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與印尼合作開發海洋資源對我國的好處
1、拓展我國的海洋資源開發領域。印尼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國家,與印輪喚尼合作可以幫助我國更好地探索和開發南海、印度洋等海域的資源,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能源保障和經濟發展水平。
2、促進海上產業合作發展。與印臘慎凱尼進行海洋資源合作可以促進兩國海洋石油、天然氣、漁業等產業的合作,促進兩國企業的技術交流和產業協同發展,推動區域內相關產業孝物的繁榮發展。
⑵ 有了菲律賓綠卡之後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就是在獲得菲律賓的綠卡之後,我們在菲律賓出行就十分自由,孩子上學的話也很方便,工作和就業也很好。同時居住和購買房子也比較方便,一旦獲得菲律賓綠卡,我們就可以有和菲律賓普通平民一樣的待遇;同時還可以省去辦簽證的麻煩,也不用擔心簽證過期,同時也不用擔心移民局找你的事。
其次就是在獲得菲律賓綠卡之後,在菲律賓開公司和投資的話是特別方便。同時在菲律賓定居的話,買房子也特別輕松,面積也特別的大,產權沒有限制。
在菲律賓獲得綠卡之後,孩子可以申請在菲律賓的中國國際學院,高考的時候還會加分。同時孩子還可以與華僑身份參加華僑聯考,享受聯考時所帶來的一系列優惠待遇,400分就可以上一本大學。
除了就業和買房子輕松之外,國人獲得菲律賓綠卡之後,就可以拿著這個身份在菲律賓進行投資。同時還可以享受中國及地方政府給予外商華僑投資企業所帶來的種種優惠政策。
⑶ 東南亞國家都怎麼樣哪個國家最適合投資
投資環境包括的因素很多,但東南亞國家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就我看來有一個共性,就是法制都談不上,經濟政治波動性也很大,能談的主要就是社會文化,那結合我自己的感受說說。
一,柬埔寨。柬埔寨這個國家中資去的太晚了,基礎設施工程已經被日本占完了,但有很多中資在那邊做配套,但問題是這國家人口太少,而且住的還挺分散,對基礎設施和工業製成品沒有太大需求,建工廠不好招人,現在看來比較適合的就是轉口貿易。柬埔寨旅遊資源很匱乏,海基本沒法開發,湖也不行,遊客全部直奔暹粒,但看完古跡根本不多逗留,古跡周邊服務飽和,想開民宿死了心吧。
二,泰國。泰國這國家昇平日久,打開國門比中國早太多了,第一和第三產業都很厲害,唯獨第二差,但第二都是日本人把持。這幾年中資搶回來一些市場,主要是通信手機,算是能從泰國人兜里賺錢,其它行業基本都是賺中國人自己的錢為主,但這種生意規模上不去。來泰國投資製造業就是坑,以前國內對泰國不夠重視,覺得這人窮,沒消費能力,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泰國是一個非常獨特且有潛力的國家,因為泰國這國家很少戰亂,老百姓活得很有安全感,敢花錢!現階段有實力的中資游戲企業如果願意深耕,真的有錢賺。甚至連開發游戲都不用,就是買泰國地區的版權,做泰文版。
三,菲律賓。菲律賓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國家,很多地方不亞於新加坡。它現在挺窮,但它的窮和寮國柬埔寨是不一樣的,寮國柬埔寨屬於閉塞窮,菲律賓屬於落魄窮,所以不太好哄。除了遠洋路橋通信,現在中資在菲律賓比較多的是博彩平台和虛擬貨幣,但這終歸還是賺中國人的錢。菲律賓人喜歡運動,但是沒什麼質優價廉的民族品牌,如果國內的鞋帽廠商願意做低價專業體育裝備,菲律賓還行。再就是菲律賓可以提供廉價基礎英文環境,以後作為旅遊兼英文入門學習地不錯。
四,緬甸。緬甸資源嚇人,但問題是它還沒進入現代社會,國內關系也沒理順。我感覺在緬甸投資和買百家樂沒什麼區別,是賺是虧不用多等,立馬就能知道。如果以後緬甸步入現代社會了,我想這里應該干什麼都不錯,到底這是一個全國有幾個路燈都數的過來的國家,那能做的事多了去了。國家雖然破,但緬甸富人很多,還且福到嚇人,現階段資金充裕的話,在仰光炒房不錯,買到就是賺到。
五,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英聯邦,打開國門比中國早太多,想忽悠基本沒戲,馬來很多地方非常接近低端發達國家了,不需要再搞基建。馬來西亞的好處就是它是穆斯林國家,文化同化力差,所以去了泰國的華人全變成泰國人,去了馬來的華人依然還是華人,可以保持自己。正因為此,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中老年人,去馬來西亞無論語言飲食,可以無縫適應,所以聯合蘇丹開發房地產其實有可為。
六,新加坡。當年英國人選中新加坡,就是因為新加坡位於中國和印度的中間,去哪都方便。現在新加坡其實還是可以發揮這個作用,就是碰頭地。西亞和中東其實有不少工程可以干,但你的公司如果在中國其實還是不方便,大家都在新加坡碰頭,也在新加坡融資結算,最後簽了合同讓工人從中國過去就行。
七,印尼。印尼這個國家太大了,交通也太不方便了,你問印尼人,其實它們對自己國家也不了解。就我感覺,印尼是現代國家,但它的國民其實還是有點部落民的感覺。部落民其實挺好忽悠的,只要和上層關系處理好,應該干什麼都不虧。印尼水果很多,但是它距離中國偏遠,運來損耗太多,如果加工再運,那不如就在泰國羅勇加工好了。我看了半天,感覺比較可行的只有煙葉,但我不知道這生意老百姓能操作嗎?真弄來了,有沒有煙廠收。如果有煙廠能收,這買賣就是地上撿錢。如果你不苛求質量,其實你完全可以在馬路邊撿煙葉,免費,老百姓還感謝你。還有就是礦,但前期是個風險。
八,寮國。寮國這國家,基建都是中國,金融也差不多,就連隨便馬路邊找間小超市五金店,不是在看《爸爸去哪了》,就是《中國有嘻哈》。我問了很多人,寮國生意真這么好做嗎?這么多人過來。統一回答時,也賺不上大錢,但比國內強。寮國現在土地挺便宜,琅勃拉邦那整個山頭,才賣兩百來萬人民幣,感覺幾家人湊湊就能搞。但是東南亞旅遊說難聽點,黃和賭你起碼要佔一個,兩個都不行那不太好搞。
九,越南。以前我們常說中國人勤勞聰明,但在越南我發現,越南人其實更勤勞,早上五六點,大街小巷車水馬龍,而且什麼東西都弄的整整齊齊,比中國干凈,而且土地政策也比中國靈活。泰國有很多緬甸寮國柬埔寨外勞,但泰國基本不允許越南人來當外勞,我問過為什麼,泰國人覺得越南人太靈活,不好管。想從越南掙錢,拼成本拼血汗是不聰明的。但也有有利的方面,越南不像泰國馬來菲律賓,四海之內皆兄弟,面上和誰關系都很好。它這個國家其實不缺人才,但比較缺機會。我之前的老師是越南國家經濟顧問,他的意思也是,要不然你就把你繼續不了的生意給它做,看它有沒有新招,要不然你就把它的人才吸引到你那,就是幾十年前中國人去美國一樣。
⑷ 印度尼西亞匯率政策對投資者的利弊
印度尼西亞匯率政策對投資者的利弊如下:
負面投資清單中部分行業對外商投資設限,如外商不可投資港口、機場等國內基礎設施項目。在農業、通訊業、倉儲物流業、金融業、采礦業、教育業、健康業,外商很大持股比例從30%到95%不等。外商投資公司可全額持股不在負面投資清單內的行業,但須在商業經營開始後15年內將部分股份通過定向增發,或間接通過國內資本市場出售給印度尼西亞公民或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可自由匯出利潤或轉讓資本,但不得將從稅收減免中獲得的投資收益匯出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實行浮動匯率制,貨幣政策框架為通貨膨脹目標制,匯率由外匯市場的供求決定,但當達到特定通脹目標時,為維持宏觀經濟穩定,印度尼西亞銀行可通過提供流動性進行干預。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平方公里,由約17510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⑸ 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優勢是什麼
優勢:印度的發展模式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這種方式使印度經濟對全球經濟不景氣沖擊的抵抗力較強,表現出比較強的韌勁和經濟平穩增長的長周期性。 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比較好。例如,印度國內的儲蓄水平只有中國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資大約只有中國的10%,印度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中國落後大約10至15年,但印度卻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不足:印度國內辦事效率較低,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印度開辦一項業務所花的時間是在中國的兩倍,注冊資產在印度要花67天,而在中國只要32天;履行合約在印度要花425天,而在中國只花241天。印度社會經濟的分化也十分嚴重,現代化與落後共存,是一個對比鮮明和充滿矛盾的國家。印度位居世界經濟強國之列,但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卻缺乏電力能源;它的250多所大學培養了300多萬名科學精英,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羅爾等城市,茅草屋往往與跨國公司的摩天大廈交織在一起。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 (一)軟體業方面。印度的軟體業迅猛發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擁有巨大的軟體人才庫,有大量的專業人才。產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據麥肯錫的報告預測,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務和後勤工作將會僱傭400萬從業人員,成為年出口額達到570億美元的行業,佔印度GDP總額的7%。相比之下,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的起步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機構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統運行比較健全,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的股票市場比較成熟,成為印度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場所。 (三)企業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資本在運作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印度獨立後,過去就存在的私營財團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產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在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信息技術產業、制葯工業、食品加工業、服裝紡織業、水泥建築業和旅館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 (四)人才和教育國際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國際交流多於中國。由於印度英語普及,高等教育機構使用的教學語言為英語,印度高校學生能夠較順利地獲得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學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學生創新能力較強。印度某些大學和專業學院已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體系方面。印度的法律體系較健全。印度獨立後,法律體系逐漸完善,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沒有完善的法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六)基礎設施方面。印度社會基礎設施要比中國落後幾十年,這也是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⑹ 求高人描述一下東南亞各國家的投資環境,以及經濟狀況
一、 經濟
1、走出金融危機,步入新的經濟增長期。
經過10年的努力,東南亞國家已經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重新步入新的增長時期。從一些指標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東南亞各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已經恢復或者超過1997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例,在1996年,即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東南亞10國的GDP總量為7254億美元(按當前價格計算,下同),1998年大幅度下降到4725億美元,2005年已經達到8843億美元,已經略為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金融危機的重災區印尼和泰國在金融危機前的1996年,GDP總量分別為2273億美元和1821億美元,金融危機後第一年(1998年)分別下降到978億美元和1127億美元,到2005年,印尼已經略為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達到2802億美元,泰國則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為1762億美元。進出口貿易和外資是東南亞經濟的兩大發動機,兩個方面均已經恢復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在1996年,印尼和泰國的出口總額分別為538億美元和558億美元,1998年則下降到488億美元和494億美元,到2005年則分別上升到856億美元和1096億美元。再看外資的情況。在1996年進入東南亞10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量為258億美元,2000年時下降到低谷,只有86億美元,此後逐年恢復,到2005年達到380億美元,遠遠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東南亞地區宏觀經濟形勢不斷好轉的主要原因,除了各國國內進行經濟調整與改革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有利的國際和地區經濟環境,尤其是東南亞的兩翼,印度和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成為帶動東南亞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東盟國家經濟發展指標(2005年)
國 別 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前價格計算) 商 品 貿 易 (億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量
總額(億美元) 人均(美元) 出口 進口 進出口總額 (百萬美元)
汶萊 95.3 25751 63.7 15.0 78.7 288.5
柬埔寨 55.2 404 30.9 28.2 59.2 381.2
印尼 2802.7 1278 856.7 577.0 1433.6 6107.3
寮國 28.7 479 1.7 7.0 8.8 27.7
馬來西亞 1308.6 5008 1404.7 1142.1 2546.8 3964.8
緬甸 111.7 199 31.2 16.3 47.6 71.8
菲律賓 984.1 1154 412.6 474.2 886.7 1132.5
新加坡 1167.1 26880 2298.0 2001.6 4299.7 20080.5
泰國 1762.1 2720 1096.2 1179.9 2276.1 4007.8
越南 528.1 635 285.8 325.9 611.7 2020.8
東盟10國 8843.5 1582 6481.5 5767.4 12248..9 38082.9
資料來源:根據東盟秘書處提供的統計資料整理。
2、近期和中期經濟前景樂觀。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從2002--2006共五年的時間里,東南亞整個地區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5.5%,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在2007年估計可以達到5.7%。在上一年,越南和柬埔寨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寮國的經濟增長情況也超過了預期,與這三個國家相比,4個老東盟成員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速度則要遜色一些,主要原因是持續的高油價、堅挺的利率等。印尼經濟去年雖然面對高通脹率和高利率等不利影響,但仍然取得了5.4%的增長率,政府當局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抑制通脹率和降低利率,有助於整個經濟環境的好轉,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可以達到7%以上。泰國在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估計為4.7%,主要得益於公共投資的溫和增長與出口的快速增長,泰國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在2007年可以提升至5.5%。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在去年為5.5%,今年預計為5.8%,私人投資和出口的增長,以及第九個馬來西亞發展計劃啟動而帶動的公共消費的增長,是推進馬來西亞增長的主要動力。菲律賓的經濟增長速度較慢,2006年為5%,主要是受農業歉收的影響,如果年成好,農業能夠增產和增加投資,在2007年估計可以達到5.3%。受強勁的電子產品出口和國內需求持續恢復的刺激,新加坡經濟增長率在2006年達到7.9%%,大大超過亞洲開發銀行原來預期的6.1%。在去年和今年,越南可以達到8%以上的增長率,柬埔寨為6.3%,寮國在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3%,今年預計為6.5%。據亞洲開發銀行專家的研究,從中期看(2006--2010年),只要投資環境繼續改善,印尼的經濟增長速度估計可以保持在6%左右,泰國則在5-6%之間,馬來西亞約為5.5%,菲律賓約為5%,越南則仍然是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今後幾年的平均增長率估計可以達到7.5-8%,寮國估計為6-7%,柬埔寨為6%,新加坡則會維持在4.5-6.5%之間。
與亞洲開發銀行專家的估計基本相同,英國經濟學家情報組織的專家對東南亞國家經濟前景的估計也是比較樂觀的,他們認為,今後幾年地區和和經濟形勢向好,全球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4-5%之間,經合國家為2-3%之間,中國則高達9-10%左右,油價則穩定在50-60美元之間,從而為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詳見下表)。
東盟國家經濟形勢預測
2005(a) 2006(b) 2007(c) 2008(c)
汶萊:
經濟增長率(%) 0.4 - - -
通脹率(%) 1.2 - - -
柬埔寨:
經濟增長率(%) 5.8 5.4 5.0 -
通脹率(%) 5.0 4.2 3.8 -
印尼:
經濟增長率(%) 5.6 5.3 5.9 6.2
失業率(%) 10.3 12.5 12.3 12.9
通脹率(%) 10.5 13.2 6.9 6.1
寮國:
經濟增長率(%) 7.3 7.2 6.8 6.5
通脹率(%) 7.2 6.2 5.8 4.9
馬來西亞:
經濟增長率(%) 5.2 5.6 5.3 5.4
失業率(%) 3.6 3.7 4.1 4.0
通脹率(%) 3.0 3.6 3.4 3.3
緬甸:
經濟增長率(%) 5.0 2.6 2.5 2.9
通脹率(%) 9.4 21.4 27.7 26.7
菲律賓:
經濟增長率(%) - 5.6 5.5 5.3
通脹率(%) - 6.4 5.1 4.9
新加坡:
經濟增長率(%) 6.4 7.5 4.6 4.5
失業率(%) 3.1 3.1 3.0 3.0
通脹率(%) 0.5 1.0 1.0 1.1
泰國:
經濟增長率 4.5 4.1 4.4 4.5
失業率(%) 1.8 1.8 2.0 2.0
通脹率 4.5 4.6 3.4 3.0
越南:
經濟增長率(%) - 7.8 7.1 7.3
通脹率(%) - 7.5 5.1 4.9
a、實際數據;
b、估計;
c、預測。
資料來源:根據英國經濟學家情報組織編輯出版的東南亞各國國家報告整理
近年來,東南亞經濟出現兩個亮點,那就是越南和印尼。
在2006年,經過11年的談判與努力,越南終於成為WTO的第150個成員。在過去5年,越南的經濟總量幾乎翻了一番,過去10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7.25%,2006年為8.2%,10年間人均GDP翻了一番,是亞洲國家中除了中國之外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許多經濟分析家預測,越南加入WTO之後,將進一步促進越南外貿的增長和加速外資的進入,其經濟增長率甚至有可能超過中國。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進入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大大超過其東南亞鄰國,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一些經濟分析家還指出,由於越南加入WTO之後,與各成員國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使外資在越南感到更加安全,而在另外一些東南亞國家,卻出現了不利於外資的一些跡象,這就會使得一些原本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外資也會進入越南。在吸引外資方面,與其他東南亞鄰國相比,越南還有一個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說是更具競爭力的地方,那就是越南擁有大量的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據日本國際貿易組織在2006年的統計,越南勞工的最低月工資僅為50美元,比其他亞洲鄰國要低得多,印度為74美元,印尼為92美元,菲律賓為135美元,泰國為110美元,中國南方為92美元。 在2006年5月15日至6月29日,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九次會議在河內舉行,會議批准了《2006--2010年越南社會發展計劃》,該計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要為越南基本建成現代化工業國家奠定基礎,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2000年的2.1倍,5年內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為7.8-8%,力爭達到8%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1050-1100美元(按照現行價格計算)。
印尼近年來雖然遭遇許多天災人禍,但經濟形勢卻在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強勁的出口和私人消費的刺激下,加上低利率的支撐,印尼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5.4%。出口快速增長是支撐印尼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據印尼統計局的統計,在2006年上半年總出口量達469.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14%。其中以未加工的原料占的比率較高。在上半年,棕櫚油、煤炭、樹膠及其產品的出口增長最快的,占整個上半年出口總量的46.69%。在2006年8月,煤炭出口量比上個月增加46%,出口價格增加9.8%;棕櫚油出口量增加30%,價格增加3.95%,樹膠出口量增加14.7%;價格增37%。
外資是促進印尼經濟復甦的另一大發動機。近年來,進入印尼的外國投資出現恢復的勢頭,據印尼投資管理委員會的統計,在2005年,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18%,達到139億美元,而鄰國馬來西亞只有22億美元。同年,國內投資增加300%,達157萬億印尼盾(約173億美元)。《亞洲在線》的記者這樣寫道:"強勁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刺激印尼股市指數增長了55%,成為全球第三大最活躍的股票市場。盡管這個國家被人們稱為恐怖主義的避難所,政府管理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但是,總的而言,這個國家的政治已經趨向穩定,宏觀經濟環境正在得到改善,印尼有可能為2007年的整個地區經濟與政治穩定帶來積極利好的因素。" 筆者認為,今後幾年印尼經濟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條件基本具備,這些條件包括:蘇西洛政府基本上消除了危害政治穩定的各種隱患,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鞏固了政權;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尤其是實現地方自治,將極大地調動各個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一些資源豐富的外島地區將有可能首先起飛;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改革,印尼許多潛在的優勢將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現實的動力,如豐富的自然資源,大量的廉價的勞動力等等。
二、 政治
近年來上台的新領導人,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印尼總統蘇西洛、馬來西亞總理巴達威,已經逐步鞏固了自己的政權,他們的統治藝術逐漸變得嫻熟,駕馭國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漸得到了人民的認可。擔任第二屆國家領導人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和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在政壇上可謂駕輕就熟,如魚得水。越南共產黨加快了幹部年輕化的步伐,黨政領導人又出現了新面孔。泰國發生了沒有流血的軍人政變並且迅速成立了過渡時期的政府,軍人政府答應會盡快舉行新的選舉,把政權交還給文官。緬甸軍人政府在遷都之後,與外界的交往更加具有了神秘的色彩,最近又傳聞在高層領導人之間出現不和。
2007年的東南亞政治有兩大熱點值得關注,即印尼和泰國。
觀察東南亞政治,首先還是要看印尼,作為東盟的最重要的成員國,如果印尼實現了政治穩定,整個東盟和東南亞地區也就基本穩定了。蘇西洛總統執政已經兩年,在他執政期間,經濟逐漸走向復甦,隨著亞齊問題的和平解決,地方分裂勢力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蘇西洛在內政與外交各方面均逐漸走向成熟,人民已經接受了他。印尼一家民意調查機構在2006年10月舉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蘇西洛政府的滿意度達到67%,同一家機構在上一次(2006年4月)的一次民間調查結果中,民眾對蘇西洛政府的滿意度只有55%。 民眾滿意度的提升對蘇西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蘇西洛所在的政黨民主黨(DPR)在國會中是少數黨,民眾滿意度的提升表明他的執政基礎得到了鞏固,具有了更加廣泛的社會基礎。外國分析家認為,蘇西洛政府的民眾滿意度提升主要源於如下兩個方面:一是長期困擾印尼中央政府的亞齊問題得到了和平解決;二是他在反對政府官員貪污腐敗方面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得到了人民贊賞。但是,人民對他的支持並不是永遠的,也並非無條件的。2007年是其執政的第三個年頭,這是一個關鍵的一年,人民繼續支持他的條件,是他能否繼續促進更多的投資,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改進社會福利。今後幾年,對蘇西洛政府的考驗可能來自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消除貧困。印尼經濟近年來雖然能夠保持平衡增長,但是,政府在如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減少貧困方面卻乏善可陳,受到廣泛的批評。反對派批評道,蘇西洛政府曾經許諾要在任期內使貧困率有顯著的下降,但是,現在他的任期已經過半,這方面卻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廣大人民群眾並沒有分享到經濟增長的好處。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在印尼22000萬人口中,目前仍然有42%的人每天收入只有1-2美元。 因此,如果在近年內,蘇西洛政府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更多的人擺脫貧困,人民在下一屆大選時,就會以選票來發泄自己對現政府的不滿,蘇西洛連任的可能性就會受到消極的影響。如果蘇西洛政府能夠在最近兩年內在經濟上取得突出的成績,實際上就是為競選連任下一屆總統作了最好的准備。
二是如何贏得2009年大選。按照印尼的憲法,印尼將在2009年選舉新一屆的總統和進行國會改選。蘇西洛政府的現任副總統卡拉可能是蘇西洛競選連任的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卡拉是現在的國會中最大政黨專業集團的主席,蘇西洛請卡拉出任副總統,與國會中最大的政黨結成執政聯盟,從而壯大了執政力量。但是,在另一方面,卡拉也對蘇西洛形成了很大的掣肘,因為蘇西洛所在的政黨民主黨是一個小黨,而專業集團是一個制度化程度很高的老黨,如果卡拉不配合,蘇西洛便很難有所作為。卡拉和他領導的專業集團是否合作,不僅對現任政府如何運作有重大影響,而且還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2009年大選。印度尼西亞大學政治研究中心資深學者Eep Saefulloh Fatah 認為,"卡拉是一把雙刃劍"。"掌握了專業集團,是蘇西洛--卡拉政府重要的政治資源,卡拉領導的專業集團,離開了與斗爭民主黨結成的民族聯盟,投向支持政府的人民聯盟,民族聯盟因此散夥。專業集團在國會是支持政府各種措施的最大力量,包括不受民眾歡迎並帶有高風險的政策, 比如說抬高燃油價。專業集團聯合其它支持政府的政黨,使斗爭民主黨和民族使命黨變成邊緣化和沒有力量的反對派。卡拉證明了他擁有重要的政治資源, 而且他還是領導者。這一資源擴大和增強了政府在國會的政治地位。但是,這並不是免費的反而是昂貴的。……從政治上,蘇西洛更需要卡拉,而不是相反。對蘇西洛來說,卡拉是雙刃劍,一刃對著政府的政治對手,另一刃卻對著蘇西洛自已。卡拉對蘇西洛是重要和有用的政治資源,但也是必須警惕和危險的政治威脅。從特殊的政治地位來看,卡拉是蘇西洛最好的搭檔,也是2009年大選有潛力的競爭對手。在這里,我們談的不是卡拉個人,而是他背後的政治資源。卡拉個人在2009年大選,可能並不太有希望,他也不是蘇西洛的競爭對手,但是,作為專業集團的'駕駛員',卡拉是蘇西洛的最大威脅和民主黨的絆腳石。"
三是如何應對在地方自治的過程中出現的權力再分配,在中央與地方權力之間尋求新的平衡。根據新的有關法律規定,印尼各級地方政府首長均通過選舉產生,實行地方自治。到2008年年底止,將在33個省、354個區和91個市舉行地方選舉。從2005年1-6月,已經舉行了213場地方選舉,包括7個省級選舉和216個區與市級選舉。從2005年6月開始出現一段時間的搖擺不定,2007年將在另外7個省和78個區、市舉行地方選舉。在地方選舉中,傳統的民族主義政黨佔有較多的優勢,伊斯蘭政黨則稍遜一籌。競選各方並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的色彩,個人的形象和魅力在競選中仍然發揮主要作用。迄今為止,在已經舉行的地方選舉中,專業集團是主要的贏家,它贏得了約三分之一地方首長席位,但專業集團主要是在印尼東部地區取得了勝利,而在爪哇的政治心臟地帶卻沒有明顯的收獲;斗爭民主黨在幾個重要的地區有較大的收獲,包括西蘇門答臘、北蘇威拉西、中加里曼丹、東爪哇的重要城市泗水、馬魯古的安邦;在伊斯蘭政黨中,只有正義黨(PKS)表現比較突出,在首都雅加達特區管轄下的一個郊區城市-德波市(Depok)取得勝利。各個政黨在地方選舉中的權力分配也大致反映了這些政黨在全國的力量對比關系。
泰國軍人政府是東南亞政治的另一個熱點。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了泰國近代歷史上74年來的第18次政變。已經長達15年沒有干預政治的泰國軍方又重新走向政治舞台,掌握政權。泰國軍人有干預政治的傳統,但是,這個傳統在1992年民主運動之後中斷了,從此,一直是由文官執政,在這10多年時間里,軍人沒有再跑到前台來干預政治。許多研究泰國問題的學者據此斷言,泰國已經結束軍人執政的歷史,軍人告別政壇,回到軍營中去,泰國政治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即民主的時代。上述判斷的最大失誤,就是低估了泰國軍人干預政治的能力與傳統,過高估計了泰國民主政治的力量與穩定性。在泰國政治發展史上,泰國軍人一直有干預政治的傳統,而民主的基礎卻非常脆弱。不管是民主政體還是君主立憲政體,抑或是軍人政體,都是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的統治的一種方式,當統治階級沒有辦法繼續按照原來的方式維持自己的統治時,就一定會改變治理的方式。在泰國,當民主派與他信政府的對立發展到勢不兩立時,軍人出來收拾局面,可能是一種比較理性的選擇。軍人執政雖然名聲不好,但總比國家與社會失去控制和處於無序的狀態要好得多。
在成功地奪取政權之後,由軍方領導人組成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給他們一年的過渡時期,以恢復國家的團結和制定新的憲法。軍方迅速組成了以前退休將軍素拉育為總理的過渡政府,從該政府在最近幾個月的表現看,內政方面差強人意,外交方面則很難有所突破。軍方表示,將在2007年底重新舉行大選,以選舉產生新的文官政府,恢復民主政治。西方分析家認為,"泰國政治前景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
泰國軍人政權面臨如下三大挑戰:
1、經濟能否持續增長。軍事政變及素拉育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經濟政策開始對外資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外商抱怨軍人政府的經濟政策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鄰國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上升,估計在今年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外資會對泰國持觀望態度,原本打算去泰國投資的資本有可能會流向越南。外資一旦減少,必然會對支撐泰國經濟的另一個支柱――出口產生嚴重影響,這樣一來,泰國經濟能否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就值得懷疑。
2、他信前總理的社會基礎-農民是否接受軍人政權。前總理他信之所以能夠連選連任泰國總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的支持,所以,有一些學者把他信與反對他的民主派之間的斗爭形象地比喻為農民與城市資產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軍人發動政變掌握政權,並沒有解決上述利益沖突,而只是掩蓋了這種沖突,一旦進入正常狀態,這種利益沖突還會爆發。因此,軍人政權面臨的一大考驗,是如何安撫嚴重不滿的農民。
3、民主派是否繼續保持沉默。從本質上看,軍事政變和軍人政權與民主政治是水火不相容的。泰國的民主力量當前沒有與軍人發生直接的沖突,是因為他們在反對他信的過程中事實上與軍人結成了同盟,他們在長達一年的抗議示威活動中沒有達到的目的,軍人在一夜之間就實現了。軍事政變這種手段是民主派不能接受的,但是,軍事政變所達到的目的與民主派所追求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即把他信趕下台,因此,民主派容忍和接受了這一現實。然而,民主派不會長期容忍這種現狀,如果軍人當局不能兌現原來許下的諾言,即盡快還政於民,那麼,民主派一定會重新走向街頭,上個世紀90年代初民主派與軍人對立的一幕又將重現。 正如一位西方分析家所說的:"泰國政治目前趨於平靜,但國家仍然處於分裂的狀態,素拉育將軍不得不在兩個方面同時作戰。一方面,是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他們是他信的堅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產階級,他們走向街頭舉行各種抗議活動,直接導致他信的下台。……然而,有跡象顯示,公眾的忍耐已經達到極限,民主運動人士呼籲軍人當局全面取消軍事管製法(目前為部分撤消),但是,軍人當局聲稱,只有當威脅和平與穩定的因素全部消除之後,才能全面取消軍事管製法。國家安全委員會(CNS)還面臨著失去他信的反對者的強烈支持的危險,因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沒有採取有效行動以調查他信及其聯盟的腐敗行為。"
三、 國際關系
在地區內部關系方面,東盟正在加快內部整合的步伐,《東盟憲章》估計在今年年底在東盟首腦會議上將正式出爐,這部憲章如能順利通過,將對東南亞地區國際關系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東盟將放棄過去實行了40年的"東盟方式",轉而實行歐盟模式。在地區外部關系方面,有兩件事值得關註:一是已經連續舉行兩屆的東亞峰會已經產生和將要產生哪些效果;二是日本與中國在東南亞爭相擴大自己的存在和影響力。
1、 東亞峰會。
由東盟發起並且主導的東亞峰會已經連續舉行了兩屆,第一屆東亞峰會在2005年12月1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通過並發表了《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和《關於預防、控制和應對禽流感的宣言》。參與這次會議的有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16個國家。會議的主題是"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輿論認為,這是亞洲一體化進程中"分水嶺式的事件"。2007年1月15日,第二屆東亞峰會在菲律賓中部城市宿務開幕。上述16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會議。出席會議的領導人簽署了《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提出了東亞地區能源合作的具體目標和措施。迄今為止,以東盟為主導的地區合作形式包括:東盟自由貿易區、東盟地區論壇、三個10+1(即東盟分別與中國、韓國和日本的合作)、10+3(即每年在東盟非正式首腦會議之後東盟與中日韓三國的首腦會議)、歐亞會議、東亞合作高峰會議(簡稱東亞峰會)。
這些會議形式上看起來非常熱鬧,各國領導人忙於出席各種會議,熱衷於首腦會晤,頻繁地發表連篇累牘的合作宣言和文件,但是,冷靜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合作形式真正收到實效的卻很少。東盟為什麼對舉行這些會議那麼熱心而且樂此不疲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兩個原因:第一,東盟內部缺乏凝聚力。長期以來,東盟內部的合作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看起來非常熱鬧,但真正收到實效的則不多,以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例,從1992年提出到今,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但東盟內部貿易的比重卻一直無法提升,總是在25-30%左右徘徊。東盟內部的安全合作也很難真正開展,因為東盟內部缺乏信任,互相猜疑。早在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就曾經說過,新加坡與東盟外部的國家的合作比與東盟內部國家的合作要容易得多。這就很好地說明了一個問題,即東盟內部缺乏合作的動力與誠意。
第二,東盟擔心被邊緣化。在全球化和地區一體化的浪潮中,東盟擔心被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和印度所取代,東盟對美國和日本也保持戒心,因此,東盟希望牢牢地掌握地區合作的主導權,用這些機構和會議來束縛其他大國的手腳,讓各個大國願意而且樂於接受東盟的各種安排。由於東亞地區的大國缺少互相信任,彼此相互猜疑,因此,東盟這種角色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接受,並且被一直被奉為領導者。然而,隨著地區合作進程的深入,加入地區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東盟這位司機會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越來越難於駕馭地區合作這列正在飛速前進的列車。早在第一屆東亞峰會舉行前夕,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的一篇社論就表示了這種擔心,"東盟這個代表本區域經濟體的聲音,以後還會有人重視嗎?""誠然,隨著中國和印度這兩個經濟引擎的開動,東亞經濟將是接下來一股強大力量。然而,東盟在同東亞其他國家洽談時,作為一個共同經濟體的力量,將遠遠超越10國各自進行談判的能力。作為彼此的左鄰右舍,東盟日後的整體發展也就取決於成員國是否能相互依存、扶持和信任,以同其他強大經濟體競爭。東盟標志上緊束在一起的稻穰一旦松梆分散,必然會被颳起的大風吹得無蹤影。" 現在看來,東盟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⑺ 印尼將投資401.8億美元,用於改造雅加達的哪些方面
印度尼西亞將投資用於改造雅加達的自來水水管網路系統以及新建排水系統。因為雅加達現在自來水管的管道網並不暢通,使得很多居民和企業被迫取用地下水。因為過度的開采使得雅加達情況不容樂觀。並且雅加達的排水系統也需要新建,這將會是覆蓋整個雅加達的大工程。
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導致了海平面不斷上升,雅加達本身海拔就在海平面以下了。這對雅加達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按當前的沉降速度,雅加達95%的地區在2050年都將被海水淹沒。用於改造雅加達的這些投資大部分都是包含了基礎建設供水管道網路。以及排水系統的建設。
⑻ 印尼總統宣布遷都計劃,遷都對印尼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好處
從長遠來看遷都,對印尼的發展絕對有好處。
雅加達是一座歷史名城,是東南亞的第一大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海港。這個讓印尼崛起的城市。如今既是印尼金融的重要支柱,又是印尼的政治文化中心。雖然對城市的改造從來都沒有停止,但是雅加達從來就是一個缺乏前瞻性規劃的城市。
但是這些事情要在長遠之後才能看出來。應該說現任總統是很有魄力的,因為印度尼西亞的經濟一直低迷,雖然遠期對於提升印度尼西亞的國力和民生有好處,但是所受到的爭議,也就是當下,人們質疑在印度尼西亞經濟如此低迷的前提下,遷都耗費國力,興師動眾,加重財政負擔,讓人民的生活在短期內可能不能得到改善。
總的而言,我對印度尼西亞的遷都肯定是持支持的態度,因為理論上已經必須如此。難道等待海水倒灌毀掉一座城池和千萬的人民嗎?
⑼ 20國集團中2020經濟增長印尼僅次於中國,他們為何發展這么快
印尼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也和印尼政府支持大力建設基礎設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印尼這些年在加大對於老百姓基礎生活設施建設方面,確實做出了相當大的投資。雖然印尼在一些高科技的基礎設施方面缺少一定的技術經驗,但是印尼卻能夠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來發展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印尼的經濟發展確實能夠取得相當大的成果。當然印尼的經濟發展之所以如此快速,也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一、加大對印尼老百姓教育的投資。可以說印尼如果不加大對於老百姓教育的投資力度的話,那麼印尼老百姓很有可能會出現文盲率過高的情況。然而印尼政府這些年對於教育方面的投入,確實使得印尼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再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龐大的受教育人口也讓印尼的經濟發展獲得了一定的便利條件。
可以說印尼的發展路線可以給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提供可以借鑒的東西太多了。所以也希望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能夠借鑒印尼的發展道路來發展本國的經濟產業,這對於自身以及地區的發展也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⑽ 寧德時代或將在印尼投資鋰電池工廠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寧德時代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12月15日,據外媒報道,寧德時代或將在印尼投資50億美元建設一家鋰電池工廠。
選車君觀點: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電池相關的資源暨原油之後,又成了香餑餑,畢竟這和產品成本息息相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