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負債多少億

印尼負債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3-08-31 04:54:02

『壹』 國家破產的破產的基本概念

所謂破產,是指當債務人的全部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時,債權人通過一定程序將債務人的全部資產供其平均受償,從而使債務人免除不能清償的其他債務。並由法院宣告破產解散。 由於全球經濟低迷不振,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日趨嚴重,不能按時償還債務的國家正在不斷增加。全球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標准普爾發表報告指出,全球共有6個國家在今年頭三個季度里不能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處於「破產」狀態,從而使全球無力償還債務的國家總數達到了28個。新增加的6個國家是阿根廷、加彭、印尼、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和諾魯,總共欠債達1330億美元,幾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億美元翻了一番。此次主權債務不履行率的報告是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會之前公布的。2002年9月28日,這兩個機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重要議題之一就是改革債務償還的機制。
破產,如同一場惡夢,與企業如影隨行,那些資不抵債者最終會在《破產法》的框架內或者拍賣變現或者資產重組以獲新生,而舊有商號如一塊隨風飄搖的破布很快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也有一些企業卻能在瀕臨絕境時,命運大逆轉,以收歸國有的代價得以繼續存繼於世,正在持續發酵中的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有不少金融機構出於維護市場信心及穩定局勢需要被收歸國有。國家成了這場幾十年來不遇的金融災難面前唯一的最後的靠山。銀行破產可以選擇收歸國有,「國家破產」了,又該收歸誰有?
國家債務危機之所以復雜就是因為它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法律程序,國家與公司的不同之處在於國家無法尋求破產法庭的保護,這樣,國內破產法中諸如公正的法官、起訴保護以及在債權人有異議的情況下強制進行非破產重組等條款在國家借款人破產的情況下都不存在了。制度改革者面臨的兩難困境就是既要把這個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漏洞補上,又不能把新興市場上的投資者全都嚇跑。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有了新的案例:冰島面臨「國家破產」的危險!一個人口只有32萬的「迷你」型國家,金融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遠遠超過其他產業,該國金融業在這次全球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如今其金融業外債已經超過1383億美元,而冰島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3.7億美元!一個企業倘若身陷此等困境,唯有破產一條路可走。那麼,理論上瀕臨「國家破產」的冰島會不會破產呢?
答案是肯定不會。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國家有別於企業的最顯著特點是「國家主權神聖不可侵犯」。在結束了帝國殖民時代之後,這一原則日益成為國際共識,成為大小貧富懸殊國家之間交往的原則。所以,對於那些貧困國家,盡管外債纏身,理論上足夠「破產」幾百次,但是並沒有被拍賣掉,這些窮國家也沒有隨之在國際政治版圖上消失,淪落為其他債券國家的「新殖民地」。反過來說,倘若國際間有「國家破產」的「市場空間」,那麼,美國僅舉華爾街上的一個個富可敵國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經濟手段,兵不血刃地將一個個破產小國收入囊中,如此一來,世界就依然是「強權政治」的天下。顯然,讓「國家破產」成為可能,就意味著對弱肉強食的霸權政治放行,最終破壞基於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淵源而形成的民族國家之間的脆弱國際平衡。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解決債務危機而同銀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進入了90年代,新興國家的債券興起從而使得問題的解決更加復雜化。把分屬於不同司法制度下的、擁有各種各樣債券的不同投資者組織起來可以說是一場惡夢,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推動債權人的共同行動。根據博弈論的原理,債權人的聯合行動會使所有債權人以及債務國的總體福利水平達到最優,而單從個人角度考慮,債務的全額支付會達到個體的福利最大化,這樣債權人追求個體福利最大化的行動非但不能達到其個人的福利最大化,反而會使整體和個體的福利水平都下降,這就是所謂的「最後一人綜合症」。
受紐約法律管轄的債券體系總是培養這種單獨追求個體福利最大化的債權人,所以要改進國家違約解決機制就要想辦法把這些「自私」的債權人整合到集體行動之中,理想的解決方案甚至還要將不同的資產、不同的法律制度結合起來,為國家發行新債提供一個法律平台。將債權人組織起來之後進行債務重組不失為一個解決債務危機的好方法,俄羅斯、烏克蘭和厄瓜多最近都進行了類似的債務重組,當然這種方法還有待提高。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那些「自私」的債權人破壞債務重組過程,又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將債權人組織起來共同行動呢?在這一點上可謂眾說紛紜,但基本觀點可以分成兩大派,一派是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代表的,他們主張從法律層面上進行改革,以規定債權人聯合行動的機制;另一派則是以美國財政部為代表的「合同自願派」,即通過在債券發行合同上增加「多數債權人可進行債務重組」的條款來為債務危機提供解決機制。

『貳』 上世紀八十年代,債務危機是如何摧垮拉美國家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油價大幅度飆升,美國及歐洲立即陷入滯脹危機,國際資本紛紛尋求大宗商品避險,大宗價格快速走高。

受大宗出口價格刺激,阿根廷經濟逆勢反彈。

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今天。

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南非等大部分新興國家都受到程度不等的沖擊。即使美聯儲在8月份剛剛終結了這輪加息,但潘帕斯上空依然布滿陰霾。

於是,很多人將矛頭指向美聯儲。

其實,美聯儲,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核心問題,在拉美國家自身,尤其是是債務負擔。

1982年,拉美國家的外債總額是1970年的14倍,達到3153億美元。到1986年底,拉美國家債務總額飆升到10350億美元,債務高度集中,短期貸款、浮動利率貸款及外債比重過大。

為什麼拉美國家債務負擔如此沉重?外債規模如此巨大?

債務規模與經濟結構和儲蓄率有關,外債負擔與外匯儲備直接相關。

受上帝眷顧,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國家都在吃老本,發展資源出口經濟,不願發展製造業,出口創匯依賴於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

阿根廷的礦產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的比重超過40%,如此依賴資源及初級產品出口,使得阿根廷經濟極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沖擊。

當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時,出口創匯非常少,經常出現貿易逆差。阿根廷政府及企業不得不向美國借入大量美元外債,以支持進口和維持外匯穩定。

1969年阿根廷財政赤字僅占國內GDP1.2%, 此後不斷增加,在1975年達到了10%。墨西哥經濟在1975年出現滑坡,政府財政赤字由1971年的1%上升到了1975年的5%。

在六七十年代,美聯儲長期執行寬松政策,拉美國家容易獲得美元信貸。當時華爾街瘋狂向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

花旗銀行主席沃爾特·里斯頓長期以來一直鼓吹向欠發達國家放貸是安全的:「國家不會破產。」危機爆發後,花旗銀行的損失最大。

保羅·沃爾克兇猛加息,是誘發拉美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因為美聯儲大幅度加息,美元飆升,由於拉美國家缺乏足夠的外匯儲備,墨西哥比索、阿根廷比索最終崩盤。

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在1984降至1980年的約10%,而阿根廷比索大約僅相當於1980年水平的千分之一。

貨幣危機爆發後,比索大貶值,外債負擔大幅度上升,觸發了債務危機。

這就是貨幣與債務聯動的邏輯。

美國聯邦政府及美聯儲也啟動了援助方案,以防止拉美債務崩盤傳染到本國金融體系。隨後幾年,布雷迪計劃出台,近40個拉美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獲得重組。

所以,拉美國家經濟表現糟糕,表面上看是美聯儲加息的問題,深入點看是債務問題,再深入則發現是自身經濟結構的問題。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叄』 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當於中國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面積19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14大國家,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2019年印尼國內生產總值15833.9萬億印尼盾(約1.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02%。貿易總額3382.4億美元。2019年全年通脹率2.7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6月經濟下滑1.26%。
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印度尼西亞的經濟體制是什

印尼經濟以2005年的數據分析國民生產總值,服務業佔了45.3%,其次是製造業(40.7%)和農業(14.0%)。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7%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四小虎,首都雅加達被譽為下一個台北市。至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接二連三的天災與排華運動,使印尼遭到重大損失。印尼近幾年進步了許多,從人均所得1000美元(1996年)進步至5000美元(2007年),2007年GDP為3960億美元,總人口2.25億。印尼是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多數出國務工的印尼勞工來到別的國家工作原因,主要並非國內經濟條件差,可能是身處地區薪資不高而選擇至其他地區工作。印尼交通建設十分完善,擁有數座國際機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鐵路網路十分發達,城市有公共汽車,國營航空公司有許多航線,國際機場也有直航至許多國家,但首都雅加達的交通十分混亂。部分城市如雅加達、泗水、萬隆等大都市,建設完善。印尼都市十分先進,許多國際廠牌到印尼設廠與開設精品店,也有許多國際知名百貨公司(如:SOGO、屈臣氏、家樂福(carrefour)等),印尼是一個中等富裕的國家,政府貪污問題仍未解決,但因國土過大,貧富差距與基礎建設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根據官方統計,印尼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上升了2.47%,第二季度增長率雖然進一步升至2.9%到3.4%之間,但仍低於去年第二季度3.8%的增幅。從目前形勢看,印尼經濟的發展力度顯然還欠火候。
影響印尼經濟增長的一大障礙是投資難有起色。在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印尼經濟中隱藏的眾多弊端都暴露了出來,如金融運作沒有透明度,腐敗成風,壞帳呆帳數量驚人。印尼不少銀行其實已瀕臨破產。最嚴重時的2000年初,印尼銀行貸款中85%為呆壞帳。同年7月,借貸者共拖欠銀行總計238.25萬億印尼盾(按目前匯價約合265億美元)的債務,而原先貸款抵押資產的價值卻持續狂跌,僅相當於當初的四分之一。
危機之後的這幾年,印尼政府幾經更迭。由於政局動盪,金融危機時期暴露出來的經濟體制和結構問題,特別是銀行系統的嚴重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國內外投資者都對印尼經濟沒有信心,導致資金大量流失。據官方統計,印尼在1991年經濟發展巔峰時的外國實際投資曾突破56億美元,而到2001年,外資實際落實的還不到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印尼吸引的國內外投資依然跌勢不減,降幅均在兩位數以上。越來越多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嚇走了投資人,從印尼撤資撤廠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出口持續疲軟則是制約印尼經濟發展的另一大障礙。據印尼中央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字,今年上半年,印尼出口額同比下降了9.05%, 其中下滑最嚴重的是占出口總額75%以上的非油氣產品,出口額由去年同期的近190億美元減少到約176億美元,從而拖累了對外貿易整體不振。
印尼貿易和工業部長里妮·蘇萬迪將出口下滑歸咎於勞工糾紛造成的國外訂貨銳減,而訂單的減少反過來又迫使不少外資工廠外遷,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不久前有報道說,美國商家因商品質量、價格和交貨期等原因,決定把本打算交給印尼鞋廠的「銳步」休閑鞋訂單轉給其他亞洲廠商。這項決定激怒了印尼鞋廠工人,工會組織工人到美國大使館抗議遊行。但由此一來,工廠自身的利益未能挽回,反而帶給外國投資者更多的疑慮。日本官員就曾表示,他們更樂意到泰國、越南和中國投資。
目前在印尼,對商業和投資造成消極影響的消息不斷,投資和出口難以回暖,只有溫熱的消費勉強支撐經濟發展。雖然印尼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近日都表示今年該國經濟增長仍可達到預定的4%的目標,但分析家認為,印尼為此要付出的努力也將是巨大而艱苦的。
目前印尼的經濟怎麼樣? - : 印尼的經濟,號稱全球第10大經濟體.GDP大約為9000億美元,增速約4-5%.人口近3億.但基礎設施落後.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不足.印尼中國是印尼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第二.與中國的貿易額大約800億美元.這個國家太依賴礦產出口,如煤炭、錫等,還有植物油.製造業太落後.唯紡織業尚可.由於與經濟繁榮的中國保持密切經濟往來,印尼的經濟情況還算不錯.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 : 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濟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七幅度增長,前景美好的印尼,譽為亞洲五小虎.印度尼西亞錢幣 旅遊 有巴厘島 、婆羅浮...

印度尼西亞經濟概況如何? : 農業是印尼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糧食 能自給,胡椒、木棉、金雞納霜、藤條、竹 類、天然樹脂、龍腦香脂的產量均居世界第 一位,橡膠、棕櫚油和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 位.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 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率逾7%,占國內生 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 工等.石油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並且是世 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世界最大的膠合板生 產和出口國.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20世 紀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 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1997年受東南亞 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衰退,1999年開始緩 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 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印尼現在的經濟及社會狀況如何? : 盡管有人估計2008年的經濟增長僅為6.3%左右,但該署不會改變今年6.8%的目標.該署宏觀規劃司司長布里亞波托稱2007年的目標已完成,與央行截止至十一月的宏觀數據相符.開齋節後實業界的銷售業績居高...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 :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

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但在國民就業結構中,農業則是印尼最多人從事的產業,佔44.3%.其歷史背景,印尼跟南亞洲各地一樣,產業結構落後,國內工業欠發達.初期,印尼通過開發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間,印尼經...

印度尼西亞的經濟有著怎樣的發展 - :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製造業迅速崛起.90年代服務業發展迅速,2001年佔GDP比重近40%,吸納近三分之一就業人口.經濟在建國初期發展緩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

希望有好心人告訴我印度尼西亞目前經濟、社會怎樣,謝謝! - :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

印尼的主要經濟是什麼 - : 農業是印尼的重要經濟部門,多項農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茅,對國際市場影響重大.大米,玉米,甘蔗是主要農作物.印尼的製造業增長速度均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主要部門有采礦,紡織,輕工等.服務業是印尼的主要產業,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領域中第二大創匯產業.望採納!

印度尼西亞好不好?離中國多遠?人口多少?經濟發展怎樣 - : 1、氣候:印尼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2、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到中國北京直線距離5193公里.3、人口:2013年印尼總人口達2.48億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馬都拉族7%,華人3%-4%,此外還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個民族的居民,共佔23%.民族語言200多種,通用印尼語.4、經濟:印尼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8000兆盾(約1萬億美元)左右.

『伍』 誰能幫我把本次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詳細地給兄弟解釋一下!

剛剛過去的一周,一場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嘯席捲整個華爾街。
一家接一家大型金融機構轟然倒下,美國政府史無前例地動用萬億美元生死大救贖,各國央行空前一致出手救市,投資者的心隨著股指劇烈波動而上下起伏。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危機?發展中的中國資本市場該從中汲取怎樣的教訓?日前,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
祁斌表示,美國投資銀行經營模式的激進轉變、美國金融市場過度自由的監管和發展模式以及過於"廉價"的信用,是導致華爾街金融危機的三座"冰山"。他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研討華爾街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借鑒其教訓,但也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要看到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階段與華爾街的不同。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應該審慎推進金融創新,強化風險控制機制,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海面下的三座冰山"
祁斌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只是"海面上的浮冰",是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直接誘因。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根源,源自隱藏於水底的三座"冰山",其最早的形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
第一,美國投資銀行的經營模式在過去十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度投機和過高的杠桿率使得投行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傳統上以賺取傭金收入為主、對資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資銀行,在高利潤的誘惑和激烈競爭的壓力下,大量從事次貸市場和復雜產品的投資,投行悄然變成了追逐高風險的對沖基金。例如,高盛公司在近年內,直接股權投資和其他投資所獲佔到其總收入的80%左右。出於競爭壓力,其他投資銀行也在做類似的轉型。在對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投行賺取了大量利潤,例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兩家投行在過去十幾年中每年的平均凈資產回報率高達20%左右,遠遠高出商業銀行12%-13%的回報率。但同時,這些投行也拆借了大量資金,"錢不夠就借",杠桿比率一再提高,從而積累了巨大的風險。雷曼兄弟宣布進入破產保護時,其負債高達6130億美元,負債權益比是6130∶260,美林被收購前負債權益比率也超過20倍。
過高的杠桿比率,使得投行的經營風險不斷上升,而投資銀行在激進參與的同時,卻沒有對風險進行足夠的控制。一方面,由於杠桿率較高,一旦投資出現問題會使其虧損程度遠遠超出資本金;另一方面,高杠桿使得這些投資銀行對流動性要求較高,在市場較為寬松時,尚可通過貨幣市場融資來填補交易的資金缺口,而一旦自身財務狀況惡化,評級公司降低其評級使融資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資銀行無法通過融資維持流動性,貝爾斯登便是因此遭擠兌而倒下。同樣,評級公司降低雷曼兄弟的評級,也是其徹底崩盤的重要因素。
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一家對沖基金倒下,就掀起了金融市場的軒然大波,而現在這么多投資銀行實際上在變相從事對沖基金的業務卻缺乏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潛在的風險可想而知。
第二,美國金融市場過度自由化的發展模式走到了極端,衍生品過度泛濫,監管長期缺位,直至出現系統性的崩潰。摩根斯坦利亞洲區前主席曾表示,在全球所有金融市場中,東京和紐約的金融市場可能是兩個極端。東京市場是全世界最沒有創新的證券市場,而紐約市場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市場。他說,兩個市場迥然不同的原因可能非常小,那就是,在兩個市場上對證券的定義有所不同。在東京市場,證券被定義成為"Stock or Bond"--也就是,股票或債券。如果一個金融產品不是股票或者債券,上市之前政府的審批可能長達兩年。而紐約是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Anything Under the Sun"--太陽底下的任何東西,只要你能想到,"上午一包裝,下午就能賣出去"。所以各種金融衍生品和證券化產品在美國非常多,金融機構不停地創造出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復雜產品,通過櫃台交易(OTC),不需要論證,也沒有監管,只要有對手方買,能夠成交就行,當然這些對手方大都也是金融機構。這種模式使得金融產品極大地豐富,但有時候容易走過頭了,使得資產證券化產品等金融衍生品過度泛濫。"一旦系統性風險出現的時候,危機就來得很快。"
第三,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美國信用體系越來越"廉價",不僅透支了未來,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這從申辦信用卡可見一斑。九十年代初期,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大概半年後才能拿到第一張信用卡。但到九十年代末期,一個剛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一周之內就會收到幾張信用卡,甚至在機場飛機剛落地就有信用卡公司主動給他辦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人透支未來的消費習慣愈演愈盛,而透支的利息高達17%左右,信用卡公司為了追逐這個高額利潤,就瘋狂地到處尋找下一個客戶,甚至主動給毫無信用記錄的人郵寄信用卡。同時,17%的利潤,也使得信用卡公司能夠承擔較大比例的壞帳,所以大量信用卡公司也疏於控制信用卡使用環節中的各種風險,出現了問題就輕松地將其作為壞帳撇掉。但如果某一天這17%的高利潤不能延續,風險就來了。
很大程度上,次貸的發生就和"廉價"的信用相關。格林斯潘時期,美聯儲不斷降低利息,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火爆,使得美國眾多銀行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預期過於樂觀,貸款條件不斷放鬆,以至於沒有任何信用記錄或信用記錄很差的居民也可以申請貸款。這些低質量的貸款隨後通過美國發達的金融衍生品市場不斷包裝被銷往全球,然而,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漫長的銷售鏈條,導致投資者看不到貸款質量的高低,與此同時,風險可以得到分散但卻不可能消除,等到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這些風險就會像埋藏的定時炸彈被引爆。
深刻反思華爾街危機的教訓
"此次危機不會是華爾街最後一次金融危機。華爾街不斷地發生這種危機,歷史上已發生過很多次,這次只是又發生了一次而已。"祁斌認為,華爾街的發展歷史中,大大小小的危機出現過上百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不斷發生危機、不斷進行修正的過程,只是這次危機是最新的一次,並且在很多人看來,其涉及面之廣和影響之大,是史無前例的。
他表示,我們應該深刻分析華爾街危機的成因和教訓,並給正在發展中的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有益的借鑒。
首先,是要對美國投資銀行運作模式的缺陷深入分析。近年來,投資銀行紛紛開始由傳統上以服務為主、靠賺取傭金的業務模式轉向以資金交易為主的經營模式,大量涉足衍生品交易、對沖基金這些風險較高的領域,變相成為對沖基金,而在這一過程中風險控制又沒有及時跟上,導致其紛紛陷入困境。
華爾街金融機構過度強調短期回報的激勵機制也是危機產生的誘因之一,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和激勵機制沒有與機構的風險管理、長期業績相掛鉤,形成了較高的"道德風險",促成管理層短期行為傾向較重,為迎合追求利潤的需要,投資銀行不斷設計復雜的產品以至於其自身都難以對這些產品的風險加以判斷,也就難以進行風險控制了。
此外,此次危機暴露出投資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和運營模式的缺陷。未來,全能銀行是否會成為投行業務的唯一"宿主"?獨立的投行還會不會有存在的空間?如果有,如何修正現有的投行的經營模式,是否需要對投資銀行的資本金設定更加嚴格的要求?是否應該考慮將高風險的投資業務剝離成為獨立子公司?"高盛和大摩申請成為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並不意味著投資銀行業務的結束,可能更多的是投行業務管理模式的轉型,以及對過去一段時期激進風格的修正。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可以互相借鑒對方的管理模式"。但與此同時,並入或轉為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如何切實做到有效監控風險?與商業銀行的文化沖突如何協調?這些問題仍然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第二,美國九十年代以來的貨幣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金融市場曾出現過數次較大的危機,美聯儲多次採取注資、降息等方式,這在當時可能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是這也許是對未來的一種過度透支,暫時把問題掩蓋下去,最後問題暴露的時候,變得不可收拾。當然,眾所周知,這其中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
第三,如何對金融創新實施有效監管值得我們反思。此次危機表明,在證券化產品風險充分暴露前就進行大規模推廣存在一定問題,也不符合審慎監管的原則。全球化和金融混業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如何強化監管部門對創新產品的主觀判斷和裁量的權利,同時又能保證這種裁量的科學性及防範可能的道德風險?如何建立一個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金融市場的有效金融監管體系?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第四,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日趨緊密,如何防範或有效阻斷金融風險的傳遞需要深入研究。此次危機表明,在國際金融市場日趨一體化的情況下,金融風險在各個不同的子市場及全球市場的傳播更為迅速、更為廣泛,如何對大規模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有較為有效的預警措施?如何有效阻斷金融風險的傳遞?如何建立起不同國家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辯證看待華爾街危機
華爾街發生的危機,在我國也激起了廣泛的討論,這對於我們更加科學地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發達市場發生的風暴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疑惑,虛擬經濟的利與弊、金融創新的風險與回報、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選擇等,都成為討論的焦點。
要進一步探討美國次貸危機可以給我們提供什麼經驗和教訓,還要求我們深刻認識華爾街和中國資本市場的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和發展模式的不同。祁斌表示,這場危機給我們提供了一次觀察和反思金融市場發展模式和方向的機會。他認為,"需要仔細比較中美兩國金融市場的異同點,才能准確解讀次貸危機。不認真研究和汲取華爾街危機的教訓是不負責任的,誤讀華爾街的危機也是十分危險的。"
在發展階段上,美國市場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發展,在一些領域中,如一些傳統的投行業務,已經達到一定的飽和期,發展速度也明顯放慢了。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盡管此次危機對其金融體系有很大的打擊,但美國市場仍然是一個相對發達的市場。美國市場的金融產品高度復雜,甚至近年來高度泛濫。而我國的資本市場仍處於新興加轉軌的初級階段,國民經濟對於資本市場提供的服務還有巨大的需求,同時,我國經濟的轉型和自主創新經濟體系的構建也需要資本市場提供有效的支持。從金融產品的角度來看,我們也處在發展的早期。兩者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美國金融市場的危機而停止我們發展的步伐。我們應該在認真研究和汲取美國市場的教訓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走穩健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不能因為美國市場犯了錯誤,我們也停下來,那將使我們錯失良機。世界金融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和殘酷的,對此,我們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從發展模式來看,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模式基本上是一個自下而上、自我演進的模式。其間有過一次重大調整是在1929年前後。兩百多年前美國資本市場萌芽時,完全是放任自流的狀態,政府不介入,在前100年裡甚至對上市公司沒有信息披露的法律要求,134年裡都沒有證券監管機構。到1929年股市崩潰,政府不介入不行了,才進行修正,成立了監管機構,制定了證券交易和監管的法律法規,試圖尋找到政府與市場的平衡點。隨後,這個過程也一直在不斷地反復和搖擺中。近年的一個例子是,1998年,美國的長期資本公司造成美國市場崩潰後,很多人士都呼籲對對沖基金(hedge fund)實施監管,但是到現在美國監管機構還沒有這樣做。總體來說,美國反對政府幹預的力量非常強。相信這次危機以後,要求加強對hedge fund監管的聲音又會高起來。而我們則是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從市場發展早期開始,一直是政府和市場力量來共同推動市場的發展。應該說,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管制,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尋找兩者的平衡點。
此次危機爆發以後,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從過度的自由化向中間點回歸。而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簡化行政審批,加強監管,推動市場化改革一直是大方向和主旋律。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按照西方經濟學家的評論,"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如此多的人,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生活水平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提高",正是由於經濟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才使得中國經濟成為了全世界最為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律也是如此,但是這一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也必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把握節奏,不斷找尋政府與市場力量的合理的平衡點,以更加有效地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此次美國的危機提供了一個過猶不及、自由化泛濫、整個社會也為此支付了高昂成本的經典案例,對我們很有警示和幫助作用。
同時,此次危機也再次證明,虛擬經濟的發展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就會產生災難性的結果。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的出現本意,是將這些貸款在證券化市場上進行分拆、打包、定價和交易,為廣大投資者所持有,進而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但是由於金融衍生工具過於復雜,銷售鏈條過長,同時出於對高額利潤的盲目追求和競爭的壓力,所有參與這些過程的金融機構都忽視了必要的風險控制。加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純粹為了追求高利潤而參加到復雜金融衍生品的創設、交易和投機中,使這些業務變成了純粹的金錢游戲,使得很多復雜產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場交易與其分散金融市場風險的初衷差之千里,遠遠脫離了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金融危機的最終降臨成為必然。
但是,盡管虛擬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有"劍走偏鋒"的情況出現,我們不能由此否定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歷史反復證明,資本市場在推動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依然還是當今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真正的華爾街是什麼?華爾街實際上不光是指它'物理'上的含義和它作為一個金融市場的代表,它其實還是指美國金融服務業的一批專業人才,這批人大概有30萬,如果說每天傍晚,所有的這些人群都退去的時候,華爾街只是一座空城。"他表示,由於華爾街發生大規模的動盪,大量訓練有素的金融專業人才失去工作,一部分華爾街的金融人才特別是我國留學生可能為我國金融機構所用,使我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人才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
祁斌表示,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國資本市場要屹立於世界之林,最根本的還是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為此,我們要繼續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快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步伐,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陸』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國家破產了

破產 國家尋求保護,讓債權人同意給他們時間解決財政問題。

保護期僅為幾個月,要延期須得到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意。

IMF、各大債權國與債務國進行多邊談判,進行主權國家債務重組

決定豁免哪一部分,以及延期哪一部分,直到外債全部還清。

人會破產,公司也是。但是國家呢?

全球金融危機已在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找到了銀行業的受害者。而冰島,很可能是目前第一個面臨著破產前景的國家。現在,巴基斯坦甚至韓國等國家也加入了這個「瀕臨破產俱樂部」。
全球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標准普爾發表報告指出,全球共有6 個國家在今年頭三個季度里不能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務,處於「破產」狀態,從而使全球無力償還債務的國家總數達到了28個。新增加的6個國家是阿根廷、加彭、印尼、馬達加斯加、摩爾多瓦和諾魯,總共欠債達1330億美元,幾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億美元翻了一番

「國家破產」並非一個新名詞,之前,就有多個國家處於「破產」狀態,它們通過「破產重組」又得以重新「經營」。國家破產,其實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全球的經濟涼熱,也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經營的得失成敗。

危機下冰島等國面臨破產

全球金融危機颶風的破壞力正在持續升級,「國家破產」竟成流行性感冒。繼冰島總理哈爾德10月6日警告說冰島面臨「國家破產」後,萬里之遙的巴基斯坦昨天又被標准普爾調降債信級別為CCC+,僅高於破產的評級,同樣處於「國家破產」邊緣。

冰島金融業如今外債超過1383億美元,而其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3.7億美元。而巴基斯坦的外匯存底9個月內縮水67%,如今只剩81.4億美元,且有30億美金的外債即將到期。

焦頭爛額的冰島政府7日宣布,將尋求從俄羅斯借債40億歐元以增加自己的外匯儲備並支撐本國貨幣。而上月才當選的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則打算下周派特使團去美國借錢,且開口就要借100億美金。

冰島所在的北約組織此前還與俄羅斯劍拔弩張,西方觀察家驚愕之餘一致稱其向俄求助的做法「罕見」。而目前美國自顧不暇,面對扎爾達里的「獅子大開口」至今不予置評。

更有甚者,金融風暴下,連美國的部分地方政府目前也面臨著破產危險。如美國加州,因福利開支過大導致政府入不敷出,州政府正處在破產邊緣。有同樣遭遇的還有美國紐約州等。

「國家破產」並非國家垮台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昨晚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國家破產」並非國家政權垮台甚至國家滅亡,只是一種對國家經濟信用等級的說法,通俗而言就是「一個國家資不抵債」,會計學術語是「主權債務不履行」,就是指一個國家向他國的欠債到期無法償還,甚至無力償還利息。

謝國忠甚至語出驚人地斷言,不僅僅是冰島和巴基斯坦瀕臨「破產」,美國政府更是早已破產,「整個美國金融體系也許已經是負資產,最後只能通過印鈔票來解決問題。」

他說,10年前美國金融產業的杠桿化是GDP的70%,5年前是100%,2007年則是137%,去杠桿化的規模超過6萬億美元,相當於雷曼兄弟受困資產的10倍。「這也許意味著美國整個金融體系已經破產。」

據悉,美國政府的債務上個月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據美國自己公布的數據,目前美國國債的持有者日本居第一,中國居第二。

謝國忠解釋稱,按照現行世界游戲規則,如果一個國家真的破產,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將不再由自己做主,而是由債權國推出一個共同監管機構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對該國的金融進行改革和管理,國家失去了經濟自主權,在財政收入中只能留下僅夠維持百姓生活最低限度和政府最低運轉需要的額度,其餘部分均用來償還外債,一直到外債全部還清。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就因當時可用外匯僅有38億美元,而「到了破產的邊緣」。此後韓國總統金泳三和3位總統候選人共同簽字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580億美元救命,但其國家經濟收支由IMF管理控制,一直到2001年8月23日韓國償還IMF最後一筆1.4億美元的貸款為止。

不過,因為美元目前事實上的國際通用貨幣地位,謝國忠認為盡管美國「破產」,但美國可以印刷美元,然後讓世界共同來分擔,從而避免美國財政收入被日本、中國等債權國託管的噩運。

美國一個縣提供的政府破產樣本

一旦「國家破產」,將會出現何種狀況?謝國忠提示,1994年12月不得不宣布財政破產的美國加利福利亞南部的橘縣就提供了一個縮小版的樣本。

橘縣當年的GDP為1180億美元,人均收入7萬美元,本是「小康之家」。但因其主管財政稅收和公共存款的司庫當年將政府資金投入華爾街的債券市場,損失17億美元,超出了橘縣財政的承受能力,只得宣布破產。

破產後的橘縣市政當局成立了危機處理小組。首先將17000人的公務員裁撤了2000人;其次是壓縮固定資產投資和削減公共服務項目;最後是新的縣政府和債務人進行談判,請求延長還債期限,承諾以橘縣未來的稅收償還債務。就像絕大多數破產的公司或者個人一樣,橘縣政府被迫痛苦地縮減開支,官員和民眾都付出了代價。

此後的美國阿拉巴馬州傑佛遜縣政府2006年也因財政負債高達32億美元而提交了破產申請。

日本北海道北部小鎮夕張政府當時也計劃申請破產,因為630億日元的負債約是夕張年財政收入的14倍。

2004年諾魯被標准普爾認定為「破產」後則描繪出了一個破產後的國家的尷尬。諾魯引以為豪的航空公司中的5架飛機賣掉4架;輪船公司被賣得只剩幾只小艇。

諾魯政府還想出了若干「絕頂聰明」的辦法減輕債務或者賺錢:一是收留在澳大利亞外被截獲的偷渡客,以換取澳大利亞的燃油和免除諾魯人的醫葯費用;二是辦銀行抽取傭金,在諾魯辦一家銀行只要打個電話就「OK」,後來西方國家指責諾魯已經變成世界「洗錢」中心,將其列入洗錢黑名單。

到後來,諾魯政府甚至發現它已沒有能力支付政府雇員的工資了,而且必須限制國民從諾魯國家銀行中提取過去的存款,因為銀行里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了。

「一個國家『破產』,對其自身和民眾而言,都將帶來長久的創傷。」謝國忠說。

閱讀全文

與印尼負債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留學簽證怎麼辦理流程 瀏覽:576
越南宵禁是什麼 瀏覽:297
中國人在越南買房子多少錢 瀏覽:501
印尼煙草怎麼樣 瀏覽:330
越南有多少奴隸族人 瀏覽:335
義大利服裝廠哪個區最多 瀏覽:637
越南峴港哪裡好玩 瀏覽:139
英國陷入油荒什麼原因 瀏覽:754
怎麼用義大利語寫信 瀏覽:938
政府為什麼不讓報道印尼海嘯 瀏覽:532
印度阿三如何拿椰子 瀏覽:667
越南旅遊用什麼上網卡 瀏覽:639
中國男籃去菲律賓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娶個媳婦要多少錢 瀏覽:822
伊朗球員身體素質為什麼那麼強 瀏覽:887
峰哥為什麼是印度人 瀏覽:311
韓國軍人怎麼評價中國軍人的 瀏覽:256
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哪個國家強大 瀏覽:441
伊朗國家的中國人有多少 瀏覽:468
中國有多少條江公布於哪裡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