海豚15隻海豹的記錄。)
--------------------------------------------------------------------
老虎: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在20世紀,地球上原本還生活著8個虎亞種,但在人類的勤奮捕殺之下,有三個亞種相繼滅絕,另幾個亞種陷入瀕危,其中我國特有的華南虎恐怕已在野外滅絕了。
虎的身型巨大,體長約119-290cm,亞種當中體型以東北虎(P.t.altaica)為最,而蘇門達臘虎(P.t.sumatrae)體型則最小。虎的體毛顏色有淺黃、桔紅色不等。它們巨大的身體上覆蓋著黑色或深棕色的橫向條紋,條紋一直延伸到胸腹部,那個部位的毛底色很淺,一般為乳白色。生活在俄羅斯東部和中國北部的東北虎在幾個亞種當中體毛最長,那是為了抵擋北地的嚴寒。一般來說,所有的虎,冬天的毛都會比夏天長,體毛顏色和花紋也會比較淺。虎的頭骨滾圓,臉頰四周環繞著一圈較長的頰毛,這使它們看起來威風凜凜。雄性虎的頰毛一般比雌性長,特別是蘇門達臘虎。虎的鼻骨比較長,鼻頭一般是粉色的,有時還帶有黑點。它們的耳朵很短,形狀如半圓,耳背是黑色的,中間也有個明顯的大白斑。虎的四肢強壯有力,前肢比後肢更為強健。它們的尾巴又粗又長,並有黑色環紋環繞,尾尖通常是黑色的。
虎原本有8個亞種,目前已被人類滅掉3個:
P.t.balica:巴厘虎,印尼巴厘島,1940年代滅絕;
P.t.sondaica:爪哇虎,印尼爪哇島,1980年代滅絕;
P.t.virgata:裏海虎,裏海地區,1970 年代滅絕。
剩下的5種虎分布在印度、東南亞、我國以及我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總的來說虎是林棲動物,只要不遠離水源,它們在林地邊緣的沼澤、草原也能適應。在我國,虎有4個亞種生存,即孟加拉虎,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雲南西部;印支虎,主要分布雲南西雙版納、廣西西南部;華南虎,我國特有亞種,因此又被稱為中國虎,分布於我國南方地區,經過20世紀50-60年代驚天地泣鬼神的打虎運動以後,基本等同滅絕;東北虎,吉林省琿春縣。
虎基本上是奉行單身主義的夜行動物,不過在有些遠離人類的保護區里,這些傢伙們白天也出來溜達。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時在白天也得出動四處捕食。它們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各種野鹿、野羊、野牛、野豬,有時也捕捉各種小動物,像鳥類、猴子、魚等等。據說它們連昆蟲和漿果也吃,為了幫助消化,它們也會偶爾啃點草。有時飢餓之極虎也會捕食人類家畜,甚至殺人(吃人的虎經常是那些老弱病殘,無法對付健康動物的可憐傢伙,而這種慘劇通常只有在人類進入虎的領地後才會發生),因此遭到某些人類的憎恨。如果食物吃不完,它們也會把剩下的藏起來,通常是距離水源不遠的地方,等過幾天再來吃。
盡管虎是獨居動物,並有著自己的領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們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未知是否長期性)相互協作,共享收獲。虎利用在樹幹上抓撓以及噴灑排泄物來劃分自己的領地范圍,一個公虎的領地內可能有不止一隻母虎,不過母虎之間的領地未必交疊。公虎對自己的領地嚴格捍衛,領地面積過大,就難免有人想佔便宜。面對無恥的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殺無赦政策,而且這樣也能減少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母虎一般沒這么無聊,即便它們的鄰居死了,它也未必會去開拓疆域。
虎不喜歡炎熱的天氣,因為它們缺少汗腺,夏季到來之後它們總會四處找樹蔭躲著。由於游泳技術高超,它們更是十分熱愛游水,炎熱地區的虎特別喜歡在水塘泡澡嬉戲。不過它們的爬樹本領就遠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計這是體型太大太重所致……:S
虎沒有固定的繁殖期,不過它們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間四處尋找自己的心上人。這種時候女士可能有好幾個傾慕者追求呢,當然,只有比武獲勝的一方才能贏得美人的愛情。母虎的孕期大約有93-112天,每次通常產下2-3個寶貝,最多可能會生下7個!寶寶們通常在6-14天後睜眼,20天左右學會走路,5-6個月斷奶,長到一歲大的時候就能和媽媽一起狩獵了。雖然可以自力更生,孩子們通常還會和媽媽待著,直到2歲左右。東北虎可能成長的比較慢,甚至有年輕的孩子在媽媽身邊待四年的記錄。一般當媽媽有了另一群寶寶的時候,這些大孩子就會離開母親了,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傢伙可能仍然賴著就是不肯走。年輕的母虎一般在36-48個月性成熟,而公虎需要48-60個月。圈養記錄中,壽命最長的虎活了26年。
虎在近代是極為倒霉的,人們貪圖虎骨虎皮等製品,又因為它們捕食家畜而惡毒地憎恨它們(吃人虎只是極少數)。在過去,人類沒多少「改變」自然的能力,特別是沒有多少火力強勁的殺傷性武器,所以,虎,以及全球其他七七八八的動物還算生活的安生。到了近代,當人類自封為自然的主人,一切就都改觀了…… 以下是5種倖存亞種數量的簡單介紹:
華南虎(或所謂的『中國』虎):1950年前後在野外大約還有4000隻,由於被我國認為是危害人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惡霸動物,因此在1950-60年代人民群眾在號召之下對它們瘋狂捕殺,男女老幼皆不放過(估計還讓個別人狠狠致富了一把)。捕殺行動堪稱成績斐然,因為自1990年起在野外就再也沒見過華南虎的活體了(基本可算野外滅絕)。加上目前在南非野化留學的三隻,如今中國還剩72隻圈養華南虎,而它們都是過去6隻野生華南虎的後代。由於近親繁殖嚴重,圈養華南虎已嚴重退化,能否在放歸後生存很難預料,何況連合適的棲息地恐怕都難以保證。因此,基本可以預料,在不遠的將來,所有的中國虎將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存在,它們將成為自然界的另一個傳說。
西伯利亞虎(東北虎):當年也曾被我國順手捕殺,加之亂砍亂伐致使棲息地嚴重喪失,野外種群也下降的非常厲害,不過好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還有一部分倖存。如今西伯利亞虎大約還有162-230隻,而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可能只有20隻左右。
印支虎:生活在東南亞以及我國部分地區。由於有數條國境線穿越印支虎生活的深山老林,致使出入印支虎的棲息地相對比較困難,這倒保護了它們的存在。據推測,野外可能還有1,180-1,790隻印支虎生存。
孟加拉虎(印度虎):它們的數量是剩下的5個亞種當中最多的。印度政府在保護印度虎上的高瞻遠矚以及卓越努力都很值得敬佩。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就制訂了印度虎保護計劃,為此他們建立了幾十個自然保護區,並付諸實施。如今野生印度虎大約有3,500-4,000隻左右,約佔全球虎數量的一半。現在對印度虎危害最大的就是偷獵者。
(Cattleya:根據2006年的最新消息,這個數字已經有了驚人下降,有消息稱,目前孟加拉虎可能已不足1500隻。造成這種惡果的仍然是偷獵,而驅使偷獵行為不斷發生甚至升級的,就是來自我們東亞各國對虎製品的貪婪需求。在這里,請讓我們一起呼籲,抵制虎製品,從自身做起…… 於2006.05.23)
蘇門達臘虎:生活在印尼蘇門達臘島,目前數量可能有400-500隻。
因為商業利益瘋狂偷獵、持續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目前是威脅虎生存的主要因素。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它們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為我們人類的一些荒謬的舉動白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虎的未來掌握在人的手中,我們是繼續保持短視和貪婪而選擇讓它們滅亡,抑或摒棄無知,盡力做到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要知道,作為生態圈的一份子,保護動物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身,對自然的破壞和對物種的滅絕,如同打開潘多拉的盒子,人類能承受的起這樣的代價么……
IUCN紅皮書:東北虎、華南虎、蘇門達臘虎被列入嚴重瀕危名單;其他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名單。CITES:所有亞種列入附錄I。
---
分布
全世界的老虎有八個亞種。老虎的分布向四方的森林地帶遷徙,幾乎整個亞洲地帶的
森林中都有它的足跡。有向北擴展的西伯利亞虎;向西延伸的西亞虎;向南遷徙的東
南虎,也有向西南擴展的孟加拉虎,更有一些跨海至蘇門答臘、爪哇、巴里等島嶼上
,而形成蘇門答臘虎、爪哇虎和巴里虎。
老虎的攻擊方法
老虎遇到獵物時會伏低,並且尋找掩護,慢慢潛近,等到獵物走近攻擊距離內,就突
然的躍出,攻擊背部,這是為了避免遭到獵物反抗所傷到。老虎會先用爪子抓穿獵物
的背部並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銳利的犬齒緊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不然就是咬斷
頸椎,直到獵物死亡才鬆口。這種攻擊方式也是貓科動物最典型的攻擊方法。
食量
成年的老虎一天平均吃下6公斤左右的肉,一年約吃下3500公斤的獵物。
習性
1. 愛水並且也擅於游泳。 2. 晝伏夜出。 3. 只要在植物濃密也有水的地方便可居住。
4. 喜歡以四處灑尿、抓磨樹干、排糞來劃清界線。
--- 虎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它一直被當作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也一直為人們所敬畏。虎在中國生肖中排位第三,並被認為是世上所有獸類的統治者,出生於虎年的人被認為是英勇的、樂觀的,也是寬容的、慷慨的,他們能夠長壽而且善於領導而非服從。
虎前額上的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事實上,中國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來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國人巧妙地以它前額上的花紋作為一個漢字,意思是統治者。如今,這個字已成為了百家姓中的一個了。虎是一種極具陽剛之氣的動物,它具備勇敢與威嚴,虎也被人們認為是山大王,傳說它能夠驅除一切邪惡。在戰爭年代,虎頭被繪制在戰士的盾牌上用以嚇阻敵人。
在中國的傳說中,人們相信虎是極其有力的動物,它們能驅除家庭的三大災難:火災、失竊和邪惡。虎畫經常被掛在牆上並正對著大門以使惡魔因害怕而不敢進入。乃至在當代中國,也有兒童戴著虎頭帽、穿著虎頭鞋用以驅邪,還有的人睡虎頭枕以使自己更加強壯。在虎年,孩子們的頭上都寫上了紅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強他們的精力與活力。在早期的中國,老虎是主要的動物神靈,人們認為它能驅除旱災,還有人相信一頭虎在500年後將變得雪白,然後還能再活1000年,當它們死後,它的靈魂將滲透入地下變為琥珀,這便是"琥珀"一詞的由來,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徵,在早期的中國法庭上能見到"迴避"、"肅靜"的字樣。虎符:虎形的木塊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達的軍令的標志;古代的強盜首領也將虎皮鋪在自己的座位上以顯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帶虎字的中國成語:龍騰虎躍、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 虎的形象和稱謂曾經出現在歷代的歌舞和戲劇中,如元朝雜劇《虎頭牌》,清朝傳奇《虎囊彈》、崑曲《虎囊彈》、京劇《虎牢關》、《卧虎溝》、《胭脂虎》等,不勝枚舉。其中兩個表現人與搏鬥場面的最為激動人心。一個叫做《東海黃公》,是在漢代長安附近流行的一種"角抵戲"。晉朝葛洪在《西京雜記》里對此有頗為詳細的記載:"東梅人黃公,少時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發,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功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得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三輔人遂以為戲。漢帝亦取以為角抵戲馬。"看來這里對虎的威力還是誠惶誠恐的,因為象東海黃公那樣有武功、有法術的人仍然沒有斗過虎,終於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說《水滸傳》改編的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武松打虎",也是表現人虎搏鬥的,但結果恰與《東海黃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為打虎英雄。在我國有關虎的語匯中也有不少含有貶意的,如"為虎作倀"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驅使去害別人的勢利小人的丑惡品質;"狐假虎威"則勾畫出了一幅仗勢欺人的奴才嘴臉。在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盡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宋朝大詩人陸游在《劍南詩稿·嘲畜貓》自注中寫道:"俗言貓為虎舅,教虎百為惟不教上樹。"這個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些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小人。至於以虎為地名、人名,繼而演繹出的故事傳說、趣聞逸事,就更是數不勝數。而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則是每隔12年就要到來的歡樂節日。由於我國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隨著人口的不斷遷移,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找到華人的身影。他們所到之處,也必將或多或少地帶去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絕大多數遠離故鄉的海外華人所難以丟棄的,同時也逐漸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來這種以十二種動物命名年的習俗,不僅在亞洲各國和俄羅斯等的影響越來越大,也悄然傳到了歐美各國,尤其是有關虎年的來歷和各種傳說,各種媒體都樂於廣泛地進行宣傳,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實的"本命年"。
Ⅱ 熱帶雨林里有什麼猛獸
熱帶雨林中的猛獸有:美洲豹、箭毒蛙、綠樹蟒、水虎魚、鱷魚等。
1、美洲豹
美洲豹原只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直到20世紀中期,人們在美國西南部也發現了美洲豹的蹤影,但主要因為人類的定居,使美洲豹失去了原來三分之二的犧息地。如今,它們生活在墨西哥以南直到阿根廷以北地區,其主要棲息地在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中。
2、箭毒蛙
箭毒蛙主要分布於巴西、蓋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布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毒箭蛙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動物,他皮膚藏有足以殺死10名成年人類的致命毒葯。
3、綠樹蟒
綠樹蟒多居於熱帶雨林與及灌木叢間。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尼(如斯考滕群島等地)、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及澳大利亞(包括昆士蘭東岸附近的約克角半島)一帶。其標本產地為印尼的阿魯群島。
4、水虎魚
水虎魚分布於安地斯山脈以東、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蓋亞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蓋亞那、巴拉圭、烏拉圭、秘魯及委內瑞拉有發現的紀錄。
5、鱷魚
棲息在淡水中(灣鱷可生活於海水中)。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
Ⅲ 黃猄資料(動物)
黃猄又稱為赤麂(學名:Muntiacus muntjak):為麂類中體形最大一種,體長約1米,尾長17-21厘米,體重25-30千克。是孤獨活動的動物,習性膽小謹慎,多在夜間或清晨、黃昏覓食,白天隱蔽在灌叢中休息。受驚時能發出極為響亮的類似狗吠的叫聲。活動范圍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時,無論跑多遠,最後又會回到自己原來的活動區域。
生活在低海拔山區丘陵的森林、灌叢。以植物嫩枝、葉、花、果實、農作物為食。繁殖力強,全年都能交配,孕期210天左右,一歲達到性成熟。麂皮是重要的製革原料。主要分布於中國,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
赤麂主要棲息在山地、丘陵地區灌叢和低海拔闊葉林,在山寨村旁,田園房角亦可發現其行蹤。喜獨居或雌雄同棲。
(3)印尼有什麼猛獸擴展閱讀:
黃猄的形態特徵:
赤麂為麂屬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重20-33千克,體長 1100毫米左右。雄性具長而向後內彎曲的兩叉角,角柄長度居麂類之冠。上頜有粗長向下的犬齒。額腺顯著,但淚窩較它種鹿的為小。額部無明顯簇毛。
赤麂臉部較為狹長,前額至吻部毛色微黑,自眶下腺至角分叉處每側有一條較闊而明顯的額腺,額腺較長而最後交叉在一起成「v」形。四肢細長。
赤麂的頭骨略呈三角形。鼻骨前半部較狹窄。前頜骨、上頜骨相接在鼻骨的中部,額骨前部中央凹陷,側緣嵌進鼻骨與淚骨之圈。額骨二側緣明顯隆起一直延至角之基部,雄獸角從額骨後側緣直伸而出。角基比鹿科任何一種均長,其長度超過角長的一倍。
赤麂夏毛為紅棕色,冬毛為暗褐色,身體大部赤紅或赭褐。腹部毛色灰白。鼠鼷部、臀內側和尾下純白色。頸背和背脊毛色較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猄
Ⅳ 泰國虎與印尼虎有些什麼區別
泰國虎:
1.體型:多數的泰虎體型比較寬厚,在水族箱中體長可達60厘米左右。多數是「V」字尾紋的,只有少數的泰虎身體修長多數是「CT尾紋」的,還有「H」尾的,實際上本人覺得體型可以是辨別雌雄的依據之一,其辨別雌雄的方法還有好多,比如鰓蓋,體色,肛門等,即使辨別出來也沒有什麼大作用的,在水族箱基本不可能繁殖成功的。
2.身體紋路:身體紋路有三紋和四紋的,常見的以三紋的為主,腮蓋後面的紋路多數是「S」形的,中紋鐮刀狀直接指向肛門後端,第三道紋路基本是直線狀的,中紋和第三道紋路基本是保持平行,多數是中紋寬於第3紋。尾紋有三道的(號稱印尼尾)、有兩道半的(V字尾和CT尾),很多初養虎者都以尾紋來區別印尼和泰虎的標準是錯誤的。
3.體色:多數印尼虎體色偏黑黃或者黑,在狀態好的時候偏黑黃,狀態不好時偏黑,當然和背景、環境以及水質有很大的關系,印尼虎也有紅皮和黃皮之說,也和產地有關系。
4.鰭、尾柄:印尼虎的尾柄和各鰭基本沒有斑點,越大越沒有斑點,基本是黑色透明狀的。
Ⅳ 印尼有種動物,和壁虎一樣,個頭要大10幾培,晚上出來,在房屋外牆壁上,晚上叫聲很響,不知道叫什麼東...
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厘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10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通常約占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我國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頭部窄而長,吻部也較長,鼻孔近吻端,舌較長,前端分叉,可縮入舌鞘內。全身都有布滿了較小而突起的圓粒狀鱗,成體背面鱗片黑色,部分鱗片雜有淡黃色斑,腹面淡黃或灰白色,散有少數黑點,鱗片為長方形,呈橫排。幼體背面黑色,腹面黃白色,兩側有黑白相間的環紋。耳孔與眼徑一樣大;舌較長,前端分叉較深,可縮入舌鞘內。四肢粗壯,指(趾)上具有銳利的爪。尾側扁如帶狀,很像一把長劍,尾背鱗片排成二行矮嵴,不象其他蜥蜴那樣容易折斷。有肛門前窩一對。尾部則為黑黃相間的環紋,同時黑色環紋上常有小黃斑;四肢強壯,趾上有銳爪;其背面有小黃斑,故稱「五爪金龍」。
巨蜥分布於中國的廣西、廣東、雲南的南部、海南等地,大部分為野生。國外分布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北部等地。 巨蜥
它以陸地生活為主,喜歡棲息於山區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庫等地。晝夜均外出活動,但以清晨和傍晚最為頻繁。雖然身軀較大,但行動卻很靈活,不僅善於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樹。以魚、蛙、蝦、鼠和其他爬行動物等為食,也到樹上捕食鳥類、昆蟲及鳥卵,偶爾也吃動物屍體,還時常爬到村莊里偷食家禽。雌性於6~7月的雨季產 巨蜥
卵於岸邊洞穴或樹洞中,每窩產卵15~30枚,卵的大小為70×40毫米。孵化期為40~60天。巨蜥的一般壽命可達150年左右。
巨蜥感染的外寄生蟲是硬蜱,內寄生蟲有線蟲兩種,絛蟲和絲蟲各一種。統計顯示,巨蜥體表硬蜱感染率為88.9%,內寄生蟲感染率為100%。另外,研究員在隨機抽檢的36條巨蜥活體中也發現其硬蜱的感染率高達97%。
Ⅵ 豹是貓科動物嗎
豹
貓科動物起源於3700萬年前,他們的祖先是一些跟現在的狐狸般大小,長相象貓的動物,在漫 長的進化過程中曾產生過一些體型特大的品種,如劍齒虎。但在一萬多年前這些大傢伙都滅絕了。現代的貓科動物個體差異極大,從0.8公斤重的小型黑腳貓到重達400公斤的西伯利亞虎(在我國又叫東北虎)。分布范圍也非常廣,從熱帶森林到終年積雪的高山都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現代大型貓科動物有獅虎豹等。獅有三種,非洲獅和亞洲獅及美洲獅,其中非洲獅分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亞洲獅現僅見於印度,現存數量300餘只。美洲獅遍布美洲各個角落。虎主要分布在亞洲,虎的亞種分類比較混亂,目前世界上比較公認的有8個亞種:裏海虎(已於20世紀40年代滅絕)、巴厘虎(20世紀70年代滅絕)、爪哇虎(20世紀80年代滅絕)、東北虎、孟加拉虎(又稱印度虎)、東南亞虎(又稱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和華南虎。我國是虎亞種分布最多的國家,分布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豹的種類較多,分布也很廣,常見的有獵豹,花豹,美洲豹,金錢豹,雪豹,雲豹等。
獵豹是生活在非洲、中東以及印度的一種食肉性動物,以鹿和斑馬等動物為食。一般認為獵豹是哺乳動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20-130公里。其實,獵豹的性格溫順,因此,在古代曾有飼養獵豹來狩獵的傳說。
那麼,獵豹為什麼能快速奔跑呢?因為,它的形體長得前高後低,腰部比較細,胸部較寬,胯部空當兒大,前後肢細長,前後腳掌上有厚厚的肉墊。而且它的脊椎骨柔軟並能彎曲,鼻孔比較大,能夠呼吸較多的空氣,供給劇烈運動之所需。由於這些條件,使它能快速奔跑,但是,這樣快的速度不能持久,大既只能堅持500-800米的路程就要慢下來。雖然被追捕的獵物如鹿和斑馬等動物只能以80公里左右的時速奔跑,但是因為它們能長時間地保持同樣的速度奔跑,所以只要和獵豹有一定的距離就可以不被獵豹吃掉。因此,獵豹都盡可能接近獵物時才襲擊。
豹的種類很多,獵豹是豹的一種,有分布極廣的金錢豹,還有生活在熱帶、亞熱帶高山叢林,體型較小的雲豹,也有深居在海拔幾千米高的雪山中的雪豹。
豹廣泛產於中國,也廣泛產於亞洲,因此有中國豹,有亞洲豹;它也廣泛產於非洲,所以也有非洲豹。但是,歐洲就不產豹,澳洲(有袋類動物的老家)也不產豹;南北美洲就更不產豹了。可能有讀者問:聽說有美洲豹是怎麼回事?筆者答:所謂的美洲豹,有時又稱為美洲虎,其實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另外一種大型貓科猛獸,比虎小、比豹大,產在中南美和北美的南部,英文名叫Jagure,學名是Panthera onca,也很兇、能吃人。所以若只在標題中提及中國的豹、世界的豹,也還過得去;但如果說豹廣泛產於世界,那就太勉強了。�
但是不論是寫中國的豹,還是外國的豹,我們首先應該把豹這種動物的名稱和種類「打掃干凈」原封端到讀者面前,供大家細心辨認,否則難免會「認錯了門牌」,「找錯了對象」。�
從哺乳動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講,豹是貓科、豹屬下面的一個種,學名是Panthera pars,英文名是leopard,中文名就是簡單一個字:豹。這里還應該指明,這指的是豹的模式種(type species)。也許有人還要問,這指的是豹的模式種外,是否還有一些別的種?這問題使我苦思冥想了很久很久, 真是個難題!老實說,豹的種類,確是多極了,但是難講就難在類型也太多太復雜。�
《豹的國際譜系簿》(International Leopard Studbook)主編人美國舒美柯博士(Dr.A.Shoemaker)對此就曾發表過一段深有感觸的見解(見1992年度豹的國際譜系簿):「豹可稱是地球上分布范圍最廣范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至今它的分布區仍在不斷延伸,即由南非最南端的開普敦地區Capetown向北一直延伸到羅斯北部的普列摩爾斯基Primorsky地區。在這大片土地上,被專家學者承認的豹亞種竟不下於27個之多!」因版面有限,這里不可能也不必要把27個豹亞種的名稱都開列出來。但其中亦有若干個被一些國際著名動物學家認為是豹的突出代表的各類雖不夠格作為生物種,至少也是「是重要」的亞種。美國舒美柯博士就將上述這些「最重要」的亞種編成譜系表(冊)。寄給了我一部分。在筆者的書櫃中就保存著好幾份這類表。�
1986年4月中旬,由IUCN(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貓科專家組牽頭,在美國明尼蘇達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召開過一次虎的世界保護戰略研討會。作為貓科專家組的成員,我和舒美柯都出席了。在閑談中他聽我說正在收集豹的資料,便決定等我回國後,把他編纂的若干種豹的譜系表(冊)寄贈與我,其中就包括有中國豹。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的中國豹,英文名是China leopard,原名華北豹或北京豹,因最早(1862)發現於北京兩山地區,但它的學名japonensis(日本出產)這簡直大錯特錯!明明是產自中國北京,怎麼會弄成日本產的?原來這豹的定名者Gray見到那張豹皮是1862年在日本。他不知那皮是有人從北京帶過去的,還以為是日本產的呢。還有這豹的產地也是稀里糊塗,國際上的說法是:中國豹的產區很廣,不僅包括華北,而且連西北(甘肅)、中原(河南)、華東(安徽)等地也產,有些外國動物學家甚至把幾個不同名稱的亞種也混同在一起,說這都是中國豹(即japonensis)。如德國有一位亨默爾博士教授(Prof.Dr.H.Hemmer)是德國著名的物種及種群自然保護學會的負責人,他在1983年3月16日發表過一篇論文,題目就是《關於中國豹的分類學》。
據他的說法,根據著名的周口店化石遺物顯示,中國豹最早從漸新世中期即已出現,這表示這種動物至少已生存過50萬年了。50萬年?!簡直是胡扯,不可思議。�
首先我想試問:有什麼現存的哺乳類動物是可能具有50萬年的生存史的?就拿人們常說的一些「活化石」來說,我國「國寶」大貓熊(熊貓)?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獵苑裡殘存的極少數的「四不像」(麋鹿)?還有,不太久之前,在蒙古、新疆的最荒涼的地區尚可能發現的野馬?我看,這些動物的生存史都遠遠不夠50萬年。
其次,周口店的化石遺物中是否有現存豹的遺骨,也值得懷疑。�
不過,由這個問題卻使我聯想到另一件事。1981年冬,約十一二月間,在離周口店不很遠的北京門頭溝區黃草梁鄉發現了一隻豹,大隊幹部要求社員注意人、牲的安全,但對豹子不要下夾、挖陷坑或槍擊。這只豹的出現地點倒是離周口店鎮不遠,莫非這里遠古就有豹?�
不過,以上講的都是人們慣稱的所謂「金錢豹」(華北、華南)、「銀錢豹」(東北)一類的豹種。此外還有其他屬種的豹,有些還是很聞名,很重要的。下面且容我為讀者一一道來。
首先想到的就是雪豹,多年來,它也和普通豹一樣,同屬於Panthera(豹屬)。不過,後來有的學者認為它的頭骨有某些異樣,與獅、虎、豹均不同,故為它另訂一屬,曰Uncia,因此學名就成了 Uncia uncia,但也有其它學者提出,將 Uncia改為亞居,仍置於Panthera之下。先不管頭骨如何,在大的形態上,雪豹也顯然與普通的豹有明顯的區別。
論體型大小,似乎雪豹與普通豹差不多(實際體重也差不多),但雪豹的體毛比普通豹要長得多,所以看來就大得多。再者它的尾比普通豹也長得多,尾毛更豐更厚,這是雪豹與其它豹絕然不同之處。其次,在顏色和斑紋上,雪豹毛色是淡青而發灰,略有奶油色彩,下體純白,上體和四肢都有較大的黑斑點,但因其毛長而厚密,斑點隱沒得幾乎模糊了。它的毛色和斑點具有良好的迷彩作用,特別是在高山積雪之處,當它隱卧不動時,其它動物乃至獵人都很難發現它。
雪豹基本上是中亞高山高原的特產動物,中國、印度、尼泊爾都產,蘇聯和蒙古也產。在我國主要產於康藏高原,南達喜馬拉雅山脈,北抵阿爾泰山脈,向東不越川西和甘南的山區。籠統地說,它們幾乎出沒於中國西部的所有山區。如昆侖山、積石山、祁連山、賀蘭山都可認為是雪豹的產區,甚至內蒙古的陰山上也有。但是產區雖如此廣泛,數量卻不一定多。因為豹是一種非常孤獨的動物,種群密度很低。據了解,青海在過去30年中,被人收集的活雪豹已逾150隻,被偷獵的數字也將近50隻(主要得自祁連、天峻、都蘭、瑪多、雜多等縣),這表示它雖屬一類保護動物,但盜獵行為仍在繼續。在國際上,它也被《紅皮書》定為E級國際保護動物。
雪豹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在高山雪線以上的區域捕食各種高山動物,如小型的穴兔、土撥鼠之類和大型的yuan羊、岩羊之類。吃大型的有蹄類動物固然更好,更解餓,但這些動物有角,自衛能力強,雪豹捕食起來往往很艱苦,因此它們常常冒險盜食牧民上山放牧的家畜。�
雪豹與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不大,它們的棲地一般遠離人群,而高山上居民稀少,只要嚴防門戶,家畜欄弄得結實此,基本上平安無事。雪豹不是特別兇猛好鬥的動物,人不惹它,它一般也不主動攻擊人類。至今尚未聞有雪豹吃過人的記載。北京動物園養著幾只雪豹,看樣子也遠不似金豹那種咄咄逼人的神氣。�
不論是農民、獵人,都很喜歡雪豹皮,天寒地凍,用來做墊褥或斗篷都很好,當然也可送市上出售。雪豹皮在皮貨店裡有個俗名叫「土豹皮」或「艾葉豹皮」。到過我國西北的旅遊者,不難在市場或街攤上發現有雪豹皮待價而沽。人們也許會詫異,雖然雪豹皮有許多優點,但售價往往僅及金錢豹皮的一半或稍多。據說這是因雪豹皮的毛頭太長,製成衣物後,花紋不如金錢豹皮的衣物好看。�
但另有一種情況為筆者所深知:即在各國的動物園里活雪豹的價值高於金錢豹。因為活雪豹的數量遠少於金錢豹,另外,在生活條件方面,雪豹的要求較高、較嚴,應付不好,又較易死亡。
下面介紹另一種動物,即雲豹(或烏雲豹)。雲豹與雪豹大異其趣,它既不是高山動物,也不是寒冷地區動物,但卻是中國的「名產」動物之一。雲豹的發源地是東南亞,印尼的幾個大島和馬來亞、緬甸等地都產。海南和台灣兩個大島都不產普通豹,但產雲豹。在台灣,雲豹被稱為「雲虎」。�
被稱為雲豹或雲虎的原因,主要是它身上的花紋不像普通豹的錢幣形或梅花形,而是一片片如雲朵形。在毛皮行業中,它還有龜紋豹、龜殼豹或荷葉豹的不同名稱。�
依動物分類學而言,雲豹自成一屬,其學名是Neafeeis nebueosa 。台灣和東南亞各地產的是南洋亞種,學名是 N.nebueosa macroseides。�
作為熱帶、亞熱帶的雨林動物,南洋亞種本應數量較多,卻不料其數遠低於我國大陸的模式亞種。據調查,我國大陸產雲豹的地區不僅有華南的兩廣和雲南、貴州,華東的江西、浙江,往北直到亞熱帶最北部的秦嶺山脈(陝西、甘肅)都發現過。�
在體形上,雲豹的體形比普通豹小得多,四肢更顯得短,但尾巴卻是又長又肥大,其長度是與身長相等(可超過1米)。尾上有12~14個黑環,至於毛色則是焦黃而發灰,看起來不如金錢豹漂亮,而且毛很短,因此毛皮也不出色。在形態上,雲豹另有一個很有名的特徵,就是它的特別長大的犬齒,雖然還不能同大雄獅或大猛虎的粗壯犬齒相比擬,但是在這樣一種體形不大的野獸嘴裡,那特別長的犬齒,曾經使得一位動物學家慨嘆道:「運使我想起古代早已絕滅的劍齒虎。」�
由於體形靈巧(體重尚不及30公斤),雲豹的樹棲性很強,每天大部分時間棲於樹上。據說它們爬樹的本領在食肉類動物中堪稱數一數二。雲豹捕食的對象包括樹棲的猴類和鳥類,當然也能下地捕捉小鹿之類。但尚未聞有雲豹盜食大型家畜或傷害村民之事。�
上面介紹的幾種豹,我國都產,在動物園里也不難見到。下面要介紹的一種,則是國內不產,甚至在動物園里也不易見到的。那就是獵豹,學名Acinonyx jubatus 。�
由於形態上有較多特殊性,獵豹不僅與普通豹不同種,不同屬,甚至還自居一個亞科。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爪不像貓爪而像狗爪,爪較直,不彎鉤, 不能收縮掌內,也沒有爪鞘。貓科動物中爪子像這樣結構的,只有獵豹一種。�
為什麼叫獵豹呢?原來這種豹,有人畜養它來助獵。另外還有少數獵豹產於印度和中東(如伊朗、巴勒斯坦)一帶,(可能是另一種,A.Venaticus)。這些地區的貴族人士用它助獵,出獵前稱餓它一天,等出獵時,以布罩蒙頭,到達獵區發現有野獸(如鹿或羚羊) 時, 就放它去追,幾乎任何四足動物也逃不出它的追擊。
事實上,獵豹是世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曾經有人用秒錶記錄過它的奔跑速度,它們在短距離(比如1~2公里)中,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如跑一段80米的距離,僅需3秒鍾。因此在廣闊的草原(或砂土地上)任何四足動物也跑不過它。等追到身邊,就從側面躍起猛撞,把獵物撞倒,然後咬斷它的喉嚨。�
在形態上,獵豹除了上述爪的特殊化外,其它方面也與普通豹有明顯差異。它體菜纖瘦,四肢細長,全身密布黑色的小圓斑點。後來在南非尚比亞發現少量的新種群,身上的圓斑點成串成行,被人稱為「王獵豹」(king cheetah)。先還以為是一新種或新亞種,後來才確知是一變種。最近筆者讀到倫敦八十年代出版的一種旅遊冊,上面說獵豹在亞洲已接近窮途末路,如印度,自1948年後就沒再見到獵豹。 專家們相信, 亞洲只有伊朗、 阿富汗和土庫曼等處還有少數殘余者,如此而已。
下面介紹一下黑豹,我想最先需要說的是,黑豹既不是獨特的種或亞種,也不是變種,只不過是一種色型罷了。 正如虎中有黑虎、白虎一般。但是豹中卻沒有白豹,也許以前曾經有過,只是筆者未曾知曉。�
還需說明書中照片上的黑豹,不能代表整體形象,因為黑豹整體看來,並不那麼純黑,而是在全身黑褐色的毛皮上面浮現出純里色的圈紋。�
黑豹主要產於東南亞,如馬來亞和泰國等地最多,往往是一窩小豹,黑黃各半。又據傳聞,黑豹的脾氣比黃豹壞得多,急躁而好惹事。據說馬戲團和動物園養的黑豹就常會傷人。�
中國是否產黑豹,這問題尚難肯定,因為前些年曾傳聞雲南捕到一隻黑豹,但後經檢查,那不是豹,而是一隻黑色的金貓(金貓也有黑黃兩種色彩,體形較大者,就容易誤認為豹)。�
以上主要是介紹豹的種類和產地。下邊想談談豹與人類的關系問題。�
這問題可能淵源久矣。筆者寫至此,聯想到歷史書上曾經講過的,古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教庭),為了鎮壓異教徒以及基督徒中的叛逆分子, 曾經從非洲弄到大批野豹,通過北非、地中海,運到義大利,用它們來對付不屈的犯人。那些餓了幾天又經受虐待的野獸,在審判大廳內,一看見許我脫光了衣服的人,在地上亂跑亂爬,(據說廳內有時還放入其它野獸如熊、狼之類),馬上大發雷霆,追上去又抓又咬,一時間,大廳內野獸怒吼,犯人哭罵,這種瘋狂場面。筆者相信,除去古羅馬帝國時代外,無論古今,任何時代也無人有機會領教吧。�
現在要提出一個豹是否吃人的問題。這似乎是一種可領會但又缺事實的問題,真是難說。
豹吃人。在筆者的兒童時其期,好像是聽人說過,又像是一種老媽媽論,但若想讓人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來,又真的說不出來,只好來翻閱一下外國的報刊材料吧。外國確實不乏許多。「現成」的實例。�
一查我的老筆記本,有如下的記載:1926年印度擊斃了一隻惡名遠揚的「茹德拉蒲拉雅格食人豹」,在三年時間里,它曾吃掉125個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靠近尼泊爾的庫庫芒地區,更有兩只食人豹曾先後吃掉或咬死近500個人!這樣的極端事例,在我國可說是古今未曾有過。為什麼呢?據動物學者說,問題只在於民間是否有組織,而且手中有無自衛武器。相信我國從前也有過傷害人的豹子,但估計在它作惡之初,就會很快有人出來除害了。另一方面,豹早已被我國官方列為害獸,直到1981年修改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才初次把豹列為國家第二類保護動物。在此之前,如在某地打死一隻豹,還可能被報刊贊為除害之舉,甚至誇為「英雄」呢。�
記得數十年前(60~70年代),報刊上曾刊載過,在豫北、冀南的山區有一位年齡已七八十歲的姓何的老漢,是個號稱專門善擒活豹的老英雄,在北平的英文報上, 還刊登過他手抱一隻活豹的照片。據說他和他的三個兒子在那些年中,先後活捉過數十隻金錢豹,至少有23隻,送給開封洛陽、鄭州、商丘、許昌等地的動物園了。
藏名音譯: 薩卜思
別 名:金錢豹 文豹 豹子
英文名:Panthera pars
學名:Panthera pars
主要特徵: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為大中型食肉獸類。體重50千克左右,體長在1米以上,尾長超過體長之半。體重90-140kg。頭圓、耳短、四肢強健有力,爪銳利伸縮性強。豹全身顏色鮮亮,毛色棕黃,遍布黑色斑點和環紋,形成古錢狀斑紋,故稱之為「金錢豹」。其背部顏色較深,腹部為乳白色。
分布:西藏的吉隆、聶拉木、定日、波密、邊壩、昌都、江達、芒康、貢覺、察隅、墨脫等地。以及廣東山地森林地區。
習性及生境:棲息地海拔高度為2000-3500m。常生活在亞熱帶森林、灌叢、熱帶雨林、溫帶針葉林的山地中。豹棲息環境多種多樣,從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叢均有分布,具有隱蔽性強的固定巢穴。豹的體能極強,視覺和嗅覺靈敏異常,性情機警,既會游泳,又善於爬樹,成為食性廣泛、膽大兇猛的食肉類。繁殖時爭雌行為激烈,3~4月份發情交配,6~7月份產仔,每胎2~3仔,幼豹於當年秋季就離開母豹,獨立生活。
現狀: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Ⅶ 印尼兩只瀕危老虎咬死飼養員「越獄」,動物園飼養猛獸有什麼注意事項
動物園是搜集飼養各種動物,進行科學研究和遷地保護,供公眾觀賞並進行科學普及和宣傳保護教育的場所。動物園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飼養管理著野生動物(非家禽、家畜、寵物等家養動物),二是向公眾開放。符合這兩個基本特點的場所即是廣義上的動物園,包括水族館、專類動物園等類型;狹義上的動物園指城市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動物園的基本功能是對野生動物的綜合保護和對公眾的保護教育。
2015年9月,紐西蘭北部哈密爾頓市動物園的一名飼養員慘遭一隻蘇門答臘虎咬死。
但是小編調查發現,江西宜春動物園、河南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沈陽森林動物園等全國多個動物園都曾發生過猛獸傷人事件。動物園的猛獸區到底安全嗎?動物園猛獸安全措施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網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這方面的動物園安全知識,教大家在野生動物園如何安全遊玩。
1.對原有的防護網進行加固以外,還要在防護網外加裝鋼化玻璃,並對園區實現監控全覆蓋。
2.在猛獸區鐵制籠舍外圍再加裝一層更細密的防護網,間隙只有不到一厘米,手指無法伸入。
3.為防止遊客翻越護欄,動物園專門設立了安全巡邏員,及時制止遊客翻越護欄。此外,動物園還在猛獸區設置專人24小時值班。
4.遊客隔著裝有鐵欄桿的觀光車與老虎親密接觸。
5.遊客在投食(大巴)觀覽車上給用鐵簽穿過特製玻璃孔給老虎喂肉。
根據以上小編講的這些,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