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南亞最大獨角獸上市:祖籍福建,他干出2000億
史上最大SPAC上市正式誕生。
昨晚(12月2日),早年以東南亞版滴滴著稱的Grab通過SPAC方式如願登上了納斯達克,一舉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SPAC合並交易。上市首日,Grab高開18%,隨後破發跌超20%,當天總市值達3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000億元)。
而今日上午,滴滴出行發布公告稱: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啟動在香港上市的准備工作。
締造Grab這只超級獨角獸的,是一位80後年輕華裔——陳炳耀。祖籍福建安溪縣,陳炳耀198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2011年,還在哈佛攻讀MBA的他與好友陳慧玲開始為改變馬來西亞混亂交通而謀劃創業,第二年他不顧家族反對毅然創辦了Grab。9年間,Grab成功擊退了出行巨頭Uber和滴滴的入侵,長成了今天集出行、外賣和移動支付等為一體的超級APP。
稱霸東南亞,Grab一路走來的融資規模也令人咋舌。Crunchbas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Grab通過33筆融資募集超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750億元),匯聚了軟銀、祥峰投資、GGV紀源資本、高瓴、鼎暉投資、阿里、滴滴、豐田等投資方。其中,Grab最大股東是孫正義掌舵的軟銀。
作為海外華人最大的聚集區,東南亞的華人創業者正在批量製造獨角獸——四川人李傑創造了東南亞快遞巨無霸J&T Express極兔速遞,東南亞「小騰訊」Sea出自天津李小東之手,還有雷蛇、「印尼版去哪兒」Traveloka等背後都有華裔的身影......披荊斬棘,新一代華人們開始登上 歷史 舞台。
東南亞最大獨角獸上市
祖籍福建,80後華人第三代掌舵
這是一部酣暢淋漓的勵志故事——名門之後放棄繼承家業,投身於創業。
生於1982年,陳炳耀祖籍來自福建安溪縣。在很多年前,他的祖輩從家鄉的小山村走出下南洋來到了馬來西亞謀生。在祖輩和父輩們的不懈努力和辛苦經營下,也才有了後來的馬來西亞「 汽車 帝國」陳唱 汽車 ,陳炳耀也得以從小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長大。
「但是 我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 。我父親一直對我們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堅信孩子們必須努力工作並證明自己。」在陳父的嚴厲教育下,2004年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的陳炳耀回歸家族生意,掌管著公司的供應鏈與市場營銷部門。為了提高自己的商業技能,陳炳耀在2009年奔赴哈佛大學攻讀MBA學位,也是在這里,他開始對創業產生了興趣。
真正開始創業,是源於老友的一句吐槽。2009年的一天,陳炳耀的好友陳慧玲向他吐槽了馬來西亞計程車行業的糟糕狀況。陳慧玲說:「你的曾祖父曾是計程車司機,你的祖父在馬來西亞創辦了 汽車 企業,但你的朋友在乘坐計程車時仍然可能會遇到很多安全問題。你為什麼不為此做些事情?」
這句不經意的抱怨,激發了蠢蠢欲動要創業的陳炳耀,兩人一拍即合馬不停蹄地做起了商業計劃書: 開發一個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在擁堵混亂的馬來西亞街頭找到最近的計程車司機。 因彼時智能手機還未在東南亞普及,商業計劃書中還提到為計程車司機提供手機。兩年後在哈佛商學院的創業競賽中,陳炳耀與好友的思路拿下亞軍還收獲了一筆2.5萬美元的獎金。
不過,陳炳耀愈發堅定的創業念頭,卻遭到了家人的不滿,甚至威脅要剝奪他的家族財產繼承權。盡管如此,陳炳耀還是毅然選擇創業,「當時馬來西亞的計程車系統一團糟:司機因為賺不到足夠的錢而憎恨這份工作,女乘客也因安全問題人心惶惶。我們需要做出一點改變」。
2012年6月,陳炳耀與陳慧玲將創業思路付諸到了現實,網約車平台MyTeksi正式上線,也就是 未來顛覆東南亞出行行業的超級獨角獸Grab 。一個新事物的崛起歷程總是不容易的,Grab亦如是。在創業的最初期,陳炳耀跑遍了機場、購物中心、加油站等計程車司機常去的地帶,但卻屢屢被拒,直到提起曾經也是計程車司機的祖父才引發共鳴,勉強拿下一家只運營30輛計程車的商家合作機會,自此踏上了野蠻生長之路。
據官網資料,2012年6月成立後,Grab以馬來西亞為原點,相繼進入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地區,成為東南亞第一大打車應用軟體。同時,Grab還推出許多細分業務來滿足市場的多元需求,包括摩托車預約平台GrabBike、拼車服務GrabHitch和餐品配送服務Grab、移動支付Grabpay等。
歷時9年,陳炳耀率隊締造了 東南亞最大的獨角獸公司 ,終於如願上市——美東時間12月2日,Grab以SPAC的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值達2000億元。今年39歲的陳炳耀持股Grab 2.2%,也迎來了自己人生里的高光時刻。
回首創業路上所經歷的反對和不理解,他曾感慨:「我的家人很難理解我要做什麼,我不怪他們。在踏上這一旅程之前,你就需要意識到,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你想贏得勝利並快速成長,就必須做出很多個人犧牲。」
瘋狂一幕:9年融資超700億
母親是天使投資人,軟銀為最大股東
一路走來,Grab的融資往事同樣精彩。
9年時間,Grab集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投資人隊伍。Crunchbas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 Grab通過33筆融資募集超120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超750億元),匯聚了軟銀、祥峰投資、GGV紀源資本、高瓴、鼎暉投資、阿里、滴滴、豐田等超30家投資方。
隱身於這一眾VC/PE和巨頭公司中的,還有一位神秘的天使投資人—— 陳炳耀的母親 。當年,在所有家人都否定陳炳耀的夢想時,只有他的母親站出來支持他,並出資成為了Grab的第一位投資人。盡管他的母親承認仍然不理解項目的商業模式,但她還是希望兒子的事業能夠成功。
祥峰投資是Grab的首家機構投資方。2013年, 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鄭俊聰 正在密切接觸剛剛嶄露頭角的滴滴,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投資。在這之後,常年穿梭於中國和新加坡之間的鄭俊聰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網約車出行模式,很快就注意到了在馬來西亞起步的Grab。
不久後的一天,鄭俊聰在新加坡見到了陳炳耀,一見面就被眼前的年輕人吸引了,兩人相談甚歡:陳炳耀講述了他想要改善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地區人民生活的初衷,鄭俊聰則從投資人的角度分享了滴滴在中國的發展路徑。
這次會面堅定了鄭俊聰要投資Grab的念頭,在他看來,陳炳耀拋開家族的光環而毅然創業的魄力實屬難得,同時他的創業理念和想要成功的信念在當時的東南亞創投圈也難能可貴,「他就是祥峰想要投資的創業者。」鄭俊聰告訴投資界,「他十分務實,真心想幫助底層民眾,是既有創業精神又有企業家情懷的創始人。」
不到一個月時間,祥峰投資就完成了這筆投資,成為Grab成立以來的第一家機構投資方,並在隨後的兩輪融資中連續加註。鄭俊聰向投資界透露,在Grab這一項目上, 祥峰投資累計注入超2000萬美元 ,資金之外還在公司諸如開拓新加坡業務、擴充支付業務等戰略上建言獻策,「多年來,我們一直保持緊密聯系,Anthony(陳炳耀)甚至提到過,祥峰比他的家人還親切。」鄭俊聰回憶道。
在Grab的早期投資方陣營里,還有 GGV紀源資本、高瓴、去哪兒 的身影。2014年,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勛 在新加坡廣場的星巴克見到了陳炳耀。那一天,迎面走來的是一位體格健壯、面帶微笑的年輕人,「他非常有禮貌,且滿臉自信。」符績勛說。
聽完陳炳耀的想法,符績勛感受到了眼前年輕人對成功的強烈決心,「Anthony從來沒想過從家族中撈取錢財——他想自己獨立做一番事業。這樣的內在驅動力深深打動了符績勛,後來在調研了Grab馬來西亞業務後,GGV紀源資本領投了Grab的B輪融資。
談起這筆投資,符績勛說到:「自2014年認識Anthony(陳炳耀)以來,我們一直被他的企業家精神深深打動。在復雜多元的東南亞市場成功並非易事,過去7年,Anthony帶領著他的團隊,把這個原本叫MyTeksi的學生項目,一步一步發展成為今天的超級應用。GGV非常榮幸可以參與這個過程,見證這一重要的里程碑。我們非常看好東南亞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希望可以和更多像Grab這樣的公司合作,支持整個區域的發展。」
但要說起這次上市背後最大投資方,非軟銀莫屬。自2014年的D輪起,孫正義掌舵的軟銀願景基金幾乎參與了之後的每一輪投資,累計注資超過45億美元,給予了Grab最堅定的資本支持。而作為同時出手了Grab、Uber的投資方,軟銀也是促成Grab與Uber東南亞業務大合並的推動者,直接穩固了Grab在東南亞出行江湖的地位。時至如今,軟銀累計持股Grab 18.6%,是公司的最大股東。
浩浩盪盪的資方助力下,9年間Grab從出行服務起家,不僅在與Gojek等本土玩家的激烈斗爭中勝出,還打敗了Uber、滴滴等外來網約車巨頭,並將業務拓展到移動支付、外賣送餐等,堪稱滴滴、美團和支付寶的結合體,成長為今天的龐然大物。
截至去年年底,Grab覆蓋東南亞400多個城市,擁有500多萬注冊司機和200多萬商家。這一年,新冠疫情推動了在線外賣配送平台的需求,全年GMV(商品成交總額)達到125億美元,總收入為16億美元,但仍面臨著虧損。
華人創業者,在東南亞闖出一片天
一隻只獨角獸誕生了
在東南亞,一群華人正在批量製造獨角獸。
這里不得不提到極兔速遞掌門人——李傑。 師承段永平,互聯網上幾乎搜不到李傑的早年資料,唯有隻言片語:1967年在 中國四川 出生,大學畢業於北京 科技 大學經管學院營銷專業。直到進入段永平打造的步步高公司,李傑才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從步步高到OPPO,他年年能拿銷售冠軍,在各個地區打出了一片天地,是段永平的得力干將。2013年,李傑主動請纓奔赴印尼,成功開辟了OPPO的新市場。
兩年後,在OPPO印尼的一場發布會上,李傑宣布卸任OPPO印尼CEO職位,投身於自己的新事業——同年8月, 快遞公司J&T Express 正式誕生。依託OPPO在東南亞的資源、網路體系以及手機配送業務,J&T Express在幾年內將業務覆蓋了印尼外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快遞黑馬。
在東南亞稱霸一方,2019年J&T Express化身為極兔速遞悄然進入中國,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新戰事。發家於東南亞,如今的極兔速遞不管是在東南亞還是中國,都是勢不可擋的超級獨角獸。就在今年10月底,這只巨無霸還曾斥資68億元收購了百世快遞。作為掌門人,李傑卻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不少接近李傑的人幾乎一致地用「低調」一詞來形容這位隱秘大佬。
說起東南亞那些隱秘的華人創業者, Sea創始人李小東 不能略過。Sea,江湖人稱「東南亞小騰訊」,李小東便是這家獨角獸公司的靈魂人物。1978年生於 中國天津 ,李小東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系,隨後又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在這里,他認識了後來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並被邀請加入電子競技對戰平台GGgame。
這是陳歐在新加坡讀大學時期創辦的公司,但卻因種種原因在2008年離開。李小東接手公司後便將其改名為Garena,後來從 游戲 開發做到平台型 游戲 運營,很快就拿到現象級 游戲 《英雄聯盟》在東南亞的代理權,一舉成為東南亞第一大 游戲 平台,躋身獨角獸之列。
2017年,涉獵東南亞社交、電商、 游戲 等多板塊業務成熟後,李小東再次進行了公司更名——Sea。這里有一段小插曲:高瓴也是Sea的投資方之一,干嘉偉加入高瓴後,還曾被高瓴「借」給Sea,用其在阿里和美團的豐富經驗,幫助Sea實現了快速增長。時至今日,Sea總市值超1400億美元,43歲的李小東也以198億美元身家登頂新加坡首富。
還有諸如:出生於新加坡華裔家庭的陳明亮,他是知名 游戲 設備製造商——雷蛇的聯合創始人;印尼華裔菲利·尤娜迪創辦了「印尼版去哪兒」Traveloka等等。這些公司崛起背後幾乎都有著相似的邏輯——正如高瓴所提到,這是中國互聯網創新模式的「出海」。
明朝至民國時期,不少福建、廣東、台灣等地的中國人選擇過洋去東南亞謀生,也由此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遷徙——下南洋。就這樣,下南洋的中國人成了當地經濟開發的主力軍。他們的勤奮與努力,不僅改變了所在國經濟落後的狀況,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
如今,以勤奮聰穎著稱的華裔後代們也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祖父輩們的言傳身教鑄造了他們堅定的打拚意志,生猛的中國創業基因幫助華人創業公司在海外步步進攻,創下了如今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幕幕。
東南亞,是近年來最活躍的目標市場,一批中國投資人和中國互聯網巨頭也紛紛「下南洋」,熱鬧非凡。恰如一位頭部VC的合夥人所慨嘆的那樣:「東南亞創投市場即將迎來黃金發展期,一切才剛剛開始。」
2. 印尼移動支付:土豪們燒不動了
印尼支付已經出現了四家領頭羊:力寶發起的OVO、GoJek旗下的GoPay、 螞蟻 和本地Emtek集團合資的Dana,以及幾家印尼國企移動支付合並形成的LinkAja(參考:印尼支付格局大變天)。
這四家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支付大戰中突出重圍,除了背景和能力比其它競爭對手厚實之外,燒錢補貼用戶功不可沒。
然而,任何燒錢的 游戲 都會面臨股東們的如下問題:什麼時候能夠把燒掉的前賺回來?
最近有些股東似乎信心沒有那麼足了,或許是燒不動了。畢竟,很多時候都是在互相之間搶用戶,而新用戶的接入需要的不完全或者不只是補貼。
目前市場的一些參與者在尋求一些新的變化:
一、大股東賣老股
OVO的發起方是力寶集團,股份已經從最初的全資稀釋到不到15%,我們在「OVO的股東都有誰?」一文中詳細披露了OVO的股權結構。截止到5月份,OVO電子錢包的最大股東是Grab,持有41%,電商獨角獸Tokopedia持股約38%,力寶集團和早期投資方東京盛世利戰股一共21%左右。
最近市面上也有一些券商FA在兜售力寶持有的OVO老股,其中一家的文件還大量「引用「了墨騰之前發布的一些文章節選和圖表。而一些派到OVO的力寶高管也被調去了集團下面的其它數字經濟公司。
誠然,這對Grab來說是好事,只要監管持續對OVO的外資結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說過,Grab通過OVO繞過了印尼支付牌照的問題,接下來Grab和OVO的綁定有可能會越來越深。
除了力寶之外,Emtek據說也有力不從心的跡象,也在接觸一些其它資方。在 螞蟻 東南亞所有的錢包項目中,DANA應該是從產品技術層面來說最得心應手的了,合資夥伴不僅沒有這方面的技術能力,而且也沒有一些先入為主的產品,所以能夠讓 螞蟻 至少在產品技術上自由發揮。
DANA很像支付寶的復製版
二、GoPay或被拆分為獨立的應用
GoJek旗下有四大業務群,分別是出行、支付、外賣、購物及生活服務,之前這些服務都是嵌在GoJek應用之內,並不獨立。
但是,最近GoJek已經將生活服務GoLife分拆出來,包括GoMassage(按摩),GoClean(保潔)、GoAuto(車輛護理)和GoGlam(美容)等服務。在GoJek應用上還可以選擇這些服務,但是會提醒用戶下載GoLife。
當然,GoLife裡面的都是Gojek頻次相對比較低、但還是挺受歡迎的應用。而預期會比打車更高頻的GoPay目前也是非獨立的應用,但最近有傳言說GoPay也許會獨立,變成支付寶一樣的支付應用。
目前用戶可以通過GoPay向印尼眾籌平台Kitabisa捐款 (想在印尼復制水滴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Kitabisa),也可以在Mobile Legend等 游戲 平台上進行支付。
另外,GoJek正在進行的F輪融資加入了一個新的金主,美國卡組織Visa。所以,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雖然GoJek表示「還沒有分拆的計劃」,但可以想像拆分是很有可能的事。
而Grab也在早些時候傳出了會將其金融服務的公司拆分出來獨立融資的消息。市場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雙方都需要繼續儲備彈葯,而為了這個做一些架構調整可能是有必要的。
三、GoJek和LinkAja合作
7月份,有一個挺意外的消息,就是GoJek和LinkAja宣布正式合作,將LinkAja支付功能整合到GoJek平台之上。
而在PR稿發出來滿天飛的時候,我們感覺這次公布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倒逼央行在錢包之間的互聯互通政策上面能夠更快一點。錢包之間都有雙邊和多邊的交流,這次公關倒也符合GoJek一貫的風格。
燒錢也許會難以為繼,所以錢包之間的互聯互通還會繼續。不過,解決相互清算的政策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 政府 的清算系統似乎還沒有太大的動靜。
四、還有新玩家在入場
目前競爭已經很激烈了,但是還有新的玩家入場。6月底,以廉價機票著名的亞洲航空印尼董事宣布,亞航將於今年在印尼注冊獨立的公司,把在馬來西亞已經上線運營的Bigpay拓展到印尼。 亞航表示正在向OJK申請牌照,但是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BigPay在吉隆坡機場的廣告
然而,BigPay在馬來西亞並沒有太大的進展。雖然航空公司擁有相對比較優質的用戶,但是自身的場景畢竟有限,還不如 螞蟻 投資的高速收費系統Touch N Go錢包或者電信公司的Boost (當然,比雷蛇的支付要好些)。
馬來西亞某線下店面
而且在印尼,亞行的市佔率比不上本土的獅航,尤其是在國內航線上。
獅航航線圖
根據Redseer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印尼電子電子錢包將從2018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250億美元。我們覺得目前的四家會整合成兩到三家,而牆外的還是會源源不斷有人想進來。
墨騰創投總部位於新加坡,在印尼、中國、阿聯酋均設有常駐團隊,並在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擁有強大的在地資源。墨騰長期 關注 海外高速發展市場,利用在地資源、執行經驗和團隊孵化自有、合資或合作項目,同時制定方案協助海外市場 探索 者和投資者決策與落地。
合資孵化 | 增長 咨詢 | 市場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