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脖子又細又長的恐龍叫什麼龍
脖子又細又長的恐龍可能是:
梁龍:梁龍(學名:Diplodocus),是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龍,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梁龍生活於侏羅紀末的北美洲西部,時代可追溯至1億5000萬至1億4700萬年前。個體最長可超過30米,體重約10噸左右。鼻孔位於眼睛之上。它們的脖子無法抬高,推測是用來擴大原地進食麵積的。
(1)印尼龍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里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准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Ⅱ 印尼紅龍魚的小苗怎樣挑選
印尼紅龍魚小苗的挑選:
1、選擇優良的體形。首先要看它的眼睛的距離。兩隻眼睛之間的距離是否夠寬,兩眼相隔較寬距離的印尼紅龍魚小苗通常都會長得比較大型;然後再看胸鰭的基部一直到吻端,也就是頭部的長度夠不夠長;再看眼睛和嘴巴的距離會不會太短,如果這個部位太短就會形成三角形的頭,這是很不理想的。
2、接下來吻要厚一點,吻薄的印尼紅龍魚小苗魚想要養成為大型魚是很困難的。胡須也不能太小,不過印尼紅龍魚小苗魚往往會因為驚哧時的沖撞或被寄生蟲感染時的磨擦而將胡須受損,再生的胡須有些因而短小,所以這個部位只提供參考。
3、在頭部最後要注意的是兩邊的臉頰是否平均豐滿,頭頂一定要飽滿;頭頂扁平的印尼紅龍魚小苗魚較不理想。接下來是胸鰭,胸鰭會因系統之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形狀,原則上太小、太尖或三角形的胸鰭都不算好。另外在游動中胸鰭往前劃動的幅度太大,看起來很吃力的樣子,表示這尾印尼紅龍魚小苗的健康可能會有問題。身體從胸鰭到尾柄這一段體型一定要很順暢,沒有突然隆起或凹陷。尾柄粗壯,從尾柄也可看出一尾魚的體格和發育是否良好。
4、由上往下看魚體要有適當的寬度之外,也一定要有適當的側高,雖然說側高的高度也會因系統之不同有所區別,但它的最高點應該要在背鰭前一點的地方。如側高最高點是在背鰭的中間,看起來像駝背的樣子是不合格的。體型最後是尾鰭部份。
5、尾鰭雖然很薄,但還是要讓人有深厚有力的感覺,最好不要太長,尾鰭的叉型凹處也不要太深。總之良好的體型是優質印尼紅龍魚小苗的基礎,有良好的基礎才能寄望培育出一條優質的印尼紅龍魚小苗。
6、選擇優質的色質。印尼紅龍魚小苗作為觀賞魚,體色就是觀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而這些體表顏色的質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鑒賞優質印尼紅龍魚小苗的一個重要標准。
7、印尼紅龍魚小苗要求體形端正,雄健,無外傷和出血等病狀,色澤要濃厚、純正,花斑如果形成具有一定藝術性圖案者更佳。此外,要觀察魚身上有無白點、白色絨毛、血絲和潰爛等病狀,再看胸、腹、尾鰭是否齊全,游動時是否歡暢活潑,有無翻滾、側卧、倒立或沉底現象,不健康的魚不能選。
Ⅲ 印尼道荷紅龍
紅龍也叫小丑龍,黃尾龍。在印度洋及夏威夷地區海域岩礁地區廣泛分布,在紅海也有發現。適宜水溫24~28℃。成魚個體在野外很容易超過35厘米,但在水族箱中,很少超過25厘米。幼魚與成魚差別很大。幼魚期,身體顏色是橘紅色帶白色老虎紋或塊,條紋及各鰭帶黑邊。成熟後,身體是帶斑點的藍色,各鰭帶黃色、紅色及藍色,面部是橘色帶綠條紋。雄魚身體上有亮藍條紋,就在臀鰭上面。50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沙地供其把自己埋起來睡覺或當危險臨近時躲藏。
Ⅳ 怎樣區別印尼紅龍魚與馬來西亞紅龍魚
印尼紅龍魚:
由於其嘴上的兩條胡須,加上閃光發亮的大鱗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神秘的龍聯系起來,稱其為「龍魚」。
成年印尼紅龍魚的體形較大,較大的各鰭,吻端比較尖翹呈湯匙頭形,兩眼間頭皮呈青綠色,不透光,眼睛到吻部處的頭部,略微凹陷,肩背部略為隆起,體高較高。背、臀、尾鰭的顏色比較紅,色彩分部均勻。小龍頭形較長,吻端尖翹,尾巴是桃尾狀。
印尼紅龍魚發色比較慢,最快也要到一年半,顏色比較偏亮紅色。
(4)印尼龍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現在廣為人知的超級紅龍品種有三類,常見的叫法是一號紅龍、一號半紅龍、二號紅龍,還可分為「辣椒紅龍」、「血紅龍」、「咖啡紅龍」及「黃金紅龍」等。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身體呈圓筒形。體長50~100厘米。體色粉紅或深紅。鱗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紅寶石光澤,鰓蓋有濃艷的紅色。嘴角有一對短須。背部光滑,背鰭後部移到尾柄上方,與臀鰭遙相對應。
飼養水溫24~28℃,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喜食小魚、小蝦、貝肉、水蚯蚓、紅蟲、麵包蟲等。飼養容易,生長迅速。不可與小型魚類混養。龍魚在水族箱中很難繁殖。屬於地球上比較原始的魚類,素有」活化石「之稱。
在挑選時,紅龍魚的審美標准一共有11點:
1、色彩:根據龍魚品種,色彩要靚麗。
2、體型:寬、長,要對稱,各部分鰭要完整。
3、鱗片:應整齊、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鱗片要大,不變形。
4、胡須:要長而且挺直、並齊,要配合魚的品種顏色。
5、鰭:要大而且張開,各鰭的梗骨要平順,不能歪扭不正。
6、鰓:要貼魚身,軟骨部分要平順,整個鰓蓋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貼,不能有白濁狀,要明亮有神。
8、嘴:應密合,不要凸現。
9、牙齒:要整齊不能有缺損。
10、肛門:不能凸出,要與魚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動角度要順暢,而且是在水的上層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龍魚
Ⅳ 買印尼紅龍要注意那些細節
在購買較好紅龍魚時,由於龍魚小的時候幾乎都差不多,龍魚由小到大,才會有色澤上的轉變,小時候是沒什麼變化的,挑選較好的紅龍,應該挑選小龍體色較紅或有紅色斑點為佳。血紅龍的體色並沒有辣椒紅龍艷紅般的紅色鱗框,且鰓蓋並無明顯的深紅鰓印,只是很均勻的散布全身。
印尼紅龍主要分兩種,即1號和2號:
1號紅龍,1號紅龍以紅色為主,包括為辣椒紅龍及血紅龍兩種。辣椒紅龍產量比較少,因此價格較為昂貴。有鮮紅的鰓蓋印及鱗框,各鰭及吻部也呈紅色。它的鱗片較大,深紅色鱗框,藍色鱗片底色,深紅色腮蓋印記,但顯色較慢。如果關掉燈(因為魚缸的照明燈具有紅色的波長,所以開燈時,魚體的色澤並不完全真實),鱗片是藍紫色,幼魚時嘴唇較翹,頭部較尖,成魚時各鰭為紅色。而血紅龍身體較辣椒紅龍細長,顯色較快,鰭和眼睛較小,各鰭為紅色,產量較多,價格較適中,辣椒紅龍價格約20000起/條,比較昂貴。
2號紅龍,2號龍以橘紅色為主,即橘紅龍,成魚鰓蓋呈橘紅色或淡橘色,各鰭且沒有明顯的紅色或呈淡橘紅色,魚鰭及尾鰭成紅色或淡橘色,色彩不如辣椒紅龍和血紅龍,因而價格最低。
Ⅵ 紅龍產地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有什麼區別
紅尾金龍為產於印尼西側蘇門達臘島的一種。特徵是臀鰭呈紅色,背鰭和尾鰭上葉為黑褐色。背鰭基底附近的鱗片沒有金色鱗框。從腹側開始數第5排鱗完全沒有鱗框。所謂的金龍是指棲息在蘇門達臘島和馬來西亞來洲龍魚的一種,現今馬來西亞的龍魚場已經進行商業化的繁殖,近來也在積極進行紅尾金龍的純系血統繁殖,相信不久的將來美麗紅尾金龍的供給將會日趨穩定。
紅尾金龍主要分布在蘇門達臘島中部東岸,以北康巴魯地方產量最多。主要棲息地的5條河川里所產的個體多少會有色彩上的差異,只是,近來這些特徵已經明顯不存在,唯一隻以北康巴魯的紅尾金龍為種親進行累代繁殖的個體,以北康巴魯之名在市場流通。
本種的特徵是尾鰭下葉為紅色,背部、背鰭及尾鰭上葉呈墨綠色,從腹側往上數到第4排鱗片有美麗的金色鱗框。如同高背金龍,本種的純種個體也在減少當中,近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龍魚場已經繁殖出紅尾金龍的特徵比一般更為明顯的個體。然而黃龍和高背金色龍交配產下的個體依然以紅尾金色龍的名稱在市面上流通。
過背金龍幼魚時期,背鰭細小鱗片的金色鱗並非每隻個體都有,而在高背金龍的幼魚時期有金色鱗框的個體也是少之又少,紅尾金龍則是連一片鱗杠也沒有。從幼魚期開始尾鰭的上下部分顏色是分開的,下葉略帶紅色,上葉則是偏暗色,這點請必仔細看清楚。
紅尾金龍的幼魚售價比較平實,是飼養金龍的入門種,一直保有高人氣。主要進品的個體都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繁殖個體,品質相當高。雖然不如過背金龍出色,但是今後如果能憑著特有的色彩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相信對整體亞洲龍魚的觀賞價值、人氣都將有所助益。
Ⅶ 科摩多龍的祖先是怎麼來到科摩多島的呢
在非洲大陸上,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關於一種神秘巨獸的傳說。
1776年,德國科學家愛伯·里凡在其著作中寫道:我們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巨獸足跡足跡:腳印。,足跡周長36英寸,兩足跡之間竟然相距2米!
1880年,法國動物學家霍恩報道:「……這種巨獸生活在沼澤和湖泊中,土著居民稱之為『亞哥尼尼』,足跡有三個趾,出奇的巨大。」
1912年,世界著名的動物採集家卡爾·哈京貝克在《野獸與人》一書中寫道:「在羅德西亞境內生活著一種前所未知的巨獸,有人在不同的地方親眼目睹過它。」確實,在非洲中部的一些史前洞穴畫中就有這種巨獸的形象,很像恐龍或雷龍。1913年,德國科學考察隊隊長馮·斯坦因報道:在剛果的桑格河流域據說有一種巨獸,體積超過河馬,有一條又細又軟的脖子和一條像鱷魚般的尾巴。
它在湖中常常打翻當地居民的獨木舟,但不吃人,它白天爬上岸來找食物,吃的是一種蔓生植物。
傳說中的非洲巨獸是早在六、七千年前就絕跡了的恐龍。這個信息一傳出,還真的激動人心!幾十年來,許多科學家不斷深入非洲密林密林:非常密集的樹林。探索,希望能揭開這個謎。
1979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動物學家波爾和生物學教授邁克爾決定對這種神秘的巨獸作一次科學考察。
1980年4月,他們不畏艱苦,跋山涉水,進入剛果的熱帶雨林,這里人跡稀少,到處是地圖上找不到的湖泊、沼澤沼澤(zhǎozé):水草茂密的泥濘地帶。和森林。
一位名叫法利曼的當地人告訴他們:他14歲那年在依皮納地區見過這種巨獸,它有紅棕色的皮膚,蛇一樣的腦袋,脖子長達3米。
邁克爾教授拿出一本動物學圖譜讓他辨認,法利曼指著一張食草恐龍圖譜說:「就是它!就是這樣的,至今還在那兒,午後人們常常在河中看到它。」
他這次的探險,收集到了巨獸的足跡,採集了食物標本,還獲得了大量目擊目擊:親眼看到。者的第一手報告,這些目擊者描述的巨獸與雷龍非常相似。
他們回國後,經過詳細研究後發表了文章說:「看來傳說中的巨獸確實存在,而且可能是某種倖存至今的恐龍」。
1978年,法國有一個科學家探險隊進入了非洲剛果的原始森林中一個名叫泰萊湖的沼澤區,希望能找到當地人傳說中的恐龍。可是很不幸,直到如今,這支探險隊,不見一人從沼澤中生還歸來。
到了1981年,無所畏懼的美國雷古斯特茲探險隊,又一次進入這一地區,他們曾5次看見「恐龍」出沒,6次聽見它的叫聲。探險隊拍回了照片,錄下了「恐龍」的聲音。
剛果的一支國家探險隊於1983年再次進入這一地區。兩個隊員發現離湖岸300米以外有活「恐龍」。它背部寬闊,頭很小,脖長10英尺,體長40英尺,皮膚灰而有光,還長著尾巴。他們對准它,拍完了攝影機中的膠片。
當今地球如果真的存在活恐龍,則是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將是統治地球一億年的龐大家族的孑遺孑(jié)遺:〈書〉遭受兵災等大變故多數人死亡後遺留下的少數人。,一個極其珍貴的活化石。
幾個世紀以來,如果在非洲發現的怪獸是恐龍的後代的話,那麼人們在印尼的科摩多島上的一種「巨龍」又是什麼呢?有人說它力大無比,尾巴一擺能擊倒一頭牛;它的胃口非常大,一口氣能吃下一頭100多斤重的野豬。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口中能夠噴火!
1912年,一位荷蘭飛行員由於飛機發生故障,被迫將飛機降落在科摩多島。在島上,他見到了那種傳說中的動物。不久,他返回駐地爪哇島,寫了一份關於發現一種怪獸的報告,說是在科摩多島的確有當地人傳說中的怪獸,但它們不是「巨龍」,而是一種巨大的蜥蜴。
荷蘭飛行員的報告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一位名叫安尼尤寧的荷蘭軍官登上了科摩多島,打死了兩頭怪獸,將兩張完整的獸皮運到了爪哇。其中一張獸皮長達3米。經科學家們鑒別,確定是一種巨型蜥蜴,並把這種巨型蜥蜴命名為「科摩多龍」。
無獨有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古生物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科摩多龍的化石,經測定,是6000萬年前的史前生物。同時,地質學家發現,科摩多島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島,形成時間不到100萬年。
這兩個發現又使人們陷入了迷宮:科摩多島誕生以前,澳大利亞的這種龍早已經滅絕滅絕:完全消滅。。那科摩多島上的巨蜥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怎麼能夠活到今天?難道它們真是從天而降的「龍」嗎?幾千萬年以來,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這在當時成了一些難解的謎。
為了解開科摩多龍之謎,1962年,蘇聯學者馬賴埃夫率領的探險隊,在科摩多島實地考察了幾年。在發表的考察報告中說,科摩多龍體長可達3米,它們有令人恐怖的巨頭,兩只閃爍逼人的大眼,頸上垂著厚厚的皮膚皺褶,尾巴很大,四肢粗壯,嘴裡長著26顆長達4厘米的利齒。遠遠望去,能看到它們口中不停噴火,但走近一細看,那口中噴出的「火」,不過是它們的舌頭。它們的舌頭鮮紅,裂成長長的兩片,經常吐出口外,乍一看,的確像熠熠閃動的火焰。
科摩多龍以海島上的野鹿、猴子、鳥、蛇、老鼠和昆蟲為食。它們會游泳,當然也會下到海邊捕食一些海洋生物。它們生性不好動,很少追捕獵物,多採用「伏擊」的辦法獵食,待獵物靠近,猛地用尾巴一掃,將獵物擊倒,然後撲上去將其咬住、吞下。科學家們看到一隻科摩多龍把一頭野豬擊倒後,竟像吃肉丸般吞下。「龍」會突然竄進猴群,乘眾猴嚇得呆若木雞呆若木雞:呆得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之際,舉起尾巴猛掃,猴子們被紛紛擊倒,一眨眼功夫,一群猴子已成了巨龍的腹中物了。
如今,人們已解開了科摩多龍的許多疑謎,如雌性龍每次可產5-25枚鵝蛋似的卵,8個月後小龍便破殼而出,它們的壽命為40-50年。
但是,對於這種巨龍,至今仍有許多尚未尚未:還沒有。解開的謎。例如,在自然界,有生必有死,而科摩多龍卻只有生者,不見死者。人們走遍整個海島,也未見過一具科摩多龍的屍體,就連一根殘骨也沒找到。難道是死者被生者吃掉了嗎?可它們是任何動物屍體都不食,怎麼會偏偏吃自己同類的屍體呢?還有,科摩多龍的祖先是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它們是怎麼來到科摩多島的呢?盡管它們會游泳,但大海汪洋,水路漫漫,要游過這樣遙遠的距離,是難以想像的。
至今,神秘的科摩多龍仍然在科摩多島上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