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為什麼能用鐵鍋

印尼為什麼能用鐵鍋

發布時間:2024-08-15 16:00:55

㈠ 二戰日本佔領了印尼油田及東南亞豐富的礦藏資源,為何還是缺油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日本軍方曾計劃在兩年以內從東印度——被稱為「南方戰區」——取得足夠的石油,以彌補缺額。因為日本是在其石油儲備足以維持兩年的情況下投入戰爭的——或者說日本的決策者是這樣設想的,所以兩年之後,日本就必須依賴東印度的石油。其實這一目標已超額完成。戰前的1940年,南方戰區的石油產量為六千五百一十萬桶。1942年,日本人只能生產二千五百九十萬桶,但至1943年,他們使產量回升到四千九百六十萬桶——1940年產量的75%。正如他們所計劃的那樣,日本人能夠利用被佔領的東印度來增加石油儲備。
但這個計劃有一個明確的弱點,日本的石油航運易受潛艇攻擊。令人奇怪的是,日本的軍事決策者幾乎沒有考慮到那種危險。他們低估了美國的潛艇及艇上的官兵。日本人認為美國人吃不起苦,貪圖享受,無法忍受海底生活和作戰的艱辛。事實上,美國潛艇在戰爭中表現得最為出色。一旦配備著改良的魚雷,它們就是一種致命的武器,能夠削弱乃至切斷日本南方戰區與本土各島之間的重要航線。按照日本人對所有商船的稱呼,這次時間拉得很長的沖突,被稱為「丸之戰」。但直至1943年末,日本人才開始認真注意保護其航運免受潛艇的攻擊,包括建立護航隊。他們的努力既不充分又不全面。
總的說來,其結果是毀滅性的。在日本戰時的所有貨運輪船中,大約有86%在交戰中被擊沉,另有9 %則受重創,直到戰爭結束時仍未能投入運行。這一戰役——實際上是一種不斷加劇的禁運和消耗戰——的成功,被一批日本經濟學家稱之為「對日本戰時經濟的致命打擊」。而且油船是潛艇特別喜愛攻擊的目標。從1943年起,被擊沉的油船數目驟增。到1944年,被擊沉的油船遠遠超過新造的油船。到1945年第一季度,南方戰區向日本本土的石油已完全停止。

㈡ 火鍋的歷史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於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時代,火鍋從中國傳入日本時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稱火鍋為「司蓋阿蓋」又稱「鋤燒」。如今火鍋還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解放後出土的東漢文物「鑊斗」,即為火鍋。唐代白居易的《問列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到宋代,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饒有風味;湘西的狗肉火鍋,享有「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美譽;重慶的毛肚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為寒冬里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含著不少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嘗時倍添雅趣。如東北人招待貴客時,火鍋里的菜擺法頗有規矩: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獸類肉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若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獸類肉,示意你離去。台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火鍋用料有七樣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蔥、芫菜、韭菜、魚、肉,這分別寓意:「勤快、會算、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有餘、富足。」
火鍋雖味美,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衛生,講究科學,一要注意選料新鮮,以免發生食物中毒。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鍋里燒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成分受破壞,並失去鮮味;若不等火候燒開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應注意不要滾燙吃,否則易燙傷口腔和食道的粘膜。
火鍋面面觀

我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動,可以算是火鍋初級形式。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有加熱過的痕跡。奴隸社會後期,出現了一種小銅鼎,高不超過20厘米,口徑15厘米左右。有的鼎與爐合二為一,即在鼎中鑄有一個隔層,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層有一個開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鏤空作通風的煙孔。有的鼎腹較淺,鼎中間夾一炭盤,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溫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火鍋了。漢代出現一種稱為「染爐」、「染杯」的小銅器,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積一般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可以推斷這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唐宋時,火鍋開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多備火鍋。在五代時,就出現過五格火鍋,就是將火鍋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時的火鍋又稱暖鍋,一種是銅制的,一種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食用。到了清代,各種涮肉火鍋已成為宮廷冬令佳餚。嘉慶皇帝登基時,在盛大的宮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特地用了1650隻火鍋宴請嘉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

火鍋種類

按燃料區分;按火鍋結構區分;按原料區分;按口味區分

此外,還有按鍋體製作材料分為銅火鍋、不銹鋼火鍋、陶瓷火鍋的,以及一些較獨特的火鍋。山東王可仲發明出一種火鍋餐桌,中間由1大8小9隻火鍋座組成,每隻火鍋座又由電熱盤、火鍋湯盆、金屬菜盤、鍋蓋等搭配而成。當需要品嘗火鍋筵席時,該桌既能作為專門的各客火鍋使用,也可以在中間擺放與火鍋相配的各式菜點。如果蓋上9個圓孔蓋,即成為普通餐桌,並有保溫菜餚的功能,只要將火鍋湯盆內放上水,將菜餚放置在其上面,然後打開電熱盤開關,就能使菜餚保持熱乎乎狀態,使菜餚口味鮮美。

國外也有許多國家食用火鍋,特介紹幾例如下:

日本鋤燒火鍋:主料有牛肉片、蝦仁、雞片、魚片、豬瘦肉片、豬腰片等,配料有粉絲、菠菜、京菜、洋蔥等。吃法通常是將平底鍋燒熱,待油燒熱後倒入京菜、洋蔥片拌炒至八成熟,然後把自己喜愛的各式主料放入鍋中,邊煎邊吃。吃至一半,再加入鮮湯與調料煮沸,在鮮湯內涮主料食之。

朝鮮酸菜白膘肉火鍋:用炭火加熱,高湯為海鮮湯,其酸菜較為著名,白膘肉即五花肉,再配血腸、蛤蜊等,吃法較原始,但很解饞。

韓國石頭火鍋:鍋底是辣椒油、辣椒粉,上面滿蓋肉片和肥雞塊,辛辣無比。

印尼咖喱火鍋:作料是印尼本土產的咖喱、番葉、椰子粉及香料等,涮以魚頭、大蝦、雞肉、牛肉,鍋底還以米粉浸汁,有盡吸原汁之雅趣。

瑞士乳酪火鍋:將乳酪放在鍋里,煮成液體狀,再加入白酒和果酒,吃時用長叉將法式麵包放進鍋中的乳酪液里,待乳酪滲進麵包後即食。

火鍋用料

這里說的用料,主要是指火鍋主料、湯料、蘸料味碟,至於加熱原料及一些小餐具、用具,這里不再贅述。

火鍋主料即成鍋中涮煮的原料,其適用范圍極其廣泛,天上飛的、地上長(跑)的、水中游(爬)的,無所不包。按原料的性質可分為海鮮原料、河鮮原料、家禽原料、家畜原料、蔬果原料、原料製品等,凡是能用來製作菜餚的原料幾乎都能作火鍋主料。

火鍋湯料即鍋中的底湯,用得最多的是紅湯汁,其次是白湯汁(包括酸菜湯)。紅湯汁即辣味湯汁,用濃湯與辣椒、豆瓣、豆豉、醪糟汁、冰糖、精鹽、黃酒、多種香料等熬制而成。白湯汁即用老母雞、肥鴨、豬骨頭、火腿肘子、豬瘦肉、蔥、姜、酒等熬制的湯汁,一般與紅湯汁配合使用,很少單獨使用,即使用也常要蘸些調味料食用。

蘸料味碟是涮制火鍋不可缺少的部分,常見的有麻油味碟、蒜泥味碟、椒油味碟、紅油味碟、辣醬味碟、川琦蘸料碟、醬汁味碟、韭菜花味碟等。在火鍋中涮燙的主料剛出鍋時溫度較高,若將剛從鍋中撈出的主料在味碟中蘸一下,能使滾燙的原料降低溫度,便不會燙傷口腔。

㈢ 為什麼會出現貧血

貧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確切地說盆血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具體的疾病,許多疾病都可以伴有貧血。所謂貧血並不是血液太少,而是指血液里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太少。貧血在很多種情況下都會出現,最常見的是血中缺少鐵質。血液中負責運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含有鐵質,如果鐵質不足,血紅蛋白的數量就會減少,因為人體缺少了從血液里補充的氧。從而影響身體的健康,很多病都會引起貧血,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貧血者最初感覺疲乏、睏倦、軟弱無力、皮膚黏膜及指甲蒼白、活動後心慌、氣促,長期貧血者可引起心臟擴大,心率及脈搏加快、低熱、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慾減退、腹脹、惡心、便秘,女性可表現月經不調,男女患者均可有性慾減退。嚴重貧血者可有肝、脾腫大,甚至會引起休克。

貧血之所以會出現上述臨床表現,主要是因為血液的攜氧能力減低造成的,其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各器官和組織的缺氧程度和對缺氧的代償功能和適應能力。如果貧血發生發展迅速,循環血液含氧量明顯減少,如是年老體弱及有心血管疾病者,則症狀較嚴重;相反如果貧血發生緩慢,由於機體能逐漸適應低氧狀態,特別是細胞內二磷酸甘油酸的產生和濃度增高,使血紅蛋白和氧的親和力減低,因而在組織中紅細胞釋放氧增多,故使貧血嚴重而症狀輕微。

在臨床上診斷為貧血,是指循環血液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我國診斷貧血的血紅蛋白標准為:成人男性低於120g/L,女性低於110g/L,孕婦低於100g/L

現在,醫學家們已知道貧血有多種類型。若按發生貧血的機制劃分,醫學家們將貧血分為:1.造血不良性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2.紅細胞過度破壞造成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3.失血過多造成的貧血:如潰瘍或腫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若按細胞的形態劃分則可分為:1.大細胞性貧血: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2.正常細胞性貧血:如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3.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如慢性感染性貧血;4.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等。

由於引起貧血有多種原因,因此病人當被診斷為貧血後,應當首先找到引起貧血的原因,再根據起貧血的病因進行防治。例如,在我國農村的部分地區,鉤蟲病是引起慢性失血性貧血的重要原因,此時應以治療鉤蟲病為主,糾正出血的原因。而對月經過多或經產婦以及妊娠期婦女出現的貧應當使用鐵強化食品或補充鐵劑。貧血與人的遺傳基因也有關系,有一種鐮刀狀紅細胞貧血在非洲人中很普遍,而在其他人中間極罕見,除非父母雙方都帶有這種基因,否則不會出現這種症狀。

當然,最常見的貧血還是缺鐵性貧血。鐵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體內含鐵3~5g,都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沒有游離的鐵離子存在。體內鐵有兩種形式:一是功能鐵,佔70%,大部分存在於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及一些酶系統中,幫助運輸氧及參與組織呼吸功能;二是貯存鐵,佔30%,主要存在於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中。

若膳食中的鐵長期供應不足,首先引起體內貯存鐵的耗竭,進一步發展,則引起缺鐵性貧血,可出現相應臨床症狀,如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頭暈、眼花和耳鳴等。兒童多出現神經症狀,如容易興奮、激動、煩燥,部分症人可出現異食癖;還可出現舌炎,口角炎、皮膚乾燥皺縮,指甲變薄變脆,甚至反甲。一部分病人因免疫力低下,常伴有反復感染。

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我們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補鐵。鐵在食物中主要存在兩種形式。一是非血紅素鐵,主要以Pe(OH)3絡合物形式存在於食物中。這種形式的鐵必須在胃酸作用下,還原成亞鐵離子後才能被吸收。影響其吸收的因素較多,如飲食中含有較多植酸鹽、草酸鹽、碳酸鹽,則它們可與鐵形成不溶性鐵,抑制鐵的吸收。谷類中鐵的吸收率低,原因就在於此。服用過多的抗酸葯物,亦不利於鐵離子的釋出,阻礙鐵的吸收。此外也有很多因素對鐵的吸收有益。維生素C可與鐵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使鐵在高pH條件下亦能呈溶解狀態,有利於鐵的吸收。動物蛋白質如牛肉、豬肉、肝臟、魚等存在肉類因子,亦可促進鐵的吸收。牛奶、蛋類無此作用。在有充足膳食鈣存在時,可除去抑制鐵吸收的磷酸根、草酸根,亦有利於鐵的吸收。二是血紅素鐵,即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中卟啉結合的鐵。它以卟啉鐵形式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此類鐵既不受碳酸根等抑制因素影響,亦不受維生素C等促進因素影響,使胃黏膜分泌的內因子有促進其吸收作用。總的看來植物性食物鐵的吸收率較低,多在10%以下,動物性食物吸收率較高,但牛奶為貧鐵食物,蛋類中由於存在卵黃高磷蛋白,鐵吸收率亦較低。為了防止缺鐵的形成,日常膳食中應多搭配動物肝臟、動物全血、肉類、魚類,多食鐵強化食品,如強化鐵的食鹽、奶粉。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還將推廣鐵強化醬油作為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措施。

鐵劑作為一種葯物應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代埃及紙草文中就記載了含有鐵劑的處方。在古羅馬時代,鐵劑被認為是萬靈葯,廣泛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然而,直到17世紀,英國著名醫生西登漢姆才真正認識到了鐵劑在貧血治療中的價值,他用鐵劑治療萎黃病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當然,鐵劑為什麼能治療貧血的科學機制是在20世紀才最終得以闡明的。

有的貧血病人較長時間服用鐵劑後療效甚微;還有的人服用鐵劑後非但沒有取得明顯療效,反而出現了一些並發症,增加了病痛。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在臨床上,使用硫酸亞鐵來治療輕症的貧血病人時,由於硫酸亞鐵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大,病人服用後會產生惡心、嘔吐,甚至腹痛、腹瀉,致使葯物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影響療效。有的病人為避免鐵劑對胃腸的刺激而飯後服葯。由於鐵的吸收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飯後即服鐵劑,鐵會隨食物很快離開胃及十二指腸而不能,被吸收。正確的方法是飯後一小時服用。有些萎縮性胃炎病人、胃及十二指腸切除患者服用硫酸亞鐵也可能效果不佳,因為鐵劑需在酸性環境中才易吸收,而這類病人胃酸濃度低甚至缺乏胃酸,故應選擇右旋糖酐鐵肌肉注射。

血液的生成是在骨髓,也就是說,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可以說,骨髓是製造血細胞的「工廠」。

影響血液生成的兩大因素主要是造血功能和造血原料,造血原料主要來源於飲食,製造血細胞的三大要素包括鐵、葉酸、維生素B12,食物中缺乏以上三種物質就可以引起貧血,即通常所說的「營養性貧血」,其中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尤其是嬰幼兒和生育期婦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成年男性發病率為11%,女性為20%以上,孕婦為40%,兒童高達50%。在發展中國家,缺鐵性貧血發病率更高,印尼、泰國、智利小兒缺鐵性貧血發病率高達30%~90%。在我國鐵缺乏發生率也很高,兒童佔30%~41.3%,月經期婦女佔41.3%,孕婦高達66.27%。鐵缺乏不但引起貧血,還影響人的智力,根據國外一份資料報道,缺鐵人群的智商低於非缺鐵者,缺鐵人群的年收入也明顯低於不缺鐵者,所以鐵缺之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食物中不乏含鐵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血液、肌肉中含鐵量非常高,我們食譜中溜肝尖、炒豬血以及各種排骨、炒肉絲等菜餚,含鐵量非常高。在素食中豆類、大紅棗含鐵量較高。在烹飪方面,用鐵鍋炒菜,可以提高食品中的含鐵量,有益於健康;不宜長期用鋁鍋來妙菜,否則不但不能補充鐵,還會引起鋁中毒,導致老年性痴呆。補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促進鐵的吸收利用也很關鍵,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水果等有利於鐵的吸收,所以應注意飲食搭配。

補充果汁等液體也可對鐵的吸收產生影響。天然果汁等有利於鐵的吸收,同時富含維生素;而我國傳統飲料茶則相反,因茶葉含有鞣酸等物質,可以與鐵形成絡合物,影響鐵的吸收。茶葉中鞣酸含量,紅茶約為5%,綠茶約為10%。當人大量飲用濃茶後,鞣酸與鐵質的結合就會更加活躍,給人體對鐵的吸收帶來障礙和影響,使人體表現為缺鐵性貧血。所以缺鐵者應忌茶。有些患者因為有飲濃茶的習慣並且喜歡喝茶,結果發生了貧血,若改掉這種習慣並口服鐵劑就會很快恢復健康。

貧血的另一種原因就是造血功能障礙,典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目前對貧血以葯物治療為主,但合理的飲食調節也不容忽視。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具有補腎填精作用的食品,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如山葯、大棗、枸杞子、核桃、桂圓既是食品,也是葯品,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用以上食品加適量水和糯米,煮成粥長期食用,有利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康復。中醫有「以臟補臟」的理論,多進食動物骨髓,可以補充人體骨髓,如排骨湯可以幫助骨髓造血,有條件的,可以進食甲魚,甲魚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甲魚血以血補血,效果較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並不適宜吃甲魚。祖國醫學認為,甲魚有滋陰涼血功能,可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甲魚肉含有一種類似廿碳戊的重要物質,常吃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大有裨益;新的研究結果還證明,甲魚有一定的抗癌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功能。但專家認為,久病體虛、陽虛怕冷、胃腸功能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者均應慎用,以免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凡脾虛、胃口不好、孕婦及產後泄瀉的人亦不宜服用,以防食後引起胃腸不適等或產生其他副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研究資料還表明,患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都不宜吃甲魚及其制劑,以免誘發肝昏迷,甚至導致死亡。

㈣ 閩南的地方習俗

許多研究華人文化的海外學者,在經過探索和思考之後,往往把自己關注的目光最終移向閩文化,其中閩南文化的注目度相當高。在日本學術界,但凡研究中華文化、漢文化、海外華人華僑等諸問題的學者,在從事台灣、香港研究之後,當學術氛圍允許他們進入這里時,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關注點轉向閩南文化研究。
普渡
普渡,據史料載,歷史上泉州於元代開始將所管轄范圍劃分為東、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設城北隅,並在四隅下設三十六「鋪」,每鋪下又分若干「境」。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聽到的「鋪境」、「三十六鋪」一語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內,人們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媽、在大門口祭普渡公兩項內容。舊歷十五祭祖先,舊歷七月里以「鋪境」為單位逐日輪流做普渡。據老人們的記憶,36個鋪輪流做普渡是清末才開始的。據一些後世的文字資料以及老人們的口頭講述,輪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為祭祀行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場供求緊張。人們常為買東西打架。清乾隆年間,由地方鄉紳出面呈請由抽簽決定城廂三十六鋪的輪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節依舊家家祭祀祖先。從那時起,鯉城區以及相關聯的部分鄉村都以鋪境為單位輪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個舊七月里,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幾個角落輪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戶在七月十五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無論哪個鋪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結構主要有三部曲——豎旗.豎燈、普渡、重普,此外還有「結尾緣」。第一儀式從舊歷六月開始。最終儀式則在舊歷八月至十月之間。近水的鋪境和住在水邊的人們還要做「水普」。
泉州郊區鱘(蟲字旁)蜅是個漁村,舊歷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媽」,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時在門口擺酒菜、點香、燒金、放鞭炮。菜餚類里注意不能有帶鋒利邊緣貝殼的海鮮,有則要剝去貝殼再煮菜。擺好祭品後要「boyi」,卜問普渡公之後才可以燒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則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廟燒香、供奉酒菜、「燒金」。下午在家門口供酒菜、燒金祭普渡公。
城區舊式住房的普渡和鄉村類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門的裡面或大門外面擺桌子、放酒菜祭品、燒金。隨著高層多戶雜居式樓房的增加,產生了一個普渡祭祀地點的問題。從個案看到的樓房住戶的普渡方式現有三種:
1、在自家大門內面向樓道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2、在樓道內自家大門外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3、下到一樓露天處擺祭並燒金。
這是居民們在新的居住方式與傳統祭祀行為之間調節的結果。三種類型做法里,燒金行為都要在樓房外面做,這不單單是出於安全或通風的考慮,而是人們對傳統意識的承襲。
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開始。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左鄰右舍總要前後呼應式地開始做普渡儀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戶的酒、菜「供不應求」引得普渡公生氣對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後邀親喚友來「吃普渡」也是泉州城鄉共同的特點,祭祀儀式結束後的晚飯,除親戚外還廣邀朋友來喝酒,人們常常吃了這家又趕到那家去吃,這里剛吃著,那裡的催促電話就打來了。不拘城鄉,熱鬧的「吃普渡」成為泉州地區普渡全過程的一個高峰。有人說,各家各戶請很多客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也有人說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來很多人壯膽,可以嚇走普渡公。我想,後者的理由也許是比較原始的,前者則是派生出來的一種客觀效果。事實上「吃普渡」表現出今日的普渡活動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於輪流做普渡,使人們有更多互訪機會以及參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時節的社交圈大於春節,這是普渡的一大特點。
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稱奇。而且還分為一擔一擔的好幾擔!第一擔是裝吃的禮品。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條、冰糖、茶葉等組成,當地稱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還有農村自製的甜粿、發粿之類,稱為「壓房粿」,有建家立業、成立房頭之意。以上這些東西要用兩只竹籃裝上,繫上紅布條或紅紙條送到廳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貴子。另外,還得准備肉、面、糯米甜飯、香煙、酒等食品。
第二擔是裝衣服的皮箱。穿的東西會比較簡單,除了新娘隨身的衣服外,已不帶很多的服裝。但如果在憑票供應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當時有俗稱:「尼龍襪要四雙,四件襯衫的確良……」的唱詞呢!可見當時棉布緊張時新娘對服裝數量的要求。雖然對衣服的數量不大講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備了古色古香的紅襖、紅裙、藍布長衫、白黃身(白、黃布做成,男女各兩套),以備以後父母做壽拜堂及百歲年老時用,以此來體現男女雙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擔在嫁妝的禮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備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紅燭數對,香數把,鞭炮數串,紅包數包(稱為「房頭禮」),還有年糕點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數量都要二、四、十二等雙數,以圖吉利。然後放進兩只做工考究的紅籃里,當地稱為「紅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鄉鎮,有送保家燈(煤油燈)到男方家的習俗,為添丁發財之意。用的東西最多,大到彩電冰箱、摩托車,小到針線盒,真是無所不有。較傳統有「三盒」之稱。即一要首飾盒,裡面放著父母陪嫁的金銀首飾細軟等貴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妝盒,裡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鏡子、紅絲帶等八件東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針線盒,裡面有剪刀、紅尺子、針線等縫補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藝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稱「紅腳桶」),枕頭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臉盆等日常用品樣樣齊全,這就是閩南嫁妝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過,時至今日,有不少的習俗已為現代的婚娶習慣所取代了。
尾牙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夥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准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僱夥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不過,舊時的人較為厚道,如果不是夥計實在不行,或是東家的事業經營不佳。是不會隨便辭退夥計,辭退的方式也不是發下一張解僱通知或者資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員工被解僱。 相關語言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外地(包括廣東的粵東閩語【潮汕話】【海陸豐話】、粵西閩語【雷州話】)、台灣大部分),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 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而且還跟台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台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 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陳永華,福建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福建人。因此,此時台灣的語言,是以福建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官渡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府石獅 蚶江港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福州府 南台港和馬尾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廣東 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福建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語為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 ,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為「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形成了一種兼容並進的閩南語口音並且沉澱固定下來,即為台灣的台語口音。另外,閩南語支中的莆田話和台語超過一半可以互通。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比如台北、桃園)偏泉州腔,南部(比如高雄、台 南)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台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於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所以我們都還可以從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日本語和閩南語有某些相似之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復台 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產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由於古代越 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後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後,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系,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近代現代之研究已也顯示侗台語系(TAI-KADAI)亦與原始漢藏語系以及上古漢語有極密切之關系。侗台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台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於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為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 朝開始,泉州成為為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 拉 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 : ma-ti(死掉)、ta-pi (不過、可是)、ko-pi(咖啡)、gan-dang (馬鈴薯 / 土豆)、pa-sak(巴剎)、sa-bun(肥皂)、chok-ku-le(巧克力)、tong-kat(拐杖)、go-ka-ki(走廊)。
不同說法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一:河洛話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時期中原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宋、魯、齊國等地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到江南 等地,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國都洛陽周圍的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生生不息河洛郎「,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晉室南渡,在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也有晉安郡的人南遷,並逐漸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西晉在福建設置晉安郡、晉安郡晉安縣。在閩南人移民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語言分區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安溪、石獅、晉江、惠 安、南安、永春、德化、金 門等九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類似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在國民黨執政早期的台灣,由於國民黨政府強制推廣普通話,使得閩南語在台灣曾經幾十年時間比較沒落,講閩南語的人會被稱為「台客」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愛鄉、台灣人講台灣話等活動,講閩南語由「土」變成一種潮流時尚、Local Man,諸多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學習閩南語並會使用部分或流利使用閩南語,現台灣的諸多電視台也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如民視、三立、台視等,各大電視台也有製作各種類型的閩南語電視劇及綜藝節目,閩南語也被列入台灣學生學習的課程之一,很多台灣會說閩南話的人口大約佔全省的80%。
除了台 灣省以外,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在東南亞的閩南人與馬來人聯姻的後代共計人數達1000餘萬人,不少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綜述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捲、肉粽。不少外來飲食不斷進駐泉州,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廈門特產
炸棗
炸棗: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五寶(馬蹄酥、封肉、炸棗、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作法: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
五香條:「五香」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辦喜事必備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餚之一,所以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是最好不過,這已成了廈門同安的傳統風俗之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五香條作法:豆腐皮【豆膜】、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魚、馬蹄、花生油。
馬蹄酥
馬蹄酥: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
作法:用精麵粉、白糖、精生油、麥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餡三道製作工序。
封肉
封肉: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將豬肉(前腿肉)切成方塊,約二斤左右,用方形紗布包紮,放在干凈的鐵鍋,倒上熟豬油,加熱,把整塊豬肉放到鍋內熱炒,加上醬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蝦仁、壕乾等佐料,放在鍋里燜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碗仔粿
碗仔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漿,配上肉泥、油蔥等佐料,經過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翔安新店鎮一帶。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泉州飲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 安、晉 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干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干兩稀(中午或晚上為干飯),或兩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干飯)。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里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朴,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曆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
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漳州飲食
1、蚝仔煎
介紹:蚝仔煎也叫海蠣煎,是泉州人非常喜歡的海味。地道的海蠣煎要用未在水 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凈後加入雞蛋、肉絲、澱粉、蒜白,調以味精、細鹽、白酒等,攪勻放入熱鍋,兩面煎透,起鍋後放入醬料和香菜,鮮香無比。
2、鹹肉粽
介紹:它選用上等糯米,配上蝦仁、香菇、雞蛋和豬五花肉,調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凈的竹葉紮好,放入鍋中煮爛。吃時解開竹葉,調以沙茶醬或辣醬,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3、手抓面
介紹: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將黃油麵條煮熟後 攤成巴掌大的圓形裝盤,澆上甜面醬、蒜茸醬、雜醋醬(用生薑、蔥頭剁碎加醋和番茄醬調拌而成)、花生醬、沙茶醬、辣椒醬、芥末醬,最後再加上油炸豆腐乾絲,捲起來用手抓著吃。甜中帶酸,令人脾胃大開,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閩南風味的冷盤,頗負名氣。

閱讀全文

與印尼為什麼能用鐵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從印尼買虎魚 瀏覽:607
印度金馬膠囊在哪裡買 瀏覽:491
義大利杏鮑菇怎麼做 瀏覽:339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最窮 瀏覽:379
咕力咕力是什麼印度歌 瀏覽:413
ac米蘭是義大利哪裡的 瀏覽:93
印度為什麼老能得到奇怪的病 瀏覽:128
越南爸爸媽媽怎麼讀 瀏覽:436
在義大利得了皮膚病怎麼辦 瀏覽:631
印度馬邦到底有多少人 瀏覽:649
伊朗是什麼亞地區 瀏覽:36
義大利貿易公司怎麼樣 瀏覽:554
為什麼伊朗和沙特是世仇 瀏覽:908
中國哪個整形醫院好 瀏覽:353
伊朗主要人口是什麼民族 瀏覽:55
義大利picf什麼意思 瀏覽:896
印度防疫神器在哪裡 瀏覽:903
義大利松木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679
中國口罩哪個地區的多 瀏覽:551
印度認為的爭議地區有哪些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