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超級英雄是什麼樣的人

印尼超級英雄是什麼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3-03-25 08:17:36

A. 超人是什麼人

超人(Superman,又名The Man of Steel)虛構的超級英雄,美國漫畫中的經典人物,出現在DC漫畫公司的同名作品中。其角色還出現在不同的電視劇集和電影中。1953,第一部超人連續劇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在電視上開始播映。隨著這部連續劇的熱播,扮演超人的George Reeves隨之成為當時的人氣偶像。他的人氣一直持續至今。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總共拍攝了107集,一直播映到了1957年,成為了繼超人的廣播劇之後,第二長壽的超人系列。這個長達6個季度的超人連續劇,見證了電視廣播從黑白到彩色的飛躍。超人也是在這一系列中,第一次以紅藍兩色的經典形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當然了,彩色電視廣播是1964才發明的,所以觀眾所看到整個系列的片子都是黑白的,不磨洞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該片從第二季開始,幕後製作班底進行了大換血,超人漫畫的編輯Mort Weisinger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而演員方面,從第二季開始,扮演Lois的演員從Pyllis Coates換成了在84年電影系列中扮演Lois的Noel Neill。第一季的第20集的發生在唐人街,雖然其中對華裔的描寫看了不是很舒服,但是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卻成為了第一部出現華裔的超人劇集。有趣的是,The Adventures of Superman和Fleischer Superman Cartoons一樣,超人不會飛,也沒有luthor,氪星,和日後的那些超級罪犯的出現,超人的對手都比較弱,他做的事情以今天的角度看,更像一個警察。從而使得這個電視版里的Clark更貼近觀眾,給人親切的感覺。在連續6個季度的連播後,George Reeves成為了當時觀眾公認的鋼鐵之子。至今,年長的歐美的觀眾們還念念不忘黑白屏幕里的那個George Reeves。1966年,超人再次被改編成動畫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和1941年那個不同的是,這個系列的動畫加入了Superboy的故事,講述年輕的Clark和他在氪星上的寵物狗一起的冒險故事。DC的編輯Mort Weisinger再次參加了超人電視作品的製作,而許多超人漫畫的許多原始作者也參與這一動畫的腳本寫作,使得這一系列增色不少。這部動畫的配音陣容也是異常強大的,Clark,Lois等主要角色全部由負責廣播劇角色的原班人馬操刀。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是第一部把大量漫畫角色棗游鉛帶入故事的超人動畫作品,外星人和許多超級罪犯第一次在電視上大規模的出現,luthor和氪石也總算出頭了。這使得許多超人的漫畫迷異常的興奮,該部作品的成功也帶動了之後大量超級英雄漫畫的繁榮發展。在這個系列裡,許多的外星人對地球的侵犯大多迫於生計,最後超人都給了他們很好的歸宿。不像凳好後世的許多外星人,看到地球第一個想到的字就是「搶」。順便提一下,Superboy的那條狗Krypto是一個很有人氣的角色,網路上竟然還有他的fans特別建立的網站。至於後來出現的什麼諸如supermonkey,superhorse,supercat,superrat什麼的。。。。我已經麻木了,看來只要是動物披件紅毯子就能飛了。 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這一系列一共播放了3個季度。1976-1985一時期,超人沒有單獨出現在電視上。替而代之的是Hanna Barbera的Super Friends系列。這是一個基於漫畫中的Justice League(JLA)的超級英雄組織。在1973-1985年間,總共推出了6個系列。而Super Friend中的角色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改變。除了超人,蝙蝠俠和羅賓,幾乎是每個系列都要換一撥人,但是保留了老英雄帶新英雄以及道德教化的故事構架。1985年這一系列的最後一部動畫:The SuperPowers Team: Galactic Guardians開始播映。這是令人興奮的一個系列,大量DC的超級英雄在這一部里大聚首,當然了,反派角色也大聚首。這一部中的cyborg扮演著正義使者的角色。想想後來漫畫里那個Cyborg的表現,心寒啊。也正是經過Super Friends這個系列的鋪展,超人動畫中的外星人開始逐漸被塑造成熱衷於侵略地球的生物。但是有一個例外,在1978的Challenge of the Super Friends的最後一集里,三個目睹地球毀滅在人類手中的外星人逆轉了歷史,給了人類一次重來的機會。如果拋開總總無聊的元素,Super Friends這個系列還是不錯的。

B. 印尼盾2000,頭像叫什麼名字

1000盾:Kapten Pattimura
(印尼民族英雄--1973年11月6日追封,1817年,34歲的他以將軍的身份在率領大家對抗荷蘭人的侵略中壯烈犧牲)
2000盾:Pangeran Antasari
(印尼民族/獨立英雄--1968年3月27日追封,升為Banjar王子的他率領300人攻打荷蘭人的煤礦地,他也為了爭取印尼獨立而努力奮斗著,,荷屬東印度公司甚至懸賞抓他和殺他,但是卻深受眾人愛戴的他並沒因此被抓走)
5000盾:Tuanku Imam Bonjol
(印尼民族英雄--受封於1973年11月6日,升為回教長老的他曾經率領與荷蘭人戰爭,也就是著名的巴東Padri戰爭,荷蘭人為了抓下他甚至還換了三次大將軍,最後在1837年,被敵人以交涉談判為由,被抓走甚至流放至外島,一直到1864年逝世於蘇拉威西萬鴉佬附近)
10000盾:Sultan Mahmud Badaruddin II
(巨港的蘇丹,為了抵抗英國和荷蘭人而做出貢獻,1821年,荷蘭人違反周五和周日停戰協議--周五為穆斯林的祈禱日,周日則為教徒的,荷蘭人趁他無防備的情況下抓走了他並流放至Ternate小島上,一直到1851年過世)
20000盾:Otto Iskandardinata
(印尼民族英雄,為印尼的獨立做出貢獻,入過印尼第一屆內閣,成為部長,後來被黑色部隊LaskarHitam 綁架然後殺死)
50000盾:I Gusti Ngurah Rai
(巴厘島的民族英雄,29歲的時候為國捐軀)
100000盾:Soekarno dan Mohammad Hatta
(印尼的第一任總統和副總統)

C. 小羅納爾多人品

說起巴西足球,人們第一印象就是熱情奔放,而大多數巴西球星都是從貧民窟走出來,成名後,沉醉於花花世界而毀掉一世英名的大有人在,諸如球王貝利、「外星人」大羅、「花蝴蝶」內馬爾,而這位小羅同樣迷戀女色,13歲就在男女事上開竅,與2美女同居6年,鬧出假護照事件,沉迷賭場,負債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小羅究竟有多麼花心,他的足球生涯有多出色?不妨在欣賞卡達世界盃精彩比賽的同時,一起走近小羅的那些花心事吧。

沉淪女色
13歲那年,小羅心想,這美女長得風花雪月,賊好看的,便麻起膽子上前搭訕。「小美女,可以加個微信嗎?」
小美女一見這個嘻皮笑臉,長著一嘴齙牙的小男孩居然來了興趣。
「小齙牙,我看看你啥手機?咦,蘋果14啊!「
你看,小美女也貪圖虛榮的,這不,小羅第一次就得手了。
當然這是杜撰的。但13歲的小羅居然在男女之事上有如此天賦,確實讓還在玩泥巴的我們自嘆不如啊!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002年,小羅對女人的品位趨向成熟,那種身材火辣,三圍傲人的美女讓他心癢癢的。這不,一番調逗後,小羅牽著美女的手直奔目的地。
玩得嫻熟的小羅滿意而歸,可是風流之後有了風流種。美女當然要找小羅給說法,小羅卻是出了門就不想認這個賬。
結果,在這場歡娛中,小羅成為被告走上了法庭。
小羅出國後,更加放得開。夜總會,他是常客,在米蘭期間,他還把帕托拉上一起玩,可謂是夜店天王。
獵艷,成了小羅的日常必需。3天沒個女人,小羅渾身就不自在!
在AC米蘭得不到重用的小羅,迷戀於花叢中,今天與女影星薩拉-托馬西纏綿擁吻,明天又與義大利舞蹈演員洛佩斯嗨皮,再不就是與阿德里亞諾前女友薩拉-馬科斯玩游戲,而家中的巴西女友塞薩里奧卻在痴痴地等。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小羅想要同時迎娶兩個女友,但這在巴西是犯重婚罪。其中一位女友要求他賠償7000萬英鎊。岳母還透露小羅玩「三角戀」。
「小羅為我的女兒和Beatriz都設有卧室,一天是Priscilla,另一天則是Beatriz。」「他每月給兩個人相同的2000歐元零者察花錢,並且會給他們一樣的禮物,甚至兩塊相同的勞力士手錶。」
40多歲的小羅來到中國打友誼賽,本性難移,蘭州落地時第一句話,在那裡我可以找到美麗的女人。
他領銜的南美明星隊和菲戈領銜的歐洲明星隊在銀川比賽,菲戈率領的歐洲明星隊4:1大勝小羅領銜的南美明星隊。

當晚就進出夜總會,據說與三位美女在房間里玩,網上曝出與一位穿制服的美女在一起比著剪刀手留影,小羅赤著上身。
2007年10月17日巴西隊在世預賽中主場5-0橫掃厄瓜多後,小羅本應與皇馬隊友羅比尼奧和巴普蒂斯塔於18日歸隊。殊不知,三人支付1.5萬美元包場費,在知名迪廳Cat Walk徹夜狂歡,羅比尼奧更是向保安索要大數量的保護工具。

球場王者
正是縱情於聲色歌舞中不能自拔,小羅的巔峰期就很短。不過,小羅的足球成就還是斐然的,2004、2005年世界足球先生,2005年金球獎,一次帶隊贏得世界盃。
打開APP查看高碰閉清大圖
可以說,小羅的職業生涯很出色,讓很多巨星默然失色。有人說,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小羅他大概是21世紀頭十年世界足壇最佳10號。
牛尾巴、踩單車、聲東擊西的傳球……小羅在球場上就是玩兒似的,閑庭信步,很是瀟灑。

羅納爾迪尼奧全名羅納爾多-阿西斯-德-莫雷埃拉,1980年3月21日出生巴西的一個小城,受父親影響,小羅從小就很熱愛足球。
在小羅13歲時的一場少年隊比賽中,他幫助球隊23比0大勝對手,而他一個人就包辦了23粒進球。可謂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天賦極為出色!
1997年,在埃及舉行的世少賽上,小羅初露鋒芒。決賽中以2比1戰勝迦納隊,而小羅以打進7球成為了杯賽最佳球員,也是最佳射手。
對此,小羅說:「這個榮譽也讓有了自信,也打開了我通往世界頂級俱樂部的大門。」
1998年,羅納爾迪尼奧入職格雷米奧,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球員之路。此後,小羅先後效力過不算多的幾個俱樂部:格雷米奧、巴黎聖日耳曼、巴塞羅那和AC米蘭。
1999年6月26日,小 羅代表巴西迎戰立陶宛,這是他國家隊生涯的處子秀。同年,小羅以6粒進球幫助巴西隊奪取美洲杯,並在聯合杯中以6個進球成為最佳射手。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001年3月,小羅轉會法甲豪門巴黎聖日耳曼並簽約5年,正式宣告他的時代來到。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003年7月,巴薩以2500萬歐元轉會費得到小羅納爾迪尼奧,雙方簽下5年合同。在巴薩,他贏得了笑嫌裂世人膜拜的眼光,也得到了他一生中最多的榮譽。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有人這樣比喻巴薩時期的小羅:
如果說哈維是巴薩的大腦,德科為巴薩的發動機,那麼羅納爾迪尼奧就是巴薩華麗樂章的指揮家。
球王馬拉多納曾這樣評價小羅:
「有人說,小羅比貝利更加靈活,比起濟科則更加敏捷,比德尼爾森更加實用,當然在比較這件事上,一萬個人心中有一個萬個哈姆雷特,但是我想沒有人可以否認小羅的天賦和努力。」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人成功,是有原因的。雖然小羅天賦極高,但熱愛足球是他成功的另一個密碼。
有一次,路透社的一名記者問他:你成功的動力是什麼﹖ 羅納爾多的表情突然凝重起來:「真的,我沒想那麼多,就想著我一定要把足球踢好,那樣,我就能靠踢足球養活我的母親了。」
小羅在人生的關鍵處沒能把握自己,不如大羅那樣轉型成功當商人。如今42歲的他負面新聞纏身,狀況著實令人擔憂。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2018年小羅宣布退役,因拖欠了230萬歐元,巴西將他列為老賴名單,資產57套房也全被凍結。退役前3年,他幾乎沒有參加 一場正式比賽。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經常和不同的美女為伴。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小羅還把自己的肖像權給了一個犯罪組織,而這家公司最近5年的洗錢4億美元。
2020年,小羅和自己的經紀人在入境巴拉圭的時候使用假護照,在監獄被監禁了7個月。
42歲的他不得不選擇得出,簽約印尼球隊,球隊給了他一周的合同試用,但周薪57.9萬美元。
生活太過放縱的小羅就像50多歲的老人,比大羅看起來還老。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小羅之成功,在於他對足球的熱愛。而他的失敗,在於他對女色的熱愛!

D. 印尼盾面值人物由來是什麼

印尼盾面紙上的英雄人物大都出自荷蘭和印尼戰爭的戰場上。這些英雄帶領大家奮勇拼搏,打贏了無數場戰爭,首位印尼的疆土。

比如馬魯古抗荷英雄,被荷蘭人俘虜後寧死不屈,最終被處以絞刑。還有班加國王,領導了一次抗荷戰爭,荷蘭人懸賞重金抓捕國王,他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背叛他的祖國和人民。

除了著名的英雄,還包括印尼的第一任總統和副總統,他們不僅領導全印尼人民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還成功組建了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為了紀念這兩位傑出的領導人物,印尼人們將它們放在了面值最大的印尼盾上。

E. 介紹梅爾吉布森

原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英文名:Mel Gibson
出生年:1956年
生日:1月3日
星座:摩羯座
國籍:美國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78cm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因濃重澳洲口音被當成澳洲人,父母是愛爾蘭天主教徒,在紐約長大的吉布森從小就對電影產生巨大濃厚的興趣。 1968年他隨家庭遷至澳大利亞居住,並且在悉尼學習專業表演技術,隨後進入影壇。
梅爾-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傳奇般的愛國英雄----威廉-華萊士,今年他又為世人帶來了另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本傑明-馬丁。他稜角分明的臉龐、英俊剛毅的氣質、至剛至陽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為世圓純人奉獻了二位用生命捍衛神聖家園的偉大的愛國者,憑著自身的實力成為好萊塢頂級的電影巨星。

梅爾-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父親是鐵路司機,母親是澳大利亞歌劇演員,雙親是愛爾蘭虔誠天主教徒。由於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較大的興趣。據說由於吉布森的父親在美國遇到大麻煩,於是1968年他們全家遷至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居住。吉布森中學畢業後,來到了悉尼國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在校期間他遇見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朱迪-戴維斯(Judy Davis),並應邀參加了其處女作《夏日城市》(「Summer City」)的拍攝。畢業後,他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劇團也演一些小角色,並逐步涉足影壇。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連出演了兩部不同題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舉成名的、由著名導演喬治-米勒執導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將面臨原子戰爭毀滅的、身穿金屬外衣的未來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導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節片《蒂姆》(「Tim」),他在劇中擔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繹了一位反應遲鈍的勤雜工,而獲得了澳大利亞薩姆獎,成為澳大利亞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亞名導演彼得-維爾的賞識,同年參加了維爾的精彩劇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攝,並因該片第二次獲得薩姆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吉布森在《沖鋒飛車隊》(「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國際影壇所關注。1983年他與維爾二度合作,拍攝了影片《危險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飾演一位企圖掩飾印尼血腥政變的麻木無情的記者。在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斷得到提高,他要開始尋求更廣闊的表演空間。

1984年,吉布森進軍美國。他在乎腔歲好萊塢主演了《河流》(「The River」)、《獎金》(「The Pointy」),但反應平平。同年吉布森應邀重返澳大利亞,又一次在刺激、瘋狂的《沖鋒飛車隊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熱的馬克思,歌手迪娜-特納加盟了此片的拍攝。吉布森在休整了兩年後,1987年美國名導演理查德-唐納邀請他主演轟動一時的動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劇中飾演警探馬丁-瑞格斯,他所體現的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敢於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使吉布森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一躍成為好萊塢超級動作明星。歲睜他與丹尼-格洛弗的傾情聯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影片。隨後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續集,為吉布森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1990年他創辦了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ICON Proctions,並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這期間他還參加拍攝了《破曉時刻》(「Tequila Sunrise」)、《電線上的鳥》(「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兩度被美國《People》雜志選為世界最瀟灑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執導了影片《無臉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親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嚴重燒傷但深藏秘密的老師。這部影片製作精細,體現了吉布森多年來在影壇中的豐富經驗和心得。雖然影片宣傳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查德-唐納執導的《賭俠馬華力》(「Maverick」),該片改編自收視率不錯的同名電視喜劇,他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影片上映後好評不斷,體現了他的實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給了世界一個非同尋常的震驚。他在影片中史詩般地描述了13世紀蘇格蘭領袖威廉-華萊士的生活和創建獨立王國的奮斗史,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古裝史詩巨片。吉布森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贏得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這一年成為梅爾-吉布森的黃金之年,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轉身幕後,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風中奇緣》(「Pocahontas」)中的約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並拍攝了影片《綁票通緝令》(「Ransom」1996)、《陰謀理論》(「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來越高、越來越受人矚目。1999年在影片《危險人物》(「Payback」1999)中,他開始了從影以來的全新嘗試,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減當年。2000年他又重操舊業,為夢工廠的最新動畫片《小雞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雞Rocky配音,給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應大導演維姆-溫德斯的邀請,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萬大飯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飾演一名追凶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風格,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間,吉布森繼《勇敢的心》後再次著古裝出場,主演大製作電影《愛國者》(「The Patriot」)。該片由《獨立日》一片的導演羅蘭德-艾莫里奇執導,編劇為《拯救大兵瑞恩》的羅伯特-羅戴特,講述的是在18世紀70年代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一位美國人英勇對抗英國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飾演的本傑明-馬丁是一個有7個孩子的鰥夫,他是為保衛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戰、在戰火中高喊著「Forward」的戰爭英雄。該片場面浩大,既壯觀、又感人,表現出了極強的英雄主義色彩,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吉布森憑此片進一步確立了其銀幕「英雄形象」,成為好萊塢身價最高(2500萬美元)的演員。吉布森今年接下來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將上映的喜劇片《女人想什麼》(「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飾演一個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義者,不知這次吉布森又能為我們帶來些什麼。

梅爾-吉布森是一個眷戀自己的家庭、虔誠的家庭型男人,對結婚14年的妻子忠貞不二,妻子羅賓(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個子女。世界上大約有半數女人為他著迷,在今年5月份美國Zogby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中,梅爾-吉布森當選最佳銀幕愛侶,但他從未有緋聞傳出,他認為婚外戀是「庸人自擾,何苦來著」。說到自己的家庭時,他表示會像《愛國者》中的本傑明-馬丁一樣,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平時,他為人親切、隨和、聰明、幽默,這個被評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亞自己的農莊裡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麼"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歡人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作品集 :

演員 cast
1 Sam and George (2007) .....
2 Under and Alone (2006) ..... William Queen
3 The 7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6) ..... Himself, in opening segment [pre-recorded] (uncredited)
4 誰摧毀了電車?/誰消滅了電動車 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 (2006) ..... Himself
5 11th Annual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05) ..... Himself - Co-presenter: Life Achievement Award
6 The 31st Annual People's Choice Awards (2005) ..... Winner
7 Mel Gibson: God's Lethal Weapon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8 The Making of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Himself
9 The Big Question (2004) ..... Himself
10 Mel Gibson: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4) ..... Himself
11 "Retrosexual: The 80's" (2004)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12 狗仔隊 Paparazzi (2004) ..... Anger Management Therapy Patient (uncredited)
13 The Passion Behind 'The Passion' (2004) ..... Himself
14 Acting Lessons: Should Have Looked Like Mel (2003) ..... Himself
15 奇探心魔 The Singing Detective (2003) ..... Dr. Gibbon
16 Making 'Signs' (2003) ..... Himself
17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2003) ..... Himself
18 靈異象限 Signs (2002) ..... Rev. Graham Hess
19 第7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74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2)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20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 (2002) ..... Lt. Col. Hal Moore
21 We Were Soldiers: Getting It Right (2002) ..... Himself/Lt. Col. Hal Moore
22 The One Dollar Diary (2001) ..... Himself
23 Breaking the News (2001) ..... Narrator
24 Cleopatra: The Film That Changed Hollywood (2001)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25 "Drama School" (2000) ..... Himself
26 愛國者 The Patriot (2000) ..... Benjamin Martin
27 The Simpsons: America's First Family (2000) ..... Himself
28 The 7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0)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29 Nickelodeon Kids' Choice Awards 2000 (2000) ..... Presenter
30 百萬美元旅館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2000) ..... Detective Skinner
31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Himself
32 Poultry in Motion: The Making of 'Chicken Run' (2000) ..... Himself
33 The Hatching of 'Chicken Run' (2000) ..... Himself
34 Mel Gibson's 'Braveheart': A Filmmaker's Passion (2000) ..... Himself
35 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2000) ..... Nick Marshall
36 The Art of War (2000) ..... Himself
37 小雞快跑 Chicken Run (2000) ..... Rocky
38 Lord Stanley's Cup: Hockey's Ultimate Prize (2000)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39 永遠的好萊塢 Forever Hollywood (1999) ..... Himself
40 危險人物 Payback (1999) ..... Porter
41 Pure Lethal (1998) ..... Himself (also archive footage)
42 Hollywood Salutes Arnold Schwarzenegger: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1998) ..... Himself
43 Warner Bros. 75th Anniversary: No Guts, No Glory (1998) .....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44 致命武器4 Lethal Weapon 4 (1998) ..... Martin Riggs
45 Celebrity Profile: Danny Glover (1998) ..... Himself
46 我有兩個爸 Fathers' Day (1997) ..... Scott the Body Piercer (uncredited)
47 精靈傳奇 FairyTale: A True Story (1997) ..... Frances' Father (uncredited)
48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Director
49 絕密陰謀 Conspiracy Theory (1997) ..... Jerry Fletcher
50 The 6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6) ..... Himself - Winner: Best Picture & Best Director/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51 贖金風暴 Ransom (1996) ..... Tom Mullen
52 風中奇緣 Pocahontas (1995) ..... John Smith
53 Australia's Outback: The Vanishing Frontier (1995) ..... Himself/Narrator
54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 William Wallace
55 鬼馬小靈精 Casper (1995) ..... Himself (uncredited)
56 Amy Grant: Building the House of Love (1994) ..... Himself
57 賭俠馬華力 Maverick (1994) ..... Bret Maverick, Jr.
58 1993 MTV Movie Awards (1993) ..... Himself - Presenter
59 無臉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 ..... Justin McLeod
60 The Chili Con Carne Club (1993) ..... Mel
61 天荒情未了 Forever Young (1992) ..... Capt. Daniel McCormick
62 致命武器3 Lethal Weapon 3 (1992) ..... Martin Riggs
63 Ear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992) ..... Narrator (voice)
64 Mel Gibson's Unauthorized Video Diary (1991) ..... Himself
65 Mel Gibson's Video Diary 2: Lethal Weapon 3 (1991) ..... Himself
66 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The 6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0) ..... Himself - Co-presenter (via satellite from London)
67 Sinatra 75: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1990) ..... Himself
68 驚弓之鳥 Bird on a Wire (1990) ..... Rick Jarmin
69 A Night on Mount Edna (1990) ..... Himself
70 哈姆雷特 Hamlet (1990) ..... Hamlet
71 飛離航道 Air America (1990) ..... Gene Ryack
72 致命武器2 Lethal Weapon 2 (1989) ..... Martin Riggs
73 破曉時刻 Tequila Sunrise (1988) ..... Dale 'Mac' McKussic
74 The 6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8) ..... Himself - Co-Presenter: Best Cinematography
75 致命武器 Lethal Weapon (1987) ..... Sergeant Martin Riggs
76 The Ultimate Stuntman: A Tribute to Dar Robinson (1987) ..... Himself
77 沖鋒飛車隊第三集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5) ..... 'Mad' Max Rockatansky
78 叛逆巡航 The Bounty (1984) ..... Fletcher Christian Master's Mate
79 怒河春醒 The River (1984) ..... Tom Garvey
80 The 5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84) ..... Himself - Co-presenter: Writing Awards
81 The Making of 'Mrs. Soffel' (1984) ..... Himself
82 The Making of 'The Bounty' (1984) ..... Himself
83 鐵窗外的春天 Mrs. Soffel (1984) ..... Ed Biddle
84 Z字特攻隊 Attack Force Z (1982) ..... Captain P.G. (Paul) Kelly
85 危險年代 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1982) ..... Guy Hamilton
86 沖鋒飛車隊 Mad Max 2 (1981) ..... 'Mad' Max Rockatansky/The Road Warrior
87 加里波底 Gallipoli (1981) ..... Frank Dunne
88 "Punishment" (1981) ..... Rick Monroe
89 The Chain Reaction (1980) ..... Bearded mechanic (uncredited)
90 迷霧追魂手 Mad Max (1979) ..... 'Mad' Max Rockatansky
91 Tim (1979) ..... Tim
92 我從未承諾給你一座玫瑰花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 Baseball Player (uncredited)
93 Summer City (1977) ..... Scollop
94 "The Sullivans" (1976) ..... Ray Henderson

導演 director
1 啟示 Apocalypto (2006) .....
2 "Complete Savages" (2004) .....
3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4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
5 無臉的男人 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 .....
編劇 writer1 啟示 Apocalypto (2006) .....
2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screenplay)

製片 procer
1 Sam and George (2007) ..... procer
2 Under and Alone (2006) ..... procer
3 Warrior (2006) ..... procer
4 啟示 Apocalypto (2006) ..... procer
5 雷納·孔恩:我是你的男人 Leonard Cohen: I'm Your Man (2005) ..... executive procer
6 雷納·孔恩:我是你的男人 Leonard Cohen: I'm Your Man (2005) ..... procer
7 "Complete Savages" (2004) ..... executive procer
8 "Clubhouse" (2004) ..... executive procer
9 Evel Knievel (2004) ..... executive procer
10 狗仔隊 Paparazzi (2004) ..... procer
11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procer
12 奇探心魔 The Singing Detective (2003) ..... procer
13 Family Curse (2003) ..... executive procer
14 變種元素 Invincible (2001) ..... executive procer
15 The Three Stooges (2000) ..... executive procer
16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 ..... procer
17 天荒情未了 Forever Young (1992) ..... executive procer
特技表演 stunt performer1 沖鋒飛車隊第三集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5) ..... stunts

全體團隊 crewmembers
1 耶穌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 soundtrack procer
2 Warner Bros. 75th Anniversary: No Guts, No Glory (1998) ..... special thanks
3 Pure Lethal (1998) ..... special thanks
4 風中奇緣 Pocahontas (1995) ..... singer: "The Virginia Company" and "Mine, Mine, Mine"

1996年美國影壇明星梅爾吉布森給了世界一個巨大震驚,他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1995)共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贏得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這一年成為梅爾吉布森的黃金之年。
梅爾吉布森生於1956年1月3日,在紐約長大的梅爾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巨大濃厚的興趣。1968年他隨家庭遷至澳大利亞居住,並且在悉尼學習專業表演技術。隨後進入影壇,令他一舉成名的是著名導演喬治米勒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 Max》1979),他還主演了米勒導演的另一部影片《Tim》(1979),《公路戰士》(《The Road Warrior》1981)以及《瘋狂至極》的續集。此外他還受到另一位澳大利亞新浪潮導演彼得·維爾的青睞,主演了《Galiipoli》和《生存在危險中的一年》。在這些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斷得到提高,變得嫻熟自如,靈活自然。

1984年梅爾吉布森來到好萊塢,拍了一些影片象《河》(《The River》1984)、《獎金》《,但都反應平平。這些影片並不適合他,直到1987年理查德唐納找到了梅爾,讓他主演了《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飾演影片中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與邪惡勢力頑強斗爭的警探里格斯。這一角色是成熟的梅爾的出色奉獻,從此他做為一個完美的動作明星向好萊塢的巨星地位邁進。《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第二第三集也隨即推出。梅爾吉布森也因此取得了巨大聲譽,他創辦了他自己的製片公司LCON Rrcctions。在拍攝三部《致命武器》的同時,他還參加拍攝了不少的影片。如《德奎拉日出》(《Tequila Sunrise》)。這其中屬於他的製片公司出品的就有《哈姆雷特》(《Hamlet》1990)和《永遠年輕》(《Forever Young》1992)。

在主演了大量影片並作過製片人之後,梅爾吉布森開始准備做一個導演「演而優則導」在影視界很常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凱文科斯特納,朱迪福斯特都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梅爾對此已是早有準備,作為演員他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作為製片人他也熟悉後台幕後工作,而且與三個著名導演的緊密合作,互相切磋也使他對導演的工作相當熟悉了解,他再從事導演工作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執導了影片《無臉人》(《The Man Without 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且親自主演;1994年他又還主演了影片《賭俠馬華利》(《MAVERICK》)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的形象。在積累了大量經驗後,梅爾投入全部精力製作、導演並主演《勇敢的心》。這是一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梅爾表現出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去年他推出的史詩巨片《愛國者》再度勇奪排行榜冠軍,但讓他進入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卻不是這部片子,而是之後他拍攝的喜劇片《男人百分百》(What Women Want),從影以來多半飾演英雄或陽剛角色的梅爾,不曾演過浪漫喜劇片,這部片子可以說是他嘗試此類型的第一遭,在奧斯卡影後海倫亨特與喜劇片著名女導演南茜邁爾(Nancy Meyers)的襯托下,充分發揮其幽默,令人捧腹不已。

F. 林丹沒有獲得過印尼公開賽冠軍,為什麼還那麼多人說林丹是大滿貫

因為他獲得很多的世界冠軍 ,大部分都認可他的實力,所以大家都會說他是大滿貫。丹的大滿貫是他的球迷說的,很多球迷看林丹冠軍很多就默認他已經是大滿貫,其實這只是喜愛他的球迷美好祝願,希望林丹能最終圓滿給喜愛他的球迷一個真正的大滿貫。

坎坷

全英公開賽,林丹在決賽面對蓋德,艱難奪得冠軍。賽後,蓋德稱贊林丹為「Super Dan」。從此,全世界的球迷給了他一個稱號——「超級丹」。並且在同年三月份,林丹的世界排名到了第一位。同年五月份,林丹在湯姆斯杯以一單的身份,擊敗蓋德。幫助中國隊拿到了時隔14年的獎杯。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順風順水。

林丹更是世界唯一的全滿貫選手。既獲得奧運會、世錦賽、全英賽、亞錦賽、全運會、世界盃,亞運會、蘇迪曼杯團體賽、湯姆斯杯的冠軍。咱們普通人做夢都不敢想,甚至都沒法一口氣念下來的賽事們,林丹成為了這一切的主宰者。

G. 安德魯•加菲爾德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生活上來講,他和當時女友石頭姐一起出街,被狗仔跟蹤。他們倆就用紙擋了臉,上面這么氏鬧寫:「我們發現餐廳外有狗仔,所以為什麼不把這當成一個機會,把注意力轉移給那些真正需要關注的公益組織呢?(聯合世界孤兒基金會)和(紐約幫助癌症患者組織),願你們好心情!「是不是很溫柔的人?他曾經說過,因為想成為真正可以幫助更多人的超級英雄而投身慈善。他作為全球孤兒基金會運動大使出現在慈善晚宴上,每年都會拿出時間去看望需要幫助的小孩兒。他教自閉症的孩子沖浪,當時有個女孩怕生,躲在家長後面,不願意和他握手。加菲教沖浪特別關心她,臨走的時候加菲以為同樣會拒絕握手,沒想到禪畝女孩子害羞地親了一下他。女孩母親說:那個蜘蛛俠是個非常好的人。小女孩在一邊糾正她:「是Andrew。」他支持同性戀,參加遊行,也演過同性戀題材的話劇。比起商業片來,他更喜歡文藝片。他的父親是商人,出於一點點逆反心理,錢對他不是特別重要。

作為演員,他冷靜而不浮躁。超凡蜘蛛俠殺青後,在電影未上檔時去演話劇《推銷員之死》,風頭正盛時以此來沉澱自己;他是體驗派演員,拍戲賀核森之前總要做很多功課,去看看與角色類似的人,他們的生活;他演小蟲,他認為這是一份責任,所以總能看到他穿著蜘蛛俠的制服和孩子們玩,他希望這能給他們創造美好的回憶。

H. 我想要梅爾吉普森的資料

中文譯名:梅爾.吉布森
英文原名:Mel.Gibson
出生日期:1956年1月3日
星 座:魔羯座
出 生 地:紐約
職 業:導演、演員、製片 主要作品:
致命武器 (1987) Lethal Weapon
致命武器2 (1989) Lethal Weapon 2
賭城風雲 (1994) Maverick
沖鋒飛車隊 (1981) Road Warrior
永遠年輕 (1992) Forever Young
災難歲月 (1982)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瘋狂的馬克斯3 (1985)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泰奎拉日出 (1988) Tequila Sunrise
瘋狂的馬克斯 (1979) Mad Max
贖金風暴(1996) Ransom
致命武器3 (1992) Lethal Weapon 3
陰謀的理論 (1997) Conspiracy Theory
轟天神鷹 (1990) Air America
電線上的鳥 (1990) Bird on a Wire
勇敢的心(1995)Braveheart
致命武器4 (1998) Lethal Weapon 4
大河 (1984) River
危險人物 (1999) Payback
簡 介:
1996年美國影壇明星梅爾.吉布森給了世界一個巨大震驚,他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共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贏得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這一年成為梅爾.吉布森的黃金之年。 梅爾.吉布森生於1956年1月3日,在紐約長大的吉布森從小就對電影產生了巨大濃厚的興趣。
1968年他隨家庭遷至澳大利亞居住,並且在悉尼學習專業表演技術。隨後進入影壇,令他一舉成名的是著名導演喬治.米勒的科幻片《瘋狂至極》(《MadMax》1979),他還主演了米勒導演的另一部影片《Tim》(1979),《公路戰士》(《TheRoadWarrior》1981)以及《瘋狂至極》的續集(《MadMaxBeyondThunderdown》1985)。此外他還受到另一位陪扮睜澳大利亞新浪潮導演彼得.維爾的青睞,主演了《Galiipoli》(1981)和《生存在危險中的一年》(《TheYearOfLivingDeagerously》1983)。在這些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斷得到提高,變得嫻熟自如,靈活自然。
1984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了一些影片象《河》(《TheRiver》1984)、《獎金》(《ThePointy》1984),但都反應平平。這些影片並不適合他,直到1987年理查德.唐納找到了吉布森,讓他主演了《致命武器》(《LethalWeapon》),飾演影片中幽默詼諧、勇敢堅強、堅持正義,與邪惡勢力缺悄頑強斗爭的警探里格斯。這一角色是成熟的吉蘆歲布森的出色奉獻,從此他做為一個完美的動作明星向好萊塢的巨星地位邁進。《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它的第二第三集也隨即推出。吉布森也因此取得了巨大聲譽,他創辦了他自己的製片公司LCONRrcctions。在拍攝三部《致命武器》的同時,他還參加拍攝了不少的影片。如《德奎拉日出》(《TequilaSunrise》)。這其中屬於他的製片公司出品的就有《哈姆雷特》(《Hamlet》1990)和《永遠年輕》(《ForeverYoung》1992)。
在主演了大量影片,並作過製片人之後,吉布森開始准備做一個導演「演而優則導」在影視界很常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凱文.科斯特納,朱迪.福斯特都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吉布森對此已是早有準備,作為演員他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作為製片人他也熟悉後台幕後工作,而且與三個著名導演的緊密合作,互相切磋也使他對導演的工作相當熟悉了解,他再從事導演工作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執導了影片《無臉人》(《TheManWithoutFace》),講述了一個古代傳奇故事,並且親自主演;1994年他又還主演了影片《賭俠馬華利》(《MAVERICK》)飾演了一個西部槍手,賭徒的形象。
在積累了大量經驗後,吉布森投入全部精力製作、導演並主演《勇敢的心》。這是一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吉布森表現出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I. 加勒比海盜 傑克船長是什麼樣的人

亦正亦邪,非正非邪,性格很怪銷拆配異,難以琢磨,詭計多端,看起來御拆有的瘋癲,一般海盜本質虧指貪婪殘忍邪惡,但他相對來說,比較重情重義,不做太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平時嬉皮笑臉,有時會很膽小,但關鍵時刻很可靠,還是會救自己人,追求自由

J. 奧巴馬是個什麼樣的人

做個對比:
奧巴馬:
分析人先分析性格,這是慣例。

從大的方面看麥凱恩和奧巴馬的性格。

按內向、外向劃分,麥凱恩是外向型,奧巴馬是內向型。

按活潑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四種類型劃分,麥凱恩是力量型為主,另有較多的活潑型成分;奧巴馬是比較典型的完美型,另有較明顯的力量型成分。

奧巴馬喜歡思考,注重邏輯推理。

麥凱恩具有精明果斷的外表,奧巴馬具有深沉細致的實質。

奧巴馬平和而剛毅,麥凱恩豪爽而耿直。

奧巴馬屬於堅勁之人,本來他的本性是喜歡攻擊社會的弊端,眼睛愛盯著陰暗面,以訐為直,不寬容,但經過自我修養,已經克服了這些缺點,現在的主要或桐標志是追求准確、端正,以有遠見卓識、有所創造、深刻、細致、確切、精當自豪。

麥凱恩經常是感覺緊張的,他要經常保持精力充沛的形象;奧巴馬是持續的不輕松,但不到緊張的程度。只要睜著眼睛,他的大腦就不會休息,他有點分不清工作與休息,似乎工作也是休息。

奧巴馬屬於內向思考型,主意拿得正,別人很難影響他,除非對方有嚴密的邏輯或可靠的證據。

按照S、E、Z、H、N五種類型類型劃分,奧巴馬屬於S型人,又叫內閉性氣質。特點是清楚地區分自己與別人,愛思考,認真,不大寬容。麥凱恩屬於H型人,又叫自我顯示型性格。特點是喜歡盛大的場面和顯赫的氣氛,表情較豐富,能誇張,總想讓別人重視自己,缺乏持久性。

一個人的自尊心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是個十分重要的內容。麥凱恩的自尊心建立在自己勇敢、獨特的基礎上,奧巴馬的自尊心建立在自己善於思考、見解深刻上。

奧巴馬的批判進取心強而情緒克制。麥凱恩的自我放縱心強,總想逞能逞強炫耀於人。
奧巴馬的性格是明顯的內向型。這就是說,他是那種不喜歡暴露真實思想和情感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傾向於自己慢慢消化。許多人以為內向型性格敗岩就是不愛說話、不愛交際,其實雖然喜歡說話但從來不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者,不能算是性格外向;而許多性格內向的人的確是善於社交的好推銷員。內向性格的人仍然很可能是能說會道的,伶牙俐齒,也能夠滔滔不絕,也能夠高談闊論。判斷性格外向內向的標准,要看他是主動地暴露思想感情,還是情不自禁地流露思想感情。奧巴馬不管多麼能說會道,善於演講,當他主動展示自己的思想觀點時,宣揚或交流的目的性是很明確的,這與情不自禁地暴露思想感情完全是兩回事兒。
內向型性格的精神動力,一般來源於內心世衫枯坦界,而外向型性格的精神動力,往往來源於外部世界。內向型性格需要從自己的內心吸取精神營養,外向型性格需要從外部世界吸取精神營養。因此,內向型性格者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獨處,而外向型性格者獨處時很容易感到寂寞苦悶甚至憋得慌——特別是那種輕浮型、輕佻型外向者。奧巴馬絕對是經常需要時間獨處的人,他需要在獨處的環境中理清紛亂的思想。只有把思想清理出頭緒後,他才鎮定而自信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他經常是胸有成竹的樣子,就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很明白事情應該怎樣做。

奧巴馬是個相當有深度的人。

我看見過十幾位美國總統的筆跡(都是發表在書報上的復印件),我認為其中思想最深沉、最深邃的是尼克松。聽說美國人因為水門事件而對他評價很低,其實這只是道德問題,道德問題與思想深度完全是兩回事兒。奧巴馬的性格不像尼克松那麼內向,平時的表情也不像尼克松那麼深沉,憑筆跡可以斷定,奧巴馬的思想深度是類似於或接近於尼克松的。當報刊上、電視上充滿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的微笑面孔時,須知這並不代表他的本質。

麥凱恩和奧巴馬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但在這三個方面是不同的。

麥凱恩的雄心壯志缺少深思熟慮的基礎,所以在遠見卓識方面也明顯遜一籌。對於他來說,遠見比較少有,可能有些卓識。即使卓識,那也應該是靈感爆發似的突然一閃而已。他有很好的直覺,對眼前的情景判斷簡潔明快。

奧巴馬的雄心壯志是建立在性格深沉的基礎上,不張揚,也許親朋好友都不知道。他的雄心壯志不僅深思熟慮,而且具有老謀深算的特點和性質。

兩個人的理想和抱負都是很大的,但具體內容不同,大與小是無法比較的。

理想的無私性方面,麥凱恩比較無私,這就是說,麥凱恩更容易為理想犧牲自我,而奧巴馬更傾向於把自己和理想緊緊地綁在一起。

從理想的內容具有的性質而言,麥凱恩的理想較具有聲勢浩大、場面顯赫、萬民敬仰等性質,也就是說,他的理想屬於成就、事實、業績的性質,具有偏重於形式的性質,他在意的是眼前民眾對自己的看法。奧巴馬的理想較具有深層次的歷史意義和社會意義,他對暫時性的聲勢浩大、場面顯赫、萬民敬仰之類不大在意,他更重視自己對歷史、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重視後代人怎麼評價自己即未來的歷史怎麼寫自己。

很明顯,麥凱恩如果當選美國總統是不打算對美國的現行政策做重大改變的,他的思維視野、精神注意力僅僅在如何維護美國的利益方面。如果他要改變,那一定是情勢很明顯應該改變了。

奧巴馬如果當選為美國總統則一定努力對美國的現行政策作出重大改變。對於奧巴馬來說,如果身為美國總統而不留下醒目的個人政治標記,那他會覺得太對不起自己了。

現在又流行九型人格的分類法。這樣分,奧巴馬是一號人格完美主義者,麥凱恩是八號人格保護者。

從人格特徵來說,麥凱恩具有演員的性質,其風格是大吼一聲,突然亮相,在舉世矚目、萬眾驚羨的場面中演示自己的才能和傑作。

在麥凱恩的思想意識里,他覺得周圍的環境經常需要他展示自我。獲取朋友的信任需要展示自我,贏得大眾的信服需要展示自我,威懾敵人同樣需要展示自我。

奧巴馬的人格特徵具有軍事統帥的性質,其風格是暗中調兵遣將,出其不意,對對方的打擊又准又狠,等到世人恍然大悟的時候,勝卷已經牢牢地攥在他的手裡了。從這種意義上理解時,我們可以把他的人格理解為陰謀家、野心家類型;但這樣做必須把陰謀家、野心家這樣的詞彙所具有的貶義舍棄掉。他的目標是最後的勝利,不是眼前一時的場面煊赫,他要把別人徹底征服,讓世人心悅誠服,而不是被臨時煽動起來的情感所鼓惑——他深知巨大的希望之後若是隨之而來的是失望,那場面將更悲慘。他的內向型性格決定了他的精神驅動力無須藉助於別人的情感反應來支撐,他的深思熟慮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像麥凱恩那樣喜歡沉醉於眼前的美好景象。

麥凱恩是個強烈的愛國主義者,他作為總統毫無疑問會堅定地捍衛美國的利益。對任何侵犯美國利益的人,他唯一的反應方式就是迎頭痛擊。在這方面,麥凱恩更像是個拳擊手。

質疑奧巴馬的愛國心是毫無實際意義的選舉戰術,但奧巴馬對侵犯美國利益的人和事,反應不會像麥凱恩那麼鮮明,那麼簡單,或許他仍然會和對方握手言笑,但他心裡一定想的是「我總有一天要活剝你的皮!……」他很可能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戰術來制服對方。

中國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皇權專制,形成了一種名曰「忠誠」的道德標准。所謂忠誠,具有盲目信仰、盲目信賴的含義。直到今天,一個人是否具有忠誠的品質,依然是一個十分重大普遍的問題。用這個標准衡量麥凱恩和奧巴馬,會得出什麼結論呢?

麥凱恩具有忠誠的道德品質,這就是說,麥凱恩對自己喜歡的上級或權威偶像之類的人物,比較容易產生忠心,說一不二,忠心耿耿,不會變心。他對自己喜歡的上級或權威偶像之類的人物究竟是否正確,是否代表真理和正義,較少懷疑。

奧巴馬不具備忠誠的品質,這就是說,讓奧巴馬盲目地忠於任何人都是難以辦到的事情。如果要說忠誠的話,他只忠於自己。從價值的角度看,奧巴馬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可以以士兵、隨從者的身份參加某種事業,也可以忠誠地與別人合作做事,但他不會盲目信賴、盲目服從任何人。他既不輕信,思想上一旦產生了懷疑就不會盲目服從。在奧巴馬看來,私人關系歸私人關系,事業歸事業,是非對錯則是另一回事情,奧巴馬決不肯把這些不同的事物混在一個鍋里煮。

現在我就報刊上美國筆跡學專家的分析結論談談我的看法。

有報刊說「奧巴馬有魅力 麥凱恩重理想」。

我認為,說奧巴馬有魅力沒錯,說麥凱恩重理想就錯了。

從有沒有理想的角度評論兩位總統競選人,恰恰應該說奧巴馬是有理想的人,變革就是他有理想的具體體現,沒有理想,如何變革?

麥凱恩如果當選為美國總統,無論從哪方面都不會有重大變化。就算他會採取一些比較嚴厲的反對腐敗、加強法制管理的措施,也不能說這就是理想——只有在非常腐敗、法制混亂的國家裡才能稱之為理想。只打算修修補補不能算理想,至少立志做比較大的變革、使社會發生比較深刻的變化才能算理想。

有人說麥凱恩是個有理想及野心的人。

理想和野心如何區別,有時候真不容易。一個人想當宇航員,是理想還是野心?想當總統,是理想還是野心?

我認為,理想與野心的區別,重要的一點在於動機是為公眾利益還是只為個人的私慾。

從這一定義出發,我認為,說麥凱恩有理想及野心是不正確的,只能說他是有強烈的突出自己的慾望。說奧巴馬有理想及野心才是正確的,他的確是既有理想又有野心。

奧巴馬和麥凱恩是左撇子,左撇子與一般人相比,總有怪異之處。

三、動機和潛意識對比

奧巴馬愛真理,愛正義,愛公平,愛秩序。

麥凱恩愛成就,愛效率,愛榮譽,愛表現出形式上新奇的自我。

奧巴馬屬於進取者,麥凱恩屬於表現者和指揮者的混合類型。

奧巴馬的注意力經常集中在自己的事業成就上,麥凱恩的注意力經常集中在自己的情感感覺上。

奧巴馬屬於思想者,麥凱恩屬於集權者。

奧巴馬按理論和邏輯做事,麥凱恩按感覺和感情做事。

思想境界可分出實利境界、是非境界、功名境界和寡慾境界四種。麥凱恩和奧巴馬都處在功名境界,但同樣是功名,性質含義有差別。麥凱恩偏重於眼前的顯赫,奧巴馬偏重於歷史的深遠意義和永久性。

有人說麥凱恩能採取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行動,我希望注意他這樣做時的動機。

麥凱恩具有表演者的人格特質,具有強烈的創造慾望,他希望與眾不同,因此,他若採取人們意想不到的行動,動機應該是這兩條。他在美國政治中扮演獨行俠角色,就是天性即潛意識中不甘心默默無聞的表現。

奧巴馬會做出艱難抉擇,冒著風險進行社會變革,因為他有這種雄心,動機明確——他認為這是自己的歷史使命,是他自我實現的最佳方式。

麥凱恩嘲諷奧巴馬說:「假定自己是被歷史選定在關鍵時刻拯救國家的人,藉此謀求總統職位―――我不會這么做。」麥凱恩這么說,恰恰暴露出他對奧巴馬很不理解。一個美國人,希望拯救國家而不謀求總統職位,這才是不可思議的呢。奧巴馬就是認定國家需要拯救,而自己負有拯救國家的歷史使命,他的目標是變革社會,如果僅僅當總統而不進行變革,奧巴馬的興趣就會減去一半,心目中有關的價值和意義就會減少一大半。

麥凱恩說奧巴馬此前沒有冒著被批評的風險去做變革的事情,而自己已經做過了——這並不能說明奧巴馬是個說空話的人,恰恰說明他的性格謹慎、深沉。

從筆跡來判斷,奧巴馬的確是個具有改革美國政治抱負的人。

麥凱恩從根本上認為世界上充滿了沖突,充滿了威脅。中國過去是階級斗爭的弦綳得特別緊,麥凱恩是國家斗爭、民族斗爭的弦綳得特別緊。他對軍事沖突、武裝沖突十分敏感,如果他當選為美國總統,其注意力集中在國外而不是國內,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他是頑強的,堅強的,首先是個鬥士,具有好鬥的天性,不服輸,愛逞強。

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說美國當前需要的不是一個好軍人來領導國家,而是需要一個英明的領袖,一個可以帶領大家進行變革的領袖。從這一點來說,奧巴馬是可以帶來改變的領袖,而麥凱恩不是,決不是。

奧巴馬主張美國要做「超級明智強權」,這其實已經透露出他的重大變革中將要採取的國際政策的實質性內容,說白了,就是要改善與盟國的關系,改善與聯合國的關系,減少我行我素,盡量避免唱獨角戲。

麥凱恩不按牌理出牌、個人風格鮮明、特立獨行的性格,敏感的天性,表明他容易主動挑起沖突,他喜歡用武力教訓別人,崇尚強權,他說的愛國,維護美國的利益,其真正的含義在此。奧巴馬聲言自己將是一個強悍的領袖,其實,至少在表面上他無論如何比不上麥凱恩強悍。

奧巴馬誓言改變美國政治,要導正美國方向、贏回國際對美國的尊敬,其動機是真實存在的;說他不愛國,說他要削弱美國,這話肯定與事實不沾邊,奧巴馬的動機肯定是要讓美國更強大。

麥凱恩的思想意識里,動機往往是控制和權力,控制環境,控制周圍人對自己的態度。控制就需要權力,因此控制問題與權力問題密不可分。馬斯洛的動機需要五種層次,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麥凱恩的精神需要核心顯然是尊重的需要。他的尊重需要里混合著安全需要的性質:要讓人尊重就需要優越於人,一旦優越於人的地位動搖或受到威脅就沒有了安全感。

出於被尊重的需要,麥凱恩需要經常讓別人看起來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需要經常感受到被尊敬,需要得到各階層特別是上流精英人士的認可。如果內心有什麼事使他不安,他傾向於把它藏起來或者努力把它視為不存在。

對於麥凱恩來說,只有在自己能夠有效地控制局面的時候,他才感覺自己是安全的。

麥凱恩的歸屬需要從屬於尊重的需要。麥凱恩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獨立人士,他一定要留在組織中或身處組織中。因為他很清楚,只有在組織中他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得到廣泛的尊重,組織是他生活的舞台,是他唯一適宜生存的土壤。

做事的時候,麥凱恩注重行動的效率、生產的效率,特別是產品數量、消滅敵人的數量等等。

在組織中,麥凱恩無疑是強調服從,強調紀律,自己是上級的時候要求別人服從自己,自己是下級的時候也願意服從上級,但他的條件或前提,是自己的下級遠比自己的上級多;而在私人生活空間里,麥凱恩傾向於自由自在,隨意發揮自己的個性,不死板,不教條,接待朋友和熟人,他明顯地熱情、快樂,他自己是活潑樂觀大方的,也希望對方活潑起來。

雖然麥凱恩是個模範軍人,信奉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但即使在軍隊中,如果上級沒有給予他足夠的重視,他總會有意給上級出點小難題,以便引起對方的注意;此時他會感覺到破壞紀律原來是很能給人帶來快感的事情。他不是只知機械服從命令的機器,總是要求給自己表現的機會,這是因為他的潛意識中具有演員、表演者的本質。

奧巴馬的動機顯然是成就,他要的是不平凡的業績,用實際成就證明自己的不同凡響。他的動機需要排在首位的顯然是自我實現,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別人的尊重只能排在第二、第三位。一般來說,甚至與最親近的朋友、家庭成員的親密信賴關系在奧巴馬看來也比泛泛大眾一時的尊重更值得珍惜和重視,因為他覺得與那些理解自己並且完全可以信賴的人做思想方面的深刻交流既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奧巴馬很需要被別人理解,他需要攤開內心的不安與可靠者協商,但他決不需要被很多人理解。他認為一旦被許多人理解,就證明自己不是最優秀的了。

與幾乎所有的人一樣,奧巴馬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但他需要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尊重和感激,萬眾歡呼的盛大場面在奧巴馬眼裡只是過眼雲煙,鐫刻在史冊上的永久評價才是值得追求的價值。由於這種追求和價值觀,奧巴馬始終潛藏著向命運挑戰的慾望,也因此才有擔任領導職務作統帥的意願。

因此,在麥凱恩的潛意識里,自己必須隨時在公眾眼裡像個樣子,必須隨時保持光輝形象。而在奧巴馬的思想意識里,他首先要求自己精密准確地把事情做好,做完善,即使暫時被公眾誤解,也不必在意。

論私心,麥凱恩隨時可以犧牲自己,可以付出利益,而奧巴馬比較謹慎,注重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輕易付出,不讓別人隨便占自己的便宜。麥凱恩對朋友豪爽慷慨,對陌生人也較樂於施捨,奧巴馬的同情心和憐憫心不如麥凱恩那麼容易打動,他更認為簡單的施捨並不是幫助貧弱者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必須從根本上制定法律政策以及採取其它措施才能解決問題。麥凱恩對別人的愛容易有具體、形象的特點,而奧巴馬對別人的愛比較有博愛、泛愛的特性,這是抽象的愛,也是根本的愛、理性的愛。正是在這種抽象的、高層次愛的基礎上,自私與無私融合起來了,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同時也就是對歷史負責、對社會負責,一切都統一起來了。這個道理,許多人是不懂的。

奧巴馬的思想意識及潛意識無疑具有完美主義者傾向,無論什麼都堅持高標准要求自己,這種特點使他能夠自律,能經常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看問題冷靜、理智、客觀。當他用平易近人的微笑接待別人的時候,顯然是由於理智的制約而降低了衡量別人的標准。一方面,他努力使自己更優秀,竭力拉大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另一方面,他又經常想用高標准要求別人,希望幫助別人提高。

麥凱恩經常保持的精神狀態顯然更像個雄心勃勃的鬥士。他習慣於以勇士自居,以別人的保護者自居。保護別人,使他體會到自己的優越,使他自豪,使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他勇於挺身而出,敢於仗義直言。潛意識里,他喜歡充當神聖法律和正義的執行者,在執行神聖任務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也隨之庄嚴偉大起來。

奧巴馬經常具有的精神狀態似乎更像個孤身挺進的探險者,其自我感覺總是與絕大多數人具有不小的距離,他的思想意識深信萬事均須依靠自己,他希望承擔起更大的歷史使命,希望創造輝煌的成就,如果說他也會熱衷於追求權力,那僅僅是因為他知道權力是自己實現理想目標必不可少的工具。

麥凱恩屬於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遇到邪惡的人和事會奮不顧身。麥凱恩的斗爭對象常常是眼前的,具體的。

如果說麥凱恩在潛意識里經常給自己的定位是神聖的執法隊,那麼奧巴馬給自己的定位經常是法律的審查官。奧巴馬關注的焦點經常是法律是否公正。對眼前具體的邪惡,他倒容易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因為他更關心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麥凱恩在動機需要方面達到的階段是尊重的階段,自己在他人眼裡的形象,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是最重要的。本來他已經得到了許多人的尊重,但他的動機需要沒有繼續向上升華,而是擴大了尊重的需求。

奧巴馬是個在動機需要達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

有些資料透露,奧巴馬在參加總統競選之前在國會里並沒有突出的表現。如何理解這一點呢?沒有突出表現並不能說明他是個平庸的人,不能說明他沒有強烈的進取之心。這恰恰表明他不是演員型的性格,他的思想和感情是相當內斂的。他其實一直在不聲不響地積蓄力量。

你可以認為麥凱恩是把當總統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你不能認為奧巴馬也是這樣。總統的職位在奧巴馬心目中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但只是工具,只是跳板,有所作為才是奧巴馬最終的人生目的。

人類自古以來能夠達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很少,所以能夠理解自我實現者思想感情的人也很少。這種人把最大限度地施展、發揮自己的能力為最大快樂,以工作為快樂,以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為快樂。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評價極其穩定。

麥凱恩的安全感以保持自己的優越為基礎。

奧巴馬一般只關心社會的事情,公眾的事情,本質性的事情,一方面他希望改變社會歷史,引導大眾,另一方面,他又自覺地擔當起社會道德守護者的責任,細致地分析著、監督著全社會。

本節最後,我仍然對美國筆跡學專家的分析作一評論。

奧巴馬簽名的時候,把他的姓氏第一個字母O用d的豎切割成兩半。

有些美國筆跡學專家認為,這可能與奧巴馬的父親在他年幼時離開家有關;有的則認為是表明他有兩個不同世界,體現了奧巴馬繼承了白人和黑人的兩種血統。

我的分析是,這表明他的潛意識里,對自己的家族過去的歷史缺乏帶有尊重意味的敬畏,同時有一種強烈的征服慾望,把他的整個家族當作征服對象,征服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的成就超過整個家族,出人頭地,也就是中國人最常見的光宗耀祖。這正是對家族的自卑產生的自尊,即因為出身於這個家族而自卑,因為自卑又立志要改變這種狀況,改變歷史,然後因為具有這種志向而自尊。他的這種寫法,還同時混合著創造慾望和對自己創造能力的自我欣賞。

四、為人處世對比

麥凱恩願意先相信別人,奧巴馬寧可先懷疑一切。

奧巴馬各種情況下都是自己拿主意,麥凱恩在混亂情況下說不定會聽誰的。

麥凱恩比較容易看重表面現象,奧巴馬注重實質,堅持實事求是。

麥凱恩不能忍受不確定狀態的焦慮煎熬,奧巴馬在不能確定的狀態下依然能夠冷靜沉著。

麥凱恩是性情中人,允許自己在某些情況下不講理,如果他能在某些場合通過胡攪耍賴的辦法佔點便宜,他會很高興,認為這表明自己聰明能幹;奧巴馬是理智型人,無論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合適的理由、至少是可以說得過去的理由做支撐。

麥凱恩尊重隱私,是認為人們不應該看重彼此的隱私,不覺得不屑於計較;奧巴馬尊重隱私,是希望大家都穿好褲子把屁股藏起來,防衛的意識很濃。

麥凱恩與奧巴馬都很重視隱私。麥凱恩雖然屬於外向型性格,但他的表演性特徵使他一貫像演員一樣只在舞台上把最好看的一面給別人看。奧巴馬的精神驅動力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自己的評價不求助於外部環境,所以無意進行「化妝」,但他認為自己的事情歸自己管理和負責,沒有必要告訴別人。

奧巴馬從潛意識里認為人與人是平等的,各自獨立的,因此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隱私,自己也尊重別人的隱私,這樣就與每個人都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典型的內向型性格特徵。他不習慣全部展示自己的全部,並且認為這樣做沒必要。他不希望大眾太了解他,不想讓人們知道有關他的過多的情況。所以人們容易有一點奧巴馬個性模糊的認識。其實奧巴馬很需要有幾個知己,一般不會超過三、五個,和知己進行深層次的思想感情交流,使用非常准確的語言詞彙來剖析彼此的思想情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是奧巴馬最珍視的人生幸福之一。而筆跡顯示現階段他的確擁有這樣的知己。

正因為奧巴馬具有根深蒂固的平等意識,所以能在社交中適應各種人,處世的圓滑根源在此。真誠地尊重他人,是贏得他人尊重的不二法門。

麥凱恩沒有平等意識,他不能容忍自己不優越於別人的情況,不能忍受別人比自己更耀眼的狀態。他的政壇獨行俠風格,正是他潛意識里以身為普通民眾為恥、以與別人一樣為恥的具體表現。他的創造精神,他的英雄情結,都是以這種不甘平庸的情結為基礎的。麥凱恩是不願意與別人進行深層次思想感情交流的,尤其不願意直面彼此的內心世界,他迴避太親密的接觸——他這樣做的深層次原因即潛意識的原因,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無知,既沒什麼好談,又害怕被別人發現自己無知。麥凱恩喜歡用身體語言做輔助手段來表示情感,比如拍拍對方的肩膀等。

麥凱恩缺乏尊重別人的潛意識。他總是希望自己是出類拔萃的英雄,而別人只是熱烈歡呼英雄名字的平民,是嘍羅,是助手,是合作者;若不然,就只能是敵人。

即使是熟人朋友,麥凱恩也是不畏懼彼此之間發生正面沖突的。相反,他感覺直來直去的沖突倒是簡明有效而且令人痛快的溝通方式。即使與朋友大打出手,麥凱恩也能夠隨著一陣哈哈大笑而與對方握手言歡,並且保證今後心無芥蒂。

奧巴馬不願意與熟人朋友發生正面沖突。他先會設法溝通,說服對方,失敗以後也可能會隱忍,會迴避矛盾,結果彼此的關系可能逐漸冷淡甚至最終分手。即使是親友之間,凡是比較重大的沖突,在奧巴馬心裡都會留下不易消除的疤痕,從此增添幾分感情的生疏。

斗爭的激情使麥凱恩相信自己是強有力的,但經常保持激情也使他無法形成質疑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他的感官主要是眼睛和耳朵,眼睛的用處是警惕地盯著對手,尋找著對手的弱點,一邊盤算著怎樣狠狠地一擊而使對方倒地不起,耳朵的用處是傾聽大眾驚羨自己而發出的嘖嘖聲,贊嘆聲,從而能在精神上不斷獲得新營養。

麥凱恩顯然具有英雄情結,充當英雄人物根置於他的潛意識。崇尚強者,以強者自居,以硬漢自居,這使他比較具有進攻性。其實他的策略就是一貫傾向於以攻為守。他喜歡那種高度投入、緊張興奮的生活情調,喜歡尋找快樂。他非常自信,感覺好象自己無所不能。

加強活動性,努力開朗活潑,找樂子,尋刺激,以此消除經常性的緊張帶來的疲勞感。

是被人打得鼻青臉腫的凄慘形象。

閱讀全文

與印尼超級英雄是什麼樣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歷史上的大書有哪些 瀏覽:455
艾多美在中國能活多久 瀏覽:603
義大利面為什麼是歐洲的 瀏覽:520
中國到比利時船要開多久 瀏覽:834
印度抖音下載量多少 瀏覽:486
中國護照在非禮賓能呆多久 瀏覽:346
為什麼義大利人討厭美式 瀏覽:806
伊朗怎麼打擊美國航母 瀏覽:656
去義大利讀高中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417
印度n號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418
義大利文學家哪些 瀏覽:670
伊朗平原面積多少 瀏覽:876
義大利的葯妝店在哪裡 瀏覽:881
去印尼旅遊可帶什麼東西 瀏覽:195
中國人才發展前景如何 瀏覽:900
華為手機去英國怎麼用 瀏覽:979
伊朗女性為什麼要嫁給中國 瀏覽:218
中國電子眼有多少億 瀏覽:150
為什麼當年那麼多華人在印尼 瀏覽:317
義大利語中f怎麼發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