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尼泊爾為什麼和中國越走越近
其實自打元朝將西藏劃為宣政院轄地開始,中尼兩國就已成為鄰居。清朝乾隆皇帝時,清軍還曾兩度征討廓爾喀,成為乾隆「十全武功」之一。不過農耕時代的人類文明發展水平,決定了中原王朝哪怕是對西藏的影響力,都是極其脆弱的,再想穿越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那更是非常困難——兩征廓爾喀的虎頭蛇尾,證明即便農耕文明發展到最高階段,中國也沒有在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所以,這種鄰居關系只不過是名義上的,中國對尼泊爾沒有太多影響力。
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勢才慢慢出現改變。
此時人類已經進入現代文明階段。工業技術的進步和交通工具、設施的發展,使中國第一次有能力直接對青藏高原進行管理;甚至有了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向南亞投射地緣影響力的技術可能。
而中印邊境戰爭,則成為尼泊爾開始「親華」的轉折點。在中印戰爭中,印度以精銳主力對陣中國邊防軍,卻不料大敗虧輸。雖然地緣格局的限制,使中國在戰場上得勝後仍不得退出藏南。但這場軍事勝利,卻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而這場中國的勝利,也讓尼泊爾發現了擺脫印度鉗制的機會:
由於現代文明條件下,青藏高原的地緣阻斷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已經具備向南亞施加影響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尼泊爾的適當親華,可以有效的對沖來自印度的壓力。
而對中國來說,雖然邊境戰爭已經結束,但中印之間的結構性地緣矛盾卻始終存在。雖然西藏的存在,使自己在地緣格局上對印度形成壓制,但如果能與尼泊爾深度合作,則可以進一步強化自己對喜馬拉雅南麓的影響,進而增強對印度的遏制。
中尼的想法一拍即合,二者關系迅速升溫,反應到現實中:就是趁著印度戰場失敗,引發政治動盪之機,中尼公路於1963年7月破土動工,並於1967年正式建成。
中尼公路的建成,使中國獲得了進入南亞的現代通道,其對尼泊爾、乃至南亞板塊的影響力大大增加。
當然,地緣格局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控制尼泊爾——也正是因為如此,尼泊爾才敢放心大膽的和中國合作。但中尼戰略通道的建成,使尼泊爾再面對印度的壓迫時,有了討價還價的本錢。
1969年,尼泊爾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來就派駐加德滿都陸軍總部的印度軍事代表團和北部邊境哨所的印度軍事人員——這在中尼公路貫通以前,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只不過,相較於尼印之間緊密的地緣關系,一條公路能起到的作用還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徹底顛覆尼泊爾受印鉗制的格局。而在經濟上,這種表現更為明顯。被激怒的印度隨即發動經濟制裁——1970年,印尼貿易與過境條約到期,印度卻拒絕續約——這對國土被印度三麵包圍的尼泊爾來說簡直是致命的打擊。在隨後的歲月中,經濟制裁更成為印度屢試不爽的打壓尼泊爾的手段。
作為一個內陸山地國家,尼泊爾的對外交通必須經過中印兩國。雖然中國實力遠超印度,但與尼泊爾接壤的卻是最為邊緣、經濟價值最低、交通也最不方便的西藏高原。這種限制,決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集中在政治和軍事層面,具體到經濟層面,中尼公路對尼泊爾的拉動作用並不大。
經濟上受制於人,再加上中尼公路畢竟只是一條通道,在連接彼此上的作用遠不能印尼之間的天然地緣關系相比,所以尼泊爾仍然不能擺脫印度控制。
但進入新世紀後,形勢又發生了變化。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尼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而論證中的中尼鐵路如果付諸現實,尼泊爾的真正獨立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鐵路的建成,對尼泊爾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它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對南亞的政治軍事影響力。雖然尼泊爾不可能讓中國軍事力量進入,但只要這條通道存在,尼泊爾在與印度的政治博弈中就更有底氣——如果印度還敢對其欺壓太甚,尼泊爾隨時可以引華為援。這種形勢下,印度免不了投鼠忌器,尼泊爾政治獨立性會更有保障。
而經濟上,中尼鐵路的建成,更會極大減少尼泊爾對印度的依賴程度。相對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更小;而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也遠非20世紀60年代可比。
基於這兩點因素。這條新的中尼戰略通道,其經濟價值將遠遠超過之前的中尼公路:第一,尼泊爾的部分高價值自然資源可以通過鐵路運到中國中東部工業區;第二,由鐵路而來的中國遊客,也會較之前大幅增長(2014年中國赴尼旅遊人數已突破10萬,鐵路的暢通,更將使該數字倍數級增加),對尼泊爾這種人均GDP只有七百美元的內陸小國來說,中國遊客的經濟拉動作用相當明顯。隨著中尼雙邊經濟活動的增長,印度對尼泊爾的經貿壟斷地位會被進一步打破。
當然,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決定了不管是鐵路還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之間的聯系達到尼印之間那樣的高度。但它們依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使尼泊爾的附庸地位大為改觀。再考慮到中國遠勝於印度的國力,這不但可以在經濟交往中彌補中尼地緣疏離帶來的局限(中尼地緣關系雖不如尼印,但中國經濟的能量卻比印度強大的多),也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在政治上對尼泊爾提供超越地緣限制的支持。
綜上所述,只要中國對印度的巨大規模優勢持續存在,那它對尼泊爾的影響力有可能會達到跟印度接近等量齊觀的程度——直白點說,中印在尼泊爾有可能會形成均勢。
一旦這種均勢狀態形成,尼泊爾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它的政治態度,將可以決定該國的走向和歸屬(在印度一家獨大時,尼泊爾是法決定自身命運的)。
當然,如果不想因中印地緣沖突而引火燒身,尼泊爾是不可能向任何一方一邊倒的。中立的原則下,在該區域內部助弱遏強,維持均勢狀態,會是尼泊爾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好選擇。
由於尼泊爾本就是南亞國家,地緣的限制決定了中國無法對它實現掌控。能將其從印度的附庸,轉變為中印之間的戰略緩沖,這已經是現有條件下的最好結果,對這樣的局面,中國當然是願意接受的。
但印度就悲劇了。好端端的自家後院,變成了兩家人之間的市政園林,這換誰都得憋屈死。
但打鐵還的自身硬。印度的大規模工業化遲遲無法開展,它與中國的國力差距不斷拉大。(印度為什麼無法工業化,可參見雲石《地緣政治15:印度為什麼成不了第二個中國》)
當這種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爾的均勢狀態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屆時,就算印度不情不願,也只能徒喚奈何。尼泊爾一直以來建立中立和平國的努力,也就可以宣告達成了。
下一節,雲石君將繼續南亞系列,主講斯里蘭卡,看這個北印度洋島國,在面對印度壓力時,是如何應對的。
『貳』 印尼靠中國那個邊境
跟我們不接壤,是海上鄰國,就是現在中國南沙還要南邊點就是印尼,跟我們有專屬經濟區的爭端。
『叄』 中國的鄰國有哪些
大陸鄰國(12個):寮國、緬甸、印度(包括印控克什米爾)、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包括巴控克什米爾)、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俄羅斯、蒙古
海陸鄰國(2個):越南、朝鮮
海洋鄰國(4):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中國一共有20個鄰國。而世界上鄰國最少的國家,冰島沒有一個鄰國。
中國國土面積世界第三,不管是路基線還是海岸線都很長。目前在大陸上跟中國有邊境相連的12個國家,大陸有邊境相連大海海岸線也有相接的有2個,根據海洋法公約,海洋專屬經濟區也算是一國領土,所以中國響鈴的海洋領國有6個。
(3)印尼和中國邊境有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部分中國鄰國簡介
1、朝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語: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North Korea)。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是朝鮮勞動黨,首都平壤。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接壤。西臨渤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東臨日本海。
2、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烏爾都語: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簡稱「巴基斯坦」(Pakistan),意為「聖潔的土地」、「清真之國」。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國語為烏爾都語。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東北鄰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海岸線長980公里。南部屬熱帶氣候,其餘屬亞熱帶氣候。首都伊斯蘭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3、哈薩克
哈薩克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哈薩克(英語:Kazakhstan;Казах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
4、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
5、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普什圖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簡稱阿富汗,是一個位於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義,有時候會被認為處在中亞或者南亞,甚至被歸類於中東地區(西亞)。
阿富汗與大部分比鄰的國家有著宗教上、語言上、地理上相當程度的關聯。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庫曼、烏茲別克以及塔吉克接壤,東部與中國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區(有爭議)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
『肆』 世界上有哪些發達的邊境地區
丹麥的格陵蘭島在世界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一,是全世界最大的島。面積約有2166086平方公里,僅有人口6萬,所屬於北美洲。格陵蘭島的國家領袖是彼得·勞瑞森,島上是典型的寒帶氣候,終年嚴寒,沿海季氣溫零度以上,但是內陸的話幾乎是全年處於冰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