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的國服是什麼
印尼國服是巴迪衫(BATIK),這也是印尼主要傳統服飾,已有1300多年歷史,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的重大節慶如獨立日、建軍節和正式的外事活動,政府官員都必須穿「國服」——巴迪克長袖衫。另外,在一些隆重的社交場合、開齋節團拜儀式上,有身份的人一般也要穿「國服」。
巴迪衫是由名為巴迪克的蠟染花布製作而成,巴迪克蠟染布藝歷史悠久,曾有學者考證,大約在公元5世紀時,有一個名為達魯馬納卡拉王國建立在了西爪哇茂物地區,當時就曾有人在這里使用染料製作服裝了。
在印尼的爪哇島上,屹立著壯觀精緻的印度佛教寺廟,普蘭巴南寺、婆羅浮屠寺、孟督寺距今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建寺廟使用的深色玄武石上,雕刻著精美的幾何圖形和花草圖案。這些圖紋給了當地的爪哇人啟發,他們將玄武石上的圖紋完美地復制下來,運用到了巴迪克蠟染中去。
⑵ 印度尼西亞人穿什麼服裝
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重大節慶、外事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官員必須穿國服。印尼的國服是根據爪哇地區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裝特點制定而成的。
男士頭戴黑色無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長袖上衣或西裝,下身穿西褲,腳穿皮鞋。女士梳發髻插頭飾,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長袖襯衫,肩披長披肩,下身穿紗籠(sarung),腳穿高跟涼鞋。
除新幾內亞島上的部分民族外,如今印尼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最早來到印尼的移民是維達人,他們大概在第四紀冰河時代遷徙至印尼群島。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批亞洲大陸南部的蒙古利亞族群遷徙至印尼群島,這些民族被稱為原始馬來人,他們定居在沿海地帶,並將維達人排擠到深山內地。現代蘇門答臘的巴達克族、加里曼丹的達雅族和蘇拉威西的托拉查族都是原始馬來人的後裔。
公元前300—前200年間,從亞洲大陸南部又來了一批移民。考古學家將他們稱作新馬來人,其身材特徵和原始馬來人相同。他們在印尼群島定居後,同化融合了一部分原始馬來人,並將另一部分排擠至內地。如今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巴厘族、馬來族等民族都是新馬來人的後代。
⑶ 印度尼西亞習俗
一、飲食
印尼禁食豬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民眾吃飯用右手抓食,宴會上則使用刀、叉。
二、服飾
印尼民族服裝「巴迪」(Batik)衫是由傳統的蠟染布製成,被稱為「國服」。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通常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
三、禮儀
在公共場合,提倡女士優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動握手,若對方伸出手,可以輕握。認為左手不潔,不用左手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部為粗魯無禮的行為。
(3)印尼傳統服飾叫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入境印尼須知: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免稅個人用品,總價值不超過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
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領事服務網-印度尼西亞實用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領事服務網-印度尼西亞入境居留
⑷ 印尼婦女老人喜歡戴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
印尼伊斯蘭教婦女部分包頭紗,所以就不戴帽子了。反而是印尼男性會戴一種國民帽,類似於伊斯蘭教的圓柱形帽,但是為黑色。這個是全部國民都會戴的。另外伊斯蘭教的則會戴白色圓柱形的傳統伊斯蘭帽,中國穆斯林也會戴的那種。
衣服的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全國范圍有一種叫batik巴迪克的衣服,類似襯衫,材料是本國特有的花紋繁復的布。是他們很喜歡穿的。
⑸ 為什麼印尼的女孩有帶那種圍巾圍住頭有些沒有帶
信仰伊斯蘭教的女孩子要蒙頭,不信的就沒有這個限制了。呵呵。
因為他們的教義里認為女子的頭發是只能給家裡的男人看的。
⑹ 我想知道,印度人穿的服裝叫什麼如圖
稱為裹裙(dhoti)和搭帕(patta)。
男性的裹裙覆蓋了從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用一根腰帶在前面打結固定,有錢有地位的男性腰帶在兩端結成球形,並飾以精緻的刺綉。除了裹裙和腰帶外,第三件裝束是長長的棉質搭帕,貴族一般把搭帕的兩頭分別搭在肩上,讓中間垂下遮住胸脯或者把搭帕的一頭搭在肩上,也可以披在後背再用手腕抬住。
但是對苦力和手工藝者來說,搭帕更適合扎在頭上擋住陽光或者是捆在腰上方便工作,或者是作為擦汗的毛巾。
同時,女性的裹裙穿法跟男性不同,裹裙從最開始的不透明後來變得越來越透明了。 女性的裹裙由短小的布條纏成,另一塊布固定在正面腰帶中間再穿過兩腿之間並固定在背後的腰帶上。比較長的裹裙遮住了膝蓋,還有一種穿法是緊緊的把布條裹住臀部做成筒裙。
貴族婦女的搭帕是用薄布做成並裝飾了邊緣搭在頭上。同時她們的腰帶跟男式相似,有時還會在腰帶一端繫上裝飾性的手帕。底層人群僅僅能穿著粗糙的布裹裙和頭巾,跟現代印度底層人群的穿著是一樣的。
(6)印尼傳統服飾叫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印度服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紗麗(SARI),紗麗並不是裙子,而是一塊尺寸約為5米乘1米5的大布料。先穿上襯裙(PETTICOAT)和長度剛剛蓋住胸部的打底小襯衫(CHOLI),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層層疊疊的把那塊大布料巧妙的裹在身上,再把關鍵部位用別針固定,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紗麗了樣子了。
從面料來講,南部的女性偏愛絲綢和棉布的,北部的多為雪紡。因為南部是絲綢產區,相對便宜,而婚禮等大型活動所用的紗麗絲綢就很昂貴了。根據地區的不同,紗麗也有很多穿法,腹部褶皺的數量,後面那一段是搭著還是蓋在頭上或掖在腰間,都有不同。
通常來講,紗麗是已婚女性的專利,未婚的女性多穿的是一種叫做「旁遮普服」的套裝,旁遮普服最早是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錫克教女性們的服飾,所以由此得名,後來因為好看又方便,便傳遍了印度全境,成為一種被大眾廣泛接受的服飾。
⑺ 各國的服飾風格
隨著國際交往迅速擴大到民間,了解服裝的民族特色,順應各國的一般風俗,也是服裝禮儀不可或缺的內容。
法國時裝:設計大膽
人們常說:「巴黎是世界時裝的櫥窗。」的確,國外服裝款式與設計當首推法國。法國的時裝,以女裝的奇特、男裝的素雅、童裝的活潑而享譽全球。法國時裝,一是選料精良,二是設計大膽。時裝大師們對生活的觀察深刻,對人們的需求敏感,敢於標新立異,使法蘭西民族的時裝走在了世界服裝行業的前列。
美國牛仔褲:風靡全球
美國著裝的隨便是舉世聞名的。美國人崇尚個性自由,著裝喜好隨意舒適。美國最有代表性的服裝要算牛仔褲。這種被譽為「20世紀偉大發明」的服裝,早年在美國的淘金者中流行,後傳至歐洲,現已風靡世界。當然,美國人的穿衣隨便並非不講規矩,但他們的著裝習俗迎合了向舒適多樣化發展的趨勢,在世界上的影響不可小看。
日本和服:社交必穿禮服
和服是日本民族最珍愛的傳統服裝。它在造型上有其規范化的特點,不受時裝的影響,14世紀以來式樣一直沒有變化。雖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裝早已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場合,和服仍是公認的必穿禮服。
印度莎麗:掩蓋體態缺陷
印度莎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不凡的藝術魅力。用印度絲綢製作的莎麗一般長5.5米,寬1.25米,兩側有滾邊,上面有刺綉。莎麗通常圍在婦女長及足踝的襯裙上,先從腰部圍到腳跟成筒裙狀,然後將末端下擺披搭在左肩或右肩。婦女穿莎麗不僅舒適涼爽,而且能掩蓋其體態缺陷,突出其內在魅力。
菲律賓巴龍:拉美也流行
在菲律賓,男人們通常穿一件寬大的帶褶襯衣,當地人稱它為「巴龍」,這種襯衣在熱帶地區的拉美國家也很流行。
印尼巴蒂克斯:休閑正式皆相宜
印尼人穿一種叫「巴蒂克斯」的寬松襯衣,襯衣有漂亮的圖案,休閑或正式場合都能穿。
土耳其燈籠褲:人們至愛
土耳其人的服裝雖然已日趨歐化,不過傳統的燈籠褲仍為人們所喜愛。
蘇格蘭短裙:王室成員也愛穿
被蘇格蘭人推崇的男子短裙,雖然平時已很少有人穿著,但到節日和喜慶的日子,男人們依然會穿上它翩翩起舞,連王室成員也不例外。
⑻ 印度尼西亞傳統服裝的樣子
印尼的傳統服裝名為「巴迪」(Batik),實際上是爪哇人及巽他人以傳統的臘染工藝製成的紡織品,有國服之稱。高檔的巴迪布為手繪圖案,並綉以金絲等作為點綴。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一般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顏色普遍比較鮮艷。
⑼ 印尼服裝叫什麼
印尼服裝叫塔克...印度服裝才叫沙麗...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搞清楚哦
⑽ 傳統服飾中,中國有旗袍,日本有和服,那印度有什麼呢
印度的傳統服飾叫沙麗。買來的時候是一塊五米長的布,把其中的一米剪下來,做了一件穿在上身的短衣和裙子,把剩下的四米裹在身上就變成裙子。但是她穿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麻煩的,如果沒有別人幫助自己去做還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在身上用一堆別針來給它固定住。看起來非常好看,就是特別難穿。而且穿的時候要非常認真,非常細心的去穿。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把傳統服飾認為是古代的衣服,傳統服飾就是個相對概念,是從現代開始早期的一些貼近民族或者貼近國家的服飾,傳統服飾在受到文化沖擊以後,在做工,手法,設計等方面都有改變形成了現在的潮流和時尚。現在很多小作坊或者原創設計師做的傳統服飾還是非常好看的,現代人也在追著復古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