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

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4-06-26 01:59:18

㈠ 印尼對中國人做過了什麼

1959總統蘇加諾批准了PP 10/1959,這一文件命令強迫印尼華人關閉在農村的產業,搬遷到城市。這一命令的實施很野蠻。
1967,西加里曼丹的事件中,42000華人被指為分裂分子而被清洗。
在1965年所謂的「共產主義政變」後的七十年代,印尼華人被指控幫助共產主義,因此對華人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1998年,在蘇哈托當了32年總統下台前,發生大規模針對印尼華人的暴亂和一系列的屠殺。華人家庭被搶劫並燒毀,許多華人被強奸或殺害。
哈比比在1998年頒布總統令重新允許教授中文,而且取消華人在入學登記和申請公職時要出示國籍證明的要求。2001年,取消中文不允許出現在公共場合的限制。

㈡ 印尼在中國哪個位置靠近哪個國家 與我國的歷史淵源頗

印度尼西亞在中國的南部。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中關系

從1740年荷蘭殖民當局製造的「紅溪慘案」開始,印尼曾發生過許多起大規模的排斥、屠殺、迫害華僑華人的慘劇。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慘案、1946年3月的萬隆慘案、同年6月的文登慘案、8月山口洋慘案、9月的巴眼亞底慘案、1947年1月巨港慘案等。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印尼仍經常發生許多較大規模的反華、排華動亂,如1963年3月至5月從西爪哇蔓延到中、東爪哇的排華騷亂、

1965-1967年全印尼性的排華浪潮、1974年由反日運動引起的排華騷亂、1978年雅加達由學生示威引發的反華騷亂、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華暴動等。在20世紀80年代,各種大小程度不同的反華、排華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幾乎每年都在印尼各地上演。

1965年,蘇哈托領導軍隊鎮壓了官方聲稱的「共產主義政變」,隨後上台執政。擁有軍權的蘇哈托宣布印共為非法組織,同時展開「清共運動」,從1966年開始,總共持續了三年之久。所謂「清共」,其實就是屠殺。

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把這段期間的印尼稱為「20世紀最慘的集體謀殺」,估計這一連串針對華人的行動,自1967年10月展開,印尼當局將西加里曼丹與馬來西亞交界處一片廣邈的土地畫為「紅線區」,強迫居住在該區域內的華人往山口洋、坤甸等都市遷移;印尼軍方還指稱有九名達雅族(印尼高山原住民)的長老被華人所殺。

當時,報仇心切的達雅人在許多華人住所前面放置了盛有雞血或狗血的紅色土碗。這是達雅人復仇的記號,任何達雅族人見到紅碗,都有責任入屋將裡面的人趕盡殺絕。也正因為如此,當年的排華事件又稱為「紅碗事件」。

1965年,時任印尼總統的蘇加諾(蘇卡諾)由於政治立場傾向共產主義陣營,當時的美國政府策動印尼軍人推翻蘇加諾政權,但為蘇加諾的手下翁東(Letkol Untung)所悉破。

所有政變軍方領袖,除了蘇哈托以外都被處決。而蘇哈托組織了反對的軍人,蘇帶了精銳的私人部隊從蘇門達臘遷到首都,並進入首都進行大規模鎮壓行動,在印尼全國策動「反共大清洗」。

緊接著之後不到一年之內,把印尼的共產黨員幾乎趕盡殺絕。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參與援助蘇加諾的印尼政府,導致大量華人遇難。

1998年5月14號,在印尼發生排華暴動。印尼總統蘇哈托指使印尼軍隊以及一部分暴民,對在印尼的中國華人實施了極其殘忍的屠殺,持續3天之久,死傷的華人數上千,數千華人婦女被強奸。

死1500多人,約169名華人女子被奸殺(也有雅加達人權與婦女研究組織經整理後的報告顯示,5月發生的騷亂中,印尼各地總共發生5000多起暴徒強奸或輪奸華裔婦女的慘案,其中以雅加達每天發生的100多起最為嚴重),暴行震動了全世界。對中印關系產生了長遠的消極影響。

黑色五月暴動:「黑色五月暴動」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穆斯林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燒、殺、奸、擄、掠等暴力活動,華人死傷數以千計。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

(2)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

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1963年收復了被荷蘭侵佔的西伊里安。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與印尼國有建設公司牽頭的印尼國有企業聯合體,當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簽署了雅萬高鐵合資協議。

雅萬高鐵將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線路總長約150公里,將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和中國裝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50-300公里。建成通車後,從雅加達至萬隆的時間將縮短為約40分鍾。

㈢ 誰和我說下中國和印尼的恩怨史!!謝謝!

1965年的9月30日,發生了9.30事變,當時印尼有7位陸軍被印尼的共產黨謀殺,按照當時的說法此事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應。在9.30之前,印尼和中國的關系非常為好,當時印尼-中國-蘇聯建了雅加達-北京-莫斯科聯邦。當時印尼的總統是蘇加諾。9.30事變引起過後,印尼當時的政府開始控制不了局面,大學生和人民開始對共產黨特別是華人作出很巨大的搗亂。造成很多華僑當時回國了,因為人民和大學生包括新政府覺得9.30事變是跟中國共產黨有關,所以當時就決定跟中國斷交,並且把共產黨認為恐怖分子。只是真相隱瞞了差不多32年,到了99年過後對於9.30事變有了很多的說法。

㈣ 中國和印尼關系如何

中國與印尼於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後,兩國於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系。20世紀80年代,兩國關系開始松動。

1989年錢其琛外長在日本分別與印尼總統蘇哈托和國務部長穆迪約諾就復交問題舉行會晤。同年12月,兩國就關系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會談,並簽署會談紀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訪華,兩國發表《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系的公報》。

1990年8月8日,李鵬總理訪問印尼期間,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關於恢復外交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宣布自當日起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系。1999年底,兩國就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合作關系達成共識。2000年5月兩國共同發表《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

2005年4月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戰略夥伴關系聯合宣言。2013年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未來規劃。2015年3月兩國共同發表關於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2015年4月兩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新聞公報》。

近年來兩國領導人交往頻繁。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對印尼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巴厘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4年10月,習近平主席應約同印尼總統佐科通電話。習主席特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就職儀式。

2015年2月,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訪問印尼。4月,習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5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印尼並主持召開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7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訪問印尼。

11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佐科總統。2016年1月,國務委員王勇赴印尼出席雅加達至萬隆高鐵項目動工儀式。5月,國務委員楊潔篪赴印尼與印尼經濟統籌部長達爾敏共同主持中印尼高層經濟對話第二次會議。

2017年11月,劉延東副總理訪問印尼並同印尼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第三次會議。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印尼。8月,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18屆亞運會開幕式。

11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佐科總統舉行會晤。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佐科總統。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吉炳軒訪問印尼。

10月,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連任就職儀式並對印尼進行友好訪問。2020年2月11日、4月2日,習近平主席兩次應約同佐科總統通電話。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同佐科總統就慶祝中印尼建交70周年互致賀電。

2月7日、3月18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應約同印尼對華合作牽頭人盧胡特統籌部長通電話。3月24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應約同印尼外長雷特諾通電話。

2014年11月,印尼總統佐科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1月,印尼經濟統籌部長索菲安來華主持召開兩國高層經濟對話首次會議。3月,印尼總統佐科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9月,印尼人協主席祖爾基弗利訪華。

印尼總統特使、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2016年3月,印尼副總統卡拉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4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並與楊潔篪國務委員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對話第五次會議。

8月,印尼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來華出席第9屆中國—東盟教育周暨第2屆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開幕式並同劉延東副總理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9月,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舉行會見。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舉行會見。6月,佐科總統特使、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8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蘭托、經濟統籌部長達爾敏訪華,楊潔篪國務委員分別同其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對話第五次會議和中印尼高層經濟對話第二次會議。

2018年4月,佐科總統特使、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分別同其會見。10月,盧胡特作為佐科總統特使再度訪華,國務委員王勇、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其會見。

2019年4月,印尼副總統卡拉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王岐山副主席分別同其會見。9月,佐科總統特使、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來華出席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韓正副總理同其會見。11月,佐科總統特使、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兩國建有副總理級對話機制以及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委會(外長牽頭)、經貿合作聯委會(商務部長牽頭)、防務與安全磋商(副總長級)以及航天、農業、科技、國防工業等領域副部級合作機制。

雙方除互設使館外,我國在印尼泗水、棉蘭、登巴薩設有總領館,印尼在廣州、上海、香港設有總領館。



(4)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與印尼關系不遲於7世紀開始。印尼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當地出土瓷器也表明兩國商貿往來歷史悠久。而印尼國家博物館亦收藏漢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瓷器藏品,證明中國與印尼的商貿往來綿延兩世紀。

研究指出西漢時已有人取道印尼前往印度,貿易往來隨之建立。中國地理古籍慣稱印尼群島為南洋;印尼群島向中國輸出香料、金、錫、象牙、虎皮等物,中國則向印尼群島輸出絲綢和瓷器。中國僧人義凈到印度取經前後曾在671年到訪室利佛逝,為期六個月。中國古籍尚有其他關於印尼群島的記載。

義凈回國後,尚有不少旅行家到訪印尼群島,並描述其狀況;中國當時和印尼一直和睦共處(元兵入侵除外)。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出兵爪哇,懲罰當地國王,不過爪哇卻壯大起來,建立滿者伯夷帝國。馬來群島諸帝國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

鄭和下西洋時曾到訪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和爪哇,並令中國在當地的影響擴大,對華人移民當地亦有推進作用。

華人在荷屬東印度時期大舉遷入印尼群島,以應付當地勞工需求。他們多是閩粵人士,在婆羅洲西部、蘇門答臘和爪哇北岸定居。


㈤ 涓鍥藉巻鍙查8騫撮兘鏈夊摢浜涘ぇ浜嬨傚彧瑕佽存爣棰橈紝浜虹墿錛屼簨浠訛紝涓嶈佸お鍏蜂綋銆傛ユユ

1銆1978錛氬疄琛屾敼闈╁紑鏀

1978騫12鏈18鏃-22鏃ワ紝涓鍏卞嶮涓灞婁笁涓鍏ㄤ細鍦ㄥ寳浜鍙寮錛屽壋閫犳у湴紜絝嬧滀竴涓涓蹇 , 涓や釜鍩烘湰鐐光濈殑鍩烘湰璺綰匡紝鏍囧織鐫涓鍥藉疄闂峰瓭琛屾敼闈╁紑鍝瀛欐斁銆

2銆1988錛氬叏姘戞姠璐椋庢疆

1988騫村垵錛屼腑鍥藉喅瀹氭斁寮浠鋒牸綆″埗錛屽彇娑堜環鏍煎弻杞ㄥ埗錛屽疄琛屸滀環鏍奸棷鍏斥濄傚悇縐嶆定浠風殑灝忛亾娑堟伅鍦ㄥ潑闂存祦浼狅紝閮ㄥ垎鍦板尯鐨勬皯浼楀嚭浜庡規定浠風殑鎷呭咖錛屽紑濮嬫姠璐鍟嗗搧錛屽浗钀ュ晢鍦虹殑鑲夈佽泲銆佺硸絳夊壇椋熷搧鍦ㄥ緢鐭鐨勬椂闂村唴灝辮鎶㈣喘涓絀恆

3銆1998錛浜氭床閲戣瀺鍗辨満

浜氭床閲戣瀺鍗辨満 錛 濮嬩簬1997騫7鏈2鏃ユ嘲鍥芥斁寮冨滻瀹氭眹鐜 錛屽綋澶╂嘲閾㈡眹鐜囨毚璺17%銆 鍚庝紶鍙婃腐鍙版棩闊 銆 鑿插緥瀹 銆 椹鏉 銆 鍗板凹 銆 淇勭綏鏂 錛 鏈熼棿棣欐腐鎮掔敓鎸囨暟浠庨珮鐐16800鐐 錛 璺屽埌6600澶氱偣 銆

1998騫8鏈堬紝涔樼編鍥借偂甯傚姩鑽°佹棩鍏冩眹鐜囨寔緇涓嬭穼涔嬮檯錛屽浗闄呯倰瀹跺歸欐腐鍙戝姩鏂頒竴杞榪涙敾銆傛亽鐢熸寚鏁頒竴鐩磋穼鑷6600澶氱偣銆傞欐腐鐗瑰尯鏀垮簻浜堜互鍥炲嚮錛岄噾鋙嶇$悊灞鍔ㄧ敤澶栨眹鍩洪噾榪涘叆鑲″競鍜屾湡璐у競鍦猴紝鍚哥撼鍥介檯鐐掑舵姏鍞鐨娓甯錛屽皢奼囧競紼沖畾鍦7.75娓鍏冨厬鎹1緹庡厓鐨勬按騫充笂錛屽浗闄呯倰瀹舵崯澶辨儴閲嶃

4銆2008錛緹庡浗嬈¤捶鍗辨満

2008騫8鏈1鏈堬紝緹庡浗涓昏佺殑鎶曡祫閾惰璐濆皵鏂鐧誨叕鍙稿e竷錛氭棗涓嬩袱鍙涓庢¤捶鐩稿叧鐨瀵瑰啿鍩洪噾宸ㄩ濅簭鎹熻屽掗棴錛屾姇璧勮呮崯澶遍珮杈15浜跨編鍏冦

5銆2018錛涓緹庤錘鏄撴垬

2018騫7鏈6鏃ュ噷鏅錛緹庡浗鎬葷粺鐗規湕鏅鍦ㄧ┖鍐涗竴鍙蜂笂鍚戝氫綅璁拌呯『璁わ紝灝嗗逛環鍊340浜跨編鍏冪殑涓鍥藉晢鍝佸姞寰25錛呯殑棰濆栧叧紼庛傝繖浜涘皢鍦ㄧ編鍥戒笢閮ㄦ椂闂村噷鏅12錛01錛堝寳浜鋩傜紦紼挎椂闂翠腑鍗12錛01錛夌敓鏁堛

涓鍥藉喅瀹氬瑰師浜т簬緹庡浗鐨659欏圭害500浜跨編鍏冭繘鍙e晢鍝佸姞寰25%鐨勫叧紼庯紝鍏朵腑瀵瑰啘浜у搧銆佹苯杞︺佹按浜у搧絳545欏圭害340浜跨編鍏冨晢鍝佽嚜2018騫7鏈6鏃ヨ搗瀹炴柦鍔犲緛鍏崇◣銆

㈥ 東南亞經濟風暴具體情況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風暴對經濟的直接影響
1.股市價值下滑2成至5成
由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間,亞洲各國及地區,除了中國外,都面對股市的大幅下跌。日本及台灣下跌約2成,餘下的地方都超過4成;馬來西亞更下跌超過5成。在短短期間,各國及地方都損失四成多的資產,情況實在令人驚心。
2.匯市價值亦出現貶值
經過金融風暴,各國及地方的幣值都相繼下調。四小龍,除香港維持聯系匯率免去貶值可能性外,其餘亞洲國家及地區的貨幣〔中國除外〕有30%至80%的貶值。印尼的貶值更高達340%。這些都對整體資產價值做成龐大的打擊。
3.貶值後出入口不升反跌
有些政策人士,特別是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認為貶值會有助於出入口的競爭力,刺激經濟復甦。但事實卻剛巧相反,1998年的預測,除了印度外,其餘各國和地區都出現負增長。出口下跌的估計達5%至10%。而入口更出現大幅減少。除了台灣和香港只下跌6%至10%,其餘下跌超過12%以上;泰國和印尼更大幅減少3成。顯示貶值不一定可以增加出口,減少入口也只能延緩而已。
4.經濟前景都出現相當負增長
結果,亞洲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由高速增長突然轉為負增長。除中、印、台外,余無一倖免。韓、馬、泰估計負增長6%-8%;印尼則出現可能18%的大幅負增長。
5.失業情況急趨惡劣
當整體經濟呈現負增長時,失業問題肯定急趨惡劣;所有受金融風暴影響的國家及地區,失業率都較前一年增加一倍以上。表5顯示除台灣及新加坡能維持低於4%以外,餘下都超過5%;韓國、菲律賓及印尼等地被估計其失業率急升10%以上。
6.工資下降、樓價下跌
由於失業人員大增,造成勞工市場供大於求。企業僱主乘機調低工資,減少成本。例如香港的工資普遍下調1-2成。同時,因消費力減弱,銷售市場欠佳,用者無法負擔高昂樓價或租金。造成樓價及租金也下跌。香港的情況尤為厲害,樓價下跌達3成。
亞洲金融風暴對社會保障的直接影響
1.社會保障基金投資回報遭受大損
退休保障,特別是個人帳戶形式的公積金制度,積累龐大的社保基金;有關當局必須想法投資以保值增值。但投資往往帶有極大風險,特別是投資於股票及匯率市場,價值漲落波幅很大。這次亞洲金融風暴的出現,導致股市匯市相繼大幅下調,將令很多社保基金損失慘重。這里嘗試看看香港情況。
由於香港已決意發展強制私營公積金,這里將分析對其可能影響。首先,我們發現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差不多每十年發生一次。投資回報須以周期性來分析,不能斷章由某高峰期來估算。例如上一次股災是1987年,便不適宜用1983年來估算,應從股災後起投資至另一次大股災如97年為一周期,才能較准確估算投資的真正確實的回報。
就現時強積金草案縱容高風險投資策略,容許以百分之百資產投資於股票市場,即使以最後一年才以百分之百資產投入股票市場,並只以現時香港的金融風暴的影響來計算(若用東南亞情況計算,災害更大),一旦出現問題,非同小可。
在過去十年投資周期,香港私營的整體退休基金的周期年均回報率,粗估只有6%(假設股票損失3成)。這估算低於年均通脹率8.8%。換言之,強積金草案的高風險投資策略易受金融風暴摧殘。
強積金辦事處回應1997年投資回報只損失7%;但參考香港上市公司10大家族的資產變化,即可見1997年大多損失30%至50%不等,可見筆者的估計准確可信。換言之,私營強積金的高風險的投資策略不能抵受金融風暴的打擊,導致市民極大損失。
若以土地基金的穩重投資策略(即30%股票40%債股和30%銀行現金),即使遇到相同金融風暴的負面影響,1988至1997的周期年均回報率粗估有9.5%(假設股票損失30%)。換言之,對比年均通脹8.8%,仍能保值及些少增值。但據最新1998年6月底結算,土地基金的投資也難以保值。可見亞洲金融風暴的殺傷力。相信現時亞洲大多數採用公積金制度的國家,其基金的損失會是慘重的,將嚴重削弱回饋能力。
2.失業人數增加,供款繳費雇員減少
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導致失業率急劇趨升,大部分國家的失業率達10%。這表示有1/10的雇員不能供款繳費,而其僱主供費繳費部分,亦相應損失。那麼供款繳費總金額肯定損失了那年度的1/10基金。假若這些情況延續3年,情況將更為惡劣。因為大部分國家的估算很少預測失業率達10%以上的,這將造成整個社會保障基金的精算測算出現偏差,甚至影響其財政穩健性。
3.工資下降,供款繳費金額減少
避過失業的雇員很可能會遭僱主減壓工資。因經濟不景,失業大軍增長,僱主會趁機減工資,以降成本,增利潤。當工資下降,自然在供款繳費率不變情況下,雇員僱主雙方的繳費金額數目相應減少,導致社會保險總金額也會下降。當然這會影響其財政穩健性。
4.企業困難增多,撇帳和不繳費上升
由於經濟不景,很多企業會出現倒閉、裁員、減薪或遷離。結果企業負責供款繳費部分減少。另有些企業勉強維持運作,但難以兼顧雇員福利,於是剝減員工福利。首當其沖當然是社會保障利益:志願性質的企業退休金,醫療保險等會取消或削減;國家立法規定的社會保障計劃,也不一定能應付;不能供款繳費比率會相應增加,直接影響社保基金的財政穩健性。
5.失業人數增加,失業保險及社會援助財政負擔加重
由於失業人數增加,自然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增多,直接加重失業保險金的支出,導致財政負擔加大。另由於失業保險金一般只提供6個月至1年的保障,領取完畢後仍在失業的只能轉向領取社會援助金。西方國家例子可見一斑;如英國和荷蘭,失業人士領取社會援助金占其總數的4成至6成。現時香港失業人士領取社會援助占社會援助個案總數超過10%,正在走向西方情況。這造成政府財政重擔。
亞洲金融風暴對社會保障發展的啟示
1.社保基金不宜投資股市
從上表1至表6的分析結果,投資股市的風險是極高的。即使依國際慣例限制少於30%投資於股市,其後果一如香港土地基金,難以抵禦金融風暴,要蒙受損失。故社保基金不宜投資股市。近期美國秘密式的對沖基金的違規做法,亦暴露其缺點及風險,損失過千億美元,產生國際銀行體系的連鎖影響,導致美國政府也介入干預及挽救。相信,若沒有其他更好的監管方法,這類隱蔽式的危險投機團體,還會是無日無之,在背後操縱金融市場。對於以社會保障為目標的社保基金,實不宜冒這些風險,以免傷及受保人士的福利。
2.社保基金宜投入社會服務及基本建設,可保值及創造就業機會
社保基金不投資股市,可轉移投入社會服務及基本建設。不但穩健,而且有很大的界外經濟效益。現時很多亞洲國家,尚未依政策規劃,提供足夠的服務,滿足不同對象的需要。因此,可以藉此機會,增加發展社會服務速度,滿足社會需要,從而可即時創造就業機會,聘請人手,提供服務。
投資發展社會服務來增加就業機會的最大好處是它能為很多低技術的中年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在一般情況下,低技術的中年人士,不論男女,都是較難與年青有技能的人士,競爭就業機會。同時,這些上年紀的人士亦較難接受技術培訓,較難提升技能。但社區服務,如個人照顧、家務助理、家居維修等便民服務,是頗適合中年非技術人士來但任的。因此,這些社會服務的設立是很有必要的。
在較高層面來看,社會服務的發展如公共房屋、教育及醫療等將更大規模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失業,減少貧困。下面以香港情況來說明論點。
現時輪候公屋人士超過15萬份申請表。假若香港特區政府能堅持每年興建5萬個公屋單位,將大大減少輪候人數,縮短輪候時間;且能滿足未來香港人口的增長,達至800萬人。除了較快地滿足住屋需要外,其創造就業機會及功能效果是顯著的。建造公屋可為建造業帶來生意,聘請建造業工人;入伙時,住客需要裝修設計,增設家用電器、家什雜物等,產生連鎖性的經濟效益,使整個銷售業、百貨業興旺,自然增加就業機會。在公屋戶區內的大型商場會增加零售業的發展。
同樣,為了改善教育質素,有必要修建和加建現時的中小學。現時的教職員辦公室是非常擠迫,難以發揮老師輔導學生的能力。現時師生比例太大,有減少每班學生人數的需要,以增加老師對學生的關顧。
同樣,改善醫療設施也發揮相同的效果。現時報章常有報導醫院病床不足,常要加設帆布床;醫院人手不足,特別是護士及護理人員等。這些都有必要增加分區醫院,招聘更多醫護人員,以維持及改善服務質量。加建醫院,增設醫學科技設備,加聘人手等,將有助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因此,發展整體社會服務,不但能改善社會工作服務、教育、房屋和醫療的設施和服務,更好地滿足市民的需要,也會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也許政策制訂者會問:究竟投資入社會服務建設可帶來什麼經濟效益?且以北京的「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為例來分析。「經濟適用住房」的供應對象是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希望他們靠自己的經濟收入,用10到20年時間,拿出20%到30%的家庭收入,買下這樣的一套房。且以北京近郊區縣近北京地段:每平方米2000元到4000元可買商品房。若以1997年北京市政府規定的購房成本價,城近郊區為每建築平方米1450元左右。以一間50平方米小房計算,造價是72500元。若分25年期付款,每月平均要供240元,這供款如同交租,占現時三人家庭平均入息1200元的20%。若訂在25%,中下層人士每月供300元,那麼有60元或20%的利潤。可見投資社會服務基本建設是可保值增值的,還可帶來相關社會經濟效益。
3.應以基本保障為主,維持低水平的社保金額
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導致股市市值下調,相信不少社保基金損失兩成以上。甚者,更會影響基金財務健全性。因此,社會保障金額水平應維持於低水平和保障基本需要為主;不宜過分擴展,來保障社會中產階層人士。這樣會使社保基金保持穩健,即使受金融風暴打擊,亦能保證融資充裕,有足夠基金提供社保金給予基本需要人士。換言之,在世界金融體系未完成改革之前,甚或改革之後,仍恐怕會有很多隱蔽組織如長期資本管理對沖基金等趁機炒賣,應把「維持低水平社保金額以保障基本需要為主」的政策訂為長期國策,不宜修改。即使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也不宜提高保障金額水平。一則可避免如金融風暴的突如其來的破壞,同時可採用豐富資源用在社會服務式的社會保障,三則更可維持市民工作動力,不因社保金額水平過高而挫傷勞動積極性。
4.不應設立失業保險,造成財政負擔
應否設立失業保險常常成為改策的爭議。但經亞洲金融風暴一役,其後遺症顯然導致大量失業。除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仍可維持失業率在5%以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大都接近10%或以上。試問要為這么龐大的失業大軍提供基本的失業保險金,所花費的財政將會是天文數字。一下子要拿出這筆金額,將會對已備受沖擊的經濟不景下的政府財政造成沉重負擔。因此,制訂穩健的社會保障政策適宜避免設立失業保險。保障失業者,可改由社會援助來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保證不會跌穿社會安全網。對應付諸如金融風暴的危機,這種社保安排會較為妥善。
事實上,一般西方國家的失業保險安排,都是為失業者提供失業保險金半年至一年後,屆時若還未能找到工作,只能轉移申請資產入息審查的社會援助救濟來解決基本生活問題。因此若以基本生活保障為主,根本無須為有一定資產儲蓄的失業者提供過渡性質的失業保險金。
即使以沒有受金融風暴沖擊的中國來說,為所有非自願性失業者包括那些有一定資產儲蓄的中產失業者提供失業保險金,將造成很多後遺症。
(1)失業保險財政易出赤字。自1986年建立失業保險以來,1992年失業保險支出,因失業人數增加,便達到前來年總和;1994年的失業保險支出,又是前7年總和的1.2倍;有些地區已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所余的基金只能維持200萬人一年的基本生活,但據預測,從1995年到2000年,由於企業破產解僱,減產裁員的職工將達1800萬人,年均300萬人。加大10倍失業保險基金也不一定足夠應付(《中國再就業工程實施指南》,1998年)。
(2)失業保險制度名下出現各種開支,包括醫療費、喪葬補助費、親屬撫恤費、生產自救費和管理費等,難以監管審計。故有提出建立由用人單位、勞動者、工會和公眾團體的代表組成的社會監督機構,其實效有待證實。
(3)現時適用范圍限於國有企業,若推廣至各種企業制和打破城鄉界限,承擔的責任將超越數億人,包括1.2億的鄉鎮企業工人。是否可以承擔,實成疑問。
較可行的辦法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來為失業者提供「安全網」保證基本生活需要。而有關資源則可用作再就業服務資金,提供職訓津貼,以鼓勵改進本身技能、轉業准備、尋找職業和生產自救。這比設立失業保險金為佳。事實上,現時中國國策也是把失業保險的救濟功能放在首位。因此,精簡正名,倒不如選用最低生活保障和職訓津貼補助來得更直接有效(詳盡分析日後可見莫泰基等編,《香港勞資關系與社會保障》,2000,中國勞動出版社)。
5.制定貧窮線,作為社會援助金的安全綱水平
不設立失業保險,則必須有一個妥善社會援助制度。但很多社會援助制度都是因隨政治爭執而改變,未能有效地提供一適當保障水平,照顧最不能自助者的需要。較有依據的做法是選擇適當的方法,制定官方貧困線,以此為社會援助制度的基本保障金,以社會安全網形式,成為社會最後防線,保障市民。這樣會有效率地照顧最有需要的人士,並保證社會安定,維持良好治安法紀。

【參考文獻】
1 李羅力主編,1998,《第二沖擊波——從東南亞金融風暴到全球經濟大變局》,貴州人民出版社。
2 姜建青主編,1998,《海外金融風潮評析》,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㈦ 印尼海嘯中國捐了多少512地震印尼捐了多少

(1)印尼海嘯,中國政府捐了5億2500萬,這還不包括港澳台和內地非政府捐款。 如果把非政府部分的捐款也算在內,來自中國的捐款超過10億人民幣。

(2)
2008年5月16日,印尼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萬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物資,價值48.9萬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報》代表其讀者,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3.3萬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嘯中受中國援助的一個村子的村民,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核人民幣6.7萬元。
好像沒有別的捐款了。再有的話,就是在印尼的中資企業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經派出一個由23人組成的醫療隊,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間,在甘肅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活動。

㈧ 中國頂級黑客,為報南海王偉撞機之仇,將國旗插到了白宮上,他是誰

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如今我們的衣食住行已經離不開網路了,但是網路並不是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網上有很多黑客的存在,尋找網路的漏洞,攻擊別人的電腦,進行非法活動,比如說之前的熊貓燒香。

雖然紅客聯盟被解散了,但是熊熊燃燒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都沒有熄滅,紅客聯盟也在解散之後不久,再次重組成為另一個黑客組織,他們用高超的技術再次守衛著國家和網路的安全,並且他們做出了承諾,以後絕對不會走商業化的道路,紅客聯盟將一直是一個愛國的黑客組織。而林勇本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黑客,他在2009年的時候拿到了信息安全社會影響力獎。相信未來在黑客技術這一方面,他一定能夠取得更加傑出的成就。

林勇和紅客聯盟,在我心裡就像古代懲奸除惡的大俠一樣,有人說俠以武犯禁,然而法用於正既正,法用於邪既邪,他們用自己掌握的高超技術,守衛著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替中國人民出了一口惡氣,像他們這樣的人,代表了我中華民族的氣節與脊樑,不管哪個時代,國家都需要英雄作為榜樣,而林勇就像為國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一樣,將愛國主義情懷,貫徹到了自己的職業使命當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㈨ 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是什麼

從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亞(主要是:棉蘭、巨港、楠榜、雅加達、梭羅和泗水)暴徒發動的一系列針對華人的暴動,亦稱為「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或「印尼五月騷亂」。1998年8月8日,旅美華人抗議迫害印尼華人暴行。

此次嚴重騷亂,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印尼國家經濟和社會運轉遭受巨大損失。騷亂進而演化成為一場變革運動,迫使在台上呆了31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蘇氏家族勢力隨之土崩瓦解。此後,印尼經歷了長期動盪和沉淪,用十餘年時間才逐步擺脫「絕望國家」狀態,確立新的政治體制,重拾經濟穩定發展,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元氣。

(9)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㈩ 昨天晚上看電視紀錄片一點尾,好象是中國戰士與印尼軍人軍事交流演練,突然隱約想起印尼大規模殺華人事件

1998年 印尼前總統蘇哈托的女婿,陸軍戰略後備部隊司令,曾擔任特種部隊司令的普拉博沃中將,為了個人利益,試圖製造一場混亂,使武裝部隊總司令維蘭托無法恢復首都的治安,這樣,普拉博沃就可以迫使蘇哈托宣布軍事管制,然後由他出面控制局勢。同時給蘇哈托的政治對手???即將接替他的哈比比一個難堪。
普拉博沃經過精心策化,開始將計劃付諸實施。首先,由軍方出面,收買地痞、流氓、黑社會組織、反華團體和極端勢力,進行准備活動。訓練暴徒縱火搶劫及強暴華人婦女,並承諾每強奸一名華裔婦女能得到2萬印尼盾(約2美元)的報酬。5月中旬開始實施。暴亂期間,據目擊者及受害者稱,看到大批軍車趕赴雅加達,從上面下來一群留平頭,體格健壯的青年男子,指揮暴民攻擊華裔居民,並唆使其縱火、搶劫,強暴並虐待、殺害華人婦女。這群人當暴民「進入角色」之後,就迅速消失得無影無蹤。
從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針對華人暴亂的幕後元兇正是??普拉博沃,及其後台前總統蘇哈托!
計劃被「完美」地實施,但是蘇哈托不久後宣布辭職,普拉博沃的打算落空了。

閱讀全文

與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城市學院怎麼樣 瀏覽:964
從中國去寮國怎麼走最近 瀏覽:786
伊朗是什麼宗派 瀏覽:693
英國草坪長什麼樣子 瀏覽:498
印尼5月份有什麼假日 瀏覽:160
為什麼伊朗治癒速度那麼快 瀏覽:994
今日中國獲得哪些獎牌 瀏覽:826
為什麼在越南拍照會有很多方框 瀏覽:529
中國是怎麼拿到輝瑞疫苗 瀏覽:152
印尼油的成分是什麼意思 瀏覽:347
越南人的生活是什麼 瀏覽:771
印度四大佛教在哪裡 瀏覽:155
印度葯贈葯哪個劃算 瀏覽:414
印尼有什麼好的地方 瀏覽:397
越南雨季是什麼意思 瀏覽:989
什麼是中國特色主義 瀏覽:679
英國龍蝦如何滅亡 瀏覽:885
義大利和奧地利為什麼踢加時賽 瀏覽:448
英國數字七為什麼加橫杠 瀏覽:386
000年中國稅收多少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