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東南亞有哪些著名華商這些人的祖籍是中國哪裡的
《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排行榜前10名
其中這些都是客家人和潮汕人(5蘇宵明 6李成偉)
排名 名字 凈資產(美元) 國籍 年齡 企業
1 郭鶴年(華裔) 53億 馬來西亞 82 郭氏集團
2 阿南達 51億 馬來西亞 67 明訊通訊公司
3 郭令明(華裔) 40億 新加坡 64 豐隆集團
4 黃志祥(華裔) 32億 新加坡 77 信和集團
5 蘇旭明(華裔) 30億 泰國 60 TCC集團
6 李成偉(華裔) 27億 新加坡 74 華僑銀行集團
7 林梧桐(華裔) 26億 馬來西亞 87 雲頂高原賭場
8 郭令燦(華裔) 24億 馬來西亞 64 豐隆集團
8 黃祖耀(華裔) 24億 新加坡 76 大華銀行集團
10 黃惠忠(華裔) 23億 印尼 64 Djarum香煙集團
一代接一代的華商成為東南亞的財富引擎。
上百年來,華商彷彿是永不知疲的發動機,為東南亞的繁榮起著關鍵作用。在9月發布的「《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排行榜」中我們看到,上榜40人中有近30位華人,占據近3/4席位,而前十名中更是有九位都是華人。
他們中有郭鶴年這樣影響東南亞經濟走向的商界豪賈,也有他信這樣推動亞洲和諧發展的政界精英;有陳永栽這樣征戰沙場多年的老企業家,也有林愛蓮這樣年輕有創造力的新晉後輩。
華商初期進入東南亞主流社會的道路極為艱辛,能長期留存並打入國際舞台的更是鳳毛麟角。我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各選擇一位有代表性的華裔富豪傳奇故事呈現給讀者,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功,一方面緣於吃苦耐勞、勤奮努力和對歷史機遇的准確把握,另一方面也緣於嚴格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崛起,與中國血脈相聯、語言互通的東南亞華商也將有更大的舞台來表演。他們也是一支啟發中國內地企業更快、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商業社會的力量。
Robert Kuok
郭鶴年
東南亞首富
年齡:82歲
企業:郭氏集團董事長
財富:53億美元
華裔背景:
郭鶴年祖籍中國福建福州。父親郭欽鑒1909年漂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白手起家。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成長的郭鶴年繼承了中國人刻苦耐勞、節儉簡朴、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郭鶴年多次強調:「母親對我今天的成就功勞甚大,也是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郭鶴年把投資重點放到了故土中國,同時熱心公益,向「希望工程」捐贈5000萬元。他曾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
創富傳奇:
從25歲開始創業到現在依然「退而不休」的郭鶴年,一手創建了一個集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保險、傳媒一體的龐大商業王國,橫跨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斐濟和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擁有香格里拉酒店和香港《南華早報》這些著名品牌。他被形容為最廣為國際社會認識的馬來西亞人。郭鶴年經歷了上世紀商界所有的風雲變幻,其間既有難得一見的發展契機,也有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對此,郭鶴年的看法是:「危機就是機會。一名生意人必須保持對時勢的敏感與警覺。」
上世紀40年代後期正值二戰後百廢待興的復原期。1948年郭鶴年自新加坡萊佛士學院畢業不久後,便在新加坡創辦了利克務公司,主要是經營輪船航運及一般商務,自此他與船務業結下了終身不解之緣。
上世紀60年代是狂飆突進的時期,郭鶴年把父親時代留下來的糖貿易生意發揚光大,贏得了「亞洲糖王」的美譽。他看準時機,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製糖廠,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種植甘蔗,並迅速建立遍布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形成「原料—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體制。1970年,他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及投資白糖期貨。至此控制馬來西亞80%的原糖市場,並在世界白糖市場佔有10%的份額。
上世紀70年代是開疆拓土的時期。從1971年開始,郭鶴年正式進軍酒店業,投下一億馬幣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後,他更分別在不少國家的首都或大城市建立據點,從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濟等一路延伸至中國內地。「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現在已成為國際著名的五星級酒店品牌。
上世紀80年代世界性經濟不景,航運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貨輪的貨運量大減,使郭鶴年蒙受嚴重虧損。但80年代末投資中國的決定卻為他創造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埋下了伏筆,他成為馬來西亞企業進軍中國內地的開路先鋒,今日終得以分享最豐厚的回酬。15年來他累計投入了超過50億美元,在北京投資建造最高檔的寫字樓國貿大廈、嘉里中心和世界貿易中心,並在中國內地建了近20家香格里拉酒店。
上世紀90年代是錦上添花的時期,郭鶴年將觸角伸及傳媒及影視業。他在香港的旗艦嘉里集團收購了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後又入主香港無線電視,使他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傳媒大亨。
可以說,郭鶴年的成功之道是能捕捉到各個時代的經濟增長熱點,幾乎每一個10年,郭鶴年都進軍一個新的領域,不斷地擴充他的商業帝國。郭鶴年過人的膽識、才能以及超強的判斷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都使他成為了老一輩企業家的傑出代表。
Lucio Tan
陳永栽
菲律賓首富
年齡:71歲
企業:菲律賓聯合2銀行、菲律賓航空公司的董事長
財富:19億美元
華裔背景:
陳永栽1934年出生於福建晉江,3歲跟著父母到菲律賓謀生。雖出身貧寒,但自幼秉承母訓,喜愛鑽研中華文化,從小就養成了學習中國詩詞典籍的習慣,可以整篇背誦《孫子兵法》和《論語》,並常運用這一寶庫中的哲理去處理面對的商業疑難,為他如今成為一名成功的儒商打下深厚的基礎。目前中國內地是陳永栽的主要投資區域,分別集中在房產、金融、啤酒三大產業。他對海外華文教育傾注無數心血,近5年來,他已資助兩千多名菲律賓華裔學生來華短期培訓。
創富傳奇:
陳永栽自小抱負非凡,立志自己創業。一邊在煙廠當雜役,一邊半工半讀修完馬尼拉遠東大學化學工程系學業後,20歲就牛刀初試創辦了一家澱粉加工廠,這次嘗試雖然失敗,但他很快又站起來,借錢開辦了一家化學製品公司,這後來成為陳永栽龐大事業的基石。
1964年,陳永栽創建福川卷煙廠,定位在受眾廣泛的中等香煙市場,並大膽把世界最先進的制煙生產流水線引進菲律賓。70年代末,福川卷煙廠已發展成為全菲最大的煙廠。從此,陳永栽把目光投向到與國計民生有關的實業,憑著非凡的商業觸覺和縱橫捭闔的大手筆,建立起自己的煙草、啤酒、銀行、航空、地產、煉油、旅遊、建築等產業王國,在東南亞、歐美、中國等地擁有百餘家企業和物業,總資產近百億美元。
陳永栽深謀遠慮,敢於承擔風險,善於在別人不注意的地方抓住商機。他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機會與風險同在,危機中蘊含無數商機。」1987年,香港回歸談判之際股市暴跌,不少香港工商界人士或觀望或將資金轉移到歐美。恰逢裕景花園地皮拍賣,陳永栽毫不猶豫斥資5億港元投標中的,1994年,裕景花園價值已高達百億港元,令商界同仁嘆服。之後,他又相繼在香港投資飯店、寫字樓、商場、高級住宅、九龍城等項目,雪球越滾越大。
陳永栽個性豪爽,經常有出人意料的大決定。他常說:「人家不敢摸的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幹則已,干必干好。」1995年,陳永栽收購連年虧損的菲律賓國有航空公司,他說,「菲航」代表菲律賓,不能垮,我要辦好「菲航」,為菲律賓爭光。此後陳永栽大刀闊斧地進行管理改革,注資40億美元,陸續更新了40架飛機,並開辟了多條國際新航線,菲航終於從2000年開始扭虧為盈,陳永栽此舉深受菲律賓人敬佩。
Olivia Lum
林愛蓮
年齡:45歲
企業:新加坡凱發集團總裁
財富:2.4億美元
華裔背景:
1961年生於馬來西亞的林愛蓮是個華裔孤兒,一位好心的華裔老婦人收養並用愛培養出熱愛生活、堅強好學的她。直到今天,林愛蓮仍保持著簡朴的生活,最大的開銷,是在資助退休老人、兒童和教育方面的慈善事業。她領導的凱發集團也在不斷推進中國內地資源型缺水城市的水資源再生項目。從最初讓婆婆住上大房子單純的願望到如今推動「水資源再生」的宏景,齊家濟世的華人企業家情結在林愛蓮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創富傳奇:
出身貧苦、富有遠見、以2.4億美元資產總額被《福布斯》評為東南亞第一女富豪……這一系列的關鍵詞使林愛蓮的故事迅速在全球華人圈子裡被演繹成勵志傳奇。扭轉逆境、把握機遇、刻苦專注成就了她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轉機。
隨著世界多個地區對水處理解決方案擁有的強勁需求,如今,林愛蓮親手構築的「水處理」公司凱發(Hyflux)已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水處理公司之一,自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一直成為股市熱捧股。其實,所有的成功,在林愛蓮看來,全然是一次「遠見」賭未來的孤注一擲。
半工半讀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後,林愛蓮進入當地一家荷蘭葯劑公司當葯劑師,拿著優厚的薪水也有著可以預見的職業未來。工作3年後,眼光敏銳的林愛蓮認定廢水再生市場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毅然放棄了年薪4萬美元的穩定工作,賣掉房子和汽車,以1.2萬美元創立了以提供凈化廢水系統為主要業務的凱發集團。「我當時並沒有什麼商業計劃,但我知道水是一個好生意。」或許是童年儲蓄雨水的艱難記憶更堅定了她的行動決心。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3人,而當時在新加坡該行業有20家公司。為了突圍,林愛蓮決定專注於利用膜技術的廢水凈化。她親自騎著摩托車,頂著炎炎烈日,奔波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挨家挨戶、逐個工廠推銷自己公司的過濾器和水處理柔化劑。
1992年,林愛蓮意識到公司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以謀求發展,憑借自身作為華裔的背景和出色的中文,她聰明地開始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當時,包括大學讀書時候的導師的10位朋友都向她投了無比堅定的信任票,每人約出資10萬新幣支持她的開拓。而事實再次證明了林愛蓮的卓越遠見,公司於1998年開始贏利。在過去8年裡,集團公司的營業收入以55%的平均速度增長,今年,他們的預計收入將翻4倍達到1.8億美元。而公司股票也一路看漲,每股報價從2001年的19美分上升到最近的2美元。
如今,公司的業務已經擴展到了中國、印度、中東以及非洲等地,而凱發更憑借獨到的眼光成為業內唯一一家提供完整的適用水解決方案的企業。「未來5年以30%的速度持續發展,2010年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7億美元。」這是林愛蓮的目標承諾,也是她專注把公司發展成為液體處理專家的夢想,成就一個不僅是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水王國」。
Thaksin Shinawatra
他信
泰國連任總理
年齡:56歲
企業:創立西那瓦電腦公司,擁有泰國最大電信企業
財富:13億美元
華裔背景:
他信中文名叫丘達新,是泰國第四代華裔。曾祖父1908年從潮州遷徙而來,母親是梅州客家人,幼年到泰國。談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說:「其中靠的就是客家人經商的良好品德,靠誠信發家。這是客家上祖傳下的最寶貴遺產。」他還說自己崇尚儒家的忠和孝,忠於國家、人民,孝敬父母祖宗。作為華裔,他信非常重視對華關系,近幾年來,他信一直致力於推動地區合作,並希望加快東盟—中國自貿區談判進程等。
創富傳奇:
泰國人喜歡用「溫文爾雅」、「學識豐富」、「能謀善斷」、「長於交際」等詞彙形容總理他信·西那瓦。
巨大的個人財富對於他信構築一個全國政治網路是個關鍵的優勢,那麼他雄厚的資金從何而來?在他信剛從政時,很多人猜測他出身名門富豪之家,實際上他白手創業,10年間實現了從一個優秀警官到電信大亨,再到運籌帷幄的政治家的三步跳。
他信1949年出生在泰北清邁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受到良好教育,1966年考入曼谷警官學校,4年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畢業,並獲政府獎學金,赴美攻讀,並獲犯罪學博士學位,30歲那年回到泰國警察廳工作。
1983年,他信在妻子協助下開創了自己的「西那瓦電腦服務和投資公司」。1986年,泰國政府允許私人經營電信業,公司成為最先取得執照的私營電信企業。他信決定辭去警察中校的公職,專心經商。利用他在警察局的關系,他信辭職前就為自己的公司聯系好了第一筆大生意—為泰國警察系統信息化改造提供電腦和軟體。
隨後,從傳呼機到手機再到通信衛星,他信的西那瓦公司越做越大。公司1990年上市,幾年後便基本壟斷了泰國的電視衛星天線和行動電話行業。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已擁有4家上市公司中超過50%的股份,成為泰國首富,也是《財富》雜志評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國人。
受父親影響,他信自幼抱負宏大,讀小學時就曾問老師「有沒有專修當總理的學校」。商界的巨大成功並沒有使他滿足,反而增強了他從政的信心。1994年到期年,他信歷任外交部長、副總理等職務。為在政壇有更牢固的根基,他信於1998年7月14日創立了泰愛泰黨,以優惠條件將其他政黨的許多骨乾和議員吸納到自己旗下,使泰愛泰黨的影響迅速擴大。2001年初,他信當選總理,並於2005年獲得連任,創造了1932年泰國制定第一部憲法後首位民選總理順利完成4年任期及同一政黨連續執政兩項紀錄。
在第一屆總理任期內,他信用商業辦法處理復雜的政治問題,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膽舉措,其中包括「亞洲合作對話」、「東南亞大陸發展經濟合作戰略」,及美國指定泰國為其「非北約主要盟國」,這些使他信成為了全球矚目的亮點。他在任期內還有很多與一般政治家不同的驚人之舉,比如率領4萬多民眾創造了集體健身操世界紀錄;為平息南部的暴力事件,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一項折紙鶴的祈求和平活動;在雞肉宴上率先吃雞肉幫助民眾建立戰勝禽流感的信心;為加快曼谷新國際機場的建設速度,在建設工地親自為工人們下廚炒菜等等。這些身先士卒、形式新穎的親民作風贏得了泰國民眾推崇。
由於之前成功的商界經驗,他信還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發展戰略,稱為「他信經濟學」。在他信領導下,泰國經濟走出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的蕭條狀態,正以年增長率6%的速度穩步增長。還提前兩年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43億美元的債務。
在他信主政期間,泰中兩國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全面、順利發展,並取得顯著成果。
東南亞華商的「贏」精神
1.善觀時變,把握機會。他們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善於在時代變革中預測發展方向,掌握住發展先機,並能將危機變成轉機,努力地拓展賺錢的機會。從而能夠在異常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借機來發展和壯大自己。
2.誠信為本,信義為先。東南亞華商多由閩南、潮汕遷徙而來,當地風俗提倡「利從誠中來,譽從信中來」。以誠為本,才能獲得信用;在信任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信任,這是華商能夠在商場中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
3.敢拼愛贏,永不滿足。華商在遷徙地初期往往一無所有,他們有著永不滿足的強烈的致富觀念,具有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並且敢於冒險犯禁、勇於進取和積極開拓。從而能夠開疆拓土,進入常人不敢涉足的高利潤領域。
4.穩扎穩打,重視理財。華商多是白手起家,往往從小本生意做起,一點一滴地賺錢,故能勤儉節約,有了一定積蓄,就及時擴大再生產,滾動發展建立起龐大的產業。
② 全球最富裕的華人群體——閩商
你這句話說錯了,原話是全球華人最富有的是閩系商人,是閩系,不是單指閩商。
閩系指的是說與福建地方方言一樣的語言,是從福建遷移出去的人,或祖籍是福建的,其中就有廣東潮汕地區,廣東雷州湛江地區,和浙江溫州地區等,這里也包括台灣祖籍福建的。
③ 黃惠忠的介紹
黃惠忠1,祖籍福建晉江潘湖,1940年出生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三寶壟,與其兄黃惠祥,共同經營印尼針記香煙集團。其曾祖為黃錫來,祖父為黃進鐸(Oei Hartono)。其父黃維源成立針記集團,是印尼丁香煙的第二大生產商。1963年黃維源去世後,針記集團交由黃惠忠及其兄黃惠祥管理。22015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22名,世界富豪榜第142名。
④ 福清的富豪前十名是哪些呢
1、韓國龍,1955年3月出生於福建福清市三山鎮韓瑤村,新加坡僑眷。現任冠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冠城鍾表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周宗文,1957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中國地質大學學士、清華大學EMBA,工程師。現任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
3、俞熔,1971年出生,福建福清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他1998年成立天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魏成輝,1948年出生於福建福清,1954年隨母移居新加坡,被稱為世界薄餅大王、新加坡股神,現任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團董事局主席。
5、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福建福清,系享譽世界的著名企業家,首位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華人,被譽為中國首善與汽車玻璃大王。現任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
6、林定強,1966年出生,原籍福建福清,中國香港籍居民。現任金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僑聯常委、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北京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7、林宏修,1951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祖籍福建福清,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經濟學士學位。現任融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8、林逢生,1949年10月25日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福清,小學和中學在印尼和新加坡求學。其父為已故前世界華人首富並世界第六巨富、被譽為亞洲洛克菲勒的林紹良先生。現任印尼三林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蔡道平,1956年出生於印尼,祖籍福建福清,位列2018年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第三,被譽為印尼煙草大王,已故其父蔡雲輝先生和其兄蔡道行先生被並稱為世界丁香煙大王。現任印尼最大香煙企業鹽倉集團董事局主席。
10、林文鏡,1928年出生,為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廠和麵粉廠,在福州和重慶的項目更讓他在房地產開發界聲名鵲起。
(4)印尼富豪祖籍哪裡擴展閱讀:
福清華人在資歷、財富、貢獻,社會地位以及捐助公益事業等方面,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在海外成大業者更不在少數。頗具代表性的印尼融僑中,不乏一大批財力雄厚,享譽全球的商業巨頭和華僑領袖。
早在1990年代,印尼50家最大的企業中,福清人的就佔了8家。如富可敵國的華商巨子林紹良,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印尼麵粉廠和印尼水泥廠的企業大佬林文鏡,東爪哇諫義里世界丁香煙王國的締造者蔡雲輝,以及印尼哈拉班集團創辦人陳子興等已故頂尖級的老闆,也都曾赫赫有名。
直至今天,在印尼的那批華人精英社團領袖中,其代表性的頭面人物總少不了鄭年錦、俞雨齡、紀輝琦、林文光,蔡道平,林逢生,林宏修這些福清人。
福清人老是被人叫做福清哥,現在更多福清人也樂意自稱福清哥,福清人自早就喜歡創大業、做大事,喜歡當大老闆,喜歡當大哥大。所以不管事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要當哥,所以就叫福清哥。
⑤ 印度尼西亞的山東華人祖籍是哪裡
中國人移居印尼歷史悠久,17世紀西方殖民者大舉入侵東南亞之前,印尼已有華僑華人近萬人。荷蘭殖民者統治印尼期間為掠奪當地資源,大批招引華工前往,達百數十萬人。1949年,印尼獨立時,華僑華人已達200萬左右。據估計,目前印尼華僑華人總數有近1000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5%,其中90%以上已加入了印尼籍。
印尼華僑華人的祖籍以福建省籍為多,約佔50%,廣東次之,約佔35%;海南、廣西、江蘇、浙江、山東、湖北等省籍者共約佔15%。
⑥ 2021印尼富豪榜華裔企業家過半,閩粵居多,晉江籍二兄弟霸榜
東南亞的印尼,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每個地區獨一無二的文化與遺產吸引了很多的全球觀光客。奇妙的印尼,也是東南亞地區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於 歷史 原因,不可思議的是,華人在印尼多從商,華人經濟是印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其中超一半是華人企業家,可見印尼華商之份量及影響力。
閩粵籍華商富豪最多,晉江籍二兄弟霸榜
黃惠祥
2021福布斯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上榜最低門檻是11億美元,其中,祖籍晉江的印尼閩商黃惠忠(R. Budi Hartono),以205億美元身家為印尼首富,緊隨其後排名第二的是他的兄長黃惠祥(Michael Hartono),上榜財富為197億美元。、
黃惠祥、黃惠忠從父親手上繼承丁香煙生產企業針記集團(Djarum),不過,相對於煙草,印尼首富黃氏二兄弟最大的資產是銀行業,家族旗下的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該集團有兩家銀行Bank Hagakjta和Haga Bank,遍及印尼各地。
多元化經營,是海外華商的一大經營特色,黃惠祥、黃惠忠兄弟還經營房地產、酒店及購物中心等多元產業,家族旗下的PT Bukit Mulia,是印尼最大的商業集團之一。
在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中排名第三的是印尼石化巨子普拉卡什·洛希亞(Sri Prakash Lohia),上榜身家65億美元,他持有在泰國曼谷上市石化企業Indorama Ventures相當多股份。
印尼「木材大王」彭雲鵬及家人
印尼「木材大王」、印尼「膠合板大王」、巴里多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彭雲鵬(Prajogo Pangestu),與普拉卡什·洛希亞在印尼富豪榜並列第3,也是65億美元身家。
彭雲鵬,祖籍中國廣東省陸河縣東坑鎮小鄭村,他的父親彭瑞出身窮苦農家,早年漂洋過海南下印尼謀生,先是在橡膠園做割膠工,也做過裁縫。
上世紀60年代初,僅初中畢業的彭雲鵬來到雅加達,在印尼木業巨子黃雙安旗下材源帝集團工作,1977年自主創業,開辦巴里多太平洋公司,如今這家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商及出口商。
彭雲鵬及夫人張明聯,1993年曾回故鄉陸河東坑鎮福新村小鄭自然村探親謁祖,去年他捐出百萬美元支持中國抗疫。彭雲鵬旗下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團也是多元化綜合集團,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伐木、膠合板、造紙外,在銀行業、酒店及房地產投資等亦有建樹。
印尼CT集團創始人兼理事長凱魯•丹絨(Chairul Tanjung),排名第5,上榜身家48億美元。
翁俊民(左)與兒子翁大川及外孫陳冬亮在李文正博士祖屋
69歲的國信集團主席翁俊民及家族,上榜身家33億美元。獲馬來西亞蘇丹頒賜拿督斯里的翁俊民(Tahir),曾是被寄望出任印尼副總統的華族第一人,祖籍福建福清。
翁俊民,現任印尼國信集團董事局主席、印尼國信銀行主席、印尼華文報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及印尼翁俊民基金會創辦人等職務,也被被譽為「印尼大慈善家」。
翁俊民,1952年出生於印尼泗水,是印尼第二代華人,祖籍福建福清,畢業於新加坡南洋大學、美國San Francisco, Golden Gate大學。1988年,他從經營 汽車 銷售公司起步,創業失敗後轉向服裝製造業,後又進入金融業。國信銀行(MAYAPADA Bank),1990年在雅加達成立。目前,翁俊民是他所收購的印度尼西亞最大中文日報《國際日報》之主要股東,也是印度尼西亞《福布斯》雜志股東。此外,翁俊民旗下產業涵蓋金融、醫療、零售、地產和媒體等多個領域。
翁俊民祖籍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鎮漆林村,他的父親翁文英早年下南洋謀生。翁俊民,是莆田籍「印尼錢王」李文正的女婿,其岳父李文正祖籍莆田江口。
富豪榜上排名第七、第八的是Eddy Kusnadi Sariaatmadja與Jerry Ng,上榜身家分別為25億美元和20億美元。
吳笙福
福布斯印尼十大富豪里,吳笙福(Martua Sitorus)排名第9,他於1991年與「糖王」郭鶴年之侄子郭孔豐聯合創辦「豐益國際」,是世界五大糧商中唯一的華僑企業,也是新加坡交易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吳笙福現為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 董事兼聯席首席運營官。
61歲的吳笙福,現有子女4人,祖籍福建晉江市磁灶鎮三吳村。在印尼棕櫚產業,吳笙福是行家之一,他在大學畢業後就跨入這個行業。
排名第10的71歲郭桂和(Djoko Susanto),是印尼超市巨子,上榜身家17億美元。他1950年出生於雅加達,祖籍廣東大埔縣大麻鎮,他是客家人,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印尼第二代華裔企業家。
愛發連鎖超市老闆郭桂和
郭桂和的父親郭孟鐸(1903-1989)與母親黃說娘(1914-1979),都是原籍廣東大埔客家人,上世紀30年代乘帆船南渡印尼,在椰城結婚成家,後定居於北多瑤一帶,靠經營雜貨店為生。
郭孟鐸育了5子5女,郭桂和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小名「阿桂」。上世紀70年代,郭桂和經營家族的」幸福源泉「雜貨店時,一直在思考如何擴大生意,後來他發現香煙市場的潛力,獲得了雅加達多家代理商的信任與支持,特別是印度尼西亞 歷史 最悠久的丁香煙製造商——林天寶家族的三寶麟公司。三寶麟是超過百年 歷史 的煙草公司,也是富過三代的頂級豪門。
靠煙草批發起家的郭桂和,在印尼有「煙神」之譽,後來他又深耕連鎖零售業,家族旗下擁有1200多家的連鎖超市,又成了印尼零售業巨子。
郭桂和的Alfamart(愛發)便利超市,不僅開設在印尼各大城市,也觸及窮鄉僻壤。
目前,郭桂和、陳麗珍夫婦,有5個子女,均事業有成。上世紀80年代,在妻子陳麗珍的支持下,郭桂和又發展了「慈育」教育機構,這家私營教育機構從中小學到大學都有,興辦教育,也是他為彌補自己早年失學之遺憾,讓更多人有讀書的機會。
印尼「錢王」、力寶集團創辦人李文正
上榜的22位印尼富豪里,年歲最大的92歲的Lim Hariyanto Wijaya Sarwono(林聯興),林聯興又名「林謀祿」,祖籍福建省福清市,任印尼華裔總會名譽主席、印尼林氏宗親會永久名譽主席團第一主席、中華總商會名譽主席等職務,上榜身家為11億美元。
年齡第二大的富豪是印尼「錢王」、力寶集團創辦人、現年92歲的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家族,他與翁俊民翁婿二人同榜,也是一篇佳話。
李文正,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新店村,莆田古稱興化,他的祖地家門口,就是興化灣。興化灣與福清灣毗鄰,福清籍的翁俊民成了莆田籍李文正的愛婿,也有地緣關系。
事實上,李文正與另一個福清人、前印尼首富林紹良二人關系情同手足,攜手共建中央亞細亞銀行,還一起合作創辦力寶集團。
李文正,1929年5月出生於東爪哇離省會泗水以南80公里的瑪琅鎮,他的父親李亞美與母親施碧蘭早年從江口過番南下,移居印尼東爪哇,在東爪哇的瑪琅開辦一家經營蠟染的印尼花裙及日用品雜貨店。李亞美有2子3女,李文正排行老三。
二戰時期,李文正曾回國,就讀於在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註:今「東南大學」)哲學系,後來他輾轉香港重返東爪哇,在李嘉業、李王十二妹夫妻開辦的商店做事。獲得李家賞識的李文正,1956年他與李嘉業、李王十二妹夫婦的愛女李麗梅結婚。
婚後,李文正夫妻到雅加達謀生,先是與人合開小商店,後和人合辦「東方三人」公司,創辦「和平航運」,十年下來,他積蓄不多。跨入銀行業,也是偶爾之為。
李文正,被譽為擅長醫治銀行的「印尼錢王」。
1960年,因運營不佳瀕臨倒閉的印尼基麥克默朗銀行的經理皮拉馬·沙里來登門拜訪,請求李文正投資20萬美元,拯救這家銀行。李文正開始有些愕然,可他又瞬間轉念,朝思暮想的銀行家夢想不是來了嗎?於是,李文正認購了這家銀行20%的股權,並任職董事;他那筆20萬美元投資,多是從關系好的福建老鄉們籌借而來的,日後這家銀行起死回生。
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
身家14億美元的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曾多次問鼎印尼首富,也是莆田籍,與李文正同樣是江口人,祖籍福建莆田涵江區江口鎮石西村。
陳江和,1949年生於印尼,1937年他的父親陳金榮下南洋謀生。陳江和17歲時,父親陳金榮因操勞過度卧病在床,他被迫輟學,子承父業的他,僱用三名員工,為印尼石油公司供應機車的零部件。靠承包石油工程起家,到他26歲時,已賺到了一千萬美元。
陳江和所創辦的新加坡金鷹集團,是一家集林漿紙、農產品工業、特種溶解木漿與纖維素纖維以及能源開發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工業集團,總資產超過180億美元,全球范圍內有員工6萬餘人。上世紀90年代後,他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總投資超過500億元。
熱心公益慈善的陳江和,與夫人黃瑞娥於1981年創設了「陳江和基金會」。目前,金鷹集團旗下有八大公司,即亞太資源集團、亞太森博集團、亞洲種植集團、頂峰集團、巴絲集團、Asia Pacific Rayon(APR)、以及太平洋油氣有限公司。
陳江和與夫人黃瑞娥有四個孩子,為歷練二代接班人,他曾讓二女兒到柬埔寨做義工,將小兒子陳建升派到偏遠小鎮做事。家風家訓,是指引家族前行的指路明燈,陳江和親自訂立「陳府家訓」,第一條是「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善,猶為不教也。 」
陳江和說:如果你真正愛孩子,好好教導他;如果沒有好好教導他,不是真正愛;如果教導的方式不正確或教導錯誤,也不能算成功。
印尼梅地亞集團(CCM)創始人兼總裁傅志寬(左2)
籍貫廣東梅縣的印尼梅地亞集團(CCM)創始人兼總裁傅志寬(Murdaya Poo),上榜身家為12億美元。
80歲的傅志寬家族,多元化經營,CCM集團是中國西電在印尼的合作夥伴。
有必要提及,2014年3月,印尼前總統蘇希洛曾發布總統第12號決定書,宣布撤銷1967年內閣主席團傳閱文件,正式廢除官方用詞「Tjina/China/Cina」(支那),重新採用Tionghoa(中華)一詞作為華人的稱謂,同時將Republik Rakyat China改回Republik Rakyat Tiongkok。
《雅加達郵報》後來有文章稱,這次稱謂的變化與印尼華人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無關系,此外,是前任印尼華裔總會主席、印尼民族建設基金會的創辦人汪友山和前國會議員傅志寬持續的游說,最終說服了蘇希洛總統廢止使用「支那」。
記住這位梅縣籍華裔企業家——傅志寬!印尼華人百年滄桑,歷經磨難。從Cina(支那)到Tionghoa(中華),這一稱謂的變化,標志著華人作為一個印尼重要族群,向獲取應有的尊重和正常的政治、 社會 地位又邁出了具有重要性的一步。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最後二位的印尼富豪,也是華裔企業家,分別是劉德光(Low Tuck Kwong)和陳明立(Hary Tanoesoedibjo),也是華人圈非祖籍閩、粵二地的華人富豪,上榜身家均為11億美元。
劉德光出生於新加坡,後入籍印度尼西亞,是有名的「煤老闆」。而55歲的陳明立,是印尼有名的「媒老闆」,是印尼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公司Global Mediacom總裁,旗下MNC電視集團囊括多家知名的電視台和有影響力的報紙,系印尼傳媒業巨頭之一。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富豪多?
力寶集團創始人、前印尼大學董事會主席李文正博士(右)
到2015年底《李文正自傳》出版前,時年86年的力寶集團創始人李文正,全家四世同堂共96 口人。他在「自序」寫道:「 我生於1929 年。從有記憶力開始,我所經歷的就是戰爭,就是逃難,就是災難,就是死亡與貧苦。生命的旅途就是顛簸,充滿變數,前途總是渺茫莫測。 」
在自傳里,李文正分享了他一生的奮斗史,他說:力寶集團是隨著印尼共和國的經濟與政治的成長而成長的,可以說是與印尼共和國共患難、同成長。幾十年來,同樣也經歷了大風大浪,勤儉苦鬥才有今天的力寶。
李文正說:我的大學時代是在中國度過的。1950年,我回到印尼,1949年12月底印尼的獨立被認可,1950年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印尼的獨立發展同我個人事業的起步時期剛好吻合。他意味深長地寫道:「 我事業中的每一個成功與失敗實際上是印尼 社會 不同時代的縮影和寫照。時而,我走在時代的最前頭;時而,我被捲入時代的大浪之中。 」
如印尼華商巨子李文正說的,華人在印尼的 歷史 ,其實也是印尼近現代史的縮影。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印尼政府放寬華僑入籍,絕大多數人成為印尼公民,華人經濟實質上也由華僑經濟演化為印尼人經濟,不過,即便是現在,印尼華商仍面臨諸多發展困境。
印尼首富黃惠忠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富豪多?
進入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印尼富豪,共計22位,有12位華人,超過一半人數。其中,除了劉德光、陳明立是其他省籍外,上榜的福建籍印尼華人富豪共計7位,分別是:印尼首富黃惠忠及胞兄黃惠祥,祖籍福建晉江;翁俊民,祖籍福建福清;吳笙福,祖籍福建晉江;李文正,祖籍福建莆田;陳江和,祖籍福建莆田;以及林聯興,祖籍福建福清。
廣東籍印尼華人富豪有3位上榜,分別是:彭雲鵬,祖籍廣東陸河;郭桂和,祖籍廣東大浦;傅志寬,祖籍廣東梅縣。
印尼是東南亞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估算有1000萬人之多。印尼建立共和國初期,對華僑入籍是採取寬容政策的,實施以出生地主義為原則的國籍法。當年,印尼首都是日惹,也正因如此,多數華人集中於爪哇一帶。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印尼國內排華情緒喧囂塵上,出生地主義被血統主義替代,華僑歸化入籍受限,這段時間,不少印尼華僑被迫移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有的回到祖國。
1990年中國和印尼恢復外交關系(註:1967年兩國斷交),印尼在民主化進程中,華人地位也得以恢復,他們的政治地位與生存狀況也發生巨大變化。在印尼富豪榜上有過半華人,也是印尼華人在經濟上拼搏與努力成就的最好展現。
印尼泗水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富豪?首先是人口基數,印尼華人福建人居多,其次是廣東人。目前,印尼三大城市裡,分別是首都雅加達、泗水、棉蘭。第二大城市泗水,約有400餘萬人,其中有100餘萬是華人,且78%經濟為華人所掌握。
而泗水華人中,約60%是福建閩南人,約30%是客家人,其他漢族民系的華人佔一成。客家人移居印尼具有悠久的 歷史 ,且多數是廣東人,據《廣東省華僑志》,在唐朝時就有客家人移居印度尼西亞。目前,海外客家人祖籍地,以梅縣、海南、潮州等地居多。
再者,福建人高居印尼富豪榜之首,也是財富金字塔構造之使然,在近現代一百多年裡,華人各大群體在向東南亞遷移時,也帶著濃烈的籍貫文化,而財富的分布與集聚是 歷史 記憶和 社會 現狀的一種糅合。這一百多年以來,隨著幾次移民潮,福建人、客家人、廣府人等群體在東南亞各國的勢力、規模及影響力也一直在變化中。
現如今,廣東潮汕人在泰國經濟包括華人圈裡的地位,無人可撼動;同樣,在新馬及印尼、菲律賓,福建人又占據了優勢。像菲律賓富豪榜,福建晉江籍老闆也是霸榜的。
身處異國他鄉,對於多數華人企業來說,即便全球化時代,基於血緣、地緣、親緣,也包括原鄉文化的文緣而構造起來的商業網路依舊是存在的,這使得他們可以藉助「抱團」力量和優勢,獲得更多競爭實力的籌碼。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⑦ 甘紅英是印尼首富嗎
不是。2022年印尼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三名,都是祖籍來自福建的華商,第一名的兩兄弟黃惠祥、黃惠忠,同樣也是來自泉州,甘紅英沒上印尼福布斯富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