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興隆華僑農場的基本概況
興隆華僑農場位於萬寧市東南部。東面與禮紀鎮、東和農場接壤;西面與南橋鎮、南林農場等以及瓊中縣的長沙、長興等村莊交界;南面與禮紀鎮新梅毗鄰;北面和三更鎮、長豐鎮牛漏等地相依。
興隆華僑農場這里群山環抱,熱作蔥蘢,環境幽美,景色怡人,一年四季都是春,自然條件優越。現今,農場成為初具規模的農、工、商、貿、旅遊綜合發展的華僑企業。它以其獨特的歸僑風情、溫泉度假和興隆咖啡聞名海內外,是中國華僑農場的一面旗幟。 興隆自古乃蠻荒之地。傳說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馮姓官員辭官後在此墾荒種植椰子、檳榔等。後來附近的黎族人家也相繼遷移來此居住。自此這千古蠻荒之地逐漸熱鬧起來,吸引不少外地人來到這里集市貿易,交流農副產品。這位官員便給起了一個響亮的名稱——興隆。
清朝光緒十一年(1885),陳中明、陳中清和王打文等人在瓊中的長沙、長興一帶黎村發動2000多人起義,轉後攻打定安、萬寧等縣城,聲威所至,官吏遁逃。兩廣總督張之洞急奏光緒皇帝,帝下旨欽廉提督馮子材率兵過瓊鎮壓。馮子材駐軍興隆,利用熟悉黎情的慶雲圖禮紀村人鍾仁寵為前導,收買黎奸,內應外合,燒殺擄掠,鎮壓了黎民起義,使許多村寨變成了「無人村」。清廷遂委任鍾仁寵為興隆撫黎局局長,駐兵興隆。清末民初時期,其侄鍾啟楨繼任興隆撫黎局團總。
民國時期,興隆屬國民黨萬寧縣第二區第九甲管轄。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興隆建碉堡一座,駐有一小隊日軍。1943年被瓊崖抗日獨立縱隊參謀長李振亞率部化裝送糧民眾,奇襲日軍,拔掉據點。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原在興隆駐有一個小隊,1948年秋季攻勢中被瓊崖縱隊第三總隊張世英部第七支隊特務隊張從泉部包圍,迫其投降。
海南島解放後,興隆墟僅有一條小街道長約二三十米,街道兩旁有幾間低矮破舊的磚瓦房屋,餘下便是茅草房。店鋪銷售木屐、燒火柴及一些零星的日用品等等。海榆東線公路從興隆墟穿過。路旁有一條被稱為「萬寧的母親河」——太陽河,發源於瓊中縣斬嶺,自西向東奔流而來,彎曲迂迴,流經興隆境內,河水清澈,山光水色,甚是迷人。
興隆華僑農場創建於1951年9月。1951年10月11日,廣東省委派三名幹部帶領700多名受英帝國主義迫害的馬來亞歸僑,分三批抵達興隆安置,組織難僑生產自救。1952年9月1日,興隆華僑集體農庄成立。1955年9月,中共廣東省委作出「興隆華僑集體農庄的性質是國營農場性質」的決定。經籌備,1956年2月1日,正式宣布改制為國營農場。1958年9月,農場改制為「興隆人民公社」,其地域包括南橋、南林、東和、牛漏等周邊場鄉。1959年6月興隆人民公社解體,恢復「國營華僑農場」。1960年6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生產建設兵團」,興隆改編為「二師八團」。1974年9月,兵團解散,興隆華僑農場劃歸廣東農墾系統管理,1978年9月,興隆從農墾劃出,歸廣東省僑辦、廣東省華僑農場管理局管理。海南建省後,歸屬海南省僑務辦公室管理(現為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五十年來,興隆先後安置了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國華僑10,000多人。 興隆華僑農場地處海南東部旅遊熱線的中點,東線高速公路貫穿其境內,交通十分便捷。優越的地理環境,旖麗的熱帶風光和濃郁的僑鄉風情,使興隆獨具良好的旅遊條件。由於盛產地熱礦泉,可供溫泉浴,還能看到人妖(偽)表演。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華僑旅遊度假城勝地。由農場與港商鄭文泰先生合作興建的佔地400公頃的興隆熱帶花園,已投入資金7,000多萬元,園內建成水泥道路40多公里,草皮綠化1,200畝,種植數千種熱帶觀賞植物34萬株,600畝熱帶珍貴果樹,園內山水相映,繁花似錦,鳥語花香,一幅熱帶風光景色。該花園被省政府確定為海南省十大重點旅遊風景區之一,是我國政府環保教育和物種基因庫之一。1997年由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推薦為「全球環境500佳」。
興隆溫泉旅遊區,北距著名的海南第一山——東山嶺25公里,南離陵水猴子島45公里,往東15公里有美麗的石梅海灣,往西可達農場水庫景區和黎村苗寨,在那裡可以領略熱帶雨林風光與山寨風情。
興隆熱帶植物園,,始建於1957年,是海南最早對外開放參觀的熱帶植物園。佔地600畝,植物品種1200多個。匯集有咖啡、胡椒、香草蘭、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和榴槤、山竹子等名優稀特果樹:保存有見血封喉等野生植物資源和珍稀物種,引進有國內外名貴的熱帶植物種類,是一座特種資源豐富、園林景觀優美,具有科研、科普、觀光和植物種質保護功能的綜合性熱帶植物園。身臨其境,蔥蔥綠海,喁喁鳥語,幽幽果香,清淅世界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植物園已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被國家旅遊局、共青團中央聯合命名為首批旅遊景區(點)全國 「青年文明號」,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被海南省委命名為「海南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海南省旅遊局評為「海南省優秀旅遊景區(點)」、 「海南省十佳旅遊景(區)點」等榮譽稱號。
興隆熱帶花園,興隆熱帶花園位於興隆溫泉旅遊區,以南旺水庫為中心,佔地400多公頃。距興隆溫泉旅遊度假區約6公里,距東線高速公路石梅灣出口2.6公里。熱帶花園是融自然、人文、農藝、園林與環境生態保護於一體,集度假休閑、觀光游樂及科研交流諸功能於一處的大型現代化熱帶園林,對園內及附近1935年維管束植物(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18種)就地保護和移植,同時從國內外引種2000多種植物。花園重點選種棕櫚科、蘇鐵科、熱帶蘭花等物種。花園內已辟熱帶植物園、農業觀光區和花果品嘗區、熱帶花木科研基地。被國家環保局命名為第一批「全國環境教育基地」,1996年被世界環保組織定為我國四個環保樣板單位之一。
興隆亞洲風情園,坐落在風景如畫的興隆華僑旅遊度假城,國家3A景點,毗鄰興隆溫泉金日酒店,佔地20萬平方米,是一個薈萃亞洲各國文化、建築風格、民族歌舞的文化旅遊景區。在興隆亞洲風情園,遊客可以領略東南亞各國的文化、禮儀和飲食文化,欣賞那由印尼歸國華僑及其後裔表演的、含有濃郁印尼民族風情的歌舞,遊客可以虔誠祭拜泰國的「四面佛」,這里可以讓您領略到自世界21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國華僑風情,並有機會品嘗東南亞風味的各種食品,更是風光無限椰影婆娑,至善至美,無論是輕歌慢舞或是狂舞勁歌都可盡享人生,與椰樹相映、晶瑩剔透,在燈朦朧夜融融時分更顯醉人魅力,也是椰島東海岸旅遊風景線一顆璀璨的新星。雖然歸國華僑在這里已經居住20至50年,但他們仍諳練原僑居國的各種文化,大部分人會說純正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及越南等國的語言,保留著東南亞各國的生活方式、習俗等。興隆亞洲風情園可說是綠的世界、歌的海洋、美的環境,在那裡定會給您的浪漫之旅留下經典回憶。
興隆綠道,興隆綠道網現今第一階段已建好綠道約長40公里,共連接興隆華僑農場7個歸僑村落。在第一階段建設好的興隆綠道網中,興隆國家熱帶花園區域建設了「一心四點」5個驛站,即花園中心驛站、鄉土驛站、神龜山驛站、銅鐵嶺驛站、越南村驛站。沿途中還規劃設計了不同特色的水上娛樂、垂釣、燒烤、採摘等參與性的鄉村游娛樂項目,並在綠道兩側種植不同季節的熱帶花卉、水果及咖啡,獨具特色的海南本土珍稀植物青皮樹、坡壘樹等樹種。同時還開發了主題為「僑鄉興隆 綠色森活」品味僑鄉興隆的休閑騎行游的旅遊新產品。 改制前
創建以來,一直以橡膠為主業,橡膠產品的收入在農場經濟成份中佔主導地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經濟交往的增多,國家對橡膠產業政策的調整,橡膠作為主要產業的優勢已失去。農場審時度勢,對產業結構及時作出調整。1993年2月,省政府批准興隆創辦華僑旅遊度假城。農場以此為契機提出了「以旅遊為龍頭,以熱作農業為基礎,帶動和發展其他產業」的戰略思想,解決了發展方向的問題。使農場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農場還根據國家「十五」發展計劃的要求,結合農場自身實際,制定了農場「十五」發展規劃。農業方面,仍以橡膠生產為主,力爭2005年橡膠種植面積4.5萬畝,年產干膠2200噸。同時擴大熱帶水果的種植面積。農牧業生產計劃2005產值達到2037萬元。旅遊業方面,如今農場有二家賓館,年收入1500萬元,計劃2005年達到187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2000年6425萬元,計劃2005年達到7300萬元,職工住房2005年要達到430102平方米。
改制後
200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將興隆華僑農場下放到屬地的萬寧市後,萬寧市趁熱打鐵著力構築「一帶兩區」發展格局,瞄準大企業,引進大項目,舞起兩百里黃金海岸帶發展龍頭,推高興隆、萬城兩個片區的建設熱度。作為萬寧市現階段「一帶兩區」發展戰略中的其中一區,興隆將依託東南亞歸僑文化資源,總體定位是:以溫泉為主題,熱帶植物、東南亞風情為特色,集旅遊觀光、康體療養、休閑度假、旅遊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旅遊度假區,打造獨具特色的風情小鎮。中共萬寧市委書記李秀領(現任海南省副省長)指出,依託熱帶植物的溫泉、咖啡、高爾夫和歸僑風情演藝等旅遊品牌效應顯現,興隆成為海南排在三亞、海口之後的第三大旅遊接待地,年接待遊客近四百萬人次。萬寧將進一步挖掘熱帶植物資源優勢,將興隆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服務設施完善的旅遊度假區,使興隆成為當地華僑生活的樂土,海南島非濱海區域中最具吸引力的度假目的地。按照建設「國家熱帶公園」的目標,興隆將被打造成中國優秀的旅遊風情小鎮,向世界遊客呈獻一個全新的興隆。
㈡ 華僑農場的歷史沿革
華僑農場和它的居民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歷史記憶。它的存在,是中國外交史上一條幾乎被遺忘的支流。華僑農場,一個誕生於上世紀的名詞。到今天,它和它的居民們已漸漸淡出視線,成為封存在歷史里的記憶。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命運卻十分相似。在自己的祖國,他們卻固守著祖籍地和僑居國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堅持講印度話、白話、客家話……哪怕是做一道越南涼雞,也一定要用產自越南的魚油做調料。他們的固執,讓自己變成外人眼中的陌生人。他們的歷史,是中國外交史上一條幾乎被遺忘的支流。
1959年,印尼發生嚴重排華事件,華人財產被掠奪,財產被掠奪,流離失所。「沒有壓迫和剝削」的新中國成了他們的嚮往之地。中方經與印尼協商,派輪船到印尼接回一批華僑,讓他們參與國家建設。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印關系惡化,印度華僑受到沖擊。很多印度華僑要求回國,中國政府派了多艘船到印度接華僑。
如果說印尼和印度華僑的回國之路還算「坦途」的話,越南華僑的回國之路就只能算是逃難了。「身上背著鍋和米,大人手上拉著娃娃,從越南內地往中越邊境跑,房子、地產、山林、快要成熟的大米,一樣都沒有帶回來。」
1971年,國務院頒布《關於華僑、僑眷出入境審批工作的規定》,恢復了對華僑和僑眷的出國審批;1978年,又頒布《關於放寬和改進出國歸僑僑眷出境審批意見》,1979年,又進一步簡化了審批程序。這些政策出台後,有親屬在香港或他國的歸僑紛紛申請移居香港或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