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粽熊有多少只
目前全世界只有15萬~20萬只棕熊
棕熊 [zōng xióng]
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
貢獻維護者 東籬小菊
棕熊(學名:Ursus arctos):是哺乳綱、熊科的動物。亦稱灰熊。是陸地上食肉目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體長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體量135-545千克,雌性體重80-250千克。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達10厘米;顏色各異,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長能到15厘米。由於爪尖不能象貓科動物那樣收回到爪鞘里,這些爪尖相對比較粗鈍。前臂在揮擊的時候力量強大,「粗鈍」的爪子可以造成極大破壞。
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食性較雜,植物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喜吃蜜,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冬眠,在冬眠時體溫、心跳和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奔跑時速度可達56公里/時。冬眠期間產仔,每胎1-4仔,春季雌熊常帶小熊在林中玩耍。分布於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1])
中文學名
棕熊
拉丁學名
Ursus arctos
別稱
灰熊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精品薦讀
猛虎搏大熊,勝算幾何?
作者:動物志
北極熊到底是獨立物種,還是棕熊的亞種
作者:動物志
快速
導航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范圍
繁殖方式
亞種分化
保護現狀
物種學史
命名
棕熊有時被稱為「布倫熊」(bruin),來自中古英語。該名稱起源於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的寓言《狐狸雷納德的歷史》(History of Reynard the Fox),源自荷蘭中部的「bruun」或「bruyn」,意為棕色(顏色)。在19世紀中葉,棕熊被稱為「老以法蓮」(Old Ephraim),有時又被稱為「莫卡辛喬」(Moccasin Joe)。[4]
棕熊的科學名稱「Ursus arctos」源自拉丁語「ursus」(意為「熊」),也來自希臘語「bearρκτοςarktos」。
起源
棕熊被認為是從亞洲的「伊特魯尼亞古熊」(Ursus etruscus)進化而來的。根據庫爾滕(Kurten,1976)的說法,棕熊被稱為「顯然源自約80萬年前的亞洲的「薩維尼熊」(Ursus savini);它們蔓延到歐洲,延伸到新大陸。」 遺傳分析表明,棕熊血統從大約1.2-140萬年前與洞熊物種復合體分離開來,但是並沒有弄清薩維尼熊在滅絕之前是否仍然作為棕熊的副物種。明確鑒定為該物種的最古老化石出現在中國大約50萬年前。棕熊大約在25萬年前進入歐洲,不久後進入北非。在更新世時期的棕熊遺骸在不列顛群島很常見,據認為它們可能勝過了洞熊(Ursus spelaeus)。該物種在100,000年前進入了阿拉斯加,盡管直到13,000年前它們才向南移動。據推測,直到更大的巨型短面熊(Arctos simus)滅絕之前,棕熊無法向南遷移。
幾位古生物學家認為,可能會出現兩種單獨的棕熊遷徙的可能性:內陸棕熊(也稱為北美灰熊)起源於從西伯利亞北部遷至阿拉斯加中部和整個非洲大陸的窄頭熊(narrow-skulled bears),而科迪亞克熊則起源於來自堪察加半島的寬頭熊(broad-skulled bears),該熊占居了阿拉斯加半島。在安大略省、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和拉布拉多省發現的棕熊化石表明,該物種發生在比歷史記錄所示更遠的東方。在北美,人們普遍認識到灰熊(Ursus arctos horribilis)的兩個亞種:沿海棕熊和內陸灰熊。這兩種類型廣泛定義了所有棕熊亞種的大小范圍。[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