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珠海市動物保護協會首次組織會員在情侶路攜寵物狗聯歡,將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公之於眾。面對眼前這些歡快的「小身影」,旁觀者很難將它們同流浪、虐待、屠戮聯系起來。現在「重獲新生」後,它們成了主人的無價之寶。
作為珠海目前惟一一家旨在善待動物、關愛生命的民間社團掌門人,昔日貓王,會長吳俊對協會成立感觸頗深。
900多名志同道合者
經過2年多的籌備,今年4月,吳俊拿到了動物保護協會的注冊登記證。「受『非典』影響,很多無辜動物被主人拋棄,流離失所,甚至慘死街頭,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就在協會成立伊始,各種條件還不完備的情況下,首批會員主動領養了一批街頭「野族」。
從「禁狗」大討論,到降低養狗門檻,直至協會最終成立,2002年至今的兩年裡,吳俊和會員們的道路走得並不平坦。為了爭取更多人的支持,他們走上街頭,拉人緣,結果竟發現了900多名志同道合者。大家普遍認為,飼養寵物應該科學對待,加強管理,不該一棍子打死,說禁就禁。吳俊喜憂參半,一邊奔走於政府職能部門辦理建會事宜,一邊聯系有條件的機構籌劃配套設施。
從寵物協會到小動物協會,再到現在的動物保護協會,吳俊和會員們思量再三,考慮到珠海市目前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動物收容、寄養機構,相關管理上無法配套的情況,他們最終決定發動社會力量,宣傳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關愛生命。
有人戲稱她家是動物園
不到半年,協會成員已將近200人,采訪中很多會員說,讓他們和協會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不僅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捨得奉獻的精神,一種觸發後自己感動的東西。
說起自己愛貓,吳俊會心一笑,他談到了自己收養的第一隻貓。10多年前,吳俊回家途中無意發現路口有幾個頑童踢「皮球」,湊近一看「皮球」原來是只幾個月大的小貓,因為肚裡有蟲,膨脹,人為摧殘後小貓已經奄奄一息。老吳隨後將貓帶回了家,一邊喂葯祛蟲,一邊細心喂養,慢慢地,貓恢復了健康。久而久之,老吳夫妻二人與貓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多時家裡竟養了40隻,其中一隻「壽星」整整跟了老吳19年。
「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你病了它們會圍在你身邊,你有煩惱它們也會為你傷神,慢慢地,你會發現,它們跟你心有靈犀。」
一位周女士非典時期收養了一隻金巴狗,現在小傢伙已成為了圈子裡的明星,不僅狗緣好,人緣也好,對主人更是體貼入微,同最初流浪街頭,斑禿、驚恐的情景截然不同。「同其它狗相比,它不夠好看,也不夠機靈,但卻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付出了,同時也得到了回報。」
「這些小動物沒有太多的要求,它們的感情很簡單,但同樣需要關懷。」協會秘書長勞女士說。這是位頗有愛心的女子,協會籌建期間,曾從商販手中解救過不少動物,其中包括兩只待宰山羊和一頭毛驢。
「當時沒地方安置,只能把它們放在房間里『放養』。」勞女士家住5樓,有人戲稱她家是動物園,她一笑作罷,依舊「我行我素」。「這些動物在我家呆了整整一年,這一年以來,它們吃喝拉撒全得靠人,時間長了,慢慢習慣後,我發現它們有許多逗趣的地方,甚至還會撒嬌。當然前提是必須有人疼愛它們。」然而好景不長,因年底氣溫驟降,毛驢沒有撐過那年冬天,腹瀉死掉了。勞女士傷心不已,隨後將山羊送到了農村。現在協會成了她新的感情寄託,不少小動物正亟待救助。
人和動物如何和諧共存?
據了解,截至2002年,珠海寵物數量就已經超過2萬只,隨著寵物數量的不斷激增,都市裡人和動物如何和諧共存一時間成為話題。
19日晚的聯歡活動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所有參加活動的會員都自備了塑料袋、鏟子等工具,一旦發現有寵物隨地「打游擊」,便及時清理。
會長吳俊告訴記者,目前協會正同有關方面就開辦動物收容、寄養,建立配套的動物醫院等方面進行磋商,現已達成初步意向。屆時,不僅寵物可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對待,其它野生動物也會得到庇護
這只小河馬名叫「歐文」,剛滿周歲,體重300公斤。在去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海嘯中,它從薩巴基河中被巨大的洪水沖到了印度洋里,最後又被沖上了岸。肯亞野生動植物保護人員發現了它,並將它送到蒙巴薩港一家動物保護機構。在那兒,「歐文」竟然把一隻名叫「莫茲」的百年大雄龜當成了自己的親人,而那隻老龜也樂於認下這個「兒子」。
肯亞拉法基公園負責人、生態學家鮑拉·卡胡姆布教授說:「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它們建立了很好的關系,如今它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一起游泳,一起吃東西,一起睡覺。」而且如果有人試圖接近老烏龜,小河馬就會立即變得警覺起來,就像保護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對冒犯者顯示出它的強烈不滿。
據悉,河馬屬於社會性動物,小河馬出生後至少需要和媽媽生活4年時間。只有一歲的小河馬「歐文」失去媽媽後,對母愛有著強烈的願望,這都容易理解,問題是,河馬與烏龜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動物,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它們將異類認作親人呢?
日前,武當網網站工作人員在武當山采風時,看到一隻飛鼠與一道人相伴相隨,親密無間。飛鼠攀附在道士身上,隨心所欲地上躥下跳,道人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如有遊人圍上來,它就朝道人懷里鑽,尋求「避難」。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引來許多遊客駐足觀看。
「飛鼠」是鼯鼠俗稱,它體長3尺左右,長有毛茸茸的長尾巴,前後肢之間有似羽的皮膜相連。藉助皮膜,能從高處向低處滑翔,人們誤認為它能飛,因此得名「飛鼠」。飛鼠晝伏夜出,靠食植物果子、樹葉嫩芽為生。
在南極,人和動物是和平相處的。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對人類的到來很好奇,科考隊員卸貨時,企鵝們會三三兩兩地來到隊員旁邊,東張西望,搖頭晃腦,很可愛,就連平時惡名遠揚的賊鷗也顯得很乖巧,而海豹好像有睡不完的覺,當隊員們經過它的身邊,它也只是懶洋洋地回頭看一眼,然後接著睡,這一幕讓人真正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中山站隊員們的生活區內生活著兩只賊鷗,老隊員把它們統稱為「花花」,不管哪只來了都這么叫,因為兩只賊鷗長得太像了,無法分辨。更有趣的是,每當廚師搖鈴招呼科考隊員們開飯時,「花花」們也會出現在食堂門前,好像和科考隊員一樣等著吃飯,這時候它們的眼神里一點兒也看不出兇殘。按照科考隊的規定,隊員們是不允許隨便喂東西給它們的,可「花花」很「聰明」,在門口鬼鬼祟祟地往裡溜,原來,它們是來這里自己找食吃的……
一、大象救孩子
在泰國普吉島,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並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國遊客芭妮特說,海嘯發生當天,當巨浪直撲普吉島的時候,一頭在海灘供遊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們的救命英雄。因為大象主人在千鈞一發之際,把許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於是背著他們逃離危險的海灘,最終成功脫險。
二、巨蛇引路救婦女
在印尼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一名女子在一條大蛇的指引下,抵達安全地點。26歲女子麗扎說,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沒,慌亂中人們紛紛逃命。這時,一名女鄰居因為受了重傷,請麗扎帶自己的一對雙胞胎逃生,她於是背起了雙胞胎。在與急流搏鬥時,她看見一條大蛇從左側順著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結果抵達了安全的地方。事後,麗扎說:「很奇怪,當時見到大蛇,我並不感到驚慌。」而且,大蛇也沒有咬她們。
動物的愛
動物們的感人故事主題:野貓的後代
朋友家有一隻貓咪,金黃的皮毛,見了人總是怯怯的,一雙大眼睛閃爍著拘謹與不安。我隨手拿起一隻玩具熊逗它,它沒有表現出一隻三個月大貓咪應有的頑皮與好奇,似乎弄清了我沒有敵意後才漸漸投入游戲中來。
朋友把它從地上抱起,向我講起了它離奇的身世。
小區附近有一隻野貓,朋友曾好幾次見到它在陰暗的角落裡出沒。野貓也有愛情,愛情的結晶是七隻貓仔。野貓媽媽無力撫養這么多後代,它自己過的也是飢一頓飽一頓 的生活。小貓斷奶之後,它把小貓銜起來,放到小區住戶的門口,然後在暗處躲起來等待,一直等到這戶人家發現了小貓。
即使小貓被高高興興地抱進家裡,野貓媽媽也並不立即離去,它要在外面多耽一會兒,直到確認小貓已被這個家庭收納,才回窩里去銜下一隻。聽說有幾戶抱回小貓的是小孩子,不到五分鍾後小貓就被家裡的大人扔了出來,這時野貓媽媽會銜起它到另外一家去碰運氣。
最後有隻小黑貓始終無人接納,也許它顏色不夠吉祥,也許是小區的寵物已趨飽和,總之是野貓媽媽自己撫養了它。
朋友點點懷里貓咪的鼻子說:「還記得你媽媽嗎?你媽媽不要你了。你想媽媽不?」貓咪「喵嗚」地叫了一聲作為回答。
朋友說,這只小貓自從抱回來就再也沒有出過家門一步,它對大門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大概是曾被別人家扔出來過吧。如果朋友偶爾把它抱到門口附近的區域,它會發出凄慘的叫聲並極力掙脫,它怕極了被再次遺棄。也因此,它從小就乖得出奇,未經人指導就知道在地漏處大小便,也不象一般的小貓,把沙發和床單作為自己習武的場地而抓得四處開線。它與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與默契,體現出貓類少有的對人的依戀。朋友早晨七點出門上班,它每天早上六點准時把主人舔醒,為此朋友從來不用上鬧表。每天下班時,小貓都會趴在陽台上瞭望,期待主人身影的出現。
朋友講完了小貓的故事,我陷入良久的沉思。
野貓從來都為人所憎惡,它們在夜色中出沒,身上沾滿污穢,猶如撒旦的使徒。我曾耳聞目睹許多人類迫害野貓的事件,其中不乏令人發指的殘忍。反過來,在野貓眼中,人類也當是它們的頭號天敵,你很難接近一隻野貓五米之內,它們聞到人聲會立即遠遁。
那為什麼野貓媽媽甘冒大險,將自己的親生骨肉交到人類手裡呢?
我想,這只野貓媽媽一定是家貓出身,它也曾享受過家庭的溫暖,主人的愛憐,它了解人類,深知幼小的貓咪對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強烈的誘惑。
它也未必是撫養不了這窩小貓,更合理的解釋是它不願小貓一生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它知道,小貓在人家裡,會吃著美味的貓糧,躺在寬敞的陽台上享受陽光。真是用心良苦啊!誰能說母愛的光輝只在人類中閃耀呢?
❷ 印度尼西亞喜歡養寵物嗎
喜歡,根據新思界行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印度尼西亞寵物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海外企業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從產品類型來看,在全球范圍內,干狗糧的消費需求要高於貓糧,在2018年達到了350億美元以上,在2013-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而在印尼,由於受到文化差異和宗教原因的影響,印尼國內養寵物貓的家庭數量要多於養寵物狗的家庭,因此市場對貓糧的消費需求會更高一些,占據著整體市場接近50%的比重。
❸ 為什麼以色列有這么多野貓/流浪貓呢
總結給出的答案,並添加一些要點:
在英國對以色列的託管期間,許多貓被帶到以色列(據說是為了趕走老鼠),這一遺產保留了下來。
在國家一級,除了根據1994年的《動物虐待防治法》,對流浪動物的大規模捕殺(更具體地說,是中毒)是非法的以外,沒有關於這一問題的連貫的立法。幾項法院裁決認為,殺死對公眾無害的流浪動物是非法的,並構成虐待動物的行為。
如果有人相信這一項和這一項調查,那麼25-30%的以色列人家裡有寵物(寵物狗的受歡迎程度是寵物貓的兩倍),這使這個國家成為一個對貓/狗相當友好的國家。
其他有趣的事實是,大約30%的以色列家庭寵物被從街道上帶走並被收養,另外20%是從動物收容所被收養的,70%的以色列寵物主人不關心他們寵物的品種或家譜。
猶太教有許多禁止虐待動物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