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租地多少錢一畝

印尼租地多少錢一畝

發布時間:2024-10-01 09:54:03

㈠ 上海造船廠在哪裡

上海船廠一、歷史沿革
上海船廠的前身是英商英聯船廠和招商局機器造船廠。
英聯船廠是由祥生船廠、耶松船廠、瑞鎔船廠、萬隆鐵工廠、和豐船塢、董家渡船塢等廠塢經過多次兼並和合並而成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商尼柯遜、包義德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開設祥生船廠,建廠初期製造軍火,後來修造船舶,曾為清政府建造過2艘浮江炮艇及其他船舶。19世紀70年代,祥生船廠兼並了虹口的新船塢及浦東煉鐵機器廠,並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耶松船廠是英商偉南於同治四年所建,位於虹口外虹橋,其規模比祥生船廠大,曾兼並過幾家小廠,光緒十八年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光緒二十六年又收購浦東陶家宅的和豐船塢和發昌機器廠。光緒二十七年祥生、耶松兩廠合並,組成耶松船廠公司。兩廠合並後實力大增,擁有6個大船塢,資本猛增至557萬兩白銀。光緒三十一年,公司整頓財務,重新注冊,改名耶松有限公司。
瑞鎔船廠系德商企業,建於光緒二十六年,光緒二十九年開挖船塢,專造淺水船、拖船、駁船和游覽船。光緒三十年德商萬隆鐵工廠成立,從事造船及海船修理業務。民國元年(1912年)瑞鎔兼並了萬隆鐵工廠,統稱瑞鎔船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瑞鎔廠主轉入英國籍,船廠也成了英商企業。英商企業為了避免自相傾軋,決定聯合起來,於民國25年正式簽約合並,成立英聯船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聯船廠)。合並後共佔地30萬平方米,職工近1000人,擁有4座大型船塢(楊樹浦1號、2號船塢,董家渡船塢及和豐船塢)。民國21~30年,英聯船廠及瑞鎔船廠共承修中外艦船2248艘,其中包括英國軍艦64艘、美國軍艦21艘、日本軍艦31艘、義大利軍艦1艘,營業狀況甚佳。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接管英聯船廠,其楊樹浦總廠改稱三菱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楊樹浦工場。民國31~34年8月共修理艦船382艘,幾乎全是日本的軍艦。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海軍部接管英聯船廠,民國34年9月16日歸還英商,並恢復原來的廠名。
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徵用英聯船廠,改名「軍管英聯船廠」。
上海船廠的另一個源頭是招商局機器造船廠,創建於民國3年。是年,招商局為擴大營業,把「招收民股」改為「官督商辦」,並撥款37600餘兩白銀,在浦東陸家嘴租地7畝,創辦了招商局內河機廠,當時約有職工100人。民國17年,改名招商局機器造船廠。民國25年,奉命將機器、設備、材料遷至招商局漢口分局四號倉庫裝置開業。抗日戰爭爆發後,幾經變遷,直至民國28年在重慶龍門浩設廠,改名國營招商局機器廠,有職工約200人。抗日戰爭勝利後,招商局遷回上海,工廠人員返滬,並接收閘北潘家灣內河造船廠、南市機廠街中央造船廠(前身為民辦合興機器製造廠)和浦東泰同棧黃浦造船所等3個小修理廠,分別改名國營招商局第一、第二、第三船舶修理所。民國36年10月,招商局將第一、第二兩個修理所合並遷至浦東泰同棧第三船舶修理所,並改名國營招商局機器造船廠。
1949年5月29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航運管理處接管招商局機器造船廠,改名為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廠。當時全廠有職工699人,工廠總面積7.6萬平方米,岸線413米,金屬切削機床129台,鍛壓設備21台,焊接設備36台,廠房建築面積3300餘平方米。1951年11月,工廠改名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海運管理總局上海船舶修造廠。1954年1月1日,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今浦西分廠)並入上海船舶修造廠。1982年6月,由交通部劃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領導。1985年3月,改名為上海船廠。
二、企業概況
祥生船廠建於清同治元年,前身是英商和記洋行。至同治四年已有地18畝,臨江有一塊長167英尺的地段,建築機工場、鐵工場、木工場、鍋爐房各1間,翻砂鑄工場1間,堆棧2座。設備有:蒸汽鐵錘、熔鐵爐等。同治十三年收購了上海浦東煉鐵機器廠後,規模擴大。光緒六年(1880年)新建船塢1座,其尺度為:船塢長450英尺,塢門寬80英尺,滿潮時水深21英尺。
耶松船廠建於清同治四年,最初是美國企業,經營船塢、堤岸、倉庫的設計施工。同治十年,以最高的標價得到上海船塢公司「老船塢」的租賃權;次年,又獲得浦東船塢公司的租賃權,首先把浦東船塢由380英尺擴充到450英尺,以後又陸續添置了起重機、鍋爐和抽水機等設備,接著又兼並了一些設在上海的英國船廠。由於英國資本不斷增加,耶松船廠變成一個英國資本的企業。它比祥生船廠大,有工人2000餘人。其在虹口「老船塢」的工廠面積佔地30餘畝,東為仁泰碼頭,兩側招商局,中棧前臨馬路,後沿黃浦江,地上有鐵路,能重車出入,設備比較先進。光緒二十~二十六年又先後兼並了董家渡船塢和東方船塢,規模進一步擴大。光緒二十七年,耶松、祥生兩廠合並,組成耶松船廠公司,資本額增至557萬銀兩,擁有祥生船廠船塢、老船塢、引翔港船塢、和豐船廠船塢、董家渡船塢、哥立爾船塢、東方船塢等7大船塢,以及較多的廠房、倉庫、碼頭等設備和設施,是當時「東方最大的修造船壟斷組織之一」。
瑞鎔船廠初期資本額為218490銀兩,後增資10萬銀兩。廠址在楊樹浦路,有船塢1座,安裝了最新式的設備,其中包括水力絞釘機、蒸汽工具和電力鑽孔機的裝置等。民國元年兼並萬隆鐵工廠後,進一步擴充設備,在滑道上安裝1台50匹馬力的電動絞車,鐵工場安裝了2台手搖起重機。在萬隆工場修建了為木工儲存烘乾木材的天棚,1個新汽車棚,1個堅固的防火室。鑄銅工場加以翻修,增加設備有1台新的刨床和3台電力鑽孔機。
民國25年,耶松有限公司和瑞鎔船廠合並成立英聯船廠股份有限公司,全廠佔地450畝,職工近1000人,擁有4座大型船塢。合並的第1年修船570餘艘,營業狀況甚佳。
解放後,1950~1952年的3年國民經濟恢復期間,工廠用於基本建設投資共72萬元,因陋就簡地進行零星建設和廠房修理。
1954年1月,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並入交通部上海船舶修船廠後,工廠佔地面積33.1萬平方米,其中廠房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擁有干船塢2座,船排3座,滑道1座,碼頭岸線長780米,主要生產設備330餘台。
1953~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基本建設投資為1202萬元,完成建築面積40416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14930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5486平方米。這是建國以來工廠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的開始,完成的主要項目有:內燃機車間、車工車間連庫房、輪機車間、固定碼頭東部(浦東廠區)3號變電所、西部(浦西廠區)動力間、制氧站、鍋爐房等。
1958~1962年「二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共2098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077萬元,技術改造投資21萬元。竣工建築面積50204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39012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項目有:船體、輪機、鍛工車間、鑄工車間、西部碼頭、煤氣站、中央倉庫等。其中3000噸船台(1號船台)是當時工廠為建造3000噸級沿海船舶「和平49」號而興建的,1958年7月開始,同年11月完工。1959年4~6月結合新制第一台40噸門式起重機對該船台進行擴建,共投資86萬元,其中建築工程17萬元、設備工程69萬元,通過對1號船台的改擴建,使該船台實際已具備建造5000噸級船舶的能力。(1969年4~11月,又投資7萬元,對該船台進行技術改造,採取接長加固,使其具備建造萬噸級船舶的能力)。1963~1965年,工廠固定資產投資大為減少,僅投資284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55萬元,技術改造投資29萬元,竣工建築面積9632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7975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1657平方米。完成主要項目有:船體放樣樓、檔案庫房和技工學校等。其中1號船塢大修(該船塢建於光緒二十九年,由於長期失修,塢壁鋼板樁腐蝕滲水、塢底高低不平,嚴重影響塢修作業),1964年4月開工進行大修,1965年3月完工,共投資120萬元,其中建築工程費88萬元,設備工程費32萬元。
1966~1970年的「三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1275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258萬元。竣工建築面積12520平方米,其中生產性建築面積10285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235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項目有銅工車間、造機車間、船體下料場、乙炔站等。新建固定碼頭(8號碼頭,即造機碼頭)工程於1966年2月開工,1967年12月完工,投資117萬元。該碼頭全長210米,寬11.5米,碼頭標高4.5米,碼頭前沿水深6米。此外還投資8萬元用於改進除銹工作設施;投資32萬元新建1艘900馬力拖輪,投資117萬元新增1艘50噸浮吊等。
1971~1975年的「四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727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178萬元。竣工建築面積73327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52093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1224平方米,完成主要項目有:新建2萬噸船台(2號船台),總投資862萬元,建成後的船台長228米,寬27米,兩側設有100噸、40噸門座式起重機各1台,新建85×24米電焊平台1塊;船體車間改造工程共投資1282萬元,竣工建築面積20398平方米,車間內配備了起重能力100噸的橋式起重機、12米刨邊機、160噸和300噸油壓機等內場加工設備。造機車間二期工程共投資1250萬元,竣工建築面積9352平方米,車間內新添直徑3.5×15米大型車床1台、直徑3.4米立式車床1台、4.5×15米龍門刨床1台等大型機床設備及12台橋式起重機,其中最大起重能力為100噸。還新建了噴丸房,對造船區域的舊建築進行拆遷改造。自製了長12米,寬5米,為可控硅無環流控制的大型龍門刨床,用於加工大型柴油機底座。1972年,投資424萬元,籌建張家港分廠,並於1974年5月竣工投產。
1976~1980年的「五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總投資為5438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915萬元。竣工建築面積為115039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57747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57292平方米。主要工程項目有:船體車間改造、造機車間新建工程、張家港分廠遷並及4306廠遷建,此外還有車輛修理工場、綜合車間改造、機電外協倉庫、工廠東部碼頭填檔、大型退火爐、倉庫和露天跨、新建舾裝碼頭(銅工碼頭)等。主要技術改造項目有:自行風雨棚、高壓水除銹裝置、機修工場擴建等。還新增一批大型運輸車、汽車吊、數控繪圖機、光電跟蹤切割機等設備。
1981~1985年的「六五」計劃期間,工廠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770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3463萬元。竣工建築面積為90470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33884平方米,職工住宅56586平方米。工廠的技術改造規劃被列入國家機電工業第一批550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之一,並於1986年12月通過國家驗收。完成的主要技術改造項目有:1號和2號船台接長改造,使之能分別建造2萬噸級和3.5萬噸級的船舶。船體車間內場引進了先進的鋼板預處理生產線、型鋼預處理生產線、平面分段生產線、數控切削生產線等4條生產線以及新增關鍵加工設備。這一期間的主要建設項目有,船體外場場地改造及設備添置,造機加工設備添置和廠房改造,鑄鐵清理工場改造,螺旋槳工場擴建,計量室擴建等。工廠與聯邦德國兩家公司簽訂合同以補償貿易方式籌建集裝箱分廠。工廠投資710萬元,1981年1月開工,1982年3月基本完成並試生產,1984年12月全部完工。
1986~1990年的「七五」計劃期間,除繼續完成「六五」重點技術改造新建和擴建項目掃尾工程外,用於固定資產投資5587萬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3814萬元,竣工面積51497平方米,其中生產性面積24750平方米,職工住宅面積2724平方米。完成技術改造項目有:中型計算機房改造、中心鍋爐房油改煤工程、呋喃樹脂砂回收再生裝置、新建簡易噴丸房和塗裝房等。此外,還引進一批塢修機械設備,高空作業平台5台,MPK150.8液壓搬運車等項目。
1991~1995年的「八五」計劃期間,工廠屬「八五」國家重點技術改造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也列為國家重點改造項目。工廠投資26446.4萬元,重點改造造船造機設施設備。主要項目是:重建1號船台,使之能建造3.5萬噸級船舶以及具有建造6萬噸級的能力,配備2台120噸門座式起重機;新建7975平方米裝焊平台,11900平方米舾裝場地和分段堆場等;新建194米長的舾裝碼頭、35千伏總降站;進口水下等離子切割機、數顯彎管機、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水力測功器等;添置機加工設備,改造造機配套設施和修船設施,使工廠主要設施設備具備了年造16.5萬噸船舶和11萬千瓦柴油機的能力。同時搬遷管子酸洗電鍍車間、電器製造車間、工具車間、煉鋼車間、中小件加工及熱處理車間等,建立起管件廠、坦直鑄鋼廠、康橋船用機械廠、周西附件廠、合慶造機焊接件廠——浦東設備廠等,新建分段製造車間——松江分廠,形成了共有35萬平方米廠區面積的13個配套廠,使總廠成為造船、造機總裝廠,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
經過歷年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工廠的規模和生產建設得到迅速發展。至1995年末,全廠佔地面積58.9萬平方米;職工850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700人。固定資產原值3.78億元。擁有3.5萬噸級(具有6萬噸級能力)和2.5萬噸級船台各1座,2.5萬噸級(舉力1.15萬噸)浮船塢1艘。1萬噸級和5000噸級干船塢各1座,碼頭岸線1500多米,以及電子計算機CAD/CAM系統網路和包括水下等離子切割機,數控切割機,鋼板和型鋼預處理流水線,TTS平面分段流水線,150噸平板車,120噸門型起重機,大型數控機床在內的各類機械設備1712台。具有設計、建造6萬噸級各類船舶、海上石油鑽井平台;修理、改建10萬噸級各類船舶、海上石油鑽井平台;製造23000千瓦以及以下各類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機的能力和各種鋼結構、大型非標設備的製造、配套安裝的技術力量和綜合能力。造船、造機、修船、非船產品等已成為工廠主要生產經營項目。
1957年前,工廠主要任務是修船,1958年開始進入既修又造的發展新時期。1958年研製成國內第一台2000馬力船用柴油機。1959年建成3000噸級沿海貨船「和平49」號。從1970年在3000噸船台上建造「風雷」號萬噸遠洋貨船開始,即自行設計建造了30多艘大中型船舶,並自製了60多台大中型船用柴油機與之配套。造船造機已成為工廠生產主體。80年代起,修船以大型外輪為主,並改建特種船舶和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先後與外商合作建立了11個船舶專業技術維修服務站,修船能力居國內前茅。造機引進瑞士蘇爾壽和丹麥B&W專利,製造了多個系列的蘇爾壽船用柴油機。從1969年起,批量建造了自行設計或聯合設計的多用途貨船、集裝箱船、冷藏船等大型船舶,出口波蘭、德國、塞普勒斯、新加坡、古巴、伊朗等國。還與708研究所等合作設計並由該廠建成國內第一座半潛式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勘探3」號。
工廠還承擔了水利、冶金、城建等部門重點工程所需的大型機械設備、大型鋼結構、隧道盾構掘進機、吳淞路閘橋主橋和閘門等的製造。1985~1992年9月,26種青銅藝術鑄件和大型船用鑄件出口美國、日本、埃及、加拿大、菲律賓、印尼等國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1977~1995年,工廠共獲2項國家發明獎,103個科研項目114次、32種產品53次分獲國家、部(船舶總公司)、上海市科技成果獎或優質產品獎。其中6RND68M柴油機獲國家優秀新產品金龍獎,出口的1.23萬噸集裝箱船和「勘探3」號鑽井平台獲國家金質獎。
上海船廠黨政主要領導人及任職時間表
機構名稱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中共上海船舶修造廠委員會
汪伯民
黨委書記
1954.1~1954.9
馬丕
黨委書記
1954.9~1958.3
徐健
黨委書記
1958.3~1959.4
汪伯民
黨委書記
1959.4~1966.7
張海濤
臨時黨委書記
1966.11~
陳華鋒
黨委書記
1970.7~1977.10
隋方千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黨委書記
1978.4~1983.12
朱錫金
代理黨委書記
1983.12~1985.4
中共上海船廠委員會
吳松木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85.4~1987.10
黨委書記
1987.10~1995.10
宋陽信
黨委書記
1995.10~
上海船舶修造廠
劉代
廠長
1954.1~1954.1
汪伯民
廠長
1954.1~1959.4
蒲濟生
廠長
1959.4~1962.1
唐明津
廠長
1962.1~1963.11
隋方千
代理廠長
1963.11~1964.5
廠長
1964.5~1966
劉依勤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吳國忠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何家秀
廠革會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陳華鋒
廠革會主任
1970.7~1977.10
冷大章
廠革會副主任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廠長
1978.4~1984.6
上海船廠
高孔諒
廠長
1984.6~1988.10
陳為銓
廠長
1988.10~
說明:上海船廠的黨政主要領導人及任職時間自1954年1月1日軍管英聯船廠主廠並入上海船舶修造廠日起。

㈡ 東南亞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麼

【題目】東南亞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類詞】2002;亞洲;農業經濟;環境
【正文】
農業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東南亞國家糧食、工業原料、就業機會、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然而,東南亞國家的農業開發中使用的擴大種植面積、移民墾荒、增施化肥農葯、開發森林以及刀耕火種等生產方式,雖然使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卻帶來了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境問題。

一、東南亞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

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重視農業發展,與其經濟依附性、人口壓力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經濟的依附性。東南亞國家除泰國外,在二戰以前均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期成為帝國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這不僅造成東南亞資源不斷減少,而且使該地區的經濟畸形發展,工業落後,農業種植單一。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後,這種單一的、畸形的依附型經濟結構仍然存在。一是原料出口國的地位尚未根本改變,出口的初級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一些可再生資源如農產品和木材,也是以大量消耗國家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為代價的。二是東南亞國家在金融方面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仍未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發達國家實行緊縮政策,連續提高利率,使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猛增。由於債台高築,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賣寶貴的自然資源來還債。三是長期以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糧食不能自給,靠出口經濟作物和資源來換取糧食。

人口的壓力。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人口增長很快,從1960年的1.95億增加到目前的5.11億。從1960年至1998年,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增長了1倍以上。寮國1998年的人口是1960年的2.77倍,菲律賓是2.74倍,馬來西亞是2.7倍,越南是2.54倍,柬埔寨是2.32倍,泰國是2.31倍,印尼是2.17倍,新加坡是1.93倍。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食物、住房、教育、衛生保健、交通運輸、自然資源佔用等形成持續不斷的高需求。

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物質的不斷需求,發展民族經濟,增強國力,東南亞國家大力發展農業,大規模開發土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開采森林資源,擴大出口創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由於農業開發措施使用不當,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一)毀林開荒嚴重

為了擴大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東南亞國家均採取了毀林開荒的措施。二戰以來,東南亞各國的耕地面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盡管各國人口在不斷增長,但人均可耕地面積並沒有下降多少,有的國家反而增加了。在1980-1996年期間,柬埔寨人口從640萬增加到1027萬,與此同時,人均可耕地面積從0.30公頃增加到0.37公頃;馬來西亞人口從1376萬增加到2117萬,而人均可耕地從0.07公頃增加到0.09公頃。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東南亞各國耕地面積的擴大是以森林、濕地面積減少為代價的。

菲律賓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用擴大耕地面積來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在50年代上半期耕地面積年均增加3.45%,60年代年均增加1.3%。由於當時菲律賓農業生產率極其低下,以擴大耕地來增加農業生產,其效果並不十分顯著,60至70年代糧食作物的年均增長率只有0.7%,出口作物也只有2.5%。因此,在70年代以前,菲律賓的糧食未能達到自給。

長期以來,泰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是通過大量開發土地來實現的,是以森林面積銳減為代價的。耕地逐年增加,從1950-1952年的4140萬萊增至1982年的9324.5萬萊,1990年更擴大到14732萬萊;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也從1950-1952年的12.3%,增至1982年的29%,1990年達47.4%,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佔全部耕地面積的60%。單季稻佔了全部水稻的90%以上。與此同時,泰國的森林面積則逐年減少,從1975年的21800萬公頃減至1992年的14574萬公頃。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則從1951年的60%減至1971年的40.7%,1986年的30%,1995年更減至22.8%。除了森林商業砍伐以外,森林面積減少無不與耕地面積的擴大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移民安置失當

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分配不均,大地主和庄園主控制了絕大多數的土地,而大量的小農生產者只擁有少量的土地,佃農普遍存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曾進行了土地改革,但收效甚微。
這種毀林開荒,移民墾殖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東南亞國家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對安置過剩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新開拓的耕地多為荒地,如越南新開墾的荒地只有30%可以投入生產,產量相當低。從長遠來看,對荒地和森林的過度墾植,會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在80年代,越南的許多地區,100%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屬於流失嚴重的竟達80%-90%。如越南北部的山地由於植被遭毀,年均損失1至2厘米的沃土層,流失100噸至200噸泥土。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尼等國家的移民開荒也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

(三)耕作方式原始

獨立時的東南亞國家都是農業國家,技術水平低下,當時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已經進入現代化時代,而東南亞國家仍處於犁耕時代,以畜力耕作為主,人力耕作為輔,甚至一些國家的山區農民仍採用落後的刀耕火種和移耕的耕作方法。移耕,又稱游耕,是一種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是指砍伐並燒毀一片森林,種上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收成二三季或在地力減退後便棄地遷居他處。再砍伐森林,種上農作物。如此輪番砍伐和耕種,通常在10年到20年輪種一回。

在印尼爪哇島以外的一些島嶼上,部族農民大都採用移耕從事農業生產,一些山區有90%的土地用於移耕,胡椒、煙草、咖啡、橡膠、椰子等大部分經濟作物都是由移耕小農生產的。在80年代以前,印尼的移耕農業平均每年毀林20萬至30萬公頃。根據1979年的統計數字,由於移耕而毀壞的森林面積達4300萬公頃。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山區的農民和少數民族也大都採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從事農業生產。寮國人口中約有35%至40%是少數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區,其傳統的耕作方式就是刀耕火種。在80年代以前,寮國每年因山民盲目毀林開荒而燒毀的森林達10萬公頃之多。寮國政府曾動員山民移居到平原地區,但並沒有得到山民的響應。泰國山民的刀耕火種也造成了大量的森林和水源被破壞,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泰國北部的森林每年被山民毀掉10萬至20萬萊。泰國林業廳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於1956年至1957年通過空中拍攝的調查顯示,喃奔和清邁府海拔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松林有67%被毀壞,昌萊府的原始森林有65%被毀壞。從衛星拍回的照片中發現,1973年至1977年間,泰國北部的森林面積從95842平方公里減到68588平方公里,減少了27254平方公里,即每年減少5.69%。這主要是山區農民刀耕火種的結果。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多,移耕農民人數也隨之增長,移耕輪回的周期則日益縮短,對森林和土壤的破壞也日益嚴重。1987年印尼外島從事移耕的農民將近200萬戶,移耕的土地面積約為2800萬公頃。目前,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在東南亞的一些地區仍在進行。

(四)森林開發過度

由於經濟的依附性,為了籌集外匯,克服國內經濟危機和資金短缺的困難,還清外債,更快地發展民族工業,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出口本國豐富的資源,以換取外匯,進口糧食、工業品和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但由於當時東南亞國家的加工技術落後,資源均以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出口,附加值低,這使東南亞的原材料大批大批地出口。世界上有25%的熱帶雨林分布在東南亞。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木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價格的不斷上升,東南亞國家大規模地開發森林資源,出口原木、珍稀木材及其它木材產品,以換取大量的外匯。印尼從1967年開始大規模地把森林成片租給伐木公司開采,幾十年來,其森林經營許可證發得太濫。在馬來西亞,州政府有土地利用權和木材砍伐特許授予權,地方政府發放木材砍伐許可證和木材加工證以增加財政收入。泰國從1968年開始把全國將近一半的森林分割成500多塊租借地供人採伐。東南亞國家每年砍伐森林的比例較高,年均森林面積減少量逐年增大,印尼從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60萬公頃增加到1990-1995年間的108.4萬公頃。與此同時,泰國從24.4萬公頃增加到32.9萬公頃,馬來西亞從25.5萬公頃增加到40萬公頃,菲律賓從9.1萬公頃增加到26.2萬公頃,緬甸從10.2萬公頃增加到38.7萬公頃。可見,與90年代以前相比,90年代上半期這些國家的年均砍伐量大多都增加了1倍,有些國家甚至增加了2倍。近年來,世界上6個森林減少最多的國家中就有4個是東南亞國家,它們的年均砍伐率是:泰國515300英畝、緬甸400500英畝、馬來西亞396000英畝、菲律賓316100英畝。(參見表2)

森林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其生長周期卻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長期以來,在東南亞國家,追逐利潤的跨國木材商和造紙公司、急於還清外債的政府以及想盡快脫貧的農民,在大量砍伐著森林,但森林的恢復和植樹造林工作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森林的恢復速度遠遠趕不上砍伐森林的速度。由於各國政府對森林資源管理不善.使森林砍伐過度,從而導致森林面積逐年減少。印尼人口事務與生活環境國務部長埃米爾·薩林在1979年接見記者時說,「坦率地說,我們當時就是為了籌集外匯,顧不上植樹育林問題。印尼開發中的錯誤,是從政府1967年頒布的森林基本法就開始存在了」。

移民墾荒、毀林造地、擴大耕地面積、耕作方式落後和大規模的商業性森林開發使東南亞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森林覆蓋率日益降低,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印尼、柬埔寨、寮國和汶萊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0%,緬甸、馬來西亞為66%,只有越南、菲律賓、泰國不到50%。到1995年,這些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已大大下降,柬埔寨降至55.7%,緬甸是41.3%,馬來西亞是47.1%,印尼是60.6%,泰國是22.8%,菲律賓是22.7%。由於木材資源的日漸減少,林業在這些國家經濟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泰國到90年代已從一個木材出口國轉變為木材進口國,林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951年的5.1%,下降至1985年的1.3%,1990年更降至0.3%。菲律賓林業產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從70年代開始一直呈下降趨勢,1993年降至0.3%。

森林減少的影響是深遠的,包括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一是森林減少使東南亞水上流失嚴重,河流泥沙沉積量增多,降雨量減少,進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造成經濟損失。以馬來西亞的沙巴為例,該地區曾有60%的森林覆蓋率。但是由於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河流下游泥沙沉積量大,沙巴5條主要河流的沉積物每條河每年每平方公里超過200噸。沙巴最大的保水區——Kinabatangan流域,每年有800萬噸沉澱物流到下游,這相當於每年每平方公里700噸的土地侵蝕速度,超過馬來半島吉蘭丹河沉澱物的6倍。沙巴地區淤泥的大量沉積,對沙巴水電、運輸、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在菲律賓,由於高地森林砍伐後引起土壤侵蝕所造成的巨型水庫的泥沙沉積,使用作水力發電的水庫的使用壽命縮短了一半或一半以上,菲律賓供電不足、經常停電無不與這些情況有關。

二是森林減少,使蓄水能力下降,洪水、於旱、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近年來,東南亞的毀林地區的洪水和泥石流已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由於循公河流域的森林和山地被不斷地開墾和破壞,水土流失使沿河地區洪水和泥石流經常發生。處於湄公河下游三角洲的柬埔寨,一遇中上游氣候反常,雨量增多,極易決堤,引發大面積洪災,有「十年九澇」之稱,洪水每年都給柬埔寨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如2000年底發生了該國4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造成400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1億美元。2001年柬埔寨西旱東澇,有14個省、直轄市和84個縣、區受災,造成57.2萬公頃農作物受損,62人喪生.212.19萬人受災,32.5萬人等待救濟。森林的破壞和水土流失也使越南經常發生洪澇乾旱。1996年洪水造成越南大約6億5500萬美元的損失,包括1000人死亡,84萬公頃的田地被淹。2001年八九月間,越南南部的紅河三角洲的洪澇至少造成108人死亡,6萬多人無家可歸,24萬多人因水災而面臨糧食短缺,44.3萬人需要不同程度的物資救援。

而處於南部群島的國家,熱帶雨林遭嚴重破壞後,水土流失也相當嚴重,經常發生如中南半島的洪水、乾旱和泥石流。菲律賓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高地不斷地被開墾,使國家的水文系統遭受嚴重損害,洪澇與河流淤泥沉積影響到低地平原大部分地區。1983年,菲律賓遭受了30年中影響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乾旱,5600平方英里的農田缺水,糧食收成比常年減少1/10。1991年的水災使菲律賓2000人死亡(某些觀察家說實際死亡人數3倍於此),50萬人無家可歸,主要原因就是高地的森林砍伐引起了巨大的泥石流。

開荒種地和刀耕火種如果管理不善,還容易引起森林大火。1997年和1998年發生在印尼東加里曼丹的嚴重森林大火,就毀滅了500多萬公頃的森林。大火還引起了跨邊界煙霧污染,客觀上已影響到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的空氣質量,給這些國家帶來了環境和健康問題。據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統計,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使東南亞國家損失了14億美元,大多是用於短期治療的費用。4萬多人因呼吸系統疾病與煙霧相關的疾病而住院,而對兒童和老人所造成的長期危害尚難確定。這場大火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巨大損害。

三是森林資源減少也會使土地肥力下降,土壤鹽鹼化或沙漠化。在自然條件下,植物和腐爛植物形成了一個保護層,可固定土壤並減緩土壤的侵蝕和退化。但當森林被砍伐、土地被開墾後,保護層遭到破壞,礦物循環就會減少。尤其是熱帶雨林遭破壞後,由於沒有樹的遮掩和固定,滂論大雨會很快沖走土壤的養分,使得農業生產和森林恢復周期漫長而艱難。紅樹林和白千層林、珊瑚等一樣,具有保護海堤、防洪、減緩土地鹽鹼化、減緩海岸侵蝕和防止風暴破壞的功能。1950年至1983年間,越南全國的紅樹林大約消失了37%。南部的明海省1983年大概摧毀了紅樹林面積的一半。越南的濕地多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以硫酸鹽土或富含黃銅礦的「潛在酸性土」為基礎,由於紅樹林遭到破壞,加大了因黃銅礦氧化引起的土壤酸性化,不僅影響了本地區的農業生產,而且酸性化的土壤隨著雨水流入下游地區和河流,也侵蝕了下游地區的土壤和水源。養蝦場被酸性物質侵蝕了3至4年後,蝦場和深層土壤中的酸性過重,結果造成土地既不能養蝦,也不能種植紅樹林。築堤養蝦固然在短期內給越南的沿海居民帶來了利潤,但是對紅樹林的破壞卻導致更大的經濟損失。1984-1993年,越南團紅樹林減少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9億美元。泰國,在90年代初,由於森林的大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已使東北部的1800萬萊士地鹽鹼化,這佔了東北部地區面積的17%;南部地區已有260萬萊土地鹽鹼化或呈現出酸性,50萬萊土地受到侵蝕。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

四是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東南亞是亞洲乃至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擁有上百萬種物種的國家,印尼的植物和鳥類比整個非洲大陸還多。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紅樹林、濕地面積的銳減,動物棲息地的喪失,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的破壞,許多物種面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1997年,印尼哺乳類和鳥類有1955種,而瀕危的種類有232種,佔11%。而菲律賓鳥類和哺乳類種類中的瀕危數量佔了該國總數的24%,越南的比例是10%,馬來西亞是9%,泰國約為9%。而在高等植物種類中的瀕危種類占國內總數的比例,菲律賓是4%,泰國是3.3%,馬來西亞是3.16%,越南是3.2%,印尼是0.8%。由此可見,東南亞幾個具有豐富動植物物種的國家,近年來,瀕危種類數量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參見表3)

(五)化肥農葯濫用

由於技術落後,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物質需求,除擴大耕地面積外,東南亞國家還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以提高單位產量。原東盟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推行的「綠色革命」,除了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灌溉設施的投資外,還把增施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作為提高產量的重要舉措,這曾使東盟國家的農業產量和農業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卻帶來了環境問題。在七八十年代,菲律賓大力鼓勵農業增加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量,1972年,菲律賓政府制訂了全國規劃,由國家按補貼價格將化肥供給農民,其中用於糧食作物的肥料,定價標准比用於出口作物的肥料低45%。80年代中期,印尼政府的農葯補貼占農用化學品費用總額的50%以上,而最大的農業補貼是用在化肥上面,從1978年到1987年,化肥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2%,TSP施用面積每年增長17.7%。從1985年開始,實際化肥補貼比農業和灌溉開發支出的部分還要多。1980年政府對化肥的補貼預算總額超過1250億盾(6800萬美元),而到1988年實際財政補貼超過1萬億盾(5.5.億美元)。印尼能從一個主要的大米輸入國到1984年成為大米自給國,這主要歸功於政府實行增加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等措施的農業綠色革命。泰國的農業之所以發展較快,除了擴大耕地面積、提高技術水平和機械化程度外,提高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每公頃耕地施用化肥量由1980年的18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42公斤,整個20世紀80年代化肥施用量年均增長15%,年進口量為220萬噸,1990-1991年化肥使用量達104萬噸。越南也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葯,以增加農業產量,每年需用農葯量從1959年的100噸增加到1978年的2.2萬噸。80年代以來,越南加大了化肥和農葯的使用量,從1986年前每公頃使用尿素27.9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84.4公斤。合作社對農葯的保管和使用很隨便,農葯濃度往往超標兩三倍甚至十倍。
殺蟲劑、除草劑、化肥的大量使用,雖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農業產量,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化學物質使用於農業生產,造成環境污染。一是使土地肥力下降。在全球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最近45年,全球耕地面積的17%已有某種程度上的退化,其中11%嚴重退化,這些土地面積相當於中國和印度面積之和。土地退化面積有28%是由於有害的農業操作,如過度施肥、欠缺排灌、忽視休耕等。二是病蟲害增多。殺蟲劑在使用一段時期後,由於昆蟲繁殖、變異極快,不久就具有了抗葯性,於是就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化學殺蟲劑。這些化學葯品還因殺死鳥類而增加了害蟲的數量。印尼在80年代早期,由於殺蟲劑的大量使用,結果褐色蝗蟲因天敵滅絕而數量大增,導致印尼1986年蟲害成災,水稻嚴重減產。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在1985年3月下令禁止使用57種殺蟲劑中的56種,以幫助水稻產量恢復到大量使用殺蟲劑之前的水平,1988年取消了每年耗資2000億盾(約1.1億美元)的農葯補貼。三是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損害。殺蟲劑和除草劑的殘余,化肥使用後殘留的高濃度硝酸鹽和磷酸鹽,以及因灌溉在土壤中積累的鹽,不僅滲透到土壤和水中,而且還會殘留在糧食和蔬菜上,有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毒化學製品的主要健康風險是癌症,而惡性淋巴腫瘤的形成可能要20年。如染色體的主要物質——脫氧核糖核酸受損,將會給下一代帶來先天殘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萬至100萬人因殺蟲劑中毒,其中有5000到2.6萬人死亡,至少有一半中毒者和75%的死亡者是從事農耕者,大多數發生在欠發達國家。1993年,菲律賓國際大米研究所(IRI)——一個幫助東南亞傳播綠色革命的農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也發現,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不再增加大米產量,且在那些操作的農民中產生了健康問題。

二、採取的應對措施

東南亞國家農業發展所引起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和這些國家的政府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東南亞國家已採取有關應對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措施主要有:

一是減少和停止原始的耕作、無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泰國、緬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政府重視山民經濟的改造,指導山民掌握農業知識,建立永久性農田發展替代種植,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寮國政府於2001年確定的2001-200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20年奮斗目標,已明確了在今後幾年內要消滅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停止沒有經過周密考證的移民墾荒。如越南近年來實施定居定耕的移民政策,移民點均要經過認真考證,將經常發生洪水、泥石流地區及貧困山區的居民移遷到新經濟區。

二是禁止非法砍伐,鼓勵植樹造林護林。面對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後果,加上國際社會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老東盟國家自70年代中期以來,逐步限制砍伐森林和木材出口,實施造林計劃,建立森林保護區。印尼政府自70年代中期即實行限制原木出口、鼓勵發展木材加工業和植樹造林的政策。印尼政府以課稅的方式來限制原木的出口,規定每出口1立方米原木課以25.5美元的出口稅、13美元的出口許可費,加上各地區制定的重新綠化費等,每出口1立方米的原本所支付的費用約為50美元。菲律賓1974年開始實施《森林改革法》,鼓勵發展國內木材加工業,規定進行選擇性伐木和造林,1986年禁止原木出口,1989年又禁止出口鋸木。1978年馬來西亞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森林政策,限制原木的產量和出口量。此時,泰國政府也開始實行了造林計劃,政府和公司合資有計劃地進行伐木和造林,1990年森林採伐受到禁止。越南1991年禁止原木出口,1992年又宣布禁止所有木材出口,但這一禁令不適用於農業部和林業部,這兩個部門仍可以繼續出口和轉運木材。越南近年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從1999年開始實施「500萬公頃造林計劃」,造林護林已取得成效,到200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33.2%。

三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生物科技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開始了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1982年成立了一個地區性的協作研究機構——東南亞大學農業生態研究網。新加坡是典型的城郊農業,注重農業科技的研究與開發,用生物科技來發展農業。菲律賓在70年代就開始實行生態農業的實踐,建立生態農場,以馬雅農場較為典型。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變廢為寶的封閉循環和應用生物之間的生產、消費、分解關系,禁止或減少外來能量(化肥、農葯、生長劑)的投入,通過「清潔生產」來生產「健康產品」。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30年前就培育出了點燃綠色革命火種的「神奇水稻」品種。該研究所目前正在考慮將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應用於食物的生產,既可提供健康食品,又可節省土地和水資源,減少耕地退化。馬來西亞目前也開始重視生物科技農業的研究與開發,強調高增值產品的發展,如知識密集型食物加工產品和與健康有關的、具有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生物科技產品。現在,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農業已經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新興產業,該國已經建立了對胡姬花和香蕉進行組織培養的生物工業、油棕的組織培養業。

四是控制人口的增長。為了緩解快速的人口增長對經濟、就業、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壓力,東南亞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實施家庭計劃,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到1998年,平均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新加坡是1.5個,馬來西亞是3.1個,印尼是2.7個,菲律賓是3.6個,越南是2.3個,柬埔寨是4.5個,寮國是5.5個,緬甸是3.1個,泰國是1.9個。雖然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已下降,但是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等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減少對經濟和環境的壓力仍是東南亞國家面臨的課題。

東南亞國家盡管已採取了減緩農業發展造成環境退化的有關措施,但是,由於經濟、社會、政府等方面的原因,保護環境的成效並不樂觀。雖然禁止原木出口和非法採伐,但是執法不嚴,收效不大。為了增加外匯收入,有的國家政府下令禁止了,隨之又放開,如寮國政府於1991年8月禁止一切採伐活動,但1992年又取消了禁令,向幾個外國公司租讓了伐木權。緬甸於1988年宣布禁止砍伐森林,但該國政府後來又同幾家泰國公司簽訂採伐木材的合同。印尼雖然限制出口原木,但是,幾十年來,印尼以擴大木材產品出口作為其經濟的增長點,開始是出口原木,禁止原木出口後,又出口木材產品。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國,膠合板產品成為該國的非石油天然氣產品中僅次於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的產品。據官方統計,1999年印尼有105個膠合板工廠,1701個鋸木加工廠和6個造紙廠,膠合板出口創匯總計達85億美元。這些膠合板和造紙廠,均以木材為原料,膠合板、紙漿的生產和創匯越多,需要的木材也越多,砍伐森林就越多。。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水質和土壤也帶來了新的污染。由此可見,如何減少農業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仍是擺在東南亞各國政府面前有待解決的課題。(njdk212)

㈢ 印尼公司注冊的需求條件

您好,東南亞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熱帶植物、水果),勞動成本低,勞動力充足,並且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鐵礦,錫礦,黃金珠寶重金屬等)以及完善的旅遊業,使其成為全球熱門投資地。但東南亞公司成交難度較大,可能會需要根據客戶的完整需求提供方案,包括考察、買/租地、人力資源等等服務。
印尼為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中唯一一個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美國、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出口國和投資國。印尼人口數量居世界第四,勞動力資源豐富。
外國人投資印尼大多選擇注冊印度尼西亞有限責任公司(PMA),因為它可以採取100%外資的形式,並且運營無限制,減少風險。
設立印尼外資公司的要求(PMA Foreign Investment):
1.公司名稱審批:由公證人審批通過。(不重名,不包含在印尼被認為是粗俗或淫穢的詞語即可)。
2.掛名股東(可選)/印尼股東/印尼董事:簽訂掛名協議,僅作為公司注冊使用,按年計費。
3.注冊資金:100億印尼盾,投資印尼肯定是要實際運營,政府要求需實繳,但審查較寬松,資金不需全部到位(一般3-6月實繳25%)。
4:注冊地址:證明公司地址的住所證明,按季租地址收費。
5.注冊稅號(VAT):按次計費。
6.外資公司注冊證書(TDP):要完成PT PMA公司注冊,須安排省級政府的公司注冊證書,以在該地區正式注冊公司。
設立印尼公司的流程:
向法律人權部申請公司名稱。
2. 准備相應文件向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申請「原則經商許可」。
3. 通過公證人建立公司章程,詳情列出投資內容和證明。
4. 向法律人權部提交審批公司章程。
5. 在地方的政務會登記公司注冊地址。
6. 從稅務局申請稅號。
7. 在稅務局登記公司。
8. 在地方政府工業和貿易局登記公司。
印尼公司注冊應知的稅務信息:
在印尼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課稅制度,稅收立法權和徵收權主要集中在中央。現行的主要稅種有: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奢侈品銷售稅、土地和建築物稅、離境稅、印花稅、娛樂稅、電台與電視稅、道路稅、機動車稅、自行車稅、廣告稅、外國人稅和發展稅等。
主要稅賦和稅率所得稅:2008年7月17日印尼國會通過了新《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5%降為30%,分為四檔,5000萬盾以下,稅率5%;5000萬盾至2.5億盾,15%;2.5億盾至5億盾,稅率25%;5億盾以上者,稅率30%。企業所得稅率,2009年為過渡期稅率28%,2010年後降為25%。印尼對中、小、微型企業還有鼓勵措施,減免50%的所得稅。
增值稅:一般情況下,對進口、生產和服務等課征10%的增值稅。
印花稅:是對一些合同及其他文件的簽署徵收3000或6000印尼盾的象徵性稅收。
印尼對外國投資優惠稅收政策根據2007年印尼《有關所規定的企業或所規定的地區之投資方面所得稅優惠的第1號政府條例》,印尼政府對有限公司和合作社形式的新投資獲擴充投資提供所得稅優惠。

㈣ 曾經中國蒙受的恥辱的資料

清朝末年,我們當時的政府曾有兩個官員去美國加州訪問,當時他們穿著官服,大家都知道的嘛,這在美國人看起來很滑稽。於是就有兩個美國農民商量,把其中一個官員抓起來扔到河裡去如何?結果,他們這樣做了,其中一個官員掉到河裡活活淹死了。結果呢?什麼事都沒有,這兩個農民什麼事也沒有!

恥辱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佔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中國日益的強盛表現在哪些方面?

為生命扣上「安全帶」

安全生產是黨和政府重點監管的領域之一,《安全生產法》出台、改革國家安全監管體制、違法違規行為被嚴懲等舉措,受到廣泛關注。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等高危行業事故多發。按照安全生產中長期奮斗目標,到2007年,我國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全國安全生產狀況將穩步好轉,重點行業和領域事故多發狀況將得到扭轉,工礦企業事故死亡人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學

200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3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7.2%,教育投依然嚴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將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財政性教育支增長將高於財政支出的增長,教師工資、生均公用經費等逐步增長,辦學條件差、運轉困難、教育亂收費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到2010 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將接近100%。

看病心裡舒暢

過去的5年,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突破了靠政府單一發展的模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但醫療體制、機制還存在著諸多障礙,公立醫療機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嚴重,小病「大處方」、「濫檢查」,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面將擴大到40%,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國家將落實必要的經費,支持鄉衛生院和縣醫院的建設,為農民提供安全、廉價的基本醫療服務;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將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為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工作,著力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特別是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國家關閉了15種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實行工業污染源限期達標排放。2006 年,讓百姓喝上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目標之一。國家已經明確,到「十一五」末期,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

支起「保護傘」

2005年前10個月,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80萬人,「十五」期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的目標已提前實現。但我國已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高峰期,今後幾年裡,每年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將達到1300萬~1400萬人。今後,企業不得集中將富餘人員推向社會,國家也將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指標體系。「十一五」期間,將新增4500萬個就業崗位。一些歧視性就業協議將被禁止。優化就業環境,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多部門聯手出擊調控房地產市場,市場秩序得到好轉。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價格仍然「高高在上」。隨著中央穩定住房價格政策的陸續實施,房地產市場將朝著遏制投資、控制投資、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方向發展,投機性購房行為將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將會得到更多關注,房價將在更大范圍與百姓對接。

老有所養

統計顯示,全國離退休人員社會保險費19年增長119倍。但目前我國公共養老覆蓋面只佔總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員生活窘迫,農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會保障。隨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以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為重點,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國家逐步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越來越多的人將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生活。

共享發展的成果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目前佔全國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2006年,政府將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製度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入手,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讓公共服務惠及農民;今後,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且增長幅度還會大大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舉措,也將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農民工及時拿到工錢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地陸續掀起清欠農民工工資行動。截至2005年9月,全國累計清償2003年以前竣工項目拖欠工程款1410億元,占拖欠總額的75.82%。但漠視、侵害農民工利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務工環境仍待根本改觀。2006年,讓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錢,成為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國家有效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業主行為將會得到進一步規范,在建和新建項目拖欠工資的現象將得到遏制;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將更加寬松。

生活更有質量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達到84.8%,文化產品也大大豐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務網點還很不健全,一些景點高昂的票價依然讓百姓「望景卻步」。2006年,讓普通百姓看得起風景,享受更有質量的生活,給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間。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百姓將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務;在農村,影院、文化館、圖書館等設施的普及,將把農民的傳統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1.10多億中國人已解決了近百年留下的生存問題——溫飽問題,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了不得的偉績。
2.中國人在中低端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已形成了可挑戰外界的能力,這給外界百姓造成的影響是振聾發聵。
3.在豐衣足食的基礎上,正腳踏實地解決科技現代化問題。現今很多發達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鎖的項目,已紛紛被快速解決;更今人欣慰的是,我們是以遠低於這些發達國家在其它地區的售價,解決了這些問題。
4.說中國已很強大,有些不符實際;但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且有13億人堅持社會主義的中等產業水平國家,誰也不敢小視,因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舉全國之力來對付外來入侵和進行維護國家統一。
5.我們中國人是每月1000元可過,每月100元也可活,不怕打爛壇壇罐罐,這在發達國家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6.外界對中國人已無可奈何。

㈤ 舊中國曾經蒙受的恥辱和今日祖國的強大

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佔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閱讀全文

與印尼租地多少錢一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查看是否加入中國共青團 瀏覽:75
lv中國專賣店有哪些 瀏覽:235
義大利包機回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06
越南旅遊怎麼玩最省錢 瀏覽:229
印度篦麻油出口如何 瀏覽:997
一塊錢是中國的多少塊錢 瀏覽:867
印尼魔幻超市怎麼樣 瀏覽:186
伊朗文化怎麼樣 瀏覽:696
越南八月革命是什麼 瀏覽:616
越南語一到九怎麼讀 瀏覽:737
印度農村人怎麼過冬 瀏覽:107
印度的居民有多少 瀏覽:541
伊朗人為什麼胖 瀏覽:994
印度服輸怎麼辦 瀏覽:179
印尼租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899
日本和英國飲食習慣有什麼區別 瀏覽:940
越南的月餅多少錢 瀏覽:249
英國簽證續簽是什麼意思 瀏覽:209
英國的男人喜歡什麼 瀏覽:256
印尼飛機墜毀飛哪裡 瀏覽:61